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发展小城镇破解“三农”难题
论发展小城镇:破解“三农”难题
摘 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棘手问题。以典型的四川丘陵地区��南充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南充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三农”困境的突破口。
关键词:南充;“三农”问题;小城镇发展;城乡统筹�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棘手问题,也是四川省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焦点在丘陵,其根本出路也只能在丘陵地区的农村。四川丘陵地区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更为头疼。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丘陵地区的贫穷就是农村的贫穷,四川丘陵地区的落后就是农村的落后。南充市属于典型的四川丘陵地区,本文以南充市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引入,南充的“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尖锐。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前,“三农”问题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产量问题,或者说是粮食安全问题的话,那么现在“三农”问题则有了本质的变化,已经演变成一个以农民收入、农村市场消费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他问题要么由这三个问题引致,要么与其紧密相联,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更提升了解决的难度。�
现阶段,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愈来愈大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论“三农”,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从南充城乡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市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就成为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当前,南充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而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和纽带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在“围城”里,农村远离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70%;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南充2009年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5.8%,相比之下,南充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通过南充城镇化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但其空间和潜力却无可限量。�
据相关部门调查分析,农村人口每减少1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就增收200元;城市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因此,只有缩小农村,才能富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有关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达到一定的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南充“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到2020年,南充市将有近200万农民(按城镇化水平45-50%算)转化为城镇居民,而到那时,仅仅依靠增加大城市的数量,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中人口、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只能落户小城镇。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此,南充只有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才能较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破解南充“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破解南充 “三农”难题的突破口�
小城镇既是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也是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经济是南充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南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方向,还是解决南充“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南充地处川中丘陵,交通不便,很多小城镇一度既无“城”之规模,又无“市”之兴旺,“闲时进镇,忙时进村”的自然经济色彩浓厚的生产模式广泛存在,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全,人口集聚能力偏低,对破解“三农”问题的作用十分有限。�
近年来,南充把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南充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初步形成了县城辐射小城镇,小城镇带动农村,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3.1 抓规划,超前谋划,注重特色�
规划是前提,规划是龙头。南充小城镇建设始终强调抓好规划这个龙头,立足于现有的县和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避免遍地开花,合理确定小城镇的规模和数量,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先导作用。一是坚持小城镇规划的先行性,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定位;二是突出小城镇规划的特色性,强调要有鲜明的个性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三是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3.2 抓建设,完善功能,打造精品�
南充在小城镇建设上既要求量的发展,更重质的突破,力求提升小城镇档次。一是夯实基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配套,优化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纳能力,形成产业集群,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如顺庆区潆溪镇兴建的“三国源”,南部县伏虎镇修的公园和广场,仪陇新政镇兴办的工贸园区等。三是提高品位,注重选择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塑造不同的品牌和形象。�
3.3 抓产业,多业并举,发展至上�
产业是支撑,是农民能长期在小城镇安居乐业的基础。南充根据本地实际,具体做到了“五个结合”,形成了五种模式。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结合,走“以工兴镇”的路子。潆溪、小龙、龙门、七里、定水、新政等试点镇,大力招商引资,创建工业园区,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又促进了地方财政增长,拉动经济发展。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走“以农强镇”的路子。河舒、双龙、义兴等试点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保鲜、加工、运输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民增收。河舒镇近年来大力发展“锦橙100号”,年产量达2000多吨,销售收入87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993年的338.29元增加到2386元。丰足的水果资源还吸引了10多户农民在镇上购房专门跑水果运输和加工,并招引了4家外来业主搞房地产开发。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商贸发展结合,走“以商活镇”的路子。伏虎、老观、建兴、小桥、李渡等试点镇,通过兴建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日杂百货商场,极大地刺激了农村消费,促进了地方发展。伏虎镇近年来已兴建大型农贸市场3个,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四是小城镇建设与交通发展结合,走“以交通旺镇”的路子。对于地理优势突出,铁路、公路、水运发达,容易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小城镇可发挥交通优势,建设交通主导型小城镇。五是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走“以旅富镇”的路子。江南、马鞍、西兴、木老等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农家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木老镇通过举办 “桃花节”和发展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农民收入颇丰。�
3.4 抓管理,以人为本,提升形象�
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三农”问题的主体是人,小城镇发展的关键也在人。为此,南充一方面加强对城镇居民的教育管理,提高居民的城镇意识、文明意识和现代意识,真正让农民洗脚进城镇,洗脑作市民;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城镇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大力治理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确保小城镇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5 抓市场,以市兴镇,合理配置资源�
小城镇的发展要以人口集中为前提,以市场发展为条件。“以人兴市、以市兴镇、以镇促市”,已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市场联结的重要条件。发展南充农村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推行“农工贸、贸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的中心,具有一定吸引力和辐射力,它既是农副产品的交换中心和集散地,又是工业品流通的最后环节。因此,南充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与市场建设相结合,要按商品流通规律以及小城镇的位置、交通条件,积极扩建、改建、新建各类市场,使区域性综合市场形成规模,上等级、上水平、发挥中心市场作用。�总之,加强小城镇建设实质就是使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民转变为市民,农村转变为城市,是南充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三农”困境的突破口。南充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目标,逐步实现“以城促农,以城助农,以城带农”的小城镇新局面。�
参考文献�
[1]Hoy,Caroline.Small Town China[J].Geography,2002,(7).�
[2]Zhang Xue-ying.Ancient town on the Loess Plateau[J].China Today,2005,(2).�
[3]张桂香.加强小城镇建设走出“三农”问题困境[J].生产力研究,2004,(3).�
[4]王申堂.解决“三农”问题与小城镇建设[J].理论探索,2005,(2).�
[5]黄慧芳.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J].农村经济,2005,(6).�
[6]蔡晓兰,张陕豫.浅议解决“三农”问题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内存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8).�
[7]杨霞,陈俐谋.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5,(10).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 破解三农难题
[摘要]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
土地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保障。做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工作,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村民的经济效益,使土地变得“寸土寸金”。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该县着眼于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最难突破的村集体“无钱办事”这一难题,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供销系统具体抓,整合两部门优势,联手在全县全面推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促进了村集体普遍增收;供销社拓展服务市场,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建带社建实现共赢。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40多个村已完成土地托管、流转面积7万余亩。
科学探索运作模式,积极开拓服务空间。以村级党组织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联合涉农企业、包地大户等,对农民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管理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向农民收取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托付的各项服务,通过参与土地托管相关专业合作社盈利分红及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实践,该县探索出了四种土地托管模式:一是由基层供销社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协助管理与服务;二是由基层供销社流转农户的土地,村“两委”帮助协调并参与管理;三是由村“两委”流转农户的土地,由基层供销社提供全托管服务;四是由村“两委”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基层供销社再与村“两委”签订服务协议。该县土地托管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县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把质优价廉、一举多得的服务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广阔空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服务市场,尤其是县委组织部与县供销社“联手”,村“两委”与基层供销社“合作”,协助供销社在助推农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使县供销社在县直部门中、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种地、增收难题。
“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解决了多数因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造成的土地闲置和抛荒;同时大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也能从种田大户那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杨营镇党委书记孔祥华在3月22日全镇土地流转座谈会上对20余名村支部书记讲道。该镇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方法,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大力实施“小块并大块”农村土地整治整合,按照“蔚营模式”积极探讨土地流转新思路。目前全镇已有刘普桥、张庄和高庄等15个村3万余亩土地开展整治整合并对外公开招标,加入流转“大军”。该镇通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文章。加大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力度,鼓励、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年后至今该镇已多次召开土地流转调度会,安排包村人员深入各村户,向党员、村干部和群众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群众算好经济账,让群众切实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按照“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土地向经营大户、致富能手流转,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培育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土地流转信贷扶持力度,通过积极向县有关部门争取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增设土地流转专项贷款基金,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压力。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促民增收;任何一处
土地流转,该镇都要求签订好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及双方的责、权、义。同时要求土地流转合同要司法公证,确保合同的严肃性,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农户的流转费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新增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农增收的双赢局面。
土地流转促增收,高效农业好奔头。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县下派办、杨营镇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驻蔚营村“第一书记”马保军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历时5个月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工作,蔚营村的现代农业梦想全面起航。“一开始,农民都不愿流转土地,因为有些农民的耕地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因此他们每年农忙时间并不太长,基本不太影响外出打工,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恋土情结重,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耕地流转出去;另外,还有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也不愿长期将土地流转。”孔祥华介绍说。如今,蔚营村土地按照每亩8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和经营能手,大量农民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时代,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部分则自己做起生意,当上了“小老板”。“大规模机械化催生了现代农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和种地时候相比,全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余元;现在村文化广场也热闹起来了,每天都有村民跟着音乐扭扭跳跳,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蔚营村支部书记侯宪强笑着说。杨营镇现有耕地面积5.3万余亩,土地耕作呈现地块零散、地类多样、地理地貌复杂等特点。为解决农村土地地块细小、分散,不利于耕种管理的问题,该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挂钩,引导农户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出来并出租给大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同时,逐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科技人员等投资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土地资源向工商企业、农技人员和种养经营能手流转和集中。
第三篇:破解三农难题实现统筹发展
破解三农难题 实现统筹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2:05 作者:李文勇
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8万是农民,因此,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从农村抓起,从破解三农问题入手。2003年以来,我们在全县开展了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为核心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树立创建样板,制定科学标准
我们根据国家有关小康社会的指标,结合本县实际,在村庄基础设施、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项的小康村创建基本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了四化道路硬化、造林绿化、村庄亮化、整体美化、四通村村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改改厕、改圈等标准,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大院和体育场所,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从改陋习、讲公德、树新风入手,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同时,在村风民风、社会治安和信访事件、农村社会稳定及农民安居乐业方面树立动态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明确提出村党支部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自治,发扬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我们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强社会建设,制定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合作医疗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在科学制定创建标准的同时,我们抓样板示范。县里采取培植典型、示范引导等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做到点上工作亮起来、面上工作跟上来。坚持抓点带面,对40个首批示范村,责任到人,由四大班子20个县级领导直接联系,全面负责,及时总结推广创建经验。
二、突出创建重点,启动三大工程
小康村创建涉及农民、农业、农村三方面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围绕小康村创建总体目标,牢牢抓住创建核心,创造性地启动了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三大工程。
培育新型农民工程。农民群众是小康村创建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小康村创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这一工程,就是要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为此,我们以培训为抓手,实施培育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县里连续两年组织农民南下温州学习,并邀请了百名浙商访平原,面对面与农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各乡镇还组织万名农民外出参观,使广大农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封闭陈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技能培训。实施五万农民培训工程。由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蔬菜局、民营局等五个职能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分别培训一万名农民群众,增强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三是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四是法制培训。开展法律下乡入户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
发展现代农业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小康村创建的基础,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物质保障。我们规划和实施了“三五一”的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一是建成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瞄准国内外市场,建成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工业观念经营农业,扶持一批农字号的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和专业大户,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二是形成五大体系。按照社会化的要求,从种养加产供销多个环节,培育形成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良种良方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控制体系、农民互助合作经济体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一个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业增收的保障作用更加巩固。
建设秀美农村工程。主要是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人口、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突出抓好四个环境建设:一是建设起居卫生的村居环境,以制定村庄规划为切入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治理农村脏、乱、差。二是建设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完善文体娱乐场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三是建设和谐民主的政治环境,推行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财务改革。四是建设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通道、围村林带和农田林网,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三、创新推进方式,把握四项原则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协调,牢牢把握四项原则,创新小康村创建的推进方式,实现联动共促。
1.总体规划,三步实施。创建小康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坚持总体规划、三步实施、有序推进。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底为起步、示范阶段,实现15%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06年至2010年底为扩面、延伸阶段,实现60%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11年到2015年为普及、提高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县的目标。
2.梯次创建,分类指导。针对全县878个行政村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分为三个创建梯次:一是首选40个经济基础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示范村,重点帮扶,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样板。二是筛选100个村作为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创建示范面。三是其他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三个梯次的村庄,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考核标准,分类指导创建工作。
3.职责转变,落实责任。推进小康村创建,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职责到位。全县把小康村创建工作目标分解细化为78项工作任务,分别落实到11个乡镇和27个责任部门,逐村逐项抓好落实。各部门紧扣创建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部门为创建工作舆论造势,群团部门广泛开展了遵守文明公约、学讲文明用语活动,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开展“六下乡”活动,涉农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为群众选产业、搞服务,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4.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小康村创建必须跳出农村看农村,把创建活动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一是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按照“城区东扩、行政办公区东移、旧城以商住为主”的总体思路,构筑了“三区一城”、“七纵六横”的总体框架。先后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辐射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乡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滚动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和878个村庄的发展规划,村容村貌建设全面启动。三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在城里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进城创业和到开发区办厂给予各种鼓励和优惠。
经过两年来的创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县培训农民12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人。涌现出了200多个种植专业村、100多个养殖专业村和16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从事特色产业的专业户达到7000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加300元。二是农民群众封闭落后的生活习俗得到改变,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成为农民的新时尚。两年来,增建村文化大院527处,农民夜校350处,体育场所280处,农村六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80%。三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两年来,新修公路1100多公里,植树造林3000多万株,农田水利设施投入2亿多元。全县有95%的行政村通上油路,90%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38%的村庄街道硬化,85%的村庄街道亮化,20%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40%的农户接入有线电视,78%的农户安上电话。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干部、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的双带作用在创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者:中共山东省平原县委书记)
第四篇:统筹发展:新思路破解“三农”难题.
统筹发展:新思路破解“三农”难题
热点不断,政府重视
 盘点2003年的“三农”问题,可用“热点不断、高度重视”来概括。
 早在春天,非典来袭,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随后,华东各地全面启动农村医疗建设。江西等地出台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院投资,加快农村医药体系建设试点。全国特殊疾病免费医疗也将写入有关法律,为农村患者带来福音。
 年中,安徽省把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扩大到全省。财政补贴给粮食流通领域的钱,第一次直接送到农民手里。农民既没有出卖农产品、也没有出卖劳动力就从国家财政拿到钱,过去还从未有过。
 农村费改税在安徽、江西试点成功之后,今年又在全国推广。费改税全面推广与粮食直补,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仅在江西,实行费改税一年可为全省农民实际减负5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江西省全年财政收入近14。
 夏秋之交,淮河流域一场大涝、江南一场大旱,让人们再度把目光投向农村。而这期间粮油价格波动,引发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问题的再认识,引发了国土资源垂直管理的改革。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农村一次随机的造访。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向总理倾吐了最难办的事:农民工的工资难以兑现。不久,清欠农民工工资在全国各地进行,一批批农民终于拿到了他们的血汗钱。
 岁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考察。“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一定要保证他们拿到应得的报酬”;“在清理已有拖欠的同时,要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新的拖欠”„„总书记的话,既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深情暖意,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殷切要求,即一定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农产品涨价搅动市场
 围绕“三农”话题,农产品涨价现象引起特别关注,这次涨价是在农产品连续6年价格下滑之后的第一次上涨,经济学家称之为恢复性价格增长。
 粮食产量的减少,无疑是涨价的诱因之一。粮食产量是如何减少的?两个“跌破”的说法比较权威:一个“跌破”是粮食播种面积跌破15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亿亩;另一个“跌破”是粮食总产量跌破4500亿公斤,可能在4350亿公斤上下。这样的粮食面积和产量,确实给粮食问题敲响了警钟。
 农业部人士分析说,“跌破”有两个主因:其一是结构性调减。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存有误区,简单地压“粮”扩“经”,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其二是大量耕地被占用。高速公路和各类开发区等建设用地,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前者是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后一个原因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伴,绝不能放任自流。
 尽管粮价开始上涨,但没有引起多大波动。因为,这次粮价虽然在短时期内上涨幅度较大,但目前的价格仅相当于1998年的85%,与2000年的粮价基本持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部长韩俊认为,这次粮价上涨是合理回归,这表明粮价低迷周期结束,正进入反弹阶段。
 还有人提出,虽然粮价涨了,但真正受益的并不是农民,而是中间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涨价,是市场供需的反映,在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并不可怕。但如何让农民在粮价上涨中获得利益,倒是值得关注的。
 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思路
 细究各种各样的“三农”事件,有一个特点很明显,就农业谈农业的情况越来越少,更多时候是把它放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统筹解决。
 十六届三中全会系统提出了统筹式发展观,而“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首位。城乡统筹发展,是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通盘考虑、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工农隔离、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融,“三农”问题已和城市发展互相纠结,密不可分。比如,农产品涨价,城市居民立刻有强烈反应;清理农业耕地被占,与城市化和工业园区相关连;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被重视与建立,与非典时期城里人的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相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非农业领域,在农村以外;有人甚至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出路,就是让一半农民变为市民。可见,不统筹城乡发展,“三农”问题无法解决。
 2003年,“三农”问题发展的脉络表明,就“农”谈“农”的思路已经改变,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的思路。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30日  第一版)
第五篇: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
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纵横·十年)
——访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超良
把缓解贷款难作为面向‚三农‛的核心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搞好‘三农’金融服务,更是具有挑战性和艰巨性‛。说起服务‚三农‛,蒋超良深感责任重大。
不久前发布的中报表明,今年上半年农行的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县域金融潜力显现,县域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1.7个百分点。蒋超良说,农行为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规模,确保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另一方面全面优化准入门槛、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贷款定价,让各类‚三农‛客户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负担得起。截至2012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8万亿元。
把服务农民作为面向‚三农‛的着力点
蒋超良说,农民最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现象的困扰,能不能服务好农民应该是检验农行面向‚三农‛是否到位的试金石。
农行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推出了专门为农民设计的惠农卡,启动了为农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金穗‚惠农通‛工程,代理新农保、新农合以及财政支农资金兑付,实现了卡到户、机到村、钱到账。目前惠农卡发卡量达到1.12亿张,覆盖全国8000万农户。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如何实现其商业运作上的可持续,农行致力于探索一条将二者结合的路子。
蒋超良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农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特别是近5年来,农行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摸索,初步走出了一条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新路子。
风险控制是农村金融的最大挑战。农行建立了专门的‚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今年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不良率降至1.67%,拨备覆盖率达到293%。
把深化改革作为面向‚三农‛的根本动力
当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仍然任重道远。
蒋超良表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三农‛金融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不断提升,对农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农行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着力从整体上构建一套大型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破解风险高、成本大、商业可持续等‚三农‛金融服务难题,逐步把农行建设成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多元服务的一流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