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纺织工业城成为地区经济发展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自落成以来,便备受区内外企业家的注目,到去年年底,园区入驻企业数百家、工业总产值达34亿元,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难题的“主力军”。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于2010年开建,2012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并成为全国9家试点园区中的西部唯一试点园区。园区开园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纺织巨头企业入驻。
近日,记者在阿克苏华纺织工业城孚色纺有限公司看到,各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纺织工人们正忙着装纱、运锭、开棉、染色、包装等,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公司生产部经理陈雯介绍:由于纺织工业城的品牌效应,前来公司预定色纺产品的客商很多,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还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机制,把推进援疆省市产业转移与发展受援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内地纺织产业向阿克苏转移,并依托援疆省市的资金、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链条,提升当地企业总体实力。
除此之外,随着入园企业的不断增多,也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再就业,企业工人除大多来自阿克苏地区以外,还包括和田、喀什、克州、巴州等地的农民,如今,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已经成为吸引阿克苏乃至整个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据了解,目前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入驻的各类企业(包括商贸物流企业)工商注册已达1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40家,园区产业工人近一万人,已成为地区吸纳就业、培育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
据地区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阿克苏纺织城棉纺能力将达到300万锭,气流纺1万头,无梭织机 6000台,年加工机织布3.14亿米,针织能力7.8万吨,棉浆粕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0 亿元,解决就业6.8万人,真正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纺织企业龙头地区。
阿克苏市纺织服装行业用工情况调研 :阿克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14-04-15 11:58:54近日,市人社局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针对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纺织服装业企业的建设与运行、规模与效益、招工与用工、企业在享受就业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阅。
一、纺织服装行业基本情况
(一)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情况。据调查,目前在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已生产运营的纺织服装企业7家(华孚、雅戈尔、联发、永翔、巨鹰、冠鑫、立天),企业在岗职工4400人,预计2014年用工缺口在4000人左右。目前已开工的纺织企业用工情况相对稳定。从今年的招商引资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用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浙江诸暨大唐镇海鑫袜业有限公司拟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投资建设袜业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将引进15家织袜企业和5家配套辅料加工企业,用工需求1200余人。阿克苏巨鹰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纺织工业城拟建年产12000吨中高档出口服装纺织面料和年产1500万件套服饰的生产基地,该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后用工需求600人左右。据统计,纺织服装企业用工人数是全市各行业之最。纺织服装工人紧缺已成为阿克苏市各服装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市内企业用工的最大难题,位列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企业之首。
(二)指标统计情况。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阿克苏市纺织服装行业员工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17-25岁占到30%,25岁-45岁占 60 %,45岁以上占10%,总体呈年轻化状态。从户籍上来看:94%属于新疆户籍,其中90%属于阿克苏地区户籍,其余属于其它地州和团场,另外有6%的疆外户籍。从族别上分析:新疆籍少数民族占到70 %以上,但各纺织企业用工不尽相同,像永翔纺织没有使用新疆籍少数民族,巨鹰棉业和华孚色纺使用新疆籍少数民族较多,占到70%以上。从文化水平上来看:90%以上属于“两后生”,大专以上学历不到5%,数量较少的大学生一般都在管理岗位。从技能水平统计上看:一线工人基本上没有获得相应的初级水平,获得中高级职称的也寥寥无几。从招工情况来判断: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流动性大,平均每月员工流失率占企业总员工的10%左右,为防止员工流失率过高,企业每月都招录数量不等的新员工作为一线工人劳动储备,以防止人员流失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以目前企业运营情况来看,招工基本上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转。企业所指的招工难,主要反映的还是人才及员工难留的问题。
(三)员工待遇情况。阿克苏市纺织服装企业一线工人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月,熟练工在3000元/月以上,包食宿,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其他规模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金90%以上,一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金达60%。社会保险覆盖面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来疆务工人员及本地年轻工人,对缴纳社会保险的认识不足,不愿意缴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流动性较大
纺织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较低,并非纯技术工种,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一般,导致职工流失率高,企业几乎每月都要招聘新员工。企业难于留住员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工作环境的影响。对于纺织企业来说,生产型员工无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该群体流失的现象更普遍。调查中问道“什么因素使你感到不愿意在本单位继续干下去?”普遍回答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人感到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厌倦。纺织企业显著工作特点是轮班运转制度,4班3运转或者3班3运转使得生产型员工常年无法获得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再加上工作现场高温度、高噪音和高粉尘的“三高”环境容易动摇员工的组织承诺度。随着整个社会保健意识的增强,即使是现有的一线工人也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这样的工作带给自己身体的影响与危害,从而加速产生工作寻找行为和流失意图,对企业用工不可避免的带来不稳定影响。二是家庭负担的影响。企业的员工同时也是家庭的一员,由于目前阿克苏市纺织企业的基层员工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每年农忙时节大量频繁的流失现象更体现出员工的双重身份,当他们感到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时,就易表现出较强的离职动机。此外,在家庭中充当强壮劳力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养家糊口的责任感和压力更大,纺织行业较低的薪酬水平更易使他们产生寻找新工作的动机。
三是发展前途的影响。这是一个困扰年轻纺织工人的现实问题。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大批年轻人,而现代年轻人,文化素质、道德观念、个人追求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幻想,对一直从事纺织服装一线工作,深感不安,总认为在纺织企业工作是暂时的,思想波动性大,所以经常跳槽、改行,各工种频繁地换岗换人,已司空见惯。
四是就业观念落后的影响。在新疆,就业观念落后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多数农民认为只有考上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干部,甚至是到有编制的国有企业上班才算是正式的就业。到民营企业上班,随时都有被“炒鱿鱼”的可能,所以他们认为这不算是就业,在孩子上班时,会很随便的叫回子女参加劳动或各种农村的婚丧嫁娶的活动,组织纪律较为松散,给企业的管理带来难度。
(二)企业就业优惠政策难以享受
为扶持企业吸纳更多的新疆籍劳动者就业,2009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三部重要指导性文件,分别是:2009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9】11号)文件,2010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试行)》(新党发【2010】18号)文件和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强化职业培促就业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1】67号)文件。
以上三个重要文件涉及到企业员工社保补贴、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企业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在阿克苏市纺织企业基本上没有实施。主要原因是: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人社部门与企业对接少,导致企业对就业优惠政策知晓率太低,虽然纺织工业城人社部门已经成立,但是发挥作用有限;二是纺织城人社部门业务骨干缺乏,真正懂业务的骨干缺乏,在实施就业政策落实上不知从何抓起;三是多头管理,纺织城有自己的人社部门,但是地区劳动部门也参与工作,在温宿县注册的公司温宿县劳动部门也参与,这样一来,企业不知道该找哪一家劳动部门,多方参与本来是件好事情,但由于政府没有指定哪家劳动部门牵头,导致一系列就业政策实施起来有困难。
(三)新招录员工综合素质与企业要求有差距
一是纺织企业工作技能要求与现有的员工水平相矛盾。目前阿克苏市纺织企业高中以上学历不到20%,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加之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重视不够,使员工在工作适应上和技能提升上存在困难。企业普遍反映新招录员工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到了企业后要经过企业自主培训才能上岗,但是企业在培训投入上很少,原因是:新招录员工培训合格后流失率很高,这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成本,致使企业在岗前培训上不愿意投入太多。
二是多数企业对新招录的员工要求能够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这样有利于管理和学习培训。但多数应聘人员不能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特别是农村的应聘人员。调研来看,不管家长还是本人,对不懂汉语都抱有一定的顾虑,担心由于不懂汉语在企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宁愿让孩子在家闲着受穷,也不到企业就业。
三、对策建议
在阿克苏市出现的纺织服装企业招工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因此,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共识,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就业机制,发挥政府的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以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依法用工为原则,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内招外引的方式,三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缓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要把解决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大事来抓,制定积极的政策和增加经费投入。
1、鼓励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必须把解决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与企业设备升级联系起来,调整引进产业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这样,不仅可以依靠技术进步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改善用工质量、减少招工用工的压力。因此,市政府要出台尽快加快阿克苏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奖励办法,激励企业创国家名牌或驰名商标,举办“纺织服装产品推介会”、“服装设计大赛”等活动,评选“十佳设计师”、“百佳技工”,提升阿克苏市纺织服装的地位和知名度。
2、制定出台实施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对企业吸纳新疆籍员工和使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优惠鼓励政策。一是鼓励企业吸纳新疆籍劳动者就业。在阿克苏注册的各类企业招用新疆籍员工不得少于50%的,政府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50%给予3年的养老保险补贴。二是增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数量。企业招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0人以上的将确定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给予个人或企业见习生活补助费补贴。见习期限为1至2年,见习期间或见习期满被见习单位正式招用的,其工龄从见习期开始计算。三是鼓励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对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并与其签订不少于1年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按劳动合同实际履行期限给予不超过 3年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四是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培训。在新疆注册的各类企业新录用员工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工种给予50%的培训补贴。
3、加大本级财政对就业资金的配套。《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建议市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就业工作,并建立配套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使就业工作在社会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除在企业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培训补贴等就业专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市财政给予积极支持外,在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方面建议由财政给予直接奖励:一是鼓励企业吸纳本地人就业。对企业招用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奖励,即:累计新招用50人以上,一次性(或每年)奖励5万元;累计新招用100人以上,奖励10万元;累计新招用200人以上,奖励20万元。二是引导乡镇输出劳动力到企业就业。乡镇输出本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的,按照奖励企业的标准同等对待。具体奖励办法由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并实施。三是市财政每年要在就业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帮助纺织服装企业到城镇、农村招工的宣传、招聘会等,以解决招工经费不足的问题。
4、建立引资与引劳并重的制度。经信、招商和人社部门要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企业招工工作,建立起企业用工双向通报制度,经信委要调查摸底企业用工需求,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络机制,把企业用工的相关需求及时与人社部门对接,互相通报招工用工需求和城乡劳动力情况。招商局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将引进人力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同计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洽谈、同引入,以解决企业 “临渴挖井”的做法。
(二)职能部门方面。人社局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政府的要求和企业用工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招用工渠道畅通。宣传部门要在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阿克苏市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环境改善、工资待遇提高、社会保险待遇等政策,鼓励本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吸引外地劳动力来阿务工。建议宣传部门摄制专题系列宣传片,大力宣传阿克苏市企业文化、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请企业家、家长和本地工人现身说教,使更多的农民兄弟姐妹在他们的带动下走出乡村。通过大范围的宣传,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更新观念,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同时建议电视台、广播电台利用覆盖广、力度大的优势,每周定期免费播放企业招聘信息,以缓解企业招工难,同时给居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
2、搭好服务平台,为企业招工服务。
一是探索建立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与用工企业联系机制。在乡镇场(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明确1名专职就业服务协理员,在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实联络员,做好企业招、用工跟踪服务工作。市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好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力资源信息网,加强与市内外地劳务信息网的衔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搞好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搭桥工作,减少劳动就业的盲目性和风险系数,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稳定性。
二是探索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劳务派遣中介组织与企业联系机制。在劳动力与用工单位之间架纽带、搭桥梁,顺利实现两者的联结和对接,尽快形成开放有序的劳动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劳务派遣中介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就业的,按照转移人数给予补贴和奖励。同时加强与市外、疆内外就业服务机构的经常性联系,掌握外地劳动力资源信息,并及时通报给用工企业,协助落实有关招工事宜。由人社部门牵头,组织招工数量多的企业到乡镇(周边县市)劳务输出地举办专场招聘会。
三是探索企业与乡镇建立用工联系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可指定某个乡镇作为用工生源地,企业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招工窗口,利用乡镇巴扎天做到周周有招聘,月月有专场,及时为企业用工提供信息和服务。用工企业每周向乡镇报送用工需求,乡镇按企业需要定期将劳动力送到企业就业。企业在一个乡镇招用工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可以申请该乡镇指派专人到企业协助做好招用工人的管理工作。
3、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托各类培训定点单位,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等为抓手,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扶持力度,将纺织服装企业新吸纳员工国语培训作为员工进企业的必修课。积极实施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将培训重心下移到村和企业,将培训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适用性强、就业前景广和能够直接为本市工业经济特别是服装企业服务的实用技能型培训上,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实际,确定培训项目、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和培训数量,供劳动者自主选择。重点是抓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使每个劳动者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4、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维权保障机制,市人社局要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劳动保护、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待遇,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对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劳动合同无保障、劳动秩序失范等问题,市人社部门要认真进行查处,帮助解决劳务纠纷和侵权案件,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重心下移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环,使经营者和劳动者都能学法、懂法、用法。
(三)企业方面
1、完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留人。薪酬是引导员工流向,吸引员工、留住员工最有效的杠杆,所以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首先要设计一个以基本工资为中心,具有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薪酬体系,一个稳定的基本薪是员工放心的关键,而将员工工作能力和绩效与薪资挂钩,是消除员工不满、提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突出重点,留住精英,要长短收益结合,用“金手铐”留住人才。最后要建立企业效益与员工待遇同步增长机制,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同时体现了自身价值,增加了员工归属感。同时企业要坚决纠正非法扣押员工工资的行为,以感情留人。
2、提供的个人发展机遇,职业发展留人。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员工谋求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当他们在企业内得不到发展时,他首先会有受压抑的情绪,进而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不满,这种不满和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离职行为。作为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能够使自己在企业中获得平等的提升机会。
3、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有效培训,培训留人。培训应成为辅助员工谋求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培训,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变利用员工能力为开发员工潜能。通过培训,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发现员工的新思路、新想法,了解其对企业管理的反应和要求,转达对员工的新期望,增加其对企业管理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4、改善工作和条件,环境留人。生产车间环境差,这是几乎所有纺织企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单调的工作状态容易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针对纺织企业工作特点的劣势,建议企业在日常工作当中广泛开展各种技能比赛,例如:操作能手比赛、岗位标兵大赛、岗位能手比赛等等,既能丰富员工的工作生活又能在企业中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使员工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与成就,同时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企业用工招得进、留得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离职动机。
供稿:人社局
第一师投资的重点产业:
1、纺织工业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轻工业品、高仿真化纤生产;棉、毛纺织品深加工技术、印染后整理加工及服装加工业;
第二师棉纺产业化建设项目
一、主要资源及发展现状
农二师种植棉花45万亩,皮棉总产8万吨。库西工业园区银纺棉业公司现有8万锭纺纱规模,产品通过ISO9001—2001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二、产业化发展目标
全师每年可安排棉花种植面积 40~50万亩,产量 8 ~10万吨。“十二五”期间在库西工业园区建设50万锭棉纺产业化项目。
三、合作前景和方向
积极承接东部棉纺产业转移,在现有8万锭纺纱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50万锭的棉纺生产能力,并向服装产业延伸。
四、联系方式
农二师二十九团库西工业园区 电话:0996-2938888
第二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
第三篇: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前,我们事先做好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请当地学校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向导帮助我们完成调查。
在当地,我们分别采访了村委会领导和许多当地村民。组员们用自己礼貌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令村民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两种完全不用的信息。一方面,是代表官方的村委会领导发表的说辞,另一方面,是来自广大基层群众反馈的信息。
首先我们前往的是该村的村委会,这栋二层小楼与周边还比较落后的景象相比格外惹眼,宽敞的办公会议室和不斐的红木家具让我们不禁感叹这还只是一个村级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职务类似助理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到:**村从2003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以矿山开采和矿石深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作物种植为第二产业以及少量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村背靠塔山,矿石开采以大理石,汉白玉,红砂岩为主,在就地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石雕,板材,玻璃,胶水等,成品在销往北京市区、河北省等地的同时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农业作为第二产业,种植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两种,并有少量果树。第三产业是一些企业,有月饼厂,箱包厂,福利纸箱厂,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有一定创收。
村里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流动人口较少,并且贫富差距不大,人均年收入5600元上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谈到**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时,村为会领导告诉我们,07年5月市政府出资已经修好了一条贯通全村的水泥路为大家出行提供方便,今后将继续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除旧建新,即以村委会出面的形式,由投资商出资为村民推除旧房每户建起一座二层别墅,将村民住宅集中,空出的宅基地用于建设企业厂房,发展如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目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偏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要振兴苏北经济,使苏北地区尽快赶上苏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对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在这当中,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并向全面富裕迈进;贫困县从整体上实现了脱贫,向小康过渡。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如铜山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20653元,正向富裕迈进;睢宁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8148元,正在逐渐脱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近些年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苏北县域GDP总量最大的铜山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1.6%;GDP总量最小的金湖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4.7%,这反映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县域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如2008年,铜山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2.9%下降到11.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6.6%、31.9%;2008年,金湖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21.2%下降到18.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6%、34.5%。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北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铜山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8671元提高到21883元,泗阳县由13624元提高到16081元;农民纯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铜山县由6340元提高到7176元,灌南县由4247元提高到4804元。
(四)一批有竞争力的县市脱颖而出。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苏北地区盐城的东台市、大丰市和徐州的铜山县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行列。经济强县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增长质量高、发展后劲足,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苏北县域经济与苏南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经济整体水平偏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水平偏低,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体现。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在苏北县域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铜山县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16.70%、9.43%或江阴市的16.37%、16.18%;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睢宁县2008年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7.21%、3.72%或江阴市的7.07%、6.38%。
工业化程度偏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相比,其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例如,江阴市、昆山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不足1.5%,而铜山县、睢宁县的比重均在10%以上,差距明显。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程度较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譹?訛苏北县域第二产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偏低,相比苏南差距更大,即使是苏北县域中相对发达的铜山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也只相当于江阴市、昆山市第二产业产值的15%左右,主要是工业中缺少骨干、优势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发展进程明显落后。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苏北县域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苏南发达县域的差距还是在日益拉大。从统计数据看,苏北县域在对外贸易方面劣势明显,2008年铜山县进出口总额只占昆山市的0.22%、江阴市的1.00%,铜山县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只占昆山市的3.81%、江阴市的9.71%。由于苏北县域对外贸易起步晚,底子薄,这使得苏北县域贸易进出口总额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县域的文盲率为9%,高于全省的7.9%和苏南地区的6.2%;另外,苏北县域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3~7.34年,苏南为7.68~8.63年。苏北县域人口素质较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较差,对市场信息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苏北各市县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08年,在GDP总量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7倍;人均GDP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9倍;财政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7倍。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业,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提高苏北县域的人口素质。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县域内的人才培养,留住高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加强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在内的基础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用工保障。
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仅靠有限的耕地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只有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好工业布局,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大力培育民营经济。苏北与苏南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苏北地区需要重点扶持一批远期、前景好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通过促进苏北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县级财政收入成倍增长,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提高苏北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城镇能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大中小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施城镇化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苏北要组织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引进优质项目,特别是要集中抓好技术密集型项目的引进,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加快开放,加速发展。苏北县域在引进外资项目时要坚持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有利于当地优
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要优先引进;二是重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项目不引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苏北县域要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根据自身条件,全力打造特色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小政府,大服务”的思想,竭尽全力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乃至“锦上添花”,为投资者提供透明、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另外,苏北县域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沿海、沿运河资源,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加大对苏北县域城乡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积极加快铁路、机场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上级对苏北发展的高度重视,苏北县域经济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苏北各县域应结合当地情况,创新体制和机制,相互协作,促进苏北各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五篇: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06级国贸班粤东北(客家地区)小组
改革开放30年的春风让我们粤东北地区的经济有了稳步、健康、长远的发展,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梅州政府积极应对,08年8月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贯彻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总结分析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市长李嘉在会上强调,要以“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为统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任务。河源地区也积极紧抓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努力贯彻省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我们粤东北客家地区调研组的5个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召开讨论会、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
一、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粤东北客家地区的经济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的梅州、河源等客家地区,都是以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主,同时,积极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8年梅州市GDP为483亿元,增长率达到10.2,在全省排名17,占全省GDP的1.35%梅州全市生产总值477.88亿元,占省比重1.33%,其中第一产业104.75亿元,第二产业202.99亿元,第三产业170.14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21.9∶42.5∶35.6,分别占省比重
5.32%1.10%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04元,占省比重30.87%
2008年河源全市生产总值394.13亿元,占省比重1.10%,第一产业52.76亿元,第二产业216.57亿元,第三产业124.80亿元,三大产业结构13.4:54.9:31.7,分别占省比重2.68%1.18%0.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60元,占省比重36.87%
2007年兴宁市完成生产总值42.88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11.95亿元,比增2.1%;第二产业13.63亿元,比增10.0%;第三产业17.30亿元,比增10.2%。人均生产总值3798元,比增6.9%。工农业总产值59.67亿元,比增8.0%。固定资产投资
8.86亿元,比增19.1%。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24亿元,比减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7元,比增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比增3.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99亿元,比增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1亿元,比增9.0%。
二、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级解决办法:
梅州地区——优势
●文化优势
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的基础,而文化又是特色的灵魂。旅游归根结底是追求文化的综合体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广东省依托三大文化资源—广府文化、潮 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建成文化大省。梅州的客家文化一直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是梅州发展旅游的核心优势。
●环境优势
在绿色旅游、健康旅游成为潮流的背景下,梅州的自然环境优势十分显著。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和没有大规模工业污染,使梅州具有良好的旅游产品开发背景,符合绿色旅游的时尚。梅州的热泉热矿泥量多质优,疗效显著,适合开发康体健身产品。●潜在市场优势
梅州处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的地方,是粤东的门户,有多条交通干道与福建、江西和省内地区相连。背倚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潮汕经济区。梅州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优势。梅州是侨乡、客家之乡,众多的海外侨胞、客胞是梅州可以争取的客源群体。
●社会资本投入优势
目前梅州市己出现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强劲势头。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景区,富有活力,没有旧式国有企业的弊端,己成为梅州旅游开发的强劲推动力。●政策优势
梅州市委、市政府、各县(市、区)的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当作一大产业来抓,有利于确立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全方位的支持。
梅州地区——弱势
●原生旅游资源规模小、特色不浓
梅州的旅游景点规模较小,缺乏具有视觉冲击力、强大带动力作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经济规模较小
梅州市经济实力比较弱。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较少。●区位与交通制约
梅州地处粤东边陲,离珠江三角洲较远。相邻的闽西南和赣东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现实的客源产出量较少。从粤港澳主要客源产出地来的客流受到层层拦截,与主要客源城市相连的高速公路还处在规划或建设当中,旅游的可进入性比较差。
河源地区——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还是森林资源都是位于省内前列的,适宜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
拥有许多美丽的旅游观光景点,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和一流的森林,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同时,河源市作为一个客家聚集地,拥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名胜古迹众多,拥有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龙川县是一座具有2222年的文化名城。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劳动力成本低廉,特别适合实施承接珠三角的“双转移”政策。
●具有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可以更好的减少产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投入,从而更好的延长产业链,加大产品附加值。
河源地区——劣势
●经济发展起点低
投入和积累能力明显低于省内其他较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财政收入和支出远低于珠三角地区。人均存款只有3000元左右远低于珠三角地区,积累能力不强。
●劳动力素质较低
河源市这些年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远高于珠三角地区。
三、进一步加强客家地区承接“双转移”政策: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贯通阳春全境的云阳高速公路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可望在今年底动工兴建;贯穿阳春东西境内的湛汕高速公路已列入规划,计划于2020年动工建设。这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在阳春境内有多个出入口,是粤西地区交通便利的黄金地带。
2、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二是矿产资源,三是电力资源。
3、低廉的成本优势。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市低成本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4、优越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全市坚持“以实为首,以和为本,以干为乐,以廉为荣,以绩为准”的办事准则,弘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干净干事,奋发图强”的阳春精神,努力打造了“讲法治、重信用、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可持续”的一流投资软环境。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人才引进、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给投资者以最大的优惠。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
1、观念上的障碍。珠三角地区GDP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且继续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财富来经营。我市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看在经济上,但根源却在思想观念上,特别是抢抓机遇的观念。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次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在20世纪90年代,又抓住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制造业,并朝“世界工厂”迈进。相比之下,我们却观念创新不够,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以及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更缺少抢抓机遇意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落后观念。
2、政策上的障碍。目前,我市出台了很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税费负担过重,对企业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土地使用缺乏科学规划,利用粗放,经济环境不优,部分单位优化环境意识淡薄,服务不到位,存在乱罚款、乱收费、门难进、脸难看、手续难办的现象,给外来投资者在项目申报和手续办理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3、机制上的阻碍。由于我市与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密切合作沟通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致使承接产业转移缺乏稳定有效的服务和政策依据,缺乏对外来投资者积极、灵活的对接措施。
(三)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实现加快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总体上还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两化(工业化、城镇化)”落后的城市,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症结是“工业太弱且发展不快”。因此,我市要抓住“双转移”机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园区规划建设,集中、定向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高产业聚集度,打造特色经济,推动跨越发展。
2、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熏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内生增长机制,通过强筋健体,加快发展。阳江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市也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阳春跨越式发展的工作重心。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对于发挥全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财政税收稳步增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省内外大项目、知名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带动和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业与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利税大户;还可以带动与之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财税稳定、较快增长。
4、有利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给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通过买断产权、转让土地等形式,既可以让部分国企职工实现平稳就业,也能使国有资产最大程度保值增值,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四)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建议:
1、加快观念对接,增强竞争意识。一是要破除“守株待兔”的思想,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培养和形成善于抢抓机遇的意识与能力;二是要树立“市场竞争不让人,敢争敢抢是能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机会是罪人”的新观念,养成抓机遇的敏捷性,强化抓机遇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动性;三是要看到自身的劣势,更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努力克服“自卑”情绪,增强招商引资信心,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抓,努力开拓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新局面。
2、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实行承接产业转移“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落实专人具体抓;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健全党委、政府、部门、企业之间与上下级之间工作联动机制,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联动;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与干部选任、奖励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在引进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等方面业绩突出的镇(街道)、部门、企业,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
3、加快园区建设,精心打造投资载体。一是破解用地难题。要严格项目用地管理,既抓增量的供给,更抓存量的盘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二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大力缓解资金制约。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争取融资成本低的政策性资金,激活民间资本。四是创新园区建管机制。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4、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工作重点。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招商平台。要发挥好广州、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等地的促进会和招商小分队的作用,加强与当地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沟通联系,熟悉情况、密切感情、掌握信息,推动产业转移;二是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争取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结为经济合作区(市),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交流、沟通、协调机制。三是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格局。
5、优化服务环境,营造投资兴业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投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开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零障碍进入和零障碍实施”。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完善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规费减免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有力的保障和更低的运作成本吸引企业到阳春落户。三是创造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深化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确保投资客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客商投资放心、经营安心。四是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实施“城乡清洁、绣美阳春”工程,落实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把“城乡清洁、绣美阳春”工程开展成为企业的信心工程,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的吸引力,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和梯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