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后感

时间:2019-05-13 10:4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之行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之行后感》。

第一篇:北京之行后感

北京之行后感

王海乐

从7月6日期末考试之后,经过8日的社会实践活动,便坐和谐号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首都、老北京啦!到目前为止,在北京已经呆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可谓白驹过隙!然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感觉经历了好多好多!因此,作为北京的一位看客,我就在这里浪费一下笔墨,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了却一下心灵的慰藉!

追溯到7月6日,下午大概5点多左右到了北京,到了一家餐馆,经历了大概一周的磨练,心理上还是很疲惫的!于是,最后决定离开啦!虽然,显些丧失了些诚信!心里还是有些内疚的!最后,经过学姐的介绍,经过一家中介机构,找到了一个教育机构:燕园思达教育中心。离开海淀区,奔赴房山区。这样就算定居下来啦!然而,新的挑战也就应运而生!短暂的培训之后,我便开始进行了授课。虽然,与高手们相形见绌,但是还是尝到了在这里的意义!不断的培训、试讲可以明显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但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是很快适应下来啦!经过有限次的授课,终于可以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啦!总有些成就感!感到了生活的价值啦!

在这里,面对的是北大、北航、北科、北信的高材生们。从他们那里,我学到啦大学生的踏实、认真和专一!我也很亲身的体会到了差距的存在!差异产生差距!自己还是天津工业大学行进中的普通学生!与他们相比,自己很幼稚,仿佛是从幼稚园走出来的!但是,切磋不断、了解不断、成熟不断!我依然是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在此,要感谢那些高材生们,让我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有待挖掘的空间!

然而,作为燕园思达教育中心的创始者:刘有林刘老师。也同时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从他那里,我学到了21世纪。执著和激情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两者不可或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有很高的文化氛围,著名的教育机构不是少数。新东方、巨人教育、学而思、学大教育以及现在的燕园思达教育。刘老师作为北大经济学博士的毕业生,主修金融学,很欣然的有一种昂扬中国教育的宏图!可敬!确实,在这里,不论你的学历,而是你的学力、能力。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适者生存。但是,我们更要生活。有能力,有饭吃!

也许,这里的激情时刻感染着我。考研,出国,创业的想法竟然时刻冲击我的心头!或许是理想吧!但应为之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

明天,乘坐火车,回家看看!在这里,多少感到了有些漂泊在外以及北漂!但是,我相信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燕园思达教育中心

2011年8月25日

第二篇:北京之行感受

北京之行感受

夜色迷离着月光,而我独自背着旅行包,踏向火车站,前往北京旅行学习。心中不仅涌出一份兴奋,更铭记了一份记忆。和以往不同的是,身旁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呵护,而是一群和我稚气一般的少年。

一路的火车,载着我们远离家乡,一路的笑语,伴随我们度过一夜。我也第一次有了自主的感觉,有了自在的情愫。

历时三天的旅行学习,给了我三段最难忘的记忆与体验。

天安门前红旗飘展

凌晨三点,我们从倦意中起身,踏在被月色笼罩的北京城,看庄严而隆重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天空微微泛着鱼肚白,周围却早已人山人海,我们不动的举着相机,凝视着缓缓而来、步伐掷地有声的仪仗队。当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广场,人头的攒动,此时化成齐齐的仰望,人声的喧哗,此时化成伫立的高歌。而身在泱泱中国的我,也感到了一种雄浑的气场盘旋上空,胸腔奔涌着爱国的热忱。继续高歌,让五星红旗继续飘扬在北京城上空,让崛起的中华继续傲然雄踞在世界东方。

居庸关上尽数好汉

双眼仰视,居庸关雄壮,双眸环绕,长城惊险。初到长城,我心中不免漾起连连赞叹。放下沉重的行囊,只留着一腔的征服之意,向蜿蜒的山顶攀爬。亲身经历才明白长城之险,台阶落差巨大,有的一步跨过,有的却高近半米,遥遥直上,翻过小山头,却才见长城万里。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而我却无暇顾及,因为心中坚定的寻觅那块“好汉碑”。于是我抹掉汗水,鼓足勇气,不断向上。看着山下人影越来越小,油然而发出激动,看着一座座被征服的烽火台,登顶之心跃然心前。当亲眼所见毛主席所写“不到长城非好汉”,所有困难的阴霾已消散,快意直涌心头。

清华园中企盼未来

悠悠清华,淡淡书香。走入清华校门,却没有印象中学校的痕迹,依旧交织的柏油马路冲淡了我对学校的理解。高大耸立的教学楼,宽阔平坦的绿草坪,来往的自行车,一切都如同城市般井然有序。正是毕业时,沿着宽阔的马路,偶然看到了一群着装研究生礼服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合影留念,这更激起了我对清华无限的向往。当我置身于清华的荷塘月色中,才领略到了别致的美景。上边接天,下边连水,远处泉水细流,近处荷花争妍,两旁则是绿意盎然,让我如痴如醉。

那端坐的朱自清,尽显了荷塘的华美,那凝视的闻一多,则淋漓了文人的豪情。走出清华园,却升腾了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搏发的兴奋。暗自下定决心,三年后圆梦清华。

三天,让我完成第一次自主的旅行;三天,让我在硕大的北京城写满了惊叹;三天,让我在迷离中找寻到了方向。

北京之行,让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

第三篇:北京之行心得体会

北京之行心得体会

2014年5月25号,我校23名教师在包校长、张校长等领导的带领下,前赴北京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领导给予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们分跟班学习和聆听专家讲座俩大块儿。经过这一周的培训,我们受益非浅。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参观的这几所学校,我们这几天参观了好几所学校,先后有京源小学、奋斗小学、新升小学、还有北师大,这几所学校各有特点:京源学校是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化的学校,孩子们幼儿园上完后直接可以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初中。这样学生在这个学校一呆就是十几年,对这个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所学校有食堂,学生中午放学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进入食堂吃饭,吃晚饭回到教室休息,每个教室有一排小柜子,每个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储物柜,中午有的学生抱着抱枕休息,有的玩耍,有的去图书馆看书,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友谊,同时心灵得到了净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所学校的图书馆,非常大,里面布置的非常舒适、雅致,书柜造型奇特,藏书丰富,分门别类。进去后有图书管理员(学生)负责,还有学生负责推荐介绍书。再说说奋斗小学,奋斗小学始建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由爱国将领傅作义先生在宁夏黄渠桥创办,后迁石嘴山、绥西陕坝、张家口,于1948年迁入北平,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后,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西单区私立奋斗小学,1956年8月改制为公立学校,定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这是一所老校,这所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我们参观了这所学校科技馆、游泳馆、琴房、健身房、真是大开眼界,觉得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学校上学是多么幸福啊!也梦想着自己的学校将来有一天也能有这些设施。同一天我们又去了朝阳区新升小学,这所学校位于东南三环,是一所花园式绿色学校,校园中有开放的草坪,可以让孩子们有机会走进绿色,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校有23个普通教学班,1个特殊教育班。学校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升小学的校徽,校徽图案正如“新升”的校名一样,是一轮正在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红日。“旭日东升”昭示着新升小学朝气蓬勃的今天和未来。校徽有三种颜色组成。红、黄、绿分别象征着新升小学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的把办学目标。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北师大,在参观校园中,我们被大学校园那种深深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其次,说说这几天的听课情况,我听了两节数学课,分别是二年级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和六年级的“长正方体复习课”;还听了一节四年级课外阅读课“童话庄子”和两节班队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以善为美 以和为贵”;特别幸运的是我们还听了两节科技课“玩转飞碟杯”和“大手拉小手 电力知识进校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书法教室听王宏老师那节书法课“福文化”,王老师借助幻灯片带领同学们走进福字,了解福文化,把福字的由来清晰的给学生展现出来,通过分析福字的结构特点和亲自示范示字旁的书写要点,学生学会了怎样写好福字。总的来说,听了这几节课后,我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至关重要,只有在课堂上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最后我谈谈听讲座的情况,这几天连续听了好几个讲座,但给我感受深刻的是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北师大,听了王立军教授的那次讲座,王教授曾任西城区教科所副所长、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管理处主任。主抓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与管理工作。王教授主讲的题目是“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通过此次讲座,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我们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让每个孩子的优势得到充分极致的发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都会表达,并且每个表达都被关注。二是我们以往写论文也好、搞课题研究也罢,定的目标面太大了,目标没有做到具体单一,致使结果缺乏可检测性。所以在今后我们要注意要将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同时要注意这些小目标直接要有衔接性,便于今后的连环跟进。因此我们最好在常态教学中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总之,这次外出学习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北京之行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思考点滴

——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学习感受

佛山冼可澄纪念学校

吴英智

2004年11月

佛山禅城区教局领导站在历史的高度,高瞻远瞩,从校长队伍抓起,分期分批派出校长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国家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我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有幸于2004年10月12日至25日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学习。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收获甚大:思维开阔了,头脑充实了,目标明确了,新理念强化了。

十二天,我认真听取了教育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名校长共十六场报告。他们的报告,围绕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六大焦点问题——教育创新问题、新课程改革问题、教改中的德育问题、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教师发展问题、学校发展与创新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他们的报告给人启发,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更令人难忘。

十二天的学习,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名校长的精彩报告,同时也傍证了我们学校七年前一开办就确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

学校定位: 建设面向新世纪有特色的省一级优质学校。教育使命: 让每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成功与发展。学校精神: 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满足。校 训: 崇德树人 博学厚积 校 风: 团结 文明 勤奋 求实 教 风: 敬业 爱生 严谨 创新 学 风: 勤学 好学 会学 博学 班 风: 尊师 守纪 勤奋 活学

教育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培养目标 :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即为培养既能创造21世纪人类文明,又能度过幸福人生的新一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21世纪人才的苗子

培养特色:优良的道德风尚 扎实的知识基础 良好的文化素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刻苦耐劳的意志 强健的体能体魄

学生文化: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健体 教师守则:教书育人 敬业爱生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工作准则:在岗一分钟 奉献60秒 逢一必争 逢冠必夺 人际关系准则: 尊重 宽容 诚信 合作

办学保证:建设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江泽民语)的教师队伍。

学校形象:办学有主见,治教治学严谨,校风、教风、学风正,师德高尚,设备优,环境美,质量高。

今年11月中,区教育局督导室评估小组对我校申报区一级学校进行评估,通过几天的“听、看、问、查”,评估组评价我校办学理念新,他们一致认为,我校办学六年来,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成绩令人满意。

禅城区创建教育强区,催人奋进,令人难忘,给我们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展示的平台。

这次学习给我注入了动力。为了进一步紧跟禅城区创建教育强区的形势,作为校长,我振奋精神,决心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从课堂入手,“决战”课堂,再续“向课堂要质量”的新篇章。

下面谈谈我对“向课堂要质量”的见解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总课时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3/4以上,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权,才能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本文笔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体会到:谁处理好、解决好了上述的“三个如何”,谁就掌握了向课堂要质量的主动权。我的理解是:

一、向课堂要质量,就要解放课堂。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障显着新课改多彩的魅力,演绎着新课程的崭新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特征的返璞归真,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而这一切,必须有赖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面对新课改,我们要解放我们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乐园。解放 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障显生命精彩的时空。教育是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更应具有生命性。充满生命的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互动与共生的空间。

(一)、解放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将教师神化为教育的全部。教师的话是“圣旨”,课堂成为至高无上的“殿堂”。在课堂上,教师所依赖和信奉的是久经不变的“教材与范本“,学生所敬畏的是高高在上的“严师与教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抄照背、死记硬背,师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完全是迫于无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材牵着教师,教师掣着学生,呆滞刻板。这样的课堂没有激情,更没有创新,缺少吸引力,课堂甚至成了学生害怕的地方。基于传统课堂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解放课堂,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如《凡卡》一文,凡卡的梦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的想象哪怕是幼稚可爱的,但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都值得珍惜,因为,它让课堂充满快乐与诱惑,成为师生心驰神往的空间。

作为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心驰神往的空间,首先要学会关爱,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爱抚与欢愉,让笑声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学生的心理潜能就能释放出来,转化为创造才能。在课堂中象倘徉在童话的美丽和向往中,张开情怀,拥抱未来。再次,要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和学生,面对课堂中的失误和偏颇,要予以宽容。给学生带来动力,带来欢乐,其三,要充满信任。新课程让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教师”。信任是心灵的交互,是情感 的交融。新课程信任每一个教师,也信任每一个学生。笑对新课程会让我们充满自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微笑使者,一旦新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书本走向学生时,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具备“按照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的学生意识,具备“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的童年意识。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才能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课堂才会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二)解放的课堂,是心灵相通的家园。

新课标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目前最缺的便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态度的交流,使得课堂没有将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往往缺乏人文的关怀。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的知识与认识的堆积。”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是多维互动、心灵对话的家园,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能的的舞台;我们提倡多维的教学互动,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将达到一个新境界,转化为创造才能。如《小抄写员》,让学生联系自己,说感受,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激发他们体贴关心父母的情感,体现语文学科的语言训练。

(三)、解放的课堂,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

“课标”提倡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课堂上,我们要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怎么学,怎样在 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们提倡学习“内容”的选择,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多元“理解”。学《第一场雪》,南方孩子没有见过雪,怎么办?把读作为学生的重要活动,学生通过读,可激趣,可入情,可明理,可益智。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得以充分体现。还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大胆放手,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作业,这样学习,这样的课堂,他们充当的是学习主人,生活的主人,使学习充满激情,充满快乐。

二、向课堂要质量,就要改造课堂。

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现代生活让学生见多识广,这些都影响和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作为教师,假如还是“我说你听”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着我们的教学,显然是不合时宜。为此,改造课堂,丰厚课堂,已成为教师职业的使然和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改造课堂,就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课堂充满快乐。

如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

1、推荐选文。以一篇带多篇,选取与课文“神合貌异”的推荐给学生阅读;已达到开阔视野 丰富积累的目标。

2、设置语境。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教师富于文采的语言,使文章润色生辉,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图文并茂的画面,使学生身临“文境”;如闻其声,如感其味,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3、一分钟演讲。每一节课前一分钟,以一篇课文中心为话题,进行一分钟演讲。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对桂林山水的加以描述,加上多媒体显现的山水形象,可以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4、开展活动。这里的“活动”指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内化语言,运用与语言的过程。活动形式:新闻发布会,调查专访,当小导游、小记者,课本剧,等等。

通过这四个层面的改造,课堂由“静”变“动”、课本由“厚”变“薄”,不仅融入了学生丰富的生活资源,还融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学生由以前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课文的“创造者”、“享受者”。

(二)、改造课堂,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认为,是老师要我“怎么怎么”,通过

1、以奇异的现象引起惊奇;

2、以意外的结果引发疑问;

3、以特别的情景激发参与;

4、以身边的现象唤起思考;

5、以崭新的视野激起兴趣等“新异刺激”的策略,唤醒学生“我想读,我想问,我想议,我想改,我想说,我想写。这些策略的运用,在于“出奇制胜”抓住学生好奇求新心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促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改造课堂,就要激活课堂。

用兴趣激活课堂,是改造课堂的的一种不可少的形式。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殿堂。教师只有用兴趣才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做法是:

1、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一位老师在口语口语训练课《春天在哪里》的设计里,创设这样的情景: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柳枝发芽,小鸟欢唱;小草发芽,花园百花盛开;青蛙从洞里出来;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果园里果树开花了。。。。接着让学生用多彩的笔把美丽的春天画出来。在说一说:春天美在那儿。

2、设计游戏,保持兴趣。

每册的语文课本都有童话故事的课文,如:《小壁虎借尾巴》、《狼和小羊》、《美丽的公鸡》等等,学文的过程,都可以安排课本剧表演的环节,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另外,低年级的识字,找朋友游戏、寻宝游戏、猜字、谜语等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励评价,提高兴趣。

老师常可以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看谁说得好”、“你说得棒极了”、“你说得很精彩,可惜声音小了点,声音大一点再说(读)一遍,让所有的同学来分享,好吗?”等等可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另外可以设计一些“奖项”:如说得好的可以给予一个“智慧奖”或“创新奖”,读书好的给予“读书标兵”称号,有进步的给与“进步奖”,均可提高兴趣。

4、形式多样,激活兴趣。

(1)、运用多媒体色、光、形、声具备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去感受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如:《观潮》一文,借助 媒体播放“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的景象,并用上书中的生动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景美和语言文字美。

(2)、与其他学科整合,激活兴趣。如不少写景的课文,可读读画画,化枯燥无味的讲解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庐山瀑布》、《山行》学完后,让学生想想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画下来,这是与美术的沟通;《两个地球同时着地》学完后,让学生动手实验,两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是否同时着地。这是与科学实验的沟通,另外,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等均可激活兴趣。

(3)、课内带动课外(或课内延伸拓展)。如,《小狮子爱尔莎》学习后,可要求学生“做做调查”,了解当地水里的鱼、林中的鸟或其它的动物,最近几年有什么变化。这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只有解放课堂,改造课堂,才能向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要质量。

第五篇:儿童福利院之行后感

儿童福利院之行后感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

—巴尔蒙特 当爱的阳光穿越非亲情的阻隔,把人的心田照亮,不时间,一颗颗感受到爱的心灵变得越加蠢蠢欲动,它们渴望成为爱的阳光,撒播爱的种子,传递爱的温暖……而装载这颗心的是我们励志者的身躯

2012 年 3 月 28 日(周三)爱心启程 常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既不是一种行为状态,也不是赞人美言,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无所求,内心却又收获无比的精神体验,在被物质利益不断充斥着的生活中,有许多人还能真正体会那种“手留余香”的升华

在社团的推荐下,我很荣幸的被推荐去看望福利院的小朋友们,此次出行,虽然还是春季,但是今天天气尤其的闷热,可仍是这样,还是阻挡不住同学们的看望福利院小朋友的急切心情,阳光透过婆婆树影,洒下遗失在人间的魔力粹片,星星点点却又形影相吊……

在会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儿童福利院,虽然我们走进福利院却不知道是否可以走进小朋友的心里,去分担他们幼小心灵世界里的痛苦、害怕、与寂寞……第一次去福利院不禁产生小小的紧张与担忧:我去了之后该做什么?,怎样做?,会不会做不好?可当阿姨把孩子们一个个抱出来时并亲切地嘱咐我们该注意什么,要我们尽量不要抱他们,因为这样结果会导致我们走了之后留给他们小小心灵打击的……

我所看管的那个小朋友,有点调皮,这儿跑一会,那跑一会,我就跟在他屁股后面跟着他玩,虽然有点累,可看着着他那么开心,这点累已经不算什么了。起初还感觉这个孩子挺正常的,只是没有说话,可后来我当我接过他的小手时,却猛然发现他只有三个手指,忽然感觉这些孩子们真的很可怜,这些孩子们不是腿残疾就是全身瘫痪;不是眼睛有问题就是……唉!忽然感觉自己是幸福,真的!后来看见那些好心人士陆陆续续捐些食品及生活用品等,当你再心细点,你会发现这些好心人士看孩子的眼神,是那种用金钱及世界上一切物质性东西所买不来的东西。

后来,我和几个同学又被调到康复室去帮助那些身患比较严重的孩子们,刚进去就被眼前的场景吓坏了,一个三岁大的小男孩不停地用头磕墙面,当我接近他时,他停了下来,可又继续重复着他动作,后来听阿姨说,他的感觉器官出错,以至于整天重复他所谓“正常的动作”

我感觉如此小小的孩子整天就生活在一个没有色彩,没有笑声,没有……唉!那该会有多么寂寞,空洞,害怕啊!还有的孩子是骨髓里长着瘤的,只能整天躺在床上,而且身上的肌肉大都萎缩,同学们不辞辛苦的一遍又一遍的帮小朋友按摩换死的肌肉,帮他们活动许久不动得身体,看着同学们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唱歌,按摩,虽很累,脸上却一直用一种无声的语言 — 微笑。看着这种超出亲情的关爱与温暖,瞬间,我懂了很多……看着小朋友纯真的笑脸,只是出于你陪他们聊天或者讲讲故事而已,我感觉真的很值!

此次去福利院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和他们交流,没有真正读懂他们内心的世界,作为一个学医的我有点惭愧,所以以后我要更加的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帮助更多的病人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减少像这样残疾孩子的例子……所以我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帮助这些残疾孩子们,帮助他们尽早的康复并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不管是那些父母怀中的小皇帝,还是在福利院的弃婴,你们都一样有享受阳光的权利,天那么的蓝,同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多点关爱给他们,世界才会更加充满爱。让我们用大手牵起这些稚嫩的小手,用慈爱善良的胸怀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11级中药2 班 xx

下载北京之行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之行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海之行——游后感

    青岛大学旅游管理 实习报告 学院:年级:姓名:学号:旅游学院 2011级2班 王雪丽201141100050 领略西北风光——青海 2014年10月22号,我们踏上了奔赴西宁的火车。从长达三十多个小......

    敬老院之行后感(精选五篇)

    敬老院之行后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奉献出自己的爱 也许是上天对我们的爱的赞许,呵呵,两次去敬老院都是大大的晴天。一米阳光,一队志愿者,一群老人······将人世间最完......

    北京之行听课心得之一

    北师大听课心得之一 王坪小学刘芳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陈锁明教授的讲座。陈教授讲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陈教授的讲解幽默风趣而又不失知识性、趣味性,所以听来......

    北京之行感悟(5篇)

    北京之行感悟之------设计为人民服务 在没去过北京之前,对于北京的概念是:大都市、生活节奏快、高楼林立、人情冷漠这些。这也是我对一线城市的一贯概念,以至对北上广这样的城......

    感悟北京学习之行

    一校之长,大有文章可作 ——感悟北京学习之行 沁阳一小 孟应起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2009年2月23日至3月8日,借第二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举办的东风,我有幸参加了市......

    敬老院之行所感(推荐五篇)

    敬老院之行所感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们却有许多人把这一美德给丢失了。 ——题记今天去了敬老院,感触很深。尤其是看到那些老人渴望的眼神,我心微微颤......

    红色教育之行所感

    红色教育之行所感 法律系 高雅军 在我们党的92周年来临之际,我院走进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如同走进58年前......

    梅园新村之行后感(5篇范例)

    这个周末天气凉爽清新,我和几个同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同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纪念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