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29年经济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1929年经济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摘要现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两种经济体制,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和以中、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已经爆发的世界五大经济危机中,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与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都是由美国爆发。我们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这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再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理论,总结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
关键词 世界经济危机 金融经济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前言
金融危机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因货币大幅贬值或银行、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变动所引起的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象[1]。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金融界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然后影响到其他行业。金融危机使金融系统陷入混乱,丧失为经济活动分配资本的功能,从而导致经济震荡或经济危机。据不完全统计,1900~2008年,全世界共发生各类比较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有20多次[2]。其中,1929年10月24日.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美国金融市场崩溃,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伴随股市暴跌的是大量银行破产,金融危机爆发[3],其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2007年8月开始浮现到2008年上半年正式爆发,并蔓延到其他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4]。2008年金融危机它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其“震中”是金融行业,因此对虚拟经济影响很大.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两次危机历史背景的不同
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1929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然后是长达10年的“柯立芝繁荣”,借助宽松的生产信贷政策,美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张。而[5]
在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的同时,消费需求能力并没有跟上,这种扩张远远超过了消费需求能力。这样,作为生产信贷扩张过度的美国,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其庞大的生产能力找不到消费者。最终导致银行亏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发生。
2008年的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经济情况是,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发展。到2007年年利率降低为-1.7%。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以“两房”为主的金融机构在住房按揭贷款上创新,发行了大量的消费信贷,贷款给收入不稳定的借款人(即次级贷款人)买房,使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次级贷款也迅速发展。但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美联储为防止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利率,次级贷款人无力偿还房贷,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使金融机构面临资金短缺.引发次贷危机[6]。次贷危机使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购买的各种次级房贷衍生品大幅缩水,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7]。
1.2 两次危机的背景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采取的都是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引发了危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
2.1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
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
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资产的无限扩张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金融经济,它通过金融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金融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副本并不创造价值。金融资本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的想象的或虚幻的资本。在正常情况下,有价证券作为资本的虚拟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一旦有价证券的价格暴跌,甚至成为一张废纸时,其资本的虚拟性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金融资本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运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金融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将催生泡沫经济。
2.2 两次危机产生原因的相同之处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经济危机各具不同的特点,导致危机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两次危机都是由经济比例失调,“生产过剩”而导致的。
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商品生产的盲目扩大严重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造成的结果,是实体经济内部不均衡发展的外在表现;而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样表现为“生产过剩”——资本证券化规模盲目扩大而导致的金融资本“过剩”,虽然金融业不生产实体产品,“过剩”比较隐蔽,但如果金融资本发行量盲目扩大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则会形成经济泡沫引发危机。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经济的“生产过剩”,都是经济自由化发展的结果,其背后的推动力都是资本的趋利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就是在运动中无限增值。在实体经济中它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而在金融经济中则表现为金融资本的无限量发行,二者的发展都为资本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活动场所,使其跨越了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界限无限扩张,最终实体资本或金融资本的“过剩”必然导致危机的爆发。[8]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危机的比较分析,可以认识到:一方面,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基础,社会生产与需求一定要保持平衡的比例关系;
另一方面,金融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的金融工具,但是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导致泡沫经济,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防止金融经济过度膨胀可能引发的泡沫经济。参考文献:
[1]魏慧敏.论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危害[J].时代金融,2012(9)
[2]姜爱林.20世纪以来三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3):10-14
[3]何龙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929年金融危机的比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4)
[4]张维武.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对比分析[EB/OL].http:///Article/Archive/2008/10/12/138106.html,2008-10-12
[5]何龙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929年金融危机的比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4)
[6]何龙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929年金融危机的比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4)
[7]叶莉苹.金融危机暴露美国体制弊端[N].中国财经报,2008-11-24
[8] 蒋远胜.金融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何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何区别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什么区别,金融危机会不会演化为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且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目前发生在欧美大规模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就是明显的金融危机。
而经济危机主要是指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而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由于目前发生的金融风暴只是集中于金融企业的倒闭,并没有引发经济基本面的极端恶化,因此目前的危机只是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可以发展为经济危机,如1929年出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最初由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的。
第三篇:2008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思想汇报
2008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这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周围谈论的无不是由次级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次级债的影响从去年就开始显现,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今年上半年,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到下半年美政府接管两房,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士丹利转型,至此五大投行的历史成了过眼云烟。美国政府虽然出台七千亿救市,但是成效如何,得看奥巴马上台之后的作为了。
从现在的形式来看对中国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朗,也可以说中国受到的冲击还不是很大。首先,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虽然持有美国的不算少的次级债,虽然损失大,但是在承受范围内,不会对机构造成实质性伤害;其次,对银行业的裁员瘦身,虽然预计将有200万银行从业人员失业,但是从各大外资银行的裁员计划看,由于亚洲区的相对稳定与受到的危机影响不大,基本裁员幅度不大。虽然如此,但是对积极融入全球化中的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中国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国政府债权,中国政府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是美元,如何保证安全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其次,现在是不是到“底”了呢?有国内金融机构对海外抄底跃跃欲试,如何保证海外的投资不受损失?近期平安投资富通遭受了重大损失,使得人们庆幸去年平安的1800亿融资然后海外投资计划搁浅;再次,去年中国股市大牛市,各证券公司、机构以及散户都赚的盆满钵盈,但是到了08年形式急转直下,散户被套牢,现在沪指与最高峰相比下跌了70%,如何维持人们的信心?
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虽说是人为的,但是反应了各国的监管体制漏洞。那时中国尚未加入世贸,但是凭借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成功狙击了索罗斯,使得香港摆脱了阴影,打破了西方人士对香港“死港”的预测。现在与十年前相比,虽然中国加入世贸与全球联系更密切,☆本文由并且今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全球性的,应对的难度更大。中央政府四万亿投资的大手笔,已经稳保了GDP的8%的增速,保GDP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邓小平说过,对中国来说,稳定是最大的事情。中国一乱,什么都干不成。中国的稳定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各界中央政府都是力保稳定。与中央政府的四万亿投资相配套,地方政府的总投资达到了十万亿的规模,超出了中央政度的想象。十年前中央政府投入三万亿拉动内需,当时的货币政策提的是“稳健”,今年首提“宽松”,可见形式严峻。
虽然如此,但是也不必惊慌失措。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当年,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下,我们才用惊人的速度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的形象和话语权。现在的经济形势可以使得我们集中全力共保难关。这是我们政治上的优势。其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积累,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得中国能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我们经济上的优势。再次,上半年的火炬传递、地震,下半年的奥运,使得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支持才是我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这是我们的群众基础。
这次金融危机是考验中央政府的智慧的。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伊始就经历了非典的考验,而后又经历了众多的考验,诸如地震、藏独、台海危机等等,在国内问题的治理上刮起了审计风
暴、官员问责风暴、环评风暴等。处理问题的日趋成熟,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金融仍能够安然度过。
但是,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预言如何都为时过早。但是,到现在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些教训了。
首先,金融监管要加强。我国的金融监管还很落后。每年审计署审计都会审查到银行机构的违规,并且看新闻出逃的那些银行行长都是利用支付系统的延迟,如何对银行系统升级,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再好的系统也离不开监管。好的制度,好的监管,才能催生好的系统,才能推进社会和谐。
再次严格控制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在这方面,我们的金融创新工具不多,所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本身影响不大。但是未来的趋势是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如何对高杠杆率的工具进行更好的监管是一个必须要致力的课题。
尊敬的党组织:
2009今年的今春两会即将召开,围绕一段时间以来的舆论热点和两会期间可能出现的议题,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抽样调查,了解和分析公众对2009年两会的期待。
调查结果显示,“倾听民声”、“关注民生”、“反映民心”是公众对2009年两会的最大期待。其中,反腐倡廉、司法公正、医疗改革、收入分配、就业等话题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而全球金融危机、新中国建国60周年等特殊背景也使得今年的两会更具有时代特色,如公众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货币政策基调更为关注,民生、民主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最重民生
“关注民生”是公众对两会内容最主要的需求。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社会交往的增多、社会成员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和民主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公众已习惯于从事关全局的重要资讯中获取信息,以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和政策、调整个人工作和生活决策。因此,两会中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向性信息与趋势性信息也广受关注。调查中,“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国家重大政策、法律法规的审议”是绝大多数人最希望了解的内容。
调查同时显示,在关注会议议程、程序、议题的同时,公众希望更多看到基层代表、委员充分展现“普通公民与代表委员的互动及参政议政情况”和“代表委员的活动和意见建议”,用审议、讨论的过程和参政、议政的生动场面感受民主政治。
针对如何应对危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下主要社会问题,公众关注代表委员涉及就业、医疗改革、就业、灾后重建、农村发展、经济发展等百姓关注热点和重点的议案提案;代表委员的议案中最具代表性的提议及其积极影响;代表委员的职业身份构成及其带给整个议政群体的新特点;基层代表委员以往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代表委员们的精彩语录集锦等。对两会期间将要审议、即将出台的政策如何解读、评论,百姓对此的反应;新出台的惠民政策对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与百姓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实、管理等;重大政策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对于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直接影响;有关文件规定出台的背景、针对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议案提案中具有时代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新观点、新内容等都是公众希望了解的内容。
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方面,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我于2008
年5月至8月,在中国上海市闸北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挂任天目西路街道办..2009年3月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对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2009年3月教师学雷锋国旗下讲话 2009年3月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爱护„ 2009年乡镇妇联典型工作汇报发言稿 2009春季新学期第一节班会课发言稿 在“三八”3.8妇女节文艺晚会上的讲„ 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同时,“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建设”在今年受到更多关注。
据调查,在基层民主方面,公众关注主要包括,改革开放30年基层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了哪些变化?大力推进基层人民民主有哪些积极的作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典型经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获得的积极效果;党外人士建议的采纳情况;政府问政于民的具体渠道及好的做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人民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对公共行政的民主监督有哪些新法出台?基层政府部门人员的素质问题,农村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为农民谋福利?
在关于预防、惩治机制的建设方面,关注点主要包括,法治如何落到实处?如何监督“司”法之人?希望了解国家公务员问责制度的有关情况;如何加大监督力度,预防公务员职务犯罪?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如何体现?怎样考量?如何完善法律、畅通上访渠道,减少群体性事件?严格公务人员进出问题,介绍量化管理措施和有关监督情况;如何加强对县委书记、县长等基层官员的防腐力度?
另外,大部制探索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公众希望了解一些实践报告中的反馈,如能否改变目前政府机构庞大的状况,提高办事效率等,及进一步的改进措施、还将涉及哪些领域等。经济形势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下,经济话题无疑是公众热议的焦点,面对诸多变数,人们更为关注两会对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基调的种种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的两会提案议案将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对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央为此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公众最关注的是如何“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有效拉动内需”。
对于应对危机的措施,公众关注: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保障人民生活?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协调服务和价格之间的矛盾?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投入情况如何?2009年银行对存款利息、贷款、公积金贷款等有没有大动作?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于一揽子应对危机措施的效果,公众希望了解的情况是,有哪些监督和措施保证科学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国家及地方资金投入的科学论证与监督;建立健全社会融资政策;金融体制的透明问题;追究海外投资严重损失责任人问题;如何释放百姓的消费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是否安全,如何判断金融机构的安全系数高低?关注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财政预算审议制度等问题的透明性;各省区市在科教文卫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支出的具体数据等。具体在扩大内需方面,公众对其中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非常关注,希望了解全国两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能探讨什么样的解决之道、有什么样的具体应对之策,代表和委员会提出什么样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提案和议案。
比如,国家怎样调整财税政策来减轻企业负担?分析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并作权威评价;如何实施有效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有效拉动内需?有关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政策的落实及效果预期;如何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财政预算审议制度?各地财政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如何?国家将会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再比如,2009年国家将在就业中投入多少资金,确保多高的就业率?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何政策倾斜?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择业理念?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哪些人群,如何落实?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究竟有
多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实施情况如何?一些企业内部颁行的创新激励机制及国家、行业的激励机制,等等。
农村发展改革
公众聚焦的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排在前三位的关注点分别是,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等方面的制度壁垒,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调查显示,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公众关注国家对农民工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具体落实情况如何?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内在原因;如何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报道;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医疗等问题;在帮扶农民工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渠道等方面如何为地方建言献策;专家对农民工就业作出提示和指导等。
另外,公众还特别关注现今土地流转政策的难点及利弊。同时关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措施和成效;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解读,特别是集体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问题;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新模式(家庭经营、农户联合等)的推广工作,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梳理;户籍制度改革步骤,何时能在全国层面上做大的改革?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制度壁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方面的好经验;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如何强化?国家粮食储备建设问题、国家粮食安全的督察管理等。
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整体达到了较高水平。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环保问题的每个方面均得到半数左右的关注。
环保的民众参与方面,公众希望了解全社会的环保教育政策实施、制定情况;我国在倡导环保方面的具体工作;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促进民众提高环保意识?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相当薄弱,通过哪些措施和方法改善?
制度层面的治理保障方面,公众期望知道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有哪些方略?有关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流向、具体使用、监管情况;治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的具体条款;地方污染企业的审批查办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如何在不影响污染企业发展的情况下解决高污染问题?“限塑令”的落实情况及群众的反响和反馈;对于“限塑令”、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何对策等。
另外,关注点还包括,环保与老百姓身心健康的关系;农村工业化中的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环保工作如何推进?有哪些困难?农村的污水等如何处理?土壤污染的现状如何?土壤污染直接产生的后果有哪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壤污染危害程度的大小等。国际形势
在我国的国际交往方面,最受公众关注的是我国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作用,其次是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据调查了解,公众关注:我国当前的国际威望、国际作用、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和艺术;中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举措及其意义;中国在对大国外交中的姿态;多边外交、地缘政治如何合理借鉴儒家文化?对一再挑衅我国根本利益的力量如何对待?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能否更上一个台阶?我国与大国间的贸易顺差问题;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合作项目;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如何携手大国共渡难关?关注世界其他大国崛起的责任和角色定位;对世界经济走势的解读;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有哪些高于别国的举措等。
第四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第五篇:经济危机与出轨
经济危机与出轨
在《经济收入多少易出轨》这篇文章中说出轨与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的联系。而调查显示经济危机时期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向家人寻求庇护,所以在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离婚率有明显的额下降的趋势。所以可以预见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出轨也会比经济稳健的时候更加的少。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会有更多的幸福的婚姻。
在经济危机时期,家庭成员为了度过危机会更倾向于齐心协力面对困难。由于收入的下降和工作的不稳定,感到不幸福的夫妻们无法承担离婚的后果,他们担心离开任何一方都会无法生活,外在的压力迫使他们对不幸福的婚姻低头,让他们更加的约束自己减少了出轨的可能性。经济危机发生后,家庭成员往往会更加竭尽全力的照顾他所在的家庭这个小群体。1940年出版的《一名失业者与他的家庭》一书描述了一位丈夫在失业的初期不知疲倦的找工作,他总是充满活力做各种零工以补贴家用。因为失业让他的几乎要分崩离析的家庭重新有了凝聚力。
但问题在于经济危机的初期这种动力所产生的效果无疑可以很明显,但是我也有另外一种担心。正如《经济收入多少以易出轨》这本书中所说的,在经济收入较少不能够满足家庭基本的温饱且这种状况看上去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妻子比较容易走上出轨的道路。所以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中后期,工作的不稳定和生活的艰辛最终还是会使本就不幸福的婚姻分崩离析。甚至经济危机前原本幸福的婚姻也可能会以经济为导火索而产生出轨的现象。在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会本能的寻求庇护,这个庇护常常会是家庭。生活突然变的困难起来会让家庭抛开一切的不愉快齐心面对困难。可是一旦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家庭并没有给予人们所期待的庇护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怀疑开始沮丧开始抱怨。这样子更加会增加出轨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