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通市市民博物馆认知情况调查表
南通市市民博物馆认知情况调查表
年龄:性别:学历:职业:
居住区:()A本地B外地C城市D乡镇
1.您去过哪些博物馆?()
A.南通博物苑B.南通纺织博物馆C.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D.南通城市博物馆E.珠算博物馆F.其他2.您去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充实知识B.休闲娱乐C.教育子女D.陪同参观E.个人爱好F.文化权益的享受G.其他
3.您对哪些博物馆印象最好?()
A.南通博物苑B.纺织博物馆C.蓝印花布博物馆D.城市博物馆E.珠算博物馆F.其他
4.您以前知道南通博物苑吗?()
(1)知道□A.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展览后才知道B.读过南通地方历史等有关书籍
C.听别人介绍的D.从电视节目、广播中、报刊上知道的E.其他
(2)不知道□
5.您对博物馆印象美好有哪些原因?()
A.教育意义深刻口硬件设施好,周边环境优美B.馆藏内容丰富口工作人员服务到位
C.馆内展览物品正是您感兴趣的D.其他
6.您对哪—类的展品最感兴趣?()
A.器物类文物B.有历史教育意义的文物、资料C.纪念名人的文物、资料
D.名人书画作品E.自然标本F.其他
7.下列哪些因素最容易让您对博物馆产生负面印象?()
A.内容陈旧,没有特色B.收费不合理,门票价格高C.服务不太周到
D.馆区布置不合理,装潢破旧E.陈列内容缺乏教育意义或没有艺术美感F.其他口
8.您认为您周边的人对南通市各博物馆的印象如何?()
A.很感兴趣B.评价不高C.基本不了解D.一般,没什么特别感觉
9.您认为博物馆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展厅的人数以保证参观质量?()
A.需要B.没必要
10.如果博物馆举办下列哪些活动,您会比较感兴趣?()
A.民间收藏品的鉴定,评比,展出,拍卖活动B.文化表演C.培训班
D.团体讲解E.提供收藏人士友好交流活动场F.学术报告 G.文物专题讲座H.专题巡回展I.其他
11.您参观博物馆需要什么服务?()
A.陪同讲解B.背景音乐C.免费饮用水D.代存大件物品 E.出版物、纪念品销售F.饮食服务G.其他
12.您赞同“博物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系”的观点吗?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同意D.既不同意也不赞成()
13、您觉得我们是否需要了解过去?
A.绝对需要B.需要C.不需要D.也许需要()
14、如果您去其他城市旅游,您会选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吗?()
A.会B.不会
为什么
第二篇:南通市旅游资源调查表
南通市市民旅游资源调查表 本问卷由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制,旨在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以及大众对此的印象或感受,请大家配合一下,谢谢!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
A.20及以下B.21-30C.31-40 D.41-50E.51-60F.61及以上
3.您的家庭月收入()
A.1000及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4000E.4000-5000F.5000以上
4.您每年在南通市旅游的花费有多少()
A.500及以下 B.500-1000 C.1000-2000 D.2000及上
5.在您印象或心目中,南通市的象征,或者说最能代表南通的是什么()
A南通和中国近代第一乡B.陈若琳,黄旭等体育明星 C.苏通大桥 D.罗莱家纺E.应试教育强悍F.长寿之乡
6.下列南通获得的称号中,您知道哪些(可多选)()
A.中国近代第一城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C.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D.全国卫生城市E.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F.国家园林城市
7.下面这些典型的南通旅游景点中,您去过哪些(可多选)()
A.濠河风景区B.狼山风景区C.南通海底世界 D.如皋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E.启东圆陀角风景区F.以上都没有
8.您认为您去过的这些景点中,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可多选)()A.濠河风景区B.狼山风景区C.南通海底世界 D.如皋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E.启东圆陀角风景区F.以上都没有
9.您有向周围的宣传或介绍这些景点吗()
A.有B.没有
10.您认为南通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旅游资源形象,优势有哪些(可多选)()A.近代第一城等美誉B.港洽会等活动的召开C.长三角的地理优势D.文化,影视,体育方面的明人E.历史人文F.自然风光资源
11.您觉得南通现在最需要对外宣传的是哪方面()
A.历史文化B.自然资源 C.投资环境
D.地理位置E.特产小吃F.其他方面
关于南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的调查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111班
1113022023胡楠 1113022024朱海庆 1113022025彭昀磊 1113022026张大成 1113022028葛成思
第三篇:工程认知博物馆感悟范文
今日我们全班参观的是学校的工程认知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合工大学的翡翠湖校区内综合楼东侧负一层,博物馆分为电气工程厅、材料工程厅、汽车工程厅、机械工程厅、生物标本馆、电子信息厅、资源与环境、交通、土木与水利、生物与食品、化学工程、航空航天、船舶、国防科技、综合科技工程等展厅。收集了早期的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汽车、电子产品等设备1000余件。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先后参观了电子信息工程展厅、汽车工程展厅等展厅。看着展厅展示的实物、图片以及相关解说,结合展厅提出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探索兴趣进行参观,使自己在金工动手实践的过程之余,也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展厅的手摇计算机非常有趣,上面有很多的数字按键,顶端还有旋转手柄。在我国研制第一个原子弹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摇式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和我们今天的计算器功能类似,不过还可计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就需要查表。这种手摇计算器要用手摇作为动力。想想当时的操作不便,计算还需手摇。但科学先驱们在攻克如此繁重的科学工程时,克服种种不便,以顽强的精神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如今的我们,拥有电脑,还依旧抱怨数据不好计算。应该好好想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抱怨呢?
汽车工程展厅展示了一些汽车部件,及汽车的拆解模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他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汽车运行的内部工作情况。此外我原来在网上新闻看到,馆内有老者看到拖拉机时惊呼“东方红”,就对一角钱纸币上女拖拉机手驾驶的老式拖拉机增加了我的注意。见到实物时,真有种想要上去驾驶的冲动,就是这些马力十足的拖拉机加速了生产速率,更带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望着它锈迹斑斑的履带,我仿佛感受到那是大生产时拖拉机隆隆的轰响,更感受到人们斗志昂扬,激情澎湃拧成一股绳的建设热情。不过,我所怀念的这些现在已经不在了。
机械展厅的各种展品让我对此前的金工实习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展出了数控加工等多种加工设备。当时在车间操纵数控机床加工的圆管现还保留在在我写字台右边的抽屉里,这也是我颇为得意的一个成果。展厅中3D打印机展区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跟我们建筑学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看到一体化打印的展品上的交接凹凸部分居然如此细腻,加之听到同学说工大已经成功设计出3D打印机时而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将打印机捐赠给我们学院几台。可以了却我们建艺学子无法制作精细的建筑模型的遗憾。
生物标本展厅是我比较钟意的展厅之一。标本是对故去的动物一种怀念,也凝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高中念书时,生物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当我看到数目众多的标本,而感到异常兴奋,真是一饱眼福了。大三的时候参观北京林业大学的动植物标本馆时,就被制作精美,介绍详细的标本而深深吸引。现如今,看到工大的标本展,完全不逊色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展厅。我很激动,真心希望能一起参与制作标本。
航空航天工程展厅展示了天宫一号模型。这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仍然能记得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一刻。但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发射时的璀璨和光芒,可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每一寸技术研发的进步,每一处细节的精密准备,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幻想。从媒体的一些报道就可以看出安全准备工作有多么精心和严谨。“天宫”一号承载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做好种种设计、制造、安装、发射等工作。
走出大门,突然抬头看到蓝天,点滴感触突然涌上心头。那一件件虽然陈旧但精致的器件,当年曾经被使用的机床似乎在讲述着他们的峥嵘岁月,锈迹的斑驳也掩盖不住当年的辉煌。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这段艰辛历程,深深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强盛,在国际社会更有影响力,离不开国家的工业发展。工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整体水平,这离不开每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离不开我们民族工业的创新发展。看
着过去机器与现代机器的对比,看着历史和现在的对比,看着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一切告诉我们的工业同样可以辉煌,同样可以让国人骄傲。背后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同样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积极进取,把握时代潮流,紧跟世界脚步,运用智慧不断创新,为现代创新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当代大学生同样需要跟上时代脚步,脚踏实地把我们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好,学牢。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知识,树立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信念,摆正学习态度,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还有我的一点小建议:1.合肥工大毕竟已工科专业为主,工程认知博物馆应该明显位置,而不是位于综合楼的负一层,比如在金工实习车间基地周边单独建设工程认知博物馆,这样一来可以和金工课程紧密结合,二来可以使认知博物馆能更好的被学生所知。2.定期举行各种工程知识培训,比如简易家电电路维修,机械组装等。取代现如今的只有课程结束后才有展览的机会,也不至于到大四时才觉得工程知识也尤为吸引我。3.展览馆展示方式相对单一,可采取更为丰富的展示形式,如动画,交互展示。比如可设计二位码取代文字解说。当观众面对感兴趣展品利用手机扫描展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对展品有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将交互设计引入,可以设置模拟驾驶汽车,拖拉机等互动游戏。
第四篇: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来博物馆参观者不仅能从中闻听到上海地区方言的音频资料,比较各地的异同,还能在这里跟着相关软件唱一段沪剧、滑稽戏,录一段与沪语有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参加画一段连环画带回家等等项目。文化、休闲、娱乐,聚于一体,成就一座“海派文化的迪士尼”,这也许就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的未来……
论起藏品,上海大学博物馆在上海众多博物馆里绝不算最多,但它却有自己的特色。在这座以大学之名命名的博物馆即将正式开馆之际,馆长陆铭对我直言:“上海大学博物馆藏品的收藏范围,以电影、美术、音乐、文学、戏剧为主,此外还包括上海方言,主要关注上海这座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我们也希望博物馆能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紧密联系,比如说上海大学有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等等,藏品能为其所用。”
另一方面,因其展品视角为城市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展现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上海大学博物馆又显得趣味盎然、贴近市民。譬如去年开始筹建的“上海语言文化展示体验馆”,就将以有声资料的形式,展示沪语的演变过程。当然,更多的藏品是文献资料等。2012年10月奠基、规划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上大博物馆,现有藏品6000余件(套),未来的陈列将展现上海艺术、反映上海大学校史,辅以临时展览,服务于上海大学学科建设和师生校友,并向全社会开放。自2008年筹建以来,上大博物馆已举办各类展览10多项,仅2016年就接待观众参观2万人次以上,并吸收上海大学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150名担任志愿者,参与母校博物馆的筹建。
在接受采访时,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助理郭骥老师展示了一批重要藏品――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稗类钞》、1935年刊登鲁迅文章的《太白》杂志、1936年出版的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等等。在郭骥看来,这些藏品不仅仅是普通文献,如果仔细研究,能从中找到时代的许多关节点。
收藏最初的“海派”二字
如今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旨在“用海派文化的精神研究海派文化”。那么,海派文化究竟从何而来呢?
一种文化,当然是一时、一地、一方人共同成就者。然而,其命名却又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有的文化按照时代命名,魏晋文化、民国文化;有的文化按照地域命名,例如齐鲁文化、岭南文化;还有一些远古的文化按照发现地命名,比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至于海派文化,却是有着多重含义,而且含义还有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根据郭骥的考证,“海派”二字,目前可考最早见于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稗类钞》上:“京伶呼外省之剧曰海派。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非专指上海也。”在上大博物馆馆藏的这本《清稗类钞》戏剧卷的第78页上,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也就是说,如果《清稗类钞》的作者徐珂所写属实,最初京城里的演员,称呼外省的京剧表演为海派。彼时所谓“海派”的地域和风格都还没有最终成形。
不仅戏曲有“海派”,而后绘画领域也产生了“海派”。郭骥告诉我,翻开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中,有这么一段:“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朴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这段话中的“后海派”一词,指的就是吴昌硕为代表的书画家。
潘天寿,这一出生于浙江宁海,成名于上海的大画家、教育家,年轻时就工于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1924年,在担任上海美专教授时,着手编著《中国绘画史》。1926年,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然而,郭骥告诉我:“在1926年的版本中,并无这一段话。直到1936年的再版书中,才出现了这段文字。说明在这十年里,美术界对于‘海派’有了他们的认识。”
“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只有形成自身特色了,为世人所承认了,方才有资格称为‘派’。譬如海派京剧与北京的京剧有着明显的不同。当时流行的《济公**》就是连台本戏,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天天上演甚至连演数月。海派京剧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内容上紧跟流行的时事,包括时装戏、机关布景等等都是海派京剧的创新。所以北方人叫听戏,上海人叫看戏。”至于上世纪30年代“京派”和“海派”的争论,正像鲁迅在《太白》杂志刊登的文章里所说,京派近官,海派近商,这恰恰是当时上海文学和文化所表现出有别于北京的特征。
收藏中国走向现代的脉络
目前的上大博物馆,已经征集到各种唱片,其中不仅仅有京剧,还有沪剧、越剧、滑稽、评弹、流行歌曲等等内容。
“譬如越剧来到上海演出,这一艺术形式有过许多称谓。查阅当时的《申报》上的演出广告,1922年至1924年间称为“绍兴文戏”或“的笃班”,大约从1924年开始,才普遍称为‘越剧’。”郭骥说,“再譬如沪剧,最早的前身叫做‘东乡调’,这在一些唱片上能看到,后来叫‘本滩’,叫‘申曲’的,1940年代才改称‘沪剧’。”从上大博物馆馆藏唱片来看,尽管许多内容是中国传统戏曲,但外包装又是采取了非常西式新潮的美术设计。至于沪剧后来又称作西装旗袍戏云云,其中沿革变迁,都能从藏品中有所反映。
“我们博物馆藏有一张1934年的《麒艺联欢社欢迎周信芳同志特刊》,其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讲海派之好。其中提到,作为流派,要有自己的特征,这是对海派戏剧、海派文化的一种正面认同。”郭骥说,“所以我们认为,海派文化是中国文化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城市大众文化。”在说这段话的同时,郭骥套上白手套,给我取出一份1884年刊行的《点石斋画报》,这是当时《申报》附送的画报。我看到,《点石斋画报》上的人物造型等依旧?]有脱离传统中国白描工笔画窠臼,与当时另一类《图画日报》颇为雷同。郭骥说:“从这些绘画中可以看到19世纪绝大多数上海人的文化生活,和今天是有很大不同的。人们到茶园看戏,能接触到报纸和画报的人群比例还是不高的。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的休闲生活就和今天很接近了,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舞厅跳舞,去看展览,像报纸、电台就是当年的‘新媒体’。这样一来,跟传统中国完全不同的‘海派文化’形成了。”
陆铭馆长告诉我:“上大博物馆筹建八年多,在博物馆定位方面,也是经历了一个讨论聚焦的过程。从最初包含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和近现代海派文化两头,到现在聚焦于上海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在陆铭看来,上海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又是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博物馆的目标是建成一座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服务上海城市文化,富有特色、高水平、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大学博物馆。
收藏各种上海的声音
“1889年,土山湾出过一本《土话指南》。不仅用汉字来记录上海话,还有拉丁字母上海话拼音方案来注音”,由土山湾慈母堂印制。”
论起土山湾的由来,要从林则徐出任江苏巡抚的1832年至1837年间说起。那时候,为了全力治理太湖水系河流、疏浚河道,漕溪、肇嘉浜、蒲汇塘,都挖出了许多河底淤泥,堆积出一块高地,当地人称之为土山湾。1864年后,传教士在土山湾建孤儿院,孤儿工艺场、土山湾画院等设施,为中西融合的“擦笔水彩画”的发源地。土山湾出版了一系列的上海话词典、课本等,无疑是为了西方人与上海人沟通所用。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其他地方人士懂得拉丁字母标注的发音,亦可借助这本书操练上海话。
上大博物馆不仅收藏有早期的上海方言词典,传教士们编辑的上海话版本的《圣经》,还收藏有一批沪剧、滑稽戏等戏曲的剧本、道具、照片、唱片和出版物,以及记录了各种戏剧唱词的《大戏考》等,可供人们研究沪语和海派戏曲的历史和演变。我看到一份1950年代《老娘舅》的滑稽戏单,虽然跟1990年代上海电视荧屏上李九松饰演的老娘舅并非一个系列,但亦可见证“老娘舅”一词在上海滑稽界早有应用,亦是有迹可循的。如今,在上海市语委、市教委语管处的指导下,上大博物馆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仍在继续合作征集和研究沪语资料。
“未来我们博物馆设计了一座楼梯,观众可以依循着海派文化发展的时间轴,来看上海文化史上出现过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种专业戏剧刊物,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最早的?R蹈栉枧嘌笛?校,第一次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等等”郭骥说,“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海派文化是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如何与现代文明接轨,又是如何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的,通过展览,我们会引导观众思考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大众文化的开拓创新。”在陆铭、郭骥看来,作为一座大学创办的博物馆,上大博物馆在提供教育和休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术研究。
“与那些收藏历史文物尤其是古代艺术品的博物馆不同,海派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与之相关的藏品大多是在工业时代成批量生产出来的,传播的广泛性和流行性是其特色,因此收藏是无穷无尽的。”郭骥说,“相信有很多展品,我们手里有,市民的手里也有。还有很多物品,我们没有的,市民家里反倒会有。所以,既然是展示大众文化,我们也可以建造一座大众的博物馆,藏品众筹,资源众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占有藏品,我们更注重研究藏品的内涵和信息,用博物馆的语言给大家讲述关于海派文化的故事。
譬如如今,上大博物馆代管着数百种民国时期上海的小报,丰子恺先生的后人也借给博物馆一批珍贵的书画作品用于展出,此外还有许多资深的民间藏家、热心的市民,以及移居海外的上海人,表示出愿与博物馆合作的意向。
未来的博物馆里,或是唱上一段沪剧,演出一段滑稽戏,或是临摹一幅连环画、一张月份牌,或是录制一段电影,学上几句上海话。学习、休闲、娱乐集于一体,成就一座“海派文化的迪士尼”,这或许就是上海大学博物馆希望实现的梦想……
第五篇:参观工程认知博物馆有感
参观工程认知博物馆有感
2016年3月27日,我们在老师和班委的安排下于下午3:00共同参观了位于第一食堂下面的工程认知博物馆。博物馆正门上用白底红字书写“工程”二字,用红底白字书写“认知博物馆”,凸显出博物馆的主题——“工程”。工程认知博物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现有序厅、电气工程厅、材料工程厅、汽车工程厅、机械工程厅、生物工程厅、电子信息厅、放映厅共8个展厅,利用文字、图片、实物、模型、宣传片等多种形式介绍了各类先进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在农业、工业、军工领域中的应用,充分展示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等各工程领域取得的迅猛发展。
我按照8个展厅的排布顺序首先来到序厅,厅内挂满展板,向我们介绍工程认知博物馆的由来和其余特色展厅的主要介绍内容,让我们对接下来要进行的参观有了大体的了解。在这里还有两块石头,它们是三峡坝基岩芯,取自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宜昌县三斗坪镇中堡岛地下50至200米的元古代古老岩层,距今8亿年,由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等组成,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透水性低,是几代勘察设计工程师历经50余年遴选出来的理想基岩。该基岩芯作为兴建三峡大坝的重要地质依据,地质意义重大,现世存量有限,是弥足珍贵的收藏珍品。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派三峡勘探院2012年04月17日向合工大工程认知博物馆捐赠。
走进电气工程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台焊机。最右边长得好似汽车发动机的是AX7-500直流弧焊机,机身大体看是一个平放的圆柱体,上方接一个长方体,下方有两个轱辘。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型号的焊机已经因为功率偏低,造价过高,噪声太大等许多原因而被淘汰,但是在曾经它肯定是支持当时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中间一台是BX3-400交流弧焊机,它的外观像一个铁箱子。由于科技的进步它的性能较前一代焊机提升了不少,在降噪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最左端的是硅直流焊机,它是采用硅整流的弧焊机,优点是电流电压可调,且焊接稳定,不易断弧,成型漂亮,适用于各种焊条。
接下来我们走进了材料工程厅,展示厅最显眼的地方是一只新型材料制作的手套,它耐得住锋利的刀刃切割,对双手进行万无一失的保护。它的旁边是纳米硫液,是时下最为新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好处一直深得人心,展厅的纳米硫液更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展厅内其余的新型材料也都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与安全。
然后我们参观了汽车工程厅,汽车工程厅内的展品种类繁多,分多个展览室将汽车从外观到内部发动机均陈列在观众面前。在这里,我见识到了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差别,看到了搭载在一汽大众高尔夫内的安全气囊,各式各样的汽车模型陈列在玻璃橱窗内,它们大多是由教授或者汽车品牌捐赠的,大型货车和小型轿车应有尽有。另一个展览室内摆放了一个硕大的汽车骨架,它是全金属材质的,上面的蓝色喷漆完好无损,车身上的线条光滑圆润,转角处打磨的格外细致,虽然只是骨架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精致感。再旁边的展览室向我们展示了车身的电路分布,车的尾灯、前照灯以及汽车内部各种需要通电的复杂元器件均由一根根细密的电线紧密与中控台连接,实现了汽车的稳定运行和良好控制。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机械工程厅,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机械的发展历程,见识到了许多工业领域专用的奇妙工具。这里用更大面积展示的是学生们制作的器械,它们做工细致,样式格外精美。
继续向馆内部前进,我们来到了生物工程厅。门口墙壁上粘贴了多幅人体解剖及内脏图,清晰地描画出我们身体内部的样子。里面有一个站立着的人体骨骼标本,惊悚之余我们通过他了解了自身骨骼的构造。再往里走是学生们制作的树叶标本,各式各样的树叶汇集在一起令人目不暇接。再前进是一排排货架,上面陈列了各式各样的标本,有许多没见过的动植物,通过标本令我大饱眼福。在这里我看到了大的令人震惊的龙虾,濒临灭绝的鲟鱼,还有会鼓出刺的刺豚。靠后面的货架上还陈列着学生们的作品,学生们的作品往往令人捧腹,这中间有跳钢管舞的兔子,有掷标枪的仓鼠,还有受到惊吓的鸭子等等。
我们紧接走进了电子信息厅,这里有“两弹一星”元勋用过的手摇式计算机,从世博会“搬”来的工业机器人。总之这里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示着电子信息领域卓越的发展。
随后进入了放映厅,这里摆有不同时代电视的典型代表,其中一个弧屏的老式电视让我想起了我记忆中家里的第一台电视。可以说我算是见证了电视机发展的一小部分,从最初黑白屏幕又不清晰的老式电视机发展为彩色电视机,那个时候人们就觉得科技进步了,可以看见色彩了,直到现在出现的4k,超薄等等先进技术将电视机进一步革新,让人们获得视觉上的极致冲击。放映厅还有只在电视中见过的老式留声机,手摇式电话机。这里的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里带给我们的历史感也是最重的,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十年代。
参观过工程认识博物馆,我们获益匪浅。这里八个展厅从不同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工程项目蕴含的丰富内容。其中的展品有的震撼心灵,有的精美别致,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我希望在未来的实践操作中我也可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工业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