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实施方案(初步)
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受以下前景、使命和战略的指导:
力争将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办成高水准论坛,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侗苗地区县(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达致以上前景,论坛将努力:
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以增进和深化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在应对不断出现的全球性经济挑战方面,阐明各自的观点。
增进侗苗地区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增强本地区私营团体的社会责任感。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商业团体在寻求增长和进步过程中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和增进区域内网络机制和地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增加全球化过程中,侗苗地区内部、侗苗地区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机会。
为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涉及本地区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关系的重要研究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为地区教育、医疗、新农村建设支助渠道。
论坛战略
为完成以上使命,论坛将采行以下战略:
1.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会议,如论坛大会,研讨会、座谈会和讲座,讨论贸易、投资及旅游等领域的重大问题。
2.激发本地区其他机构的主动性,以促进和强化各县(市)政府与商业团体之间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伙伴关系。
3.把握可能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全球和地区性经济发展趋势。
4.甄别随时出现的、可能影响贸易和金融的各种问题并发布相关信息,揭示和彰显新出现的投资机会。
5.独立并合作开展有助于实现论坛宗旨的各类研究活动。
6.通过网络化的安排,增进本地区商业团体间的联系。
7.成为一个研究及培训中心,以增强侗苗地区商业团体的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
8.我们还同意建立适当的机构,以实现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的理想和目标。
9.我们坚信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论坛会员大会
会员大会为论坛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一次。
理事会
理事会是论坛的最高执行机构,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由 15 名成员组成,秘书长和来自东道地(贵州)的代表为理事会当然成员,其余 13 名由发起会员、荣誉会员和商业会员中推举产生。
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由发起县(市)前政要、专家、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组成。咨询委员会视论坛需要不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就与论坛相关的重要事务提出咨询和建议。
秘书处
秘书处是论坛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开展论坛的各项活动。秘书长是论坛的首席执行官和秘书处的负责人。
秘书处下的旅游发展委员会
苗侗发展基金会
侗苗和谐发展专项基金
搭建政府、企业、社会沟通平台,用公益手段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生物科技产业化发展,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基金旨在资助和开展各公益活动。包括:精心组织策划慈善媒体活动,引起民众关注侗苗地区生存的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募集资金用于推广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经验及技术;利用先进的“融合媒体”技术推广和实施基金关注的公益项目;帮助企业及社会有效利用原材料及能源;拓展培训企业、社会及专业人事经验和知识;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会议和研讨会传播绿色经济经验和知识。培养具有现代企业和政府管理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优秀管理人才,为经济发展储备具有竞争实力的管理人才战略工程。该工程由香港中文大学等承担教学管理
同时开展新农村建设支助。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一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公益项目,广泛动员企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争取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捐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论坛、实地调研、试点实验和经验推广等形式,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路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教育、医疗专项基金
通过公益运作方式,为地区优秀护理人员在国内外接受培训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平衡各地区医教专业人才缺口,促进区域内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培训,加快推动地区医教事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
研究院是论坛重要的智力支持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在对世界经济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年会主题和议题;组织起草并发表与论坛业务相关的经济预测;负责为论坛年会、研讨会及其它专题会议提供智力资源;为会员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资源培训;负责建立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工作网络及信息交流中心。
拟主办单位:
国家民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拟支持单位:
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商务厅、民委、省工商联
拟支持媒体:
拟承办单位:
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贵州和湖南等地区企业
拟论坛理事会:(待定)
秘书长:(待定)
与高峰论坛合作意义及价值
俱以融合在地区政商两界及本土企业领袖的高峰论坛是政府高级政要、跨国公司首脑及地区企业最杰出精神领袖参加人数最多、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无数商业精英倾情参与,所有期待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人们关注度最高的论坛;论坛将在含金量增加的基础上将继续提供一个理性、充分而又富于热情的交流平台。近千名商界精英智士倾情参与,就此开阔视野,激荡风云;
论坛为政府高级政要、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领导、跨国公司首脑、学界人士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就如何获得跨国及跨文化管理的经验,如何寻找内外资企业发展的动态平衡等方面。
论坛的举办倍受社会各界瞩目,精确的高端投资客户资源为赞助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精确有效的客户群体、开拓合作领域提供最具实效的高端商务平台;
顶级盛事,精英对话,赞助机构领导人与高峰论坛所邀请的政府高层政要、商业精英会晤接触、对话交流,以增进深化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具有顶级的商务价值,为未来的战略实施积累更坚实的人脉资源;
高峰论坛将整合地区资源进行推广,其中包括国内一流财经;论坛期间力求中外数百家媒体将跟踪报道,力求此次论坛势必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关注和影响,赞助机构品牌及产品推介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密集传播,企业将保持行业竞争优势,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拟在贵州黎平县举办“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方案”,更大程度的服务地区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目前协办要求:
1.欢迎您参与论坛义工(在论坛成立前为无薪)寻求联系地区政商两界和学术界人士,后反馈其联系到:
电话:
2.贵州省政府负责活动整体后勤的保障、土地的协调、车辆的安排、现场的布置、论坛材料的准备。
第二篇: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实施方案(初步)1_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环境污染危机……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回暖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进入又一轮经济旅程。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但是依然处于落后的侗苗地区怎么办?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的面貌,我们期待下一个春天会在到来!发展的下一桶金会来临!为了帮助正在寻求新方向的地区政府和企业家,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正确捷径。由政商两界的有识之士于将在贵州黎平共同发起组成的、独立的社会群体。论坛力求聚集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准、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并且致力于地区经济问题研究的一批人士,发起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论坛简介
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地区组织,目前已成为侗苗地区以及其他有关县(市)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侗苗地区经济以及地区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侗苗地区县(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同时以创建全国一流论坛为目标,以提高论坛核心竞争力为手段,秉承“服务、规范、创新”的工作理念,项目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将逐步形成“旅游发展工程”、“生物技术创新工程”、“地区发展建设支持行动”三大主导项目
论坛以组织年会、经济政策讲座、内部研讨会、高层经济理论研讨会、对外交流等学术研究活动。为地区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献策献力。把各个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研究成果集合起来,希望用他们研究的思想精华对地区经济改革及各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论坛拟在2010年2月,侗苗地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正式在贵州黎平宣告成立。论坛的成立力求获得了侗苗地区各县(市)的普遍支持,并赢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从2010年开始,论坛拟每年定期在贵州省黎平县召开年会。
论坛宣言
新经济旅程伊始,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审视侗苗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认识到在这些问题上熔铸侗苗地区经济发展观点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为增进本地区的相互依存和经济整合而做出持续努力的重要性。为此,我们:
为此我们郑重考虑:
目前协办要求:
1.欢迎您参与论坛义工(在论坛成立前为无薪)寻求联系地区政商两界和学术界人士,后反馈其联系到:电话:
2.贵州省政府负责活动整体后勤的保障、土地的协调、车辆的安排、现场的布置、论坛材料的准备。
第三篇: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之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促进了城乡大流通、中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国56个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族人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传统节日、文化品位等方面出现了大交流、大融合,正在形成大一统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消失逐渐加快的现象。以湘西南地区为例,湘西南地处湘黔桂三省交接地带,属于武陵山片区,苗侗民族广泛分布,苗侗文化遗产丰富,形式多样,但经济发展落后,苗族侗族聚居的地方多属于山区农业县,在沿海经济强势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形势影响下,各县急于求成,多把目光聚焦在城市扩张以求建设效益、大中小工业园区开发力争经济飞跃发展、东西南北沟通广渗影响力等方面,而少在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因此,在苗侗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和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开发上,力度不大,意识不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随之困难重重,一些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是隐藏于深山,要么就是失传在相继过世的老一辈民间艺人手中,即使各县也在近些年来相继推出了一些珍贵的民族艺术作品,做了大量的申遗工作,但是苗侗文化丰厚的历史内涵与丰富的艺术形式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来,不仅如此,反而出现了不少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苗族侗族人民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其坚强、勇敢、勤劳、乐观、上进等优秀民族精神的浓缩,这些遗产在十八大提出“民族复兴、文化强国” 的历史背景下,在黔东南州、广西侗族地区积极寻找保护开发苗侗民族文化遗产路子的前提下,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一些民族文化瑰宝应该怎样去保护才能让其延承下去,该如何在黔东南州以及广西侗族地区捷足先登开发的苗侗文化产品特色面前不重复不模仿,提炼创造出本地独树一帜的苗侗文化品牌,保护好本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并让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去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不揣冒昧,就此予以探讨,以求教于相关专家学者,并以其有益于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一、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概况
本课题研究员通过走访苗侗民族聚居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湘西南部分地区,以及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镇、XXX镇、XXXX乡、XXXX乡、XXXX乡、XXXX镇、XXXXX镇等苗侗人民聚集的古村古寨,了解到苗族有“花衣苗”、“青衣苗”、“白头苗”之分和“生苗”、“熟苗”、“峒蛮”之别;侗族,史志上多称“侗僚”、“仡伶”、“仡揽”、“峒”、“侗苗”等。苗族侗族虽然各属不同的族系,但是两个民族的人民团结友好,勤劳勇敢,共同创造了丰厚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内涵丰富,多表现在语言、服饰、饮
食、建筑、手工、习俗、劳作、医药、祭祀、人情、交际等各个领域,处处体现了苗侗民族乐观向上、大方浪漫的格调。苗侗民族依山建寨,在生产生活中创建出了富有异域风情的吊脚楼、凉亭、鼓楼、风雨桥、庙宇、寨门、船棚、游方场、铜鼓场、芦笙场等建筑,自织苗衣苗帕、侗锦腰带等服饰,绣衣服、裤子、布鞋、袜子、帐檐、被面、背带以花鸟草虫及图腾等活灵活现的图案,打造闪亮的银头饰、腰饰、手饰、脚饰,做油茶、米酒、酸菜、腊肉、腌鱼、乌米饭、甜藤粑、盖箩粑、富贵粑、贺喜粑、懒汉粑、酒糟等诱人的特色饮食,唱独具韵律的开天立地歌、玩山歌、坐棚歌、婚礼歌、哭嫁歌、祝寿歌、丧事歌、三朝歌、担水歌、上梁歌、祝酒歌,跳节奏明快的芦笙舞、祭月舞、鼓舞、龙灯舞、狮子舞、哆吔舞、手帽舞、扇子舞、春牛舞等等,以上种种都是智慧的苗侗人民在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中所创造出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有些还被当地推出为具有代表性的苗侗文化品牌,例如XXX的侗族傩戏,XXX的花灯戏,XXXX的孽龙舞,XXXX的苗族歌鼟、芦笙舞、雕花蜜饯,XXXX的侗戏、哆耶舞、民间器乐,绥宁的插绣、苗族山歌,XXXX的长鼓舞、傩舞以及苗侗绚丽的服饰头饰,苗族的四八姑娘节、乌饭节等,纷纷显示出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古老神秘的色彩和惊世的艺术价值。
二、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历年来,国家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调查研究、挖掘和保护、项目的开发以及传承与传播等都做了相关规定。湘西南作为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首先,在政策上国家给予了优惠待遇,划分了XXXX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国家给予了财力、物力等大力支持。其次,社会各界在湘西南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一些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经过实地调查研究,编辑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及对策。再次,湘西南各地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保护苗族侗族古村落、修缮苗侗古建筑、编辑整理苗侗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及歌舞戏曲、宣传苗侗少数民族手工艺、申报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民族旅游项目等。XXXX依靠XXXX的资源优势,突出苗族歌鼟、芦笙舞蹈的特色,着力打造苗寨侗乡XXXX文化这块金字品牌;XXXXX提出了“弘扬侗族文化,打造江南名城”的口号,在保护侗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XXXX依据丰富的侗文物资源加强了侗寨民居及鼓楼群、风雨桥的保护,开辟侗族民族博物馆等。由此可见,在全面实施保护与开发苗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湘西南地区依托苗侗文化彰显出无限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由于湘西南特定山区条件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
此在对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还存在着几大困境:
一是盲目抓经济数字和城市形象建设,忽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科学开发。某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大兴土木工程,对古民居、古街道、古会馆、古庙宇等建筑描摹临摹,甚至是完全不看重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留世的意义进行全面拆毁,从而造成了大量民族文化遗产的消失和灭亡;或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村侗寨进行整改,抛弃传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将吊脚楼改造成砖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小洋楼,导致苗侗古村古镇民族文化的个性荡然无存。
二是急功近利开发苗侗文化旅游产品。为了寻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某些地区在开发中不认真加强对苗侗文化遗产本体的科学保护和环境管理,开发模式粗制滥造,没有好好地进行长远规划,讲究持续发展性,致使部分文化遗产的形象遭到损毁与破坏,从而掐断了当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向外族群传播的可能性。
三是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衰落趋势。21世纪以来,苗村侗寨几乎50岁以下的中青年迫于山区落后的经济压力,纷纷远走他乡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苗侗民族文化的环境,加上学校现代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强烈冲击着年轻人传承苗侗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再加上现代快餐文化的侵袭,导致很大一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婚丧嫁娶新事新办,传统习俗逐渐被现代节日甚至舶来品所替代,原汁原味的山间田野式的对歌、祭祀、乡土文艺表演日益淡化,这无不显示着苗侗民族文化在走向衰落的过程。
四是保护与传承苗侗文化的专业人才匮乏。湘西南大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沿袭口传身授的古老方式,受过现代教育、能识谱教歌的歌师不多,这使得苗侗文化遗产的继承呈现出结构性危机:一方面老年传承人越来越少。老年传承人大多在八九十岁,年寿已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些土生土长颇有造诣的歌师、舞者以及手工艺人等都会相继谢世,就有可能导致许多优秀的演唱、舞蹈、手工技艺也将随着这些老者的故去而失传。另一方面是继承人年龄呈阶梯性递减。因20世纪50-70年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六七十岁的传承人不多,即使有,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学的;二三十岁至四五十岁的传承人就更少了;二十岁以下的传承人,还有待培养,这种现状呈现出苗侗文化遗产传承人越来越少的发展态势。再一个方面就是有些部分苗侗文化遗产由于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继承方面的特殊性规定和当代价值观念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严峻现象。本人在深入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X镇、XXXX乡、XXXX乡、XXXX镇的苗族侗族人民集中的古村古镇调查时发现,在苗侗民族草药和土医术以及巫文化遗产等方面,愿意继承者很少,大部分老医者和老巫师都说:“现在的社会,医疗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因为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疗程长,见效慢,本村的人都不愿意找我们这些老人看病了,就连自己的儿孙都一样,有病跑跑医院,打打针,拿几片西药吃,就好得很快,所以现在没有人愿意用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现在儿孙都不愿意学,以前老一辈传这些技术给我们时,一般不传女人和外人,所以能真正学到手学精的人已经很少,基
本上只有一两个人,我现在担心这些苗药方子和捉鬼喊魂收吓(hé)祭祀的技术会失传,愿意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想教给女儿孙女和儿媳妇们,但她们也没有一点想学想继承的心思,就算丢弃那种传内不传外的忌讳,恐怕家门外的人,在这个年代,哪怕你给他们倒贴,他们对这个也不会感兴趣。”言谈之中,透出的是自身技艺即将失传和不能留世发扬光大的无奈,像这种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湘西南各个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比比皆是。
五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湘西南分布着的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县,经费来源短缺,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有限,而民族文化发展投入是一项耗资巨大、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特殊工程,依靠县乡两级财力,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常常捉襟见肘,因此各地加强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计划在整个财政投入中,所占之比大多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民族文化遗产急于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就算为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想投资搞个像样的项目和工程,也会因为财政资金的困境纷纷搁浅。
四、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分析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湘西南地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和文化意识,承载着苗侗人民文化生命的密码,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应科学地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制定好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是市级政府制定好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规划。组织
有关专家学者、民族文化管理相关人员,深入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资源普查,摸底调研、登记及建档,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确定保护重点和发展的目标,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和方案。
二是当地政府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苗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原生态的整体保护,它包括苗侗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面貌以及苗村侗寨古格局等,这些遗产是苗侗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因此,对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采取以新换旧的做法,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侗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群的修缮,不能完全走商业化的路子,让建筑商来承包修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建立新村,改善苗侗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对自然民居本体和鼓楼、风雨桥、寨门、歌舞场及环境等坚持原址保护及整旧如旧的方法,同时加强对苗侗民族生产生活用具、器乐、服饰、民间艺术产品、文献资料等实物的搜集和陈列管理,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民族舞蹈、音乐、民俗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成电子文本,输入网络进行保护。再一个方面,当地政府在积极挖掘开发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以遗产保护为首要任务,积极做好申遗和传承工作,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或者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抓好继承人的培育事宜,同时将苗侗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以申请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遗产等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下来。
三是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形成整体发展格局。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各级政府应一方面应强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措
施,加快本地民族文化发展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湘黔桂等苗侗民族聚居地区的合作,逐渐形成湘桂黔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在开发苗侗民族旅游线路上,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模式,挖掘各自富有个性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拿出湘西南独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与邻近县市、黔东南、广西等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合力形成苗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切实增加苗侗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除了整修古村古寨、申遗、旅游开发等大的项目要大力投资以外,小的项目比如优秀歌师及舞者的福利、专业人才的培养、民间艺团的整编、民间文艺作品的创作收集、民族文化普及教材编写和音像制品的制作,都要纳入财政予以考虑。方法可由财政主导、社会捐资,设立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和湘西南被纳入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第四篇: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类型: 风景名胜 | 古镇 | 观光游览
位于: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榕江县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发布日期:2010-01-06 15:53:27
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景区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规划突出立足于千株百年古榕树资源和侗苗民族文化祖源地,规划分为四个景区,分别是:三宝千户侗寨景区,宰荡侗族大歌景区,七十二寨侗乡景区,龙塘奇观景区,景区之外规划有39处独立景点。景区共规划有景物67个,其中一级景物10个,二级景物38个,三级景物15个,四级景物有4个。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区,其一是乐里片区,包括侗族七十二寨侗族的侗族风情和龙塘奇观,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以古朴浓郁的苗族侗族风情和风格独具的侗族建筑、村寨、服饰为景源特点;其二是县城古州、车江乡、忠诚镇、栽麻乡片区,以古榕群和千户侗寨为景源特征,是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片区,具有邻近县城,交通方便等优势。
1、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原始古朴,底蕴深厚,群众基础深。榕江共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侗、苗、水、瑶四大主体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4。4%,构筑了榕江县独具地域文化色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各民族支系众多,独具特色,个性显明,其中侗族有8个支系,苗族有15个支系,水、瑶民族乡有6个,加上长期封闲,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形成了榕江独特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2、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苗族先人沿江而上到达黔东南的第一站是古州榕江,然后再分化到各县,这在苗族史学研究中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苗族古歌、黔东南州志及有关县志中都有印证,榕江城内的苗王庙为苗族独一无二的祭祖庙都说明这一事实。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研究民俗学和旅游的专家、学者、教授在认真考察了榕江月亮山后,一致认为榕江月亮山苗族的历史文化是世界苗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侗族于苗族之后进入榕江,现有八个支系,是黔南州侗族支系最多的县,五十年代中期国家民委创造的侗文都是以车江章鲁村的语言作为标准音而创建的。早在1997年湖南师大的旅游资源专家考察了榕江资源后,就得出“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的结论。
3、旅游资源相对集中,连线连片。全县旅游资源80%左右都集中在三条精品旅游线上。
4、区位优势好。榕江地处都柳江中上游,处在321国道线和202省道的交叉口连接口,是贵州东出湖南、南下广西的重要通道,是桂林、张家界、荔波樟江、黄果树、舞阳河各大景区之间的联络点。
第五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