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好执法武器助推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同志们:
十七大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保障供应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卫生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工作的重视、对人民健康的关心。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
台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基本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提供。一句话回答了多年来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探讨的几个问题:一是卫生事业从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二是我们要为卫生事业发展做些什么的问题;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当然,这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我们作为贫困地区的贫困县,如何走出卫生体制改革的困境?这正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所在、内涵所在、目标所在。当前,地委、行署的“六个新跨越”,将卫生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抓好卫生工作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凡意义,县委、政府将今年定为“建设年、发展年”,更是将卫生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卫生局班子成员、如何在分管卫生监督工作方面抓出成效,如何做到在职谋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我如何做到将工作实际和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达到和大家共同探讨,促进本人和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共同进步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地区卫生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健康保障水平”的主题,全面落实我局“强基础、抓项目、重民生、促发展”的主题。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队伍素质,更好地服务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正确认识我县当前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县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着: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够高,基层监督网络还不健全,监督范围尚有盲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监督设备落后;卫生监督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与新形势下科学监管、依法监管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适应中央“保民生”的总体部署,难以适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新要求。
(一)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够高。县卫生监督所现有卫生监督执法人员22人,与《中共铜仁地委 铜仁地区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要求的卫生监督人员数相差8人;乡镇无卫生监督员,基层卫生监督无法横到边、纵到底,存在盲区。现有执法人员接受再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多,人员老化,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透,现场监督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卫生监督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执法,开展相关执法工作要接受主管部门的的委托,工作上存在着等政策、要方案、靠安排的被动局面,主动介入不力,特别是在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上,这种现象表现尤为突出。
(三)服务意识不够强。卫生监督执法是行政执法,更是为民服务,应该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服务型执法。但在我们的部分执法人员身上仍有摆架子、标牌子、打幌子的衙门作风,所以执法行风评议让群众不是很满意,损害了卫生监督员的形象、损害了卫生部门的形象、损害了执法队伍的公仆形象。
(四)法律法规掌握不透。卫生部门的法律法规很多,具体是由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运用和执行,他们的一知半解将会导致执法的偏颇;他们的一知半解将会导致群众的利益受损;他们的一知半解将会影响卫生部门的整体形象。所以他们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运用和跟踪督促。目前全县由于没有大规模的组织对监督员的专业培训,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参差不齐、一知半解、尺度不一。
二、突出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热潮,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卫生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不符合规范的经验执法,着力解决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卫生监督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区卫生监督实际,努力做到“六注重、六克服”,以增加创新能力、应急能力、服务能力建设。
(一)注重解放思想,克服定势思维的问题。县委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主题报告会上,杨书记指出:思想观念的差距是我们的最大差距,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新跨
第二篇: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以及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其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抵制和克服各种不良作风的锐利武器,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中央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对于确保活动的正确方向,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必须放在突出位置。
一、拿起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 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自觉的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虽历尽磨难曲折却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了先进性与纯洁性。当前正在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取得良好成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非常重要。
首先,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方法。从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党内 脱离群众的情况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也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又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这些问题,顺民意得民心。“四风”问题是党内作风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动地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使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得以传承和发扬。
其次,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既要接受群众的教育和党组织的教育,也要进行自我教育。从根本上来说,群众和组织的教育,也要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发生作用。因此,改进作风就需要领导干部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把自己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找准,深挖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触及灵魂深处,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活 动要按正确方向推进深化,必须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事实证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要靠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可以让群众看到领导干部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领导干部走出机关,放下身段,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向群众求教,向群众学习,向群众“亮丑”,解决群众关注的一个个问题,可以让群众看到领导干部的诚心诚意,看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实际行动,进而激发起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调动起群众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的积极性。
二、掌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价值尺度
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出发点:一种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不讲真话,遮掩错误。两种态度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尺度。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利益至上,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价值尺度。坚持用这个尺度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 会具有高度的党性自觉,照出缺点差距,端正思想行为,洗去灰尘污垢,根治顽疾。
掌握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尺度,就要摆正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权力,就要把行使权力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毛泽东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儿子”,“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勤务员”、“公仆”,那么就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人民满怀敬畏和感恩之情,自觉地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时克服权力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主动地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掌握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尺度,就要坚决消除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领导干部的利益应当受到法律和规章的制约,也应当受到合理的保护。如果追求和攫取在此之外的利益,就必然要损害人民的利益,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如果以个人利益为尺度,那么,批评谁不批评谁,说什么不说什么,都要在心里打“小九九”。批评领导害怕“丢官帽”,批评同 级害怕“打小报告”,批评下级害怕“失选票”。自我批评害怕丧失威信,害怕领导不信任,害怕群众揪住不放。这些心态都是个人利益至上的表现。怕这怕那,为什么不怕党和人民的事业受损失?为什么不怕自己的缺点错误发展下去会自毁前程?因此,只有丢掉个人利益至上的尺度,掌握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尺度,才能出以公心、出以诚心地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
三、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贯彻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贯彻始终。
首先要把整风精神贯彻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些体现整风精神的要求,应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只有秉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才能激发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只有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才能使批评和自我批评触及思想深处;只有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才能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方向,达到增强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整风精神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
其次,要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全过程中,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照镜子主要是以党 章为镜,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只有坚持和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有照镜子、找差距的必要性,才能照出问题来。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照镜子照出来的缺点和不足,正视矛盾和问题,敢于触及思想,端正行为。只有坚持和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才能认清缺点和不足、矛盾和问题的危害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正一正党性修养,理一理党员义务,紧一紧党纪国法,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在领导班子内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一重要环节,突出要求开展认认真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检查的问题要准确真实,分析原因要全面深刻,特别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自身修养、政治纪律方面找原因。如果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那么这个环节就可能走过场,就会从根本上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治治病主要是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是整改落实的关键步骤,需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展认真的、健康的、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自我检查与组织帮助紧密结合,治好“四 风”之病,转变干部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帮助、查处、专项治理,都是治病救人,都是教育干部,关心干部健康成长。这个目的,必须通过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斗争才能实现。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如果缺乏自我批评、自我认识提高,那么组织上的帮助就会落空。总之,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须臾不能离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再次,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同边整边改紧密结合起来,把说与做、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改进作风,不仅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出问题,挖出思想根源,还要制定出整改措施,逐项加以落实,以实际成效强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使领导干部感受到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端正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只说不做,知而不改,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既空又虚,不但会令群众失望,也会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减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加强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思想自觉,属于认识阶段;通过整改举措的落实,提高行动自觉,属于实践阶段。只有把这两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认识见之于实践,才能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
第三篇:用好批评这个武器
中央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整风精神,就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整治“四风”、清弊除垢,离不开动真碰硬、揭短亮丑的勇气。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都需要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发扬民主、充分沟通、与同志坦诚相见,用好批评这个武器。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批评都比赞扬难开口,也比赞扬难接受。这种“人之常情”,让一些人爱惜羽毛、怕得罪人,奉行庸俗的“好人主义”,囿于“小我”的人情世故,“你好我好大家好”;也让一些领导干部在一团和气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滋生出“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坏毛病。结果是,民主生活会开成了“神仙会”、“表彰会”,组织生活的政治空气受到污染。
“长年不注意休息”、“领导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这样的批评不疼不痒,与表扬无异。究其根源,主要还是一个“怕”字: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怕”字当头,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备受干扰,这种没有批评的“团结”何其脆弱!
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触动思想、触及灵魂才有作用。如果不能抛开面子,不敢自我揭短,怎能挖到根源、触到痛处?如果不愿动真碰硬,不想坦诚相见,怎能让人红脸出汗?隔靴搔痒,轻描淡写,绝不是真正的关爱同志、与人为善。“听听别人怎么说”、“等待他人先开口”,被这种消极被动心态所左右,很难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从来不犯错误,而在于她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具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个人也是一样。把缺点不足找出来,不断改进完善,才能更好地进步。有了这样的认识,领导干部就有了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的勇气。对人又对己、见事又见人、决不避重就轻,批评就会具体、深入、有力,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这对于保持党组织和干部本人的肌体健康,大有好处。
批评的力量,在于实事求是,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既不掩盖护短,又不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批评的宗旨,应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帮助对方改进提高,而不是意气用事泄私愤。批评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提醒、促进团结,清除掉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政治微生物。拿起这个武器,用好这个武器,民主生活会就有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就能见实效。
第四篇: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定稿]
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张文雄
2013年09月30日08:18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习近平同志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不仅是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近年来,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弱化趋势,甚至被人们戏称为有名无实的“空炮”、“哑炮”、“礼炮”。因此,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身作则,严于自我批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批评和自我批评之所以开展不起来,主要难在自我批评。而自我批评之所以难,原因在于领导干部律己不严,没有以身作则。那种讲问题舍本逐末、避重就轻,查原因虚与委蛇、以空对空,挖根源就事论事、患得患失的所谓自我批评,既起不到提高思想觉悟的效果,也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只能称之为花架子、走过场。自我批评是对自己的解剖,必须眼睛向内、刀口向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细里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往深处挖。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越全面,越能取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对原因的分析越深刻,越能认清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自己的问题不放过,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既是教育,也是带动,更是约束。无私无畏,敢于开展批评。批评就是揭伤疤、戳痛处,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但只要无私,就不会怕东怕西。要有坚持原则的正气,做到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事实不留情面;有不怕得罪人的勇气,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心底无私,出以公心,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有直面矛盾的胆气,在矛盾面前不学泥瓦匠——和稀泥,不学木匠——睁只眼闭只眼,而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抵制好人主义,克服庸俗作风。
襟怀坦荡,乐于接受批评。一些党员干部不愿开展批评、不敢开展批评,客观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应的环境,特别是领导干部包括“一把手”缺乏接受批评的诚意。领导干部接受批评态度诚恳,相互批评就会中肯。对待批评意见,无论来自何方,也无论什么内容,只要批评得对,就应该接受、整改;即使批评得不准确,只要不是恶意攻击,也应该宽容对待。领导干部以虚怀若谷的态度、闻过则喜的胸襟来对待批评,就能听到真话、实话,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能正常开展起来。反之,如果“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到批评就“跳”,就认为是挑刺、闹不团结,久而久之,必然会万马齐喑,失去监督,产生腐败。
动之以情,善于进行批评。党内批评必须严肃认真,但也应该道是“无情”却“有情”。这种情体现在实事求是、客观公允上,做到既不偏宽、也不偏严,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绝不可把一般问题说成严重问题,把认识问题说成政治问题,把偶然的、个别的错误说成一贯的错误,给人戴不切实际的“大帽子”;体现在与人为善、真心帮助同志共同提高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原则问题不马虎、小是小非不纠缠,以善意的批评、劝告和帮助,使被批评者感到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体现在讲究方法、把握分寸上,把公开批评和个别提醒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把握时机、火候和分寸,既指出问题又提出改正建议;体现在坚持民主平等、团结和谐上,营造宽松氛围,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允许被批评的同志解释、申辩、保留意见甚至反批评。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30日 07 版)
第五篇:优化发展环境 助推跨越发展
调研文章:优化发展环境
助推跨越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县优化发展环境调研组,深入基层、群众、乡镇和企业,采取调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对我县近年来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行政服务效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县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发展环境差距仍然很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眼界低、起点低、境界低、思路小、气魄小、力度小。有些干部观念陈旧、墨守成规,灵活性不够;有些干部改革开放意识不强,满足于现状,缺乏敢想、敢干、敢闯、敢冒的精神;有些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存在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眼里只有部门“小圈子”,不从全县发展的大局来思考工作,甚至认为与己无关;有的怨天尤人,畏难发愁;有的坐而论道、华而不实、急功近利。
二是涉企“三乱”问题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单位缺乏群众观念、全局观念,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个别部门检查比较多、比较滥、随意性大。个别部门有的干部把公共权力当成个人权力,把公共服务当成个人恩惠,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千方百计谋私利。
三是服务效率不高。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效率不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有的部门和单位拥权自重,项目审批依然环节过多、程序过繁、周期过长,不会主动服务,只会死搬教条;行政审批部门和许可事项的进驻率还很低,审批事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部门利益主义依然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认为,发展经济是党委、政府考虑的事,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只关注部门经济利益得失,视部门利益至上,只要触及到本部门、本单位,甚至是部分科室的利益,便“斤斤计较”、“寸步不让”。有的单位不顾大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阳奉阴违,对工作执行不力。
五是政策落实和规定执行不到位。有的部门对县里的政策规定,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了严重的“中梗阻”。有的口头上讲解放思想、顾全大局,一旦触及到部门权力和利益就执行不到位,就用系统的规定压县里的政策。
六是项目建设环境问题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闻风而动,封门堵路、滋扰生事、画地为牢、强买强卖、强装强卸,非法收取建筑和经营企业“保护费”等,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问题对策和建议
针对专题调研发现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源头治理,狠抓体制机制创新,力促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开放、法制、效率、廉洁的政务和社会环境,着力打造我县县域发展环境品牌。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县委、县政府应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在广大干部中开展一次“优化环境我该怎么做”大讨论,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服务至上、效率第一”的观念。同时,广泛深入宣传我县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对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为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声势,加深广大群众对优化发展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为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打造“诚信政府”,严格兑现各部门对社会的承诺,以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建立行政审批快捷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涉及的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优惠政策进行统一协调和集体研究,实行公开办事,杜绝暗箱操作。县行政服务中心要认真推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长效运行机制。县委、县政府要制定出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文件,并通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向全社会公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禁止有关单位“三乱”行为,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围绕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深化涉企收费“一费制”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扩大纳入费种和企业范围,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创新招投标管理方式,强化对政府采购招投标市场、建筑领域招投标市场和土地招投标市场监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效率跟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和投资环境行政问责等制度。
(四)围绕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加大依法治县力度,着力解决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问题,对服务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粗暴执法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严肃认真查处,从根本上解决政令不畅、部门利益至上的顽症,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采取高压态势,从重从快从严查处那些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的人和事,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着力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
(五)围绕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六位一体”的优化发展环境热线。在县直各行政机关设立热线联络员的“六位一体”投诉受理、办理、落实、反馈的联动监督工作模式,构建政府与群众快速沟通的新平台。开展专项效能监察,重点对整顿机关作风、整治施工环境、重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效能监察,查处和曝光一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建立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通过监测掌握企业在办事、生产经营、建设方面的环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