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时间:2019-05-14 16:4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第一篇: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中共公安县委

公安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公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技术示范县”、“2010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科技意识,以“第一生产力”支撑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县委、县政府在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不断强化科技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县相结合。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科技是工业腾飞的翅膀。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同时,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经济的“灵魂”,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倡导以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利用知识产权,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工业实力。同时,我们着眼未来发展空间,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高新产业增加 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努力以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农业增效相结合。农业增效是“三农”工作的基础,科技创新是农业增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针对我县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技术含金量不高的实际,我们把科技创新注入传统农业,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着力点,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学发展。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节能环保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科技创新是节能环保的基本途径。在发展中,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坚决不搞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坚决摒弃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坚决把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项目拒之门外。同时,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万华板业公司成功研发出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甲醛零释放的中高密度板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零甲醛秸秆板材制造企业,创造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减少污染的“三赢”局面。

二、致力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近年来,我们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6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到8.5亿元。一方面,外引活水,巧借攻玉之石。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密切产学研联系,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目前,全县77家规模企业中有28家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1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合作项目80多个。移栽灵公司与中国农大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出移栽灵、立丰灵、安栽灵等高新技术产品;与袁隆平院士的中国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合作,将立丰灵应用于超级杂交稻和优质水稻上,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凯乐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同成立北邮-凯乐光通信研究院,成功开发出光缆、硅芯管、复合环保型材、土工格栅等五大类高新技术产品,公司成为中国四大电信主流运营商、亚洲通信硅芯管和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新生源公司与南京大学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开发出氨基酸系列产品,成为亚洲最大的水解法氨基酸提取基地。另一方面,内挖潜力,狠抓自主创新。围绕我县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重点企业进行技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以创建“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为契机,对重点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骨干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近三年,全县申请专利287件,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135项,开发新产品113个。自主创新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索瑞电气公司近两年获专利权30项,企业销售收入由8000万元跃升至2.8亿元,税收由580万元增长到2140万元。

三、突出农技推广,以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农业大而不强,特而不优。为此,我们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和服务作用,有效提升了农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736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位居全省县市前列。一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本领。近三年共举办农村科技培训班 750期,每年培训各类农民达25万人次,印发农业技术资料200万份。同时,开通“农技110”电话,及时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邀请全国21名知名葡萄专家,连续两年在我县举办葡萄产业发展科技论坛。二是加强农技推广,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粮棉油、水产养殖、生猪、葡萄、食用菌等十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创建农业特色科技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渗透”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县建立了35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埠河镇金秋科技园,推广新技术20多项,促进葡萄产业的提升和规模化经营,我县成为江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地,并被列入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 点;依托80万亩优质稻示范区的示范带动,我县粮食产量稳居全国前50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实施并推广生猪养殖“150”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加快水产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全县特色养殖水面超过10万亩,被评为全省水产大县。三是加强“研”“产”结合,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不断做大做强。双港公司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研究出鸡粪转换有机生物肥技术,并建成有机生物肥场,不仅解决了养鸡场粪便污染问题,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四、健全工作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科技工作与经济发展一同安排、一同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健全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县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乡镇和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每个乡镇配备一名科技专干。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每季度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工作大会。先后出台《关于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我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财政每年用于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积极加强对上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和申报,近三年来申报立项15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400多万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新投产科技型企业采取减税让利、土地优惠等政策,近三年引导全县企业投入研发资金2.7亿元。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以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为准入条件,帮助县内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助推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三是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强化人才是科技进步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在培养和引进人才上下功夫。近三年全县共引进各类人才近800人,培养乡土人才近500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二篇: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2012年11月

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工作,坚持以“提高科技技术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以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方向,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业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市校合作深入开展,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深入实施“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战略,分别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32家科研院校(所)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先后引进98位专家教授来龙进行一线指导培训。同时聘请了汤

一、汪炳良、陈再鸣、张金枝等教授为龙泉农业首席专家,通过借智发展、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基本需求的研发推广体系。

一是创新了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以“首席专家为引领、农技指导员为核心、责任农技员为骨干、产业农技员为基础”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聘任农技推广专家(助理)12名,农技指导员53名,责任农技员120名,培育产业农技员89名,通过纵向的市、乡、村三级联动,“耳(菇)—稻轮作”、食用菌设施化栽培、高山蔬菜反季节生产、茶叶多茶类组合生产、畜禽规模化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普及推广。完成了林权信息卡、营造林信息系统等13个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已基本完善。

二是创新了农业耕作制度。依托首席专家的技术优势,根据不同地域优势,规划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总结提炼了龙泉现代农业十大创新模式。首创“黑木耳—水稻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被全省乃至全国的食用菌生产地区广泛学习;推广高山夏菇种植、“绿茶+乌龙茶”多茶类并举发展、山地蔬菜技术集成等新型耕作摸式,大大增加了农民收益。

二、产学研有效结合,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影响力,以项目合作、项目申报为纽带,就食药用菌、茶叶、蔬菜、毛竹以及畜牧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合作。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争取丽水市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6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0个,省级科技项目42个,丽水市级科技项目10个,争取资金1182.5万元。通过产学研合作,全面加快了我市竹茶菌蔬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全面提升发展。龙泉市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市(县)、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单项强县和“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市(县)”。

一是毛竹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竹产业提升工程,完成低产低效竹林改造和高效林建设31.7万亩,建成现代高效示范园区4个,新增14家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全市竹产业一产产值三年增长47.1%,地方财政收入三年增长171.1%,竹农人均增收1650元,新增就业1.5万余人,走出了一条以资源为依托、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的富民强县新路子。二是特色茶发展迅速。“乌龙茶及多种名优茶组合开发技术”等项目开发获得成功,“龙泉金观音”成为浙江省第一只乌龙茶科技新产品,并且在全市进行推广,发展金观音茶叶基地1万多亩,亩产值超万元,参与农户达2000多户,建成官埔洋金观音茶叶专业村,兰巨金观音之乡,“金观音茶叶”被誉为“龙泉第三宝”,龙泉成为浙江省金观音茶叶基地。三是高山蔬菜呈现规模化发展。依托龙泉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主攻高山蔬菜,从浙江大学引进四季豆、番茄等50多个蔬菜新品种,引进了护根育苗、微蓄微灌、畦面覆盖等新技术,建立了1.5万亩的高山商品蔬菜产业带,为高山地区农民的增收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龙泉成为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高山蔬菜生产县(市)之

一。四是食用菌产业全面提升。深入实施“食用菌提升工程”,食用菌标准化率达35.6%,有效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菇,建成900万袋的华东地区最大夏菇生产基地,日交易量达到15吨;“白灵菇中试试验合作项目”在我省首次获得成功,实现工厂化栽培,还成功开发了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的工厂化生产,进一步优化了食用菌产业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畜牧业循环经济摸式研究”项目和菌糠废弃物转化为生物饲料试验成功,食用菌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6倍,全面促进了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示范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与浙江大学共建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挥了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了龙泉市特色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10年7月底,我市又被列入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开始实施“龙泉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二期)项目”,上垟镇源底村、道太乡供村列入了第二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源底村、供村两个试点村积极围绕科技示范这一新农村建设中心,形成了示范村——龙头企业——示范户为一体科技示范体系,村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增长,2011年源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14元增加到7491元,增长16.8%;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增加到7885元,增长33.2%。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呈现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发展健康的态势。

四、科普宣传培训持续开展,农民科技素质逐步提升

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下乡为重点,实施开展一批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培训活动。一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兰巨、屏南等7个乡镇选派7位丽水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2010年以来我市科技特派员共争取上级项目21个,争取资金82.5万元,共推广引进新品种35个,推广新技术37项,建设示范基地面积4830亩,培训2614人次,发放科普资料6395份,新增就业15833人,增加农民收入9353万元,有效推

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是建立科技示范户制度。配备了百名科技人员结对帮扶百户农村科技示范户活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向农村科技示范户传授和推广农业新技术50余项,指导开发农业科技项目68个,帮助解决技术难题870余项,提供市场信息咨询1500余次,带动示范农户3600余户,并专门召开了灵芝良种栽培示范推广颁奖大会暨栽培技术培训会,对18名新品种示范推广先进个人和2家先进单位及 4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鼓励他们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科技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三是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培训。(1)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科技活动周”,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科技知识需求,牵头组织了农业、林业等14个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举办了科技知识与成果展示、现场科技咨询和义诊、发放科技图书和资料、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农业主导产业栽培技术培训、农村卫生知识讲座、灵芝新品种栽培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三年来共组织开展了大型科技活动27场次,参与送科技下乡人员200余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展出科普宣传展板215块,发放技术资料3.3万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00余人,解答技术难题1600多个。(2)积极进行科技培训服务。先后在16个乡镇举办了稻、菌、茶、蔬、果等实用技术讲座17场,参加培训的农民达3800余人。(3)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并举办了专利申请实务培训班7期,组织专利示范企

业、科技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1260人次参加培训。(4)通过龙泉电视台星火技术节目,宣传农业实用技术236期,收看的农民达23900多人。

第三篇:科技创新助推珙县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助推珙县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珙县政府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不断尖锐激化,“循环经济”迅速从抽象概念走向社会前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珙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逐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科技创新宣传凸显循环经济作用。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卫生“四下乡”、科普月、专利月、科技周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科普展板等形式强化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循环经济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了抓好循环经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二)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加强企业横向合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我们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如庆昌铁业通过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了利用中正化工生产硫酸排放出的硫酸渣生产铸铁技术,有效的消化了其他企业生产硫酸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极大的降低了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双马余热电站利用拉法基水泥生产线尾气排放的余热作为能源发电,其发电系统达到了环评标准,据统计,两企合作回收固体粉尘达80%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0吨,发电2000万千瓦时,年增产值1000余万元。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资源、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循环经济。企业自主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如中正化工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了利用低品位磷矿石生产优质磷酸一铵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磷矿石的利用率,减少了矿山的过度开采。同时,该公司开发的利用生产磷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石膏和其产生的余热生产高效复合肥——尿磷铵,年消化固体废弃物磷石膏8万吨,节约标准煤1万吨,减少CO2排放2万立方米,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对有限矿石资源的开采量。

三是坚持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引领循环经济。如麻塘煤矿加强科技创新,引进瓦斯抽采发电技术,年发电350万千瓦时,产值180万元,减少废气排放100万立方米,不仅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入;芙蓉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建起了煤矸石发电厂,生产成本低、科技水平高,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县还大力支持以煤矸石、煤灰渣为原料的砖厂发展,这样,不仅消化了我县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方面,珙县是资源大县,以煤矿、建材、化工、炼铁为主导产业,资源利用率低,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大,不同程度的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及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得采用新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县内企业比较分散,不便于对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而每个企业自行处理投入太大,企业难以承受。

(二)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存较大差距。部分企业对循环经济不是很了解,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循环经济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技术、资金等瓶颈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县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单个企业再利用、再循环的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和资金难以支撑。

三是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代发展,又惠及子孙后代,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通过开办循环经济电视专栏、制作宣传牌和印发宣传品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使公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招商引资,走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所有技术瓶颈,重点要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一家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如,把中正化工产生的废弃物——硫酸渣作为庆昌铁业的生产原料,再把庆昌铁业产生的废弃物——煤灰渣作为砖厂的生产原料,最后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二是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即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弃资源的回收和供应体制,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等。积极鼓励和支持类似中正化工以磷矿石、硫酸生产磷酸一铵产生和排出大量热能和磷石膏为原料,生产尿磷铵的企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企业产业链,吸纳一批符合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园区落户,延伸循环产业链条。在园区建设中,要按照资源化、生态化、集成化的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应用,要做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突出绿色招商理念,积极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倡导绿色消费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循环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实现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建设“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我县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超标排污的企业,特别是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该停的就停,该关的就关。对于目前页岩、煤矸石、煤灰渣烧结砖技术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且资源丰富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产品市场开发步履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难以推广。建议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搞好协调,加快禁止使用粘土砖的工作步伐。

二是要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由政府进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电、气、油、煤炭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应以GDP的增长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应将人类发展指标和反映资源环境制约的约束性指标以合理、可行的形式纳入考核体系。

五是进一步发挥科技行政部门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增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步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第四篇:申论写作: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

延边华图教育

申论写作: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面对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情况,立足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可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与风险,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镇江市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市农科所、江苏大学、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围绕种业创新、农机装备、丘陵农业开发、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在省内外有地位、有影响的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特色产业板块,确保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茅。今年6月,举办首届镇江农业科技洽谈会,签订了10个农业科研平台合作建设协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关键环节。镇江市注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发展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机械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等农业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100家植保统防统治标准化合作社和60家粮食高产专业服务合作社,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50%以上;深化农业科技进村落户行动,完善农技人员包县联镇挂村入户考核办法,实施20项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2010年开始设立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

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镇江市大力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培养“创新团队”;加强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放大科技兴农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全面完成了乡镇农技人员“千人培训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持专业证书农民比例,全市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12.19%,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需要政府投入来保障。镇江市制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财政资金的比重,截至今年上半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达755万元,用于立项资助42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占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比重达24.35%;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的奖励,对每位入围的科技领军人才给予60万元-300万元资助,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的人才给予不少于100万元资金资助,对获得江苏省产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认定的人才给予50万元资金资助。

延边华图教育

第五篇:牵住重点建设项目“牛鼻子” 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牵住重点建设项目“牛鼻子”

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招式一: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谋划布局“1+233”工作体系,以强党建为统领,探索“一线党建”做法,在重点项目建立临时党组织,着力把项目党支部打造成攻坚克难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突出全面覆盖,健全组织体系。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点项目重点事项实施挂图作战,成立挂图作战总指挥部,下设17个市级作战指挥部,抽调人员500名,其中党员465名。2.推进规范建设,强化教育管理。指挥部各临时党支部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各项工作按照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实行严格管理,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将党员学习教育与提升业务能力、推动工作落实相结合。3.丰富活动载体,激励干事创业。动员党员干部大抓执行力、大抓工作落实。各支部坚持组织共建、活动联搞,开展了“到企业去、到现场去”“汇聚金融力量、服务项目建设”等活动,深入一线破解项目建设难题。招式二: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后劲,抓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悠悠万事,项目为大”,全镇上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集中一切力量,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确保深云投资与产业建设在全省走前头、当先锋。1.保持清醒头脑,把情况辨得更明。说来势很好,主要体现在:一是项目建设氛围浓、开局好。二 是产业项目占比高、进度快。三是短板工作有提升、有 亮 点。说问题不少,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进度较为滞后。二是项目履约不太理想。三是服务保障有待加强。四是工作发展不平衡。2.坚持精准施策,把工作抓得更细。一 是 力促项目瓶颈大破解。二是力促营商环境大改善。三是力促项目“四率”大提升。切实提高在谈项目签约率、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巩固招商成果。3.主动担当作为,把责任扛得更牢。一要沉到一线抓落实。二要主动担当抓落实。三要强化协作抓落实。

下载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众路线演讲稿: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

    群众路线演讲稿: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张延,是失业保险窗口的一名服务人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助推跨越发展(全文5篇)

    提升创新能力助推跨越发展 裕安区顺河镇组织委员吴军顺河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组认真贯彻落实裕安区组织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部署,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学习型党组织......

    科技创新助推发展,企业文化丰富多样

    科技创新助推发展,企业文化丰富多样 人才出科技,科研强企业。科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是企业纵横市场的利器。宁波建工深谙科技对于企业做大做强的重大意义,多年来一直......

    优化发展环境 助推跨越发展

    调研文章:优化发展环境助推跨越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县优化发展环境调研组,深入基层、群众、乡镇和企业,采取调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

    人才引领创新管理助推五矿跨越发展

    人才引领创新管理助推五矿跨越发展 一、紧贴矿井实际,找准人才工作定位 五矿作为一座老矿,受历史上两次瓦斯爆炸事故及自然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矿井发展一度滞后。随着......

    深化管理创新 助推企业跨越发展(共5篇)

    深化管理创新 助推企业跨越发展——芜湖市弘瑞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槐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繁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今天繁昌县工商......

    以技术创新助推发展

    以技术创新助推发展 信阳是个典型的大农业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信阳在走农区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混淆工业概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化是以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