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优质课展评活动方案
南溪区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方案 主办:南溪区师训中心
承办:南溪区第二中学校
为展示我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贯彻、实施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深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宜宾市教科所[2011]132号文《关于举行2011年宜宾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举行2011年南溪区第二中学校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组长:袁勋伟
顾问兼指导:聂品 周小红
副组长:陈志刚
成员:李勇 田莉
二、参赛对象:
南溪二中高中信息技术科教师:田莉 李倩
三、参赛时间及地点安排
1、准备阶段: 11月15日至11月21日。教科室安排讲课顺序,参赛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做好参加比赛前的一切准备。
2、比赛阶段:11月24日.课外活动评课。
3、小结表彰阶段:11月24日
4、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比赛要求及具体规定
1、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授课方式必须符合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讲课要务求“真实”,讲求效率,防止作秀。
2、各位评委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学校设计的《南溪二中听课(评课)记录表》上按项目逐项打分,在评课表上要简明扼要写清优缺点和建议。比赛采用说课、评课活动方式进行,评课采用“听课教师详细评课+教科室总评+领导点评”的三级评课方式,其中评课的听课教师由教科室随意点名评课。结束后教研中心要根据各评委老师的意见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小结。
3、教师在没课的情况下,尽量抽时间听课,充分利用好本次借鉴学习的机会,尽快适应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听课实行签到制。
5、课若有冲突,请比赛老师、评委教师、听课教师及早和其他科任教师联系自行调换。
五、奖项设置
按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确定优质课,并进行命名奖励。
南溪区师训中心
南溪区第二中学校
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篇:备课、作业展评及优质课比赛活动方案
梁邱小学关于举办备课、作业展评及优质课比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工作,抓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举办语文、数学、英语、常识、音体美学科备课、作业展评及各科优质课比赛活动。
一、备课作业展评及优质课比赛时间:待定
二、地点
1、备课作业展评地点:(分片)
息城、书房、加爱、安山头为一组,地点在:
民小、卧虎、镇东、关司、油坊为一组,地点在:民族小学
孟家庄、柱子、郝小为一组,地点在:郝家村小学
2、讲课比赛地点:民族小学
三、备课作业展评内容
1、教师备课: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常识、音体美教师纸质教案及民族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2、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常识、音体美作业。对学生作业簿本的保管,作业书写的规范、工整,教师批语的规范及对错题的订正等进行评比。
四、评比办法及要求
1、备课、作业参加展评依据:由中心校教研室根据开学初所检查的情况进行选拔,备课名额分配:语文10人,数学10人,英语6人,音体美3人,常识6人;作业名额分配:语文10人,数学10人,英语6人,音体美3人,常识6人。
2、备课作业评选及奖励办法
由教研室全体人员、中心校部分成员及个别学区校长担任评委,按照3:4:3的比例对备课、作业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
五、优质课评比及奖励办法
在民族小学举办语文、数学、英语、常识、音体美优质课评比,教研室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时的成绩选拔参赛人员。名额分配:语文:5人、数学:5人、英语4人、常识:4人、音体美:待定。由教研室成员、中心校成员及部分学区校长担任评委,按照3:4:3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
第三篇:小学音乐优质课展评活动
小学音乐优质课展评活动
通 知
各小学教务处:
定于4月15日至16日(两天)在山师附小三楼学术会堂举行“历下区小学音乐优质课展评活动”。(上午8:00,下午1:30)。请各校音乐教师下载此通知,持本通知提前10分钟按时入场参加观摩学习。
注:
1、因学校不能停放车辆,请观摩教师绿色出行。
2、参加观摩教师作好听课记录。
历下区教育局教研室
2014年4月11日
第四篇:健康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济南市健康教育优质课比赛心得体会
商河县沙河乡冯楼小学杨晓蕾
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健康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我首先感受到组织此次活动的领导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参赛教师用心栽培,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此次我讲了一节课,学习了教师们优秀的课堂,让我受益非浅。我深感自己的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
此次我选的课题是《做情绪的主人》。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情绪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现在小学的孩子进入五年级以后,心理也逐渐成熟,他们的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情绪的波动比较大,但是他们又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消极低沉的不良心理。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我的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的还不够那么深刻,他们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也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让面对不良情绪,找到调控不良情绪的妙方,只带自己的行为,学会笑对人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学生。
通过这次参赛,对我有很大的锻炼,我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争取再参加我们的活动。教学工作中,不断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健康教育工作者!
第五篇: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
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听课有感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四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中,教师依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握手游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去握,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测老师的穿法,帮老师搭配上装和下装。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创设“世博中心—台湾馆—中国馆”的路线的选择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一定要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如,《分苹果》一课,郭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10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分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几和几,从而探究10的加减法。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验10的各种分法,以及10的加减法。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又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也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以“两件上装和两件下装”的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摆一摆,最后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上装和下装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引导搭配的表示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在纸上用数字、字母、文字等形式来表示,并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这些都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悟的。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实物操作(摆一摆)到图形符号(即用数字、字母、文字等连一连)的过程,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四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
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老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生活中的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时,教师设计以下练习:下面哪些题目可以用比来表示?如果能,就写下这个比,并求出比值,求出来的比值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四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搭配早餐,《分苹果》一课中的对口令、过河、打地鼠、爬台阶摘苹果等形式的练习。设计这样的游戏类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路线的选择”这一道练习题:“世博中心至台湾馆有2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有3条路,”根据此情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在世博中心至台湾馆再修一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多修2条路,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道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搭配的问题,考查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四节课中,老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总之,在四节课中,老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