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机管理的分类及原则
危机管理的分类及原则
----王微
作者简介:
王微,危机管理专家,曾担任股份制企业总经理,首席培训专家。是国内最早进行危机管理研究,引入国际危机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实战型专家之一,现为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2000年起先后为数十家跨国企业及内资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2006年率先在国内提出企业危机系统管理策略---9+1原则,填补了国内危机管理没有系统应对策略的空白。在危机管理策略与实战方面,王微目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作为特邀专家。
危机管理两个内在特点:危机管理在任何实战过程当中发生一点点的错误它不给你改正的机会;危机管理的本质非常像感冒。
第一讲危机管理的分类及原则
危机分类
品牌危机;
由于售后服务或维修方面产生的投诉造成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
“九加一”策略
9+1原则之一: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原则解读
危机管理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机械性见招拆招,丧失
反守为攻的良机,实为可惜之至。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奇正必须是战时追求
结果最重要
9+1原则之二:沉默原则;
沉默原则解读:
沉默,并不就是无所作为,而仅仅是指,在对外行动上隐忍的一
个方面而已。
韬光养晦 — 一种大国策略;
一个大企业策略 — 邓式中庸
另一角度,企业的沉默应该与其前期的不沉默相结合,即企业前
期如果信息足够公开,自己主动说,胜于最后沉默,胜于被动去说。
第二讲情感公关、信息控制与挑明真相
9+1原则之三:情感公关
案例1:sohu遭受处罚
如何换回用户的信任?如何使得自己的门户诚信得以重塑
呢?品牌危机受到考验。
对于“外困”,面对起伏不定的股价,如何使之不跌至谷底呢? 情感公关 — 一封信来化解
情感公关 — 理论依据解读
从人性化的角度讲,企业之旅好比人生之旅,对于我们伤害
过的人和事,做一些情感修复,岂不快哉!
只需要强势的那一方作出那么一点点安慰,也就会温暖一大
片员工!
如果过多地辩驳和着力解释,没准可能“得罪”监管机构的威严,可能得罪业内外人士,这个角度很难把握,这个分寸
如同走钢丝,选择用感情化解危机有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
用。
9+1原则之四:信息控制
案例 — 支持这一原则
东方公司—民族自主品牌的硬盘返修率越来越高应该承认设
上存在缺陷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经销商没有开展如何运输的培训,这种产品
比较娇气,运输过程中造成了接口损坏。
选者获得了短时间效应。
9+1原则之五:挑明真相
案例一:雪花啤酒PK重庆工商
第三讲 依靠主管、道歉先行与供应链优先
9+1原则之六:依靠主管
“依靠主管”为什么有效
产品质量危机是我们所有危机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危机,我们绝不
能靠自己证明
说明你把消费者的看法
当成了你的主导
9+1原则之七: 道歉先行
千岛湖事件
9+1原则之八:供应链优先
康泰克与PPA事件
第四讲 质量危机四步骤
9+1原则之九:质量危机多步走
企业应对危机四步骤:
回应
整改
整改以后的种种努力
答谢消费者
杭州“婚礼门”事件
结论:
先与媒体公布安全事故
救援的全程应公布并请权威媒体监督
如责任在科技本身没有达到的原因
应该请第三方的专家来阐述这个事故的原因
媒体发布的消息以我为主流
“一”代表强大的执行力
网络媒体成为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由网络媒体的内在特性决定)第一点:秒新闻
第二点:网络是海量性的第三点:无国界
网路媒体三个内在特性:
第一点:整合性
第二点:互动性
第三点:开放性
危机管理当中媒体的利用原则
先在财经报纸寻找话语权
然后确定转载的重要位置
在哪家网站的哪家位置
发表声明找门户网站
手机媒体运营商不能忽视
第五讲 危机管理执行力的表现
案例一:三鹿奶粉事件
案例二:长城电脑---跳闸事件
案例三:伊利牛奶
案例四:LK电力
团队的理念:准确性、超前性、两面性
第六讲 危机管理误区
风险与危机管理的区别
风险可以意料可预防
危机属于意料之外
什么是危机管理
企业在无意当中面对一个突发事件,由于局部的危机被放大,通过有效的管理使这个企业摆脱危机的困境。
“九加一”误区
什么是“九加一”误区
误区一:“用律师的意见来代替危机管理的意见”
误区二:很多企业认为,好的媒体关系就等于正确的舆论引导
第二篇:危机管理
(三)强化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2014/01/17
【字号 大 【打印本页】 中 小】稿件来源: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1月17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中要求:强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把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推向深入。一是完善安监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的职责定位、权限范围和重点工作任务,拓宽、提升综合监管的视野和水平。探索实施综合监管的有效途径,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综合监管的效率效能。进一步理清综合监管与直接(专业、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的职责和关系,更好地调动和依靠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二是调整和规范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和落实工业、商业、能源和国资等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明确对城市管道管线安全实施监管的责任部门。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安全生产的属地管理责任。三是减少行政审批。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的部署,凡能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总局今后一律不能再管,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要加快转变职能,把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主要精力放在安全发展战略、安全规划、标准规章和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上,放在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建设上,放在综合监管和抓落实上,还要探索研究对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今明两年总局将取消或下放19项行政审批,超过现有审批项目数的50%。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落实后续监管工作,保持连续性。四是探索和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行政处罚力度,借助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迫使那些伤亡事故多发、职工冒险作业、安全没有保障的小矿小厂尽快退出市场。在加强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的同时,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特点,探索实施保险业、行业自律组织、社团等第三方监管、第三方检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发展安全产业。五是充实加强基层安全生产执法力量。确立安全监管机构的执法地位,大力推动市、县基层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监管能力,推动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第三篇:组织危机的分类
组织变革分为以下几类:内部工作重点、财务工作、产品研发、管理方式、组织结构、领导形象和市场策略的变革。
组织变革带来的危机:战略方面、财务、人员方面、企业文化方面
1.战略危机
组织变革中内部工作重点的变革、产品研发的变革和市场策略的变革都属于企业战略方面的变革,而企业的发展靠的是正确的战略的支撑。企业盲目的多元化,投资的失误,错误地估计形势,都可能是企业危机的开始,也可能是战略调整的开端,调整得好,企业能化危机为转机,否则企业难逃劫难。战略实施的过程就是管理人员和员工互动将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的过程这是战略管理过程中最充满挑战的过程 战略是一门手艺在这里将会完美体现在这一阶段战略危机会有三种表现形式(1)原有组织结构不能支持新的战略
(2)快速的发展导致人才严重匮乏(3)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期利益
原因:企业战略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战略自身存在缺陷,二是战略执行时发生偏差,前者是内在性因素而后者则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所致。其中,战略管理结构和制度的失误以及战略资源配置的失误是造成战略危机的重要原因。
2.人员管理危机
管理者进行组织变革的时候多注重公司的业绩表现,而忽略了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以致员工对公司缺乏信心、缺乏信任,甚至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对优秀员工更为依赖,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组织变革中,更应注意其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组织通常在长期与外部环境融合中会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组织中的成员便适应了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处理问题。一旦组织变革,这种均衡的状态就会被打破,企业中的成员又要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要用新的方法来处理组织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解决组织变革中人员管理的问题。
根据组织变革的不同类型,人员管理会遇到不同的危机。组织变革通常分为三种类型:适应性变革、创新性变革和激进型变革。适应性变革属于复杂程度较低、适应性较高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员工的影响相对较小。创新性变革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引起人员的思想波动和担忧。激进型变革是指实行大规模、高压力的变革和管理实践,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人员的影响也最大。
问题:许多企业对组织变革没有真确的认识,当组织需要变革的时候,便单纯的在机构和人员的增减上下文章;或者没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最后企业调整中没有章法,导致员工管理上的混乱;或者组织变革只是照搬照抄成功企业的案例,并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特点;或者只是“形变而神不变”,原有的人员管理问题依旧存在。
2.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原有的组织结构可能降低组织的效率,不能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企业行为惯性可能将企业引人歧途,企业的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企业成功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面前显得落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组织中支撑和主导作用。(组织结构和文化变革的意义)
但是,企业变革后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依旧可能存在问题,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危机。
组织变革中领导形象的变革也会对组织产生影响,包括对组织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影响,如果变革不当,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第四篇:牧原危机公关策划书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牧原危机公关策划书
学 院(系):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
小
组:
第一小组
组
员:
宫丽杰、徐大成、王策、蔡宁宁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牧原危机公关策划书
一、前言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约化养猪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的较大生猪养殖企业,也是我国较大的生猪育种企业。
牧原股份始建于1992年,历经23年的发展,现拥有13个全资子公司(邓州市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湖北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山东曹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唐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扶沟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滑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杞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正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通许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方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社旗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西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和1个参股公司(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截止2015年8月8日,牧原股份(002714)市值313.87亿元。
二、背景分析
在最近,牧原出现瘦肉精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牧原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各地区的销售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牧原集团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受到巨大打击,公司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损失
三、调查分析
(一)优势
在“瘦肉精”发生以后由于牧原公司拥有:
1、品牌优势:作为有传统饮料牧原,继承了中华千年传统养生文化,公司采用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完全实现自育自繁自养,建立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厂址选择、原料采购、饲料加工到生猪饲养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充分保证了食品安全,被河南省政府评为首批“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公司构建“种植—养殖—沼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被河南省发改委、科技厅、环保厅等联合授予“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3.公司已建立起常态的人才交流机制,与国内、国际一流的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加速公司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方面的国际化进程。近年来,公司从100余所国内外知名院校,以高比例选拔优秀人才,构建人才梯队,储备发展动能,标志着牧原股份“立足南阳、经营中原、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战略构想向前迈开了一大步。
4.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快速复制现有发展模式,在河南、湖北、山东等地建设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建立以高品质猪肉为亮点的生猪产业集群,为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和建设“国人大厨房”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是“瘦肉精事件”发生以后仍有大量的人对牧原保持忠诚、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但食品产业毕竟是国家的“文物”资源,但牧原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清除它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
(二)问题点
在前一段时间出现了有人食用牧原肉类出现身体不适,卫生部也初步表示,牧原的饲料中涉嫌添加瘦肉精,卫生部表示,牧原食品中部分成分确实存在问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人心,“瘦肉精”事件将影响到牧原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其产品安全产生质疑,品牌忠诚度降低,一些区域经销商要求退货,部分市场下架,销售额大幅下降,各种各样的谣言与攻击也铺天盖地而来,牧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四、公关目标
本次公关活动的目标:澄清事实,消除顾客疑虑,重塑牧原安全、健康形象。
五、活动主题
安全品质,健康共享
六、公关计划实施
为了实现企业“澄清事实、消除疑虑、重塑形象”的公关目标,首先我们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然后利用这次发布会的内容在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络上进行宣传;同时为了消除此次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销售量,我们还将在后期举行牧原配方大揭秘和抽奖活动。
活动
(一)我们要“瘦肉精”事件的事实,获得政府以及社会上权威专家、学者的认可与支持
活动项目:联合南阳食品协会、卫生部等权威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与此同时邀请著名养生专家、中医学者座谈。
活动对象:南阳电视台、《南阳日报》、部分消费者。时间:2015年10月26日 地点:南阳梅溪国际酒店 活动具体流程:
将媒体记者按序带入会场,由工作人员为媒体记者分发布会的相关资料,待企业负责人,卫生部相关领导,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到场后主持人宣布正式开始。由主持人为记者介绍各位与会领导和嘉宾,牧原企业相关领导向各位与会媒体记者说明此次发布会的相关背景和目的,针对“瘦肉精”事件,有请卫生部相关发言人发表讲话。并在会议中,郑重声明牧原食品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和经营。现场中医学者,专家关于“瘦肉精事件”进行全面解释说明,让消费者对牧原有一个全面,健康的认识和了解。
在与会领导,嘉宾讲解完毕后,发布会进入自由提问阶段,由与会记者和部分邀请与会的消费者对“瘦肉精事件”进行相关提问,由企业领导,卫生部相关发言人以及专家,学者对记者所提问进行解答,以清除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误解。
解答完毕后,企业领导向受邀的嘉宾,学者以及与会的媒体记者和消费者进行答谢,由主持人宣布发布会结束。
活动
(二)我们利用刚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信息资源,选择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发布新闻报道以及牧原的相关广告,澄清“瘦肉精事件”,并附上牧原企业为消除消费者心中疑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广大网民就会看到牧原企业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利益所做出的努力。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牧原,真正从内心把牧原定位为一个安全、健康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并同时增加销售额。
活动
(三)在各销售点举行促销活动
七、物料筹备
(一)会场布置
桌椅、灯光、音响、设备、横幅、海报、剪刀、胶布。
(二)促销活动
台历、电脑、手机、海报。
八、媒介选择
(一)印刷
报纸:《南阳日报》。
(二)电台
南阳电视台
(三)网络
新浪、搜狐、腾讯。
九、经费预算
(一)召开记者招待会 1.场地租赁
(场地、桌椅、灯光、音响设备等)20000元 2.场地布置
横幅:大约200元 海报:约500元 共700元 3.聘用人员
a.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约30000元 b.媒体记者:约45000元
c.聘用招待会主持人:约3000元 d.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约40000元 e.接送、就餐合计约6000元
(二)网络澄清
利用新浪(约45000元)、搜狐(3约0000元)、腾讯(约25000元)等网络资源进行全面、快速的信息传递:共约100000元
(三)促销费用 约900000元
十、效果评估与期望
(一)对于消费者
经过一系列的澄清,心理上得到会一定的满足和慰藉。消费者会逐步恢复对牧原的态度,并再次购买从而有助于成为牧原的忠实顾客。
(二)政府部门
努力澄清事实,政府将会大力支持和帮助牧原。媒体跟踪报道,帮牧原澄清形象,重新树立美誉度。
(三)内部员工
经过此次事件,内部员工将会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企业自身成功的危机公关恢复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提升自己的美誉度。
(四)总结
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将企业危机简单理解为利益上的冲突,价值观、情感方面的迥异及对抗都可能是引发企业重大危机的根源。这对企业而言,危机管理的重点或许就应该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认真倾听、追踪公众舆论,并及时对舆论情绪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危机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恢复消费者、社会、政府对它的信任。这样不仅可以使品牌形象得以恢复,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丰满和提升品牌形象!
2015年10月24日
第五篇:危机管理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
随着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社会交往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世界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频发时期,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课题。三鹿奶粉事件作为2008 年发生的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的突发事件,所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更检验了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我们组主要根据事件的危机性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论点即启示。
2008 年6 月28 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 肾结石 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 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扩大到14 名,随后卫生部发布消息称,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一、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性质分析
本次事件发生以来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集体恐慌,不仅对奶粉行业,对全社会都折射出信任危机。媒体全方位的报道,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广大民众不断质疑为何从阜阳奶粉事件到此次事件的如此长时间里,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整顿。根据危机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次较严重的公共危机。二、三鹿奶粉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过程
政府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危机前管理、危机中管理和危机后管理,中国政府在近几年针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危害公众利益的事件进行了必要的危机前管理,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进行了有效的危机中管理和危机后管理,显示了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一)危机前管理
在 2006年初,我国就制定了 国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就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规定了相应的处置办法和处置保障。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将“及时、权威的信息公开与披露”作为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对于“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也有专章规定,规定: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对于公共突发事件,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这说明政府危机处理机制正在日渐法制化;对于公共突发事件,我国不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实践中政府也是这样做的,这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二)危机中管理
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明智的反应:一是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I 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开通 问题奶粉 咨询热线,让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的进展情况;四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对不合格奶粉立即实施下架;五是尽快查明婴幼儿奶粉污染原因,组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六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七是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三)危机后管理
危机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应急响应,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立即统筹在全国范围内回收、封存三鹿相关产品,并根据事件的严重事态,采取特殊措施,立即暂时查封冻结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产,以确保未来对受害者的赔偿。
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几大部委针对问题奶粉成立民事赔偿调查小组,对问题奶粉的受害者提出赔偿方案。
另外开展打击在原奶中掺杂三聚氰胺的专项行动,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免去冀纯堂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等职,追究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的刑事责任等。
这些措施,能避免或减少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对相关责任人的严肃处理,至少能让那些受害者家属得到一点心理慰藉。
三、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建议
在对三鹿等奶粉企业的处置过程之中,可以发现,政府在迅速对各个企业奶制品进行质检和发布相关行政指令之后,并没有重新恢复奶制品生产和社会供应的计划,这是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制度上的缺失 笔者认为,要更系统更科学地处理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
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树立忧患意识,要在社会正常运行时期就预先考虑和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情况,在心理和物质上充分做好应对的准备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应加强有关危机的学习,掌握危机的特征规律及处理措施等,增强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经常模拟一些危机事件,让政府工作人员直接感受到危机的破坏力和应对危机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提高危机意识。
(二)政府要制定完善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尚不完整。为了使政府危机管理法制化,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必要加紧涉及危机管理的立法。
(三)政府要建立危机监测预警机制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很多公众质疑:对于这种婴儿类食品,是否不应免检?是否至少应当抽检?其实这就是危机监测措施的一个方面。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健康的重大传染疫情,具较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以及一些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等),须建立能全面有效预测、防范的预警机制。该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中央到地方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险情的发生及其可能的危及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缩小在最小范围。而且,预警机构还需设立灾情防范标准并做到分级别预警与分级别抗灾。总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能使危机及其危害在发生之前就掌控于帷幄之中。
(四)政府要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和规范化的应急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机构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管理机构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从世界范围看,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理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尚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我国政府同样需要设立常设机构,力争做到一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由发生险情的所在管理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予以配合。由于任何突发公共事件的出现都不可能仅局限于某一部门或领域,其处理具有系统性,必然需要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突发情况一旦发生,需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应对,建立一支随时能够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应急队伍;同时还要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重视和发动非政府群众团体组织参与处理突发事件。并且在危机处理中形成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处理渠道,使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走上法制化轨道。政府职能也由此转变,使之更倾向于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五)政府要严格规范危机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资料显示,由公共危机掀起的“免官潮”,使许多高官纷纷下马。查处渎职干部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整体形象,因而社会各界叫好之声一片。但是,免官潮的出现也正反映了在干部的问责纠错方面尚存在深刻的机制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使问责纠错机制更加规范,而不至于使官员下马仅仅成为危机处理中“权宜之计”的应急行为。
同时,对于官员的罢免也须建立合理科学的运作机制,使其符合严格的法定程序,并与其法律责任相匹配。同时,还须对官员的行政责任给以严格界定,使其在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而不是上交问题、转移责任,以致造成工作的拖延与被动。总之,官员的问责纠错既不宜矫枉过正,损伤原有的制度与原则,又要实现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相统一。
(六)政府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谣言止于公开,“公关之父”艾维。李提认为,公关的核心理念是“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息公开既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确保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是遏止谣言的不二法门。也就是说,信息公开的社会,是最安全的社会。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包奶粉,也是对政府危机公关质量的检验。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于关系到生命健康的公共事件,公众渴望第一时间从最权威的部门那里获得相关信息。否则,公众就会被动接受“小道消息”。对“某品牌”的猜测和相关传言,都显露出公众的焦虑与恐惧。面对恐惧,媒体公布了“某品牌”的名称,无疑是可喜的第一步。但权威信息的发布才是最好的镇静剂,这就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及早介入。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应对危机的管理机制,可为有效抗御各类危机提供制度基础、领导组织保障、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