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

时间:2019-05-13 01:3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

第一篇: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

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我县地处鲁北平原,总面积90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

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448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工作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整合开发、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径。这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农村合村并居的建设工作。在规划实施中,由于村庄数量多、规模小、位置散,以及传统的观念束缚和经济的制约,触及到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困难。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相应的方法措施,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和谐、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科学规划,总体布局。2009年县规划局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全县通盘考虑,统筹城乡规划,根据各镇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我县448个行政村规划为43个农村社区,为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近年来,结合我县的发展实际,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先后指导完成了兴福李韩社区的合村并居工作和锦秋社区、王楼社区和伏栾社区的城中村改造规划。

3、严格规划,细致分工。各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以

《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依据,严格规划控制,各镇要根据43个农村社区的分布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在农村合村并居工作中,各镇、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划,分级报批,要以《博兴县人民政府关于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意见》为依据,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杜绝多占土地和建新不拆旧现象的发生。各镇要尽快完成各自的总体规划并报批实施,对于各镇总体规划没有批复的,所有项目不予审批。各镇(街道)申报上来的农村合村并居项目,县规划局要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给予评审用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各镇(街道)要以《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指导,以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循序渐进的组织好农村的合村并居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目前,各镇最迫切的工作是尽快报批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各自的合村并居工作。扶持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发展转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农村合村并居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篇:合村并居 群众受益 持续发展

沁园办事处袁屯村新农村建设

情况总结

近年来,袁屯村两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村并居,集中建设了新农村,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新村怎么建,怎样可持续”等难题,硬是把一个贫穷小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型农民社区。走出了一条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村和谐拆迁、全员受益、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我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村”、“焦作市首批新农村试点村”等,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人民日报》社、河南省委、省政府、焦作市、沁阳市等领导多次莅临视察指导。

一、统一思想,合村并居,寻求新农村建设突破口 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袁屯村位于沁阳市沁南工业集聚区,由袁屯、藕庵、小李庄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56户666口人,土地面积958.86亩。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三个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了袁屯村发展:一是居住分散,思想不统一。全村居民自然形成了三个村民小组,意见不统一,不便管理。二是农民建房矛盾重重,甚至出现盖房返贫现象。虽说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但是许多人会把一生积攒都用在建设新房上,拆了建,建了改,房屋寿命短,住房质量 低,结构不合理,引发了不少矛盾,造成了严重的攀比浪费。三是土地资源严重浪费。户均占用宅基地过多,全村土地总面积958.86亩,仅村民住宅占地就占去了258.86亩,户均宅基地1.7亩,不少村民划新不交旧,宅基地空着也不交,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于是,改善居住环境和治理空心村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村两委一班人决定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村两委经过多次会议,认为如果统一建房子、修路,有“三个值得”。一是可以消除攀比浪费的根源,每户群众可节省建房款10多万元,群众可以得到真正实惠,值得!二是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提升袁屯形象,值得!三是按一户0.36亩宅基地计算,节约宅基地157.84亩,这将是全村群众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由此,村两委深刻地认识到,宅基地问题就是全村发展与稳定的总抓手、牛鼻子。于是,村两委一班人下定决心:合村并居,在袁屯原宅基地上集中建设新农村。

二、合理布局,谋划发展,描绘袁屯新农村建设蓝图 在确立新村建设的思路后,村两委聘请“河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专家进驻袁屯村。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开发,绿色环保,改善人居,全员受益,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样式新颖、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164座,配套建设幼儿园、敬老院、医疗所、超市、文 化娱乐中心、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用设施,绿地率占35%,村民新型住宅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分四期完成。总体规划拟定后,村两委先后5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拆迁安臵方案,确立了“以宅基地换房”的运作模式,并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最后全村一致达成了共识协议:一是先建设,后拆迁,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二是每户只交4.5万元费用即可入住新房;三是近年来新盖的两层以上楼房,聘请房管部门进行评估,村集体给予全额补偿;四是群众入住新房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抓阄定位,先拆先住,后拆后住,一碗水端平。

三、激活经济,流转土地,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是关键。钱从哪里来?一是利用村集体原有积累,分批建设,不贪大求快;二是创新集体融资方式,以企业租赁集体用地费用入股项目参与分红,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20万元;三是建成一批,搬迁一批,用群众所交建房款弥补不足;四是积极争取省新农村建设财政引导资金及银行贷款,保障新农村建设有后劲。四个方面环环相扣,使新村建设走上了滚动积累、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轨道。

贯彻落实沁阳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并把这一战略运用到农村工作中来,实施资本活村。成立了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包装项目,以新村建设节约的157.84亩土地为资本,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融资,跑焦作上郑州,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2月争取到中国农业发展河南省分行首笔2500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这笔资金到位后新农村原本6年建成的时间提速了3年。也为袁屯发展经济注入活力。

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先后有8家企业落户袁屯村,为袁屯村搞活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用企业土地出让金、土地租赁金入股企业参与分红,滚动发展。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是从事农业规模经营。有的群众承包本村流转土地,有的外出承包经营土地。如本村村民吴向东,在孟州市承包土地60亩种植核桃树,年受益达8万余元;二是就近在企业上班。近年来,经过村两委安排进入华泰等企业务工的有120余人;三是从事三产经营。目前,袁屯村太行大道东侧已建成门面房28间,支持发展个体工商户11家,从事三产60余人。2010年人居纯收入达到8760元,集体收入逐年递增。

面对全村劳动力基本实现二三产业就业、农民对土地依附性大为降低的新情况,村两委根据群众要求,对全村700亩的土地实行了流转,由“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农业生产与销售。这样,袁屯村不仅土地没有减少一分,而且粮食亩产量从908斤提高到1200斤左右。下步,村两委计划用新农村建设节约出来的157.84亩土地建设大型物流中心、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藕庵老街”民俗旅游项目,弘扬“怀府水席”文化,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完善水、气、电、路、养老等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加强农民文明意识培养,建设和谐新型社区,让群众不断受益,促进袁屯村可持续发展。

袁屯新农村建设2007年批准,2008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新型村民住宅85座,50户入住新居,35户也将入住新居。其余的79座已于2011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5月村民住房全部完成,截止目前完成投资3800万元。新型农民住宅,不仅样式美观,而且统一配臵整体厨房、水冲式厕所、太阳能、天然气、宽带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和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袁屯村几年来的发展,使我们深深感到:

必须有一个好班长。“党员干部要具备一种精神,坚持一种信念,肩负一定责任,做出一番作为”。袁屯村支部书记、主任秦东红不仅将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铭刻在心里,而且把它制成宣传栏作为村两委的工作警言,时刻鞭策自己、教育大家。秦东红从25岁开始从事工程建筑业,致富较早,自从书记、主任一肩挑后,村委会就成了他的家,接 待群众、宣传政策、谋划发展、事必躬亲。在他的带动下,现在的袁屯村两委班子成员俨然行政机关,上班下班,待人办公,井井有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必须有一个好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好思路,实行统一规划,全村宅基地纠纷没有了;实行土地流转,解放了生产力;实行招商引资,增加了集体收入;实行集中行使权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落实这一思路的整个过程,就是全员受益,持续发展,加快袁屯村发展的过程。

必须有一个好方法。袁屯村两委干部始终坚持群众工作“五要五不要”: 即“要见不要躲、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要疏不要硬、要劝不要顶”。村两委班子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融入“三重一大”决策、农村“三资”管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参政议政,决策党务、村务的重大作用。通过“袁屯夜话”、“党员联系岗”及每月一期的《袁屯快报》,真正起到了“大事小事群众早知道”的作用,拉近了干群距离,增进了干群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

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理念。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必须完全符合民意。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忽视或不重视这个环节,群众就会不满意,就会不支持,那就什么也干不成,建设新农村如此,办其它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比如建房费的标准,每户只交4.5万元建房费即可入住新房,让群众得到了最大实惠;安臵方案中,按拆迁先后,抓阄定位,群众优先、两委干部最后,这是最直接的公平、公正、透明;在各个环节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规划方案、拆迁方案、安臵方案、补偿方案等支持率均达98%以上,从而真正做到了情愿拆迁、和谐拆迁。近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群众上访。

必须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随着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把民生放在了第一位,也就是说村中有钱了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建立了“重阳节”为60岁以上老人祝寿制度,每年“重阳节”为60岁以上老人举行集体宴会并发放慰问金和礼品,这已形成制度,每年“重阳节”这一天老人们不用通知都高高兴兴的来了,他们互相谈论:“儿子们也没有对我们这么好!”,聘请优秀教师创办了“5—7点”学校为在校学生补课,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他们可以安心去做事。(下一步我们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建设敬老院把老人们安臵好,让年轻人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元养老补助金,每逢月初老人们都会按时来村委会领养老金。春节每人发放200元和礼品,考上一本的大学生发奖金1000元,只要考上一本的学生,家长就会带着通 7 知书到村委会来领取,目前已支持了4名大学生。计生双女户、独生子女户每年春节发放福利时按照政策双倍发放。袁屯村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四、科学规划,谋划发展,走持续发展道路

今年10月换届前,我们以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为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了2012年至2014年发展规划。投资2.5亿元建设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投资200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在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中我们采用:“招商建设、引商入住、滚动发展、蓄势后劲”借鸡下蛋的运作策略,具体是:根据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投资量大短期内难以建成的实际,先在园区建临街商铺270间,每间商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00m,建设成本12万元,采用预期方式,投资商以租赁方式提前缴纳租金,建设商铺,使用期20年,期满后交回商铺使用权。20年后270间商铺将成为袁屯村一笔可观的财富。20年后的今天,这些资产价值不低于两亿元,用20年后的房价除二十,我们每年的收益不低于1000万元。我们还将用这270间商铺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融资,进行标准化厂房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建设,买回福瑞生化有限公司开发的福海花园社区180间临街商铺,让袁屯村民多元化发展。“三年规划”完成后人均纯收

2入达到10000元,集体收入达到600万元。

2011年11月9日焦作市委路国贤书记在沁阳市委陈敬如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亲临我村检查指导工作,深受鼓舞,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以民生为地位,积极工作,保先进位,勇创一流,努力使袁屯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沁园办事处袁屯村两委

2011年11月

第三篇:西城街道合村并居工作情况汇报

西城街道合村建区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来到西城街道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西城街道合村建区的工作情况。

我们西城街道成立于2006年9月,下辖20个自然村,总人口8409人。2009年7月份,按照上级要求,我们把20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安居社区,同年11月,我们完成了社区居委会选举,成为全市第一个100%完成选举工作的街道,并荣获“全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为彻底实现由合村到并居的目标任务,办事处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了安居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建设路以北、四号路以东、枣园一路以西,占地232亩,总建筑面积29万㎡。我们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完成”的总体思路,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完成了社区总体规划。项目由德州嘉诚置业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4亿元,分三期建成,一期投资1.2亿元,建设居民安置楼12栋5万㎡,主体于2011年5月份完工,2011年10月实现510户1600余居民入住。二期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2万㎡,可实现1100户3300余居民入住;三期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2万㎡,可实现1250户3700居民入住。新社区建成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可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快街道的城市化进程。目前,社区一期12栋住宅楼已建设至2层,另有4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一是得益于一个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办事处成立了由工委书记任总指挥,工委副书记任副总指挥15人的“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发扬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一天24小时吃住在现场,工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度,分管副书记深入现场、靠上抓落实。从思想上把社区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

二是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补偿政策。我们通过借鉴外地经验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改变过去旧房拆迁补偿政策,探索出了“以宅基地换楼房”政策。规定:农户不管房屋质量好坏,不管是平房还是二屋楼,一律以实际测量宅基地面积进行拆迁补偿,农户获得补偿后,再以人均30平米的居住标准按成本价选购安置楼。此项政策的实施,一是农户不用自己掏钱就能住上楼房,而且还有5至10万元的拆迁补偿余款,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二是有效地遏制住了城中村的乱搭乱建行为,得到了大多数农户的认同。

三是得益于一个规范的推进机制。在农村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城中村改造拆迁协会”,对宅基地测量、补偿、户型选定、楼房安置、工程质量等全程监督,并实行公示,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同时对那些经三番五次做工作无效,肆意阻挠城中村改造的“难缠户”、“钉子户”,由司法部门依法强制执行,确保城中村改造的高效顺利推进。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ZH村旧村改造申请报告

**村旧村改造申请报告

***市城厢党工委办事处:

为实现富民强村战略,我们**村积极开展“三创四心”行动,以实现“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为奋斗目标,围绕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布署,根据我村实际情况,经村“两委”研究,我们将启动旌阳路西侧文化路派出所北侧旧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并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切入点,拉开我村发展经济的帷幕。我们将本着积极稳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的思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具体情况如下:

1、我村拟进行旧村改造区域位于旌阳路西侧、文化路派出所北侧、马山路南,西邻莱阳一中。该区域现有临街砖木结构房屋四十余间,已有三十年多年历史,房屋低矮破旧严重,墙体百孔千疮,岌岌可危,经鉴定已成为“危房”,房屋位于城市主街道,严重影响城市面貌,不利于城市规划。其次,房屋紧邻人行道,对来往行人和用房户造成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2、预计改造后的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60万元,资金来源采取自筹及部分招商引资的筹资渠道。一层—三层约7000平方米的临街商业房做为村集体固定资产,将采取面向社会招标以租赁承包形式经营,该项目将依托现有的莱阳电子科技市场的良好氛围,以经营电子科技产品为主营项目,逐步建成电子科技一条街,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的租赁费可增加集体收入80余万元。三层以上将建设二栋小高层住宅楼,该项目的建设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同时美化了城市面貌,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将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取得经济效益。此次旧村改造是枣行村全体村民多年的夙愿,是全体村民的共同心声,是真正的惠农之举,枣行村“两委”将以满怀热情、昂扬斗志,为真正实现“发展经济、美化城市、造福村民”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以上申请报告望领导给予批准为盼。

***城厢办事处**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4月9日

第五篇:农村发展新模式-合村并镇

暑期实践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新模式 ——合村并镇

农村发展新模式——合村并镇

——以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为例

提要:通过对荥阳市汜水镇“合村并镇”的实地调查,结合“合村并镇”政策的实施背景,讨论此项政策实施的意义及影响,预计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结合全国示范点的建设,提出对“合村并镇”前景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 合村并镇 城镇化 被城市化 土地矛盾 民生 新农村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合村并镇”政策应运而生。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展示着她的风采,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而“合村并镇”就是给农村的一个起跳的平台。随着该项这政策的提出,中原大地上,一场持久艰难的战争由此开始„„„„..毋容置疑,这是一项明智的决策,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然而这项伟大的"合村并镇"政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我国农村顺利实施这项政策的可行性有多强,是否是对于任何地方的农村都是适合的?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与该政策又会有哪些冲突与矛盾?在农村推广"合村并镇"政策会有哪些问题以及会遇到哪些困难?全国示范性地点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作为21世纪青春热情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实践,广泛调查研究。虽然我们的知识有限,但我们也会利用这有限的知识和无限的求知欲望去完善的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尽可能的会提出我们自己的意见,积极身入到国家的政策中去,争取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2012年8月3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荥阳汜水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正式以我们的名义生效,也从此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研究汜水镇“合村并镇”政策的实施,充分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建设及发展方向的规划;第二,深入思考发现,了解民生关注热点问题,并通过自身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第三,总结经验,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断,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的社会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合村并镇的背景

合村并镇,亦称“合村并点”,有的地方称之为合村并居或合村并城。它是我国一些地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改革落后农村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进行的将几个临近自然村整合起来,建立农村社区的综合改革和探索。显而易见,合村并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思路,同时它更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举措。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进程缓慢,并且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已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成为当前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城镇化是城市化的第一个阶段,合村并点就是实现城镇化途径之一。新农村建设倡导已久,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在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强城乡联系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合村并镇政策正式被提了出来。

长期以来存在的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带来的“三高两难”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不改变传统农村治理结构,就很难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高是什么?一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重。二是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全市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达257平方米,高出国家标准107平方米,空心村比例达80%,有的村庄房屋空置率高达50%。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医院、学校、超市等基础设施,因村庄过于分散而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的扶持资金分散到各村,就像撒胡椒面,收效甚微。

两难又是什么?一是村级管理水平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许多村选不出党支部书记,有的村就是“矬子里拔将军”。二是民主管理难。大家族在村中的人口比例多,家庭宗派治村的痼疾难以割除。“三高两难”已成为制约汜水镇农村发展的瓶颈,不改变传统农村治理结构,就很难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合村并镇的意义及重大影响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城镇步伐,缩小城乡差别。只要改变了城乡差别,存在的“三农”突出矛盾就能得到化解,社会深层次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造成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原因即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近代重视不够因素;即有客观事实存在,也有主观人为关系。把形成农村落后恶果的罪责都归咎于某个时期,某个朝代,某一个人都是不客观,不公平的。从现代角度分析,农村现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及现代化建设,对粮食安全形成威胁,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虽说近几年是农村变化最快的时期,取得巨大成就。不过还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所以,加快 “合村并镇”速度,实行(香港大公报文章提出的)“大村庄制”,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想选者。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现在农村村庄布局缺乏理性,没有规模,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推行村镇合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

首先,由于现在汜水镇村庄分散,结构不合理。给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很大成本,浪费很多宝贵资源。却因利用率低而得不赏失,成效不突出;实行“合村并镇”就能克服遍撒胡椒面的弊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起到缩小城乡差别的更好作用。

其次,在现在的经济时代,规模经济非常突出。常言说的好:一分利撑死,十分利饿死。因为绝大部分村庄人口少,消费水平有限,再加上运输成本,造成村内商品价格比城市还高,而经营者盈利却低的现象。所以,要想经济突飞发展,只有走“合村并镇”之路,形成十几万的人口规模,才有可能改变这种现象。集中建设的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及政府机关的功能等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规模经济就能充分得到体现。

再次,我们不难发现,大城市能够辐射周边30里左右,小城镇也能涵盖15华里。范围内的农民比较富裕,生活水平甚至超过城市居民。明摆着的理,这些农民地里的野菜,带到城里就能换成钞票,不要说种植的产品了。闲暇时又能进城找个零活,挣钱非常容易。而偏远地带的农民,苦心种植的雪白菜花却要烂在地里换不成钱,进城打工也比不上郊区农民便利,往返需要路费,吃住需要开销。地利的反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见一斑。所以推行“合村并镇”建设,加强农村城市化步伐,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解决农民远走他乡离别亲人之痛。充分发挥城镇的带动辐射作用是改变农村现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支撑。

(二)可以扩大内需。农村市场巨大,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推行“合村并镇”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可以扩大就业范围,减轻城市就业压力,转移就业方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城乡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造成农村人口始终生活在条件差,生活艰苦的环境里,看不到终点在什么地方。迫使农民千方百计往城市钻,宁可呆在城市中领取三五百元的低工资,也不愿在农村拿七八百元的高工资工作,对城市就业产生巨大压力。推行“合村并镇”建设就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并吸纳城市精英返农创业,引领农村快速发展。是扭转严峻就业局面的最好出路。

(四)可以节约土地。农村院落散乱,荒废的空村旧宅,少者几十亩,多者上千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序膨胀浪费了很多良田。通过“合村并镇”建设,一栋楼房就能容纳上百户农民,可以说全国无数的村庄就能减少很多,腾出许多良田。有效返解农田减少带来的粮食安全危机。

(五)可以缓解城市房价过快增长。农村落后面貌现象的长期存在,迫使农民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命运,千方百计留住城市,形成农村干部尽可能往乡镇迁移,城镇干部想方设法去县城安家,县里干部努力到市里发展,这就造成大中城市住房紧张的现象,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合村并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阻断农村涌入城市的洪流,也能起到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作用,降低民众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六)能够促进计划生育工作顺利进行。自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得到明显遏制,取得很大成效,达到了控制人口的目的。只因农村多子多福思想根深蒂固,养儿育女防弊老的方式没有打破,给计生工作带来想象不到的阻力,农民抵制情绪非常严重,在推行过程中干群关系明显紧张,造成党和政府的形象打了折扣,威信下降。施行“合村并镇”建设,有利于改变农民的生育观念,提升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农民自觉履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观念,改变现行的被动推行模式。

(七)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仍有部分生活在深山老林或者偏僻地区的农民从来没有坐过汽车,一生见不到火车。在此情况下,要让他们富裕起来,确实不容易。实行“合村并镇”使他们尽早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更新旧观念,走向新环境,提高其素质。是摆脱贫穷生活的好途径。

(八)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在农村处境最惨要数老人。以前的养老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很多老年农民干了一辈子农业,到头来却一无所有,生活没有保障,居住没有着落,处境比较悲凉。通过新农村建设,村镇合并改造。建起完备的养老机构,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良好社会氛围。

(九)可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学校的现状大家很清楚,学生多者百十人,少者几十人,老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力,很多面临垮台危险。承救办法不外乎集中办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村并镇建设达到此目的,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

(十)可以加快农村耕地的合理配置,加快土地资源流转速度。真正达到愿意种地的农民有充足的地源,收入的增加。不愿种地的农民,放心大胆的甩掉土地包裹,转向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十一)对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益处。

(十二)合村并镇的推行是农村建设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及行政管理成本效果最佳的措施。

(十三)可以争强抗击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

(十四)能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在8亿农民当中,体育健将文艺精英要说没有,肯定是错误的。由于农村教育事业落后,缺少专业老师指导培养,大量这方面的好苗子因缺少适合成长的土壤,被扼杀在启蒙阶段。通过合村并镇建设,完善学习环境。体育文艺方面的人才的就能就能得到施展,很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文艺事业发展。

(十五)能够促进农村民主事业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宗族势力、家族关系成为农村民主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即使是通过合法选举得出的结果,仍然避免不了带有裙带关系的烙印,通过村镇合并建设,打破现有居住格局,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民主政治。

(十六)能够有力冲击光祖耀宗思想,建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阻止人的拜金思想蔓延,起到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效果。对遏制社会腐败现象有一定积极作用。

推行村镇合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精髓所在。“三农”如同人的躯体,上面已经出现脓包,光靠吃止疼片,擦紫蓝水只能掩盖表面现象,解决一时的疼痛,反解疾病爆发的时间,而不能解除病因。要想彻底根治“三农”存在的病根,推行村庄合并也许是一剂无可取代的灵丹妙药,三﹑目前合村并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任何一种政策都具有两面性,合村并镇这项政策也不例外,对此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1.当今中国的现状是不是适合大面积的合村并镇?

合村并镇,虽然说是为了加快城市化的步伐,让农民都住上楼,但就当前中国的现状显然不适合大规模的搞合村并镇。虽说当前的合村并镇主要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进行,但沿海地区也不一定全部适合合村并镇,合村并镇必须能够解决当地居民合村并镇之后的工作,生活,和未来的长期发展,否则即使按照规划进行了合村并镇,也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后果。

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一种粗放新的发展,往往只比较在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出于国家长期的一种健康的发展,合村并镇的实施还是应该比较谨慎的考虑实施的地区。对于贴近市区的地区,就像即墨市环秀办事处这样的地区由于其基础设施较好,补贴的标准较高,拆迁后影响较小,可能会比较容易实现,而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这样的纯农业地区,土地是他们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盲目实施合村并镇,不顾及到农民以后的出路,不但不能加快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反而会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2.中央的政策和地方的政策实施脱节。

从国家政策实施合村并镇之策的初衷来看,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农民能够住上楼房,改善其生活水平,也更好的进行社区管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但当政策传达到地方之后,往往会有悖于国家政策的初衷,由于现在房地产事业的火爆,出售土地,是当地政府的组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当地官员获得政绩的最见效的手段。当前的合村并镇活动之所以被基层政府急不可耐地贯彻执行,让农民住楼、改善居住环境的背后,凸显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这就导致了拆迁居民对于国家政策的误解,出现对国家各种政策的一种抵触情绪。所以说现在,中央的政策在下达到地方过程中的失真是现在来说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如何确保合村并镇真正的落实下去而没有变了质,为了利益而冲昏了头脑,对于农民来说是关系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首要任务所在。

3.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实施合村并镇的过程中已经在农民心中产生了很对不好的印象。

通过对村里的农民的调查,汜水镇各行政村大部分村民在初级阶段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大部分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进行合村并镇不符合农村生活的现实,是对农民财产和经济利益的一种严重侵犯与剥夺,根本不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令人难以容忍。另外,相当多的基层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在舆论宣传方面弄虚作假,在操作上则是强迫农民就范,在农民心目中留下了很差的印象。4.有人担心置换出的土地并不能马上还原成农田。

“合村并镇”是为了使农民集中居住,空余出大量土地扩大耕地面积,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质疑的原因不说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单说置换出的土地,在原来住宅的地上必定有石头砖块等垃圾待清理,几年内能够恢复成为适合耕种的土地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现在的技术水平日益发展,希望政府或者开发商能够善始善终,处理完美。5.房屋及产权问题

以前农民住的地方是分宅基地,而通过合村并镇之后集中居住,可能要住在多层的楼房中。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房屋的产权问题。居住的房屋是否存在产权,如果无产权,是否相当于变相剥夺农民的宅基地。通过土地的置换农民能够得到怎样的好处,房屋质量能否保证,后续的工作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平改楼”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村民的收入水平是否能够跟上,保证提高的生活水平维持下去。楼房的增值服务,例如统一整洁方便,社区卫生等等的服务在落实上的问题。6.土地性质是否改变。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合村并点政策出台最本质的背景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紧缺,招商引资等企业发展缺乏土地。政策本身良好的出发点其实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特别好的体现,在农村经济急需发展的情况下,拆除的农舍基本不会被扩充作为农业用地,而只是在名义上扩大了耕地面积,在保证不触碰十八亿亩红线的基础之上,恰恰成为了政府招商引资中置换土地进行建设的筹码。

(1)农民打破界限较难。农民一般的日常生活很少会超出“自然村”的范围,“自然村”是在农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而合村并点打破了“自然村”的界限,使农民一时难以适应;

(2)干部配置较难,换届选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合村后新村委会将发挥什么作用还无法预见,合村后繁重的村务,对于新任村干部是较为严峻的考验;

(3)在合村并点过程中存在政府要求过急、强制拆迁、强制征地的现象,同时部分地区补偿金过低,农民意见很大;

(4)在“后合村阶段”,要警惕村改居后可能产生的大量“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对于这些农民,政府必须尽早提出详尽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5)在“后合村阶段”,极有可能出现村民间交流成本提高的问题。原本生活在同一个自然村落中的村民们在村庄合并之后,往往难以适应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村民之间的相互认同感会被大幅度削弱,村民之间的交往成本也就会随之增加。

正如实践中一位村支书说,“农民新村只有在县城边上搞才合适。”如果不加区别地全盘实施合村并点,对纯农业区也实行强制城镇化,其实并不能从根源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之计。

四、对合村并镇政策前景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的问题只要与农民相关都是大问题,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民是国家的基石。

政府在经过多方论证后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其动机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尤其在目前针对“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上看。如果说合村并镇政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农民变市民”的话,其出台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主观臆想;如果正如我们调查的那样,政府出于解决发展瓶颈(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考虑的话,这一政策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创造极大地效益,但如果不能保障农民的应得权益,不能为农民找到新的出路,甚至是对农民群众的需求不闻不问,那么,这项政策的前景不容乐观。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前半段作为制度上是可以由政府全权把握的,但后半段往往靠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一切,政府很多时候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在有限的可作为的阶段内,政府只有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眼光放长远,不做政绩文章,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办成办好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

当然,任何一个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合村并镇如果要深入走下去,必须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在这里,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1)以人为本。这项政策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最终目的必须是加快发展、富民强村。因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符合群众意愿,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群众利益,并且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在今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障好干部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2)因地制宜。分析各地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原居住水平普遍很高的村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搬迁,对纯农业区的农民不要进行强值搬迁。建议在初期只对城郊的村镇试行合村并点,成熟之后再向其他地区推广。

(3)要保证原有政策的稳定性,减少各方面的矛盾冲突。保证合并后农户的税改负担卡标准不变,农户责任田经营权和原村组签订的各项经济合同不变,原已锁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合村后不再任职的村干部当年的工资待遇不变等等。

(4)严守各项法律法规,按章办事,切实保护农民权益。严格按照国家土地补偿标准对农民失地进行补偿,保障失地农民的一切应有的权益;严防少数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占地卖地,获取非法收益;对招商引资的项目进行必要的审查,不能因为暂时的经济利益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可持续发展。

(5)重视思想工作。合村并镇是一项大的改革措施,关系到村组干部的进退去留,关系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上下左右的思想搞通很关键。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干部群众在合村并镇上存在以下几点忧虑:一是乡镇怕“出乱子”,担心影响稳定;二是村里担心债务均摊、收入平调;三是村组干部担心丢掉了个人的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四是群众担心政策没有延续性,自身利益受到损失。为了统一思想,打消顾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争取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做好宣传,保证干部群众对政策的知悉度,保证群众知情权。

(6)合村并镇之前要做好各项前提基础工作。许多农民之所以对于合村并镇有所抵触,主要是并居之后无法保证就业,未来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只有做好配套的工作,在并居的同时在社区周围开办一些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第二第三产业。照农民说的原话:“只要合村并镇之后能有地方干活挣钱就行”。只有做到了这样,农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合村并镇的真实意义。

四、国内示范地点的情况

山东省的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早在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规范“小城镇建设”的第47号文件里就对“合村并点”进行了说明。近几年,山东省的合村并点工作开始正式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由于各个地区开展时间不同,各地处于建设的不同阶段,总结出了不同的经验,面临着不同类型的问题。

1、临朐县——体制层面的合村已结束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北部,有10个镇(街办),937个行政村,8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4万,土地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占87.3%,平原占12.7%。全县耕地73.8亩。粮、油、瓜菜、黄烟、蚕茧、中药材、养殖、林果、农副产品加工、劳务输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该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46元,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县市之一。1

临朐的整体情况是:仅完成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确定了社区名称和社区里的中心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刚刚结束。在此基础上,并点的外围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但由于还没有涉及征地、拆迁等问题,故过渡较为平缓,矛盾未集中凸显。

在这次合村并点工作中,李家庄村作为中心村,与河崖、尹家桥等三个村合并成为李家庄社区,人口规模从1500人扩大到了3000 1 人。其中,有两个村是所谓的“空壳村”,有许多外债。这是典型的“强弱联合型”。

2、昌乐县——实体阶段的并点进行中

昌乐县原有888个行政村,其中 500人以下的村有407个,200 人以下的村 61 个。村庄规模小,普遍存在着选人难、投入难、服务难、发展难的问题。自 2007 年开始,昌乐县以城郊村和镇区村为重点,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展开了合村并点工作,除山区村、库区村外,调整后原则上不再保留10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到目前为止,昌乐县已建成“大村庄”74个,减少行政村514个。

昌乐县的整体情况是:在结束合村的基础上已开展并居工作,多数村民迁往新居,部分新建行政村开始运行,昌乐县的改革已经开始触及改革的最核心问题(土地问题),涉及各阶层切身利益,因此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较突出。

以下为三合社区

合村后环境

三和社区是由砚家河、高家河、西店、申明亭、田老、小王家庄、郝家崖等7 个自然村于 2007年底合并组成的,共1082户,3393人。“三和”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但这7个村村情不同,有的村宗族派性严重,有的村3年选不出当家人,有一个村甚至18年没有召开过村民大会。

三和社区在合村的过程中,首先合并了党的基层组织,成立了三和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2009年11月,三和社区举行“ 两委”选举。2377名选民中有2095 人到会投票,占选民总数的88.1%;9名新当选的“两委”成员得票率均在90%以上,其中3人全票当选。2目前新村规划占地400亩,原来的旧村址占地2000亩,社区整体建成后可节约1600亩土地。3

目前该社区正处在实体建设阶段。建设分三期进行:

一、二期共建设居民单体住宅楼275座,目前已入住约100户(即目前总入住家庭占总数的不到1/10),三期在社区北侧建设10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楼,建成后七个村的居民共同搬入。

与此同时,配套设施也在同期建设中,包括已完工的行政服务大厅、幼儿园、警务室、卫生室、超市、图书室和正在建设的老年公寓等。从目前来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整合村庄、建立农村社区,这是山东省德州市推行“合村并居”改革的主要内容。两年来,这个农业大市中的改革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近期,德州公布了“合村并居”的最新数据:“六成村庄合并,减少4980个建制村,新建3339个社区性组织”。

2008年上半年,德州在所属每个县市区各确定一两个乡镇试点。2009年3月,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的意见》,作出全面部署。

在合村并居过程中,德州不搞一刀切,探索出7种合并模式: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吸纳型,强村带动型,产业联结型,企业带动型,相邻村合并型。山东省委、省政府调研组评价,“这些模式尊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保证了合村并居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几次到德州实地调研,他认为德州市建立农村大社区治理结构的做法,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抓住了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关键点。他说在农村推进改革很难,难就难在找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而德州推进合村并居改革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了二者的平衡,有示范意义。

然而合村后带来的变化也是令人称奇的。合村并居带来“乘法效应”

合村并居改革分步推行,冢子张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2008年上半年,冢子张村与小李村合并后,当年底就有106户乔迁新居。如今的冢子张社区,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街道贯穿村子东西,两侧是一色的白墙红瓦二层小楼,社区内有幼儿园、老年公寓、文化大院、卫生室、超市。“住在这里舒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村民感慨万端。

“合村不是简单的村村相加,”德州市市长吴翠云说,“政府通过科学运筹,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实际上,合村并居正在迸发出的是一种“乘法效应”: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基层组织等多重因素构成了“乘数”。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搭建了平台。宁津县崔杨社区建起高标准的医院、学校、老年公寓,合并过来的两个村68岁以上的,全市有120个社区新安了自来水,180个社区新修了连村路,290个社区新建了服务大厅和活动场所。

合村并居改革中,德州市积极推进乡镇驻地周围村庄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到小城镇发展,扩大了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扩散效应,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市已规划511个村庄合并到乡镇驻地社区,人口21.19万人,占乡镇现有建成区人口近半。庆云县以县城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向城镇集中,向二、三产业转移,有41个村庄、2.6万人进入乡镇驻地社区。

合村并居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德州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86家,占全省1/10,其中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627家。禹城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夏季社区由9个村合并而成,去年,这个社区新增菜棚100余个,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2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外包种植蔬菜2000余亩。平原县叶庄社区以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农户每亩土地每年有900至1200元的固定分红,还能得到100至200元的二次分红。

合村并居还整合了党建资源,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农村干部平均年龄45岁,比合并前下降4.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5%,提高19.5%;村委会主任中有企业、有项目的能人占54%。全市农村“两委”人数减少12092人,每年可节约经费2490万元。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社区由5个村合并,社区党总支书记崔吉海算了一笔账:原东崔村每年开支约3万元,其他4个村每年各约2万元,合并后新社区年开支约4万元,节省7万元。

山东省委、省政府调研组认为,德州市的改革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这些做法对于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即墨市环秀办事处前东城村位于山东青岛即墨市环秀街道办事处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西邻城南工业园,南邻城阳区,东靠东城山,北靠后东城村。该村是附近一带最繁华的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村内村民已不再从事种植业,主要自主创业和成为产业工人。该村拟于2011年进行旧村改造,村委与居民的补偿协议已经签订完毕。在该村实施合村并镇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阻力。目前拆迁已经开始,居民的租房补贴已经到位。

山东省虽然作为全国示范地点,许多地方已经实施了国家“合村并镇”政策,前景很光明,但在本质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方向上,可能脱离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向,没有清楚地看到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是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民住上楼,就是搞城市化。在被调查的农民心中,只要生活过得幸福,住不住楼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样被强迫上楼更不能体现出是真正的新农村建设。

其次,在基层的实施中有悖于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虽然山东省的农村经济水平在全国来说处于前列,但当前山东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物质和精神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展合村并镇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搞这样的全体农民住楼运动,违背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背离了科学发展观。像唐王镇这样的,刚刚达到小康水平,就直接往城市化进行过渡,速度有点过于快了,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再次,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民心离民意,对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挫败影响。山东的农村能民还没有没有全部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生活不算很富裕富裕,在这种情况下,将农民辛辛苦苦刚建的新房因为一个合村并镇就全部拆掉,农民是经不住正阳的折腾的。现在搞这样的行动,不仅会使农民返回赤贫状态,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能力,使农民以后的工作生活失去了保障,属于一次性把农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泽而渔的行为,最终致使山东农村经济陷于长期滞停状态,釜底抽薪,山东农村经济将彻底伤失可持续发展力。

最后,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埋下社会动荡的根源。合村并镇意味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进一步削弱农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质条件,致使大部分农民成为无法很好的就业,成为社会的一种不安定因素,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带来可怕的隐患。中国农村稳定了,中国的社会才能稳定。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我们本身就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结合,由于自身在社会未来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就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目标。

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这次的实践活动或许微不足道,但对我们来说,确实亲身融入祖国,融入社会的一大步。“把青春和智慧贡献给我们的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连,生命才有意义,青春的岁月才会更显生动,精彩。

目前荥阳市合村并镇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由于汜水镇不是一期工程,所以它正处在初期准备阶段,同村干部交谈之后,我们发现在这一转型时期大家都或多或少有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显然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汜水镇也存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会继续关注它未来的发展.暑期实践调研团全体队员

时间:2012年8月15日

参考文献1.数据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275.htm

2.山东德州六成村庄合并 合村并居带来“乘法效应”摘自人民日报

3.山东省撤村并居调查——历城区唐王镇和即墨市环秀办事处为例

下载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

    为民的事业 农民的选择——德州合村并居建设 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 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德州的动作不可谓不大:2008年上半年开始试点,2009年3月起全面推行,至今,全市83......

    旧村改造步骤

    一、 村向街道打报告,申请旧村改造 二、 街道同意后,以街道的名义向区政府打报告。 三、 办旧村改造用地预审。 四、 政府同意后由城市规化办公室出证明到规化局办选址。 五、......

    旧村改造流程

    一、编制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申报资料:1、本村在册户籍人口状况和现有土地状况.(附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册户籍人口状况证明和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

    旧村改造项目分析

    3、旧村改造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旧村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成堆、......

    旧村改造汇报[精选]

    强湾乡旧村改造情况汇报 (2008年11月10日) 强湾乡地处白银市区南部14公里处,南邻水川镇,东与水川镇、四龙镇接壤,西北与王岘镇、皋兰县相连,土地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丘陵......

    南山区大冲村旧村改造简介[五篇模版]

    南山区大冲村旧村改造简介 一、规划背景 弹指20余年,深圳以超常规的速度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爆炸式洗礼。就在即将跨过现代化的门槛、率先完成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

    民主村旧村改造拆迁安置协议书

    民主村旧村改造拆迁安置协议书拆迁人:平和县坂仔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 方) 被拆迁人:坂仔镇民主村石鼓楼组(以下简称乙 方)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我镇集镇周边乡村由农业向工......

    合村并点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行政村“合村并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