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员工书的所感所想
读***致新员工书的所感所想
旧旱逢甘露,洗去了昔日的尘埃,留下了一片清新,一切宛如新生一般美好。打开窗户,晨曦的阳光洒进了屋子,一切如往常一样平静;但我的心却被感动、激动、振奋交织着,久久不能平静,思想被带到了深处,一个关于责任和发展的话题在脑海中延伸……
我想所谓”责任”对自己而言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而责任相对同事而言就是要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相对客户而言我们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如果我们每个员工能用心的、不折不扣的做好这三点,相信自身的发展就会随着我们公司的发展而发展。而我们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经验,还有经过历练后的沉稳和自信,这真的是一生中相当可观的一笔无形资产啊!“自信人生三百年,回当击水三千里。”感恩昌辉,是你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在这个平台上成长和沉淀。
读完这本书,不-应该是“家书”,我找到了一份平静;找到了一种思路;也找到了坚持的理由。像书中所说的,虽然二十岁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但我会永远像二十岁那样活着:充满着爱;充满着热情;充满着激情,在昌辉的日子里,用心每一刻,成就每一天。
感谢董事长,在异地他乡,您的真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感动……
第二篇:读《诗经》所想所感
《诗经》读书报告
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刘修远
学号:101913112
5《诗经》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读后感
从小学到大学学过很多唐诗宋诗,虽也很是喜欢,但当读过《诗经》里的诗句后,都远不及对《诗经》的喜爱,比起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的给人是未经雕琢的真诚感和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刻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诗经则是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觉里两周战国时候的古代人们总是最真诚的,诚恳的歌颂祖先功德,诚恳的拜求风调雨顺,诚恳的去想喜欢的姑娘。风,雅,颂,随便抄起一段,寥寥数字,却又是那么的读不胜读,美不胜收。
我对诗经的喜爱,源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经中的爱情是令人向往而陶醉的。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广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因为这首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小伙眼见自己爱恋的人儿,要高高兴兴做别人的新嫁娘。小伙子无法表白这份无望的爱,心中哀伤可想而知。但是,他却在用行动默默表达他对她的真爱。他默默的帮新嫁娘喂饱她出嫁需要的马匹,不管是健壮的高头大马,还有幼小的马驹。可见小伙用心良苦,用情之真!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真心的希望他或她得到真正的幸福。佛家有禅语:“有情皆孽。”佛经中有言:“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这毕竟只是佛家幻想的理想境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这一字,人为之烦恼,却也为之痴迷。情诗往往令人动容,情歌往往唱入人心。情,尤其是爱情,和生、死一样,是诗歌永远赞颂的话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因为如此,《诗经》的篇章才能历经千年不朽,流传至今,并且时至今日,仍然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共鸣。而我所想到的,是为那些单相思的男女的坚持和纯真而感到生活的美好、多彩,为他们祝福。
《诗经》在手,那些模糊或清晰的女子形象在脑海盘旋,总想时光为何不倒退至那时,看一看白露茫茫中俏立的女子,巧笑倩兮的女子,让君子想“琴瑟友之”的女子,听一听“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女人低泣,感慨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光流逝何等迅疾,不由人挽回。美丽的女人如诗如画如曲,聚山川大地之灵秀,一切的色彩、曲线、声响、形象、韵律与气氛,在女子举手投足间流动起来,明亮起来。而诗经中的女子,是深深砌在灵魂里的,成为我对美的至高追求,那些月光下、稻田中、芦苇旁、水中央的精灵,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风景。
第三篇:大队委竞选所感所想
大队委竞选所感所想
07(3)班曾德平
“啪啪啪”大队委竞选已结束许久,热烈的掌声还在我的心中回荡着。今天,大队委竞选终于圆满结束了,许许多多的才艺和激动人心的画面令人振奋不已。
这次的竞选是在下午进行,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令人烦躁,但是,这太阳还是没有泯灭同学们对竞选活动的期盼。
竞选活动在下午三点开始。首先,大家都依次上场来做自我介绍。他们每个人精神抖擞,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的介绍着。其中,又一位五年级的小女孩在自我介绍中,介绍了自己曾获得的奖项,我们个个听得目瞪口呆,小小年纪就拥有了那么多的奖,非常敬佩这个小女孩。我们班也有同学参加竞选,她也不差,绘声绘色地演讲着。
候选人不仅演讲绘声绘色,而且才艺丰富多彩。
因为时间的关系,才艺就在第二天下午进行。同学们还是像上一次一样,快速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下面开始进行才艺展示,有请一号上场!”老师那洪亮的声音又激起了在座评委和候选人的激动心情。不计其数的才艺使我眼花缭乱,三十四个表演有搞笑的小品;有欢快的舞蹈;有美妙的故事;还有笑掉牙的相声。个个表演精彩连绵不断啊!其中,有一位同学令我佩服,那就是五年级的一位小女孩。她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她的英语是我在十二年里看见过的小女孩中最好的一个。为什么呢?因为啊,她的水平,比我六年级的要好得多得多。这个小女孩用英语来向我们流利地背诵了一个故事,语速不快不慢,而且在她表演的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听不懂在下面说小声话,不观看她的表演,但她还是坚持自己把英语故事讲完,然后下场。我很敬佩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要向她学习。
…………
很快,结束了才艺展示。最让人激动的时刻到来了,评委们开始了初步的投票。我也是评委,在三十四人里面,很难做出选择。真是经过我的精挑细选,才选出了十名优秀的候选人。我看着候选人紧张的表情,也不禁为他们而激动。不久,票数出来了,最高54票,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叹着,都为这位同学感到开心。
大队委竞选,让我的童年里拥有了美好的记忆,也让我学到了,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它将伴随着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中有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回忆。
第四篇:参观中共会址之所感所想
参观中共会址之所感所想
2011年4月4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049班党章学习小组在党章学习小组组长以及团支部的带领下,前往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会址参观。首先,我们来到中共一大会址。来到一大会址,里面挤满了人,陆陆续续来参观的人也很多,他们都是来一览革命先烈的风采吧!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三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也参加了大会,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共二大会址。
这是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又称“辅德里”),它掩映在延中绿地的碧草和青竹间,把一段光荣历史深藏门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922年7月16日,上海南成都路625号(现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李公馆”———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的李达在沪寓所的客堂内,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召开,会议共有12位代表,他们分别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尚有一位代表,因历史原因,无从查考。毛泽东缺席了这次会议。二大会议通过了《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组织章程》等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邓中夏、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五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蔡和森为宣传委员,张国焘为组织委员。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定了我党的第一个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党的宣言,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参观一大和二大之后,若有所思。
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追求真理,革命精神处处闪烁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再次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参观者。正是由于先辈们前仆后继的卓越战斗,才确保中国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中国走向光明,走向世界。先辈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我们后一辈的更应该学习先辈们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五篇:《康震评说李清照》所想所感
《康震评说李清照》所想所感
8(1)饶光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婷婷少女,青春洋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女词人,感伤忧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庶民百姓,忧家忧国。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再嫁婚变,后夫相处,生不如死,婚仅百天,妻却休夫。夕阳岁月,安度晚年。李清照,性格独特,感情敏锐,才华横溢,洒脱活泼的女子,喜怒哀乐充满里她的生活。一位宋朝杰出的女性,人生坎坷,但创下不凡成就。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性情敏感的她,年少时期就涌现出过人的才华。世间万物在她眼中都充满着朝气。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当然,她也有娇羞的一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思念,伤感在分别时,浸透了她的手帕,萦绕着她,慢慢消散……
性格多愁善感,爱好也与众不同。
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其父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已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夜深人静,晚风萧瑟,一杯煮酒,一卷画卷,一品碑刻字物,一同喜悦感叹。
她敢爱敢恨,真性情尤为突出。
在赵明诚病故后,她为了保全画卷经书,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期,再找了个丈夫张汝舟。但她发现张汝舟只是看上她的文物钱财,并且整日虐待自己,于是决定和他离婚。可是要知道,在当时本来离婚再结就已经是受人排斥,况且还要离。再说以前只有丈夫休妻子,妻子不能,就算受尽耻辱,也只能忍气吞声。李清照是告张汝舟官场上的罪从而离婚的。可见李清照是下了多少决心,鼓足了多少的勇气。这行为在那时是不被人看好的,她做到了,她是第一个!从没见过有这样头脑和气魄的人,李清照,一个女豪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我看这说的正是你自己!
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她从世俗的烟尘中走出,向另一个花香飘溢,梦幻迷人的境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