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1:3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篇: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管理上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有生产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讨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生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出现,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相关部门要积极的应对出现的变化,积极分析在人才资源培训上不足,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

2.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2.1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

很多的国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对培训的回报率进行合理的预期。有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培养工作既耗力又耗时,认为人才培养对企业来说无所谓,经常以经费不足、工作较多等理由,来缩减人才培养的费用。国有企业的高层人员在投资方面和战略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中的投资效益,而企业的中层人员只是将人才培养作为培训机构的工作范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人才培训工作中缺少连续性和可执行性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企业的执行性和计划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培训计划,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没有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有的国有企业只是为了满足上级的培训要求,而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来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不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同时,人才培训工作还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1]。很多国有企业在培训员工时都是鼓励的、短期的,从人才的培训角度来看,只有连续的培训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2.3人才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2.3.1 对员工的需求识别不到位

培训工作的需求识别和分析与企业的战略绩效、目标以及职工的职业发展没能紧密的结合起来。专业的部门对相关业务培训的需求,上级管理者对下属培训的需求关注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而指导、监督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果员工没有较强的培训需求,那么其培训的动力就不足。

2.3.2 培训内容的策划工作不到位

目前来说,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位任命的政策体系,所以培训工作没有较强的依据性,缺少培训工作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培训标准和计划,培训工作在内容上没有系统性,且分散,相关的课件和课程没有标准化的进行管理,资源也没有有效的共享。

2.4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和企业的用人紧密的结合对人才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是培训工作上的难点,当前很多企业的评估方法不能真实充分的反映员工培养的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需要创新,现在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跟踪评估”、“理论考试”等方式来进行,没能和企业的职工的实际工作技能的提高紧密联系;没有与员工的岗位变动、绩效联系;没有与培训实施的授课教师的绩效和单位相联系。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所以员工在培训时可能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的员工只是来凑数的,培训后也学不到东西,这样就不能体现培训工作的价值。

3.国有生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根据对我国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些现状的分析,要解决在其出现的问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2]。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方案

固有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规范、科学的招聘计划,在招聘中可以采用聘任制。国有企业还应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入手,招聘那些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也要增加人才的储备。国有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聘任制、推荐制和社会招聘等面试都可以根据情况来采用,并规范招聘流程,这些工作的严格执行能够为后期的人才培训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提高企业的人才优势。

3.2人才培训工作要与员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企业的培训范围在不断的扩展,培训工作的职能、性质、对象、宗旨都在发生着变化。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切实发挥人才培训工作的潜能,不断的拓展培训的体系。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工作时,要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3.3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员工培训

根据不同岗位的层次要求可以制定操作岗位的人才培训模式、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更细化的进行培训工作。同时可以把全体员工的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行业的动态培训等内容融入到人才培训的制度管理中去,使企业相关的制度更加完善、科学。

3.4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要想使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高效科学、综合式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体制,要充分体现风险、利益、责任一致的原则;还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用福利、奖金等物质条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也应重视精神的激励作用,要争取满足员工在成就、尊重、个人发展等方面上的精神要求,形成更持久的激励作用。

4.结语

人才的培养在企业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3]。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在人才的培训工作上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主动的应对新形势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

[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09):141-142.[2]王华金、王亚平、程凤侠、鄂涛、洪新球.基于新形势下高校皮革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1,(11):59-62.[3]李鸿儒、和代.大面积、多层次、多规格开展因材施教—选拔和培养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试验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1):31-32.

第二篇: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伴随着后金融危机、后高铁时代的逐步到来,建筑市场下滑趋势初露端倪,随着国家“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和“7918”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铁路大规模建设到2015年基本进入尾声,国有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要做大做强,国有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抢抓最后的机遇。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谈谈笔者对国有施工企业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公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采取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四支人才队伍建设,使管理、技术、高技能等各类人才逐年增加,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然而,由于受体制机制及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工作仍然与形势的发展有些差距,存在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天花板”现象。由于制度安排、学历问题、年龄问题等因素,部分员工在成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级别后,发展空间便会越来越小,遇到自身发展过程的“天花板”。面对“天花板”,部分人不能理性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负面心态,丧失工作动力、得过且过、放松管理,使企业管理效果打折。

2.“拔苗助长”现象。近年来,基建市场持续扩张,国有施工企业在建项目不断增多,而现有人力资源有限,部分岗位出现“人才荒”。为适应这一形势,部分企业大胆启用了不少年轻人,委以重任,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的工作激情,使其得到了更好更快的成长,有效地缓解了施工压力。但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对人才不能做到全面正确评价,急于求成,把部分年轻人安排在其不能胜任的位臵而又缺乏必要的指导,一方面使部分人才在面对巨大工作压力时,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背上心理包袱,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使企业付出了昂贵的培养代价的同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由于职业道德教育未能及时跟进,内控制度不尽完善,部分青年人才心智还不够成熟,走到关键岗位后,有的骄傲自满,夜郎自大,脱离群众;有的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使企业效益付之东流。

3.“单一发展”现象。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人才培养的思维和模式与管理环境变化相比相对僵硬,人才交流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发展较单一,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既懂外业又懂内业、既精一门又懂两招的综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人才单一发展,使人才的眼界受到限制,思维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对其他岗位不够了解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可能导致不能做到换位思

考,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部门利益至上,不利于团队精神的打造。

4.“低效激励”现象。目前,大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与绩效、工作业绩、效益等密切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大锅饭”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员工积极性不高,缺乏追求效益的责任和不断进步的动力,难以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激励形式与内容仍需进一步丰富,工效挂钩的力度仍需加强,分配制度仍需完善。

5.“虚伪文化”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和气生财,表现在公司内部为多栽花,少种刺,执行制度走样,惩罚不及时,力度不够。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适当的“虚伪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信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当“虚伪文化”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与控制,便会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难度加大,好的作风形成缺乏基础。而部分干部还容易产生幻觉,对自己评价过高,盲目乐观,不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缺点,缺乏学习与进步的动力。

6.“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目前,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不够,“重使用,轻培训”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被动培训的比较多,主动培训的比较少,立足短期的培训比较多,立足长远的培训比较少,培训走形式的比较多,起到实效的比较少,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

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培训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待加强与改善。

二、关于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个人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破解“天花板”困局。1.打破单一僵化的用人制度,探索“低职高配”模式。职位设臵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管理层级越往上走,相应层次职位必然越少,越高级别的人就意味着面临“天花板”现象的可能性愈加增大。为让优秀干部尽可能减少“天花板”的困扰,可以尝试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做法,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采取“提级不挪位”的办法,职级上调一级,但职位保持不变,实行低职高配,这样既适应了公司区域化管理的趋势,同时也使这些关键岗位上的优秀骨干能安心本职,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以一定程度上破解领导干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天花板”难题。

2.破除传统价值观念,探索“行行出状元”模式。要打破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状况,应充分考虑各系列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从岗位的设臵、薪酬体系的设计到评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都有机地与“行行出状元”的目标牢牢结

合在一起,同时打通管理、技术、技能岗位的转化通道,促使干部员工破除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树立“有为即有位”的思想观念,多通道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激情与活力,促进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持续注入工作动力,探索“考评分级”模式。传统的岗位层级设计,更加注重职位之间本身的差异,而对从事同一职位的不同人员工作业绩好坏、能力大小等因素未加考虑,使不少人认为“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而习惯于按部就班,出工不出力,吃老本现象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干部职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可以尝试建立动态考核机制,针对项目经理、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岗位探索“考评分级”模式,设定科学考核指标,设臵合理考核周期,按照考核结果设臵不同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政治待遇与收入待遇,同时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拓宽人才培养思路,根除“拔苗助长”和“单一发展”现象。

1.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岗匹配”。

要解决“拔苗助长”问题,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标准,采用360度评价方法,进行定期考核,从上级、下级、同事、客户、自身五个角度对人

才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评价。其次,推进标准化管理,加强岗位分析,通过研究该岗位绩效优异的员工所表现的关键特征和行为,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胜任该岗位所必备的技能和特征。然后,在人才科学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才的素质,将人才放在与其经验和能力相符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2.激发人才潜能,实现“压担子、铺路子”。真正的人才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风平浪静锻炼不出好水手。项目上马之初,在进行管理规划的同时,人才规划应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及时把一些有潜力的人才,有目的地安排到关键管理、技术岗位和重要工序或复杂技能岗位上进行历练,并进行跟踪考核。可以采取设臵助理职务、挂职锻炼等措施,一方面增加其责任,给予“压担子”;另一方面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其“铺路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才能,使其缩短成长周期,尽早挑起工作重担,独挡一面。同时,应给予人才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在不触及道德人格等原则性很强的黄线范围之内,宽容其错误,给人才成长的空间。

3.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人才素质“全面化”。目前的情况是,部分专业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导致项目经营与管控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片面性限制了自身发展,有的精通

内业设计却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时能力不强,有的精通外业却对结构的判断与计算知之甚少;机关部门与现场人员在执行力建设方面时有争议,现场抱怨机关业务部门颁布制度脱离项目实际,使执行过程打折扣,而机关业务部门人员认为现场同志的大局意识不强,在局部利益上纠缠不休。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各类人才之间应加强互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做法是:加强机关本部与基层单位人才的交流力度。适当抽调现场表现优秀、经验丰富的人才回机关工作,同时将缺乏现场经验的机关员工交流到现场进行充电与补课;加强项目部之间人才的有效交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使用环境,促进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推行人才之间的轮岗制度。根据个人成长需要与特点,有意识地将施工人才与设计人才、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进行定期轮岗。通过以上措施,既有助于人才在内部流动中保持工作激情,成为一名业务能手、管理行家;又有利于打破部门横向和企业纵向间的隔阂和界限,通过换位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协作精神。

4.丰富岗位职责,实现“隔行不隔山”。

一方面分工日益专业化虽然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造成部分人只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另一方面,在目前施工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造成国有施工企业人员“捉襟见肘”。针对这个问题,国有施工企业

可尝试引入“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既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又担负其他方面工作的一定职责。“一岗双责”可从党政交叉任职入手,书记在抓好党建思想工作的同时,负责一个单体工程或某几个业务模块;经理在抓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也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党课,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党政交叉任职仅是“一岗双责”的一种形式,“一岗双责”的适用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拓宽,将相关业务的具体模块进行灵活组合,以突破干部职责作用单一的定势,增强整体合力,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局面。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避免“低效激励” 1.坚持差异化激励,提高激励效果。

激励理论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由于价值观、生活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需要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化激励模式去针对每位员工,必然难以满足员工的差别化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通过信息化管理,明确员工的具体需求,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差别化激励措施。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且上进心不够强烈的员工来说,从个人需求来讲,更关注物质待遇的改善,因此与一定生产经营目标紧密挂钩的物质激励会更有效;而对于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富有人生目

标的员工而言,往往更关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企业提供了相对有竞争力的物质待遇后,精神激励和价值激励将成为其主要需求,如设臵优秀员工奖、提供晋升机会以及赋予更重要的工作以进一步给员工创造挑战自我的机会等。另外,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对这部分员工来说也很重要。

2.多种激励手段并举,激发员工积极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的激励手段还比较单一,主要采取薪酬激励,而精神激励、事业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比较少。由于,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薪酬激励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企业应将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事业激励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状况采用不同的激励组合。首先,企业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切实体现“按贡献分配”的重要原则。分配政策要向关键岗位和一流人才倾斜,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应的报酬,使人才真正体会到单位对自身工作成效的认可。同时,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便于操作与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薪酬支付的依据。其次,企业应当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欣赏,关心员工的处境和困难,尤其是对骨干员工带有共性的想法和困难要重点关注,并区分情况在不超出原则的情况下从物质或精神层面给予及时解决,以真诚的人文怀赢得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四)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正确引导“虚伪文化” 1.广开言路,营造“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文化氛围。企业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前进的轮子,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翅膀。要大力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员工多为企业发展“挑点刺”,少点“虚伪鲜花和掌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报纸、信件、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多管齐下,虚心纳谏。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对“好点子”、“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及时给予表彰和重奖,激发员工建言献策的热情。

2.争先创优,倡导务实工作作风。

以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为载体,加强实践与交流。企业要把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尖子、苗子,作为重点对象来培养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骨干和示范作用。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可以让部分人发现自身的差距,不断加强学习,从而避免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企业可以每年开展“优秀员工”、“十大科技标兵”、“十大优秀管理人才”等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活动,对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公开表彰,从而体现出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形成“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同时,对生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典型,企业应以各种宣传工具和报告会或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在企业内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转变培训观念,扭转“重使用,轻培训”局面

1.强化培训意识,进一步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应从管理者和员工两方面着手,解决培训意识淡薄的问题。针对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使其树立培训的投入是可以改变观念、改善管理、培养人才,切实为企业带来效益;要使培训成为第一管理者的主抓工作之一,亲自脉准培训需求,亲自参与制定培训课程计划,亲自把握培训的实际效果。对于员工,要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员工的心理状况,将培训纳入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清晰看到培训对个人能力提升、知识储备和职位晋升等的作用,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

2.深挖培训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有效克服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企业应运用系统化技术手段对表象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入剖析,找到企业真正的培训需求。可以通过对标杆企业进行学习调研等方式,剖析企业现有管理方式与水平与标杆企业的差异点,从而制定相应的培训需求;也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员工实际表现与绩效标准的差距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步骤,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当前,为适应“三化管理”的需要,针对目前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人财物工料机等各管理要素业务负责人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应适应作业层建设的需要,加大作业层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联合办班、定向委培等方式,订单式培养作业层人员;应提前作好海外市场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通过劳务输出和合作的方式,将人才借调到局内或其他单位的海外项目进行学习与实践锻炼,也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联合培养海外经营人才。

3.建立灵活培训机制,进一步克服工学矛盾。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繁重,往往业务骨干因工作需要很难抽身参加培训,而非业务骨干却成为培训专业户,一培再培,浪费了大量培训资源。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从长远发展出发,狠下决心,周密部署,创新培训机制,丰富培训手段,给业务骨干更多培训机会。当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采用网络培训、视频教学、将课程制作成光盘等形式,使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课程和学习时间,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减少培训对日常施工生产的影响,使培训工作得到项目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但从组织角度,应对学习对象规定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并设臵学习检查目标和效果反馈机制,以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同时,应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班组、业务系统、项目部等为单元,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也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智力的开发和合作学习、成果共享,把学到知识及时运用到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工学一体化。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方面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因此,企业应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强企”思想,主要领导亲自抓、系统抓,不断创新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三篇:地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既是制定企业战略的重要依据,又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支撑点。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促进企业正确、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科学地管理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永续的竞争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财富,对地产行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是提升企业品牌的关键一步。因而在地产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在战略规划、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开发等方面,诸多地产企业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地产企业具有专业性强、风险大、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工作关系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地产从业人员必须要具有十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长远的眼光及很强的综合能力。许多地产企业近几年发展缓慢,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地产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底,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才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地产人才流动程度高居各行业之首,流动率超过60%。反应出高薪并非是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唯一途径。

2、薪酬体系设计不完善,激励效果不明显

在地产企业,一般是强调薪酬的外部竞争性而淡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更多的是通过高薪方式来吸引优秀人才。但是,许多多元化地产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低层次的一般员工和专业员工,薪酬和激励体制的并不完善,员工工作积极性明显偏弱。而专业项目型地产公司虽然薪酬制度灵活,能很好地激励员工,却忽略了员工对于个人发展空间、稳定性的追求,所以这类公司的利益动力机制缺乏长期性,结构性也不适应战略需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绩效管理效果不尽人意

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保证员工在公平进步有朝气的工作氛围中工作,提高生产率。采用何种考核方法、运用哪些KPI、考核结果如何反映到实际管理中,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以促进企业发展,越来越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4、企业缺少文化建设

由于地产行业的运作动态性和短期性使得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忽略企业文化对于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提高作用,多数地产公司的企业文化存在缺失或者不够健全的问题。没有企业文化的影响,就谈不上企业的号召力,更谈不上凝聚力与忠诚度。地产业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来看,大都是从项目运作向公司运营、从小公司运作向企业集团方向转变。对于以项目运作为主的地产企业,实质上还不算是一个企业集团,而对于大型地产企业而言,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人才问题”成为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地产业务的整合性特点,使得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大于专业能力。随着中国地产行业整合的加速,地产行业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对综合型经营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自身特征。综合型懂经营是人才竞争的焦点,专业化经营对人才需求增大。对现阶段的地产企业而言,核心关键人才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核心关键人才的特质是具备综合型经营能力,即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建筑、规划设计专业知识和项目统筹管理能力,还要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经营决断、市场把握、社会关系、资金运作等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均需要较长时间的锤炼才能培养起来。随着地产产业链分工的日趋专业化,企业对细分的“专业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大。包括一级地产开发经营人才、项目经营人才(住宅地产项目、商业地产项目、工业地产项目、商业物业项目)、物业经营人才(商业物业、工业园、综合型大型社区)、金融投资运作人才、跨区域经营人才、国际化地产经营人才等。其次,注重“用人”,忽视“育人”,人才流动率高。当前我国地产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普遍不成熟。由于地产企业以项目运作为主,周期短、见效快,以及成熟的综合型经营人才在市场上奇缺,使很多企业都不惜出重金四处猎取。他们宁愿付给有经验、能胜任的应聘者高薪,也不愿意自己培养。同时,由于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巨大落差,在人才获取上大多采取高薪“挖墙脚”方式。受地产行业平均利润较高的影响,地产行业人才的薪酬收入处于较高水平。这更加恶化了地产企业宁愿挖人,不愿育人的人才获取方式。

第三,组织管理模式处于探索实践中。中国大多数的地产企业仍处于项目运作阶段,人员规模小,公司的组织模式基本围绕项目展开,组织机构灵活,组织管理相对简单。而较大的地产企业也是从区域公司或项目公司扩张发展起来的。随着规模的扩大,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将越来越复杂。同时囿于关键人才的缺乏,理想的组织架构很难有效运行。因此,成功的大型地产企业集团从项目公司运营积累的组织模式成为标杆。

地产企业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几十亿、上百亿的金融资本,把人类生存的根本基础资源——土地,与人类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满足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需求,均衡各方利益、创造最大价值,已经成为大型地产集团的使命。而这一使命的实现,需要综合型经营人才来完成。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一些大型地产集团开始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并且具代表性地呈现出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地产标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注重以企业文化建设来带动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我国领先的几家地产集团,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他们通过企业文化凝聚人才,以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熏陶、培养和管理人才。

标杆地产企业文化建设案例:招商地产制定了明确的企业文化纲领,以“百年招商,家在情在”为愿景,以“筑造温馨的家,建设温情和谐的社会”为使命,以“人本、责任、务实、专业”为核心价值观,并围绕核心价值观制定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引导培养员工。同时以“品行端正、事业心强、忠诚勤奋、真才实干”为人才观,作为选人、用人标准。

首创集团则强调文化的整合与文化的统一。主张人员“五湖四海”,但是企业理念绝对统一;主张思想“千差万别”,但是价值观绝对统一;主张兴趣爱好“个性鲜明”,但是行为规范绝对统一。形成了以“忠诚、合作、创新、效率”为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企业文化。探索组织模式,释放组织和员工能量,支撑企业战略发展。良好的管理架构和组织模式,是大型地产集团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高效、灵活的管控系统,有利于发挥集团总部与各业务运作层面分工协作,实现科学决策和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合理的管理流程系统,有利于组织内部资源的充分发挥,以及业务板块之间、区域之间的协同联动。同时,地产巨头也纷纷强调,随着地产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未来的业务模式及扩张模式都需要进行创新与变革。因此,相应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也需要持续优化和调整。组织模式创新典型案例:2000年万科重新构建专业化总部,即将“集团总部—市级公司”的二级架构调整为“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组织架构。金地集团采取了以集团为投资决策中心,以区域公司为业务管理中心的模式。2006年,他们启动了以“三化”为目标的“管理提升年”活动。旨在通过调整和提升,使母子公司管理模式明晰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与员工行为规范化。招商地产则把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定位为集团最高决策层,负责战略研究和内部交易协调。附属于总部的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业规划部等一系列职能部门,向总部提供经营战略的选择和配套方案,监控和考核子公司实施经营计划的情况。各子公司只是生产经营单位,资本项目投入等战略性决策完全由总部负责。子公司在法律概念上是独立的法人,但是在集团的管理体系中只是一个成本中心,或者说是利润中心。

关注“雇主品牌”建设,注重招聘具有“综合潜质”的毕业生。随着地产行业人才竞争的加剧,领先的大型地产企业集团开始加大投入,通过举行各类大型全国招聘巡回展,推广企业品牌和文化,建设“雇主品牌”形象。

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中海地产的“海之子”招募计划;万科集团通过招聘网站,大力推广“新动力”校园招聘计划;金地集团组织实施了主题为“价值金地”全国高校招聘行动等。同时,华侨城、招商地产、万科、中海地产等大型地产集团,开始注重从一流院校中选拔优秀毕业生,进行人才储备培养。很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打破建筑、工程、地产等专业限制,以“综合素质潜质”为选拔标准,注重考察思维能力、经营管理潜质、学习能力和职业品质。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一些大型地产企业集团开始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员,采取不同培养方式。他们认为,内部培养人才,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组织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打造配合默契的管理团队。地产企业人才培训典型案例:首创集团制定了高级人才储备、培养制度,确定了高级人才标准,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立了系统的培训教程;在人力资源部,有专门的培训经理策划各种培训方案,并与许多世界知名的培训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可以直接与来自国际顶尖学府的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除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外,公司也会为高级管理人员及业绩出众的员工提供海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招商地产打造员工的终身就业能力,建立了一整套的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新员工的培训、后备干部培训、项目经理培训、专题讲座培训。培训内容有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管理能力培训、领导力发展、管理案例、团队训练等。培训形式有课堂脱产培训、专题讲座、国内外参观考察、国外短期进修、EMBA、案例研讨、务虚与交流等。另外,还专门设计了一套应届毕业生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两周脱产培训、三个月脱产课堂培训(到第一线直接体验客户需要和市场需要),为每个毕业生安排一至二名导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辅导。

分析一流地产名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具有标杆性人力资源管理路径与方法。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共性的可供借鉴之处。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与资本(融资)管控能力、专业管理能力同等地位,达成人力资源战略定位,形成地产企业融资管控能力、专业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组织保障三大核心竞争力。创造透明公开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经济、文化型的企业愿景。地产企业不仅提供房屋产品,还必须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值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建议提高客户忠诚度;重视投资者利益,尊重人才,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注重建筑质量与文化高品质的产品,从建筑材质到住宅环境崇尚环保、自然、倡导建筑无限生活理念。

第二,建设超越型、学习型组织。万科历经二十多年发展,一直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在这一学习型组织中,倡导职员全身心投入,体验到工作和生命意义,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万科倡导的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认为竞争优势是由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学习促成的,把学习融于生活中。

第三,致力数字化、人性化管理。成功的地产企业无一不是在信息化、人性化管理上具有于时代相适应的模式。万科采取的数字化、人性化管理中,认为网络时代的企业营运、发展和IT应是相互匹配的,而不是独立各自发展的,行业相关性是密切的。所以万科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并得到可观效益,如建立网络采购联盟中城网、BBS式扁平化数字化管理、网络投诉机制等等,数字化管理增加了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了客户忠诚度,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第四,注重企业内部沟通,建立平等、公开的沟通平台,建立目标管理及分权体系。

成功的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表明,地产企业高层与员工间的沟通是非常活跃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范式成为一种机制,先有员工满意才有满意客户。建立内部网络沟通平台,实现一对一对话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了领导与员工的距离,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使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及理想,同时对企业有利的合理建议被采纳。万科打造网络采购联盟,形成行业战略联盟,实现虚拟运营效益,开行业先河。在分权机制上推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分支机构的经营宗旨与总部始终一致,在实施目标管理上,持续集团优势,并不断创新优化,实现本土化,达到分权与目标管理的统一。

第五,建立媒介传播诚信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互相成就的发展平台。

二、确立优势人才的选拨机制。万科认为,对主动选择离职的职员,公司应予以理解和尊重,在经过能力考察和岗位需要后,也允许离开的员工再回来。万科从三方面确立了人才选拨战略。战略一:建立人才资质模式

万科在2004年决定再开发一个更为完备的人才资质模型,新的人才资质模型,包含了通用模型、领导模型、项目发展、工程管理、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等七个方面。每一条标准都附带了很具体的注解,并分别星级,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定量的“刻度”。如通用资质模型,包括职业操守、客户意识、结果导向、开放合作、学习成长、理想激情、持续创新等,而领导力模型则包括战略思维、市场敏锐、关系能力、有效决策、组织执行、教练指导等标准。在模型启动后,采取“边学习、边应用”的方式。在校园招聘中进行应用。改变了以往招聘面试中,问题随机、分散的方式,在人才资质模型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应聘岗位所设定的核心问题,根据应聘者回答的要点进行量化评估。

战略二:保障绩效管理系统稳步提升,促进公司业绩。2001年万科首次聘请咨询公司引进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从以前只关注结果过渡到现在更多地关注过程,关注能够最终实现目标的每个细微环节。

全员绩效考核成为文化。把考评制度与考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上至老总、下至员工都经过考核管理培训,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类: 考核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考核的员工的工作业绩,而不是考核人; 精心制作考核评议书;

在考核通知中告之员工拥有的权利。

上级与员工面对面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被考评者接受考核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制订下一改正计划。

绩效考核体系中量化考核。确定考评小组构成及权限,统一考评原则、明确考评内容,通过引进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在日常考评上分三种形式:个别单位月度考核、季度考核、考核。使企业要绩效管理上从关注结果过渡到关注实现结果的各个细微环节上。把目标分解到个人,形成个人与上司之间的承诺,最终建立个人今后一年的考核指标。考评结果记入员工个人档案,作为员工晋升职务和工资的必要条件,与部门和业绩直接挂构。

战略三:多层面达成人力资源战略定位。从公司层面,人力资源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的战略支撑。从业务线层面,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工具、方法论和服务。例如流程变革、制度整合、价值观共享、培训支持、方法论指引等。从员工自身发展层面,为员工职业生涯作好规划,为其成长提供增值服务。选择适当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方式

从地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实践来看,地产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有咨询型模式、系统型模式、过渡型模式。

咨询型模式是一种倍受推崇的模式,它将一般性的咨询技能与咨询型模式相区分。咨询意味着对你做什么,如何做,在那里做,何时做的,以进行更好的控制。它既可以用于组织外部顾问,也适用于内部顾问。尽管受到现有工作的限制,咨询仍然是培训者未来工作方向。这种方向不仅可以提供组织所需的灵活性和应对力,还能提高个人的满足感和能力。内部顾问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通常是外部顾问所获得和利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仍然留在组织中,这样组织会从中受益。问题的解决是由经营运作和培训服务相结合来完成的。系统型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培训。在实践中,步骤的多少和具体细节会有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制定培训政策 ②确定培训需求 ③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 ④实施培训计划

⑤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审核。

过渡型模式把培训设计为公司战略和学习的双环路。内环是系统培训模式;外环是战略和学习。远景(期望设想)、使命(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前两者的理解的解释),都必须在对目标的关注之前确定。该过渡型模式具有一定的探索型,但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他保留了系统模式作为培训指南的诱人之处,同时又将培训放在了一个更广泛的企业背景之中;它揭示出,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应与其战略发展相适应。

地产企业选择恰当的人才培训模式,还应采用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方式。为了达到培训目的,其方法应结合企业经营实际,除传统的培训方法外,还要注重灵活生动,使培训真正被员工接受,做到入耳入脑。不同的培训方法各具其特点,笔者在浙江宁波地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培训模块中,针对集中培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理论性较强、专业知识类课程,新入职员工采用面授辅导培训,由咨询师讲授房地产基础知识。对实务性、需要互动产生效应的课程使用了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取得了良好效果。(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可以促进学习的竞争,创造学习的气氛,可以同时培训许多人,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集中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选择一种或择多种配合使用。

①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讲座、专题等形式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是培训中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有利于加深理解

难度大的内容;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教育培训。其不足之处: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受训者无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效果易受教师讲授的水平影响;只是教师讲授,没有反馈;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②演示法。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用于教学同样优点与缺点并存。其优点为: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 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其缺点为:适用的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演示;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学场所的交更;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③案例法。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作为一个教学方式它也不可避免优缺点并存。案例法的优点: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在个案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培训可得到另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则;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每一个案例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缺乏普遍适用性,不一定能与培训目的很好吻合;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象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先设置某一管理情景,指派一定的角色,却没有既定的详细脚本,角色扮演者在弄清所处情景及各自所扮演角色的特点与制约条件后,即进入角色,自发地即兴进行表演。角色扮演法适合人际关系的培训,有利于增加受训者

对了解和体验别人的处境、难处及考虑方式,学会善于从交往对手角度想问题,并能使人看出自己和别人为人处世的弱点。在宁波咨询中地产企业在现场销售使用了该方法,由分别由学员扮演客户经理、主管、接待员、客户家庭成员组合,进行实景模拟对话,使受训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商务情景。角色扮演的好处:能激发学员解决问题的热情;可增加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热烈的讨论,使学员各抒己见;能够提供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可避免可能的危险与尝试错误的痛苦。角色扮演的不足之处:观众的数量不宜太多;演出效果可能受限于学员过度羞怯或过深的自我意识。⑤辩论法。

辩论法就是不同立场的参与者面对争议性的议题提出自身看法并反驳对方论点的公开竞赛。辩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参与者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表达与思辨能力。辩论的优点有:能够激发学员参与的热情:能为学员提供动态学习的机会与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生动、活泼、热烈的学习气氛;能够提高学员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形下独立思考问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辩论的不足之处:议题的研究与准备需耗费相当的时间;学员的个性差异可能会影响辩论的程序与效果。(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一般是一帮一的以老带新,所以针对性较强。在职培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轮换制度。就是把有培养前途管理层人员,横向的在组织机构的同一层次上,从一个部门调换到另一个部门,比如说一个策划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先到销售部然后再回策划部这个轮换形式,使其一开始先从现场来感性了解房地产市场,掌握第一现场资料,对策划水平和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方法。通过轮换形式使被轮换者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负责,连续经历不同的情况,能够取得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受训者可以深入了解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再次,这种方法有助于形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

②技术比赛。技术比赛种类很多,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可以设不同的比赛项目,对于销售部来说,技术比赛应该多开展,可以有礼仪比赛,成交业绩比赛等。

③电话培训。一般是请某个主管用电话向员工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然后把各种回答进行比较。可以对职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将这些情况反馈给部门领导及当事人,以便于总结经验。

地产企业咨询实践中,组建项目团队时对客户方可培育对象有意识地安排进入咨询项目组,跟随项目团队一起工作,亲身体验咨询项目不同阶段、不同模块的操作过程,阶段性地安排部门人员到项目组轮岗,是在职培训的具体运用。(3)外出研修

外出研修可以采取出国考察、到外地考察或到其他房地产企业学习的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职业性强,可以深入学习,特别是到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外,可以体验到新的、体现时代特征的知识的冲击,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开阔视野起到脑力震荡的作用。

但由于成本较大,这种方式不可能面向全体职员,在受训人数上受到限制。但在培训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出现以培训为名,休闲活动过多的问题,这样既浪费企业大量的钱财,又可能形成不良的风气,容易使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对这类培训应在事后对考察进行认真审核评价,做到学有所得。(4)自我学习

就是引导职员自学,这是对集中培训和在职培训进行补充的一种形式。它的优点是比较系统,可以将以上两种形式中学不到的东西系统的补充一下,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比较灵活。但是完全靠自学,缺乏必要的指导,会影响学习

效果。为了促进自学,地产企业应建立考试制度,职员们可以自愿参加,借此衡量自己所达到的成度。考试成绩放在人力资源部门,但并不与工资和升迁挂钩,只是作为促进学习的辅助手段。

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定位,是解决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基,一流地产名企的人力资源战略思想,其最根本特点是把人力资源从传统的管人,发展成为与地产企业资本、管控相提并论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意义在于它是连接企业、业务主线和员工的载体,并致力于对三者的价值贡献。把“人力”的因素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地位加入改善、巩固,与管理资本运营般地对待“人力”,从该意义而言,地产企业的资本与人力管理的“资本”是构成地产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地产行业,面临着宏观调控的强化,行业竞争格局的加剧,境外财团的涌入,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从系统经营的角度讲,阶段性地适应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篇: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显示,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的严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三加工”模式。

DDI对2006-2007年中国的主要大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包括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柯达、SAP、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过去12-18个月内人才流失增加了38%.其中73%的雇员是从前一份工作辞职过来的,24%的雇员已经有过3份或更多的工作,22%有可能在加入的次年离职。这些企业都难以期望新聘员工长期留任。他们对新聘员工作了一个预期任职时间的估算:工作1-2年内最可能跳槽的是独立贡献者、其次是专业人士和基层领导,跳槽周期要比美国和加拿大短得多。而中层领导和高管则相对比较固定,会有5-10年的留任期。

员工跳槽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缺少发展的机会、别处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在员工和HR的权重中排到前三名。薪酬过低、缺少奖励和认可也位居前列。

员工到底需要什么?加薪?升职?工作环境?很少有企业的领导者会经常这样问员工:你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改进呢?当许多重要的不满意日积月累,就像一座不堪重负的大桥,有一天会突然坍塌,而人们却很惊奇:为什么会这样啊?它一直都很结实啊!DD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刘伟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晋升的机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充满创意和乐趣的工作文化、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这些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员工积极性的丧失,最终跳槽而走。表面上看,缺乏晋升的机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充满创意和乐趣的工作文化、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导致跳槽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企业又考虑员工需要什么吗?员工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企业都没有深入地了解,换句话来说,企业没有结合员工的自身特点为员工作出职业规划,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没有目标,缺乏归宿感,必然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降低。这才是员工流失的根本原因。虽然有些企业为员工做了职业规划,但那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员工的自身特点做出的职业规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规划,只有把员工的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的员工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才培养需要“三加工”模式

鉴于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帝王职业顾问首席顾问李见明先生提出人才培养的“三加工”模式,彻底解决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

所谓“三加工”是指人才培养价值链上的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

粗加工是指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

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而这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本身为自我中心的培养,缺乏对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的培养。在大学生的就业力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指导,虽然近几年也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也只是从宏观层面的指导,对微观技术方面的深度指导还是相当欠缺的。在就业观念上,为了提高就业率,学校提倡“先就业,后择业”,混淆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用职业规划的思想指导学生,造成大量的学生职业迷茫,为学生进入企业留下了后遗症,这也是导致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一个根本原因。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于一个粗坯,所以把这种培养模式叫粗加工模式。

深加工是指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缺乏与市场接轨,企业招聘大量的毕业生由于缺乏技能,不能直接在岗位上得到有效的使用,企业根据公司发展的战略和岗位状况分析培训需求,成立内部培训机构或者建立企业大学利用内部培训讲师或者花高昂的费用外聘培训师对人才进行培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但出乎企业意外的是:工资加了,人才也培养成可以很好地使用了,却大量的跑了,为别的企业做了嫁衣。导致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学生进入企业本身就很迷茫,不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在学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的指导下,迫于就业压力,把进入企业作为一个跳板,在进入企业之前就注定要流失的;二是企业本身在招聘技术方面也存在问题,不清楚自身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即使知道自身需要什么样的人,在人才选拔方面也缺乏人才测评评估技术,选人不准。在人才的任用上,也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一厢情愿地把人才配置到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岗位上,而没有考虑人才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个岗位。一言以蔽之,企业为员工做的职业规划是从企业本身考虑的,而没有考虑人才本身的需要,没有把企业的员工职业规划和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没有达到双赢,只是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所以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叫深加工模式。

精加工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的培养模式。职业规划机构注重人才的内职业生涯,如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在的气质因素,会为人才理清适合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位、目前什么样的状况、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差距在哪里等等,结合外部职场环境指导人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根据岗位胜任力的特征模型,指出差距,有针对性的培训充电,让人才少走弯路,缩短成功两点之间的距离,把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平台,打造个人精彩的成功人生,所以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叫精加工模式。

综上:粗加工是学校从自身考虑、深加工是企业从自身考虑、精加工是个人从自身考虑。如果人才培养不采取“三加工”模式,核心人才流失不可避免;如果人才培养采取“三加工”模式:对学校而言,提高了就业率;对企业而言,找到了合适的员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减少了核心员工的流失;对人才而言,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平台,实现了个人的职业规划和组织的职业规划统一,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对职业生涯规划机构而言,推动了个人职业规划和组织职业规划的完美统一,彻底解决了核心员工的流失率问题,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高使命:把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下载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基于新形势下国有生产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

    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

    中国有哪些汽车生产企业

    中国有哪些汽车生产企业 中国现在有120家汽车厂、33家轿车厂。 中国十大汽车品牌榜中榜 1 北京奔驰 (知名品牌) 2 广州本田 (中国驰名商标) 3 一汽丰田/一汽奥迪/一汽大众/......

    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劳资科 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在权台矿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唱响转移发展主旋律,在异地再造一个新权台。所以未来几年将是权台矿强势......

    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和定位,积极探素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