第一篇:“十二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
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自1996年以来,广东、广西两省区积极开展多形式、宽领域的扶贫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共向广西提供无偿援助12809亿元,主要用于帮助广西异地安臵贫困群众、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建设学校和卫生院(所)、培训扶贫干部、援助贫困生、建设村屯公路和人畜饮水工程等。同时,两省区在经贸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广东给予的巨大援助,有力促进了广西扶贫开发工作,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极大地增进了两省区干部群众的友好情谊,为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促进对口协作双方共同发展的部署,广东、广西双方经友好协商,共同制订“十二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开发为基本着眼点,以区域协作为基本方式,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从广东、广西的实际出发,加大协作力度,拓宽协作领域,扩大协作规模,加快广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两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结对协作。继续做好广州市与百色市、东莞市与河池市的结对协作。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鼓励驻桂广东企业就地帮扶、回馈当地,形成由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内容构成的工作格局,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经贸合作、劳务合作、干部人才培训与交流、珠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扶贫协作。
(二)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鉴于百色、河池等市是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含广州市、东莞市)每年安排3500万元资金,无偿支援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帮助有关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示范村项目建设,着力解决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村容村貌,实现产业发展、生态改善、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凸现示范村建设项目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经贸合作。两省区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地区经贸合作。在百色、河池两市创办工业园区,形成企业合作和发展的平台、产业培植的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双方在矿产资源、农业、旅游、物流、电子信息、生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对接与互动,推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在广西兴办的、与贫困户增收密切相关、辐射面广的广东方企业,优先认定为广西扶贫龙头企业,除享受广西正常的优惠政策外,优先获得广西扶贫贴息贷款的支持。
(四)劳务合作。进一步加强劳务合作,广西每年向广东输出的劳务人员确保在10万人以上,其中技能型劳动力不少于30%,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输出前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大力开展外出人员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实现与广东对口帮扶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加强驻粤劳务办事机构建设,全面提高输出劳务质量。
(五)干部培训与交流。“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广西扶贫领导干部培训及协作交流等项目,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广西有关市、县、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以及扶贫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广州、东莞市对口帮扶广西有关市的培训内容由双方自行商定。继续做好两省区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以增进沟通交流,增强协作互动,提高干部素质。
(六)教育协作。实施新一轮的广东支援广西教育工程。由两省区教育部门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师资培训、定向招生和支教等工作。广东选择部分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中等职业学校,与广西贫困地区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帮助广西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培训校长和骨干教师;广西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中小学校长到广东的先进学校跟班学习,以增进了解,学习先进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十二五”期间,开展动员社会力量资助活动,帮助广西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资助人数力争达到1万人。
(七)交通协作。加强双方道路运输、信息网络和智能运输的合作,加快省际公路干线和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对接,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合作发展机制、应急联动机制以及统一的安全管理系统和稽查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省际间客货运输市场。
(八)旅游协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实现共赢”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扶贫项目,开拓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市场,共同推进和打造两省区旅游精品线路。联合开展旅游促销以及两省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共同推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及时沟通信息,协调处理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等问题。此外,积极开展文化、卫生、农业、环保、生态、城建等领域的协作,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新格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工作机构建设,加大有关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坚持两省区领导年度会晤制度,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扶贫协作重大问题,确保扶贫协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投入、有措施、有成果。明确相关协作部门责任,抓好落实。有关市协作工作由结对双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由扶贫部门负责;经贸协作由商务、农业、投资促进部门负责,创办工业园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劳务合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干部培训由扶贫部门负责;干部交流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教育协作由教育部门负责;交通协作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旅游协作由旅游部门负责;其他协作由相关部门负责。
(二)抓好项目,用好资金。建立完善项目资金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广西方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协作项目提供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并加强对广东帮扶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帮扶双方加强联系,定期通报项目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
(三)强化沟通,密切联系。两省区扶贫协作部门及有关市、县(市、区)建立双方磋商交流机制,围绕重大协作事项加强友好协商,推动协作事项落到实处。
(四)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广东广西扶贫协作取得的主要成绩、积累的基本经验、形成的政策体系,以及社会各界参与东西扶贫协作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涌现的好人好事,不断扩大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社会影响,努力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 2011年
05月05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税收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税收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
《税收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税收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税收发展的着力点,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发展的基本准则,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税收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把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税收发展的重要保证。《税收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努力做到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税收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税收规划纲要》从牢固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改进纳税服务、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今后五年税收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抓好《税收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要科学分解税收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并明确工作责任。要跟踪了解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有效地发挥税收规划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广西地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地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广西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广西地税“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广西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广西地税工作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发展简要回顾
(一)“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地税部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研究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加快发展。5年来,共为纳税人减免税款近百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支持了广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2.地税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时期,地税收入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1632亿元,其中组织财政收入157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2010年组织财政收入506亿元,是2005年的3倍多,年均增长28.5%,是广西地税成立以来税收增长最快的时期。在2009年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收入目标后,2010年又提前实现了地税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并超额完成地税收入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3.税收执法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级地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规范税务行政审批,稳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扎实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深入开展税收法制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活动。积极完善税种管理办法,顺利完成了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职能划转工作。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取得 良好成效。
4.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提升。征管制度逐步完善,管理流程不断优化,征管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行税源分级分类管理,重点税源“扁平化”管理不断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稳步推进,各部门协税护税的责任更为明确。全面强化代扣代缴工作,积极推行“先税后证”的税源控管办法。工会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税收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成了自治区地税局数据处理中心和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城区)地税局及税务分局(税务所)的四级光纤骨干网络,形成了连接自治区、市、县(市、城区)地税局的视频会议培训系统。全面升级完善了《广西地税信息系统》,实现了征管业务的市局集中处理和主要征管数据的自治区局集中处理。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单项业务软件,构建了以《广西地税信息》和《公文处理系统》为核心,各单项业务软件为支撑,基本覆盖地税工作主要内容和环节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6.纳税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不断整合服务资源,突出纳税服务实效,纳税人满意度逐年提高。大力推广应用网上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办税效率不断提高。创新服务手段,构建了电话、网络、短信三位一体的“ETS”电子税务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基层办税服务厅硬件标准化和软件规范化建设,办税流程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努力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功能,清理简并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办理时间,取消各项收费,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
7.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积极稳妥地推进地税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目标,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队伍建设,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干部队伍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全面推行绩效考评,努力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加强机关党建和工青妇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积极为基层、为职工、为纳税人办实事好事,促进了和谐地税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地税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展现了地税部门良好的精神风貌。
8.反腐倡廉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三个重点,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反腐倡廉教育、“两权”监督、政风行风建设、专项治理等各项工作,强化落实税收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两责”责任。紧密结合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为核心,建立健全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创了地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纳起来,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全局。“十一五”时期,全区地税系统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税收文化建设和各项内、外部管理工作,实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较好地保障了税收中心工作的完成,实现了地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必须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十一五”时期,全区地税系统坚持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培植地方税源等政策建议,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地方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必须始终坚持把依法治税作为地税工作的根本准则。“十一五”以来,全区地税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税收法治,整顿税收秩序,努力使税法得到规范执行和普遍遵从,形成了良好的税收环境,保证了地税工作的健康发展。
4.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地税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一五”以来,全区地税系统主动适应国情、区情、税情的发展变化,更新工作理念,改革机制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使地税工作较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促进了地税事业的跨越发展。
5.必须始终坚持把廉洁从税作为保证地税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以来,全区地税系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勤廉高效的地税队伍,维护了地税部门的良好形象,为税收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 纪律保障。
(三)“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广西地税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广西地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税源基础比较薄弱,收入结构不够合理,一次性、项目带动性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生产经营型税源比重偏低,收入质量和增长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税收管理手段不够先进,信息化程度依然不高,电子税务建设进展不快,纳税服务的水平与社会各界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政务协作难度大,广度、深度明显不足。四是地税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五是税务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备需要进一步优化。六是“两权”运行的监督制约还不够完善,税收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税收执法风险不容忽视。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十二五”时期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广西地方税收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广西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扎实推进,为广西加快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广西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跨入中期阶段,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升级,投资和消费增长具有广阔空间,区域和产业发展将形成新的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广西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这为广西地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广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对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工作的对象、手段、主体呈现出新的特点,纳税人数量迅猛增长,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税源流动性显著增强,税源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纳税服务需求日益拓展,科学技术在税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干部职工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和活跃性明显增强,抓班子、带队伍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对新时期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开创地税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抓好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的核心业务,推行专业化、信息化、风险化管理方式,完善综合治税、稽查促税、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保障机制,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税务机关,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尽职能、促转变,重科技、抓基础,优服务、建和谐,严征管、保增长,强素质、树形象。
(二)“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的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努力做到法治公平、规范高效、文明和谐、勤政廉洁。统筹做好依法行政、税制改革、纳税服务、税收征管、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各项工作,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税收与经济、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改善民生。注重和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主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赢得当地党政部门对地税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有效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税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严格遵循“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处理好组织收入与税收优惠、税收法治和扶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执法严格、服务优良,实现地税机关秉公执法与纳税人诚信守法的有机统一。
4.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规范各项业务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到公正、准确、便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落实广大纳税人和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5.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原则。大胆破除影响地税发展的各种陈规陋习,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地税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举措,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地税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工作的主要目标
1.地税收入实现新跨越。构建科学前瞻的税收收入预测监控体系,实现税收政策贯彻到位,预测体系科学严密,税收经济良性循环,税收规模随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不考虑税制改革、征管范围划分等对收入规模的影响,“十二五”期间地税收入年均递增确保16%以上,确保到2015年实现收入比2010年翻番,突破1000亿元大关;努力争取年均递增18%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实现地税收入突破1100亿元。
2.税收职能得到新加强。税制体系不断优化,税收政策逐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制度与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税收调控职能有效发挥,调节作用切实增强,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3.依法治税开创新局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税,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税收决策机制基本形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条件的税收执法机制更加规范。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形成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全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税收法治环境。
4.纳税服务实现新提升。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常态化的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逐步形成,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
5.征管质效得到新提高。全面构建管理基础扎实、管理手段先进、税源监控严密、征管效能不断提高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大力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科技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管税取得明显成效。
6.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以能力建设为主线,构建机制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一流的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和谐型地税机关。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改善,地税文化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基本建成,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显著提升。
7.基层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建设基层、发展基层、服务基层作为地税工作的立足点,着力解决基层地税部门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基础管理、队伍素质、干部职级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为基层、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好事,全面提升基层的软、硬件保障水平,进一步规范基层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8.反腐倡廉见到新成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地税干部廉洁从税意识明显增强,内控机制逐步完善,内、外部监督更加有效,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减少,部门形象显著提高。
四、“十二五”时期广西地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服务经济发展
1.落实政策促进发展。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各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等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调节、激励的作用,努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做大做强地方税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精神,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促进广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加强调研建言献策。根据新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积极加强税收政策调研,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加快广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方面的税收政策建议和意见,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限,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地方税权、税制结构、宏观税负、分享比例、优惠减免等方面继续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广西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支持,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3.加强政策执行督查。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减免管理办法,既要确保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又不得擅自扩大优惠范围,提高优惠标准,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要认真开展税收政策落实情况检查、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全面总结反映税收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大力组织收入
1.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依法征税与支持经济发展、完成税收计划、加强纳税服务、完善税制之间的关系,做到依法治税、依法征管。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有关权限、程序和条件,认真做好减税、免税、退税、缓缴税的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欠税告知制度,不断加大欠税催缴 力度。严格执行滞纳金加收制度,对拖欠税款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法加收滞纳金,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严格依法执行税收保全制度和强制执行制度,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扎实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积极规范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和调整管理办法和收入预案管理办法,提高组织收入质量,努力实现收入进度与时间进度同步,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完善组织收入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既要考核数量,更要考核质量,防止弄虚作假、有税不收或虚收。建立完善定期税收分析、预测制度,加强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相关性分析、预测,提高税收分析质量,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分税种、分行业、分地区经济税收对比分析方法体系,实时掌握税源变化对地税收入的影响。
3.加强重点税源税收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分析、评估、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全面掌握税源的构成与变化,使重点税源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应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继续加强和完善重点纳税户税源监控的扁平化管理,健全完善自治区、市、县(市、城区)三级重点税源监控管理体系和工作职责,把扁平化和层级化结合起来。按照信息管税的要求,充实、完善现有的“广西地税纳税人数据采集和报送信息平台”,实现与综合征管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比对,实现地税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共享重大项目企业信息。积极探索为重点税源提供个性化服务,将个性化服务与税源监控有机结合,全面改善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法遵从状况,促使重点税源企业成为诚信纳税的模范。
4.强化各税种专业化管理。完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提高税种管理水平。按照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加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管,大力推广应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平台,落实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大力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并扩大系统应用范围,逐步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全员全额管理和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继续完善反避税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财产行为税税源信息平台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详细的财产行为税税源信息数据登记制度。按照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要求,通过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作配合,加强契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管理工作,并利用税源数据库,对各地方税种实行动态管理。改进和完善印花税核定征收办法和资源税代扣代缴办法,细化印花税管理,挖掘资源税潜力。调整规范土地增值 税预征管理办法,简化清算办法,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对动产、不动产交易的整个流程实行封闭式税收管理,理顺关系、优化流程、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提高房地产税收管理的质量,减少税收流失。
(三)完善地方税制
1.积极推进地方税制改革。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以及房地产税改革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争取国家将广西列入开征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改革的试点省份;积极争取中央赋予民族自治区更大的税政管理权,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
2.调整完善地方税收政策。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地方税收政策。根据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政策,积极研究出台相应的地方税收细化政策和配套执行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边境贸易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我国与东盟的税收协调。规范非营利组织减免所得税制度,研究制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所得减免、创业投资企业优惠等政策实施办法。抓紧研究实施扶持广西中小企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等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支持自主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服务业、推进文化、医疗体制改革等税收政策。
3.加强代收代扣工作。配合国家出台的税费改革政策,争取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通过地方立法加以规范,纳入地方税管理。落实代收代扣措施,完善代收工会经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积极研究推进代收社会保险费工作,不断拓宽地税工作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地税征管网络优势。
4.协调规范税收征管范围。认真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协调,加强国、地税局之间的沟通,强化信息的反馈和共享工作,避免税收流失。进一步理顺系统内各征管单位之间、征收与稽查之间征管权责的划分问题,增强部门内部合力。
(四)坚持依法治税
1.加强税收法治建设。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树立法治理念,强化程序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地税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构建有利于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法治环境,推进地税机关依法行政。
2.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研究确定重大决策的范围,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决防止越权决策和违反程序决策。探索建立重大税收决策跟踪反馈 和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3.严格规范税收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推广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切实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完善税务行政审批和处罚标准,防止审批和处罚的随意性,形成规范统一的处罚机制。
4.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加强事前监督,强化源头控制,确保税收执法依据合法有效、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加强事中监督,强化过程控制。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和减免税等重大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减少和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加强事后监督,强化责任控制。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跟踪督察;对整改不力或逾期不予整改的单位,依法追究责任。积极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自觉接受职能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税收执法的规范化、透明化。把依法行政考核和税收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税收执法检查和税收执法监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加强对基层复议和应诉的指导。完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及时审结重大税务案件。
5.积极推进综合治税。构建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完善“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综合治税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综合治税合力。建立健全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共享机制,增加地方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中涉税信息内容,加大地税部门对涉税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力度,形成社会综合治税信息网络。加强与纳税人及行业协会、商会、宣传媒体的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综合治税环境。
6.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合作,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制度,形成全方位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
(五)优化纳税服务
1.健全服务体系。遵循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2.完善服务制度。规范纳税服务标准,实施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建立《纳税服务质效考核办法》和《税收管理员纳税服务考核办法》,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纳税服务的职责和标准,按照标准开展纳税服务过程管理、绩效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纳税人需求征集、分析、评估、响应机制,依据纳税人的规模、属性、特点及不同需求,推进多元化、个性化及 “订制式”服务,建立符合纳税人实际需要的服务细分格局。
3.加快平台建设。按照简便、节省、实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抓好税务网站群建设,搭建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网上税务局”。强化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完善12366纳税服务税收知识库,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宣传、咨询、投诉举报等基本功能,逐步开通发票、待办事项等信息查询和电话申报、满意度随机调查功能。推进纳税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之间的服务功能整合和互动,逐步将各类纳税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管理,逐步实现纳税服务平台与税收征管、办公自动化等税收管理系统信息资源共享。
4.加强税法宣传。建立健全税法宣传制度,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突出税法宣传重点,增强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日常宣传和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相结合,坚持正反面典型宣传相结合,坚持运用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宣传相结合,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全区县(市、城区)以上要建立一所以上纳税人学校。深入开展税法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定期举办“地税局长在线访谈”活动;积极开展税收服务志愿者活动。
5.强化纳税咨询。建立健全12366纳税服务热线,积极利用网络在线咨询、网站、短信、传真、信函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税务登记、发票使用、账簿凭证、税款计算、申报缴税、税务检查、维权管理等涉税事宜的咨询服务,做到准确解答、及时回复。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地税网站的咨询服务功能,完善各级办税服务厅咨询服务窗口建设。各级办税服务厅要因地制宜设立纳税咨询自助服务区,配备信息查询设施,建立疑难问题登记备案制度,切实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纳税咨询服务。扎实做好日常纳税咨询服务,规范纳税咨询管理,完善纳税咨询服务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地税机关职责,明确前台咨询和后台业务支持部门岗位的责任,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受理程序。
6.优化办税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税流程。对税收业务流程进行集中梳理和合理简并,对能够下放的审批权限和前移的审批事项要尽量下放和前移。全面清理取消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的涉税资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推行无纸化办税。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首问责任制等办税服务制度。推行多种办税和缴款方式,建立以网上申报为主体,电话办税、邮寄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大力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等方式缴纳税款,加快推行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为依托的电子缴税方式。稳步推进国、地税共享实体 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大厅和共同办理税务登记、宣传咨询、办税服务及相互委托代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切实方便纳税人。
7.维护合法权益。推进纳税人权益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税务行政救济制度,扎实做好税收法律救济工作,提高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水平,积极响应纳税人诉求,妥善解决税收争议,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8.健全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全区统一的纳税信用体系,将纳税信用纳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畴。健全纳税信用评价、激励、监管和惩戒机制。依托信息技术,科学评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提高评定质量与效率。根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结合纳税评估实施分类管理和个性化服务要求,鼓励诚信纳税,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
9.拓展服务资源。坚持鼓励、引导、培育与规范、管理、监督相结合,建立健全涉税中介行业执业规范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监管,积极支持和引导税务代理机构健康发展。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在引导纳税遵从上的“专业化”、“规模化”等“杠杆”效应和作用,积极探索与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大公司、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联合提供税收援助服务,增强纳税服务的合力,多渠道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六)强化税收征管
1.构建税收征管新格局。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行信息管税为依托,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有效促进税法遵从,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2.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完善税源管理方式,加强对税源的分类管理。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将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正常税源、近期税源与潜在税源四大类并作出具体的定义,确定各级税源的管理办法与具体实施岗位的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台帐,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将纳税人的监管联络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制定税收风险管理规划,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和风险特征库,按照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等设计税收风险管理流程。根据不同风险,分别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税务稽查等不同的应对措施。
4.加快信息管税步伐。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业务、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信息管税。拓展数据采 集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做好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工作。“十二五”期间,个体工商户缴税要做到由城市市区同城缴纳,逐步过渡到可以在广西区内任何征税点缴税。建立健全信息质量监控体系,按照把住入口、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思路,规范数据采集、录入及质量考核制度,坚持审核、复核、校验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方法,保证征管基础数据采集的及时、完整与准确,为信息的分析应用奠定基础。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涉税信息应用和分析监控平台,集中各类涉税数据,逐步向各级地税机关开放信息查询,为基层开展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提供信息支持。
5.规范税收征管程序。按照总局制定的工作方针和征管程序,在纳税人申报纳税后,按照受理申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环节,全面优化税收征管基本程序。规范受理申报工作,审核和采集申报信息。加强纳税评估,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估分析并作相应处理,涉嫌税收违法的移送税务稽查,及时处理税源管理风险点。做好法律救济工作,妥善解决争议。
6.完善税源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各级地税机关之间、地税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地税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机制。完善纵向互动机制,确保从区局到市局、县(市、城区)局、分局(所)、税收管理员,都要认真履行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责。完善横向联动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之间的协作。完善内外协作机制,建成国、地税信息、数据交换平台,扩大信息、数据交换内容,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完善协税护税体系。
7.加强国际税收管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广西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保障国家税收主权。健全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将非居民个人源自中国的所得以及中国居民企业和个人源自境外的所得纳入国际税收管理范围。建立国际税源申报制度,加强对国际税源的分析预测、纳税评估。加强与国际税源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加强对税收协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防范税收协定滥用。认真执行关联申报和特别纳税调整规定,进一步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完善“走出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保护境外投资企业和个人税收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宣传我国的税收政策,深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广西的国际税收管理水平。
8.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各类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狠抓大案、要案查处,有 效遏制税收违法行为。改进和创新检查方式方法,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定期轮查。建立和完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优化稽查资源配置,积极推行市级地税局一级稽查模式,充实自治区和市地税局两级稽查力量,实施分级分类稽查。进一步建立和落实文明稽查、规范办案、案件公告、案件移送等为主要内容的税务稽查规程,提高稽查执法保障水平。
9.加强征管制度建设。完善与征管法相配套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和征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动适应企业经营方式和税收征管方式的发展变化。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做到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与专业、集体履职与个人分工、税源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完善征管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征管档案的采集、整理、归档、移送、复核、装订、保管、使用、保密、查阅、销毁等管理程序,实行分户与分类相结合的档案管理,完善电子档案 “一户式”存贮,提高征管档案应用水平。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确保纳税人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规范。充分利用工商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技术监督部门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国家经济普查资料和国、地税间交换的税务登记信息,认真进行比对,提高纳税人户籍信息共享度,及时发现漏征漏管户和非正常户。加强注销户检查,防止少数纳税人利用注销登记逃避纳税义务。完善发票管理办法,积极抓好税控装置推广和发票管理,构建 “机具开票、逐笔开具,发票有奖、鼓励索票,查询辨伪、防堵假票,票表比对、以票控税”的发票闭环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网络开票,转变“以票控税”为“信息管税”的发票管理方式。
(七)增强信息支撑
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坚持“统筹兼顾、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按照“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目标,对全区地税系统广域四级网络的带宽进行扩容,对各单位的核心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设备份网络,实现一主一备双网运行。建设能满足“全国征管数据应用大集中”要求的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对各市局现有机房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区局数据处理中心的二级分中心。完成全区地税系统各单位办公楼综合布线工程和局域网建设工程,使之达到信息数据大集中的要求。
2.加强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强现有专项工作软件的更新与整合,逐步实现应用全国统一的核心征管应用系统版本,建成与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和管理决策平台相适应的数据平台,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完善推广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逐步拓展到其他行 政办公领域,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电子化水平。积极引进或开发网上办税系统,建立多元化的纳税服务平台,优化纳税服务。
3.加强运行维护体系建设。信息数据实行省级集中后,要以自行组织或技术外包的形式加强建立以区局为核心、市局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问题,为应用系统高效运行提供保证。加强硬件建设,根据信息网络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循序更换、升级现有信息化设备,适应信息管税发展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统一的运行维护工作流程,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为系统内部用户和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4.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安全保障工作,遵循国家税务总局和自治区的相关安全标准,采用信息安全技术,建设涵盖全区地税系统网络和应用的统一、稳定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全区地税系统严格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配备保障安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并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提高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涉密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税务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涉密信息、安全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
5.强化信息分析应用。不断提高数据的增值利用水平,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统一数据口径,确保同一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避免数据指标体系相互冲突。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利用,上级地税机关要利用数据搞好税收经济分析,指导基层开展税源管理工作,各级基层单位要利用数据搞好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工作。
(八)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核心,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改进党组中心组学习,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按照“及时补充、增强力量,优化结构、合理配备,保持稳定、适当交流,党管干部、量才使用”的原则,做好各级地税机关领导干部选拔配备工作。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进一步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收入申报等制度,认真执行任职回避制度和公务回避制度,推进领导干部任期制,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定期调整制度。继续开展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 领导干部出国(境)的管理,认真执行上级党组成员参加下级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优进劣退、动态管理。积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向各级党政机关推荐优秀人才。完善挂职锻炼制度,加大干部互派挂职力度。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提高考核科学性。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优化人才结构,逐步解决地税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地税工作需要,着力培养、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公务员招录管理,合理使用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招录人才。加强和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严格控制编外聘用人员数量。积极争取解决基层干部的职级和待遇问题。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明确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充分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党校、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基地合作开展培训。发挥内部优势,鼓励基层单位依靠自身骨干力量和师资力量,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广西地税视频培训系统和国家税务总局教育培训管理平台,积极开展干部在线培训、考试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为主线,以提高能力素质为着力点,实施分级分类培训。采取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等方式,加大基层地税干部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评估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4.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核心,以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的税务机关为目标,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改进机关作风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逐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完善党、政、工、青、妇组织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良性运转模式。扎实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建立符合广西地税行业特征、工作特点、生活环境状况的广西地税文化价值体系,在全系统形成共性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愿景、统一的管理理念、相同的行为规范。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地税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各类岗位先进典型,以典型模范的作用引领和激励广大税务干部积极有为,奋发向上。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九)完善惩防体系
1.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地税干部岗位廉政教育,将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日常税收工作中,贯穿于地税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过程中。积极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风险防范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地税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班,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讲廉政党课。进一步巩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扩大覆盖面,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强化税收“两权”监督制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巡视检查、督察内审等综合监督作用。加强对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税务总局重要工作安排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地税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等情况的监督。把各部门、单位开展“两权”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促使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一岗两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岗位人员、业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四位一体”的税收“两权”监督管理机制,探索实施信息化预警,分层次、有侧重地推进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监督,建立完善有效防范岗位风险的部门内控机制。扎实开展巡视工作,完善巡视工作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巡视督察作用。
3.加强督察内审工作。建立健全与地税工作决策、执行相匹配的督察内审机制。完善措施、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对重点工作跟踪督查、日常工作定期督查,对税收征管、财务管理和决策管理实行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督察内审,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制定督察内审的规范性制度,实行层级督察审计、项目督察审计、专案督察审计。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对财务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4.提高执法执纪水平。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认真查处和切实纠正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完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受理和调查处理机制,加大自查和案件督办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地税机关和地税干部中以及税收“两权”运行中发生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案件,坚决惩治腐败。严格履行办案程序,做到依纪依法办案,维护干部合法权利。坚持“一案双报告”制度,加强对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的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案件根源,查找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
(十)改进作风效能
1.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观念。认真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培训、考察等工作。做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纠正举办节庆活动过多过滥等问题。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评议评估和服务指导,打造“阳光地税”。加强税收执法监察、效能监察,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完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制度,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及时解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促进地税行风进一步好转。
2.提高保障水平。创新管理手段,建立符合实际、针对性强、利于管理、便于操作的行政管理制度。规范预算和决算管理,建立科学的决算分析评价指标,完善财务会计内控机制,构建内控机制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财务、事务管理关键节点控制的有效性,提升行政效率,打造节约型机关。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政府采购目录约束、限额约束、程序约束和政策约束,推进依法采购和科学管理。建立当地财政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优化当地财政补助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改进和规范公文管理,建立差错通报制度。规范后勤管理,提高保障服务水平。
3.强化绩效督查。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提高执行力。完善电子绩效评估办法,建立税收业务、行政管理、组织文化等全方位、一体化、动态的绩效评估体系。强化标准化常态管理,使标准化管理同日常工作、执法责任制、绩效考核紧密结合,成为全系统重要的日常管理工具,提升地税机关行政效能。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地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区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各项地税工作目标,为促进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6日西藏自治区
“十一五”时期,我区积极探索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总结在“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分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56亿元,比“十五”增长1.4倍。青藏铁路胜利通车,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墨脱公路开工建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机场通航,进藏干线公路基本实现路面黑色化,县通油路、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水平显著提高,通车总里程达5.8万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直孔、巴河雪卡水电站投产发电,全面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藏木水电站、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三大灌区和江北灌区建设效益明显,能源供应和水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着力推进“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组建企业集团,以旅游为龙头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银行、证券、保险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族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7.48万户、140万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解决153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年均增长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统筹能力明显增强,提前两年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层面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大力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启动农村薪柴替代工程和“绿色拉萨”工程,青藏铁路、重点公路沿线绿化不断加强。完成人工造林11.47万公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面实施,草原、湿地等其他生态补偿研究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节电重点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行政机构改革初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财税、金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农牧区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继续巩固“三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草场等产权及其流转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改革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水平显著提高。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国支援西藏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27.8%,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一是经济发展持续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物价基本稳定,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三次产业
结构不断优化,以一产就业为主逐步转向
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开发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为我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支撑。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家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区处在对南亚开放的重要地位,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开放水平上具有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对争取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遏制**集团的破坏活动和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区区情看,我区已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快车道,经验日益丰富,体制日益完善,环境日益改善,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更加丰富完善。中央
——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
“十二五”时期,从新的起点出发,我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这条发展路子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与西藏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步入民生大改善、特色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建设、文化大繁荣、生态环境大保护、自我发展能力大提高、社会局势大稳定的新里程。
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开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西藏特点,是西藏具体实际的体现。必须坚持从区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重点突破,特色增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突破。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形成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的支撑体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大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兴藏”战略,大力提高政府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着重解决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牧民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显著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民富与区强的有机统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以构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有序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在长治久安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把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增强维稳保障能力作为促进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认真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全面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狠抓政法队伍、维稳力量和边境地区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局势由持续稳定进入长治久安的新阶段。——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在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上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特殊类型区域的扶贫开发,适度聚集人口,构建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推进经济跨越发展与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非均衡布局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机衔接。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完善上取得突破。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挖掘政策潜力,扩大政策效应,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强同兄弟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改革引领、开放提升、创新驱动的轨道。
15%,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中职)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2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3.5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大幅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能源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县县通油路,次高级及以上路面里程达到1.5万公里。乡镇通光缆,乡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电力装机规模扩大,用电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解决农牧民及农林场职工饮水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4万公顷。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城镇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天然林、原生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新增人工林地26万公顷,重点地区土地、草场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遏制。主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水平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保持持续稳定。维稳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维稳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藏传佛教正常秩序全面建立,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发展,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以干线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为骨架,以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为重点,建设通达、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区内交通运输通达通畅工程,重点加快青藏铁路沿线和“一江三河”地区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配合衔接,推进拉萨至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4小时经济圈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进出藏通道工程,加快建设通达全国各地的快捷大通道,积极建设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
完善公路网络。加快进出藏干线公路整治改建,加强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消除省道断头路,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和防灾减灾能力。力争全区公路里程达到7万公里,实现国道和主要经济干线路面黑色化,县县通油路,6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农林场和所有边防站点通公路。加强拉萨和其他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公共停车场和客、货运枢纽站场。积极发展乡村客运班线。
加快铁路建设。逐步完善区内铁路网络,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推进川藏、滇藏铁路西藏段铁路规划研究及建设前期论证工作,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铁路,积极提升铁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加强航空建设。完善区内机场网络,增加机场布点。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和通用航空起降点选址和建设。逐步做强地方航空公司,发展区内支线航空运输,增加国内外航线,形成区内、区外、国内、国外航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邮政建设。完善邮政布点和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镇邮政网点全覆盖,行政村通邮率达到90%。建立健全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水平。专栏3: 交通运输重点工程
区内交通运输通达通畅工程
▲农村公路:建设13个县通县油路和通乡(镇)、通村、边防公路。
▲主要经济干线:建成墨脱公路。拉萨至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等地区的经济圈快速干线路网,重要省道和旅游环线。
▲运输枢纽:地(市、县、乡)客(货)运站、车辆停靠点和连接机场、车站的枢纽公路。
▲邮政设施:中心乡镇邮政网点、邮件转运站、城市速递中心和邮政服务网点等。
进出藏通道工程
▲铁路: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
▲公路:整治改建新藏、川藏、滇藏等进藏公路和中尼公路、吉隆口岸公路,推进滇藏 公路新通道建设。
▲机场:新建那曲机场、西藏航油配送中心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和通用航空起降点,改扩建林芝米林机场、昌都邦达机场和拉萨贡嘎机场。
图1:通县油路和县际公路建设项目
图2:国道、铁路和机场建设项目
▲电网: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改扩建藏中、昌都、阿里电网骨干网架和城市配电网,推进农村电气化。论证建设玉树至昌都输变电工程。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建设小型水电站、风光互补电站以及变电站,延长输电线路,加快边防站点电力设施建设。
能源结构优化工程
▲石油、天然气:适时开工建设青海涩北气田至拉萨输气管道和拉萨至日喀则、山南输气管道,建设拉萨铁路接卸油气库,开展那曲至昌都成品油管道建设前期论证。
▲传统能源替代:继续实施农牧区户用沼气、生态校园沼气、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推广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等新产品。
础设施建设,拉萨市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区段50年一遇、县城城区段20-30年一遇防洪标准。
加快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加强重点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建成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脆弱流域和大江大河等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
专栏5: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民生水利体系工程
▲安全饮水工程。采取打井、管道引水等方式保障农牧区群众安全饮水。
▲防洪工程。实施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和部分县城防洪工程,加强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等重点河流及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冰湖灾害防治除险。
▲灌溉设施建设。完善现有灌区配套设施及末级渠系,实施节水增效工程,建设农田基本水利和林地、宜林地、草场灌溉设施等。防汛抗旱体系建设。
▲水源工程。城镇水源地工程。新建雅砻、湘河、卓于、仁多等中型水库。改造加固24座病险水库。
▲特殊地区水利工程。在边境、偏远、生态脆弱、高海拔地区以及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建设小型水利工程。
水利骨干体系工程
▲水利骨干工程。建成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和江北灌区,开工建设澎波灌区,推进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配套灌区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
▲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尼洋河综合治理与保护和藏东南“三江”综合开发规划与相关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建成区地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区地县三级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安全生产监控、物流配送等信息平台。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监管机制,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容灾备份、数据恢复水平。
专栏6: 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通信网络工程
(1)进出藏一级干线光缆;(2)农村通信;(3)移动网广覆盖;(4)应急通信;(5)党政专用通信基础设施;(6)宽带通信。
信息化重点工程
(1)电子政务;(2)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3)“三网融合”;(4)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化;(5)旅游信息化;(6)农牧区综合信息服务;(7)医疗卫生信息服务;(8)政法系统信息化。
完善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制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营造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格局。
供给和安全。大力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高效日光温室,丰富蔬菜品种,有效保障城镇蔬菜供给。
大力发展畜牧业。强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品种改良和生物育种等项目建设,加快舍饲与半舍饲、短期育肥、秸杆微贮等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草地畜牧业控存增效,发展生态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增量提质,发展效益畜牧业。搞活农牧区市场,有效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
森林和草场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制定草畜平衡制度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工作。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奖励补助机制。支持农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或联户承包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继续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和防震加固工程,加快游牧民定居和贫困户安居,2013年实现所有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房屋的目标。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农牧区发展环境,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新村寨。建设农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牧区环境卫生。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牧业面源污染,禁止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牧区转移。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加工资性收入。
促进增加财产性收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牧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从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获得增值收益。严格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标准,保障失地农牧民合法权益,积极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条件促进农牧民通过房屋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加收入。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大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对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对农牧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推进植保工程和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作物良种、牲畜良种、农机具购置等补贴力度。继续执行家电、家具、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政策。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逐步建立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专栏7: 扶贫开发项目
(1)200个最低收入乡镇整乡推进扶贫工程;(2)50万农牧区低收入人口到户帮扶;(3)2.2万个贫困户安居工程;(4)84条溜索改吊桥工程;(5)培育扶贫产业;(6)综合防治大骨节病;(7)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品基地和产业带,人工饲草料基地。
▲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种养良种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机推广和安全监理体系、草原监理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牧业防抗灾体系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篮球场),村级文化广播站,数字电影放映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太阳能公共照明,村落道路,垃圾处理,排水(污)系统,村庄绿化美化等。
育成战略性支撑产业。
积极推进一产上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能力,强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工作。加快品种改良,调整种养结构,转变种养方式,推动集约化发展,提高质量产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保障以青稞为重点的粮食安全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需要。
有重点地发展 镇为主要节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江三河”区域。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形成以矿业、能源、建材等重工业,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农畜产品加工、藏药、纺织、民族手工业、节能环保、高技术产业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特色旅游、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文化产业、金融证券、商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体系。
主要节点区域。藏东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采选业、水电等能源产业和高原生物深加工产业。藏西地区重点推动特色旅游业、特色畜牧业和盐湖矿产开发等产业发展。藏北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商贸流通、物流集散、盐湖矿产和多金属矿产开发等产业。
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坚持走大项目、大基地、大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子,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科学规划和布局工业园区。加快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和那曲物流中心产业园区建设,完善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向优势产业聚集,引导产业向园区发展。论证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形成西藏特色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
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
——优先发展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建设,加快雅鲁藏布江和藏东南“三江”流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促进“藏电外送”通道工程建设,适时开工建设一批外送电源点项目。加强与东部地区在光伏产业上的对接,培育壮大太阳能产业。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积极打造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鼓励研发以青稞、荞麦、虫草、红景天等本地资源为原料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饮品和保健品,不断扩大乳制品、啤酒、矿泉水生产规模。积极发展皮革、牛羊绒等制革、纺织工业。加快林下资源等高原生物系列产品开发。扶持培育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集团化发展,强化市场开拓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有重点地发展优势矿产业。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中央财政地质勘查专项,进一步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勘查评价,摸清资源潜力,积极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点在青藏铁路沿线、藏中冈底斯东段—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和藏东“三江”流域等成矿有利地区优先布局矿产资源勘查,力争取得地质矿产勘查重大突破。加快铜、铅、锌、铬、金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形成藏中地区有色金属及铬铁矿产业基地。加大藏东“三江”流域成矿带铜、铅、锌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形成藏东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加大藏西地区锂、硼、镁、钾等盐湖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形成藏西盐湖资源开发基地。将藏西、藏西北地区铅、锌、钼、锑等优势矿产资源作为战略储备。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矿业企业,鼓励矿业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矿区整合,促进矿产资源规模勘查开发,提高矿业开发水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改造提升建材业。科学布局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形成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四地(市)为主的水泥工业格局。落实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建设配套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大力发展石材、新型墙体材料,在建材开发、生产中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加快推进藏药产业化。坚持传承与创新,加快藏药保护与开发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藏药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高原特色生物医药研发,增强藏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新品种。加强藏药材资源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鼓励建立藏药材繁殖、生产基地,人工繁殖藏药材,促进种植产业化。鼓励藏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藏药集团,建设藏医药产业园区,推动藏药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支持藏药生产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加快藏药剂型改良,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和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名牌产品,拓展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积极发展民族手工业。组织具有一技之长的民族手工艺艺人申报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扩大和提升知名度。加快民族手工产品原产地标识建设,以旅游业纪念品和民族生活必需品为重点,培育和扶持以藏毯、香品、氆氇、绘画雕刻、金银铜器、铁木家具、皮革、民族服装等为主的企业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生产
能力,开发不同档次产品,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专栏9: 工业重点工程
▲能源产业:开展古水、如美、松塔、苏洼龙、拉哇等“藏电外送”水电项目和输电通道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农畜产品加工业:矿泉水、特色食饮品、保健品、乳制品、制革、纺织项目。
▲矿产业: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甲玛铜矿、驱龙铜矿、雄村铜矿、厅宫铜矿、玉龙铜矿二期等重大矿山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
▲藏医药业:藏医药新药研发及技术改造,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实验室,藏药材繁育基地。▲建筑建材业: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干法水泥生产线、新型环保建材生产线,太阳能集热采暖等节能示范建筑。
▲民族手工业:藏毯、香品、金银铜器、铁木家具等生产基地及生产线技术改造。
▲产业园区: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山南建材工业园区、日喀则产业园区、林芝生物产业园区和达孜、曲水、堆龙德庆等产业园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园。
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提升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地位和品质,树立大旅游观念,高起点编制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增强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力争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翻一番。
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和新藏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统筹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有序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结构合理、稳定活跃的旅游市场体系,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符合西藏实际的旅游标准化体系。深度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转型旅游产品及冬季旅游产品,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景区管理模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网,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旅游应急救援等安全救助体系。
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以城市物流枢纽、物流中心及城乡配送系统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重点打造拉萨物流中枢和那曲、日喀则、昌都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大型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升级改造,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优势企业,组建物流产业集团。鼓励整合资源,打破部门、企业、地域分割,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积极衔接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各项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建立符合西藏实际的金融管理评价机制。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搭配使用的有效方式,建立与西藏实际相适应的差异化信贷管理办法和单独的考核办法,合理扩大授信审批权限,鼓励增加信贷投放。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推动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藏设立分支机构,组建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加快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完善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大力建设和改善信用环境。完善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支持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战略性投资参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企业股份制改组和上市,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发展中介服务,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管理、资信评估、信用担保、创意服务、广告会展、人才培训、公共关系等社会中介服务业。
——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批发零售、酒店餐饮企业和品牌,壮大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商贸餐饮业,提高商贸餐饮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城镇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发展城镇便利店、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网点和配送中心。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态和专营专卖方向发展,实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到农
家。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积极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按照保障供给、稳定房价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城镇产权产籍管理机制,引导住房梯次消费。强化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规范住房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物业管理。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管理的综合作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大力发展家政服务,逐步建立完善范围广泛、内容多样、分工精细的家政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残疾人托养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规范发展竞技体育、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市场。
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服务业组织协调机制,加快研究制定鼓励类服务业的税费、土地、水、电与工业同等的政策。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增强社会容纳就业能力。积极拓宽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促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互动融合。启动拉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专栏10: 服务业重点项目
(1)旅游基础设施;(2)地方性法人银行;(3)城镇耐用品旧货市场;(4)农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5)重要商品储备设施;(6)商贸服务设施;(7)西藏会展中心;(8)二手车市场;(9)万村千乡工程;(10)
双百市场工程;(11)大型建材和设备市场。
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适度扩大内地高中办学规模,高中阶段农牧民子女全部纳入“三包”政策范围。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区内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多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中职学生就业技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内地省市的国家示范或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西藏中职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比例力争达到4∶6。
优化提升高等教育。加大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和层次结构布局,加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施西藏大学“211工程”和博士授权立项建设,把西藏大学建成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继续推进西藏民族学院进入中西部重点建设地方高等学校行列,加强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提升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扩大高校在校生规模和内地生源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创新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和改革“双语”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相衔接、教育模式与学生能力发展
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实施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强化“双语”教育、职教师资培训。重视发展继续教育。巩固和扩大远程教育成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专栏11: 教育发展重点项目
(1)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2)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3)普通高中建设;(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5)高等教育发展工程;(6)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7)教育信息化建设;(8)内地西藏班人才培养工程;(9)双语师资培训基地。
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基层科技发展体系,积极组织和引导适用技术在农牧区广泛推广应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普宣传,普及日常科技知识,鼓励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专栏12: 科技基础平台
▲技术创新平台:高原特色农牧业、藏药、生物资源、高原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青稞品质改良与牦牛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农牧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学普及教育平台: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地县科普活动场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措施。加大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紧缺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管理、医药卫生、教育人才培养。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牧区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构建与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引导人才在城乡间、不同所有制间、产业间、行业间合理流动。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引导党政人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有计划地安排高、低海拔地区人才的交流。建设区、地两级人才市场,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
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完善党对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领导人员选拔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制度。规范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改进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方法。
专栏13: 重大人才工程
(1)人才素质提升工程;(2)农牧区急需人才培养工程;(3)特色优势产业人才培养工程;(4)青年英才培养计划;(5)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支持计划;(6)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7)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扶持藏医药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远程医疗能力和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实施“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扩大服务范围,碘盐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普及健康教育,有效控制地方病,法定传染病病发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城镇65岁以上老人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10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师培养和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城市卫生支援农牧区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诊疗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先就业后择业”理念,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落实就业援藏政策,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的方式。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职业培训和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企业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工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强农村低保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和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集中供养率达到50%。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收入困难家庭和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
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老年护理院建设,改善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收养供养条件,建立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完善无障碍设施。做好优抚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加大廉租住房、周转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改造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立和完善住房服务信息管理体系。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出版和发行,积极扶持和发展藏文和外文网站,提高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加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的普查、保护和传承,重视历史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大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事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工艺品制作、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西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园区、文化传播基地等项目,建设民族语言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共建重点工程实验室,鼓励发展地方特色软件研发。积极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能力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现代传媒集团。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和完善统一、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
专栏14: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西藏综合艺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图书馆、群艺馆,县级新华书店,乡镇(农林场)综合文化站等城
第五篇: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序 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普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十分活跃,精品不断涌现、市场日益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文化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现代信息科技和传播手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推进文化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斗争尖锐复杂的新形势,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重要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丰富拓展面向群众的理论学习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出更多更好的通俗理论作品,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讲活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加强学科和教材建设,全面完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规划,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整体水平。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计划地组织对外翻译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设一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思想观念,在各行各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思想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整合现有城市评选项目。广泛开展军民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诚信教育,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继续深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表:专栏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崔莹 编制
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项目合作,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评估考核。
(二)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中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高优秀汉语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的民族语言译制量,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书报刊赠送活动。扩大盲人读物出版规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公共图书馆为依托,建立盲人电子阅览室。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做好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鼓励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图表:专栏2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新华社记者 崔莹 编制
六、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一)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三)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文化生产单位和个人为主体、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开发为重点、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价值链为依托、以版权保护为保障的文化创新机制。敏锐反映社会实践的新领域、表现主体的新变化和受众的新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推动形式创新,催生新的文艺品种,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四)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精简评奖种类,改进评奖办法,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影评、戏评、书评、乐评等活动,倡导主流价值取向,引导群众审美鉴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着力净化文化市场,努力营造文化发展良好环境。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扶持重点文艺评论媒体。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设立专项艺术基金,支持收藏和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版权保护及相关服务,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图表:专栏5 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七、加强传播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调整和完善媒体的布局和结构,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机制,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推进重点媒体扩大信息采集和产品营销网络。
(二)加强新兴媒体建设。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加强外文网站及海外本土化网站建设,增强对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积极发展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三)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程全网,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加快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推动大中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加快大型骨干企业出版物发行跨地区整合和农村销售网点建设,建设以大城市为基础、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
图表:专栏6 传播体系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一)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巡察养护及管理机构建设,开展工业遗产、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成果宣传,在考古研究中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编制保护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加强文物市场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和资格管理制度,引导规范民间收藏。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对濒危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统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水平。
(三)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明展示水平和传播能力。鼓励对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深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文化遗产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图表:专栏7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整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版权、民族、侨务、体育、旅游等资源,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机制,开展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推广中华春节文化,打造“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新品牌。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扶持和加强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制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去规划。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二)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扶持文化企业开展跨境服务和国际服务外包,生产制作以外需为取向的文化产品。扩大版权贸易,保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出口,扩大印刷外贸加工规模。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国产游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数字出版拓展海外市场,开发一批在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推动开拓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质量,开发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及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办好重点国际性展会。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培育专业贸易公司和代理公司,构建完整有效的投资信息平台和文化贸易统计分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区位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三)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经营影院、出版社、剧场、书店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鼓励从事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出版物、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杂技和演出展览等领域的文化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开拓海外市场。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图表:专栏8 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完善实施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实施扶持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
(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事业。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西部地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支持计划,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予以重点扶持。
(三)建立完善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分类培训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训体制机制,制定实施各类人才培训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定点大型企业,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开展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完善人才挂职锻炼、调研采风、国情考察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纳入相应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文化领域职业资格制度。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努力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引导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积极支持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
图表:专栏9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一、政策措施
(一)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以农村和基层、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扶持公共文化机构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依法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支持政府间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文化经济政策。对已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修订或延续。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以及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对原创性作品的政策扶持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三)文化贸易促进政策。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市场开拓活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通关便利。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给予账户开立、资金汇兑方面的政策便利。加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在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版权保护政策。建设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登记、版权投融资活动,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发展版权相关产业。
(五)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将文化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图表:专栏10 文化法律法规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二、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统筹领导作用。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落实本纲要的实施方案,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等要尽快制定落实政府投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立项,落实资金投入、经费保障和各项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培训的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中期评估。将纲要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组织实施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关系,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正确处理繁荣市场和加强监管的关系,更加注重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正确处理坚持对外开放和维护文化安全的关系,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要正确处理加强管理和营造良好创作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