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09:2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在中国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城镇人员下岗分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进一步加强,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首要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失业问题;政策建议;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失业状况

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即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显性失业主要是指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绝对数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476万人激增到2001年的862万人,规模上翻了近一翻;相对数上逐年递增,从1994年的2.8%上升到了2001年的3.6%。但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因为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失业率,它将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人员和城镇隐性失业人数排除在外,人为地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因此,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和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包括政府机关富余人员、产业结构调整的下岗人员、定编定员定岗的冗员和停产、半停产厂矿企业的职工),那么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人数就不再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而应该再加上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和隐形失业人数,即: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城镇实际失业率也应相应调整为:城镇实际失业率=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员人数×100%。通过对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整,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率严重偏高,就业相对不足。

(一)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分布面广。我国各省、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都有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的存在。

2. 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这一问题就相对严重些,而且受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流向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征。另外,发展较早的省区和城市,工业结构往往落后,新兴产业部门较少,失业人口明显多于发展较晚的省区和城市。

3. 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4. 增加速度快。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继续呈增长趋势。

5. 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6. 中高年龄者居多。在失业人口中,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分布状

全国各地区登记失业率分布差异甚大,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地区登记失业率过高。1996年全国这一失业率最高的地区是青海为7.2%,其次是贵州为6.2%,甘肃为5.5%,宁夏和陕西5.2%,海南4.3%。

失业青年构成登记失业人员的主体。从年龄分布看,15岁─25岁登记失业人员占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62.8%。

3/5的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 型。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6个月以下人员占总数的40.1%,6个月以上人员占总数的59.9%。

我国不少地区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型,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比重过高。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比重最高地区是天津市,为71.9%,其次是上海,为70.1%,内蒙古为69.7%,浙江为68.7%,甘肃为68.2%,北京为65.6%,辽宁为64.0%,四川为63.8%,安徽为63.6%。

每个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太低。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13.87亿元,发放失业救济人数为330.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用 35元。其中黑龙江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最多,为62.1万人,人均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最低,只有6.5元。这反映了中国搞了近50年的社会主义,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失业保险制度是“有名无实”,无法承担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职工一旦失业就等于失去一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非农业户口;(2)在一定年龄内(男性为16~50岁,女性为16~45岁);(3)有劳动能力;(4)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作为分母的城镇劳动人口包括:(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2)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3)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4)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5)城镇失业人员。

(二)失业可能导致的问题

1.低估了真实失业程度

(1)虽然名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在统计口径上其并非属地统计而是身份统计,仅包括城镇本地非农户口的失业人员,未包括下岗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口、城镇外来人口中的失业人员;(2)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把那些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无工作者视为失业人员,而那些没有去登记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失业者统计之外(通过媒体、熟人、亲身去企业求职以及网络等方式的也都不计算在内),由于劳动部门登记的只是失业人口的一部分,显然它低估了真实的失业程度。

2.党的阶级基础将会动摇

如果目前大批的城镇下岗职工得不到工作和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转移的状况得不到缓解,将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从而将使越来越多的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同时将使党失去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使党的“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大打折扣,最终将导致党的阶级基础的动摇。

3.国家的长治久安将受到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近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4.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失业保险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失业保险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二)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失业和下岗人员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曾经建立过非常慷慨和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比较高的福利待遇。但过分慷慨的失业保险福利支出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诸如抑制了工作积极性,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影响了经济效率以及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负担等。因此,近些年来,即使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在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和改变,从高福利支出逐渐转向强调实现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实行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积极的福利政策,在失业保险方面就是主张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政府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为失业和下岗人员提供福利支出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更应该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包括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资金的统筹层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提高基金使用效益等等。

(三)失业保险能对促进再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三条保障线”中,失业保险仅仅是保障失业人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能满足其他的需要,所以要想生活质量提高,就必须通过再就业,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来实现。我国失业保险从建立起就把发放失业救济金与促进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和生产自救密切结合起来,避免了失业保险与就业脱节的弊端。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更加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非国有企业发展,拓展各种就业机会

从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轨迹看,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降低,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随着我国政府与市场职能划分越来越清晰,多数产品的生产将通过市场和私营部门解决,政府对市场竞争和生产领域的干预会越来越少,而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会蒸蒸日上,私营和民营企业吸引的劳动力数量也会逐年增加,能为社会提供很大一部分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为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同时应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新毕业的学生更多地选择到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同时,还应创造条件鼓励个人自我创业和拓宽就业渠道,除了正规就业方式,即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以外,应鼓励个人从事各种非正规就业,即非全日、非固定作息时间、短期的阶段性就业、非固定工作场所等的就业。此外,根据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政府投资的重要方面,可以结合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政府支出扩大与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城镇失业状况对策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着手治理失业问题。失业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上的失衡,即供给大于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一)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三)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

解决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O%左右,而我国1999年仅为26.9%。另一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就业比重,就能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的良好运作, 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是保障劳动力流动, 使企业和劳动力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 间的壁垒, 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 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任何用排斥外地劳动力进入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做法, 从长期看都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会使当地工资上涨, 企业因此会减少用工, 反过来影响就业;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职业搜寻成本。

(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育,从短期来看,就是对工人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由于技术不适应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旌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

结论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镇下岗人员被释放出来,形成对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城镇失业状况迅速恶化。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势力丝毫未有减弱,因而出现城镇失业率不断提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失业或寻找工作期间,政府如果能提供足够的失业保障,可以帮助失业和暂时没有工作的人维持基本生活,保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聂金.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67-68 [2] 张选民.刍议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4):32-35 [3] 王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减少失业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4):378-381 [4] 吕学山.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机理与对策机制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1:14-20 [5] 赵青霞.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分析及预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7-10 [6]杨伟民主编,罗桂芬副主编.失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高洁,高凤英.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3).

第二篇:中国失业状况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分析

2011级 商学院国际商务二班

王斯迈 20118140

42今年即将毕业的南京大学研究生李耿巍近来很郁闷:“3年前本科毕业时有家很好的单位要我,我没去,现在研究生毕业了,那家单位却满员了!”

实际上,像李耿巍这样的研究生目前找个工作还不是特别困难。真正困难的是那些学校不太有名或专业不太时髦的本科、大专毕业生。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多,在中国“上了大学就有了就业保障”的情况不复存在。不少大学毕业生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中国社会的失业人员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去年,中国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跨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目前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根据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 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据统计2003年全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 400万人,而当年只新增就业1 000万人。可见,经济的增长并未成功缓解就业压力。中国的失业问题十分复杂,这就需要系统的理论来分析。

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仍然在发展市场经济。我们知道,相过剩人口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它是作用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因此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但是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而可变资本所占的及比重却日益下降。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取决于可变资本。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的减少。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些人口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会对在业工人形成巨大压力。

我们说,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 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以至于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就业压力。

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采取有力的措施尽量防止失业人口的过多膨胀。如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引导,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扶植中小企业,提高市场中介的功能等。相信终有一天失业者们会有一张温暖的床一个温馨的家,想要的简单幸福不再难以企及。

第三篇: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在中国,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阶段,一切社会经济行为均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和失业的风险必然出现。然而,因为中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失业现状分析

转型期的失业状况的特点,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中涌现出的隐性失业人口逐步公开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流动。登记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为历史以来的最低点(1.8%),1996年上升到3%。有专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4%,登记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增加到1120万人,隐性失业由1996年的15.1%上升到20%左右,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人。当然,这仅是一种预测,关键还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如果经济发展了,相关的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就业面扩大,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下面我们针对有关统计数据展开分析。

见下表

上表所列统计资料,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1985年后,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因新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失业率多年来相对稳定在3%左右的水平,接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2.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1990年亚洲失业率为8.3%,拉丁美洲5.5%)。应该说,失业率维持在2~3%的水平属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范围,不会引起社会的震荡。但这里所说的失业率用的是登记失业率,是指正式向政府有关机构登记失业,并希望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2.在登记失业人数中,已达到劳动年龄等待就业的青年占了多半。依据中国国情,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和专科的人数一般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余下的毕业生人数很大部分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因此,从登记失业人数的构成看,也应属正常范围。

3.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隐性失业人数和隐性失业率均高出登记失业,且自1978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形势发展较为突出和严重。这也正是有中国特色的失业问题之所在。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下:

见下表

第一,中国转型期隐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并呈上升趋势的必然性

中国50~80年代40余年,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以国有经济成份为主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在就业方针上实行广就业、低报酬、享受高福利的制度,劳动者只要进入国有单位就业,就可一次就业定终身,福利享受包到底。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只承认新增加的青年劳动者待业问题,而已就业职工则不存在失业问题。至1993年国家统计部门才正式将待业改为失业,并公开认为中国有失业人口的存在。

从表2来看,在城镇从业人员中1978年国有经济单位构成比为78.32%,1995年为61.70%。国有经济单位构成比20年来有所下降,而集体单位经济和乡镇经济的从业人员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经济体制上对国有经济单位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实现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因而,在国有企业转换机制过程中,必然出现大幅度的在职职工下岗等待工作,或在原单位领取少量生活费,由个人自找门路再获取收入,这两部分人都列入隐性失业人员。

据1994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1)在国有企业中: A、无富余人员企业占6.2%; B、有富余人员在10%,占36.7%; C、有富余人员在10-20%,占26.55%; D、有富余人员在20-30%,占19.2%; E、有富余人员在30-40%,占8.9%。

(2)在三资企业中:无富余人员企业占91.21%。

(3)在私营企业中:无富余人员企业占83.3%。

由此可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主要来自国有经济单位(企业)。据了解这些人主要分布在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煤炭、森林和原来建设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军工企业,且女性占50%以上。这些行业和企业产品不对路,企业老化、人员老化,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能力差,在大调整、转型中自然进入关、停、并、转状态。

第二,失业人员的文化、技术等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与社会现代化高科技发展需求的矛盾,导致一部分职工必然走向转岗培训再就业行列

据199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东北(重工业地区)的辽宁省、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内陆地区的安徽省和西北地区的陕西省等4个省的城镇失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划分情况,如下表资料:

见下表

表3中的数据说明,在失业人员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合计占了71.24%,仅有28.76%的失业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这组数据证明了劳动者文化程度与失业风险的相关性。我国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与社会发展要求极不相适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另外,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在地区之间亦有一些差异,但差异不是很明显。

第三,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状况

从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汇集辽宁、江苏、安徽、陕西四省资料分析,中国的失业人员多数集中在16~35岁年龄段,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

第四,失业人员的生活处于贫困或极端贫困的状况

据有关部门调查,1995年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均月生活费为113.58元,而消费支出为128.67元,收支相抵人均每月缺口15.09元。据某省一项调查,在停产企业中有20%的职工靠亲友帮助、34%的职工靠变卖家产度日。有的职工一家三代都在一个停产企业里,其生活更是难以维持,被迫走向卖血、卖淫、自杀甚至犯罪的道路,成为当前城镇社会秩序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减少失业的对策分析

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

1986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规定中明确4种人(即:1.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2.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3.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4.企业辞退的职工)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993年又颁布了《国有企业待业保险规定》,将1986年的4种人扩大为7种人,即:1.依法宣布破产的企业职工;2.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期间被精简的职工;5.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6.企业辞退、除名或者开除的职工;7.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这一待业保险规定不足之处在于:

(1)覆盖面窄:仅限于国有企业。

(2)资金来源单一:由国有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6%~1%缴纳失业保险费,税前列支。

(3)保险待遇水平低:相当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济金额的120~150%(偏低于一般人的平均生活费支出的50%以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享受失业救济金除依法宣告破产企业的职工,并向有关机构申请登记后才能被正式列入失业者领取救济金外,属于其它情况的隐性失业人员基本上都采取企业内部灵活处理的办法。诸如:该宣布破产而不破产的企业职工采取按月领取少量的生活费办法(有的低至30元),或将企业的生产设备、厂房变卖后一次付给一定的补偿费(一般在1~8万元),职工则与企业完全脱离关系的买断工龄的办法……等等做法,使得失业保险功能削减。又因为失业保险主要在国有企业执行,因而使得资金筹集面窄、来源单一,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多种经济成份的要求,且因法规尚不健全以及在管理上的疏漏而使得失业救济金不能专款专用,甚至胡乱开支而造成损失。

见下表

表4资料说明,失业救济金直接发到失业者手中的比例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比例偏小。据劳动部有关人士介绍,截至1996年底,全国失业保险基金余额约9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机构,而常有不合理的开支(如修豪华宾馆、购超标汽车等)。据《1978~1994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称,1986~1992年平均用在劳服管理机构的失业保险基金高达30%以上(在国外一般为3~4%)。山西省1986~1993年累计管理费支出占同期基金支出的42.5%。

为此,失业保险制度必须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应完善相关法规,扩大保险覆盖面,纠正和制止失业保险基金的挪用和不合理支出,将有限的失业救济金真正用于失业者。

(二)依法将隐性失业人口转为显性失业人口,切实保障隐性失业者的生存权利力度不够

中国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结构调整都是有利的,然而,在运作过程中对于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再经营下去的企业,应该宣布破产却无法实施,职工长期滞留在企业内部,使隐性失业人口膨胀,造成这些人不可能名正言顺去领取救济金,而企业又无能为力支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长期失去生活来源而成为城镇的新贫困者。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无形地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和生存的权利,如果长此下去将成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因素。因此,国家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对此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破产法实施力度,一方面将隐性失业人员转为显性失业人员,从而减轻企业负担。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重组,并可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以适应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要求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四)呼唤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出台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唯一可遵循的还是1953年正式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条例的许多内容均有待调整和完善。再说,条例与法规有质的区别。社会在发展,由于社会保险制度尚未法律化,导致在实际运行中,职工的权益受到侵害、离退休人员领不到养老金、具备条件应该就业的劳动者得不到失业救济……等等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急呼社会保障法和相关的社会保险法尽快建立,将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第四篇:农村教师专业基本状况,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教师专业基本状况,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干驿初级中学 欧阳杰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振兴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教师专业基本状况,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的课题,以天门市干驿镇初级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教学资历教师的特点切入,试图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一、农村教师专业基本情况和问题分析

(一)30年以上教龄教师,基本教学掌控力强,自身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

干驿镇初级中学30年以上教龄教师共有20位,年龄均超过50岁,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优良的师德师风,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淡泊名利,甘于清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教坛上默默耕耘,有着深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组织和管理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效听讲,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巩固知识,而且在地区范围内,从机关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到处可见的老、中、青、少都是老教师曾悉心培育的弟子,也就是同广泛的学生家长结下了深切的感情,因此更能够从学校之外课堂之外发挥影响力,在达到基本教育要求上游刃有余。

但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主流进程。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特色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已成为教师工作新的要求和内涵。

部分资深教师因为目前的考试制度,过多的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学的机械性十分明显,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对教育的新思想、教材的新内容、教学的新手段的学习毫无兴趣,主要表现在:

1.视教学科研为畏途,害怕厌倦教研活动。百分之九十的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论,科研工作中往往有心无力、事倍功半。

2.大部分课堂教学行为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以训练学生掌握知识为目标,忽视学生情感,对智力、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足,教师们最主要和常用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注重升学率为指向的高密度、训练式的应试教育课堂模式。

3.近年来各地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但农村教师们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却未能同步提高。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缺乏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冲击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大多数在教学中只会使用简单的电化教育设备,不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甚至一部分教师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远远落后于学生。

(二)15-30年教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各项资源不能满足其专业化发展需求。

15-30年教龄教师,年龄在35-50岁之间,其本人正是年富力强,已经肩负着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大部分。我校优秀教师陈亚林,从教20余年,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长期担任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陈亚林老师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臵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臵上,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设计了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语言文学。另一方面,陈亚林老师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臵,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研组、备课组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语文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其教学专业化的学习和训练也到了定性定质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硬件软件资源来满足其教学设想和实践,需要对应层次的培训来答惑解疑并产生横向交流,然而这些需求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原因在于:

1.工作任务重、工作条件差,分散消耗了教师精力,目前农村初中不仅学生负担比较重,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由于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往往身兼多职,同时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农村初中的教学设施、办公环境、信息技术设施相对简陋,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发挥;

2.学校没有形成学习研究氛围,不能提供专业成长的基础平台,学校的校本研修还停留在备课、赛课等浅层次活动,未能实现研训一体、主题研修,缺乏目标性。

3.培训实际与培训需求脱节,在参加各项培训中,由于培训目标、内容和乡村教育实际断裂,导致乡村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提升专业能力,培训中充斥着的大量专家讲座报告很难与乡村教育教学实际相契合。

(三)15年以内教龄教师,有强烈的专业追求,但尚未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村教师由于信息闭塞,与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再加上自身一些因素的限制,教书授课往往经验化、随意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人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方向。15年以内教龄教师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更能察觉和顺应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希望成为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理想、有道德、有专业追求的人;希望成为不仅是高起点的知识分子,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追求的人;希望成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专业技术人员一样的不可替代性。

我校办公室主任、历史学科教研组长杨成明老师,从教6年,本着教师专业化的追求,在校本培训的带动下,获得了专业上的长足发展。杨成明老师在校本培训中认准自己接受培训教师的身份,虚心地拜自己的培训负责人李立红老师为师傅,不仅多次虚心地进入李老师的课堂观摩学习,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向李老师请教怎样合理地布臵作业、批改作业。通过“两个一”(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比武活动,杨成明老师讲授的公开课《北伐战争》获得全校文科课程一等奖,他的说课稿《秦末农民起义》在省级课改交流活动中受到好评,他制作的微课《民族大融合》是全校教师观摩、学习的模板式经典之一。在自己主动实践的基础上,他还跨学科听课,在别人公开课的评课环节,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评课意见,学习别人的评课艺术,真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的杨成明老师现在已然成为学校的课改专家。

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成长来自于专业化发展目标的确立,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就没有追求的方向和动力。农村教师不但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借鉴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经验、研究成果运用与课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经要研究教材、教法,还要研究学情,总结出既适合本学科又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的专业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学科理论知识,进行学科专业技能训练,与此同时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教育专业技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要立足于农村学校和教师队伍现状实际,从学校管理和教师自主发展层面探索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目的在于为农村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使农村教师充分认识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学校层面的推进和辅助工作,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的要求。

(一)坚持问题导向,区分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合理调配资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外在支持。

1.大力支持教师继续教育,包括外聘专家授课和加强校本培训,推动农村教师接触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持续诱发专业化发展动力,夯实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基础。

结合目前农村教师的现状,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是:(1)帮助教师们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以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义务教育教学实践及改革的关系为线索,指导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与审视。

(2)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促进农村教师扩展知识,更新知识能力结构。

(3)在更新和扩展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学习和把握与现代教师职业需要相适应的新的职业知识、技能,如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与伦理价值、教育科研方法技术、心理健康知识、计算机技术等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4)加强校本培训,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学习的平台。立足本校,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织,促进个体性研究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最终形成有组织的课题研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激励群体创优。

2.科学设臵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在考核评价中的比例,协助教师平衡短期成效和长期成果的关系,解决教师发展专业化能力的后顾之忧。

目前,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健全,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这样实际上完成了对教师精力和注意力的调配,教师不得不关心自己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适应学校的管理和评价,而其他活动乃至关系自身长足发展的专业化学习就被放在第二位。

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从而促进教师参与与专业化发展有关活动的积极性。

3.营造稳定有序的工作学习和专业成长环境,使追求专业化发展蔚然成风,使学校不仅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其中与城市教育态势相比,最突出的就是竞争意识不强、合作意识差。因此学校就要在组织、协调和宣传上下足功夫,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范围推动形成“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关心、理解、尊重、支持教师追求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化,提供每一位教师个体发展的实践和空间,成为广大教师追求事业理想的强大支撑。

(二)树立农村初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

1.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主体。

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泛深厚的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工作的高度将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只有通过终生不断学习,自觉追求教育信仰、教育质量、教育品味,获取专业发展的各种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2.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切合农村教育的突出特点,适应农村教师队伍的特殊性,促进专业技能的快速提高。

学习与培训不仅能够更新、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且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从专家、名师讲座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思想,从听优质课可以学习到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课堂处理艺术,从而迅速更新、补充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观摩研讨中,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各种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培训水平和能力,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学习与培训要避免“虚、大、空”,提高“含金量”,形成“长效性”,从而促进教师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3.引导教师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和技能,通过这一自我培养的途径,内化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再思考、再改进,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式和方向的过程,是加快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问题直观化。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进行回放,直观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教师只有从复杂多变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到核心问题,才能达到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目的。

第五篇:中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与治理对策之我见

中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与治理对策之我见陈文霞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建立起来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生产经营者与相关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想导向行为。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

从我国普遍情况来看,微生物污染、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产地环境不理想、生产方式落后、食品加工水平较低,同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加上新技术和新的销售方式存在的潜在威胁等等,直接制约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三聚氰胺事件促使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诞生,但由于编写时间紧,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操作,《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并没有起到我们预想的成效。

然而《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的是,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认知度大大的提高,企业对国家的标准也很有威摄性,不敢越雷池,有的企业开始考虑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但是仍然没有解决营造安全食品市场大环境的根本问题。长久的追求产品色香味,努力不择手段来达到所谓的保质期来定产品的质量的习惯仍没改变,特别有些企业仍然为达最大利益不择手段做出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虽然目前在加强职能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的配合,严惩打击在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但打击的仍是少数,食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民众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感到恐慌,没有树立起民众对我国食品安全信心,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

政治、经济和民生的大问题。如何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食品安全链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社会化大生产的诸多环节。世界各国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地监管,以通过提高生产经营的过程安全实现最终消费的安全。国际上,代表食品安全先进水平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欧盟、日本等,他们拥有着高效协调的监管体系,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先进完整的检验检测体系,严厉细致的查处体系,注重的是通过风险监测来达到提早预防,着重强调的是责任意识,并切实做到产品的溯源,完善的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因经济发展水平、诚信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治理理念等的不同,世界各国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总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而忽视了这种现实的差异,怎么学也是达不到人家的治理效果。然面,无论发达国家的食品监管体制如何完善,标准如何细致,检测如何先进,处罚如何严厉,依然也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在当今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面临困难,民众诚信受到挫折,职能部门因人手不够、资金不足等原因至使治理管理不到位之时,我通过多年关注与食品安全战略研究,整理如下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首先,从根源上来找食品安全监管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定食品安全的内部因素有: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其他病理因素,这是生产技术层面上的,我们应加强技术层面的食物安全性综合分析,分析得当,有的放矢的监管,能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监管成本,弥补监管漏洞,让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建议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各地检测实验室。把各职能部门拥有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整合起来,由食安委统一管理,检测信息共享。有利于解决监管职能分治、“九龙治水”,造成监管责任泛化的现实矛盾。

决定食品安全的外部因素是:环境、制度和人。

建议:

一是完善监管体制,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目前的小作坊加工点大都扎根在社区与乡村,这部分的食品卫生最易被忽视。乡村这块受到交通的限制,存在监管真空。在当前政府职能部门资金缺乏,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作监管。

二是改变观念,普级食品安全知识新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应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增进食品安全知识的内容,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食品质量审核部门都应从以前追求产品色香味的外观表现转化到追求食品营养安全的内在表现。从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其他病理因素,分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普级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让消费者正确辨别安全食品,让不安全食品在食品市场中无立足之地,营造安全食品的大环境,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三是完善法制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的常设机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实行高位协调;在市公安局下组建的食品安全执法大队,建立110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联合执法机

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使行政职能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合,有的放矢,查办嫌疑食品问题案件。使得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等社会力量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起来,确保《食品安全法》在深入贯彻实施。

如果说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内部因素,充分发挥技术层面分析能起到盾牌作用,那么,理顺外部因素,加强执法力度就是利剑了。有了盾牌与利剑食品安全才能有保障。

下载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摘 要:农村养老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探索农村养老问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

    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大全

    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对闵行区150名16—25岁失业青年的基本状况的调查表明,本区失业群体中青年占据很大比例,失业青年又以单一化和初级化为主要特征。......

    乡镇政府债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乡镇政府债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赵伟书 荣伏林 高志远 乡镇政府债务构成复杂、性质多样、总额巨大、偿还困难,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制约了乡镇政权正常运行和农村的经......

    国际化问题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首先从建立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家银行相继建立起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积极主动、灵活高......

    县城物业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县城物业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物业管理制度是从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传入新时期的中国大陆,新加坡的物业管理模式对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三......

    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提纲一、社区居民失业现状 (一)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啃老族现象突出 (二)城市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三)城市贫困人口就业状况不稳定,难以抵挡生活压力 二、城区社区居失业问题形......

    从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失业状况原因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西方经济学》课程论文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10—1任课教师:吴彤 姓名:莫俊谦学号:10054010141成 绩从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失业状况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

    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 一、结构性失业的表现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结构性失业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 Hansen ,1947)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中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