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二十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二十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及其普遍意义(二)
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和主要特征
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指导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思考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部署。成都市以“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来统领城乡发展全局,尝试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并致力于以此破解二元结构和“三农”难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地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公平的增长构建和谐的社会。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概约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二元结构”。摸索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性经济发展极的扩散效应,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政府创新制度环境,市场活化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可以看出,成都市运用政府和市场这两支手,以改革旧体制去打破城乡分治的政策环境,激活生产要素,用一体化统筹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性实践。成都市的这一实践,在方法和路径上可以作出如下的细分和概括: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立足多元特点;
创新制度设计,促进要素流转;
聚焦公共产品,连结城乡发展。
――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这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鲜明特色。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必然首先要有定位,其次是规划,然后是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选择。关于定位,成都市委[2004]7号文件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这一定位,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政府行为展开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并且提出,到2007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政府规划推动”在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体现为:着眼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规和城市总规修编,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和特色,突出抓好县域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成都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域内的乡镇行政区划、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关人员分流、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区域重点镇建设、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等着力点,形成了思路清晰、前瞻性强的系列政策,牵住规划这个牛鼻子,来体现和形成政府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图,对各类资源配置主体给出政府的信号。规划实行了城乡一体的制度安排和推进之后,成都市委、市政府大张旗鼓地在2005项目年工作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办法,尤其是围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突出区域比较优势的项目,延伸价值链和关联度高的项目,能产生集聚效应,统筹“三个集中”的项目,目标明确地激励各类资源配置主体做出相对理性的预期和分散的决策。从而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扭住不放,落在实处。
――强化产业支持,立足多元特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必须建立在不断做大做强的产业支撑基础之上,融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对此,成都市委、市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布署。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成都市非常坚决地走工业集聚发展的道路,主要工业布局在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国家级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两级工业发展区为载体,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六大工业基地,以期逐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三大工业经济区域。与此同时,特别强调在中心城市和区(市)县政
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注重业态转换和结构的升级。但是,市委、市政府强调,在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就要走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在沃野千里的都江堰灌区优化种、养业布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农业的产业化来具体落实和有效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一点的意义尤为重大。相较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普遍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大大偏低,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改善,资本存量不足(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资本增量稀缺,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落后,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已经并且还将面临严峻挑战,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和转移路径在此仅具一种理论上的意义。以农民身份转移为重要标志的城乡一体化,必须要通过农业的产业化,通过拉长第一产业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作业链、价值链,通过对特色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以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及其配置机制,才能具备可持续的基础。令人欣慰的是,成都市在不断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冲动和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催生出若干这方面的典型。比如,成都市锦江区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成都郫县的农科新村,成都邛崃的花楸村等,都是立足自己的特色资源禀赋,针对中心城市大市场的有效需求,转换业态,输出长项,成功地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立足多元化特点,适度低层次起步,汇集多数农户参与,取得良好效果。此外,成都市蒲江县对自己有特色的苹果和茶叶生产就采取典型的拉长价值链、形成产业化的作法(从茶叶和苹果种植的土壤改良开始,到良种提纯、植保、市场营销乃至于副产物综合利用,如茶多酚提取),有力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的增收。
――创新制度设计,促进要素流转越是有效率的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就越强。城乡一体化的要旨所在,就是要让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信息尤其是劳动力,都可以按照人本的思想和逐利的原则,在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流动起来,可以在资本的粘合下,最大化自己的要素收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不同市场主体、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这是经济效率得以产生、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基础。而要使这一要旨得以实现,就必须打破数十年计划经济形成的城乡分治、部门歧视的制度性障碍,通过创新制度设计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体现,落到实处。
成都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要害所在,重点围绕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先后就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以及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流动密切相关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元化户籍管理等城乡一体化工作要点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并鼓励各区(市)县政府大胆的自下而上地创新。成都郫县县委政府根据本县地处中心城市近郊、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特色农业潜力较大、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观念相对较强和县域内交通条件发达的特点,与中国联通公司联手,着力推行“城乡信息一体化”,让可以帮助农民加快产业化步伐、增收致
富的现代信息手段(包括普及到每一个村的Internet 网络,以短信方式发布的包括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良种供应、化肥和农药价格、相关农产品供求行情等)成为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依据,极大地扩张了市场半径,使凝固在自然经济小生产方式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得以在社会化生产方式中流动。对农民来讲,致富增收的前提,就是要素的流动。在成都双流县、温江区、郫县等区(市)县,以“公司+农户”或“协会+农户”的形式,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些农林产业或经济作物,遵循样板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较有力度地进行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流转过程中,一方面在土地集中经营中获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使农民在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租金、保证正常生活收入水平的同时,还促使农民转变为规模经营大户或农业产业公司的农业工人。这种由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转变所引起的农民身份乃至思维方式的转变,影响深远。成都市金堂县由政府牵头并构筑平台,形成组织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该县与广东的东莞建成了劳动力供求的信息网络,专门运送农民从金堂到东莞的班车,政府出面组织的民工权益维护机制以及针对有效需求的人力资源培训,深得民心。――聚焦公共产品,连结城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监管经济秩序。在以政府行为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的行为边界是以市场失灵的边际为止。这一作为空间,在性质上主要不是竞争性资源配置,而是以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性约束为主要手段来创造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前置性条件时,政府最大限度并且没有歧视地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就成为政府的主要作为空间。成都市委、市政府采取政策资源组合配套、系列推出的方式,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针对“乡”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卓有成效地用“看得见的手”来聚焦和供给公共产品,其具体着手的切入点是:加强农村的教育工作,教育强乡(镇)建设工程,帮困助学工程(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农村普通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的管理,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两网”的建设,农村医疗救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市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农村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农村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中心城区农民新居工程,等等。
第二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2004年2月6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成都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条主线,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力促农村居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总体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抓好第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三个转变”,不断增添城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坚持正确处理城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2、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城市规划第一区域的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及成都高新区,要围绕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100%的目标,着力推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和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城市规划第一区域的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县和第二区域的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应把重点放在区(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着力推进城市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职能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农
村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城乡合理分配制度。到2007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二、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3、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格局。规划是龙头和基础,要增强规划意识,高度重视城乡一体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要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4、抓好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城乡一体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小区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五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三、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5、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产业支撑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动力。要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出发,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工业主要布局在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中心城市、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依托的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打造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六大工业基地,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三大工业经济区域”,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在中心城市和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重视大型工商企业的配套协作,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开发附加产品及服务项目,延长产业链。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强力支持。
四、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7、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要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220万人以上。市和区(市)县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
8、逐步建立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04年,将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享受城市社保标准。对土地未被征占农民,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保制度,确保土地被征占后就能享受城市社保标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供养标准,探索建立优抚和五保供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五、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9、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成都市域1小时公路交通圈和都市区半小时公路交通圈。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完善旅游公路网,全面提高通行能力。着力抓好区(市)县城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区(市)县、乡(镇)、村水泥(沥青)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5年累计新改建公路1000公里,2004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10、加强城乡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探索水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新途径。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5年累计完成江河堤防整治50公里,完成标准化渠系建设2500公里,完成45万亩山丘地区微水治旱任务。
11、加强城乡生态建设。以“三治一植”为重点,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5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六、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12、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市)县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以区(市)县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市)县、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
13、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管理,保证农村用药经济、安全。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14、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以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重点,加强农村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乡村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和服务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培育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七、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
15、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本市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对外地符合政策迁入成都市农村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依法享有和履行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到2007年,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从2004年开始,对全市范围内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登记为“居民户口”;2005年完成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及成都高新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区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工作;2007年完成其余县(市)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全部登记为“居民户口”工作。
16、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对符合城市规划功能已集中改建的农民居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市和区(市)县政府依法确认为国有土地后,可不再进行房屋拆迁,农民住宅纳入城市房屋管理,可以直接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着力探索完善城乡居民房屋统一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住宅产权属性和社会功能等同化。
17、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营利性水电、交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建立完善耕地平衡管理新机制,实行有偿平衡用地指标和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平衡的制度。
18、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凡零散的“农转非”不足1000户的,并入相邻城镇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好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过程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接转换工作。妥善处置好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过程中原农村社区的集体经济,不准任意平调或挪用,原则上实行股份合作制,将集体经济产权量化到人,股随人转,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19、发挥金融支农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支农作用,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壮大资金实力,加快综合业务网络建设步伐,增加信贷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对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以优质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鼓励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投资开发组织,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
20、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各级财政要优化支出结构,逐步规
范城乡税制。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5年内,把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负担逐步转为各级政府财政负担;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全局性的问题。
八、切实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
21、统一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关系到农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且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三最”目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22、合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部署,集中领导力量和工作精力,坚持和善于统筹,勇于和善于创新,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工作。成立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承担日常工作。各区(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市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顾全工作大局,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决问题,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抓点带面,搞好示范带动。
23、加强督查。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部门和牵头部门要对各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市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具体配套政策,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执行;各区(市)县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
第三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按: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经验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本站特辑“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如下:
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
成都地处西部,在新的时期既面临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处于产业梯次转移加快、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另一方面,又面临长期积累形成的直接影响和制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既面临发达地区竞相发展的竞争压力,但同时必须承担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天府之国”基本农田保护的重大责任;既面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等等。中共市委、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于2003年10月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导致的“三农”问题顽症,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
一、成都的改革实践综述
三年来,成都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顺应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规律,走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三个集中”即努力促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工程”即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六句话”即坚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集中”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抓住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相融。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并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条件;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进一步带动了产业和城镇发展,同时也为土地规模
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又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体制创新探索
(一)打破城乡分割,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力量。建立一套适应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最终目标。三年来,成都市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在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
1、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分工,实施了流程再造、集中服务、阳光行政“三大举措”,建立了全国首家省市同址办公的政务服务中心,推动治理模式、行政职能“两个转变”,先后调整或取消了60%的行政审批事项。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行政监督的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实施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强化了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织保证。我们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党管干部与民主选举干部有机结合、党管农村工作与村民自治工作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上,坚持逐步逐级、由点及面,不搞一刀切;在村社层面,全面推行“两委”差额直选;在乡镇层面,逐步推进以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方式的基层民主改革;在机制健全上,引入了党内罢免、党员质询、公开述职、党务公开、决策咨询、情况通报等作法,先后制定近20项相关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大力实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改进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了市级财政对困难区(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初步建立起了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4、全面开展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优化乡镇布局,调整乡镇职能,撤销了27%的乡镇,精简分流5000多名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在巩固乡镇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村由4345个调减为2288个,减幅为47.3%;村民小组由37085个调减为33014个,减幅为11%;村干部由19250人调减为10812人,减幅为43.8%。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街道办事处,改村委会为社区居委会。
5、创新农业管理体制
市级撤销了市农牧局,组建市农业委员会,挂市委农工办牌子,将市农机局并入市农委;五城区撤销了农业局等机构,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14个郊区(市)县撤销了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等机构,组建农村发展局,挂农工办牌子。这些改革,不仅整合了农业行政管理资源,而且创新了“三农”工作机制,促进了“三农”工作协调联动。
6、统筹实施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成都市打破城乡界限,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满覆盖;成立了水务局,统筹城乡水务、水利的建设和管理;组建交通委员会,建设城乡一体的大交通;整合了林业和园林局,统筹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广大农民做好服务工作。
7、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市委、市政府成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大力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申请央行票据及化解不良贷款工作,增强其服务“三农”的能力。截止2006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1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7.3亿元。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从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起,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作为统领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从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制定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公安局关于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成都市征地
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搭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顺利实施这项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既要加快发展,同时可调控资源又十分有限。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打破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城乡一体化为城市经营创造的广阔空间,着力做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场化配置以土地为主的城市资源;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将民间投资主体引入到工业园区的建设、经营管理中来,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开发经营管理工业园区;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四是以市场化手段开展农户拆迁、新居建设等工作,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
三、初步成效
2003年以来,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为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工业集中集约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55.7%,园区产业集群雏形初显;二是土地规模经营步伐加快,2006年1—9月全市农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达133.5万亩,同比增长17.4%,同时,土地规模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桔、猕猴桃和花卉等产业带初步形成;三是农民向城镇集中进程加快,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引导兴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确定了799个城乡新型社区,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用房900多万平方米,2006以来城镇面积扩大7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近8万人,集聚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四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5元,增长10.2%,初步形成了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2006年1—9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7亿元,增长13.6%,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城乡消费较旺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也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增加值达到147.5亿元,同比增长4.7%。
实践证明,从“三农”问题开篇破题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抓住了影响成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是符合成都实际、实现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目标的积极尝试,对于
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先后分别到成都的锦江区、双流县等地进行了视察。同时,海内外新闻媒体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成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将加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定不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事关成都发展全局的战略推行下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构建和谐成都。
第四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七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七
理念是金——双流推进深入推进“三个集中”纪实
“现在,我们这里出现了农民主动要求拆迁的现象,政府的工作进度反倒赶不上农民的愿望和要求。”2003年11月,时任成都市双流县委书记冷刚同志自信的表态令慕名而来的中央媒体记者大吃一惊。在国内一些地方圈地运动侵占农民土地权益事件频频曝光的背景下,双流,这个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第一的经济强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套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办法。当年,全县经济在高基点上快速增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8.3亿元,财政收入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77元,比上年净增260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西部第一。这令人振奋的成绩从何而来? “小县相拢合,蒙蒙数百家;果蔬争晚市,樵牧乱晴沙”,距成都市中心10多公里的双流,是座有2300多年历史的县城。改革开放以来,双流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然而城乡二元体制一直是困扰发展的“老结”,88万人口中还有70%以上为农村居民,人均耕地占有量很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什么效果不佳?”成都市的决策者在反思。只有减少农民,只有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是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脑子中“时常描绘的一幅图画。”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双流与其他四个区县承担了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试点重担。
双流县域经济实力长期居我省十强县之首,成都向东向南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双流迎来大发展的良机。双流东部、北部成了大开发的热土,工业园区、教育园区、成都南城、农业产业化片区等相继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土地资源大面积重新配置,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城乡一体化加快。由此而产生的3个涉及面宽、十分尖锐的问题摆上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农业生产路在何方?农民失地后如何致富? 县委书记冷刚说:“这项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大胆实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才能闯出一条成功之路来。”双流人民在实践中作了回答。
九江、东升、华阳、黄水、文星、大林、永安等乡镇,从本地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下功夫做好三篇文章:创办工业园区,推进企业到园区实行集群化生产,发挥最大效益;以乡镇、中心村所在地为基点,有计划地兴建农民新城,力促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向市民的历史性转变;土地向种田能手、养殖大户等集中,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有限的耕地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等。
双流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这些新创造、新经验,把群众的创造升华为指导全县发展的 “三个集中”的创新思路: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向园区集中,聚集经济要素,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加速农民变市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土地向业主集中,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农民的转移、转化创造条件。
揪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不放
“工业向园区集中”,绝不是招商引资的一个战术问题,而是这样一种关乎全局的良性循环:产业聚集带来人气聚集,人们的消费需求吸引商业、房地产业逐利而来,园区周边土地升值,政府通过土地拍卖换取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工业发展了,更大的效益还在于推动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
靠种地,一亩地只能养活1-2个农民,“种金子都难致富!”;靠工业生产,一亩地可以解决7人左右就业。小账算清大道理: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能吸纳大量农民就业、实现农民身份转变;同时,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后,收入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推进城乡一体化,得揪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不放!走进双流的工业园区,满目苍翠,生机盎然。环绕着几大工业园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两旁的绿化如绿色的画卷,缓缓舒展,伸向远方。工业向园区集中,政府投资建设的水、电、气、路、光纤等基础设施高起点、高标准、配套完善,避免了过去一村一镇的重复建设,土地浪费,也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绿色的投资环境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更体现在软件服务上。“过去企业围着政府转,现在政府围着企业转。” 现在的双流县政府,被企业称为“企业发展的‘110’——有难必帮,有忧必解”,大到各种执照,小到门口垃圾桶的设立。
随着工业向园区集中带来的生态、服务环境的优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双流招商引资正在发生“核聚变”,招商的档次提高了,协议过亿的特大项目就有二十个,引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三家,工业园区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工业集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
土地里种出金娃娃 县委书记冷刚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下乡,看到一户姓刘的农民,12亩耕地分成了46块,最小的一块只能种下3棵树。冷刚深受震动:“这样的生产方式,资源效益很低,农民根本不可能致富。” 川西的农民增收难,难就难在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没有解决好。土地向业主集中,就是要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原则下,让那些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种粮大户从农民手里租种土地,使土地成片,实现规模种植,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
随着一个个业主各显其能让土地生金,业主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果王公司租用永安镇建军村的土地,工厂化规范种植的一千多亩红提葡萄等优质水果,无公害、无污染,远销各地。现代生态农业,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观光;新的种植技术、种植理念也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建军村二社的苏炳忠种着十一亩地,用新技术种了六亩红提葡萄,他说,现在一年的收入等于过去五年。
彭镇金湾农庄的花木种植大户宋德培,从农户手中转租土地发展观光农业,在近三百亩的土地上,鲜花盛开,苗木成行,使这一带的环境变得赏心悦目,一位投资者在彭镇考察,顺路参观了金湾农庄,高兴地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公园,我的工厂建在附近,员工下班来转转,比城里的公园都舒适。”
土地向业主集中,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全县重组土地26万亩,涉及农户6.9万余户;引进培育规模业主1053家;引进资金5.18亿元,规模开发经营土地6.85万亩,吸纳本地农民参股经营2.6万余人,带动务工农民人均增收106元。草莓、枇杷、梨子、牧山麻羊、云崖兔„„大批优质农产品不仅占领了成都市场,还远销俄罗斯、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做个真正的城里人
农村城镇化,工业的发展是诱因,发展工业,工业向园区集中,需要占去农民的土地。失地农民怎么办?土地向业主集中,离开土地不再耕种的农民做什么?让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失去利益,离开土地的农民具备继续工作的能力,至关重要。冷刚书记说:“农民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应该是城市的享用者。要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实惠和文明。”
“安居才能乐业”,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农民的安置、住房问题。与许多地方一样,双流也走过一条先发展、后规划的路,随着村村招商建厂,有的农民已经多次搬迁,由于农民经济能力不均衡和规划滞后,往往是各自为阵,点面散乱,以至出现城市里的村庄,农民还是养牛养猪,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大大增加了公共设施的投入。现在,政府采取统一征地,成建制拆迁安置、同步作好农转非工作的方法,规范化建设统建小区,多形式安置失地农民。
率先推行农民多层公寓建设的燃灯小区,道路整洁,鲜花绿树,还有公共健身设施。公寓楼内宽敞明亮,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布局合理、舒适。小区居民刘丽说:“跟农村比起来,住房条件改善了,我们家住房面积有二百多平方米,小孩上学比较近,小区新开了几家超市,购物也方便,路也好。现在我在厂里上班,经济效益还可以,不像以前种田那么累。”
越来越多的农民搬进了这样的新公寓。文星镇紧临双流国际机场,他们提出了的“市场化操作、公寓式安置”的“文星模式”:以土地置换的方式,让企业承担公寓所占土地拆迁农民的安置、补偿费用、基础设施配套等费用。政府将过去开发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的补助费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蜀星花园”是位于文星镇的公寓式居民小区,就是以“文星模式”建设的。公寓楼浅色的立面,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亮光,政府投资一千余万元修建的总长三千多米的花园一号路、二号路已经竣工,道路两旁的绿化、亮化也已完成。不久,许多拆迁的失地农民将入住这里,成为新市民。
农民安居之后怎么乐业?农民失去了土地,告别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耕作和生活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里,要让农民找到新的生活和新的出路。在“蜀星花园”不远处,正在动工兴建一个大的商贸市场。政府规定:每一个搬迁的农民,都拥有十平方米的商铺,来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为了让农民进城后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民”,让他们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现代文明,双流实施农民的教育、安居、就业和社会保障“四大工程”。自2003年以来,全县投入300万元资金,使15万农民获得了免费的技术培训;2.1万农民办理了社会保险;43.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65.2%,1.1万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领取了社会养老金。
“三个集中”是双流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发展战略,然而,双流县在探寻城镇化发展之路上的探索精神,却有着可资借鉴的普遍意义。省委书记张学忠指出“双流的经验好,应该在全省推广。”
城市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农业化互促互进,形成了以城带乡,和谐发展的全新局面,双流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5以来,雀巢、ABB和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均投入巨资在双流建设基地,22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已有14个动工兴建。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构筑起双流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双流的城市面貌可说是日新月异,软、硬件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成都市向南发展的黄金契机,让今日双流聚集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和人气。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学院等科研院所落户双流,也给双流带来可贵的人文环境。明日的双流,城市将会更美丽,人们的生活将更富足和美好。
第五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五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五
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市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纪实
“有没有一个比较强的规划意识和比较好的规划,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一语道破天机。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管理各项城乡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成都作为一座拥有60%以上农村人口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在全面深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是先导。“龙头”舞得如何,直接决定“龙身”能否腾得威武、矫健,“龙尾”能否摆得流畅、漂亮。
一张蓝图绘到底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这是马克思指出的一个城乡发展规律。
然而过去长达数十年的历史中,成都各区(市)县特别是郊区县的城镇总体规划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一个统一、科学的规划蓝图,巨大的体制坚冰横亘在城乡之间。
百年大计,谋划在先。筑路修房首先需要详细的施工图,推进城乡一体化同样需要绘就一张“施工蓝图”。城乡规划的割裂已造成种种弊端,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张樵感触颇深,他笑言过去的规划局只能算“半个”:“以前的规划只是针对城区,至于农村,哪里谈得上规划。”一张蓝图几块拼凑,农村发展无章可循,更谈不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是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甚至连每幢农房都是按规划要求修建的,城乡一体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规划制订中,要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范畴。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城市规划就是城市的‘宪法’,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2004年4月,成都市第一期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就规划的龙头和基础作用作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
作为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一张规划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当“先行官”。在市委的科学决策下,旧的、落后的观念被一一打破,城市一元规划、简单区域规划、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历史,哪儿发展制造业、哪儿发展旅游业、哪儿发展三产安排得层次分明,上下游、上下风、生态敏感区、城市发展区等因素统一考虑;城乡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统筹。成都的规划管理工作不再仅限于59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也不仅限于3681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而是扩大到全市12390平方公里范围。20063月25日,成都启动规划管理体制变革: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政府向各区(市)县派驻城乡规划监督专员,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这标志着终止“拍脑袋“决策、随意性规划,一体化有了强大制度保障。
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张樵分析说“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甚至连每幢农房都是按规划要求修建的,城乡一体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成都市230多个镇、4000多个村都将规划先行、统一管理,甚至农房建设也都将纳入规划管理之中,成都市域内每一寸土地都必须精心规划,此举开国内先河,国外发达地区的城乡景象,正是我们明天目标图景的预示。
神笔描摩城乡美
“今后的成都,将依托中心城,形成扇叶状。”成都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一方面着力打造六个城市片区中心,拉开城市结构,重点发展南、东、北三个新城。在公共设施规划上,行政办公职能将从核心区迁至城市新区,以疏解城市功能,带动新区发展。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将向乡村延伸至一般乡镇,重点延伸至重点镇,才能享受的“专利”延伸到了农村,从而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只是称谓上的差别。
城区、近郊、远郊,二元、一元、一体,从矛盾交织透视城乡新意境。科学的规划犹如一张网络覆盖了全市19个区(市)县及高新区,犹如一支神笔,谱写着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美丽画卷。纲举目张,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个区(市)县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也就做得有声有色。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正是成都市确定的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圈层。三大圈层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有作为、各具特色,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相继探索出来。
成华区跳蹬河辖区地处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借助2004年6月成都市规划局批复的修编规划,原有的10条高压走廊将陆续拆除,横跨辖区的6条铁路将被取消。辖区内将新建25米以上的城市规划道路6条,新增绿地1000余亩,新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30处、公建配套设施27处,沙河八大景观之一的“麻石烟云”成为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志。
近郊区可以借助成都的辐射制定自身的规划。传统的城郊结合部,是城乡之间破旧、混乱、污浊的灰色过渡带。但红砂、幸福两村,完全颠覆了这种“常态”,代之以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过渡带。
重点镇策略的好处在于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资源集聚效应,形成县域内的重点增长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并打破原有乡镇的行政界限,进行重新布局。重点镇能不能吸引到产业支撑、失地农民能不能安居乐业、周边居民能不能享受重点镇的辐射„„均取决于重点镇的规划是否科学。2004年11月底,30个重点小城镇规划修编按时完成后不到一个月,一个由规划、国土、建委、计委和特邀专家组成的审查组就完成对全部规划的审查工作。“百年历史看安仁”,安仁,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堪称“清末到现代的博物馆”,在科学规划指导下焕发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清丽。走进安仁农民新村,曲水环绕、幽篁拥翠的川西民居引人入胜,东面为田园风光区,刘氏庄园正处其间;南面是以抗日历史为主题的建川博物馆和斜江河清流;西北面是加紧建设中的农民集中居住新区;古镇的核心保护区,则处于这几大区域的拱卫之中。这一切全有赖于安仁古镇规划的全面、科学,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到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统筹融合,助推发展百业兴
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对产业布局与发展动力的矛盾,成都市找到了解决区(市)县尤其是远郊区(市)县小城镇发展的方法: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取代工业企业在推进工作中的“发动机”地位。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么其所需原材料产自当地,要么其销售市场就在当地。各地农业规模产业的形成引来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科学的规划让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如大邑县在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的指导下,聘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修编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五区一线”(工业集中发展区、文化旅游开发区、省畜牧高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城区和旅游公路沿线)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步走”规划;聘请王志纲工作室编制大邑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完成晋原等区域中心镇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其他乡镇协调发展„„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新建农民新居是促使农民变市民的有效办法之一。农民新居工程,即政府通过科学规划造“巢”,并围绕这个“巢”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设施,以此作为引导农村人口聚居的推力。这样,有规划作推力,有产业作引力,就有了农民的安居乐业。2004年11月3日上午,金堂县芦茅村又迎来了一个他们熟悉的身影,李春城在芦茅村发展规划展板前长久驻足。在细细询问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从全市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从县城规划到重点镇规划,乃至将规划细化到村一级,蓝图一经确定,推进城乡一体化也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环境。”
成都市已经有了一张蓝图——覆盖12390平方公里的规划蓝图,成都人必将在这张城乡一体的蓝图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