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3 10: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

第一篇: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

摘 要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与IpSec在因特网上都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不兼容的。该文首先分别介绍了NAT和IpSec两种协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两者的不兼容性,然后讨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满足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利用UDp封装法实现NAT透明穿透的解决方案。关键词 IpSec;NAT;IKE;UDp封装 1 引言 基于Ip技术的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ofessional Network,简称VpN)是通过Internet平台将局域网扩展到远程网络和远程计算机用户的一种成本效益极佳的方法。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飞快发展,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利用互联网采用IpSec技术建立VpN网络,IpSec已逐渐成为VpN构建的主流技术。Ip安全协议(Ip Security protocol,简称IpSec)是由互联网工程工业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IETF)1998年底规划并制定的网络Ip层标准。IpSec不仅可以为Ip协议层以上所有的高层协议和应用提供一致性的安全保护,而且除了可用于Ipv4之外,也可用于下一代Ip协议Ipv6。另外,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通过改变进出内部网络的Ip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址,把无效的内部网络地址翻译成合法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该技术一方面可以把私有Ip地址隐藏起来,使外界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对内部网络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由于Ipv4先天设计上的不足,而导致的Ip地址严重短缺的现状。但是,被广泛使用的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却制约着基于IpSec技术的VpN的发展,这是因为IpSec 协议在VpN 中承担保护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任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任何对Ip 地址及传输标志符的修改,都被视作对该协议的违背,并导致数据包不能通过安全检查而被丢弃。但在VpN 中运用NAT技术,则不可避免地要将私网地址映射为公网地址,即对Ip 地址要进行修改。因此,在VpN网络中如何使IpSec和NAT协同工作,实现NAT的透明穿透具有现实意义。2 协议介绍 2.1 IpSec IpSec包括安全协议和密钥管理两部分。其中,AH和ESp是两个安全协议,提供数据源验证、面向无连接的数据完整性、抗重放、数据机密性和有限抗流量分析等安全任务。为了能够将相应的安全服务、算法和密钥应用于需要保护的安全通道,IpSec 规定两个通信实体进行IpSec 通信之前首先构建安全关联SA。SA 规定了通信实体双方所需要的具体安全协议、加密算法、认证算法以及密钥。IKE提供了用来协商、交换和更新SA 以及密钥的完整机制。IpSec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封装模式——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传输模式只对Ip分组应用IpSec协议,对Ip报头不进行任何修改,它只能应用于主机对主机的IpSec虚拟专用网VpN中。隧道模式中IpSec将原有的Ip分组封装成带有新的Ip报头的IpSec分组,这样原有的Ip分组就被有效地隐藏起来了。隧道主要应用于主机到网关的远程接入的情况。2.2 NAT NAT能解决目前Ip地址紧缺的问题,而且能使得内外网络隔离,提供一定的网络安全保障。它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通过NAT把内部地址翻译成合法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其具体的做法是把Ip包内的地址或用合法的Ip地址来替换。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ISDN路由器或者单独的NAT设备中。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动态地址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其中静态NAT设置起来最为简单,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而动态地址NAT则是在外部网络中定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采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NApT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根据不同的需要,三种NAT方案各有利弊。3 IpSec与NAT的不兼容性分析 根据协议的定义,我们知道IpSec 和NAT 两个协议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其不兼容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NAT对AH的影响 IpSec AH进行验证的时候,处理的是整个Ip包,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如果IpSec通信双方存在NAT设备,NAT设备就会修改外层Ip包头的源地址并修改其校验和,这样接收方会因认证失败而丢弃该包。2)NAT对ESp的影响 TCp/UDp校验和地计算涉及一个虚构的Ip包头,该包头含有Ip源和目的地址。因此,当NAT设备改变Ip地址时也需要更新Ip头和TCp/UDp校验和。如果采用ESp传输模式,Ip包经过NAT设备时,NAT设备修改了Ip包头,但是TCp/UDp校验和由于处于加密负载中而无法被修改。这样,该信包经过IpSec层后将因为TCp协议层的校验和的错误而被丢弃。另外,由于TCp/UDp校验和只与内层原始Ip包头有关,外层Ip包头的修改并不对其造成影响,因此采用ESp隧道模式和仅静态或动态NAT的情况下不存在TCp校验和的问题。但是,在NApT情况下,因为NApT需要TCp/UDp端口来匹配出入信包,而端口号受到ESp加密保护,所以ESp分组通信将会失败。3)NAT对IKE的影响 IKE 主模式与快速模式中如果使用Ip 地址作为身份信息,经过NAT 后,会导致IKE 协商的失败。IKE 协议使用固定目的端口500,当NApT 设备后的多个主机向同一响应者发起SA 协商时,为了实现多路分发返回的IKE 包,NApT 修改外出的IKE 包的UDp 源端口。因此,响应者应该能处理端口号并非500 的IKE 协商请求,但往往NApT 对UDp 端口的映射很快会被删除,再协商的过程就将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很容易导致NApT 设备无法将协商包送到正确的目的地。综上所述,IpSec组件的支持能力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隧道模式和地址转换情况下才可以实现IpSec 数据流的NAT穿越。这一方法既降低了IpSec 协议的安全性,又限制了NAT 的工作方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行度较差。4 IpSec与NAT的兼容性要求 在现有的条件下,为了推动基于IpSec的VpN的发展,IpSec和NAT兼容性解决方案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1)可部署性 IpSec和NAT兼容性解决方案作为一个过渡的解决办法必须比Ipv6易于部署。应该只需修改主机,无需改变路由器,在短时间内能与现存的路由器和NAT产品协同工作。2)远程访问 IpSec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远程访问公司的内部网络。NAT穿越方案必须考虑远程客户端与VpN网关之间存在多个NAT的情况。3)防火墙兼容性 IpSec和NAT兼容性方案应该避免对IKE或IpSec目的端口的动态分配,使防火墙管理员进行简单的配置,就可以控制穿越NAT的IpSec数据流。4)可扩展性 IpSec和NAT兼容性方案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必须保证在大规模远程访问的环境中,在大量远程接入的环境下,同一时间段多个主机和远程安全网关建立连接。5)后向兼容性 IpSec和NAT兼容性方案中必须能与已有的IpSec实现互操作。穿越方案应该能自动检测是否存在NAT,能判断通信对方的IKE实现是否支持NAT穿越。6)安全性 IpSec和NAT兼容性解决方案的引入必须保证不得带来新的安全漏洞。5 利用UDp封装法实现NAT的穿透 本文中的解决方案是采用UDp 封装法实现NAT 的透明穿透,不需要修改现有的NAT 网关和路由器。所以该方案具有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优点,缺点是由于添加了一个UDp 报文头,而加大了带宽开销,但相对于目前持续扩大的传输带宽来说,这个UDp 报文头的带宽开销可以忽略不计。下面详细讨论其原理和实现过程。5.1 封装格式 UDp封装法是在原有的Ip包的Ip头和AH/ESp的数据之间再封装一个UDp头,这样封装后的数据包端口值对NAT可见,就可以正确的实现端口转换。UDp封装格式如图1所示。端口,为了简化配置和避免多个端口带来的安全隐患,UDp 封装的 ESp也使用该端口。这样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区分端口500的数据包是IKE消息还是UDp 封装的 ESp。为了区分两者,我们采用在IKE 报头添加Non-ESp 标记。在确定存在一个中间 NAT 之后,支持 IpSec NAT-T 的对话方开始使用新的 IKE 报头。5.2 IKE协商过程 IpSec 通信实体双方是否采用UDp 封装取决于对话对方是否支持该方法以及是否存在NAT设备,这个过程通过IKE 协商来完成。在IKE协商过程中增添了新的 NAT-D 和 NAT-OA 有效载荷和以及UDp 通道类型。1)新的 NAT-Discovery(NAT-D)有效载荷 这个新的有效载荷包含一个散列值,它整合了一个地址和端口号。在主模式协商期间,即IKE协商第一阶段第三、四条消息中,IpSec 对话方包括两个 NAT-Discovery 有效载荷——一个用于目标地址和端口,另一个用于源地址和端口。接收方使用 NAT-Discovery 有效载荷来发现 NAT 之后是否存在一个经 NAT 转换过的地址或端口号,并基于被改变的地址和端口号来确定是否有对话方位于NAT之后。2)新的NAT-Original Address(NAT-OA)有效载荷:这个新的有效载荷包含 IpSec 对话方的原始地址。对于 UDp 封装的 ESp 传输模式,每个对话方在快速模式协商期间发送 NAT-OA有效载荷。接收方将这个地址存储在用于 SA 的参数中。3)用于UDp封装的ESp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的新的封装模式 这两种新的封装模式是在快速模式协商期间指定的,用于通知 IpSec 对话方应该对 ESp使用 UDp 封装。5.3 地址通告和Keepalive包 由于用UDp 来封装IpSec 分组的思想只解决了NApT 设备不支持AH 和ESp 通信的问题。例如TCp 校验和错误、UDp端口映射的保持等问题还需要辅助方法来解决。为保证校验和正确无误,通信双方需将自身的原始Ip地址和端口发送给对方,即实现地址通告。地址通告的实现通过IKE第二阶段的前两条消息中的NAT-OA有效载荷。因为NAT-OA有效载荷中包含 IpSec 对话方的原始地址,为此,接收方就拥有了检验解密之后的上层校验和所需的信息。消息发起者在NAT 中创建了一个 UDp 端口映射,它在初始主模式和快速模式 IKE 协商期间使用。然而,NAT 中的 UDp 映射通常超过一定时间没用就会被删除掉。如果响应者随后向发起者发送 IKE 消息却没有提供 UDp 端口映射,那么这些消息将被 NAT 丢弃。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定期发送Keepalive 包,用于后续 IKE 协商和 UDp 封装的 ESp的 UDp 端口映射同时在 NAT 中得到刷新,从而保证通信的正常运行。6 结束语 IpSec 作为网络层的安全协议,目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构建VpN的基础协议之一。而由于Ipv6 取代Ipv4 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NAT 设备的广泛存在极大地限制了Ip 层安全协议IpSec 的推广,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UDp封装方法无疑是一种在当前环境下无需修改NAT 网关和路由器、简单可接受的解决IpSec 和NAT 兼容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该方案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参考文献 [1] RFC 3022-2001.Traditional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Traditional NAT)[S].[2] RFC 2401-1998.Security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 protocol[S].[3] RFC 2402-1998.Ip Authentication Header[S].[4] RFC 2406-1998.Ip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ESp)[S].[5] RFC 2409-1998.The Internet Key Exchange(IKE)[S].[6] RFC 3103-2001.Realm Specific Ip protocol Specification[S].[7] Aboba B, William Dixon.IpSec-NAT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Z].Internet draft, draft-ietf-ipsec-nat-reqts txt, 2001 [8] AriHuttunen.UDp encapsulate of IpSec packets[Z].Internet draft, draft-ietf-ipsec-udp-encaps txt, 2001.[9] Kiviren T.Negotiation of NAT-traversal in the IKE[Z].Internet draft, draft-ietf-ipsec-udp-ike txt, 2001

第二篇: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

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浅谈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改革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就业引导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现状,从学生愿望、学科教育、社会需求等角度出发,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表明了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态度,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背景下,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需要,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十一年来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毕业面向社会时感觉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学生无法以本专业所学知识就业,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自身优势,很多院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仿效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过分追求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少体现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的岗位针对性。据有关资料一显示,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近80%从事计算机销售、办公文秘等工作,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局域网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和软件编程等领域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这与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显而易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教学的内容多侧重于知识点的全面系统,而忽视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授及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另一方面表现是教学内容多而杂,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授课质量,蜻蜓点水,把一些重要内容一带而过。

(二)办学条件欠缺和教学资源不足

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硬件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然而,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各个院校实际硬件投入和配置水平千差万别。很多院校还没有建设校园网,很多涉及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都无法开设,相关的实验、实训环节就得不到保障。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多,有不少硕博毕业生加入到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数量、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但是,很多教师是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在行业的从业经验,存在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最后,适合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特点、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材、电子学习资料、网络教学资源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生源质量不高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源的整体质量有所降。职业技术院校的生源,一般来自城市郊区、农村乡镇,大多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成绩较差的学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更多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选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的情况。部分学生选择读计

算机的动机不成熟,认为学计算机就是玩游戏,面对复杂而枯燥的计算机学习,很多学生就放弃了,这也提高了教学难度。

二、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改革思路

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专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各职业技术院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组织办学,使就业需要贯穿到整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去,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一)针对就业导向设立“精理论、多实践”的课程;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专业的办学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把握的宗旨必须是适应现实的需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就业需要。在开设各种课程之前先做好调查研究。可以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公司企业进行考察,把握当前的形势,大胆放弃一些陈旧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紧跟工作需要,尽量缩短工作后的培训周期。

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就业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竞争培养学习兴趣,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目的。

针对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可以以就业中心月报情况和企业及时反馈的用工信息为培训参考依据,与相关院校企业联合开办培训教育基地。这样可以达到通过为企业定向培训,把合格的员工输送到相应的岗位;同时把培训合格的就业人员向用工企业积极输送的目的。

(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师资队伍

上文己提到,近年来随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然而这些年轻教师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不多。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后他们还需要继续学习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教师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把教师定期送到相应的企业学习和实践,了解和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增强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应积极提供教师在大学或者国外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学、自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加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相对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有其特有的特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锻炼。

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是检验学生学完课程后对其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一个有效方法。设置专题实验,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和一些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吸纳学生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为其布置相关课题引导学生查资料,解决问题,扩充知识面。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申请,利用空余时间自发的展开实验。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课程的设制要体现学科特点,为教学机构灵活地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提供多种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四篇: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

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与论述题。

1.学前教育研究的意义。

1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2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4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客观性,创造性,继承性,系统性和控制性。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1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详细占有资料。2 必须坚持严格的客观态度。3 必须全面地搜集材料,详细认真地研究问题。2 发展性原则:1教育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不断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变化。2教育发展是主客体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教育性原则:华生第一次将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运用于人身上,每当小孩子摸白鼠时都会听到铜棒尖锐的敲击声,这个敲击声伤害了儿童的心灵,(这个违背了伦理性或教育性原则)所以华生的这个实验方法虽然是一个成功的开创,然而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可取。4 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执行研究方案的要求严格按要求选被试:1样本要求有代表性。2样本年

龄要准备,3选取样本要具有随机性。

5严格执行指导语:1指导语要准备。2被试严格按照指导语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材料制作要规范。2记时要准确。3研究步骤不能颠倒。4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情景自然。5培训施测人员。4 严格有目的记录:1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2观察记录的训练。3当天记录当天整理。4尽量用现代化手段记录。严格依据评分标准记分。

7.撰写论文的格式;

标题

(作者单位)摘要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和附录

8撰写论文应注意的问题;1 观点和材料要相结

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2 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 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论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求实事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 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

9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作用:1 观察是发展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2 观察是产生理论假设,验证理论的手段。(卡特尔主要是从L Q

OT 三种资料来源获取的。L生活记录资料,Q问卷资料 OT客观检测材料,L是是最可靠,最大的材料。)3观察是提供学前教育现象真实过程的手段。4观察是帮助研究者了解被测试个体差异的手段。5观察是解答各种特殊问题的手段。6观察是教育评价的手段。

10观察应注意的问题:1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5选择适合的观察法。时间取样观察法的要求;1 时间取样观察法只

适合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2适用于观察外显的行为 ,3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4使用时间取样法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这样,研究对行为分类才能有章可循,研究才能较为客观。5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应当制定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访谈成功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

1: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2:准备好访谈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和设备3: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4: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回应的技巧与策略:

1:访谈者对受访者的回应方

式可以多种多样。2:访谈者在回应对方时,应尽量避免采用一些现成的大道理

或专业性的一些理论来评说受访者的谈话内容。3;访谈者在回应对方时,还应注意恰当的时机。(多 简)访谈研究的优点;1,访谈研究有利于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2,访谈研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访谈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4.访谈研究的适用范围较广。5,访谈研究具有较问卷研究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访谈研究的局限:1

访谈研究相对于其他研究手段,花费的时间,精力和物力都较多。2 访谈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受谈话执行者得能力,水平,态度等限制。3 访谈研究所获得的资料难以量化。4 访谈研究尽管有很大的适用范围,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问题都适宜采用访谈技术。5访谈研究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情绪状态制约,以及访谈对象思考问题时间短等特点的影响。在采用问卷评定研究时,应注意一下一些问题:1 问卷项目要有针对

性,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2 问卷项目组成要标准化。3 问卷项目数量应适中。4 封闭式问卷与开放问卷相结合。5 问卷题目在编制时应注意避免社会系统误差。6问卷的试题应做到公平公正。7正式评定问卷制定前,要进行预测和信度,效率的检验。

17问卷的一般结构

1,标题2.前言。3指导语。论,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4 问题及选择答案。5 结束旧观念的束缚,语。1运用学前教育行动18 问题的编制:1明确问

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行

题的变量-----建立理论建动,合作,弹性,不断考核构,获得问卷的理论建构一或检讨。2注意事项;认真般有三种方式:理论推导方选择课时;建立有道德义务式,因素分析方式,实证标的协作关系;具体计划,详准方式,2 选择问题排列的细观察,认真记录,持续研方式:在时间顺序上,在内究;选择最佳报告形式。

容顺序上,在类别的顺序一.论述学前教育科学上,顺序是人口学资料问研究的课题来源很多,大

题,实际行为性问题和态度致可概括为三种;1来源与性问题。

理论,2来源与实践,3来19 获得问卷的理论建源于规划。

构一般有三种方式;

二. 论述学前教育行动1,理论推导方式。研究的意义与启示。1学

2,因素分析方式。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13实证标准方式。

为反思型教师思潮的兴起20学前教育文献研究的做了很好的前期方法论准优点。

备和实践探索工作。2是学1,文献研究没有时空的限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2,文献研究比较客观的实践性中介。3是大教育和事实。3,文献研究较方研究结构层次体系不可或便,经济,效率高。4,文缺的一个环节。4教育参与献研究摆脱了个人研究的学前教育的教学改革,教育局限性。

改革更彻底。5使教育研究21 为了充分发挥文献方法产生变革。6沟通幼儿研究的作用,应注意遵园,家庭与社会。7为广大循以下原则;1文献搜索的幼儿教师提供大量的实际有用性,2文献搜集的完整工作经验案例。8是提高幼性,3文献搜集的新颖性,4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鉴别文献的可靠性,5文献效途径。2对学前教育研究积累的科学性,6文献研究的启示:1坚持应用性,不的批评性。

能学术化。2坚持高尚性,22 学前教育经验总结不能庸俗化。3坚持通俗化,研究的基本要求;1筛选

不能神秘化。4坚持自主性,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反对依赖性。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

意义,2要依据客观事实,简答与论述 反应经验的本来面貌,3要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趋势(简答题)⑴学前教育的影响,4要正确区分现象科学研究的生态化,现场化与本质,得与规律性的结与跨文化

⑵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学化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A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详细占有趋势(论述)

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11,抽取样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总体限定明确(2)样本

具有代表性(3)样本容是什么

量要适当。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材料B必须坚持严格的客观态度12C,抽取样本的方法

态化,现场化,跨文化 a 必须全面地搜集资料,详细认真(1)简单随机抽样(2)简单生态化,20世纪80年代地研究问题 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以来,学前教育研究出现抽样 6,课题选择的原则 了生态化倾向。所谓生态(1)进去性原则(2)需要性13,具体研究的方法的类型 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原则(3)意义性原则(4()1)收集资料类收集资料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创造性原则(5)原则性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原则(6)可行性原则 床发,行动研究法,调查育外部效度,提高学前教访谈法,问卷法,Q分类7,课题的来源(论述)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很技术,语义分析法,内容价值,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多,大致可概括为三种:A 来源分析法,口头报告法,投的生态化倾向直接导源于理论(1)承袭已有的研究成果射测试法,测验法,社会于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来选题,使期教育理论不断完善测量法(2)定性分析法B 现场化,学前教育科学(2)批判已有的研究成果来选包括经验总结法,历史研究的现场化研究教育题,矫正教育理论的缺陷和错我法,文献法,比较法,逻育人的发展规律 c 跨文(3)重复已有的研究,探讨不同辑分析法等(3)定量分化,跨文化的主要目的是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共同的规律与析法 统计分析法。在于考察文化因素对学差异(4)从学术观点的争论中提14,研究材料标准的原则 前教育的影响,探讨不同出新的课题(5)从学科分化,交(1)熟悉(2)同质性(3)依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现叉学科中去发现新课题B 来源于据理论建构。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所实践,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15,如何编制标准化的研究材闻跨文化是指将两种或题,从学前教育实践中选出课题料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C 来源于规划 课题来源还取决(1)依据研究课题的概中个体或群体的比较与于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国家行念和理论建构(2)研究(2)学前教育科学政部门所制定的科研规划。预测 去掉不理想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与的题目,最后编织8,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 数学化。A 学前教育科学(1)推测性(2)根据性(3)不成正式测试材料研究的综合化趋势主要矛盾性(4)解释性(5)接轨性。(3)标准化 解决是只强调采用多种方法9,查阅文献资料的目的 难度问题,解决区和从多科学角度去探讨(1)了解该课题研究领域的分度问题,解决信学前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全貌(2)明确研究领域度问题,解决效度b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课题的依据(3)明确研问题 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究课题的核心概念(4)16,执行研究方案的要c 数学化,学前教育科学明确研究课题的理论建求;(1)严格按要求选被试研究越来越重视以数学,构。(严格按要求选被试的内数学方法作为研究教育10,选择研究的类型 容:样本要具有代表性,现象及其规律的工具,对(1)总行研究与横向研究(2)样本年龄要准确,选取样研究结果的数量化分析 个案研究与成租研究(3)本要具有随机性)(2)严格

常规研究与采取现代化执行指导语。(包括:指导手段研究。语要准确,被试严格按照指

导语做(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内容:材料制作要规范,记时要准确,研究步骤不能颠倒,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情景自然,培训实测人员)(4)严格有目的的记录(严格有目的的记录的内容: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目前我国光大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主要还是用纸和笔记录》,观察记录的试训,当天记录当天整理)(5)严格依据评分标准记分

17,执行研究方案可能遇到的不合作的表现:

被试的不合作,家长的不合作,教师的不合作 18,执行研究方案可能

碰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案

(1)不合作的表现:被试的不合作,家长的不合作,教师的不合作.解决方案:逐步引导孩子,要依据被试的心理特点,否则将会事半功倍(2)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类误差既是社会系统性误差,研究者应该向被试者讲清研究的意义,在调查的问卷中不记名字,以打消被试者的顾虑。再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双盲法,即主试和被试都不了解研究的目的(3)被试流失。在选择被试数量是最好放宽一点(4)环境干扰,在进行教学实验室应该找

一个安静的环境。

19,整理资料的内容有哪些

(1)保证研究主导方向

资料系统化(2)保证资料的可靠性(3)保证形成典型性资料,初步发现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0,整理资料的步骤

(1)整理资料的步骤:资料审核,就是对收集的原始的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真伪,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收集资料,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资料审核的种类包括计量审核和逻辑审核。计量审核是核查资料是否符合计量关系。逻辑审核是核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关系(2)资料评定,(3)资料分类,汇总,列表按类等级。

21,撰写论文的意义:呈

现新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22,撰写论文的程序:a

确定类型,b草拟提纲,c写作初稿,d修改定稿,修改定稿包括修改的方式,修改的范围(修改内容,修改结构,修改语言)

23, 撰写论文的格式

(1)一般格式包括:标题,摘要(一般200字左右),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2)学前教育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的格式:标

题,摘要,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现状与分析,教育对策,参考资料(3)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论文写作的格式:标题,摘要,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4,学前教育防谈研究的特点

A整个防谈过程是防谈者与受访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B防谈研究是防谈者主动与受访者建立积极信赖关系的人际交往过程的体现C防谈研究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5,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

答:(1)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变量(2)选择具体的访谈方式(3)编制访谈问题,提纲及指导(4)选取访谈对象(5)访谈者的选择和培训。

7,访谈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技巧

答:(1)提问和追问。追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和策略:a,注意追问的时机和深度b,访谈中最机会的追问方式是:访谈者不管对方在说什么和想什么,只是按照自己实现设计的访谈提纲逐个问题的进性下去,强行将自己访谈计划施加于对方,影响访谈自然进行。C,要做到实施地进行追问,访谈者必须全身心地倾听对方谈话。(2)倾听的技术,访谈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应注意:a,访谈者应积极地关注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和心理变化,设法体察对方那些没

有说出来的意思,包含隐含对方在对方所说的话语中的深层意义。B,访谈者还应有感情的去倾听对方的心声c,访谈者不要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d,除了倾听受访者的言语表达以外,访谈这还要特别注意倾听和容忍沉默。(3)回应的技巧与策略。访谈者应注意以下问题:a,访谈这对受访者的回应方式可以多种多样b,访谈者在回应对方是时候,应尽量避免采用一些县城的大道理或专业性的一些理论来评说受访者的谈话内容。C,访谈者在回应对方是,还应注意恰当的时机d,访谈者回应对方是,应做到及时恰当何移情。(4)访谈中的记录(5)访谈的结束和收尾

10,学前教育研究实验的特点

答:(1)有目的地控制变量,时序诶前教育研究的本质的特点(2)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能够致物以变(4)有明确的实验设计和确定的实验程序

11,学前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

答:(1)确定变量关系,再一些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2)取样和分组原则,取样正量与质上都要有代表性(3)分组种类,一般有三种:单组:同一组被试先后接受所要研究的自变量的影响。等组:把被试按相似条件分成两组或几组,分别接受自变量的影响,等组可以使两组也可以是三

组或更多组。轮组:以不同的顺序,是各组被试轮流接受所要研究的自变量的影响

12,单因素实验设计的内容

答:柑橘研究目的提出假设,确定研究的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选择被试和进行分组,拟定试验程序,安排试验条件,操你记录表格,确定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地方法。

13,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

答:(1)单组打扮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2)单组单因素两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3)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4)等组单因素两个层次实验设计模式。

14,封闭式评定问卷的优缺点

答:(1)能够解决多因素复杂问题(2)样板大有代表性(3)客观真实(4)简单易行,省时省力(5)标准化的问卷便于统计。

15,封闭式评定问卷也存在着一定缺点和不足

答:(1)缺乏灵活性,指导性,深入性,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容易受评定者主观性的影响。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贵鹏

2013207037)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十八大

重要性

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 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五. 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2]《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党委<关于全国水利会议的报告>》(1965年),《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第583页,1998年。[6]侯玉:论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8]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9]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10]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央党校,2011年。[11]金绪广:胡锦涛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2]姚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和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13]王连芳: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过程探析,人民论坛,2011年。[14]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5]孙金华,张国富: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

下载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IPSec与NAT兼容性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商法论文研究与分析

    海商法论文 试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作者 倪学伟 提 要 我国是世界十大航运国之一,远洋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居重要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近......

    企业文化与研究论文(5篇可选)

    企业文化与研究论文院系:艺术学院 班级: 姓名:康红深 学号:081-1班200837501135由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与经验——浅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

    封装与部署研究论文

    前言 :从Windows95到现在的Windows Vista,Windows优秀的图形界面和可操作性,赢得了目前广泛的使用人群。虽然Windows各方面性能,特别是稳定性方面,依然有所不及Unix、Linux这些高......

    数学与文化比较研究论文

    数学一直是形成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在许多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或者充其量来说也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种怀疑态度完全可以理解,它是一种普......

    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浅析论文[5篇范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其功能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使印制电路板(PCB)电子器件密度越来越大,走线越来越宰,信号频率越来越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电磁兼......

    PCB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与电磁兼容性研究.doc

    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与电磁兼容性研究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是目前电子器材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和......

    财政政策与财税立法研究论文

    一、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重要转变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大致可分为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长期实......

    宋代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论文[范文模版]

    对于宋代财产法律制度,法史学界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研究法制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静态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它实际功能的发挥。从近几年的法制史研究来看,学界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