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5篇

时间:2019-05-13 11:2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

第一篇: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

---取之于民 用之于城 中文摘要: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正在进行一场算的上是很大的“运动“—旧城改造。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农民被上楼等随之火热的词语也频频亮相。国内学者们对土地城市化和

人口城市化的讨论也随之进入近乎白热的阶段。对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现状,我认为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城。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城乡挂钩 城市发展 农民

城市化具体的体现就是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而从其最一般的意义上理解,也就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城市化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缩影。正是因为城市的诞生,才使人类开始迈进文明阶段,也正因为城市的发展,才使人类社会不断迈向现代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但是城市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开始,只有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经济关系开始渗透到乡村,并占社会主导地位时,才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尤其是当代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把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但是由于建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性,和人口组成的独特性,使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波动性、低水平性和滞后性。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特点加上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现状就决定了在此过程中对农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这种联系所带来的影响更是明显起来。

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地和农民的过速非农化以及这种现象带来的种种后果。在世界上我国就是一个严格保护耕地的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该是农地转让的一个边界条件,就是说,农地转让无论多么自由,也不能自由到破坏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至于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度。现行法律为了约束政府的土地征用和

经营权,一再重申“严格保护耕地”的立法意图,不断改进行政等级土地审批权的权限和程序,也始终坚持“为了公共利益才可征用农地”的宪法准则。但其结果却往往是突破耕地保护的警戒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共减少了1.7亿多亩,平均每年减少600多万亩。据第一次土地利用详查结果,1996—2003年的7年间,全国耕地净减少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5%。全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15.89亿亩,27个省份的基本农田减少,16个省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低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指标。全国现有耕地中高产田仅占28%,而人均耕地面积更是由2002年的1.47亩减少到2003年的1.43亩和2004年的1.41亩;15.89亿亩的现有基本农田,已经低于上一轮规划确定的16.28亿亩的底线。按照规划,2010年,中国耕地保有量应控制在19.2亿亩,但据国土资源部对全国2006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状况总最新结果,截至2006年10月31日,中国的耕地面积目前仅有18.27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9亩。

中国的土地管理政策可以明显地分为两极。一极,中央政府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不断地颁布新的管理规则来控制土地开发和耕地保护;而另一极,这些管理规则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却一再被各级地方政府在讨价还价,甚至抵制中发生扭曲。各级的国家代理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既是土地的使用者又是土地的管理者,他们可以非常轻松和有效地操纵中央政府的政策。在土地管理中,不断增长的权力关系的多样性表明,复杂的、冲突的和有不同利益的制度集合体,在逐渐形成并削弱着统一的、连贯的土地管理制度,各种权力关系不断地进行着上下左右的制度调适,充分印证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计划体制。

在对“增减挂钩”这一政策的理解上这种上下不一致的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增减挂钩”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文件当中是在2004年的28号文,其背景是2003年全国各地规划的开发区面积达到了当年全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5倍,逼得中央痛下决心,以复垦的耕地面积作为硬性指标制约开发区的无序扩张。“增减挂钩”简言之就是农村通过复垦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而目前唯一比较容易复垦为耕地的是农村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民的宅基地。

而且“增减挂钩”这一政策还要求新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必须纳入年度计划,通过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获得的土地收益必须全额返还当地人,不许截留,因为这不是征地,而是农民的建设用地;而且置换只能在县域范围之内,不能往中心城市发展。

然而,大多数人则简单地认为,“增减挂钩指标置换”就是“拆了村庄,然后拿过来搞城市建设”。不仅各地一窝蜂地都在加快搞“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而且违规操作也非常多,比如地还没复垦、农民的新聚区还没建好,城市建设土地指标就可以交易,或者进行抵押贷款,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让国家宏观调控失效。

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各地的现实却是——地方政府正以罕见的热情拥抱“拆村并居”

行动,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让农民上楼,把腾出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既可以获得城乡土地之间的级差收益,更可以突破宏观调控下紧缩“地根”的限制,完成各地GDP的发展目标。“以承包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以达到腾出更多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旧村改造”“村改居”行动正在从沿海到内陆,一路高歌猛进。

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过去还仅仅是占农村的耕地,现在是变成拆人家的房,全世界都没有见过。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真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他担心,如果这场以城市利益出发、试图增加城市土地财政收入、“盲目的”城市化运动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是要出大事的。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集中讨论了在下一个阶段里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我国的改革以农村发端但高潮在城市,先富带动后富模式并不适应城乡发展的现实。原本寄希望于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同时进步,而现实却是城乡分化和落后农村渐渐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涓滴效应却异化为发达城市对原本落后的农村各种资源的吞噬。

过去,我国农村问题研究常常陷于将常识公理化,以至于习惯性的错误渐成真理,建立于此类公理之上的研究成为空中楼阁。所谓“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一例,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二元结构即是农村发展停滞之源,而我们长期的改革不仅没有化解二元结构问题反而使之恶化。这种认识成为了一系列错误观点的依据,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认为市场化改革对农村发展的实质性恶化。

农村的大幅度落后的影响不仅限于农村,城市的经济升级和产业爬升也受到了落后农村的拖累,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刻不容缓。在此次全会中,二元结构成为解决农村问题的突破口,城乡一体化则成为了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在此共识之下的路径选择非常重要,改革的历史实践证明,单方面通过发展城市寄希望于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反馈农村并非发展的良方,高速发展的城市反而成了吸收农村资源的黑洞,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政府主导,政策倾斜的发展模式。

其次,政府主导并积极干预农村改革并非新鲜事物,地方政府从未停止过干预经济的行为,我们何以要老生常谈?我们常常看到的种种政府“越位”干预行为正是我们对农村发展战略的误读,它的基本思路是城市发展受限→农村改革腾出资源、空间→农民被迫转型,它基本还是改革以来工业核心论的延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深化改革。

下一阶段的农村改革必须在思路上确定农村为中心,变被动的强迫为农民主动的选择。此次全会召开过程中热议的涉农话题大量围绕着农民利益保护的角度,这就是改革思路长期畸形所造成。如果这一思路不能改变,所谓土地、资金和户籍的改革只会带来预料之外的后果:落实土地产权导致兼并和土地流失,投入资金流向非农产业,改革后的户籍成为精装的手铐。土地被抢占,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农民也就不得不“被”上楼。也就是说现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城市化,是在一种近似强盗的形式下完成的。实际上在很多地方,政府成了一个卖地的一个大公司。那么卖地卖了这么多钱,这个钱干什么用了?一直试图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你到很多地方调研,卖地卖了多少钱是一清二楚的。但是说你要问你这个卖地的钱干什么了,你卖地的钱干什么去了,很多地方不愿意告诉你。我看到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是卖地的这些钱,真正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只有5%左右。

那么剩下的钱呢?剩下的钱就用在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开发区的建设,用于城市的发展。我们现在是取之于民,但是用之于城。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不是工业反哺农业,不是城市支持农村,还是农业、农村来贴补城市。

事实上国家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但近年来国家审计署每次对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时,都会发现管理不规范,没有按规定用于保障房建设和耕地开发的问题。韩俊认为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农业越来越薄弱,作为农民,也并没有享受到土地增值的收益。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数据,这是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投资者拿走大头,占40%到50%,城市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最多,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

这种以大肆占用耕地、消灭村庄为基础的城市化,让人不禁想追问“城市化到底是谁的城市化”。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全部是资源向城市集中,包括资金、人才、项目等。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过去十多年来,在谈城市化的问题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并不一致,地方政府总是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建设问题,而中央政府会考虑如何解决农民进城问题。本来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城市的责任,但现在,农民要想获得这样的服务,必须要靠出卖自己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来赎买。这说明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个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经济学范畴,是一个广泛、严重的社会利益调整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城市化问题,中国所谓的和谐,才可能有一个开始。

我觉得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的很好“首先这个开发应该是符合用途管制,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规划,第二,我就提出两个,我们提出两个最大限度,就是说节省出来的土地应该最大限度地用于农村的发展,那么这个土地开发的收益也应该最大限度地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用于改善农民的生活。”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程加快,质量提高,既是我国几十年来不断推进工业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国家职能部门,也或是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都不能准确概定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慈溪市公布的数据是按照城镇建成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比例确定,秭归县按照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公布,这在我国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显然都不能准确概定城市化水平,因此造成人口城市化假象。这种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的问题,势必造成由此作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掩盖住很多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后患。

城市化假象还有一个表现,即外来人口的归属问题,很多人一直在寻求一个答案,外来人口是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人口吗?答案非常模糊,有时候是,例如2000年的五普;大多数时候不是,根据更多。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有多少,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意见认为,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为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在2亿人左右。而且1.2亿外出农民工基本上都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里,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7个省市,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82%。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庞大的人口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工作在这些城市,他们为这些城市创造着财富,他们为这些城市消费,他们年复一年在这些城市生活,他们自己会问,我们是这个城市的人吗?没有住房,只能蜗居在低矮潮湿而且狭窄的廉租房内,忍受着与亲人长期分离的痛苦,过着单调重复的机械一般的生活,子女不能就近上学,大多数人没有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保障等,月收入水平不足当地城镇人均收入的一半。国务院

研究室专题组的报告显示,广东珠三角地区到2004年近12年来,月平均工资仅增加了68元,月工资收入不到1000元。他们是城里人吗?显然不全是,但他们也不是农民了,他们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他们从骨子里还没有也不准备最终加入这个城市。这种现象是好是坏,现在还难以定论,但是城市化这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无疑是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不奢求外出打工的农民都会成为城市居民,但把以亿计的潜在城市居民拒之门外的价值取向势必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将不断显现并纷至沓来,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劳资问题、保障问题、医疗问题等等社会问题都可能诱发突发事件,直至导致社会骚乱,严重破坏社会稳定。当你走进农民工低矮的出租屋时,从一双双很不欢迎甚至略带敌意的眼神中绝对会让人能读出点什么,一定会感到稳定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

参考资料:

【1】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6/03/content_8307240.htm

【2】谢玲丽:《长三角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3】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7年中国言实出版社

【4】中国新闻社:《中华文摘》2009年12期

【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 》2001年商务印书馆

【6】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二篇:城市化

城市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也可以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还可以根据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考察,分为以下四种城市化:

一是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平均水平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

二是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是这种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

四是逆城市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等。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年~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下降了70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增加了250万。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韩国城市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城市化速度快,二是发展单极化

韩国的发展模式为大城市(首要为首都)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模式。这是由韩国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化决定的。这是韩国城市化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的一面。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城市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经济不景气及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但是一个地区中心的不景气不代表所有地区都这样,其中,韩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从理论上讲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地区中心的困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有实践意义。

第三篇: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范文)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在六十年的发展史中我国既经历了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经历了后三十年的干个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分不开的。在讨论经济发展时,最频繁使用的指标就是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避免的后果。从近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说其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乡城市化”即城市现代化的历史。城市化之所以伴随经济发展而来,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使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从农村产业部门向城市产业部门大量转移。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劳动力等生产资源非农化,而行业劳动力等转移正是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就是一个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想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以为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样毫无疑问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刷哦,城市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协调的发展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直接吸纳农村的劳动力,从而推动农村小规模均田制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畅想差别逐渐缩小。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饭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加=加快经济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渐改变和创新,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日益增加,城乡的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融合态势,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所突破。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就业问题,是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一个汇总大问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快,已出现数量多、分布广和推动经济发展及人口聚集的功能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有较高水平的服务设施。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都市圈是一种新的城镇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一些学者又称之为“大都市连绵带“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连绵区也在形成。这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重大作用。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也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读那向城镇聚焦,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过快的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耕地荒废,粮食减产,使本就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雪上加霜。

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化建房修路使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难以再恢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中国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表现是:许多城镇供水紧张,供电不足,交通不畅,道路短缺,公共绿地普遍减少。出现这些问题是我根本原因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许多人把服务经济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看做消费性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样就形成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城镇政府计划部不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把大多数资金投向能直接增加产值和财政收入的生产项目上。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后果,全国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指农民自己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期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3亩的都统称为失地农民。据调查,现阶段我国每征收一亩耕地,大约会造成1.43个农民失去土地,由此可以推测到未来十年中国将新增4290万失地农民,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429万人左右。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失地农民在就业困难,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缺少保障。有研究发现,在目前的失地农民中,百分之六十的农民的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二有稳定收入、没有因失去土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百分之三十。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征地权滥用,不成方式不合理,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分配不合理。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农村土地纠纷已经取代税费争议,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农民维权抗争活动。所以正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立一套适合现阶段的补偿措施,从而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已迫在眉睫。

第四篇:关于土地征用与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 •

关于土地征用与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7-11-22 10:34:46 来自:《内蒙古土地》

沈阳铁路局 段宝昌

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关系到及时为国家提供建设用地,也是涉及被征用农民切身利益的大 事。如何科学、合理地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同时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笔 者认为,应与被征地农地的保障功能、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有机联系起来。

一、将被征地农民转为市民,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作为稀缺资源的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生活源泉和生活空间。在 我国农村,农民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险,其生活的保障由其所承包的土地承租。土 地既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又是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财产,农民失去土地时,也 就失去了这一基本的保障财产。目前,既失去土地,又不能享受其他社会保障的农民大 多生活艰苦,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社会保障是指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 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 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平衡器”。建立对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 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上述规定,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根据和最高法律准则。近两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 和发展迈出了较大步伐,已经形成了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目前,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上述“三条保障线” 制度还仅适用于城镇。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由土地自身功能转化来的较为初级的社会 保障,是以有地者为主要对象的保障。

(三)因国家建设而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他们失去了土地带来的保障,仅靠有限的 安置补助费维持生计,将是非常脆弱的。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安 置难、征地难的较佳途径。1.从社会公平角度上,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业,工人失业有养老保险、基本生活保障等,农民失业也应享受同样待遇、同样的标准。况且,目前我国大部分农 村

社区的扶持能力极其有限,既无资金又无技术的农民在丧失土地之后,就业渠道非常 狭窄,他们此后的生活将难以为继。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也不应该出现这种非农民、非 市民,既无地可耕,也无其他生存技能、生活无依的边缘的人、无助的人。将被征地农

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转变为真正的市民,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生而平等的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从工作及管理角度上,修改前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了农转非的条件及操 作办法、要求,只规定这一种“出口”,被征地者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农民意见较少。自 1999 年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简单的农转非——既不招工也无其他保障的办法逐 渐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在新《土地管理法》中不再要求农转非,改由农业安置、货币安 置、土地整理安置、保险安置、招工安置等途径进行安置。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级政府 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采用农业安置、货币安置。而农业安置的 后果是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小,先进的农业技术使用及推广受到制 约,更受到加入 WTO 的巨大压力,且造成以后征地的重复安置;货币安置的遗留问题 更是难以估量,由此引发的群访时有发生,各级政府疲于应付。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农转非的老 路上去,它是为农民投身城市化大潮提供保障,为使这部分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走 上致富道路保驾护航。同时,这种比较明确的、易于农民接受的安置方法还可以减少基 层干部随意行政、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也保证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 积不变,解决了重复安置这一难题。

二、将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持续发展所关心的重点问题是将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以便满足目 前和未来的需求。目前,我国居民的 70%以上在农村,“三农”问题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 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我国政府已把“承认维 持生产所需要拥有的起码的土地面积,并抑制进一步分割土地和限制具有一定生产力的 可耕地转向其它用途”列入《中国 21 世纪议程》,这与我国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土 地利用粗放的现状是极其相符的。无论是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需求条件看,还是从资 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说,加快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我国农村乃至全国可持 续发展的首要条件。1.只有加快城市化才能逐步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城

市化滞后 于工业化,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2001 年 11 月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普查 显示,中国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 36%,不仅低于世界 4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与中国工 业化程度相当的国家水平。大量劳动力被滞留在农村,被排斥在参与工业财富创造的领 域之外,自然也就无法参与工业财富的分配,而工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财富的创造由传 统的农业部门为主转向工业部门为主。农民转为市民,让农民参与工业财富的创造中,让农民分享到工业财富,增加其收入,扩展其消费,从而增加居民消费总量和提高消费倾向,启动农村市场。国务院发展中心 主任王梦奎认为,推进城市化是 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农村问题的根 本解决要靠农村现代化、城市化,靠大量人口的非农化。今后五年,中国农村将有 4000 万人从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人口。2.只有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才能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环境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实现统一。至 2003 年底,我 国人均耕地 1.5 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将大量人口滞留在农业上,资源已承载不 了农民的生活需求。要求农民以地为生走向富裕已经很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无从谈 起。将大量农民转移出农业,才能发展农业,不断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科学配置土 地资源;才能改变我国农业上的超小规模经营状况,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达 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从农业上转移出去的农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地、受价值规律的牵引,已 掌握一定生存技能而流向城市的农民,另一种是被动地、受国家建设影响而离土的农民,目前这部分农民进入城镇缺乏动力,离土不离乡,城镇对农民进入缺乏吸引力。因此,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措施完备、保障 有力的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三、实施办法

(一)社会保险费的来源及管理使用。我国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和基础医疗保险费)实行的是“国家、单位或社区、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的筹 资原则,这种筹资原则同样适用于准备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被征地农民。1.国家分担部分。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集体土地被征用,国家必须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权益的保护主 要体现在依法对被征地者进行补偿,对农业人口进行安置。对被征用土地的补偿主要包 括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一般由村、组集体

经济组织统一掌握、集中使用,而安置补助费由安置方使用,如果农民自谋生路,安置补助费发给个人。将被征地农民 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即进行了安置。因此,安置补助费应作 为国家负担的保险基金,交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使用。2.单位或社区分担部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民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权 益。农民的权益主要体现在提供其保障作用的土地上。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承担该农 民保障功能的土地转换为货币(土地补偿费)。以往的农转非的农民得到了招工等安置,但他们在集体中的这部分权益并未完全转出,致使土地资产逐渐积淀在少部分人手中,如有的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转非数量较多,若干年后集体只剩下几个、几 十个农业人口,却拥有亿万资产无法处置。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源头做起,当农民被动地 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时,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也随之转移,即支付给提供被征 地农民新的保障的城市社会保障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把这部分补偿作为集体负担 部分缴纳社会保障基金。(此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视为特殊的社区)。3.个人分担部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类地区之间差别极大,因此,确定一个全 国统一的分担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应该由各地(市、县)深入地进行科学调查研究,掌 握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详细数据,了解当地的消费基金,以及各自的经济承受能力、心 理承受能力,根据这些资料和数据,在社会保险制度的供给能力和实际需要之间、在政 府与个人之间谋求平衡,确定个人分担的比例。4.资金的管理。因征地是阶段性行为,补偿资金的支付一般也是一次到位,农民转

为市民的社会保险金中国家分担部分、集体分担部分将一次缴纳,并统筹管理,纳入社 会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之中。这区别于普通的征缴办法,但这会增加 当年社会保险费总额,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的压力,是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要为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险个人帐户。

(二)农民转为市民名额的确定。1986 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因国家建 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其他集体所有制 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被征 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查批准,原有的农业户可以 转为非农业 户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根据这些原则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如辽 宁“三田

第五篇:城市化说课稿

《城市化》说课稿

授课班级:高一(8)班

本节课是《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和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整个《城市和城市》这一章中是重点内容,其中图表的识读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能据此解释不同阶段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使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各班人数多,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加上不少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表达能力不够好,所以,课堂气氛难得活跃。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很多人都想积极配合,但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地理教学法。通过观察城乡景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让学生树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利弊并存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教学难点是对城市化进程折线、曲线图的识读。围绕研究性地理教学模式“情—导—探—评”四个环节,本课的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景观图欣赏】课前滚动播放城市与农村的景观实图,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新课导入】

选取滚动播放的景观图中一幅,面向全班提问:“这是城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景象发言。接着,再展示上海市区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引导学生结合城市等级相关知识发言

【引出课题】以上变化都是城市化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

(学生活动)读图2.17,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提供三个导读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1、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本部分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城市化的水平的衡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4、城市化的意义(提问:城市化是不是件好事?——生答,并阐释。)

【承转】: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到底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我们接下来探讨本节课最重要的问题: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本部分整体思路:读图 2.19、2.20,探究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完成图2.21的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图 2.19和p33阅读材料,对p33活动题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作答。)特别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读图思路的把握和练习。

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主要对比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四个方面。

【承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下来的城市化会怎样继续呢?我们接着探究下个问题:

探究2: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以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先自由发言,后与图2.20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导读: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图上,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速度、水平)如何? 小结: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深入引导:(读图思考)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完全一样吗?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分别处于城市化进程模式曲线那一阶段? 实例探讨:(教材p34读图思考原题)【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读图分析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城市化的问题,看看它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请提前预习。

城市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市化现象 较高

人口快速想城市聚集

城市环境问题 水平低

发展速度 很慢

地域扩展趋势 城市规模扩大

常见问题

下载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我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化模式

    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

    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力求通过引用各种类型图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

    城市化建设成就

    浓墨重彩绘新城 ——永丰县城市化建设成就纪略 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一座座标准化厂房高大宽敞,一幢幢高端住宅区拔地而起,一个个休闲广场热闹非凡……这是近年来永丰城市化......

    城市化工作总结

    城市化工作总结 #区城市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

    城市化探索

    专家:真正的城市化需要农民工市民化 2013年02月18日 13:29 真正的城市化应解决什么问题 推进城市化的澎湃激情,需要建立在基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对城市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

    城市化现状

    城市化现状 摘要:社会学课本P296 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变化特点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

    城市化工作总结

    城市化工作总结 “>城市化工作总结2007-02-06 09:45:12区城市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

    城市化工作报告

    论开发区全域城市化工作 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象窗口。城市化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