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行政村“合村并点”工作的实
施
意
见
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相关要求,现就我市行政村“合村并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以县(市、区)为主导、乡镇(街道)为主体,积极稳妥推进合村并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村庄规模,减少行政村数量,逐步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纽带的农村组织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切实为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村并点”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风俗传统、资源分布、人口基数和产业布局等实际因素,区别情况、因地制宜、稳步实施。
2.尊重民意,实事求是。“合村并点”要广泛听取涉及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坚持民主协商原则,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搞“强迫式”“运动式”撤并。
3.完善配套,同步推进。坚持“合村并点”与村级组织建设同步考虑和组织推进,科学合理设置各类组织,健全完善村级组织体系,确保组织、职能、工作、责任“四到位”,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无缝”衔接。
三、工作任务
(一)目标要求
坚持提倡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原则上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都要进行合并;村集体经济增收压力较大或者到2021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压力较大的村要进行合并。截至2020年6月底,各县(市、区)行政村数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二)合并类型
1.根据历史渊源,让村庄回归型。按照历史沿革,对多年前本就是同一行政村,后被拆分的村庄,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优先进行合并。
2.根据血缘关系,让村庄回家型。对宗亲关系较为密切的村庄,利用血缘和亲情等关系,推进村庄合并。
3.根据地缘关系,让村庄汇合型。按照村庄的地理位置分布,对地缘相近、禀赋相通的村庄进行合并。
4.根据班子情况,实现强村带弱村型。结合落实“强村帮带”工程,把班子较弱、无干部可用的村庄与班子较强的村庄进行合并,实现村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5.根据产业特色,实现产业集聚型。把产业特色类型相近、有大项目带动的村庄进行合并,实现村庄抱团发展。
6.根据搬迁拆建,实现集中居住型。结合城市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压煤搬迁、南四湖整治等工作,对集中搬迁居住的村庄,稳步推进合并。
(三)政策把握
1.把握好“六个慎重合”。合并后不稳定的慎重合;村小但支部班子强集体收入过10万元的慎重合;历史上有积怨,风俗习惯不相同的村慎重合;无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村慎重合;距离较远的村慎重合;少数民族聚居的村慎重合。
2.坚持好“六个暂时不变”。行政村合并后原定市以上财政扶持资金发放不变;原村民小组和行政村土地、河滩、林地等自然资源隶属权暂时不变;原行政村债权债务和农机、电力、水利等服务设施,公共房屋、道路、树木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暂时不变;土地承包、租赁合同暂时不变;现任村干部的补贴待遇标准、发放渠道暂时不变;村主职干部的任职年限顺延至下次村“两委”集中换届暂时不变。
3.合并后村党组织建设。合并后的村党组织先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或者从原行政村党员中选择“三高三强”型优秀人才担任。在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时,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设立党小组。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村民开展自治活动。
4.合并后村自治组织建设。按照《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可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推选产生村民委员会下属组织、村民代表,或者选出村委会临时负责人。
5.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庄合并后,可成立自然村(原行政村)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原行政村的“三资”和债权债务的管理运营,按照依法、自愿、民主、公正的原则进行股份制改造,将除承包地以外的各类资源和经营性资产作股量化到经济合作社成员。在成立自然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可通过股份制形式,成立合并后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整个村“三资”的股份化和整合融合。对于合并后新产生的集体经营项目及收益,结合实际归合并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四、实施步骤
1.调研谋划(2019年10月下旬前)。县(市、区)深入村级一线,全面了解村“两委”班子和村情民风,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并提出合并试点方案,报市“合村并点”工作办公室。
2.开展试点(2019年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各县(市、区)择优选择2个乡镇(街道)开展合村并点试点。要进一步明确合并后的村级组织架构和目标任务,加强合并后村级组织的日常运行、制度执行、工作提升等方面的管理。
3.推广实施(2020年1月至6月)。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再次进行摸底排查,组织乡镇(街道)提出合村并点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开合并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合村并点工作领导体制。成立全市合村并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合村并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信息交流、督导检查等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建立联系点制度,每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联系1-2个乡镇(街道),县、乡党委书记联系合并难度最大的村,指导、监督联系点采取有力措施,顺利推进合并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合村并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统筹谋划,加强力量,有序推进。
2.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合并后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合并后村庄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政策制定、项目安排、督促检查、考核和业务培训等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村庄合并的规划编制等工作;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合并后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以及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合村并点工作的费用,同时保障合并后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补贴等资金投入;审计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加强对合并后村干部经济责任和集体“三资”专项审计工作,对违规处置和变相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及时纠正;公安、信访部门负责加强对合村并点工作中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及处置;纪检、宣传、网信、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发挥好职能作用。
3.确保稳步推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合村并点的方针政策、部署要求,以及村“两委”干部的标准条件、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积极营造推进合村并点良好氛围。建立合村并点重大问题、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防范、掌控和处置。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变化,防止炒作负面新闻、不实信息和突发事件。
4.鼓励探索创新。在合村并点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党员干部轻装上阵,确保合村并点顺利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