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

时间:2019-05-14 15: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

第一篇: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

为民的事业 农民的选择——德州合村并居建设

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

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德州的动作不可谓不大:2008年上半年开始试点,2009年3月起全面推行,至今,全市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123个社区(村),85%的选民参加投票选出了新的社区(村)领导班子,全市已开工建设农村社区并居点629个,7.8万农户搬进了新楼房。

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不激起波澜。难能可贵的是,德州市推进合村并居两年多来,没有一起上访。

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为何得以顺利推进?记者走村入户,与农民倾心交流,一个印象渐渐清晰起来:着眼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这项事业最终成为农民的选择。村民联名要求建社区

宁津县大张庄镇清明寺村是传统的木材加工村,全村200多户家家生产家具,所谓的车间就在自己家的厢房和庭院里,昼夜都有干活的,整个村里噪音刺耳、锯末扑鼻。45岁的村民李万良说,他们多次要求村委会解决问题,但受土地政策所限,村干部一直没找到好办法。听到鼓励农村建社区的消息,李万良和其他村民联名,要求镇政府尽快启动社区建设。大张庄镇政府在充分征求民意并精心规划后,一年内就建起了清明寺社区,并在与社区相隔100多米处建起了木器加工园区。“休息、干活两不相扰。”李万良笑着说。如 1

今,他的木业公司占地20亩,利润也从十几万元跃升到近百万元。

在德州,有不少像李万良这样主动要求建社区的农民,也有不少农民是被亲眼所见的明显高出一大截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优惠政策所吸引,“被动”进社区的。

齐河县晏城镇南街村村民庞业林2008年花7万元盖了一处宅院,并居时他舍不得搬,村支书赵学银大手一挥说:“你愿留在坑坑洼洼的老村里随你,后悔的时候来找我不迟。”像庞业林这样的农户在南街村有16个。等到漂亮的社区建好了,这16户村民合着伙找赵学银,赵学银还是大手一挥:“成,拆老宅子一分钱不补,200平方米的新楼房,成本价十一万八,拿五万八就住进来!”当天晚上,这些村民就把钱交上了,生怕支书“变卦”。

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是德州市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展开的保证,从合村子到选班子、从社区起名字到楼房户型设计,无一不尊重民俗民意、彰显乡村特色、注重文化传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政府坚守“引导而不主导、积极倡导而不硬推”的原则。去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是10万亩,德州市争取到3万亩,农村合村并居每腾出一亩土地,光指标就可获数万元收益。像南街村新建社区占地118亩,腾出350亩地已复垦为耕地,村集体将这些耕地对外承包,每年至少可获35万元收益用于社区事业和补助农户,腾出的建设用地

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又能换来1925万元资金,一部分补贴农民搬新楼,一部分兴建社区公共设施。

德州市委副秘书长李淑华告诉记者,德州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从“合村子、选班子”,变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开始的,触动了许多干部的利益,“并居住”更是牵涉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起初以为肯定会引起大量上访,市里成立了由纪委、公安、法院、检察院、民政、信访等部门组成的接访队伍,结果没有一起上访。

老百姓心里都有笔账

齐河县南北社区2009年4月开建,起初规划合并村庄时,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只圈了6个村。2010年春,首批200多户村民入住新楼房,社区如今已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这番好光景竟然惹来了“麻烦”:距此5公里的芦庄村支书李有志找上门,非要带全村人并居不可。芦庄村有100户人家,那里是老黄河故道,全是沙窝白土,只要一下雨雪,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不让芦庄进南北(社区),俺们就到县里上访!”李有志对镇领导说。几经协调并经县政府同意,芦庄村如愿并入南北社区,今年底就能入住。就这样,并入南北社区的村从当初规划的7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5个村的新楼房已在社区南部齐刷刷耸立起来。

老百姓最讲实惠,搬楼房进社区划算不划算,他们心里

都有笔账。平原县恩城镇西关社区首批175户村民于2010年11月搬进新楼,55岁的王念光住的房子105平方米。房子是宅基地换的,几乎没再花钱。老王说,房子质量很好,有保温层,还是两层玻璃,比从前住平房时生炉子暖和多了。“冬天最冷时,早晨一拉窗帘,玻璃上全是水珠珠。”老王的媳妇兴奋地拉着窗帘演示给记者看。老王家是地暖,暖气来自镇政府免费配的燃气壁挂炉。老王说,炉子一天最多开五六个小时,他搬进来时买了200个气,到4月2日还剩80多个,一方气2.3元,一个月下来水、电、气也就花个七八十元。他说:“费用承担得起”。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袁桥社区因建京沪高铁客运站享受到了“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社区2661户8964口人,每户宅基地统一作价15万元,每人享受新楼房面积40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680元,一家三口120平方米的房子拿到手后还能剩下近5万元,买家具、装修基本上够了。村民赵桂青给记者说了一段近似绕口令的感受:“没上楼时不爱上楼,上楼后光想上楼;以前总觉得上了楼么事都不方便,现在上楼了觉得哪里都舒服。”

“两区同建”农民受益

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德州不仅考虑到农民的眼前利益,更谋划他们的长远利益。

平原县在德州市整建制率先完成了合村合班子。他们在推行合村并建之初,就特别注重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一并规划、同步推进,提出“让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产业基地、每个产业基地都有龙头带动”,并在每个农村社区并建点规划了产业园区。县委书记董绍辉认为,致富产业有没有,群众收入高不高,是农村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在考虑“如何让农民住得进楼”的同时,必须解决“如何让农民住得起楼、住得好楼”的问题。

平原的做法被凝炼成“两区同建”在全市推广,即: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扬社区离县城20公里,离镇驻地10公里,因为成立了以苗木基地为主的农业产业园区,社区建设格外顺利。园区将原来150个农户分散经营的1000多亩耕地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到公司,用于苗木花卉种植,在这里打工的中年妇女和60到70多岁的男劳力年收入万元左右。目前,社区在建面积3760平方米,已启动并建户50户,搬迁38户。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6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投资180多万元建起了社区小学、卫生室、文体活动大院和老年公寓。“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园区收入的强力支撑。”社区、园区党总支书记任志强说。

齐河县南北社区的李玉刚,过去一家四口人守着8亩地“走不开放不下”,辛苦一年收入顶多剩七八千元。合村并

居后,社区成立了合作社,全村90%的土地入社规模化经营,形成了500亩大棚西瓜种植园区,亩均纯收入6000多元。李玉刚把土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到合作社,让老母亲在家带孩子,两口子一起去天津一家塑料厂打工,两年时间挣的钱交齐了买楼的5.8万元还有结余。袁桥社区60多岁的邱文才则唱着自己编的顺口溜赞美新生活:“住楼房,开门店,每月有油又有面;邻里间,按门铃,告别时说再见;小孩上了幼儿园,老人苑中把体健。”

“两区同建”符合德州实际,顺应农民意愿,市委书记吴翠云反复强调三个“不动摇”:推进合村建区决心不动摇!确定的工作目标不动摇!维护群众利益不动摇!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考察后称:“德州市的做法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抓住了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关键点,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中国广大传统农区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具有示范意义。”

第二篇: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

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我县地处鲁北平原,总面积90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

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448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工作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整合开发、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径。这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农村合村并居的建设工作。在规划实施中,由于村庄数量多、规模小、位置散,以及传统的观念束缚和经济的制约,触及到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困难。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相应的方法措施,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和谐、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科学规划,总体布局。2009年县规划局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全县通盘考虑,统筹城乡规划,根据各镇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我县448个行政村规划为43个农村社区,为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近年来,结合我县的发展实际,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先后指导完成了兴福李韩社区的合村并居工作和锦秋社区、王楼社区和伏栾社区的城中村改造规划。

3、严格规划,细致分工。各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以

《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依据,严格规划控制,各镇要根据43个农村社区的分布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在农村合村并居工作中,各镇、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划,分级报批,要以《博兴县人民政府关于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意见》为依据,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杜绝多占土地和建新不拆旧现象的发生。各镇要尽快完成各自的总体规划并报批实施,对于各镇总体规划没有批复的,所有项目不予审批。各镇(街道)申报上来的农村合村并居项目,县规划局要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给予评审用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各镇(街道)要以《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指导,以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循序渐进的组织好农村的合村并居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目前,各镇最迫切的工作是尽快报批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各自的合村并居工作。扶持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发展转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农村合村并居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篇:合村并居 群众受益 持续发展

沁园办事处袁屯村新农村建设

情况总结

近年来,袁屯村两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村并居,集中建设了新农村,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新村怎么建,怎样可持续”等难题,硬是把一个贫穷小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型农民社区。走出了一条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村和谐拆迁、全员受益、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我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村”、“焦作市首批新农村试点村”等,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人民日报》社、河南省委、省政府、焦作市、沁阳市等领导多次莅临视察指导。

一、统一思想,合村并居,寻求新农村建设突破口 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袁屯村位于沁阳市沁南工业集聚区,由袁屯、藕庵、小李庄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56户666口人,土地面积958.86亩。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三个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了袁屯村发展:一是居住分散,思想不统一。全村居民自然形成了三个村民小组,意见不统一,不便管理。二是农民建房矛盾重重,甚至出现盖房返贫现象。虽说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但是许多人会把一生积攒都用在建设新房上,拆了建,建了改,房屋寿命短,住房质量 低,结构不合理,引发了不少矛盾,造成了严重的攀比浪费。三是土地资源严重浪费。户均占用宅基地过多,全村土地总面积958.86亩,仅村民住宅占地就占去了258.86亩,户均宅基地1.7亩,不少村民划新不交旧,宅基地空着也不交,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于是,改善居住环境和治理空心村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村两委一班人决定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村两委经过多次会议,认为如果统一建房子、修路,有“三个值得”。一是可以消除攀比浪费的根源,每户群众可节省建房款10多万元,群众可以得到真正实惠,值得!二是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提升袁屯形象,值得!三是按一户0.36亩宅基地计算,节约宅基地157.84亩,这将是全村群众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由此,村两委深刻地认识到,宅基地问题就是全村发展与稳定的总抓手、牛鼻子。于是,村两委一班人下定决心:合村并居,在袁屯原宅基地上集中建设新农村。

二、合理布局,谋划发展,描绘袁屯新农村建设蓝图 在确立新村建设的思路后,村两委聘请“河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专家进驻袁屯村。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开发,绿色环保,改善人居,全员受益,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样式新颖、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164座,配套建设幼儿园、敬老院、医疗所、超市、文 化娱乐中心、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用设施,绿地率占35%,村民新型住宅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分四期完成。总体规划拟定后,村两委先后5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拆迁安臵方案,确立了“以宅基地换房”的运作模式,并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最后全村一致达成了共识协议:一是先建设,后拆迁,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二是每户只交4.5万元费用即可入住新房;三是近年来新盖的两层以上楼房,聘请房管部门进行评估,村集体给予全额补偿;四是群众入住新房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抓阄定位,先拆先住,后拆后住,一碗水端平。

三、激活经济,流转土地,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是关键。钱从哪里来?一是利用村集体原有积累,分批建设,不贪大求快;二是创新集体融资方式,以企业租赁集体用地费用入股项目参与分红,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20万元;三是建成一批,搬迁一批,用群众所交建房款弥补不足;四是积极争取省新农村建设财政引导资金及银行贷款,保障新农村建设有后劲。四个方面环环相扣,使新村建设走上了滚动积累、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轨道。

贯彻落实沁阳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并把这一战略运用到农村工作中来,实施资本活村。成立了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包装项目,以新村建设节约的157.84亩土地为资本,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融资,跑焦作上郑州,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2月争取到中国农业发展河南省分行首笔2500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这笔资金到位后新农村原本6年建成的时间提速了3年。也为袁屯发展经济注入活力。

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先后有8家企业落户袁屯村,为袁屯村搞活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用企业土地出让金、土地租赁金入股企业参与分红,滚动发展。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是从事农业规模经营。有的群众承包本村流转土地,有的外出承包经营土地。如本村村民吴向东,在孟州市承包土地60亩种植核桃树,年受益达8万余元;二是就近在企业上班。近年来,经过村两委安排进入华泰等企业务工的有120余人;三是从事三产经营。目前,袁屯村太行大道东侧已建成门面房28间,支持发展个体工商户11家,从事三产60余人。2010年人居纯收入达到8760元,集体收入逐年递增。

面对全村劳动力基本实现二三产业就业、农民对土地依附性大为降低的新情况,村两委根据群众要求,对全村700亩的土地实行了流转,由“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农业生产与销售。这样,袁屯村不仅土地没有减少一分,而且粮食亩产量从908斤提高到1200斤左右。下步,村两委计划用新农村建设节约出来的157.84亩土地建设大型物流中心、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藕庵老街”民俗旅游项目,弘扬“怀府水席”文化,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完善水、气、电、路、养老等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加强农民文明意识培养,建设和谐新型社区,让群众不断受益,促进袁屯村可持续发展。

袁屯新农村建设2007年批准,2008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新型村民住宅85座,50户入住新居,35户也将入住新居。其余的79座已于2011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5月村民住房全部完成,截止目前完成投资3800万元。新型农民住宅,不仅样式美观,而且统一配臵整体厨房、水冲式厕所、太阳能、天然气、宽带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和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袁屯村几年来的发展,使我们深深感到:

必须有一个好班长。“党员干部要具备一种精神,坚持一种信念,肩负一定责任,做出一番作为”。袁屯村支部书记、主任秦东红不仅将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铭刻在心里,而且把它制成宣传栏作为村两委的工作警言,时刻鞭策自己、教育大家。秦东红从25岁开始从事工程建筑业,致富较早,自从书记、主任一肩挑后,村委会就成了他的家,接 待群众、宣传政策、谋划发展、事必躬亲。在他的带动下,现在的袁屯村两委班子成员俨然行政机关,上班下班,待人办公,井井有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必须有一个好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好思路,实行统一规划,全村宅基地纠纷没有了;实行土地流转,解放了生产力;实行招商引资,增加了集体收入;实行集中行使权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落实这一思路的整个过程,就是全员受益,持续发展,加快袁屯村发展的过程。

必须有一个好方法。袁屯村两委干部始终坚持群众工作“五要五不要”: 即“要见不要躲、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要疏不要硬、要劝不要顶”。村两委班子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融入“三重一大”决策、农村“三资”管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参政议政,决策党务、村务的重大作用。通过“袁屯夜话”、“党员联系岗”及每月一期的《袁屯快报》,真正起到了“大事小事群众早知道”的作用,拉近了干群距离,增进了干群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

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理念。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必须完全符合民意。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忽视或不重视这个环节,群众就会不满意,就会不支持,那就什么也干不成,建设新农村如此,办其它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比如建房费的标准,每户只交4.5万元建房费即可入住新房,让群众得到了最大实惠;安臵方案中,按拆迁先后,抓阄定位,群众优先、两委干部最后,这是最直接的公平、公正、透明;在各个环节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规划方案、拆迁方案、安臵方案、补偿方案等支持率均达98%以上,从而真正做到了情愿拆迁、和谐拆迁。近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群众上访。

必须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随着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把民生放在了第一位,也就是说村中有钱了要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建立了“重阳节”为60岁以上老人祝寿制度,每年“重阳节”为60岁以上老人举行集体宴会并发放慰问金和礼品,这已形成制度,每年“重阳节”这一天老人们不用通知都高高兴兴的来了,他们互相谈论:“儿子们也没有对我们这么好!”,聘请优秀教师创办了“5—7点”学校为在校学生补课,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他们可以安心去做事。(下一步我们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建设敬老院把老人们安臵好,让年轻人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元养老补助金,每逢月初老人们都会按时来村委会领养老金。春节每人发放200元和礼品,考上一本的大学生发奖金1000元,只要考上一本的学生,家长就会带着通 7 知书到村委会来领取,目前已支持了4名大学生。计生双女户、独生子女户每年春节发放福利时按照政策双倍发放。袁屯村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四、科学规划,谋划发展,走持续发展道路

今年10月换届前,我们以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为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了2012年至2014年发展规划。投资2.5亿元建设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投资200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在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中我们采用:“招商建设、引商入住、滚动发展、蓄势后劲”借鸡下蛋的运作策略,具体是:根据联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投资量大短期内难以建成的实际,先在园区建临街商铺270间,每间商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00m,建设成本12万元,采用预期方式,投资商以租赁方式提前缴纳租金,建设商铺,使用期20年,期满后交回商铺使用权。20年后270间商铺将成为袁屯村一笔可观的财富。20年后的今天,这些资产价值不低于两亿元,用20年后的房价除二十,我们每年的收益不低于1000万元。我们还将用这270间商铺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融资,进行标准化厂房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建设,买回福瑞生化有限公司开发的福海花园社区180间临街商铺,让袁屯村民多元化发展。“三年规划”完成后人均纯收

2入达到10000元,集体收入达到600万元。

2011年11月9日焦作市委路国贤书记在沁阳市委陈敬如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亲临我村检查指导工作,深受鼓舞,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以民生为地位,积极工作,保先进位,勇创一流,努力使袁屯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沁园办事处袁屯村两委

2011年11月

第四篇:西城街道合村并居工作情况汇报

西城街道合村建区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来到西城街道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西城街道合村建区的工作情况。

我们西城街道成立于2006年9月,下辖20个自然村,总人口8409人。2009年7月份,按照上级要求,我们把20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安居社区,同年11月,我们完成了社区居委会选举,成为全市第一个100%完成选举工作的街道,并荣获“全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为彻底实现由合村到并居的目标任务,办事处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了安居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建设路以北、四号路以东、枣园一路以西,占地232亩,总建筑面积29万㎡。我们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完成”的总体思路,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完成了社区总体规划。项目由德州嘉诚置业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4亿元,分三期建成,一期投资1.2亿元,建设居民安置楼12栋5万㎡,主体于2011年5月份完工,2011年10月实现510户1600余居民入住。二期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2万㎡,可实现1100户3300余居民入住;三期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2万㎡,可实现1250户3700居民入住。新社区建成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可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快街道的城市化进程。目前,社区一期12栋住宅楼已建设至2层,另有4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一是得益于一个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办事处成立了由工委书记任总指挥,工委副书记任副总指挥15人的“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发扬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一天24小时吃住在现场,工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度,分管副书记深入现场、靠上抓落实。从思想上把社区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

二是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补偿政策。我们通过借鉴外地经验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改变过去旧房拆迁补偿政策,探索出了“以宅基地换楼房”政策。规定:农户不管房屋质量好坏,不管是平房还是二屋楼,一律以实际测量宅基地面积进行拆迁补偿,农户获得补偿后,再以人均30平米的居住标准按成本价选购安置楼。此项政策的实施,一是农户不用自己掏钱就能住上楼房,而且还有5至10万元的拆迁补偿余款,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二是有效地遏制住了城中村的乱搭乱建行为,得到了大多数农户的认同。

三是得益于一个规范的推进机制。在农村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城中村改造拆迁协会”,对宅基地测量、补偿、户型选定、楼房安置、工程质量等全程监督,并实行公示,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同时对那些经三番五次做工作无效,肆意阻挠城中村改造的“难缠户”、“钉子户”,由司法部门依法强制执行,确保城中村改造的高效顺利推进。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村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事迹材料

村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事迹材料

市乡村地处乡南部,距乡政府8千米,距安江镇10千米。全乡总面积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积9500亩,柑橘面积3000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334户,1206人。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近年来,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精心指导下,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以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为中心,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来,村先后被列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获“怀化市农村经济发展百强村”、“怀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建设先进村”、“ 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村”、“ 市老科协村级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成绩

1、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完善社区工作领导机制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自创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以来,我们始终把改善社区民计民生作为富民兴村的重要落脚点,切实完善保障机制,狠抓工作推进落实,形成社区建设强大合力。一是明确领导职责。为稳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村支书任主任,村主任任副主任,其他村干部及驻村大学生村官和各村民小组组长任成员,负责社区建设的具体指导协调。同时严格落实村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形成社区建设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制度保障。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市乡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市乡社区建设规划(—2020年》、《社区村民自治章程》、《社区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社区工作每月例会制度。同时为了避免社区建设工作与村级组织机构职能的交错,我们创新工作组织形式,形成“一套人马、两套班子”工作方式,切实做到依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依法依规保障社区村民行使民主权利,为推进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突出舆论宣传。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积极利用网络、宣传栏、横幅等载体,加强对社区建设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的宣传报道,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社区干部和优秀村民代表赴省、市县学习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加快我村社区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社区村民自治章程》要求,层层选拔社区建设工作人员。在社区建设工作人员选拔过程中,我们实行社区建设工作人员个人报名,村民集体推荐,并经村委会严格考核予以择优聘用。目前,社区已经建立起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精湛,能力突出,服务优良,乐于奉献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队伍。同时每年我们还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聘1—2名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建设的领导力量。

2、整合村域资源,社区发展潜力进一步激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自村被确定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以来,我们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社区建设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不断完善村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全村村民开展改水、改厨、改圈及改厕的“四改”工程。截止目前,全村已建成独立厨房174户,独立厕所154户,单独圈舍244户,安装自来水160户,安装热水器100户。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成村自来水站点1处,新建村园林式休闲广场1处,建成村图书室1家,建成村卫生室1家,修建村革命烈士纪念塔1处,完成村部周围600平方米绿化,完成村礼堂水泥硬化和村办公场所改造,硬化村组水泥公路800米,修复高标准防渗水渠米,完成村部周围500米长沟渠维修和硬化,新建村垃圾卫生处理点1处,社区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优化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做大做强社区柑橘产业。以柑桔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建立了社区柑橘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加快柑橘品种改造,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我们率先在全乡创建了“两个千”柑橘生产基地,即创建了一千亩冰糖柑连片生产基地;一千亩纽荷尔脐橙连片生产基地,打响了我村柑桔知名度。其次是拓宽社区产业发展渠道。结合全村实际发展情况,我们充分结合村情民意,积极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创建了社区青年创业协会。在青年创业协会的引领下,我村涌现出一批思想解放,眼光超前,经验丰富,敢于尝试新农业 项目的致富能手。特别是社区青年王幸和蒋林,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成功地在村部附近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黄鳝网箱养殖和竹根鼠养殖,为鼓励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树立了榜样。第三是抓好社区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市社区老科协工作站、老年大学班加强社区村民知识技能培训,不断邀请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农林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村讲学授课,及时帮助村民掌握急需的农药化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确保了社区居民增产增收。截至12月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 元,较提高56.25%,真正使村民感受到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与实惠。

3、注重服务实效,村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村着力推进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从社区村民自治、文化生活、平安创建等工作着手,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发展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全面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民主管理的工作程序,加强社区党务、政务、财务的工作决策与公开。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畅通村民反映问题渠道,虚心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依法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同时认真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村民自治章程》、《社区村规民约》等制度进行修订、修改,有效提高对村民的约束力。此外,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我们每月都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实行民主决策,切实保障了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二是狠抓社区文教发展。投资6万元修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了市社区老科协工作站、社区老年大学班和社区健身文艺队;投资3万元修建了村革命烈士纪念塔;投资2.4万元兴建了社区农家书屋,藏书达1万余册,年借阅图书量达余人次。积极在社区持续开展“讲文明、立正气、树新风”社区创建活动,对社区“五好文明家庭”、“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卫生整洁家庭”等活动,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每年均进行大力表彰,弘扬了社区正气。同时,每年重阳节我们还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敬老茶话会,并对社区生活困难和患病老人以及80岁以上老人进行上门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使社区老人老有所依,都能安享晚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怀化市老科协、市老科协相继在我村召开现场会。,村老年大学文艺队更是作为怀化地区唯一一支由农村学员组成的社区代表队赴芷江侗族自治县参加怀化市老年大学文艺调演,为我市争得了殊荣。加强社区教育奖励力度,对每年考上一本院校的社区学生一次性奖励300元;考上二本院校的一次性奖励200元;考上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次性奖励100元;对获得省、怀化市一级荣誉称号一次性奖励200元。加大社区“控辍保学”指导力度,每年春秋两季开学期间,深入村民家庭了解社区家庭子女学习状况,确保了全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人辍学。目前,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三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投资16万元对村部实施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党支部、村委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公益事业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综治维稳服务站、专业经济协会、青年创业协会、文艺健身协会等办公机构服务条件。同时制定了社区建设相关制度,落实了办事人员,增添了电脑、打印机等相应办公设施,积极为村民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投资4万元对社区卫生室进行了改造,使社区村民基本达到除重大疾病以外就医不出村。加大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宣传力度,积极为社区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截止目前,社区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1130人,参保率达93%。建立和完善了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了“应保尽保”,社区有30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利用宣传窗、横幅等载体,邀请市司法局、乡司法所等法律专家,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社区了村民法制意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了社区近年来无一起上访事件、违法犯罪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建设思想认识不深。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村个别干部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等、靠、要、看”思想比较严重。同时,社区部分村民思想认识不深,缺乏一技之长,有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影响到推进社区工作的发展进度。

二是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建设发展的“瓶颈”。如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社区专业经济协会还未能正常性的开展工作,导致村柑橘、竹笋等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销售渠道,造成社区村民收入提速不高。三是公共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目前,社区虽然已建有村卫生室、农家书屋、活动休闲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但仍然还不能满足社区村民的需要。尤其是村组水泥公路还未实现全部硬化,给村民出行和物资输送造成诸多不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民函[]288号)和省、市有关加快农村社区发展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把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相关社会组织配合抓,社区村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紧紧围绕服务村民、凝聚人心这一重点,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推进工作创新,最广泛地动员、最积极地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共建社区的强大工作合力。

2、健全保障措施,稳步推进实施。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和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村集体经济为主,社会、村民捐赠为辅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社区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市乡社区建设规划(—2020年》,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确保社区建设有计划、有方向、有序进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积极推动以村部为中心的实体经济、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社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合理分区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宣传窗等载体,紧紧围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加强对社区建设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的宣传报道。积极动员社区广大村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来,努力形成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4、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奖惩。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综合协调、督促落实,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整改。结合社区各组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确定阶段性目标发展和工作完成目标。同时社区建设委员会结合年终考核等工作目标,加强评议监督,严格兑现奖惩,确保社区建设有活力、创特色、出成效。

下载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合村并居建设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启示(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事迹材料

    村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事迹材料 中共市乡社区村党支部市乡社区村民委员会市乡村地处乡南部,距乡政府8千米,距安江镇10千米。全乡总面积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

    农村发展新模式-合村并镇

    暑期实践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新模式 ——合村并镇 农村发展新模式——合村并镇 ——以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为例 提要:通过对荥阳市汜水镇“合村并镇”的实地调查,结合“合村并镇”......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规划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是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之一,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依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合村并城工作的指导意见》(郑政文[]2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集美区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阶段性实施方案

    集美区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阶段性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厦委发【2007】10号) 和《厦门市......

    在合村并居中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5篇范文

    市供销社在合村并居中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枣庄市供销社抓住全市合村并居的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介入,在合村并居中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为上......

    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

    第二节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早期农村社 区建设方面的实践可以追溯到中国早期以梁漱汉为代表的“乡村运 动”等,发展......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厦府〔2008〕340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厦门市委......

    大力推进(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XXX党委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升服务的工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