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试题最终预测
地震试题最终预测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同胞
造成了巨大的(chāng)伤和痛苦。据民政部统计,(jié)至13日7时,四川汶川
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tā)房屋50余万间。随着灾情进一步明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还会逐渐增加。这
场灾难(zhèn)(hàn)着每个人的心灵,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目前正
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3分)
当遗体终于被拖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了:那是一位不到40岁的妇女,怀中紧紧搂着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由于抱得太紧,战士们无论怎样都不能将两人分开,最后只得合葬到一起。“母亲是面朝下倒地的,看她的姿势,是在墙塌下来的最后一刻,用身体保护着小姑娘。”骆辉告诉记者,当埋葬这两具遗体时,所有战士的心中都极为悲伤。如果你是在场者,如果你面对小女孩的父亲,你会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劝慰他?
3、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袁文婷,一个刚参加工
作不久的美丽的女老师,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5岁。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
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
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了„„
请以你个人名义,在网上跟帖,说几句话,以表达你在读完这个消息后的心情。50字以内。(4分)
4、下面是某记者写的一个通讯片断,出于考试的需要,老师对它作了适当的变动,请你在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作三处修改。(3分)
护士杜娟,在5·12地震后,一直随直升机照顾患者,直到六天后才有机会向别人借手机联
系亲人。电话打通时,她手开始颤抖,撕心烈肺的哭声终于无法忍住。那是她六天后,第一
次给外面的亲人打电话。在巨大的螺旋桨转动中,人们只能依希听到她的哭诉:“我要去找
他,不能连个尸体都没有„„”
5、今年年初,在一部电影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群爱国青年的一句台词“中国不能亡!”让我泪流满面,今天,在经历了5.12地震之后,我们更有理由说:“中国永远不会亡!”请结合下面的资料,写出你的发现,用来回答为什么“中国永远不会亡!”
材料一: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下午4时40分许,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的专机就在北京起飞前往余震不断的四川,并在飞机上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工
作,命令举全国之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材料二: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0余万大军克服天气恶劣、路途艰险、余震不断等重重困
难,空投、机降、徒步、涉水,多路突进,以最快速度奔赴救灾现场,解救受困群众,抢救转移灾民20多万人,紧急空运空投物资器材,抢修打通灾区道路,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灾难发生之后,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海内外华人华侨,不分民族,不分贫富,不分信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努力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问及原因,许多人回答: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材料四:见第三第四两题内容
二、综合学习
(一)阅读《谈生命》节选,回答问题。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1.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分)2.阅读下列新闻,结合文段谈谈你对温家宝总理说的话的理解。5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总理面对参加救援的全体人员高声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2分)
(二)按要求,完成(1)—(4)题。(15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断垣残壁、受伤的人群、无助的眼神„„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1)灾难面前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大灾过后,我们看到的是大爱,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更有为了保护学生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老师,这些无不令人为之动容。面对他们,我们不禁想起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语句:,。这种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思想也让我们想起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6分)
(2)地震过后,我们发起了在全校捐款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富有激励性的鲜活标语(2分)
(3)你认为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应开展哪些活动?请至少列举三项。(3分)
(4)逆境中,那些真情故事、那些感人瞬间,让我们重新有了信心、勇气。现在让你给汶川地震灾区的一名中学生写上几句话,请用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字数在100字以内)(4分)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8—12题。(共14分)
人民网消息。19日14时28分,聚集了近十万人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霎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面对广场上的半旗向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致哀,静穆肃立。人群中,有人眼里泛着晶莹的泪花,有人胸前佩着洁白的花朵,有人手捧着簇簇淡黄的菊花,还有许多人握着鲜红的国旗。
广场旁,十里长安街上,鸣笛长啸不止,声声叩击着人们的心。
默哀毕,不知谁高喊了一声“中国万岁”,这从心底发出来的声音,得到所有人的共鸣,大家挥着手、流着泪热烈响应着。“中国万岁!中国加油!”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从国旗下向着四周荡去,一会儿就传遍整个广场,传向远方。
“汶川,挺住!”“四川,挺住!”“中国,加油!”人们用这些自发制作的小标语,表达着和远方灾区同胞血脉相连的心声。“这一刻我们和那些受灾的人们一起感到痛心,这些天一想到这事儿就忍不住流泪。”专程从家里来广场上参加默哀仪式的王景菊老人禁不住又热泪盈眶。旁边,他老伴杨明志接过话说:“,愿生者坚强。我们相信,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及与灾难的抗争后,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定会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去建设未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1.请为这则新闻开头空白处加一句导语,以归纳其主要内容。(2分)
2.请根据上下文语境为文中第二条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划线部分内容中人们为什么持白花菊花和国旗来参加这次追悼活动。(3分)_
4.请仔细揣摩文章内容,用原文回答怎样的方式才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哀悼。你同意文中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5.据报道,在四川汶川7.8级地震中,德阳市东汽中学快50岁的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果敢而坚毅地张开双臂着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身下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他却永远地张开着双臂走了„„(2008年5月14日新华网)有人提议,要为谭老师立雕塑,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雕塑?请描述一下你所设计的雕塑及意义。(4分)雕塑:
意义:
(二)阅读文章,完成13—17题。(10分)
①地震是自然___________中对人类___________最大的___________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1、根据第1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2分)地震是自然______________中对人类______________最大的______________之一.2、第2段文字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成意思与原句相同的两个短句。(3分)
______________为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又为提供了有利条件。
3、第3段划线部分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否可以把这句话去掉?为什么?(3分)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有哪些“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2分)
(三)俄罗斯《经济日报》5月14日文章(13分)
中国四川省周一发生毁坏性地震,这对中国救援体系和中国国家体系构成严峻考验。据掌握的资料显示,目前局势仍处于中国政府掌控中。
截至5月13日晚,中国遇难人数已达1.2万人,另有9.4万人掩埋在废墟中。震中所在地——中国四川省汶川的建筑物80%倒塌。中国1976年经过一次大地震,这之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采用了抗震工艺,特别是儿童福利院。四川省汶川的建筑也应采用抗震措施,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遵守这一规定。对于中国政府在灾后采取“多路救援法”——修复铁路、在第一次地震后马上封锁石油输送管道,俄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科学委员会专家阿历克谢•马拉什科特意提醒说:“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救灾机制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他还提醒说,四川那里地形复杂,目前天气情况恶劣都加剧了救灾难度。
悲剧性的灾难——中国大地震和缅甸飓风几乎同时发生,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冷战时期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所谓的“地理武器”——可以在敌方境内引发毁灭性自然现象。但专家认为,此次中国和缅甸的灾难是自然结果。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具有如此能力,可以在别国境内制造‘纳尔吉斯’飓风。美国美国蒙特利研究所核不扩散研究中心(CNS)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使用核武器而引发地震的方法已研制出来,甚至俄罗斯1997年还曾进行试验。但四川这次地震未必会与此有关,但不应排除未来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作者吉利尔•祖布科夫环球网梁旭)
1、给这则新闻你一个恰当的标题答:原题:中国经受住震动(2分)
2、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世人什么?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3分)答:
3、新闻中说中国政府在灾后采取“多路救援法”,你能找出来吗?(2分)在举两条你所了解的中国人抗震救灾的举措。(2分)
答:
4、灾害无情,你我有情,让我们共铸爱的长城!你认为你怎样做才能为灾区人献一份爱心,如果你有机会到达灾区,你会对灾区的人说什么?(4分)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16分)
①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
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难同胞降半旗志哀。
③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致哀!截至5月19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zhì()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④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曲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催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博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呜咽()遇难()zhì()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政府怀疑**是西藏“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B.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面面。
C.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发奋图强,成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中流砥柱。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3.综合性学习。(9分)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震痛了四川,震痛了整个中国!从那以来发生的种种事件,相信你一定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下面请你参加以下实践活动。①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故事或话语,请找一例,说说感动你的原因。
(3分)② 面对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或白衣天使,你最想说的话是:(3分)
。③ 相信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都为此而举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你们进行的活动是,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其它题型:
按要求写词语:
1、用来形容地震景象的成语:
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摧枯拉朽排山倒海
2、形容地震之后的惨状的成语:
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残垣断壁哀鸿遍野
3、形容灾民渴望救助心情的词语:
望眼欲穿翘首以盼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4、形容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的成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5、形容地震来临心情的词语:
胆战心惊心惊胆寒惊心动魄魂飞魄散
6、形容灾后灾民迫切需要救助情形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7、形容抗灾战士表现的:
视死如归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舍己为人
8、在地震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为之动容
地震感言:
1、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从雪灾到汶川大地震,一次次磨难考验着中华民族,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答: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劈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中国!
2、对于5、12大地震,对于生命,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答: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命是如此脆弱,逾万条生命顷刻间逝去。但在大爱面前,生命又如此顽强,发生在废墟上的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便是见证。让我们热爱生命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3、对于地震中的人民来说,物质上的帮助只能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请你送上一句话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答:⑴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从震后的废墟中蓬勃升起。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坚不可摧的脊梁。
4、对于地震中的受伤的同龄人,我想说:
答:不要怕!你们没有被遗忘,你们并不孤单,这时刻,我们都是汶川人,你们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你们是这次灾难的幸运者,是我们心中最坚强的人。
5、对于那些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助灾区人民的武警战士,我想说:
答: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灾区人民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就获得了生存下来的勇气,这时候,你们是他们最亲的人。
6、对于外国的救援队,我想说:
答:爱心无国界,你们的爱心跨越了国界,你们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当成了自己的苦难,把救助中国灾民当成了救助自己国家的人民。对此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报以足够的敬意。
1、学校举行为汶川大地震重建捐款仪式,请你给本次捐款仪式拟一条标语。答: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紧急动员起来,与灾区人民同患难、共呼吸、心连心!伸出你的援手,献出你的爱心,为地震灾区尽一份力!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用我们的爱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用我们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扶平心灵的创伤!灾区的老人孩子在废墟中期待着我们的救援!灾区的人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一件衣就是一份温暖!一元钱就是一份希望!向英雄的汶川人民致敬!情系地震灾区,携手共渡难关
2、你做为一个志愿者到了汶川,给你那里的孩子说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
答:“我的同龄人,希望要坚强,全国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灾区中学生朋友,坚强起来。”“不要哭,勇敢点。”“努力学习,战胜灾难”3、举办一次为灾区捐款的活动,写出活动的主旨。
答:让我们心声相连,用我们的歌声,鼓励灾区的小朋友们战胜困难。4、设计一次为灾区捐款活动的方案
第二篇:成功预测地震
成功预测地震,中国人创造的奇迹远不止一两次!
-----汶川大地震思考之二
1.海城大地震。
1975年2月1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群测群防,海城地震成功预测,只死亡1300人。专家们预计,这次地震如果没有预报,将会死亡10万多人。海城地震,被联合国承认干得最漂亮的预测。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说,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中国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第一次对大地震做出成功预报,取得了巨大的减灾实效。2.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县奇迹。
唐山大地震因为种种原因错过预警机会酿成巨大的人员损失,而青龙县县城仅离距唐山115公里,因为青龙县地震办工作人员王春青在听说大震预报后,赶紧回去向县委作了报告。县委当即决定釆取有关措施,结果全县47万人,仅有一人直接死于地震,还是因为心脏病。
3.四川绵阳市的松平地震。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这次地震的同时,平武县又暴雨成灾,致使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泛滥成灾,加重了灾情和损失。
由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群测群防,经过全省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敢于探索,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已任,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具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大大地减轻了地震灾害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地震使平武县受灾达11478户,45509人;死亡军民23人,重伤90人,轻伤47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此次松潘-平武地震预报是在探索中的成功,赢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成为四川人民和广大地震工作者的骄傲;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四川地震工作者继续探索地震预报的信心,而且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几十位地震学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次前来考察。
因对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预报,四川省地震局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四川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地震局1984科技成果一等奖。
**根据2006年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震信息网《邢台大地震四十周年祭:中国地震预报从这里走来》的记录,“自一九六六年邢台大地震始,在充分合理地应用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地震预报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对某些地震做出了较成功预报,如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七点三级地震、一九九五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七点三级地震、二零零三年云南大姚六点二级与甘肃民乐六点一级地震等。”** 4.云南孟连地震。1995年7月12日清晨,孟连县中缅边界发生7.3级地震。此前,同一地区曾发生5.5级和6.2级地震。震后又发生3级以上余震197次。地震受灾地区为5个县39个乡镇,面积达1240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地震造成l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26人受重伤,数千人无家可归,4.2万间民房、329所学校、500多家工厂、24条道路受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人民币。有关部门对5.5级、6.2级和7.3级三次地震都做出了中长期和短临跟踪预报,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减少了地震造成的损失。
5.云南大姚地震。2003年10月16日发生的云南省大姚县的地震由于震源浅(离地面仅6公里),震级高(6.2级),破坏性大,加上本年7月21日大姚曾发生了6.2级地震,危害叠加,损失严重。云南大姚县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发生2次6级以上强地震,由于损害叠加,后一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明显大于前次,但截至20日早上,大姚“10?16”地震仅造成3人死亡、36人受伤,与“7?21”地震16人死亡、400余人受伤相比,这次地震伤亡人数大为减少。但民房倒塌12000多间、损坏25万间,学校、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078亿元。
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提前预警,抗震救灾工作准备充分。“对‘10?16’地震的预报,是在中国地震局的指导下,在多名地震科学家共同努力下,提前3到5天实现的短临预报。”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乔森告诉记者。
中国地震局和民政部的专家视察灾区后肯定,这次地震应急反应非常快,至少比平时提前了8个小时。
据报道,此次地震前有明显的自然异常现象,例如:水库水位下降,水库水变浑,冬季蛇出洞。
不过,这次地震就在的一个污点是:经审计,地震救灾资金被挪用4111万,仅撤了几个乡干部。
6.甘肃民乐、岷县地震。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山丹县2003年10月25日晚发生六点一、五点八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经济损失严重,截至11月6日,累计发生余震609次,9人死亡,44人受伤(不含因地震引发疾病伤亡人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
甘肃省地震局长2008年4月10日答记者问时说:。。。对多起破坏性地震,做出了较好的中、短期预报和震后趋势判定,特别是对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和岷县-临潭-卓尼5.2级地震做出了成功的短期预测和准确及时的震后趋势判定,使省、市、县各级政府在震前做了较充分的地震应急准备,在震后迅速有条不紊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政府的震前准备和震后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省委、省政府对省地震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地震局予以了表彰和奖励,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等三次重要会议上给予了表扬。
7.云南宁洱县地震。2007年6月3日凌晨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境内发生6.4级地震。截至当日20时,县境内发生余震600多次,最大的余震为3日10时49分5.1级的余震,因灾受伤群众300余人,其中3人死亡。
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说,宁洱“6?3”地震共造成普洱市4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多元。
这次地震前,云南省地震局按照中国地震局的部署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震情跟踪工作的措施,作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测判定,取得了明显的减灾实效,得到了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地震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联合表彰奖励。一位居民讲述了震前的动物和自然界异常:
地震发生时,宁洱县城楼旁的居民张宏颖钻到床下,才躲过一劫。
张宏颖对记者表示,回想起地震前是有些异常。此前一周,天气一直燥热多雨;6月2日晚饭后,他家的京叭狗狂吠着不肯进屋;而正是空气中异样的嗡嗡声,使他心生疑窦在震前钻到床下。
“我当时还想应该写一份遗书呢。”张宏颖说,第一波震感过后他跑到室外,看见墨黑的天空里闪着白光,好多房子已倒,灰尘弥漫,光着身子的人们向空旷地汇集。大家纷纷拨打手机求助,但手机信号一度中断,一些打不通电话的人忍不住痛哭失声。
8.云南盐津地震。2006年7月22日上午9点10分21秒,云南东北部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强烈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100余人受伤、8人受重伤、1400余间房屋倒塌、70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灾害涉及盐津县、大关县的13个乡镇。铁路中断。
据说这是一次有预测而没有预报的地震,估计大概当地政府认为震级不大或者担心预报不准造成所谓的严重后果,所以没有通知下去,可结果却成了典型的“小震大灾”,因为这次地震的震源非常浅,离地面只有9公里,所以破坏性大,当地的房子绝大部分经受不了这样的地震。
9.新疆伽师地震。1996年的新疆伽师地震中,4月6日凌晨3点、4点连续发生6.3级、6.4级地震,倒了9000间房子,但是无一个人伤亡。
1996年国家地震局对1997年的地震预测时,把新疆伽师地区划为重点监测区,预测伽师震群仍将持续,有可能再次发生5至6级、甚至6级左右地震,特别是3月20日至4月13日的时间段尤为严峻。当4月1日至4日接连发生3次4级以上地震后异常平静,5日晚地震分析专家提出1周内伽师震区将发生5至6级地震,并立即向当地县委紧急汇报,立即采取减灾措施,通知各乡检查防震工作,要求群众切不可住入危房,从而大大减轻了4月6日两次地震袭击造成的灾情,取得显著的减灾实效。为此国家地震局对新疆地震局通报表彰。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先生说:“例如像1996年的新疆伽师地震,当时就通过新疆自治区的政府,向下面发布了地震的警报,(当时)一共(临时)撤出了15万人。”
而伽师1997年发生的地震也被成功临震预报。以下是《新疆地震信息网》的文章摘录:
1997年1月至4月,在新疆伽师一块长30公里,宽20公里的土地上,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伽师强震群”。在伽师地震中,新疆地震科技工作者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____在伽师地震的100多个日夜里,新疆地震科技工作者发扬“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开拓前进”的地震局精神,成功地对其中3组5次5级以上地震作出了具有减灾实效的临震预报,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两次受到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____事实上,30年来,新疆地震局曾不同程度地对15次中强地震作出了短临预报,大大地减轻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另据报道,1983年2月3日新疆乌恰的6.7级地震和1985年8月20日发生在新疆乌恰东南的7.4级地震也被准确地预测到。
____新疆乌恰县城座落在一条古河床上,由于地层松软,几次强烈的地震,都没有使这个县城幸免于难。1985年7.4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灾区的人民,从长计议,决定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将乌恰县城迁址。新的县城经受住了1990年6.4级地震的袭击,安然无恙。
10.这是一个真正的专家,他对地震预测作出了卓越贡献。另据记载,中国被誉为“当代预测宗师”、“信息预测论之父”翁文波先生生前共做过252次各类天灾的预测,实际发生的有211次,占总次数的83.73%。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世纪80年代初,翁老曾准确地预测我国新疆、山东等地将发生6—7级的强烈地震。结果在1983年2月13日新疆乌恰发生里氏6.7级地震;1985年8月20日新疆乌恰发生里氏7.4级强震;1983年11月7日,在北纬35.2度的山东菏泽附近发生里氏5.9级地震。翁老在1984年出版的《预测论基础》中,曾预测1988年我国中南地区可能发生水灾,预测1991年华中一带会发生水涝,结果也都完全被证实。
1989年10月14日,他在去美国参加经济地质学家年会前,在给美国HGS驻北京办事处总裁的一份备忘录中,预测加利福尼亚近期将发生强烈地震,结果三天后果然发生了6.9级的强烈地震。
1990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举行灾害研讨会,他在发表的“认识与预测”论文中,预测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将发生15次较强地震,结果得到证实的有13次。
1990年9月初,他与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室等专家一起会商后提出预测:9月17—26日亚运会召开期间,北京小汤山—海坨山一带将发生4级左右地震,结果是9月22日上午11时,即亚运会开幕式前4小时,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发生了里氏4.2级有感地震。
1992年1月,翁老应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格林先生的要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向格林先生提出预测:1992年6月19日在美国旧金山的大区域内将发生6.8级地震,结果是1992年4月23日,在加州北部发生6.1级地震;4月25日,在加州北部发生6.9级地震;6月28日在加州南部发生7.4级地震。事后,格林先生来信对翁老的预测表示高度赞扬和由衷的敬佩。1994年7月4日,他又去信格林先生,预测美国加州南部将于9月3日发生7级地震。实际结果是在1994年9月2日,美国加州发生了6.9级地震。
在1993年7月12日北海道7.8级大地震发生前,翁老曾4次函电告知日方有关人员,未能引起日方注意,事后日方一代表团来京拜会他时,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根据国家地震局长陈建民先生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之际接受记者采访透露出来的有关地震预测的消息:
要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1966年邢台地震后,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至少我们现在能够对特定地区的某种类型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预报。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只死亡1300人。专家们预计,这次地震如果没有预报,将会死亡10万多人。此外,这30年来,我们又先后对2003年云南大姚6.2级与甘肃民乐6.1级地震等20多次地震作出较为成功的预报,取得一定减灾效益。
如果算上那些小地震的预测,我估计成功预测的次数应该在30次左右。这大大超过了那些地震不可预测论者们所说的一两次的成功只是运气和巧合,那么面对这20次、30次的成功,你们又打算作何狡辩和诡辩呢?
第三篇:2011年高考政治有关“日本地震”的预测试题
2011年高考政治有关“日本地震”的预测试题
山东 徐杰
适用:全国
【背景材料】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关于地震的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就提上日程。
【猜题理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由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估计关于地震方面问题,2011年高考中会有涉及或体现,主要考察哲学知识,需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
选择题
1.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3.对于地震的发生,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地进行预测,这表明 A.世界上存在着人们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B.世界不可捉摸,人们在地震面前无能为力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4.近来地震频发发生,地震的发生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选择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注意题干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 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 2.【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地震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答案】C 解析,A、B说法错误 D与题干无关。4.【答案】A 解析,组合题用排除法,②错误 ④与题干无关
综合题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高二(5)班同学以“地震与人类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运动变化引起的。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古往今来,人们无不赞美它的雄伟,“稳如泰山”更为许多人所称道。其实,泰山并不稳定,相对于100万年以前,它已升高了500多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在很多年前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只是由于地壳运动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地壳运动书写着大地变迁的历史。
材料二:在古代,古人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治政过失有关,地震是惩罚他们的。而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
材料三:地震造成的伤害和苦难使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然而,关于地震预报,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地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1.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从实践的角度,简要回答材料二中古人对地震产生上述认识的原因。3.从哲学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看法或者认识。
1.【解析】本设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唯物论所涉及的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主要知识点: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正是由于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运动,书写着大地变迁的历史。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使人们常说“稳如泰山” 其实,泰山每时每刻也在运动,相对于100万年以前,它已升高了500多米,只是相对于地球而言,它的运动不明显罢了。
(3)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史和发展史,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转移,生动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
(4)只要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认识地壳和把握地壳运动的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使人类趋利避害。
2.【解析】本题切入点是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本题相对来说有点难,关于实践设计的只是很多,一定要结合材料来回答,主要考察知识: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①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古人把地震的产生赋予神话传说,并且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治政过失有关,古人产生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实践对象、实践手段的限制,具体来说,当时生产工具相对来说极其落后,同时,对他们来说自然界的时刻变化无常难以捉摸,产生这样的认识是正常的。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个不相同的。古人对地震的发生之所以会赋予神话传说的看法,根本原因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古人在知识结构方面,掌握的自然知识较少,认识能力和水平有限,因而决定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水平有限,便无法科学解释地震的发生和形成。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古人对地震产生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主要根源于实践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因此犯客观唯心主义错误。3.【解析】材料中:一方面涉及人们为什么疑虑?另一方面又涉及人们为什么乐观?因此只有把这两点原因分析透彻即可。考察的知识:一疑虑: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二乐观:意识活动的特点,主观能动性 正确看待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答案】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的原因: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地震产生的真正原因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是具有无限性,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原因:
①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但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地壳的运动也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人类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因此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④人民群众永远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者,是精神财富的的创造者。因此,人类一定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加深。人类一定能战胜自然,也一定能准确预测地震的产生。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预测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劳动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2-03-23 06:18:09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名校学历直通车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劳动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C)。A.人与自然的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关系及与其密切联系的一些社会关系 D.一切社会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调整对象。AD界定不准确,过于宽泛。B项不全面。C项最准确地表述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2.下列关于集体合同表述错误的是(D)。A.集体合同草案需要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 B.我国的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是1-3 年
C.在我国,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于该企业的非工会会员也有效力 D.变更集体合同需要由工会先提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集体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主观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增减或修改。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出变更集体合同的请求。故D项
表述错误。
3.未成年工须持有什么才能上岗工作?(C)A.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 B.未成年工登记表 C.未成年工登记证 D.毕业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未成年工须持《未成年工登记证》上岗。《未成年工登记证》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故C正确。
4.《失业保险条例》第6 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多少缴纳失业保险费?(B)A.0.5% B.1% C.1.5% D.2%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条例》第6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5.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5 年不足10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几个月?(C)A.6 个月
B.12 个月 C.18 个月 D.24 个月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失业保险领取的期限。《社会保险法》第46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C)。A.劳动合同的主体特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B.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劳动合同内容的任意性 D.劳动合同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特点。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当事人的意志不得违背国家意志,劳动合同也不得违背集体合同的规定。所以C选项表述不正确。7.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工作时间立法是(A)。A.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英国的《十小时法》 C.德国的《工作时间法》
D.法国的《劳工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时间立法历史。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开端的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一部最早的工作时间的立法,该法规定纺织工厂童工的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小时。后德国于1839年,法国于1841年也颁布了限制童工工作时间的法律。
8.按照规定,企业支付工资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B)以上备查。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9.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应(D)。A.由国务院确定和颁布
B.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行规定和颁布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劳动法》、《最低工资规定》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最低的就业年龄为(D)。A.14岁 B.15岁 C.16岁 D.18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最低就业年龄。《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8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1.下列关于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A)。A.只能在县级以上区域实施 B.只能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 C.由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共同订立 D.合同内容具有行业性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行业性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12.下列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是(B)。A.主体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B.公民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求职的愿望 C.劳动就业的结果是获得劳动权 D.其内容是劳动义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就业的特征。劳动就业的特征包括:(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故B项正确。
13.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B)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A.10 B.15 C.30 D.6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14.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我国劳动者权利范围的是(D)。(2010.4真题)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罢工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劳动者的基本权利。ABC均属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但我国劳动法中没有规定劳动者的罢工权。
15.我国目前实行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制度。A.8;44 B.8;40 C.10;44 D.10;4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日是指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1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C)。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C.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D.实行同工同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1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C)。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D.由双方协商约定试用期的次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18.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A)倍的工资。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9.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 日内,以(C)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对方当事人 C.对方当事人 D.劳动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只能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不能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被告。故C选项正确。
20.根据《劳动法》第8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D)。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用人单位工会代表、职工代表
B.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用人单位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职工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法》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故D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下列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ACD)。A.张某,在某国企连续工作十五年
B.王某,在某单位工作五年,距离退休还有十二年 C.李某,与工作单位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赵某,工作两年仍然未与工作单位签订书面劳动 合同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③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2.下列有关集体合同的签订的表述,正确的有(ABD)。A.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B.集体合同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C.集体合同双方签字后即行生效
D.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合同的理解。ABD说法均正确。集体合同在双方签字后要由用人单位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所以B选项说法不正确。
23.某公司欲解除与职工李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约理由或做法中,哪些是有法律依据的?(AC)A.李某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现工作
B.李某不满25周岁而结婚,违反了公司关于男职工满25周岁才能结婚的规定 C.公司因严重亏损而决定裁员,因此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车祸受伤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个月工资并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解除。A选项属于用人单位的预告辞退,C选项属于经济性裁员。BD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4.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说法,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B)
A.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不得解除、终止
C.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
D.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劳动合同就可以解除、终止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D说法均正确。A项考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概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所以A说法错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不能解除或终止的。当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劳动合同就可以解除、终止。所以B项说法也错误。
25.下列适用《劳动法》的是(ABD)。A.个人独资企业和其雇用的人员 B.某公安局与其聘请的清洁工人 C.某家庭与其雇用的家庭保姆 D.某包工队招的农民工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同时也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ABD均属于劳动关系。C项是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
26.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的表述不正确的有(BD)。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B.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
C.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的解决。AC说法正确。B项考查劳动仲裁的时效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D项,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7.下列(AB)企业的职工适用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A.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B.受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C.因工作任务特殊,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 D.从事高危职业的职工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适用的主体范围。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适用于以下人员:①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②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③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28.根据国家规定,下列(CD)项,不应计入工资总额。A.津贴和补贴 B.加班加点工资 C.购买劳动保护用品支出
D.职工福利费用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的构成。AB均属于工资的组成。CD是不计入工资的。29.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下列(ABC)要求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工作满1年
C.年满18周岁,距前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D.18周岁后1年1次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用人单位在未成年工安排工作岗位之前、工作满1年、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要进行健康检查。30.视同工伤的情形有(ABC)。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D.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答案】ABC 【知识点】第9章
【解析】本题考查工伤的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以下情形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所以ABC正确。D项属于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集体合同
【答案】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32.竞业限制条款
【答案】是限制劳动者在合同关系消灭后的一定期间内参与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同业竞争的活动,以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33.劳动争议
【答案】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34.社会保险
【答案】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对遭遇年老、疾病、失业、生育、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等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社会保险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
(1)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
(2)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3)社会保险具有福利性。(4)社会保险具有互济性。(5)社会保险具有补偿性。
(6)社会保险的功能重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36.如何理解工会的性质? 【答案】
(1)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2)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组织。
(3)工会是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37.劳动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
(1)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5)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38.试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答案】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第一,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在各个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
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劳动义务。
第三,在特定情形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保护出现冲突时,应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2)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第一,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量报酬。
(3)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
(4)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三方性原则,是指政府、工会组织、用人单位组织三方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对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规范和协调处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9.丁某1999年3月被某纺织厂录用。合同期自1999年3月25日至2002年3月25日,双方约定试用期3个月,自1999年3月25日至1999年6月25日。1999年9月15日,该厂发现丁某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不能胜任工作,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提出解除与丁某的劳动合同。丁某不服,多次与纺织厂协商,并不断找关系向该厂领导说情,均遭拒绝。此事拖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丁某无奈,于2000年6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问题:
(1)纺织厂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2)劳动仲裁委员会应不应该受理此案,为什么? 【答案】
(1)纺织厂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因为,试用期已过。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到1999年6月2日截止,纺织厂不得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受理此案。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该案在时效期间内。另外,本案属于劳动争议,是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0.李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李某从事厨师工作。合同订立后,企业未经协商,三年中多次变更李的工作岗位并以李未交单位向职工集资的1000元为由,扣发了李某三个月工资。为此,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补发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提出反诉,要求李某承担在上岗前企业自办临时赔训的费用。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职工的申诉请求,驳回了企业的反诉请求。问题:
在本案中用人单位的哪些行为及要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
(1)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企业未经李某同意,强行变更其工作岗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也是一种违约行为。(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不顾李某的反对,以集资为由,强行扣除工资,以构成克扣工资的行为。故企业因全额补发工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克扣工资且违约,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企业对李某的培训是劳动府规定的一项义务。李某是因为企业克扣工资且违约,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正当的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应要求其承担培训费用。
第五篇:玉树地震试题
1、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之后夾会各啌积极捐款捐物体现了什么? 答:①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捐款捐物的行为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体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珍爱。②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关怀和体贴别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③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得到完美结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2、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我们党和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阶段性胜利的精神保证。
3、应如何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评估论证,科学编制重建规划,制定完善重建政策,组织实施对口支援,坚持地方为主开展灾后重建。
4、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答:我们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它成为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
5、有人认为,保障灾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责任在政府。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抗震救灾,保障灾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还需要人民支持政府的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与帮助;更需要受灾群众艰苦奋斗,抗灾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