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
浅析“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
摘要:南海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因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问题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我们只有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加强沟通合作,以及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自卫力量等,才能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关键词: 南海;南海问题;国家安全
前言
南海是中国海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总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排在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是世界第三大海,其中中国拥有的海域超过260万平方公里。而南海诸岛是对南海中中国诸多岛屿、沙洲、暗沙和浅滩的总称。他们南北绵延2400多公里,东西约1300多公里,共涉及的海岛、礁、沙、滩等200多个。它北起北外滩,南至曾母暗沙,西邻万安滩,东至黄岩岛.由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其中,南沙群岛是四大群岛是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其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南沙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另一个是临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
1.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中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能源之争。上世纪60年代之前,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及其附近的海域所有权问题大都采取公开承认或默认的态度,所以基本上就不存在南海问题。但是60年代末,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发表了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油气资源的诱人报告,认为亚洲最大的油气产地在南中国海,初步估计石油蕴藏量达200吨左右,天然气蕴藏量约为20万亿立方米。此外,南沙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约有1000余种左右。南沙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拥有铜锡等重要矿产。这便成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或向我提出主权要求或付诸行动蚕食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强大诱因。二是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相关的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三是东南亚结盟因素影响。南海周边国家不仅共同具备了有利的区位优势,而且在南海问题上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不接受任何单位或者双边谈判结果,这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冷战结束后,受西方制造的“中国威胁论”影响,东盟提高了对中国的戒备和防范,同时加强了沿南海的海空军事基地、战场建设和海空军联合军事演习。这种“以一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我国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在南海问题上的相对强势,南海争端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国家海洋局在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9》中指出,南海形势复杂多变,目前南沙群岛的安全问题尤为安全。中国的“岛屿被占领、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状况没有改变。
岛屿被占领。目前,在我国南海中的南沙群岛,已经成为“六国七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分割占领的格局,并且这种分割和控制有蔓延的趋势。除了大陆控制的水暑礁等8个岛屿和台湾地区控制的太平岛外,南海周边等国已经陆续占领了40多个岛屿,其中菲律宾占领9个,马来西亚占领5个,越南占领29个。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又不顾中国人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并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屿和黄岩岛划入自己的领土:2009年3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誓主权”。
海域被瓜分。从1970年起,菲律宾就率先侵入南沙,并将我国41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1974年5月,越南报纸刊登的全国地图把南沙群岛划入其领土,并改名为“长沙群岛”。同时越南还将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划入自己的版图。越南还是第一个对整个南沙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马来西亚从1977年开始派舰船侵入南沙,侵占了弹丸礁等岛屿,并将27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2009年5月6日,越南、马来西亚又联合向联合国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方案,几乎瓜分了南沙海域。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分别入侵我国的传统海疆线内3万多平方公里和5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我国版图上划得传统海上疆界“9条断续线”已名存实亡。
资源被掠夺。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我国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大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他们在南沙群岛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多个,现今已投入生产的500余口油气井中,100多口位于我国南海“9条断续线”内,每年开采的石油资源就达5000万吨,天然气546亿立方米。中国在南海争议区的油气资源开发还是空白,至今尚无一口油井,未产一桶原油。另外,我国管辖海域的鱼类资源也遭受到周边国家一些国家的大量偷捕和掠捕。
三、南海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
美国著名学者马汉第一次提出“海权”这个词,他指出所谓“海权”就是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使一个名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他在著作中提出海权有有两种意义:其一是狭义上的海权,是指通过各种优势力量来实现对海洋的控制;另一种是广义上的海权,指除了那些以武力方式统治海洋的海上军事力量,也包括那些与维持国家的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其他海洋要素,包括海洋经济,即生产、航运和殖民地等。在《海洋对历史的影响》和《海军战略》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中,详尽地表述了他的海权思想。马汉以早期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及美国的具体史例为证,列举了影响海权的六个基本条件。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结构(包括与此相关联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征和政府性质与政策。马汉还认为,海权的争夺突出的表现在海军的较量上,而对海上贸易航线的控制,则成为实现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告诉我们,中国海权就是中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和战略依托。中国发展海权,其目标就是在海洋空间拥有系统的战略能力。这种国家海洋能力包括控制海洋的能力、利用海洋汲取海洋财富的能力和由海上陆的能力。而南海正是我国维护海权的主战场。南海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南海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宝库也是交通命脉。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自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外敌入侵中,大部分都是来自海上入侵,南海问题一直是海防的威胁所在。i综观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起缘于对海洋的控制,中国南中国海素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它是沟通两大洋和连接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对于中国的价值不仅在于能源和领海权,更为重要的是能为中国的海防安全提供宝贵的战略空间,中国若能对南海实施有效的控制,使能获得广阔的海防线,从而对东南沿海的安全保护起到屏障作用,同时也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的战略意义。反之,一旦南海局势陷入困境,则有可能发生国家间的武装冲突,无疑将导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恶化。
3.2南海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战略依托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之多的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陆地的面积仅为0.008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0.3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但长期以来,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人口每年成千上万的增长,而耕地面积却以每年5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我国在南海拥有的海域超过206万平方公里,这些蓝色海洋国土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资源所在。
3.3南海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运输通道
海洋作为天然通道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建设中担任着各国经济联系纽带和运输大动脉的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主要依赖海上运输,海洋航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特别是南沙群岛及其周围岛屿,与号称亚洲门户的马六
甲海峡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独特,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枢纽。又被称为南海的钥匙。在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39条航线中就有21条航线需要经过南沙或附近海域。ii南海运输线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八成以上的进口石油将从中东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等地区运输而来。iii因此,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不但取决取决于波斯湾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取决于南海地区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己不仅仅是过去的主权争端问题,更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运输通道,凸显了其生命线对中国存在重要价值的另一面。
3.4南海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
21世纪,资源的短缺困扰着整个世界,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脉,而海洋中拥有大量稀缺的资源。正如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的:“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一样,南海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仅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就有251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8亿吨到10亿吨立方米,整个南沙海域所蕴藏的油气资源估计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最新的勘探数据也表明,俗称的“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储藏量达到了中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南海还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现已发现的鱼类有1000多种。所以这些都是我国难以估量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民族未来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
南海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双边矛盾问题,应该在双边框架内解决,但是由于各国利益方基于南海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考量,大国介入和群国争利直接导致南海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并且不断升级,导致南海问题逐步国际化,并且朝着对我国不利的方向发展。
4.1区外大国主动介入南海争端
冷战时期,美国处于自身战略的考虑,在南海问题上持不介入和不表态的立场。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重返东南亚并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公开以“保障航行自由”和“维护地区稳定”等为借口,密切加强与南海诸国的军事外交合作,加强对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控制。美国积极推动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举行以南海为背景的多变或者双边军事演习。近年来,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就达30余次,占亚洲军事演习总数的70%以上。2004年3月美菲举行为期半个月的代号为“肩并肩—04”的联合军事演习就出现了两个敏感性的战略动向:首次把演习地点定在中菲存在主权争议的南中国海域;首次把演习目标由先前的反恐扩大到抵御外敌侵入。此次参与军演的双方人数之多、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菲律宾大学的教授奥罗拉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此举发出的信息很明白,就是要居心险恶的进一步插手南海争端,以巩固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的既得利益。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影响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外来势力。长期以来,南海被日本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日本在该地区有着重大的经济、政治战略利益。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出发点在于牵制中国的发展,并与中国争夺影响力。日本是东南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国和援助国,依靠与东南亚的这一特殊关系,日本极为重视南海地区,尤其关注穿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国际航道的畅通,同时还把东南亚当做一个和中国争夺影响力的地区。在能源战略方面,日本积极推进“南向”政策,加大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和介入力度,不仅增强维护海上航道的能力,还参与瓜分和掠夺南海能源资源。iv当然印度在这一点上毫不示弱,为了谋求实现其大国战略的目标,于2000年提出“东进太平洋战略”,近年来更是加快了“东进”的步伐。南海地区一向被印度视为其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前国防部部长费尔南德斯曾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试图扩大在南中国海发言权钳制中国。澳大利亚及其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中国、浑水摸鱼的意图十分明显。
4.2东盟国家逐步联合对华
冷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地区暂时出现了力量的真空,东盟国家一度担心作为大国的中国将会来填补这个中空,甚至有西方舆论援引历史上中国与南洋地区的传统关系为例,声称中国将会恢复对东南亚的控制。东盟国家认为,它们各自的力量不足以与实力强大的中国抗衡,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增强自身的实力,因此,争取用“一个声音说话”也就成为了东盟国家的既定目标。
早在1978年,越南就与菲律宾就南沙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纷纷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一步的联合起来。群岛。1992年7月,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着重讨论了南沙问题,并签署了《南中国海宣言》。在宣言中,东盟国家完全回避了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这一基本事实,提出了所谓的“共管南沙”的主张,试图将南沙变成“南极模式”的无主之地。《南中国海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东盟针对南中国海问题的共同立场已经形成,并将在此宣言的基础上加强磋商和合作。这也表明东盟国家将暂时的搁置内部的分歧,通过内部协调、积极合作等手段联合起来与中国谈判,并以集体的力量来增强与中国谈判的实力。目前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只要中国在南沙群岛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就会大肆的加以渲染,其他东盟国家则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美日等国就会有人无端的指责说中国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相反地,对于越南、菲律宾等国的继续侵占岛礁并在岛礁上设立军用民用设施、增派军队等这类事件则视而不见。v
4.3南海资源开发的国际化
南海地区的资源十分丰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由于陆地资源消耗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出于缓解陆地资源压力的考虑,东盟国家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了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东盟有关国家以本土邻近为依托,在先开发先受益的思想的驱使下以抢先开发造成既成事实为策略,以拓展海洋管辖范围和掠夺海洋资源为目的,加紧了对我国南海资源的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南海地区经济活动的国际化。vi突出表现在:第一,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国际化。东盟一些国家想方设法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以吸引外国特别是西方大国的石油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为手段,与拥有雄厚实力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西方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联合勘探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第二,渔业资源开发的国际化。南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早己与日本、泰国等国的渔业单位洽谈或签订合同,扩大了在我国南沙海域捕捞作业的范围,掠夺我水产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和港、澳、台地区的渔民在南沙海域作业时,屡次遭到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的驱赶和扣捕,这些国家的军舰甚至多次驱逐、撞沉我南沙作业渔船,打死打伤我渔民。自2002年《南海行为宣言》签署以来,越南军警在北部湾和南沙共抓扣中国渔船70余艘次,抓扣中国渔民250余名,驱赶中国渔船300余艘次。菲律宾海军在南沙共对中国渔船实施登船检查50余次,抓扣中国渔民10余人。马来西亚海军也在南沙驱赶中国50余艘作业渔船。vii
南海周边国家通过与某些西方大国的公司共同合作来开发南海资源,这将不可避免的使这些大国的利益在南海地区存在的长期化,这也促使它们更加直接的以维护各自国家在南中国海的利益为借口而介入南海争端,这无疑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趋势将更加的严重。
五、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策略性建议
5.1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加快立法进度
周总理有句名言:任何边界的划定,最终以实际控制线为主。所以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制定方略,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将行政管理的触角遍及我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还有,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适应新的形式,执行力也比较小。而菲律宾通过立法加紧对南海岛屿的争夺,反衬出中国在通过立法保护海洋权益方面的不足。外国常用自己国家的立法来侵犯我国主权,我们也应该针锋相对,就像当年出台的反分裂国家法一样,规定中国为保卫领土和领海采用非和平手段的底线。立法一方面用于警告那些企图蚕食中国岛屿的国家不可轻取妄动: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相关部门和军队提供行动上的依据。
5.2建设强大的海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
建设强大的海军,是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根本保证。与美国的海军相比,中国的海军、空军作战能力是远远落后的;与世界上其他的军事强国相比,也完全没有优势;而与邻国日本相比,中国的海军力量与之相差了一个技术层次和数量级,海军力量的落后是令人不安的。中国目前的海军力量,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纷纷肆无忌惮的强占和掠夺我国南海岛礁和海洋资源的真正原因。当然,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形成合力,学习外国等国家,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也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这样子的话,在和平时期海岸警卫队负责海上维权,在战争时期就
可以辅助海军作战。建设强大的海军,就是为了保卫我国的海疆安全,为解决海上纠纷提供后盾。
5.3加强沟通和政治经济合作
冷战结束后 ,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确立了面向 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和平、合作、共荣已成为各国外交的主流。中国在妥善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的前提下,不仅要加强政治互信,还要积极开展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样双方的相互依存度将不断提高,双方将从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上升到地区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合作。经贸合作的加强,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大发展给东盟地区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这将进一步加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保持和东盟的及时沟通合作,还可以确保东盟不至于在南海问题上形成对中国不利的立场。我们坚信,只要各国政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坚持以互信为基础 ,经相互协商后的合作 ,解决南海问题不会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南海完全可以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
5.4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开发南海资源的计划。
南海问题的现状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不管是以非和平的方式还是通过谈判外交的方式来解决都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拖的时间越长只能使我国在南海的更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对我国来说,当前应加快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计划,努力在南海实现我国自身的利益。首先,我国要增强国家海洋意识,加大对海洋资源尤其是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我国应尽快改变海洋石油开发的“重北轻南”的局面。要把重视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纳入到国家海洋战略的轨道上来。从战略层面来说,我国要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的“南海大战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国必须加快科研和勘探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结束语
南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凸现其战略意义。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南海的战略意义更加的突出了。南海航线对我国来说已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南海的战略资源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南海是我国海上的安全屏障,南海问题也不应该成为阻碍我国与东盟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障碍。对于美国等区外大国有可能更加直接的介入南海事务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要为此做好相应的预防性外交的准备工作。我国应该加快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在南海的存在,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海军、空军的实力为保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提供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彭德清:《中国古代航海史》(古代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231页。
[2]金鑫,除晓萍.中国问题报告第三版I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3]劫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6—7页
[4]龚迎春:“日本与多边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当代亚太》,2006年第7期,第56一59页。
[5]袁术林。南海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6] 吴士存,“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参考消息》,2004年4月1日,第12一13版。
[7]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一一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第二篇:中国南海问题研究文本
1中国南海问题研究
——中国南沙群岛问题
2中国南沙群岛问题
1.南沙群岛的概况
2.南沙问题的由来
3.近现代南沙群岛的纠纷
4.中国政府对南沙问题的对策
1南沙群岛的概况
(1)南沙群岛的历史概况
(2)南沙群岛的地理概况
3(1)南沙群岛的历史概况①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间,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
里长沙”、“万石塘”、“万里长沙”等。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塘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
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
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
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
括了南沙群岛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
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2)南沙群岛的地理概况①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1]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战略重要性: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5经济重要性:南沙群岛是珊瑚礁构造,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其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肩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积比马尔代夫和大堡礁都要大。南沙岛礁中的水面环礁的礁体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而在国际海洋公约中,水面环礁是具有准陆地地位的。按照群岛基线准则,南沙群岛就能够划出数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区域(陆地+水面环礁(具有准陆地地位)+内水),据此能够主张上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137亿吨。南沙问题的由来概述: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但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7(1)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①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②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③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2)越南的理由是法国在越南殖民统治期间曾占领南沙,因而越南应承袭南沙主权然而这一理由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近现代南沙群岛的纠纷(1)东南亚各国染指南沙近况
(2)中越南沙海战(1)东南亚各国染指南沙近况
越南:
??? 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略始于前南越西贡政权。西贡伪政权在1956至1971年期间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菲律宾:
??? 早在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1956年菲“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6月11日,菲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其主要论据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这些岛屿离菲最近,对菲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菲律宾:
??? 早在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1956年菲“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6月11日,菲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其主要论据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这些岛屿离菲最近,对菲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文莱:
??? 文莱对南沙问题所持的观点和立场,主要是围绕马来西亚的主权要求展开的。1981年文莱对马来西亚1979年新版地图所确定的两国间的大陆架分界线提出了责问和抗议。文莱认为,两国间大陆架分界线的确定应采取“中线原则”。文莱已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发行了标明海域管辖范围的新地图。
印度尼西亚:
??? 印度尼西亚虽然没有侵占我国南沙岛礁,但从1966年以来在海上划分“协议开发区”,侵入南沙海域5万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侵吞5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198O年3月印尼单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企图进进一步侵占南沙海域和掠夺油气资源。
◆中国台湾:
??? 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只是30年代法国占领后,才出现主权争端。台湾主要从史料记载和当地的遗迹文物、南中国海本身的定名以及一些岛的的定名、官方声明拥有主权的先后、部队进驻的时间、管辖时间等方法论证南海诸岛属中国所有。
南威岛、鸿麻岛、南子岛、景宏岛、东礁、西礁、中礁、柏礁、琼礁、毕生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蓬勃堡、广雅滩、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李淮滩、郭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弹丸礁、光星仔、南海礁、南通礁
9中越南沙海战198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十四届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年会,通过了《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计划在全球建立200个海洋观测站,并委托中国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中国政府决定在南沙群岛中的永暑礁建立第74号海洋观测站。越南当局发现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后,企图先于我方抢占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强夺不成,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
最终,我方击退越军。我战舰共消耗l00mm炮弹285发、37mm炮弹266发,击沉越舰2艘,重创1艘,缴获越南国旗1面,俘虏越军9人。越军伤亡及失踪约400人。在这次漂亮的海上保卫战中,中国海军以仅伤1人的代价,痛击了越军的入侵,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当局企图霸占我南海岛屿的嚣张气焰,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凛凛威风。4.中国政府对南沙问题的对策外交部: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
(1)南沙群岛的目前情况
(2)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3)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看法
(4)未来南海冲突模式的假设探讨
11南沙群岛的目前情况目前许多舆论甚至国家,不是以公正的态度,而是出于私利来渲染南沙冲突,并指责中国。一些国家担心迅速发展的中国将会构成对他们的威胁,因而利用南沙来挑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而达到分裂亚洲、遏制中国的目的。而有些南沙争端国家则乘机扩大事态,制造舆论,利用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承认他们侵占南沙的现实,以捞取在南海中最大的经济利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①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②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③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3)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①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正受到影响。
南海离美国1.2万多千米,太遥远了。美国从该地区的脱离已成为事实,所以美国政府对南海问题感到很为难。现在,美国与东亚的贸易,每年都超过40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里会超过美国与欧洲联盟的两倍。一旦南海出现领土权益争端,会威胁到美国经济利益。
②美国强烈的倾向:避免卷入南海争端中去。美国正试图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关系基础,来防止美国与中国和其它国家发生冲突。尤其在军队方面,美国推行合作性的接触战略。1993年底,美国和中国开始防务交流。1994年,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问北京。1995年,美国海军两艘军舰访问中国。美国这些举动意在建立军方之间的关系,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增加军事透明度。
③美国未来对策进行更积极的外交活动。
鼓励通过谈判解决领土权益问题
请求日本和韩国协助解决
从技术措施上推进这些目标,包括阐明南沙经济价值的不足
支持其它方面的活动,如武器控制
美国也可阐明与菲律宾签订的互助防御条约的内容
美国应该考虑扩大合作性接触战略,尤其应重新建立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关系
12(4)未来南海冲突模式的假设探讨假设一:中国为维护战略利益,尤其是面对其他争端方对南海石油资源的大量掠夺而采取对抗措施。
假设二:与各方的双边政治关系决定北京通过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假设三:拥有绝对的实力,冲突发生时能够一战而胜。
假设四:中国只在外界强权的不介入的情况下,才会敢于发威。
第三篇:南海问题的现实状况与中国对策
南海问题的现实状况与中国对策
摘要:在南海问题上,在维护主权和利益方面中国面临一系列艰巨的挑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南海问题的由来、各大国介入南海争端的原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南海问题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和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南海问题;主权维护;中国对策
1南海问题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尽管有大量的史料和丰富的证据表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的,也是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海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出来,各国觊觎染指南海以求分一杯羹的行为也越发明显了。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南海周边国家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纷纷以种种借口非法占据南沙岛礁,从而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对中国够成严重挑战,对中国的边界安全以至整个国家海洋安全构成了威胁[1]。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捍卫南海主权对于优化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有重大意义,是中国创造良好的和平崛起环境的重要支点。
此外,南海出海通道和海域安全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发展。虽然中国拥有世界诸国中最长的海岸线之一,出海通道却被美国主导的由日本列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构成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牢牢地封锁住,只能屈居为一个巨大的陆地濒海国家。如果中国走向世界的海洋大门无法掌控,就很难有稳定和安全的海外市场和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外利润回流,及回流利润滋养的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平稳发展。显然,如果南海问题不解决,中国不仅宝贵的油气资源将大量流失,海上交通运输线将受到控制,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也将受到阻遏[2]。
2南海问题中的大国介入
尽管南海问题直接相关者只有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但是就目前看来,围绕南海问题,隐然已形成三方:中国为一方,东盟国家为一方,若隐若现的美、日、印、俄等大国因素为第三方。在这三方中,第三方的各大国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它们不是台面上的玩家,只需根据自身需求作出灵活反应,却能起到牵制全局的作用[3]。中国和东盟国家自然不必多说,但为何有如此多第三方大国也会牵扯到南海问题之内呢?下面笔者就目前文献调研获取的信息对此一一分析之。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1)苏联的解体后,美国开始担心中国会成为美国的最大的潜在威胁者,所以美国通过介入南海问题进而牵制中国的发展;(2)南海海底的地形十分复杂且海水较深,比较适合部署军事设施,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基地;(3)南海海上自由贸易航行路线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通道,控制南海在美国人心中变得极为重要[1];(4)南海海底的岩层中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中国地质部门调查,南海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24个沉积盆地,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油气储量约420亿吨。自20世纪70年代始,一些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采取蚕食政策,然而本身又无能力开发该区域油气资源,于是纷纷引进具有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欧美石油公司联合勘探和开采目前,在南海海域的国际石油公司以美国公司最多。这样,出于维护本国商业利益的考虑,美国越来越将南海看作与其经济利益相关的地区,希望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越模糊越好[3]。总之,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可以拉拢东盟,将其放上制约中国崛起的天平上;同时又可以以南海问题为筹码,在中美关系中争取更多利益。
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日本资源匮乏,一次能源消费的95%依赖进口,一次能源中最重要的石油主要经南中国海航线抵运日本国内,且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9%须靠海上运输。其中出口到欧洲市场的货物运转和对东南亚地区以及大洋洲的进出口贸易亦主要依赖南中国海航线[1]。因此,南中国海航线被日本视为“生命线”。因此,日本积极关注南海问题。此外,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目的就是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挑拨中国和南海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遏制中国发展,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霸权主导地位。想借南海问题牵制中国,使中国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分散精力,同时也使得中国没有成功的先例来对付东海钓鱼岛问题,使中国面临“双面夹击”的境地[4]。自己则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并加大对其周围石油的开采,从而达到攫取资源,牵制中国的目的。
印度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印度是印度洋上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印度势力的膨胀,其印度洋霸主的地位已经不够使它自我满足了,为了增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它势必会向南海部署军事力量,因此印度十分关注南海的情况;此外,印度介入南海争端,也是为了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国内资源有限,为了获取更好的发展,便会将目光放在了渔业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南海身上。
俄罗斯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俄罗斯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曾多次向越南、缅甸、泰国、印尼和新加坡等国家出口武器。南海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出现争端的时候,俄罗斯为了保证本国的经济利益,会袒护南海周边国家。其次,俄罗斯介入南海争端,也是出于对南海石油资源的觊觎。
3南海争端中国采取的态度
中国目前对南海争端各国采取的主要是宽容的态度。
对南海问题,中国一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就实际情况看来,效果似乎并不很明显。关于“搁置争议”,尽管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双边之间实现了建立信任措施,但是,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单方面挑起事端,谋求将南海问题纳入东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框架等破坏信任措施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印尼也一直在推动将处理南海潜在冲突研讨会官方化[3]。南海“争议”很难“搁置”。
而所谓的“共同开发”,似乎仅仅是东南亚有关国家的盛宴,与中国无缘。越、马、菲、文等国与西方石油公司在南沙海域进行范围广泛的合作开发,在它们认为相互区域重叠的地区,则撇开中国,设立它们之间的所谓“共同开发区”,将我国领土和海域及其资源私相授受。由于有关国家在我海域内进行油气开发没有受到实际制止和干扰,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都是发表声明、抗议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它们则对此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并愈加有恃无恐, 对中国倡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一直抱消极和抵制态度,至今无任何实质性进展[5]。此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经济渗透,有南海各国主动与美国合作的因素,但中国在南海经济开发上长期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共同开发”只停留在外交说词层面而未转变为实际政策,从而出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四处找资源的尴尬局面,也为美国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2012 年 4 月以来,不断激化的黄岩岛争端又一次使南海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鉴于越南和菲律宾之间相互配合,一再侵犯中国南海权益,中国决定成立三沙市维权。该决定得到中国学界和民间的一致支持。但是,鉴于南海局势处于可控范围,因此,尽管非外交手段一再被提出,柔性的和平合作解决争端,始终是中国现行南海政策的主流”。
4、对中国处理南海问题采取措施的建议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路忍让,是为了实现维护战略机遇期和维护大局稳定的目的。维护战略机遇期被理解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大局稳定被理解为保持与美国关系友好。换言之,担心南海问题的解决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影响中美关系,那么就只能牺牲南海利益。我认为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绝对第一位的了,安全利益应置于经济利益之上,两者发生冲突时,就以安全利益为重。国家强大不意味自身的安全就提高了,事实正相反,越强大的国家因为其利益边界的向外拓展,反而容易遭到外部攻击,安全问题会更加严重。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利益的拓展需要军事的保护,而军事保护能力的提高速度跟不上其他利益的拓展速度,安全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中国正是由于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上升,出现了诸如南海争端的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在南海问题上,我认为一味的忍让不是良策,中国应采取“柔性与刚性并重”的态度。具体如下
第一,全面增强海军实力,为南海地区主权及海洋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更加突出南海主权属我,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南海的存在,尤其是军事存在。这既是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又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从实践上看,宣示和实现主权管辖需要军事实力做后盾,1974 年收复西沙群岛3个岛屿,1988 年“3·14” 赤瓜礁海域的战斗,1995 年美济礁的对峙,都是实例[5]。目前我国控制的一些岛礁,也处在外军的环伺之中,形势很紧张,外国军机不时前往骚扰。我国渔船、渔政船、科学测量船经常受到外国军舰的驱逐和阻挠。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正在竭力购买先进战机和潜艇,增强南海军备。我国主张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但必须有适度的军事威慑作为保证。
第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一是要确定“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南海断续线”自1947年产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它是中国在南海管辖范围的历史见证。“南海断续线”基本上是沿着南海诸岛的外缘岛礁画就,它把整个南海诸岛环绕起来,以表示线内的南海诸岛归属中国;二是要尽快制定出《中国海洋基本法》。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南海周边国家纷纷选择公约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来支持自己声称的主权和管辖权,致使长期以来存在严重争议的南海问题又趋白热化。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在执行海洋法公约的同时,也应根据其基本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中国海洋基本法》,对中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做出规定。这不仅是国际法主体——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而且是捍卫中国领土、领海主权,维护中国合法海洋权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措施。
第三,中国应该放弃“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意味着不结交最可靠的朋友。没有可靠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们无人可以依靠。我们没有盟友,其他国家也不会降低对我国崛起的恐惧。“不结盟”政策成为我国在南海地区争取多数国家支持的障碍。美国非常担心我们放弃“不结盟”,因为这个政策有利于美国孤立我们。纵观中国的四个周边地区,最安全的地区就是西部和西北部,而此处的安全靠的是半军事同盟性质的上合组织[2]。因此,放弃“不结盟”,结交可靠朋友,在南海问题上争取多数国家支持,才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第四,抓紧整顿南沙群岛的无人岛礁,着手进行油气资源开发。“中国三沙市的成立及其行政机构与军事建制的完善,显示了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和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抓紧对南沙群岛一些尚未被周边国家占据的岛礁进行管理,以免再出新的岛礁被占事端。同时,要利用中海油已掌握深海钻探的技术,抓紧在我们占据的岛礁进行油气资源钻探[6]。
第五,积极开展与台湾的合作。数年前两岸有识之士就呼吁共同成立“南海事务协调小组合作委员会”,开展海上救助、岛屿勘探、渔业保护、环境监控、油气开采等实际合作步骤,并因应周边国家的动态随时交换重要资讯,以应对不确定的挑战。冯梁等也认为,两岸南海政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对马英九上台以来在维护南海主权和推动两岸南海合作的种种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据此认为“两岸南海合作再次迎来难得的机遇”,“两岸应该抓住机会努力扭转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利态势,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7]。2011年 8 月初,第一份由海峡两岸合作撰写的“2010 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出版发行,这表明两岸南海合作将在学术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收获更多合作成果。当然,两岸南海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眼下最大的障碍在于互信不足,尤其是台湾当局对于合作或将“矮化”其地位顾虑重重,认为争取到岛屿权益也是属于大陆的。此外,“台美关系”、“台日关系”也是制约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合作意愿的重要外部因素[8]。5结语
南海是中国的领土,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南海问题上,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存在多方利益格局与多元力量结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要“刚柔并济”,拿出新的举措,务实、冷静、理性、有效地应对南海问题,为本国,乃至整个国际的政治、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篇:中国南海问题研究
南海问题
摘 要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关键词 南海问题;海权;海洋政治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人说我国的国土象一只雄鸡,但如果把我国的海洋算进去,我国的领土更像一把火炬。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1]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
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抗不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并认为承认中国一直强调的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总是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
我国需要南海地区和平,并南海各国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不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只是一份政治宣言,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倒是各方领导人一言九鼎的承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按照这个宣言,有关国家今后将不允许再占据南沙群礁并在上面建碉堡、飞机跑道等军事设施。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避免冲突的爆发创造客观条件。南海问题在现阶段,只能依靠外交斡旋和外交技巧进行巧妙周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的利益。[4]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当今的世界以苏东事变为转折,处于重新洗牌的维妙关口,后冷战时期的国际舞台上演的依然是大国博弈。面对多事之秋的南海,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国是政治舞台上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而且大国政治中的中国总是遇到警惕的目光。还有,在东盟10+3中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小心有人希望南海地区成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消极沉默和无动于衷的态度。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涉及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以及民族自决、公民投票、收复失地、交换领土等。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先占”、“时效”和“收复失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友好的表现,“不以武力相威胁”也同样,但事实上的占有和占领即使是非法的,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一种沉默的默认,为避免“默认”和“时效”,要有积极和及时的应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失“先手”。
海洋军事力量是大国海洋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马汉说得明白:“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5]海上力量是海洋权利自我实现的工具,特别是自人类进入主权国家时代后,情形更是如此。当然基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爱好和平的传统,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行和平外交的大背景下,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思维取向一定是冷静的和平的友好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穷兵黩武的。现今中国需要的南海,是和平的南海而不是战争的南海。
第五篇: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海洋时代”,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呢?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应该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意识是文化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世界性海洋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首先要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适宜于海洋发展的文化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其在海洋发展、海洋竞争的世界舞台和地区舞台上所确定的国家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就不同。因此,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第二,我们应该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