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度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工作总结
2011年度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我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依法规范土地管理行为,将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采取了多项举措,切实把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及时查处了破坏耕地和园地实施建设和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一、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开展以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咨询台、县领导电视讲话、短信群发、送法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好6.25土地宣传日活动,全面宣传国务院下发的15号令等土地相关法律条例,专门印发了全国土地日宣传册一万份分发到全县农户手中,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流动播放了《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一个月,增强干部群众依法使用土地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保障水平。
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是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要任务。
1、配强了执法人员,夯实土地执法基础
去年,土地执法大队只有五名(三男二女)队员,又肩负局信访、综治、法规监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动态巡查的工作任务,任务多、压力大,现很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立和实行巡查责任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年共招聘12名土地执法监察协管员,配优配强执法监察队伍。为执法监察大队配备了手持GPS机、摄像机、等专门用于巡查工作的装备器材,购买一些锤子、铁锹等工具,现场制止非法占地行为。
2、强化学习,形成依法管地、用地意识
对参加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
训,努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知识,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同时,抓好县、乡(镇)、村(组)三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相关部门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3、廉洁从政,创建国土资源局的新形象
把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硬任务来强化,切
实形成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着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三、健全网络,合理划分巡查区域,强化执法人员工作
职责
把真正热心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乡(镇)、村组有关同志
吸收为执法监察信息员,通过采用村级推荐、中队和镇政府审核、县局审批的方法,共选聘了139名村级国土信息员。对其进行了七天的轮训,明确职责和掌握业务后开展工作,在各国土所门前及国土局门前设立举报信箱,专门开通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有记录登记,接受群众举报。
局统一划定巡查区域,落实巡查人员,努力做到事前预
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明确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明确县土地执法监察大队人员负责对县城规划区、城乡
结合部实施每周至少二次全面的巡查,并加强对基层国土所巡查情况和效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基层国土所负责对所辖各行政村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动态巡查。对全局的土地执法人员分别落实个人的巡查区域,落实每个人的巡查责任。
四、建立违法案件周、月报告等制度。各乡(镇)国土
所、土地执法大队巡查人员必须按照土地执法监察有关规定,将检查、巡查结果在每周、月底向局及时报告。报告及报表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规范,绝不能隐瞒问题,绝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
五、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
行文下发了《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等八项制
度》,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国土所和县执法监察大队的重要指标。局依据《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强化监督检查。对在巡查中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其巡查责任区内土地违法发案率明显降低,形成违法事实、需要强制执行的土地违法案件明显减少的,应当予以奖励;对由于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造成一定后果,致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要追究巡查人员的直接责任,并依法依规给予责任人员相应的处罚和行政处分。
六、部门联动、严厉执法,把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
状态
1、部门联动,密切配合。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执
法途径,加强国土监察和公、检、法、房地产、建设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发挥各自工作职能优势,形成全县整治违法用地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向政府呈报了《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和《土地管理突出问题约谈问责办法》两个文件,落实土地管理的县、乡、村三级共同责任,我县正式行文下发了《上犹县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形成了预防联合、执法联合、行政制约联合,加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联合乡(镇)政府和城建规划执法大队,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到快速处理违章
建筑上,力争把各种违法用地减少到最低限度。受理群众举报后,立即派人员前往现场依法调查取证,对正在实施违法建筑行为的要依法制止,当场下发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责令限期拆除新建违章建筑。对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抢建违章建筑,及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城建执法监察大队组织强制拆除。在每次组织拆除前,周密计划,确保了“拆违”工作万无一失。
2、突出重点,严格执法。今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专
项行动,6月—10月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2008年以来审批的用地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11月份对全县2011年度发生的各种用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督促用地单位和个人积极整改消除违法状态,为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全县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经信息员和他人举报、巡查共发现违法行为160起,立案10起,现场制止违法行为83起,通过联合执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28处(面积4200平方米),经县政府批准补办用地手续39宗,收缴罚款58.6万元,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近140万元。
七、我县围绕“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本着依法
依规和“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妥善处理,促进发展”的原则,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我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接到省、市政府关于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我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并且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乡镇政府负责人召开现场调度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此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同时,为加强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确保
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两位副县长为副组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监察、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城建、交通运输、林业、农业和粮食、环保、工商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国土局长兼任为办公室主任,抽调业务精干人员统一到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落实该项工作。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覆盖我县的第二年,也是适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实施问责的第二年,比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在省、市的指导下,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上犹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作为我县2011年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实行限时办结制,县监察局全程监督,为按时保质完成该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县财政拨付了27万元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经费,为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财物保障。
我县全力以赴,抓紧时间,及时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向上级汇报,向上级及同行虚心请教,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卫片执法检查的外业调查、内业比对等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并且通过省、市卫片执法检查督查组的多次督查,相关上报数据也已通过了省级审核。
我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下发我县监测图斑为
82个,监测面积为1450.5亩(其中耕地151.8亩),我县对所有图斑的土地现状、土地用途、审批情况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根据《规范》的要求,对一些图斑进行合理分割合并后形成52个地块,核查数据如下:
(一)军事用地3块,面积81.6亩(其中耕地8.3亩);
(二)新增建设用地35块,面积1271.87亩(其中耕
地97.45亩);
1、合法新增建设用地32块,面积946.17亩(其中耕
地96.25亩)。
2、违法新增建设用地3块,面积325.7亩(其中耕地
1.2亩)。
⑴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在2010年6月30日前已获
省批准1块,面积315.1亩。
⑵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已报批但暂未获批准2块,面积10.6亩(其中耕地1.2亩)。
(三)临时用地8块,面积65.92亩(其中耕地42.64
亩);
(四)其它实地伪变化6块,面积31.11亩(其中耕
地3.41亩)。
根据核查情况,我县对违法用地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整
改,根据处理权限,县工业园违法用地由省国土厅进行了行政处罚后已依法获得了省批准。另两宗小面积用地,一宗为公共设施用地,一宗为农村村民拆迁安置房用地,上犹县国土局均已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已组织材料报省批准,对照《规范》,我县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23%。
总之,我县在土地执法检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按上级的工作部署,时刻牢记“守土有责”使命,尽心尽力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2011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工作总结
2011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我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依法规范土地管理行为,将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采取了多项举措,切实把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及时查处了破坏耕地和园地实施建设和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
一、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开展以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咨询台、县领导电视讲话、短信群发、送法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好6.25土地宣传日活动,全面宣传国务院下发的15号令等土地相关法律条例,专门印发了全国土地日宣传册一万份分发到全县农户手中,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流动播放了《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一个月,增强干部群众依法使用土地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保障水平。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是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要任务。
1、配强了执法人员,夯实土地执法基础
去年,土地执法大队只有五名(三男二女)队员,又肩负局信访、综治、法规监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动态巡查的工作任务,任务多、压力大,现很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立和实行巡查责任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年共招聘12名土地执法监察协管员,配优配强执法监察队伍。为执法监察大队配备了手持GPS机、摄像机、等专门用于巡查工作的装备器材,购买一些锤子、铁锹等工具,现场制止非法占地行为。
2、强化学习,形成依法管地、用地意识
对参加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知识,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同时,抓好县、乡(镇)、村(组)三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相关部门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3、廉洁从政,创建国土资源局的新形象
把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硬任务来强化,切实形成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着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三、健全网络,合理划分巡查区域,强化执法人员工作职责
把真正热心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乡(镇)、村组有关同志吸收为执法监察信息员,通过采用村级推荐、中队和镇政府审核、县局审批的方法,共选聘了139名村级国土信息员。对其进行了七天的轮训,明确职责和掌握业务后开展工作,在各国土所门前及国土局门前设立举报信箱,专门开通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有记录登记,接受群众举报。
局统一划定巡查区域,落实巡查人员,努力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明确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明确县土地执法监察大队人员负责对县城规划区、城乡结合部实施每周至少二次全面的巡查,并加强对基层国土所巡查情况和效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基层国土所负责对所辖各行政村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动态巡查。对全局的土地执法人员分别落实个人的巡查区域,落实每个人的巡查责任。
四、建立违法案件周、月报告等制度。各乡(镇)国土所、土地执法大队巡查人员必须按照土地执法监察有关规定,将检查、巡查结果在每周、月底向局及时报告。报告及报表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规范,绝不能隐瞒问题,绝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
五、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
行文下发了《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等八项制度》,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国土所和县执法监察大队的重要指标。局依据《上犹县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强化监督检查。对在巡查中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其巡查责任区内土地违法发案率明显降低,形成违法事实、需要强制执行的土地违法案件明显减少的,应当予以奖励;对由于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造成一定后果,致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要追究巡查人员的直接责任,并依法依规给予责任人员相应的处罚和行政处分。
六、部门联动、严厉执法,把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1、部门联动,密切配合。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执法途径,加强国土监察和公、检、法、房地产、建设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发挥各自工作职能优势,形成全县整治违法用地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向政府呈报了《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和《土地管理突出问题约谈问责办法》两个文件,落实土地管理的县、乡、村三级共同责任,我县正式行文下发了《上犹县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形成了预防联合、执法联合、行政制约联合,加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联合乡(镇)政府和城建规划执法大队,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到快速处理违章
建筑上,力争把各种违法用地减少到最低限度。受理群众举报后,立即派人员前往现场依法调查取证,对正在实施违法建筑行为的要依法制止,当场下发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责令限期拆除新建违章建筑。对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抢建违章建筑,及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城建执法监察大队组织强制拆除。在每次组织拆除前,周密计划,确保了“拆违”工作万无一失。
2、突出重点,严格执法。今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专项行动,6月—10月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2008年以来审批的用地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11月份对全县2011发生的各种用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督促用地单位和个人积极整改消除违法状态,为2011卫片执法检查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全县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经信息员和他人举报、巡查共发现违法行为160起,立案10起,现场制止违法行为83起,通过联合执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28处(面积4200平方米),经县政府批准补办用地手续39宗,收缴罚款58.6万元,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近140万元。
七、我县围绕“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本着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妥善处理,促进发展”的原则,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接到省、市政府关于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并且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乡镇政府负责人召开现场调度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此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同时,为加强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确保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两位副县长为副组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监察、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城建、交通运输、林业、农业和粮食、环保、工商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国土局长兼任为办公室主任,抽调业务精干人员统一到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落实该项工作。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覆盖我县的第二年,也是适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实施问责的第二年,比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在省、市的指导下,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上犹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作为我县2011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实行限时办结制,县监察局全程监督,为按时保质完成该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县财政拨付了27万元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经费,为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财物保障。
我县全力以赴,抓紧时间,及时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上级汇报,向上级及同行虚心请教,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卫片执法检查的外业调查、内业比对等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并且通过省、市卫片执法检查督查组的多次督查,相关上报数据也已通过了省级审核。
我县2010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下发我县监测图斑为82个,监测面积为1450.5亩(其中耕地151.8亩),我县对所有图斑的土地现状、土地用途、审批情况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根据《规范》的要求,对一些图斑进行合理分割合并后形成52个地块,核查数据如下:
(一)军事用地3块,面积81.6亩(其中耕地8.3亩);
(二)新增建设用地35块,面积1271.87亩(其中耕地97.45亩);
1、合法新增建设用地32块,面积946.17亩(其中耕
地96.25亩)。
2、违法新增建设用地3块,面积325.7亩(其中耕地1.2亩)。
⑴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在2010年6月30日前已获省批准1块,面积315.1亩。
⑵违法新增建设用地中,已报批但暂未获批准2块,面积10.6亩(其中耕地1.2亩)。
(三)临时用地8块,面积65.92亩(其中耕地42.64亩);
(四)其它实地伪变化6块,面积31.11亩(其中耕地3.41亩)。
根据核查情况,我县对违法用地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整改,根据处理权限,县工业园违法用地由省国土厅进行了行政处罚后已依法获得了省批准。另两宗小面积用地,一宗为公共设施用地,一宗为农村村民拆迁安置房用地,上犹县国土局均已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已组织材料报省批准,对照《规范》,我县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23%。
总之,我县在土地执法检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按上级的工作部署,时刻牢记“守土有责”使命,尽心尽力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三篇:土地执法监察
土地执法监察
1、土地监察概念:
土地监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国家土地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土地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活动。
2、土地监察的原则:
土地监察实行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及时、准确的原则。
3、土地监察的职责:
(1)监督检查土地法律、法规的执行和遵守情况;(2)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3)调查处理土地违法案件;
(4)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土地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遭受打击报复的案件;
(5)对下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履行土地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指导或者领导下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监察工作。
4、土地管理部门履行土地监察职能享有的权力:
(1)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进行检查;(2)对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调查;(3)对正在进行的土地违法活动依法进行制止;
(4)对土地违法行为和土地侵权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5)对违反土地法律、法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个人和单位主管人员,依法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
5、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土地监察职权,有权采取的措施:(1)查阅、复制与土地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2)要求监察对象提供或者报送有关的文件、资料以及其他必要情况;(3)可以进入土地违法现场察看和测量,并询问有关人员;
(4)对依法受到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处罚但继续施工的单位和个人的设备、建筑材料等予以查封;(5)其他依法可以采取的措施。
6、土地监察的内容:(1)建设用地行为;(2)建设用地审批行为;(3)土地开发利用行为;
(4)土地权属变更和登记发证行为;(5)土地复垦行为;(6)基本农田保护行为;(7)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
(8)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终止行为;(9)房地产转让行为;(10)其他行为。
7、土地监察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检查:
(1)根据土地监察工作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对监察对象执行和遵守土地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2)针对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特定的监察对象的特定活动进行专项检查;(3)为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对监察对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事先检查、事中检查和事后检查。
8、土地违法案件的概念:
土地违法案件是指违反土地法律、法规,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
9、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必须做到以下几项:(1)事实清楚;(2)证据确凿;(3)定性准确;(4)处理恰当;(5)手续完备;
(6)适用法律法规准确;
(7)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
10、案件受理是指:
受理是指接受案件并予以处理,即接受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以及处理巡查发现的违法案件。
11、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应在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完成立案、移交或提请上级查处。
12、在管辖权范围内,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受理的土地违法案件:(1)本机关依法监督检查发现的;(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举报的;(3)其他部门移送的;
(4)上级国土资源局指定查处的;(5)其他应当受理的案件。
13、土地违法案件的立案条件:(1)有明确的违法行为人;
(2)有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事实;
(3)按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4)属于本机关管辖。
14、案件调查要求回避的条件: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近亲属;(2)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承办人的回避,由执法监察部门负责人提出意见,市、县(市)国土资源局主管负责人批准。在回避被批准前,承办人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15、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报告》应写明的内容:(1)主要经过、违法事实和主要证据;
(2)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和进一步处理意见。
16、举行听证的程序:
(1)书记员清点听证参加人是否到齐,宣读听证会场纪律;(2)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
(3)案件调查人就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指控;(4)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5)第三人陈述;
(6)案件调查人和当事人就违法事实和适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辩论;(7)当事人最后陈述。
17、调查终结的案件,根据实际情况应依法作出以下处理:
(1)证据不足,未发现违法事实,依法不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由承办人填写《行政处罚销案审批表》,经执法监察部门负责人,市、县(市)国土资源局主管负责人审批,决定撤销案件;
(2)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议定处罚决定,待履行告知或者听证程序后,作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3)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给予行政处分的,市、县(市)国土资源局对有关责任人有处分权的,由市、县(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无权决定处分的,市、县(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国土资源行政违法案件行政处分建议书》,移送有关部门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4)对违法情节严重或下发《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后仍继续违法行为、或涉嫌构成犯罪的,在进行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及时作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移送书》,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或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退回原承办人,限期补充调查。
18、国土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复议期满后应在(七日)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9、擅自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几条规定,处罚依据及处罚标准是什么?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6条的规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7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0条、《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33条、《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64条; 处罚标准:
1、责令限期改正或治理;
2、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耕地开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未经批准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哪条规定?其处罚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违反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第44条的规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7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2条、《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67条 处罚标准:
1、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2、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
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4、可以并处每平方米30元以下的罚款;
5、责任人行政处分;
6、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1、根据《关于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移送办法》规定,涉嫌哪种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哪种向人民检查院移送?
对涉嫌非法占用耕地犯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犯罪的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
涉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犯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犯罪的案件,向人民检察院移送。
22、国土资源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附有哪些材料?(1)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2)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3)涉案物品清单;
(4)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5)其它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23、国土资源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接受哪些机关的监督?
国土资源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接受人民检察院和监察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
24、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文书,在有关领导签发后(3日)内送达当事人。
25、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
1、一般应直接送达;
2、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3)当事人拒绝接受的可以留置送达。
26、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的简易流程:(1)、受理违法案件;
(2)、制件《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立案审批表》;(3)、负责人审批;(4)、立案;
(5)、调查取证,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询问笔录》;(6)、现场勘验,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现场勘验笔录》;(7)、鉴定,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报告》;(8)、会审,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审议笔录》;(9)、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0)、制作下达《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11)、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2)、填写结案报告;
(13)、将有关材料整理形成《国土资源尉案件行政处罚案卷》;(14)、归档保存;
27、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几条?处罚依据和处罚标准是什么? 违反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57条第2款;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5条; 处罚标准:责令限期拆除。
28、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满一年未动工或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条款?处罚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违反条款: 《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30条,处罚依据:《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第65条,处罚标准:
(1)、征收出让金5%以上、20%以下土地闲置费;(2)、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29、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概念: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是指违反有关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案件。
30、破坏或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条款处罚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违反条款:《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1条 处罚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32条
处罚标准:
1、责令恢复原状;
2、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篇:直属机构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2.监督检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和遵守情况。
3.受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
4.调查处理各类土地违法案件。
5.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土地纠纷案件。
第五篇:土地监察大队工作总结
土地监察大队工作总结
2013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市支队的精心指导下,在新区各查违共同责任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查违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大队按照“严格查违、妥善疏导、健全机制”的总体指导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规划土地监察职责,继续确保了新区总体查违形势平稳可控,继续实现永久性违法建筑(栋数)零增长。
一、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查违工作,取得了“四大成效”。一是率先建立系统全面的查违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九项举措”、构筑巩固“六道防线”,形成了“预防为主,疏堵结合,制度查违,快速反应”的坪山特色查违体系。二是制定并出台各项疏导政策。全力推进各类疏导政策的调研和落实,初步形成系统全面的疏导政策体系。三是实现永久性违法建筑(栋数)零增长。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违法抢建的势头。四是总结形成《坪山新区查违之路》。报告形成后,得到了市委《信息快报》、深圳商报《查违故事》专栏等多家媒体的关注,XX区、光明新区等多个(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也前来我大队考察学习。
截至目前,我大队共查获和受理各类违法案件线索2215宗;拆除违法建筑物面积33936平方米;复绿面积5500平方米;罚款566170.4元;核查“两规”申报资料158宗;共完成258户新申报“一户一栋”的审核处理工作;受理临时建筑申请138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九项举措”
一是建立查违“一把手工程”工作机制。坪山新区一贯高度重视查违工作,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查违指导思想,新区领导亲自抓查违工作,开展常态化的新区党政“一把手”和新区领导查违检查机制,实行“查事和查人相结合的”查违督查机制,并从土地整备和发展秩序的角度定位查违工作,严格查违,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无后路可退。
二是建立立体巡查机制,在一线环节建立二级巡查与执法机制。为确保将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大队将工作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在大队即建立了二级巡查与执法机制,在一线查违环节建立了两道保障防线,一道是监察大队基层中队开展的拉网式巡查,另一道是监察大队直属中队(筹)开展的二次覆盖式巡查,这两道防线成为新区扫除违建苗头的有力屏障。同时,通过二级巡查与执法机制,我大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并将所有违建苗头巡查到位,从而将违建苗头隐患清除在第一时间、第一巡查现场内,避免了形成违建事实后再转为程序复杂的案审阶段。
三是实行“分片包区”巡查责任机制及绩效考核机制,打造正规化查违队伍。为形成快速反应部队,打造专业化、正规化查违队伍,及时应对辖区违建,一方面大队实行“分片包区”的巡查责任机制,将查违任务层层分解,构建网格化巡查体系;另一方面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使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了一线查违人员的岗位职责,充分调动了大队工作人员查违积极性。
四是全面启动规划土地监察工作信息化。大队率先成立了土地监察信息指挥中心,依托数字化监察平台建立辖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案件的受理、转派、跟踪、办结及归档等环节的网上监管流程,确保各类案件都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建立土地建筑物数据库,逐渐将新区的合法建筑以外的占全区建筑物总量70%的“两规”、“三规”、“一户一栋”等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后纳入数据库管理,为新区的“一户一栋”审批、违法建筑拆除、拆迁补偿、土地二次开发等提供数据支撑。
五是全面启动查违工作联动责任机制。通过对查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社区等共同责任考核成员单位实行综合考核,实行社区查违月排名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在查违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了查违有效合力。此外,加强与XX市XX区、大亚湾区的衔接、协调,多次联合开展打击深惠边界违法用地和违法抢建行为,为深惠边界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地环境。
六是疏堵结合,积极探索和制定查违疏导政策。为妥善处理农村城市化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大队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在高压打击违建势头的同时,全力推进各类疏导政策的调研和落实,探索出多道疏导路径。始终坚持“急重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历史遗留问题,并出台了相关疏导政策和实操性强的解决办法,有效缓解了群众合理建设诉求引发的群体上访的压力。
七是率先建立拆迁过程中的违法建筑查处机制。大队不折不扣地贯彻新区土地大整备策略,主动服务新区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工作,率先建立拆迁过程中违法建筑查处机制,即配合拆迁过程,有重点地对拆迁过程中新区成立前已存在的违法建筑取证和执法,彻底杜绝不法业主博赔企望,据此形成了“拆迁过程中违法建筑查处机制研究”,对违建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八是制定查违工作程序和三级执法响应机制。理顺了工作机制,制定巡查执法和信息指挥调度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同时,为切实落实查违工作责任和执法的快速反应建立了查违三级响应工作机制,向正规化专业化迈进。查违三级响应工作机制,就是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案件按其规模、紧急程度、影响程度等因素分成ⅲ级、ⅱ级和ⅰ级,按级响应处置。
九是充分利用卫片执法优势,加大卫片执法力度。大队始终将卫片执法作为查违利器,利用部、省、市卫片执法的严肃性,对违法图斑逐宗制定查处方案,有序开展查处整改工作。2013年共开展了4次卫片执法检查行动,其中在2012年部卫片检查中,新区立案率和查处率均为100%,依法履行职责到位率95%以上,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均未超过15%的问责红线。.(二)构筑巩固“六道防线”
在长期的查违实践中,坪山新区深刻地认识到,严格查违强制执法只是查违工作的一个方面,妥善疏导,疏堵结合才是根本之策。因此,大队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查违疏导政策的研究,通过上述九项举措,我大队积极探索,主动出击,打造了查违六道防控并举的“六道防线”。一是中队开展拉网式巡查与执法机制、“分片包区”巡查责任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规范执法和拆除机制,打造了查违第一道防线。二是二次覆盖式巡查的二级巡查机制、“分片包区”巡查责任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三级响应执法机制,打造了查违第二道防线。三是全面启动规划土地监察工作信息化,确保巡查、市转办、投诉、领导交办及群众反映的案件,件件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建立建筑物数据库,打消违建博赔企图。打造了查违第三道防线。四是查违共同责任单位的联动和考核机制以及社区的月排名制度,逐步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打造了查违第四道防线。五是查违“一把手工程”机制和新区领导指导检查查违工作常态化机制以及所有新建建筑物的图册的定期汇报机制,打造了查违第五道防线。六是充分利用卫片执法的高科技性和严肃性,打造了查违第六道防线。
在上述查违六道防线控制下,新区新建实质性违建没有任何立足之地。
(三)推进“五大疏导政策”
为妥善处理农村城市化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按照大队的工作部署,在2012年已妥善解决已批未建停建“一户一栋”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研究,全力推进五大疏导政策的研究与出台。一是研究出台《坪山新区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遗留问题处理办法》,多渠道拓宽“一户一栋”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式,妥善处理“一户一栋”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利用新区土地改革的契机,于2013年6月出台《坪山新区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管理办法》,率先在我市明确了社区利用自用未征转土地进行“短、平、快”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的疏导路径。
三是制定《坪山新区老屋修缮备案指引》,规范老屋修缮复原工程,保护新区原有老屋的古韵风貌,切实保证房屋质量和解决原村民的住房需求。
四是研究制定《坪山新区历史遗留停建私房处理方案》,满足原村民的住房诉求,缓解群众信访压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面貌,推进城市化进程。
五是结合我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的契机,开展具有坪山特色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土地确权探索和研究工作,研究编制坪山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实施细则。
(四)加强卫片执法力度
一是根据市查违办下发《关于印发XX市2012部土地矿产卫片自查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深查违〔2012〕89号)和新区辖区范围的546宗变化图斑,其中新增图斑287宗。我大队仔细分析,针对各类违法图斑的成因、百分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图斑分类处理指导意见。对此,新区领导高度重视,由佳根书记亲自召集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了查处协调会,明确了对所有违法图斑的依法严肃查处方案,现已全部查处。二是积极主动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开展2013年市级卫片执法图斑自查自纠工作,严格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其中新区1171个图斑(共计1099宗地块),合法用地338宗,实地伪变化739宗,保障性住房2宗,分类查处、另行统计4宗,涉嫌违法用地16宗,违法图斑宗数和面积同比2012年市卫片分别下降44.8%和63.1%。
(五)加强内部管理
自去年查违队伍整合以来,针对查违队伍素质现状,大队一直把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化和执行力强的查违队伍放在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
1.完善执法工作流程。一是制定并出台了《坪山新区规划土地监察案件处理规程》,将案件处理分为案件线索登记核查、案件处理和案件结案等三个阶段,并将各类案件从信息收集和甄别、案件调度、案件跟进、案件上报、执法和联动调度、案件办结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二是创立简捷式查违工作程序。不断完善巡查流程、拆除流程、三级响应流程、卫片执法流程等,进一步形成各种查违机制。三是基本完成了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手册的编制,纳入了各项工作程序及规范,使查违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四是根据相关要求,开展2013年规划土地监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自查自改工作。
2.全面推行绩效考核。为提高我大队队伍的业务水平与工作积极性,按照新区领导的指示,我大队制定并出台了《坪山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通过对大队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有效提高了大队工作人员的执法积极性,效果显著。另外,还专门由监察科对大队各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营造舆论氛围
为提高查违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化,我大队通过《坪山查违信息简报》、《坪山信息》、市支队《规划土地监察》等内部刊物,以及制作宣传栏、简报、发放宣传手册等,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务信息,将宣传工作常态化。大队还积极组织撰写了新区四年(2009—2013)总结报告《坪山新区查违之路》,得到了多家媒体和多个(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的关注和肯定。2013年,我大队通过依托深圳商报(坪山专栏)、深圳特区报、晶报、深圳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共发表查违宣传稿件8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查违舆论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013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2014年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三规”试点问题。日前,市政府已召开“三规”处理工作专题会议,“三规”试点工作已被提为重要议程,新区已根据“三规”要求进行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有近3万宗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行了申报处理,数量大,种类多,情况复杂,加大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难度。二是查违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查违队伍整合后,新区实行的是“疏堵并举”的查违策略,目前我大队在法律、土地管理、信息技术、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成为研究和落实疏导政策的瓶颈。三是严格查违引发的暴力抗法及信访问题突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呈激增趋势,亟需信访部门及相关共同责任单位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四是土地监察信息化建设仍需完善,案件处理过程未能全程电脑化,信息共享技术尚未成熟,数字监察平台功能需待进一步研发。
三、2014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总体思路
按照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从建立大开发大发展秩序的角度出发,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要契机,在“严格查违、妥善疏导、健全机制”思想的指导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九项举措”和“六道防线”为抓手,以贯彻群众路线为动力,持续控制违建零增长,确保各项绩效考核指标排名领先。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4年,我大队工作重点将集中在“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民生建设”和“改革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巩固查违成果,完善查违机制,消化吸收创新查违新方式,将查违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彰显特色文化。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政策培训,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加强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各科室、中队、中心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在信息指挥中心内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及功能运转方面大力探索和改进,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信息、指挥、档案管理、课题研究职能,支持规划土地监察工作。三是加强查违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弥补在法律、土地管理、信息技术、政策研究等方面专业人才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执法工作。四是积极开展规划土地监察特色文化建设。将执法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互促互进,以文化建设促土地监察工作开展,增强规划土地监察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
2.建立健全查违机制,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在完善查违共同责任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打造坪山特色的查违共同责任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与规划国土、纪检、公安、供水供电、社区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有效调动各查违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上半年对一线查违聘用人员的绩效考核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下半年在全大队推广的绩效考核亦取得良好预期,并得到新区领导的肯定及其他兄弟单位的考察学习。三是进一步疏理编制查违工作手册,使查违工作有章可循,全面实现查违程序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四是完善规划土地监察法规体系,着眼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实现信息共享,优化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基层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法律服务。
3.加快完善疏导政策,解决民生问题。一是贯彻落实“干部进社区推进疏导政策的研究与落实行动方案”,紧紧围绕“一户一栋”五大处理政策,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群策群力推进处理速度。二是积极探索社区物业转型的有效途径,探索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社区土地使用价值,创造社区经济与新区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三是简化审批流程,针对一些老旧建筑物的简单修缮以及货梯、门卫室等面积较小的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制定简易备案的便民措施,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四是高度重视规划土地监察领域的信访维稳工作,加强与信访部门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化解矛盾。
4.创新土地确权办法,落实“三规”试点。结合坪山作为XX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的契机,深入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土地确权研究,切实做好“两规”收尾和“三规”试点工作。“三规”试点工作已在市政府专题会议中反复提及,成为今后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重点创新举措。目前,坑梓办事处已经确定为“三规”工作试点,我大队将加快推进坑梓办事处基础数据梳理工作,对符合处理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各社区数据,先行在社区进行试点;同时,依据《实施办法(试行)》(草案修改稿),探索出台《坪山新区原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处理流程表,积极做好”三规“试点筹备工作。
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规范档案管理。一是全面开展综合监管平台和数字监察平台项目的建设工作,完善土地建筑物等业务核心数据库,优先实现大队内政务办文和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提高新区规划土地监察执法、依法查处违法用地与违法建筑行为的管理工作水平,从而实现统一指挥、统一监督、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和统一发布。二是推动档案规范化建设,继续对档案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补充完善档案制度,细化操作规程,建立档案电子数据利用平台,探索、拓展档案管理和使用的办法。
6.突出卫片执法优势,保障查违成果。继续将卫片执法作为查违利器,规范卫片执法标准,做好国土资源部及市级卫星遥感执法检查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内外业核查、案件移交、督查督导等工作步骤,严控违法图斑源头,提前预判可能出现卫星图斑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及时作出整改措施,做到早起步、大力度、严把关,再次实现2014卫片执法工作排名领先,继续保持零违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