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垃圾管理若干意见
为加强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乡镇、村、户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要求,现就建立城乡垃圾“户集中、村收集、乡镇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措施
(一)户集中
在各自然村设置垃圾容器(垃圾箱、垃圾池)。各户负责自家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将产生的垃圾袋装化后投放到就近的垃圾容器(垃圾箱、垃圾池)内。
(二)村收集
各村以运输方便、不影响周边环境为宜,合理确定垃圾堆放点,设置美观实用的垃圾收集房。根据居住点的分布情况,确定保洁人员,成立日常清扫保洁、清运专业队伍,配置简易运输车辆;负责村内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保洁,并落实“门前三包”,推进“垃圾袋装化”,将各自然村垃圾容器内垃圾清运到垃圾收集房内。
(三)乡镇处理
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在合理位置设置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焚烧炉和填埋场),并将各村垃圾收集房中的垃圾转运到乡镇(开发区)垃圾处理场所,集中处理。
二、建设标准
(一)队伍建设
各乡镇、经济开发区组建环卫机构,明确负责人,配备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农村环卫清运保洁队伍,各村负责清洁工作人员选聘和管理。根据各村面积、人口数和人居密度实际现状,配备保洁人员,原则上每个村按照每1000人聘用不少于3-5名专职清洁工,负责垃圾的及时清理和收运、处理,并做好道路、沟渠、绿化、广场、公共厕所等公共场地的日常保洁。
(二)配置和完善环卫公共设施
2.垃圾中转站配置。标准为面积30平方米以上,封闭,四周绿化,每个乡镇(开发区)设置不少于1个,能容纳辖区内垃圾的中转。
3.垃圾收运车辆配置。按照2名清洁工一辆垃圾板车的标准进行配置,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根据实际配置若干辆垃圾收集机动车,负责垃圾的日常收集清运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提高垃圾收集率。
(三)各乡镇、经济开发区结合实际在合理位置设置若干焚烧炉和填埋场,满足本辖区内的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要确定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并充分调动村班子的积极性,实行上下联动,分级负责,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管理相关制度。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文明创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二)经费保障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县政府按照农村常住人口数(不含城区和乡镇集镇区)以每人10元/年的标准补助。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不低于每人5元/年的标准补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好的按乡镇补助同等标准配套,集体经济欠佳的村组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以落实保洁人员工资和垃圾处理设施经费。县政府对垃圾清运处理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建设一个容量不少于10平方米的垃圾收集房补助500元;建设一个标准为面积3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中转站补助1000元;建设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3吨以上的垃圾焚烧炉补助1万元;每购置一辆垃圾清运机动车辆补助1万元。同时可以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有效拓宽垃圾管理的资金筹集渠道。
(三)大力宣传
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以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导人们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四)加强监管
各乡镇、经济开发区环卫机构要加大对垃圾处理和监督力度,做到垃圾袋装化后及时清除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要认真建立垃圾收集台账,科学测算各村人均垃圾日产出率和收集率,并将此作为垃圾处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县文明办每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将检查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助资金投入相挂钩。政府补助资金年初以50%支付,专款专用,剩余部分经县文明办组织考核后年终提出奖励补助意见,按照考核情况视情奖励发放。禁止垃圾在公路两侧和沟、渠、塘坝内乱倒乱扔,禁止水泥、沙石、砖块等建筑材料以及柴草等杂物堆放在道路两旁,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城乡垃圾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工作,借鉴先进县市处置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总体谋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探索“村收集、乡监管、企转运、县处理”四位一体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建立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形成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二、实施范围
重点将干线公路、旅游景区、环湖生态保护区、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南水北调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以及垃圾填埋场和转运站周边村庄等,纳入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范围。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启动阶段。将西竖、乔家庄、古西等15个村(详见附表)做为第一批试点村,率先启动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配齐清扫、清运设施设备,选择科学合理的收集模式,确定运营和保障机制。
(二)扩面推进阶段。在做好一期试点的基础上,将王庄、冯村、双石铺等21个村(详见附表)做为第二批扩面村,进一步拓展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的覆盖范围。
(三)全面提升阶段。待一、二期36个重点村运行模式基本成熟后,在全县范围内宣传推广,引导其他村庄开展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
四、运行模式
(一)定点投放。实行一户一桶,村(居)民自觉将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时投放到定点的垃圾桶,不得随意乱丢乱倒。
(二)保洁和收集。各试点村按照人口比例500:1的标准统一配备保洁员,并配发服装及相应的保洁工具。各保洁员要按时、按标准对责任区域进行清扫、保洁,每天垃圾收集不少于两次。
(三)运输和处理。合理划定样板村、重点村和一般村,分别采取侧装车配垃圾桶,拖拉机、小保洁车直接装运垃圾,勾臂车配大型垃圾箱的相结合运输模式。距黑城乡、西竖镇两个中转站较近的村庄,先到中转站压缩处理后再运送到县垃圾场填埋处理;距县垃圾场较近的村庄,直接将垃圾运送垃圾场填埋处理,确保做到日产日清。
在开展城乡一体化处理前,由乡村负责对积存垃圾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清运,凡清理不到位的,不再列入试点村范围。
五、设施配套
(一)保洁工具。各试点村保洁员统一配备服装及铁锹、铁夹、收集车等保洁工具,各类工具原则上一年一更换,中途破损由保洁人员负责。
(二)垃圾收集点。按照布局合理、便于清运的原则科学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方便车辆驶停和村民投放。各村垃圾收集点选址和建设标准由城管局结合乡村确定,由乡村负责建设,验收合格后拨付建设资金。
(三)处置场所。根据我县的地理环境条件及垃圾产生和分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所有村都要划定建筑垃圾填埋点,对建筑垃圾实行强制运输填埋;鼓励推行农家堆肥,每个村至少要设置一个堆肥点;距离县垃圾填埋场或乡镇中转站较远的村庄合理选址进行区域填埋处理。
(四)设备配备。运输车辆暂用改装的拖拉机,待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资金到位后,根据需要统一招标采购垃圾运输车辆和环卫设施,城管局负责人员招聘管理及车辆日常维护。
六、资金拨付
(一)工资。由乡镇、村委会确定村保洁人员,每人月工资600元。县财政局将保洁人员工资拨付到乡镇,乡镇根据月考评结果支付各试点村保洁人员工资。
(二)清运费用。县财政局对第一批15个试点村的清运费(包括垃圾运输的油费、车辆维修费等)进行测算,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公司进行清运,招标前先行由城管局或乡镇负责清运。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引导。一是抓典型。按照“对外能看、对内引领”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等宣传作用,引导群众增强社会公德和卫生意识,培树典型示范户;二是推广垃圾分类。先行推行可利用垃圾和不可利用垃圾的分类,今年年下半年可选择条件较好的一个小区或一条街道通过发放垃圾袋等形式进行试点,2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三是引导企业参与。加强与绿岭公司等企业的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二)明确责任分工。试点村的乡镇、村委会负责辖区内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和整改,保证每户产生的垃圾入池,池内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在乡镇、县城管局设立投诉电话,村民可对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不到位、不负责的行为随时予以举报。
(三)加强监督考评。制定《临城县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工作考核标准》。一是加强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的考评,结合群众评议情况,一月一排队,考评结果与工资挂钩,连续两次后三名的,予以解聘;二是加强乡村主管人员的考评,对因工作不力导致环境卫生较差的,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附件:36个试点村名单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二日
第三篇:城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
城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城乡生活垃圾日收运处理量由1500吨骤增至1900吨以上,最高日垃圾量达2085吨,大大超过我市焚烧厂的处理能力,给我市生活垃圾的正常焚烧处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近期垃圾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各板块收集的垃圾中夹杂有较多的建筑装修垃圾、工业垃圾和农业垃圾等非生活垃圾,这些非生活垃圾既增加了焚烧厂的处理负荷,也给焚烧厂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事故隐患。为切实保障我市垃圾焚烧厂正常运行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要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各板块在垃圾收运过程中要落实专门车辆和人员,对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农业垃圾等非生活垃圾进行单独收运处置,特别是要按照垃圾焚烧厂对进厂垃圾成分的要求,杜绝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及工业废料、工业污泥、废渣等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对分流的建筑垃圾,各板块要在各自区域内设置专门的储运场所,用于建筑垃圾的集中分拣、储运和中转,对拆建垃圾、渣土通过回填等方式进行再利用,对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分流的工业垃圾,各板块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督促产生单位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并按照规定实行集中处置;对分流的农业垃圾,要通过采用直接还田、沤肥、堆肥等肥料化处理方式进行再利用。
二是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应急调度。市城管部门要根据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两座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完善生活垃圾运输调度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垃圾量高峰期和突发情况下生活垃圾的应急调度,统筹安排两座焚烧厂设备的日常检修,全力保障两座焚烧厂正常运行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是要加强日常督查监管。各板块要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垃圾分类减量的要求,制定完善检查考核办法,强化对环卫所、行政村、环卫服务企业垃圾收集、转运过程的日常检查考核,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成效。市城管部门要采用视频监控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过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板块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市城管部门根据两座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和各板块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核定各板块垃圾量高峰期分类减量控制指标在垃圾量高峰期对分类减量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板块视情实行限量运输。
第四篇: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情况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情况
1、关于调整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名称及成员的通知
2、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3、关于印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4、椿木营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5、李家河镇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6、沙道沟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推进计划
7、长潭河侗族乡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推进计划
8、晓关侗族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推进计划
9、高罗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
10、珠山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方案
11、万寨乡垃圾箱、垃圾场和环卫人员管理办法
12、各乡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领导小组通知
13、宣恩县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建议书,实施方案,可研编制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采购项目中标公示
第五篇:关于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222
关于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织专人对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全县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现状
(一)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县城区日产生活垃圾130吨;根据市政局测算标准,各镇(街、区)(不包括开发区、城关街道县城区部分)日产生活垃圾约334吨。全县城乡日产生活垃圾464吨。
一是县城区生活垃圾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处理。县城区主次干道通过招投标方式纳入专业队伍统一保洁,经县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垂直压缩后,转运至潍坊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处理。县城区环境卫生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二是镇(街、区)驻地实现垃圾收集全覆盖。各镇(街、区)驻地及所辖部分社区、行政村已纳入专业队伍保洁,并配备了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垃圾运输车辆,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三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全县大多数行政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由各村自行定期、不定期清理。
(二)全县城乡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县城区日产生活污水7.4万m3,据环保局测算,各镇(街、区)日产生活污水约1.37万m3,工业污水约1.55万m3。
一是县城区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县城区已建成污水管网约254公里,中心城区排水管网部分已实现雨污分流排污,现有污水处理厂2家,其中实康水业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m3,实际日处理能力为3.5万m3,污水处理后排入丹河。城西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万m3,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城西污水处理厂投运以后,城南街道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全部进入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城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有能力处理城区的全部污水。
二是镇(街、区)污水处理取得一定成效。朱刘街道,已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实际日处理量约0.6万m3。红河镇,已建成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实际日处理量约1.3万m3。乔官、鄌郚、营丘、高崖三镇一区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未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所产生的工业污水经企业自行处理后排放。
三是畜禽养殖业污水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截至目前,我县规模化养殖企业共有106家,主要从事养殖肉鸭、肉鸡、奶牛、肉牛、猪等畜禽,畜禽粪便能够综合利用,日污水排放量约0.15万m3,多数养殖企业建有简易污水沉淀池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但处理后氨氮浓度仍旧超标。
二、存在问题
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加大了环境整治工作的难度。
五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不明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均为混合收运,没有事先分类,难以做到资源化利用。近几年,虽在县城区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由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回收运输渠道不畅,分类收集效果不明显。
(二)全县城乡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配套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偏低。县老城区污水管网设施陈旧,排水系统杂乱,雨污不分流,缺乏系统的排水规划,朱刘街道由于所需铺设管网太长,污水如何进入城东污水处理厂成为一个难题,城南街道、红河镇由于居民和企业布局分散,管网建设未覆盖周边农村及所有企事业单位,管网覆盖率偏低,导致污水实际收集率不高,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产生污水量的30%。
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难度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超标。近年来,随着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仅给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影响到农村饮用水水源和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水质安全,我县重点企业所属养殖厂数量众多,养殖规模大,布局分散,缺乏必需的污水污染治理设施。白浪河上游潴河断面,由于镇区生活污水、洗沙、畜禽养殖产生污水较多,且直排河流,造成断面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水质要求。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尚未有效处理。目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渗入地下,对水源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几点建议
(一)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建议
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比较完善,问题主要存在于各镇(街、区)驻地及农村地区。建议在城乡全面推行“户集、村(居)收、镇(街、区)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解决“垃圾围村”问题。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建设思路,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县里应尽快确定垃圾填埋厂厂址,并落实相关用地指标,开工建设。各镇(街、区)应因地制宜,建设垃圾中转站。各试点行政村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池),距离镇街较远的村庄设立垃圾中转站或简易式垃圾中转站。村庄及镇(街、区)设专人进行垃圾收集、转运,配备垃圾中转车,送县垃圾填埋厂统一处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因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在全县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
6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简易氧化塘和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处理生活污水。
四是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园区。各镇(街、区)应严格控制在重点流域、区域、生态敏感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饲养,加快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在城镇下风向和污水处理厂周边规划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园区,以便于畜禽养殖污水的收集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