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2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第一篇: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事关“争得××应有地位”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部门,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城市化的杠杆撬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一、加快

城市建设,必须拉大城市框架。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必须开拓新城区。××中心城区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区内水系交错众多,城市发展受限,从地理位置看城市主要发展趋势是向西发展。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是建设新区的首选之地,××城市建设要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目前之急的是首先做好三大工程:一是为了改善八里湖地区的交通条件,开辟新、老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好长虹西大道。二是为了营造八里湖周边景观、提升八里湖品位,为新城区的文秘杂烩网建设做好铺垫,推进环八里湖岸线的环湖路工程。三是根据城市防洪排涝需要和为了改善八里湖水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推进十里河改造工程,尤其是截污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这三项工程均是新城区建设的铺垫工程,将对全面推进八里湖新区的建设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城市建设,必须强推项目建设。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抓城市建设就要推进项目。今后每年必须新开工10~20亿元的城建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个施工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机制,做到开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我局负责长虹西大道项目建设。为此,我局成立以局长为项目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项目负责人的长虹西大道工程推进管理办公室,从全系统抽调最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前期手续、综合保障、实施www.管理等若干小组,集中办公,每两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发现问题当天上报,解决问题不过夜。与此同时,市建设局充分发挥城建系统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改造等其它项目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快城市建设,必须狠抓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安全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速度。认真抓住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把关。建立健全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关,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关,加大对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监管力度,把每个工程、每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优质工程,使之经得起社会的评价和历史的检验。

四、加快城市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建好一座城市,除了要有科学规划的蓝图外,还要看是否有精美设计、精心建造的经典作品做支撑。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强调精品意识,每上一个新项目,都立足高水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创优理念,确保“豆腐渣”工程与城建项目无缘,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行全国公开招标,用规范的机制选拔了一批优秀建设队伍,并坚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事事从细微之处入手,处处在精细、精致、精美上下功夫,从而构筑百年经典之城,形成眼睛为之一亮的精品工程,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特质和建设水平。

五、加快城市建设,必须打造队伍新形象。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已将目标任务明确,摆在面前的就是扑下身子抓落实,而队伍建设又是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强学习,高度认识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让广大建设系统干部职工都认识到,尽快启动城市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破解搁置项目难题的需要,是增强全市上下加快××发展信心的需要。二是在城市项目建设中考验干部,对敢于负责、勇于吃苦、完成任务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该推荐的推荐,该使用的使用。三是要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围绕项目抓服务,突出重点抓监督,强化责任抓效率。坚决落实许可审批事项、投资审批事项、审批时限,精简(缩短)3个30%的目标。(

第二篇: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建设

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建设《光明日报》2000-2-1第3版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东部地区已经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起 来,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并且形成了自我发 展的能力;西部地区则已到了难以继续承受东西部差距过度拉大带来的后果。为此,国 家必须及时调整生产力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西部地区 进行大开发,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内涵

历史地考察西部地区的开发,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始进行。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在 西部八省一市进行的“大三线建设”,为西部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建起了交通骨架,构筑了一批中心城市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为落后地区注入了现代工业文明。当前 要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与六七十年代的开发是不同的。六十年代开发的动因是战备,生 产力布局的调整是结果;这次开发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形成东西 部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开发的内容,前一次是发展军工、重工,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 地;这一次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这四个方面看似一般,实际上切中了西部的要害。

从基础设施看,西部是我国交通、通讯、水利等最不发达的地区;从经济结构看,是国有大型企业和军工企业最多、最需要调整的地区;从生态环境看,是长江、黄河生 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对全国影响最大的地区;从人的素质、企业的素质看,是全国教育 科技最不发达的地区。从这些方面切入进行西部地区的开发,是根本性的,对西部以至 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必须看到,西部地区内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总体落后,也有比较先进的地方,如一批中心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就比较发达。因此,在实施 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大体来说,可考虑分五个层次:对比较发 达的中心城市,要强化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同时,要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现代农业;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性城市,要贯彻“有进有 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对广大落后地区,要采取 多层次的技术结构,特别是各种实用技术,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对江河上游和资源富集区,要实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特别是森林植被保护)工程,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边疆地区,要从富边、强边和促进民族团结出发,给 以特殊的政策支持。

西部大开发的方式

西部大开发的方式,三线建设时期是由中央直接调动全国的力量进行的。这是一种 很特殊的方式,现在已不适用。但人们必须记住,西部今天已有的基础,是由全国各地 的建设者用血汗凝结起来的。没有三线建设,今天也不会有西部人经常感叹的“孔雀东 南飞”,东南沿海也不会有那么多优秀人才“飞”过来。现在时代不同了,我国正处在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进行西部大开发,必须有一套新的方 式。我主张采用一种非均衡状态下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方式。所谓非均衡状态下东西部协 调发展的方针,就是既要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推进它的现代化进程,促进珠 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三个经济增长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要采取有 效措施,在西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经济增长中心,并使它 与东部的经济增长中心密切联系起来,形成联动的格局。这样,尽管差距还存在,发展 还不均衡,但因为发展是协调的,差距就会在协调发展中缩小。因此,只有东西联动,才可能形成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如何实现东西部联动?有学者建议,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改为沿海、沿边、内陆三大地带,同时改变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政策,重点开发沿海、沿江(长江)、沿 黄(黄河)三大轴线地带,使之逐步成为主导我国未来发展的增长轴。这是一个很有见 地的主张,对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沿海轴线的开 发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再经过若干年,北起丹东,南至北海、钦州、防城港将形成一个 发达的经济带和若干城市群,形成北、东、南沿海地带联动的格局。沿江轴线的开发,通过浦东、三峡两大跨世纪工程建设,实际上已经启动。在长江沿岸已形成三大经济圈 和城市群:一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城市群,二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 中游经济圈和城市群,三是以重庆和成都为两极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和城市群。多中心滚 动发展,将形成东部与西南地区联动的格局。沿黄轴线的开发,实际上是东部的环渤海 经济区通过几条穿越黄河流域的铁路,推进西北地区能源、原材料的开发。这些铁路 有:秦皇岛到山西大同的大秦铁路,正在建设的河北黄骅港到陕西神府煤气田的铁路,天津港经北京、呼和浩特到包头、兰州再通新疆的铁路等。这些铁路都是围绕开发黄河 中上游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和稀有金属而建设的。通过这些铁路就可形成环渤 海经济区和城市群与西北地区联动的格局。在贯通东西轴线的开发上,还应重视从连云 港到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的第二欧亚大陆桥沿线的开发。这条铁路从江苏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进入中亚诸国,连接欧洲各地。它是一条贯穿东西、连接欧亚 的大动脉。充分发挥这条大动脉的作用,就可形成另一个东西联动的格局。如果国家在 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思想上作出上述调整,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就会形成,长期困扰我 国的东西部布局的两难选择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

当前的东西部联动,重点是开发西部。其中有两个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是长 江、黄河上游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植被的治理。长江、黄河上游森林禁伐、退耕还林还草,是关系全局、关系子孙后代的英明决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贯彻。但 必须注意解决如下问题:森林禁伐后,当地经济结构如何调整?伐木职工如何安置? 居民的能源如何解决?粮食如何供应?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如何弥补?若这些问题解决不 好,禁伐、还林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这些问题看起来是西部的事情,实际是全国的大 事。上游伐木用于全国,也贻患全国,为此,建立一种保护江河上游森林的全国性补偿 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个问题属于东西部联动之列,应引起重视。二是长江、黄河 上游水资源的开发。长江水资源十分丰富,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为中西部提供一千多万 千瓦发电能力的电力,为中下游提供防洪保障,但三峡工程本身仍需要有上游的工程来 保护。这个上游工程就是四川、云南境内金沙江上向家坝、溪落渡两个与三峡工程发电 能力相近的电站建设。有了这两个电站,三峡工程的泥沙忧患才可根本解决。黄河水资 源并不丰富,而全流域又多为少雨地带,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工程的统筹安排、用 水的合理分配就特别重要。而这方面的协调、联动较差,在西部开发中应作为一个重要 问题加以解决。

西部大开发的依托

西部的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总的来看,西部的城市化 水平甚低,发展很不平衡,除成渝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形成城市群。但直辖市重 庆,省会城市成都、西安、昆明、兰州、贵阳、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拉萨以及新兴 城市攀枝花、绵阳、德阳等,都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小城镇建设也有 相当大的进展。其中,重庆、成都、西安都已进入特大城市之列,昆明、乌鲁木齐作为 边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度有很大提高。西部大开发重点要开发这些城市,增强这些城 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中心;同时还 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对城市来说,特别是对大 城市和特大城市来说,必须有新视角和新举措。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建设是现代意 义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的实际利用价值今天早已超出尝鲜阶段和精英消费范畴而 得到迅速普及。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贸易、网上付款、网上教育、网上学术讨论以及网上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商机,让人目不暇接。据报道,上网网点已经 上亿,网上贸易额更是年年成倍增长,网络已经迅速地、真真实实地改变着人们的工 作、生活和社会交流方式,重新塑造和整合着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 新产业。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在中国到来。西部大城市与全国的差距,过去主要是交通 不便,而今的差距主要是信息闭塞和各种交通困难。作为经济中心西部大城市,应该以 最大限度地缩短西部与全国、全世界距离为目标,在信息网络建设上做出超常的努力,赶上以至超过全国的步伐,使在西部城市工作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和对外 交流方面并不逊于沿海城市。地处内陆的大城市如果能早一步进入网络时代,就等于一 下子缩短了西部与外界的距离,为西部打通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外部世界。可以说,信息 网建设是西部大城市进入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成都、西安、重庆等特大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 最集中的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高科技事业和高技术产业是必须扮演而且能够扮 演的角色,也是增强这些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的最重要之举。近年来,国家在科技体制改 革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进一步作出 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大决定。在这些决定和政策的促进下,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所为背景的高科技公司应运而生,在股市上已形成一个令股民十分看好的高科技 板块。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对这一机遇认识和行动则很缓慢,至今没有一家以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为背景的上市公司。有鉴于此,西部这些中心城市必须打破高科技产业发展 上的沉闷局面,集中力量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在一二年的时间内陆续推出几个 高科技的上市公司,进入全国的竞争行列;积极利用国家科研机构改革的机遇,促进科 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西部几个大城市,都有高等院校集中的优 势,应把发展教育产业放在重要地位,建成西部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应以现有城市和正在开发的资源基地为依托,沿铁路、水路、高速公路来推进,逐步形成若干个以现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一批新城市和小城 镇。要特别重视边境城市的建设,使之成为繁荣我国边疆、发展边境贸易、展示我国风 貌的重要窗口。

《光明日报》2000-2-1第3版

第三篇:城市建设建议

摆脱“鬼城”的包袱 对呈贡新城合理规划发展的建议

(云南民族大学 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201003402115)

呈贡,古为四朝名郡,有着古老“昆明人”的神秘和传说。而今,在沉淀千年的历史底蕴之上,呈贡成为大昆明中最具年轻活力的新城。这样一个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城转变是呈贡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建设为新昆明的行政核心区、科教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贸及旅游服务中心、新兴工业中心、未来昆明的休闲之都的道路上,根据规划,呈贡新城的产业定位方向,重点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附加值、低碳生活的新兴生活圈。

然而,作为一个正处于建设发展时期的新兴城市,它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新建住宅空置率过高,显得街头人少空旷,楼多人少,加上寒、暑假学生离校,让呈贡的人变得更加的稀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把呈贡称为鬼城。未来呈贡新区有文化产业集聚区、聂耳音乐厅、现代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等,同时,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打造知识密集量大的产业外包基地,产出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呈贡新区的文化含金量。如何才能实现合理的规划,实现呈贡现代化的发展?我认为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把握城市特点,合理规划新城布局、优化机构模式。

呈贡新区(城)的开发,首先要聘请一流的城市建设规划院所和城市发展策划团队,编制现代化新兴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在思路上,要体现“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探索线形城市发展道路。线形城市占用的空间非常小,它往往

在高速公路沿线或者轨道交通沿线修建,利用灵活多变的公共交通工具,混合城郊两种生活模式,有效地减低私家车带来的噪音和污染。同时,线形城市能够有效避免放射状、网状或者环状城市不断向外扩散,防止出现“摊大饼”的情况,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同时也使得城市发展的空间更广阔。科学合理安排好工业项目区、现代物流园区、生活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的布局。在措施上,要以园区为载体,选择和安排好一批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与此同时,注重区域一体发展,共同建设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或经济带。

二、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与城市建设有效对接。呈贡新区在产业发展上并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去盲目引进项目,而要依托昆明市级行政中心、云南省10所高校、地铁、中央火车站、云南白药等资源优势,有选择地招商引资,有选择 地布局建设产业园区。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密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筛选、编制、储备一批产业项目,通过宣传推介、内引外联,引进投资引进主体。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产业集聚度高、财政贡献率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北安。要积极吁请省政府在装备制造、新材料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力争把呈贡设成为我省新兴的现代化大都市。

三、搞好城市经营,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

要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活

化资本,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发展新路子。要实行多元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秩序,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打造城市投资洼地效应。要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投入,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以旅游支柱产业为龙头,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依托滇池湿地、三台山历史文化基地、万溪冲水果之乡、呈贡老城文化,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城乡餐饮、宾馆、交通、土特产、文化娱乐等旅游经济。要突出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提高宾馆餐饮业的接待能力,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发展富有民族风情的文化娱乐业,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要从改善城市形象角度,有计划改造一批道路设施,建设“形象路”、“景观街”,使它们成为城市的风景线。同时,要加强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工作,提高城市道路养护标准,保证城市道路运行的安全和畅通。强化城市道路的路政管理,重点加强停车占道的管理,彻底清除“马路市场”,严格占道审批制度,实现大中城市无非法占道市场。要根据街道的不同功能,发展高效、节能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在主要街道实现线缆入地,搞好城市的“夜景工程”。要集中力量解决好城市供水问题,根据财力、物力的可能,加快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努力改善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大力发

展公共交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城市普遍存在的大气、噪声和垃圾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要有计划地搞好旧城改造,重点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棚户区、危房区的改建。城市政府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和管理办法。要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环境质量。要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调整路网结构,提高道路密度,使城市道路呈网络化、层次化,形成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

在不同时代和地区,人民对城市的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也不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永远变化,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会更为自觉地运用知识与想象力和创造力,规划城市的发展。因为地理、资源等优势,它成为新昆明的核心,并因新城建设的时空便利,拥有了创新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的前提,呈贡注定是一座幸运的城。在一个个追赶繁华的城市中,呈贡有了不一样的故事,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曾描述的,呈贡新城:“呈贡是昆明——中国西南重镇之一——附近的一座新城。”但是,城市发展模式并不是理想化的“定位”、“选择”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创造的。建设一个新兴城市,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为在新城市生活的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这样才是最适宜人居住、最适宜人发展的新城市。因此,百万人口新城市的建设不是种白菜,几个月就有收成,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20年,甚至上百年的精心经营才能建成。

第四篇:2020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2020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形态,是X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突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慧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市及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开通“X”三农热线和惠农手机短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乡镇、生产基地的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信息平台。

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取得实效。全市共有X港核心港区等X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分别达X个和X个。

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X年底,X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达X家,在淘宝和天猫店注册的网络零售商家超过X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亿元。

(二)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项目建设实现扎口管理。研究出台了《X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实行年初申报,由市电子政务联席会议集中审核,未经审核的财政部门不予安排预算资金。

二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从基础平台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四个方面,规范整合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基础资源。

三是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府累计投资X万元,启动建设政务数据中心,已有社保、民政、经信等X个部门的X项应用系统入驻中心。

(三)信息基础设施及民生应用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教育惠民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累计投入X.X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市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录制成X

万余条教学微视频,全市近X万中小学生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免费学习。

二是“三网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以入选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高清城市工程。截至X年底,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达X.X万户,光纤到户达X.X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端口X万个。

三是公交出行更加智慧。公交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现统一储存、统一管理,通过X掌上公交及公交站台实时信息显示,使乘客能随时随地获知X公交各种静动态营运信息。

(四)城市建设管理更加优化。

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完成建设。市政府与国家及省测绘局共同推动包括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典型示范应用等内容的“数字城市”、“天地图·X”工程建设,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

二是数字化城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数字化形式,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责任,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由以前的不到X%上升到现在的X%以上。

三是城建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由政府投资X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的“X数字城建指挥中心”于去年X月投入使用。该中心通过大量城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对住建系统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统一监控指挥。

二、存在问题

X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尽管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信息化发展趋势、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及群众的美好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所建的信息化项目已包含了部分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应用系统,各部门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但由于上下不贯通、左右不衔接,部门之间缺乏业务协同,各系统不具备信息自动抓取、实时服务等功能,导致数据多却用不上、有信息但找不到。

同时,各部门应用系统数据格式不一,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

(二)重视程度及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X智慧城市建设见事早,政府部门行动快、有亮点,但受市政府人员变动及牵头部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统筹推进缓慢,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标准体系制定等主要任务尚未完成,有的仍处于启动阶段。

虽然市政府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但相关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作为牵头及主管部门的市政府办及市经信委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不足X人,力量明显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匮乏。

由于信息产业发展滞后,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不足,能够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分析需要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高级人才和团队缺乏。

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导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衔接不紧甚至脱节。受区位环境及薪酬等因素的制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各地普遍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

(四)信息应用及智慧产业发展滞后。

有统计数据显示,X年,X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X.X、工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X.X,低于X.X、X.X的全省平均水平。部分企业对实施“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意识不强。

与临近的X市相比,X国家及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为X家,X市有X家;软件企业为X家,年业务收入仅X.X亿元,低于X市的X家、X.X亿元。

三、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X长远发展。市有关部门要从区域和全局的高度。

紧紧抓住新一轮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政务更加高效、产业更加优化、民生更加幸福、城市更加宜居。

(一)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为抓手,加速资源整合,推进政务管理不断优化。

一是完善政府网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的信息公开、在线办理、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服务的“一站式”、并联审批门户网站平台。要尽快建立政府监督平台,制定电子政务监察标准,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与电子政务虚拟大厅的融合,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相关部门协同办理和并联运行,为社会大众提供无接触式管理与服务。

二是提升政务信息共享水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行政资源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形成统一管理系统下的信息共享运行机制。要以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三是创新推进城市管理。按照省政府《智慧X行动方案(X-X)》的要求,创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模式,在现有数字化城管的基础上,将市区范围内的街道、社区一并纳入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范畴,拓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加快建立可视化、协同化城乡建设管理智慧应用系统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以推进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目标,加强规划统筹,引领智慧城市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及统筹推进力度。智慧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周期长、投资大,各试点城市无一不从规划入手,发挥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围绕“优政、强企、惠民、美城”的总体目标,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十三五”规划,加快编制涵盖全市各部门、医药园区、经济开发区、数据产业园区及各市(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和标准体系,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信息安全等体系架构。

二是增强工作紧迫感。要围绕省政府X年建设沿江智慧城市群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立足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高度来认识,作为市委、市政府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谋划,作为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X”X

篇章的重要举措来推进,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体系。进一步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高位协调作用,按照人事相宜、人岗匹配的原则,尽快建立有职、有权、有责、有人的专职工作机构或专业团队,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督查的协调推进体系。要建立有本地专家参加的决策咨询机构,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开展咨询评估,为决策和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打造惠民工程为重点,拓展信息应用,促进民生更加幸福。

一是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拓展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议参照芜湖市做法,实施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公安、社保、民政等基层力量,推动政府管理服务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实现让共享信息帮助百姓去“跑腿”的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

二是加快市民卡建设步伐。建议学习嘉兴市依托社保卡、建设“多卡合一”市民卡的成功做法,把市民卡建设作为信息惠民的突破口。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部门业务协同,整合各项服务应用,推进社保卡、交通卡、借书卡、诊疗卡、旅游卡、银联卡等的功能叠加、集成合一,使市民卡“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变为现实,让市民切实享受“一卡在手、方便无忧”的便捷生活。

三是打造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自助化的智能服务。重点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专家咨询、报告查阅及医疗信息跨医院共享利用等服务。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四)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

一是推进智慧农业持续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信息技术在畜禽养殖、温室大棚、露天作物栽培和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感知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要抢抓“互联网+”和“中国制造X”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动员引导行业、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机联网”、“厂联网”等生产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战略在X落地生根。要依托医药高新区(数据产业园),加快打造具有X特色、全国有影响的大健康数据平台和云中心,推进互联网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形成高端的“医、药、养、游”产业链和集聚效应。

三是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尽快出台《X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探索MXC(生产厂家对消费者)、OXO(线上对线下)等新型商业模式。要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理念,以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为重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五)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关键,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全面梳理分析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需求的人才类型和数量,研究制定智慧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要坚持人才为本、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和激励机制,依托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加快培育领军型、创新型行业精英和复合型、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二是创新工作理念。以政府统筹、市场运作为建设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创优财政资金使用办法和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化模式,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吸引投资实力强、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市场公认的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或运营商,定向支持X智慧产业发展。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通过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大社会舆论宣传。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要加大智慧城市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鼓励各部门、单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全民信息应用技能和获取信息服务的能力;通过论坛、讲座、体验馆等形式,展示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篇:为加快商丘市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商 丘 市 物 流 发 展 现 状 和 前 景学院:新联学院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015174064

姓名:王振

河南商丘市着力打造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摘要: 为加快商丘市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步伐,2009年5月-8月,亿博参加了商丘市中心城市现代物流专项概念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在研究商丘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商丘城市总体规划、商丘市“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及商丘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商丘实际,科学性、创造性地提出商丘中心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编制物流专项概念规划

(2011年5月)一座座塔吊高高矗立,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滚滚“车河”川流不息,施工场面如火如荼,一座新城呼之欲出。未来几年,在商丘市主城区的东北部,将再造一座商贾云集、物畅其流的“新城”,这座“新城”,就是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关键词:物流集聚区,物流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第一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我市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度加快。我市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因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建设。“十五”期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80亿元。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24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438公里,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25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7.7公里。2005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82934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完成253242万人公里,货运量2581万吨,客运量4417万人次。该市发展信息化,建设“数字商丘”,首先以推行电子政务为突破口,于2004年建立了政务专网、政务内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及信息资源库。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也得到初步发展。2004年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利用国债资金建立了完善的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商丘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也准备投资800万元建设GPRS智能运输系统。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年末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0.4万门,固定电话总户数达到90.1万户;移动电话总户数达到101.3万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4.3万户;小灵通用户达到11.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79445户。

商丘地处河南东边,为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200公里以内,主要包括河南的商丘市、濮阳市、开封市、新乡市、漯河市、许昌市、周口市,鲁西南的菏泽市、济宁市、枣庄市,苏北的徐州市、宿迁市,皖北的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及所属的60多个县,辐射区域总人数约1.6亿人。

物流集聚区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内中州路以东,晨风大道以西,农贸路以南,民主东路(睢阳北路)、胜利东路以北的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3.28平方公里。物流集聚区2010年底开工建设了飞达路、商均路、梁王路、沙河南路四条道路。四条道路总长8.7公里,总投资3.6亿元(含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目前四条道路建设全面铺开,预计下半年工程竣工通车。

物流集聚区是全省规划发展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是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三大物流集聚区之一,已列入河南省2010年服务业提速计划,也是商丘市规划建设中的11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一个物流集聚区和市级集聚区,是商丘市“一个中心一个枢纽三个基地”发展定位中三个基地之一,是“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丘市打造商贸物流集聚基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点:纷至沓来的签约项目

招商引资,紧抓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天字号”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建设进程。同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国家扶持、招商引资等各种渠道,谋划建设了一批大型物流项目。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扩建工程,总投资1.7亿元,其中含国债项目2784万元,主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商丘光彩大市场,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已经建成。中原车城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已经建成。其它还有商丘成品油储备库一期工程、商丘交运集团豫东物流中心、商丘钢材大市场、中意建材商城、丹尼斯大卖场、京九建材市场、商百购物休闲广场、永城发展广场等大型物流项目。这批项目的建设为该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目前,物流集聚区已有三大项目成功签约,它们分别是:由台湾富霖国际投资集团首期投资45亿元的商丘富霖国际物流港项目、河南天宇集团总投资约15亿元的商丘龙润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上海亿丰集团投资12亿元的豫东国际工业物流

园项目。

物流集聚区已与省内外近百家企业进行了洽谈,与20多家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目前已有白云仓储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2家企业奠基开工,有6家企业进行了选址,分别是:投资1.3亿元的京港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投资6亿元的中原国际商贸城、投资1.2亿元的商丘(美的)家电综合仓储物流中心、投资1.5亿元的中国商丘国际商城、投资2亿元的多美滋豫东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油脂仓储项目。

第三点:科学协调的发展布局

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以冷链物流、建材为主导产业,布局仓储区、配送及物流加工区,区域分拨中心,集装箱散装中心,陆港口岸,物流装备制造区,农产品、建材分拣、加工、分拨区,医药、化工物流区,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综合服务区等10个功能区,为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和规模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已有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光彩大市场、白云副食品批发市场进行适度拓展和完善提升,建立以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冷链物流装备等关联产业延伸配套,商贸、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基地,实现企业和项目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基本完成集聚区现代物流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三大产业体系架构建设工程,培育发展成为商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造宽松发展环境,粮食、棉花、农产品、食盐、烟草、药品、煤炭、汽车、连锁零售物流等专业物流市场发展迅速。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依托完备的仓储设施、铁路专用线等,向加工领域延伸,扩大粮食产业链条,与河南白象集团合作建设日处理小麦1000吨的河南白象棉业有限公司,并准备上马5万吨粮食期货交割库。自2004年开始,我市进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已经有7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改造,今年还有12家企业正在进行改造,与之相配合的检验检测系统也已建成。商丘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行良好,药品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第四点: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

领导关注,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得到重视。首先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为该项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8月我市就安排市计委要抓紧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实施意见,提交市政府研究。2003年9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商丘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组。200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商丘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把该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具体措施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构筑以陆上交通枢纽为主的货物运输平台,以物流园区为主的企业发展平台,以商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商品销售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服务平台。同年,市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几次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05年我市开始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第一次作为一个专项规划出现。按照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一部署,全市物流统计核算工作于2005年进行了初步尝试,2006年正式纳入统计局日常工作。市人事局也招收了大量现代物流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充实到政府部门和重点骨干企业。

多种方式培育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组改制步伐,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方式方法,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丘市运输总公司改制成为商丘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豫东物流中心,并对县级运输场站进行了扩建。中邮商丘物流分公司依托邮政网络大力支持工农业发展,而且逐步深入农村市场,支持商丘新农村建设。商电铝业运输有限公司依托集团铝电工业,积极为企业自身服务,并逐步向外开拓业务。传统物流企业逐步向现代物流业企业转变,物流业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一批中小型物流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拓展业务领域。这些物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加快了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业务的分离和外包,促进了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点:前景广阔的发展势头

2010年物流集聚区经营(销售)收入106.69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73.9亿元、光彩大市场5.8亿元、白云副食品批发市场3.9亿元、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8.1亿元。

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亿元,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到2015年,地区

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建成区面积6.1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8.5万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建成区面积13.2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3万人。

第六点:未来发展规划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消费热点。商贸流通业在我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以商贸流通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物流业市场发展。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农副产品、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市级市场为中心,县级市场为骨干,乡镇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服务网络。建设综合及专业性龙头批发市场,培育光彩大市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中原车城、钢材大市场发展壮大。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了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积极推动连锁经营向多领域和深层次发展,鼓励零售业、餐饮业、电脑软件、汽车、家具、建材、房产中介、家政服务、旅游、教育培训、烟草、医药、书刊发行等行业开展连锁经营,并向乡镇农村市场延伸。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从起步期步入发展期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该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市按照“全面提速、振兴商丘,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做大作强物流产业,把该市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3]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J].中国集体经济

[4]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家信息

[5]黄昌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下载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在农村村落的建设中,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有新时代居住特色的创新。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行中心村建设,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定稿]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数字化城管”平台的建立,对城市管理工作和城管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1

    把握好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关系城市建设既是提升地方形象、实现和谐人居的现实需要,又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江苏省建湖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5篇)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原文发表于《政策瞭望》2010年第4期 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了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

    关于我县城市建设的建议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关于城市建设的建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在城市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

    中心城市建设表态发言材料

    打造现代化新城区全面提升集聚承载力 XXX (2012年X月X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奋力抢抓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新机遇,主动策应“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

    关于加快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关建议措施

    加快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是龙头。要在做好山区人口、资源、环境状况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镇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当前,重点是从基础设施建......

    黄奇帆: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本站推荐)

    黄奇帆: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闻稿件)市长黄奇帆昨天在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及民防工作会上指出,要结合重庆城市化发展的特征,适应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