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

时间:2019-05-13 11:2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

第一篇: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关键的五年,抓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XX镇经济超跨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特色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遇,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及城镇居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和提高全民物质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镇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支撑,以烟叶产业化为纽带,以发展民营经济、高效农业、招商引资、城镇经营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大城镇综合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XX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奋斗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万元,年均增长以上;财政收入突破万元,年均增长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递增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力争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一)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一是调优农产品。继续抓好优质稻等传统产业调整,大力发展烟叶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品牌优势、特色优势,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调广增收门路。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农民跳出农门,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种、养、加一起上,商、运、服样样闯,不断拓展致富空间,力争年增劳务输出??人以上。三是盘活流通渠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力量培植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烟叶、苗木花卉专业市场,促进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壮大新月村畲族苗木有限公司,组织农民闹流通,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四是要加快以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推广步伐,努力增加投入,以亩土地平整和新月、草坪小康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五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村级经济,进一步化解农村集体不良债务。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二)实施“兴工强镇”,千方百计培植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

一是大力推进镇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招商引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在盘活现有存量上下气力,做好镇化工厂的租赁或拍卖工作,采取租赁、承包、兼并、联合、拍卖、出售及各种不同的方式,着力抓好镇办企业民营化工作,把等企业建成XX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不断壮大XX红砖厂、檀木鞭炮厂、东方陶瓷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型企业。对镇、村办林场、小加工厂等将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拍卖、租赁经营。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是我镇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今后五年,要力争每年招商引资万元。大力推行代理招商、网络招商、亲情招商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充分利用我镇的资源、劳动和市场优势,积极招商,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办龙头企业,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资本扩张之路。

三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我们主要从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入手,继续坚持“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工作策略,全力优化六种环境即:稳定祥和的政治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环境、便捷完善的设施环境、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今后五年,镇内年均新增个体工商户户,新增营业收入达万元,利税万元。

(三)积极推进城镇经营,千方百计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

把小城镇作为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来抓,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一是建立健全集镇管理法规,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坚持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按照文明卫生集镇标准严格管理,做到建管并重,发挥街道社区和镇直各单位的积极性,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着力整顿集镇脏、乱、差,搞好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提高文明程度。二是进一步促进城镇扩规升位。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盘活集镇存量土地,在以地生财、以市场聚财上大做文章,充分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舞台,以带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

第二篇:立足更高起点 创新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关键的五年,抓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XX镇经济超跨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特色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遇,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及城镇居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和提高全民物质文化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镇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支撑,以烟叶产业化为纽带,以发展民营经济、高效农业、招商引资、城镇经营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大城镇综合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XX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奋斗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以上;财政收入突破 万元,年均增长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年均递增 %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以内;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力争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一)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一是调优农产品。继续抓好优质稻等传统产业 调整,大力发展烟叶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品牌优势、特色优势,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调广增收门路。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农民跳出农门,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种、养、加一起上,商、运、服样样闯,不断拓展致富空间,力争年增劳务输出??人以上。三是盘活流通渠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力量培植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烟叶、苗木花卉专业市场,促进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壮大新月村畲族苗木有限公司,组织农民闹流通,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四是要加快以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推广步伐,努力增加投入,以 亩土地平整和新月、草坪小康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五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村级经济,进一步化解农村集体不良债务。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二)实施“兴工强镇”,千方百计培植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

一是大力推进镇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招商引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在盘活现有存量上下气力,做好镇化工厂的租赁或拍卖工作,采取租赁、承包、兼并、联合、拍卖、出售及各种不同的方式,着力抓好镇办企业民营化工作,把 等企业建成XX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不断壮大XX红砖厂、檀木鞭炮厂、东方陶瓷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型企业。对镇、村办林场、小加工厂等将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拍卖、租赁经营。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是我镇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今后五年,要力争每年招商引资 万元。大力推行代理招商、网络招商、亲情招商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充分利用我镇的资源、劳动和市场优势,积极招商,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办龙头企业,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资本扩张之路。

三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我们主要从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入手,继续坚持“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工作策略,全力优化六种环境即:稳定祥和的政治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环境、便捷完善的设施环境、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今后五

第三篇:立足更高起点 创新发展思路 争创“十一五”开局之年新辉煌

立足更高起点 创新发展思路 争创“十一五”开局之年新辉煌

——在区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及今年以来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审议通过《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关于制定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加快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总结“十五”取得的成就,坚定又快又好发展信心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谋划“十一五”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是海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翻番、小康”进程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五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提升海陵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海陵的五年。全区“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快速崛起、争作贡献”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竞争力为总体目标,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活安康、环境友好的和谐新海陵。谋划“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突出“五项重点”,坚持“六条路径”。

“三大战略”,即:“工业强区”战略、“商贸兴区”战略、“和谐建区”战略。“工业强区”是我们的现实选择。我区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经济,具有发展工业的历史传统和良好基础,具备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熟练工人较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区划调整后,我们紧抓工业经济不放松,顺利完成了区属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革改制,全区骨干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强区”不仅是过去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今后缩短与先进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海陵要加快发展,必须首先依靠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海陵工业园区这一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载体功能,积极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和知名品牌,着力打造苏中工业制造中心。“商贸兴区”是我们的潜在优势。从世界范围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水平为66%,发达国家基本上在8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平均达70%-80%。从海陵情况看,随着旧城改造不断推进,区属工业“退二进三”,市场建设力度加大,我区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几年税收增幅年均超过3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吸纳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均接近50%,无论是发展的潜力还是发展的空间都很大。我们要抢抓新一轮中心城市发展机遇,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教育、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主城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能力。“和谐建区”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十一五”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同时中心城市发展的过程又是各类矛盾衍生的过程,尤为集中地表现在征地、拆迁、改制等领域。因此,建设和谐海陵,构建和谐社会,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取向,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开放海陵”、“法制海陵”、“诚信海陵”、“绿色海陵”建设,努力构建活力迸发、公平正义、安定团结、民主法制的新海陵,形成全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五项重点”,即:一是提升经济科学发展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形成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业和农业发展质态较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既要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在发展主导产业、培植规模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又要提高服务业贡献份额,在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争创主城区服务业新亮点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海陵有城有乡,合理规划,统筹城郊、城乡发展,形成互动并进、共同繁荣,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发展的重大课题。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包括城市化进程中海陵区所肩负的责任,政府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而且包括园区发展的内涵和乡镇发展的要求等。必须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增加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提升社会和谐发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富民步伐,加强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居)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文明之区、诚信之区、平安之区、首善之区。四是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使经济与社会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海陵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十一五”发展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提升集约发展水平。集约发展是现代经济的大势所趋,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要按照集约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积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条路径”,即:

第三,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程度,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海陵要加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在做好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量质并重,实行招商选资,主动接受上海及苏南、浙江等地产业转移和资本辐射,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类外来投资;加快推进海陵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品牌优势,高起点规划园区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使之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区、优质产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孵化区。

第五,坚持走为民利民富民之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提高群众的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劳务输出,推行灵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坚持增收与减负并重,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医疗和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到“十一五”期末,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到17400元和98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面均在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0%,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第六,坚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路。能否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事关海陵长远发展。我们要坚持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技术,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强城郊和乡镇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提高森林覆盖率,把栽好树、种好草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百姓得实惠的具体行动和措施,积极实行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全面提高城区园林绿化水平。到“十一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扎实做好明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㈠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提升工业经济的总量和质态;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拓展建筑业市场份额)

㈡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开发。(实施项目带动;创新招商思路;加快园区建设)

㈢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工作。(推进旧城改造;深化社区建设;坚持“五城同创”)

㈣坚定不移地推进富民工程。(鼓励全民创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

㈤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永葆党的先进性,为建设和谐美好新海陵提供保证

工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不但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事关“翻番、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年全年预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 亿元,全区工业经济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十一五”是我区加快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重要时期。推进“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关键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重把握“快”———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是不要发展速度,决不能不讲发展速度,也决不能把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对立起来;“好”———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加快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在全局工作中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着重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富民与强市、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等关系,努力形成良性互动、互为促进的生动局面;又要在经济工作中坚持协调发展,注重三次产业整体推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目标同步实现。农业生产要体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的思路,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推进江苏的和谐发展,必须特别注重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利益关系的和谐,在实现利益和谐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首先,我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我们提出利益的分配要做到“五个兼顾”,努力让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第三,我们提出要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统一劳动力市场。

1、加快富民步伐。坚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缩小收入差距并重,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着力于民生为先,素质为本,机制创新,“授人以渔”,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把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鼓励民众自主创业,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提高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农民务工收入。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务农收入。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全力推进共同富裕。按照集约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是“十一五”时期,而应成为我区发展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争创“十一五”开局之年新辉煌

立足更高起点 创新发展思路 争创“十一五”开局之年新辉煌

——在区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及今年以来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审议通过《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关于制定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加快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总结“十五”取得的成就,坚定又快又好发展信心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谋划“十一五”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是海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翻番、小康”进程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五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提升海陵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海陵的五年。全区“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快速崛起、争作贡献”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竞争力为总体目标,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活安康、环境友好的和谐新海陵。谋划“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突出“五项重点”,坚持“六条路径”。

“一个目标”,即:到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这是一个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实现的目标。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小康建设进展顺利,昆山作为全面小康的样本,在全省率先全面达标,苏州等苏南部分市县有望在年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我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又快又好”、“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要求,把今后五年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到2010年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主城区,我们理应为泰州全面小康建设挑重担、作贡献,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决不能拖全市的后腿。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近年来,海陵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到年底,全区全面小康4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14个以上达到目标值,这将为“十一五”期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谋发展、盼发展、要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是我区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最为有力的鼓舞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据测算,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为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必须保持年均分别递增14.3%、8.5%、6.3%以上的速度才能达到。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创新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

“三大战略”,即:“工业强区”战略、“商贸兴区”战略、“和谐建区”战略。“工业强区”是我们的现实选择。我区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经济,具有发展工业的历史传统和良好基础,具备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熟练工人较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区划调整后,我们紧抓工业经济不放松,顺利完成了区属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革改制,全区骨干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强区”不仅是过去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今后缩短与先进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海陵要加快发展,必须首先依靠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海陵工业园区这一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载体功能,积极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和知名品牌,着力打造苏中工业制造中心。“商贸兴区”是我们的潜在优势。从世界范围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水平为66%,发达国家基本上在8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平均达70%-80%。从海陵情况看,随着旧城改造不断推进,区属工业“退二进三”,市场建设力度加大,我区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几年税收增幅年均超过3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吸纳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均接近50%,无论是发展的潜力还是发展的空间都很大。我们要抢抓新一轮中心城市发展机遇,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教育、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主城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能力。“和谐建区”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十一五”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同时中心城市发展的过程又是各类矛盾衍生的过程,尤为集中地表现在征地、拆迁、改制等领域。因此,建设和谐海陵,构建和谐社会,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取向,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开放海陵”、“法制海陵”、“诚信海陵”、“绿色海陵”建设,努力构建活力迸发、公平正义、安定团结、民主法制的新海陵,形成全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五项重点”,即:一是提升经济科学发展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形成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业和农业发展质态较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既要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在发展主导产业、培植规模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又要提高服务业贡献份额,在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争创主城区服务业新亮点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海陵有城有乡,合理规划,统筹城郊、城乡发展,形成互动并进、共同繁荣,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发展的重大课题。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包括城市化进程中海

陵区所肩负的责任,政府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而且包括园区发展的内涵和乡镇发展的要求等。必须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增加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提升社会和谐发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富民步伐,加强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居)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文明之区、诚信之区、平安之区、首善之区。四是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使经济与社会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海陵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十一五”发展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提升集约发展水平。集约发展是现代经济的大势所趋,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要按照集约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积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条路径”,即:

第一,坚持走提升产业竞争力之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同样,推进我区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下大力气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工业方面,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规模企业和集团,到2010年,培育亿元企业3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家,5-10亿元企业3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机电、医药、纺织、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总量的比重达70%以上。在服务业方面,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商业街区建设,重点实施“148”工程,即建设一个核心商贸圈、四大功能区和八条特色商贸街,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加快发展专业市场和物流仓储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业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广告、评估、策划、信息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蔬菜、养殖、花卉、苗木等产业特色鲜明的城郊型农业,推行无公害农业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在建筑业方面,要强化一级资质管理和运作,培植规模企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到2010年二级资质以上的企业达到12个,产值超亿元企业10个,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个。

第二,坚持走推进城市化之路。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有机载体,城市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实施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加大后街背巷整治力度,美化、亮化、绿化城市环境,完成拆除危旧房2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30万平方米。要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大社区建设投入,重点解决社区“两房”建设问题;开展“省级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所有街道创建成省级社区示范街道,5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创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平台,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到2010年,全区各类便民网点达到每千人2个以上,福利服务项目40%以上。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以城乡统一规划为先导,以城乡产业统一布局为基础,以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为重点,加快东、西大门建设,推进近郊乡镇“撤组建居”,着力解决“城中村”问题,完善远郊乡镇中心镇区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三,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程度,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海陵要加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在做好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量质并重,实行招商选资,主动接受上海及苏南、浙江等地产业转移和资本辐射,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类外来投资;加快推进海陵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品牌优势,高起点规划园区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使之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区、优质产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孵化区。

第四,坚持走科技创新、人才强区之路。创新为立区之基,人才为强区之本,发展科教事业,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区整体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提高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抓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急需的实用科技人才,特别是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到“十一五”期末,建成8-10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3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25%。

第五,坚持走为民利民富民之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提高群众的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劳务输出,推行灵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坚持增收与减负并重,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全面推行被征地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医疗和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到“十一五”期末,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到17400元和98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面均在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0%,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第六,坚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路。能否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事关海陵长远发展。我们要坚持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技术,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强城郊和乡镇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提高森林覆盖率,把栽好树、种好草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百姓得实惠的具体行动和措施,积极实行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全面提高城区园林绿化水平。到“十一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扎实做好明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促进海陵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夯实基础。明年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增幅15%以上,财政收入增幅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以上,工业技改增幅30%以上,列统工业总产值同比增2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30%以上。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㈠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提升工业经济的总量和质态;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拓展建筑业市场份额)

㈡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开发。(实施项目带动;创新招商思路;加快园区建设)

㈢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工作。(推进旧城改造;深化社区建设;坚持“五城同创”)

㈣坚定不移地推进富民工程。(鼓励全民创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

㈤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永葆党的先进性,为建设和谐美好新海陵提供保证

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10年江苏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省不同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序进度,要求~年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苏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17年,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紧紧把握历史机遇,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谋划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不但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事关“翻番、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年全年预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 亿元,全区工业经济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十一五”是我区加快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重要时期。推进“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关键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重把握“快”———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是不要发展速度,决不能不讲发展速度,也决不能把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对立起来;“好”———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加快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在全局工作中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着重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富民与强市、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等关系,努力形成良性互动、互为促进的生动局面;又要在经济工作中坚持协调发展,注重三次产业整体推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目标同步实现。农业生产要体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的思路,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推进江苏的和谐发展,必须特别注重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利益关系的和谐,在实现利益和谐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首先,我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我们提出利益的分配要做到“五个兼顾”,努力让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第三,我们提出要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统一劳动力市场。

1、加快富民步伐。坚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缩小收入差距并重,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着力于民生为先,素质为本,机制创新,“授人以渔”,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把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鼓励民众自主创业,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提高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农民务工收入。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务农收入。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全力推进共同富裕。

按照集约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是“十一五”时期,而应成为我区发展经济必须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五篇:立足常规 创新思路促进内涵发展

立足常规 创新思路促进内涵发展

-----青岛***中学现代化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中学位于**北部昌盛路3号,前身是**完小,**小于1968年8月改为**联中,1978年8月由**村西迁至***村东北,1981年11月**高中撤销,其校址并与,乡镇合并前称**中心中学,2001年**镇合并**以后,称**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8016平方米,新建一幢设有16个教学班的高标准四层教学楼,一幢配备完善的两层实验楼,一幢设施齐全的综合楼。校舍总建筑面积5887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五百余万元。现有教职工56人,12个教学班,409名学生。

现代化学校的创建为我们这所新校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凝聚全校师生之智慧,努力朝现代化学校的目标奋进。下面将现代化学校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践行“文化育人”,彰显办学思想现代化

我们以 “厚德远志,格物慎行”为办学理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

1.提炼精神文化,凸显学校灵魂。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了展现学校精神文化,凸显学校特有的“精气神”,在学校发展中,学校形成了()的校训,()的校风,()的教风,()的学风;以“四个行为好习惯”为培养重点,促使学生的行为不断规范化、文明化,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

2.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为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体现学校育人理念和方向,学校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积极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一是建设宣传阵地。学校投资2余万元建成了一条室外校园文化宣传栏,宣传栏定期更新,并与形式多样的校园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相结合,让师生寓教于乐;二是打造走廊文化。以 “厚德远志,格物慎行”的办学理念为主线,我们主要由学生在教学楼的每一楼层打造主题教育阵地。打造多元班级文化。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置了班级名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自拟、自定、自制了富有创意的班规、班约。教室里设计了“图书角”、“卫生角”“争星园地”等专栏,同学们个个参与,人人争优,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二、打造标准化校园,展现办学条件现代化

我们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12个班级均配备班班通设备。学校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学实验室等各专用室达标,均配有多媒体移动终端。2013年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电脑。每年不断添置图书,现在图书拥有量达2.3万册,生均约55册。硬件设施的配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为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2014年,我校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1、是加强教研平台应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利用市网络教研平台,我校所有教师都在教研平台上建设自己的工作室,及时上传各种教学资源,为开展网络教研奠定了基础。

2、是建立班级博客,创新家校联系模式。为了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互动,增强交流,学校每个班级都注册了班级博客。班主任自主设立班级博客版块,如班级动态、班级趣事、作业展评、班级公告、教子方法等,家长通过博客了解班级的日常工作,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班级博客为家校有效沟通搭建了桥梁,开辟了家校沟通的新道路。

三、营造“高效课堂”,凸显课程实施现代化

在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我们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突出课程实施特色,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课程多样化。我们开设了17种学校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2.课程自主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特长,采用了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即学校将课程种类确定后下发给每位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申报,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申报组建学习社团。全校统一利用周五下午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3.教学理念现代化。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借鉴“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把“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资料印发给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讨论。各学科老师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针对自己学科特点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评,学生的思、议、展、练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初步制定出适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在老

师的引导下,主体地位得到真正充分的体现。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进行,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者、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习的参入者、课堂的设计者,亲历亲为每一个学习过程,由“学懂”、“学会”变为“会学”、“会用”。

4.教学手段信息化。学校配备“班班通”以来,先后对教师进行多次使用培训,帮助教师熟练掌握使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出台了班班通使用评价办法,引导教师将班班通更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今,学校教师已经深刻体会到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每位教师能够自制课件,熟练掌握班班通的使用技术,走进课堂,打开电脑、调好投影,点击课件,成为每位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5.学习方式网络化。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学校通过布置预习类作业,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查阅资料进行前期学习;班班通和学校微机室的所有微机,均对学生开放,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倡导五年级的学生建立个人学习博客,并与班级博客互动,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目前,五年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查阅资料、浏览班级博客、利用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与同学互动学习。

四、关心教师成长,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经过探索和实践,学校启动了“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工程,有效推动了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校分别由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牵头带领领导干部深入课堂听课、随后认真评课。每学期,教导处都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况录像,每位教师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教学反思,并分组进行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各学科由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深入课堂进行微观管理,深入学生进行详细了解。调动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益。“2”即抓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两支队伍建设。采取压担子、搭台子的策略,抓好两只队伍的建设,打造学校的中坚力量。

两年来,共投资3万余元,选派2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通过培训、磨练、提升,学校教师专业素质迅速提升:共有1位教师出示青岛市公开课,4位老师出示莱西市级公开课,8位老师在莱西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5位老师获得莱西

市教学能手称号。

五、以良好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素质现代化

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得好:“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把认真内化为品质,把规范修炼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素质现代化。

1、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坚持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培养六字原则积极参与到学生良好学习教育培养中来,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实现了“事事都是教育事,人人都是教育人”的全员导师制度。要做到习惯培养----反思总结----调整-------再落实再培养----再反思总结---再调整策略方法„„,直到成功为止,不见成效绝不收兵。

2、日检查量化公示制度

我校坚持凡布置的工作一定要检查,凡检查的工作一定要量化,凡量化的工作一定要公示的做事原则,每三名领导为一组,每日检查各级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情况,如学生的作业及批阅情况、错题管理情况等记录到《定期巡查记录表》上。每周五召开习惯养成例会,集中讨论本周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习惯之星”张贴榜制度

为了真正彰显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每级部走廊的黑板上都要留出地方,布置良好学习习惯之星张贴榜,贴上学生照片。树立典型,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强化习惯培养意识,提高习惯培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4、严格有序的自我完善制度

为了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能展示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和活力,我校根据衡水二中学习体会,结合学校的实际,在三个方面体现激情教育:激情早读、操前小读、激情跑操,不但要求班主任每天跟操,检查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学校还组织老师学生组成监督小组,每天把每个班的跑操情况进行量化,每天通报。学生在每天的集体高喊口号中,喊出了自信,喊出了力量,喊出了希望,喊出了自觉,喊出了追求和理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制定了每天8分钟的“阳光书写”,通过老师的细

心指导,学生们的认真练习,无论在作业还是期末考试中书写能力都明显提高。每天30分钟“快乐阅读”的实施,每日记录十个好词、五个精彩句子,每周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都明显提高,知识储备正逐步增加,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科学民主决策,努力建设学校管理制度现代化

为构建系统、科学、人文的制度文化,保障办学理念的落实。学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学校章程。学校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青岛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规程>的通知》要求, 组织专门人员,依法编制、修订本学校的学校章程,积极筹建好校务委员会。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人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咨询。凸显了“行政管理精雕细刻,教育教学管理精耕细作,学生管理精心细致,财务后勤管理精打细算,全面质量管理精益求精”的制度特色;二是实行自主管理。在教师层面上,学校实行了“全员参与,自主管理”模式,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均由教师参与管理评比。在学生层面上,实行班级自主管理,设立班级管理岗位,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管理格局。三是加大对中层、教师的依法治校、教育法制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加强法制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

七、传承科技创新精神,展现学校教育特色化

学校特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彰显,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落实《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挥科技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我校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英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建设之路。

学校将校本课程的研发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先后组建了科技制作、七巧板、科学幻想绘画、实验创新等科技兴趣小组,各小组于每周五在教室、美术室、实验室与指导教师进行共同的研究学习。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与研究的态度;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结合,与学生经验和兴趣的结合。通过

科学课程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坚持每周一次的校本活动,发挥学校科技制作小组的作用。

由于措施到位,我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3月12日—15日,在烟台龙口举行的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中,我校**同学代表青岛市参赛,荣获山东省一等奖;在第29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老师辅导的**,**老师辅导的**、**,徐芝华老师辅导的捕鼠笼,**辅导的**均获奖;学校获青岛市优秀组织奖。在青岛市第十一届七巧科技比赛中**辅导的**同学、**老师辅导的**同学获一等奖,**老师辅导的**同学、**老师辅导的**同学获二等奖,**老师辅导的**同学、**老师辅导的**同学、**老师辅导的**同学获三等奖。

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

学校操场仍为沙土场地,我校将争取2017年左右建成塑胶操场。体育活动室面积不达标。

2.与国内外优质学校交流合作力度不够。下一步要积极与国内外优质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外派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参加国外培训、交流等,建立长期、稳定、有实质性合作项目的校际合作关系。

3.特色规划不太鲜明。学校将围绕特色建设目标,进一步创设校园环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与学校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创建现代化学校的日子里里,我们全校上下必将团结一致,协力共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持推进现代化学校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学校的新发展,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下载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更高起点创新发展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笔谈) 发表时间:2018-04-08 来源:《党建》杂志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

    立足校本实际,创新德育思路

    立足校本实际,创新德育思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生源不足,职业学校与前几年相比,学生的思想、文化等......

    创新思路共谋发展

    创新思路共谋发展近年来,随着异地商会在全国各地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经济和社会力量。松江区工商联温州商会,作为上海市首家区级温州商会,成立于2006年。创立......

    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函件业务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1、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专营业务、主营业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邮政发展水......

    立足起点 放飞梦想

    立足起点 放飞梦想 夏日是个热烈的季节,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可唤起人们热烈地追求和向往,所有的生命都在这一刻吸收着大自然赐予的能量。他们激情澎湃,他们炫耀着生命的欢畅。怀着......

    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高质高效发展[5篇]

    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高质高效发展 金华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我们必须认清趋势和方向,正视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高质高效发展,全力打造金华经济升......

    立足实际抓党建创新思路谋发展

    立足实际抓党建创新思路谋发展 雷艳兵近年来,袁家镇党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主题,通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争创亮点,基......

    弘扬务实精神创新发展思路

    弘扬务实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畅想有关务实创新思想大解放的时代话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务实精神 创新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