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9-05-13 11:3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通知》(人社函【2010】2529号)要求,现就我市公务员培训“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公务员培训

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央和省的关于培训教育工作文件为依据,紧密围绕建设“三化一园”的战略目标,切实把公务员培训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精心策划,积极开拓,认真实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

公务员是执行贯彻党和政府战略目标以及中心工作的主体,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是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党和政府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制定每个时期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培训学习。在—2010年这五年内,我市先后系统地组织公务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普通话》《计算机网络应用》《公共危机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访条例》《应急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责任意识》《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每年,我市都把公务员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抓不舍。在培训中,我们始终坚持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举办不同类别的培训班。同时,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地举办了各类培训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了我市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素质,并促使全市公务员及时地更新知识学习掌握新技术熟悉理解相关政策,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多层次重实效开展公务员各项培训工作。

根据《至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培训规划纲要》,我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实施办法,在做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学习提高(离岗)培训和基层公务员培训等常规性的培训,以提升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多层次重实效地开展培训。

1全面实施初任培训。对经考试录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实施初任培训。我市初任培训时间为一个月,根据参加初任培训人员的特点,培训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个人修养内容外,主要是提高参训人员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通话会话能力,公务员待人接物能力。至2010年全市共举办初任培训班28期,参训人数1525人。

2坚持实行任职培训。按照干部任职管理权限,我市人事部门主要负责科级任职培训,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干部晋升职务,一般在任职前或到任后一年内参加培训。培训班主要是提高这部分人的心理适调能力,上下左右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至2010年,我市人事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开展任职培训的有6期,参训人数240人。

3稳妥组织学习提高(离岗)培训。根据广东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为了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责任感教育,对于年度考核基本称职或不职称人员进行离岗培训。至2010年全市共举办离岗培训班8期,有326人参加。经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员都能做到正视过去,吸取教训放下包袱面向未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一定提高,基本上没有二次培训者,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积极开展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优化公务员组织年龄结构,我们配合组织部培训部门,开展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对于这类人员的培训,我们主要是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等环节。近几年来,开设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班7期,有468人参加。

5加

大基层公务员培训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乡镇公务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能力,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全市共举办培训班308期,参训人员有15400多人次。

(三)抓好公务员培训规章制度建设,使我市

公务员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规章制度建设既是基础性工作,又是其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中央和省已经出台了关于干部培训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际的规章制度。

1建立常规培训制度。按照中央和省的规定,在一个五年计划内,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其他干部每年不少于12天。按照这一规定,我们制定一个五年总体实施办法,然后每年年头制定一个具体执行计划,重点开设常规班,如初任班任职班中青班科级班以及更新知识培训班等班次,让每个公务员都有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

2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激励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把学员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内容成绩记录入册,并报单位存入档案,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我们还注意把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学员和优秀论文向用人单位组织部门和领导推荐。为了对培训对象的约束,我们依照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进行初任培训,一年内不参加培训的,不得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不得提高工资待遇;晋升职务的公务员,必须在到任前和任职一年内参加培训,不服从组织安排无故不参加任职培训的,当年定期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含称职)以上等次,不给予晋升工资等级;对不按规定完成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公务员,定期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3建立完善培训学习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培训学员的管理,我们根据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特点,制定一套培训学习的管理制度,有《培训学员须知》《培训考核办法》《考勤制度》等,要求施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和教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学员,制度规定学员旷课请假迟到早退超过规定次数的,取消考试资格,重新参加下一期的培训,学员请假一天以上须书面申请由单位加具证明报人事培训部门批准。同时公布学员考勤情况,并把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通报学员所在单位,对考试不合格者,一律进行补考,并将成绩记录入册,送单位存档。

(四)勇于实践不断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和省的规定,各市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培训的法规规划,拟定本辖区公务员培训的有关政策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统一安排市直单位的公务员培训,并能正确处理好与县(市区)的关系,在省的统一部署指导下,有分有统,分统结合,如科级以上干部统一安排调训,其他干部各县(市区)安排培训。初任公务员培训是公检法统一集中市培训,其他人员在县(市区)培训,大规模的培训分各县(市区)进行,小范围的培训集中市进行。专业性强设备要求高的集中市培训,其他要求一般性的在县(市区)培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

二“十二五”时期公务员培训规划

公务员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七大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特别是《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广东省《关于适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公务员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十二五期间公务员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按照《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广东省《关于适应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把公务员培训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提升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建设成大广州的卫星城市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华南休闲宜居名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目标

到2015年,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更加开放更有实效的公务员培训体系。确保党校(行政学院)在公务员培训中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其他培训机构有限参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加强培训班次管理及后续管理,做到学用密切结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主要任务

完善公务员培训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培训管理制度,完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

认真做好四类培训

对于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全体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进行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四类培训,要集中全力保证顺利完成。各地每年至少举办初任培训班和任职培训班一至两期,全员更新知识培训五天。在培训中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强化培训需求为导向,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公务员成长服务。

(四)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公务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增强公务员培训的权威性。在不断宣传《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则的前提下,加大对培训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培训结果的使用方面。使公务员参训情况能切实成为其任职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解决训用脱节现象,提高培训权威。

加强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优秀的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大力选聘优秀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将公务员培训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培训经费应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这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培训经费的管理,建立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公务员培训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公务员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市培训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培训仍需向学员单位收取费用,部分单位以经费不足为由,对于公务员培训支持度不高。并且目前收费的仍采用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初的标准,滞后性明显,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务员培训顺利开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们恳请上级部门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由省财政下拨专项款项专门用于公务员各项培训,以减轻地方财政及参训人员的负担。或采取倾斜政策,对山区市的培训教育工作从资金和师资设备方面予以扶持。

公务员培训结果的使用方面效果不理想。《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等均有关于公务员培训结果使用方面的规定。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足。对于培训结果的使用,缺乏刚性的管理措施,这直接导致训用脱节,培训的效果大受影响。建议能出台细则,规范公务员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公务员培训情况能真正成为管理的重要依据。

教师素质不高,影响培训质量。由于市经济不好,工资待遇差,高素质的教师大多调走,又引进不来。留在当地的又由于与外界交流少接触面不宽知识面不广,导致教学质量上不去,直接影响了培训质量。建议由省组织,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进修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或由省厅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专门的讲学团到各地进行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培训内容单一,学非所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素质就必然有差距,而现行的公务员培训的学习内容过于单一,对山区县的要求难免偏高。乡镇一级的公务员,干的是最基层最具体的工作,有些培训科目实际上实用性不强,如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这项培训,我市大部分乡镇在短期内不可能实施电子政务,各单位拥有的电脑又有限,学员辛辛苦苦学完回去没有电脑练习,在工作中派不上什么用场,很快就忘了,学习的目的没有达到。因此,我们建议上级人事部门,在设计和规划培训课程时,从各地人员的整体素质有高低差别的实际出发,多安排几门培训课程供各地选择,或者适当减少全省统一的培训内容,让各市县根据自身实际自主规划培训内容,而省只对每人每年应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作出规定。这样,对于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功效可能会更好些。

第二篇:某市公务员培训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529号)要求,现就我市公务员培训“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公务员培训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

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央和省的关于培训教育工作文件为依据,紧密围绕建设“三化一园”的战略目标,切实把公务员培训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精心策划,积极开拓,认真实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

公务员是执行贯彻党和政府战略目标以及中心工作的主体,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是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党和政府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制定每个时期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培训学习。在—这五年内,我市先后系统地组织公务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普通话》、《计算机网络应用》、《公共危机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访条例》、《应急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责任意识》、《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每年,我市都把公务员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抓不舍。在培训中,我们始终坚持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举办不同类别的培训班。同时,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地举办了各类培训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了我市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素质,并促使全市公务员及时地更新知识、学习掌握新技术、熟悉理解相关政策,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多层次重实效开展公务员各项培训工作。

根据《至广东省公务员培训规划纲要》,我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实施办法,在做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学习提高(离岗)培训和基层公务员培训等常规性的培训,以提升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多层次、重实效地开展培训。

1、全面实施初任培训。对经考试录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实施初任培训。我市初任培训时间为一个月,根据参加初任培训人员的特点,培训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个人修养内容外,主要是提高参训人员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通话会话能力,公务员待人接物能力。至全市共举办初任培训班28期,参训人数1525人。

2、坚持实行任职培训。按照干部任职管理权限,我市人事部门主要负责科级任职培训,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干部晋升职务,一般在任职前或到任后一年内参加培训。培训班主要是提高这部分人的心理适调能力,上下左右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至,我市人事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开展任职培训的有6期,参训人数240人。

3、稳妥组织学习提高(离岗)培训。根据广东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为了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责任感教育,对于考核基本称职或不职称人员进行离岗培训。至全市共举办离岗培训班8期,有326人参加。经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员都能做到正视过去,吸取教训、放下包袱、面向未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一定提高,基本上没有二次培训者,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积极开展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优化公务员组织年龄结构,我们配合组织部培训部门,开展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对于这类人员的培训,我们主要是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等环节。近几年来,开设优秀中青年公务员培训班7期,有468人参加。

5、加大基层公务员培训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乡镇公务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能力,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全市共举办培训班308期,参训人员有15400多人次。

(三)抓好公务员培训规章制度建设,使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规章制度建设既是基础性工作,又是其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中央和省已经出台了关于干部培训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际的规章制度。

1、建立常规培训制度。按照中央和省的规定,在一个五年计划内,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

第三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转龙镇2006年——2011年工作

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转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特色和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规划指标。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蚕桑产业不断壮大

五年均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730万元,较2006年增长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253元提高到6357元,增加2104元。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打造“四川蚕桑综合效益第一镇”为目标提升蚕桑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桑园家禽养殖业和桑园蔬菜种植业,“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成效明显。全镇桑园面积由2006年10000亩增加到14000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600亩。桑园亩产效益从2006年的1500元提高到2500元。

(二)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一是按照“五个一致”圆满完成了房屋、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林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确权颁证到户。二是完成了神仙桥村、大桥村土地综合整治,启动了仁和村、桑园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三是利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资金加强了道路、水利、城乡环境整治、技术培训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组建了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民主选举了村(居)民议事会成员341人,监事会成员56人。

(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140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960人。完成115户灾后农房重建和324户灾后农房维修加固;低保“应保尽保”;改造贫困户土坯房90户。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基金37万元,完成了四川省计划生育统计质量监测点及计划生育创国优相关工作。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成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老案难案12件。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般乡镇跨越发展 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改(扩)建道路105公里,整治病险水库7座、塘堰55口、新建(整治)沟渠40000米。二是努力推进场镇建设。完成了转龙镇“回乡创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场镇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三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基本达到了农村“四清”、场镇治理“六乱”的基本要求。

(五)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认真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办复率100%。顺利通过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盘活了转龙色素厂、高光丝厂、转龙丝厂,成功引进了成都金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西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金桑缘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蚕桑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党的建设得以加强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实行重点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作进度通报制。深化“三务公开”,坚持“三会”开放,完善村级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坚持村(社区)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绩效与民主评议“双末位”考核制度,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了农村党支部“向心力”工程、建立了“两议员”制度及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在村级自治事务决策与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了“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与执行,做好了灾后重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二、2010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蚕桑特色,打造综合效益

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全镇养蚕1.6万张,出栏桑园鸡60万只,发展桑园中药材(紫苏)2000亩,桑园的亩产效益从1500元提升到2500元,桑园综合效益达到8000万元。继续打造“十里桑海长廊、现代丝绸之路”旅游休闲观光环线;完成了神仙桥城乡统筹示范点风貌整治工作。

(二)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完成了农村制度改革工作。做好了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融资工作。组建了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完成了神仙桥村、大桥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改)建道路16公里、新(改)建沟渠26000米、整治塘堰98口,新建聚居点2个集中120户人;启动了桑园村、仁和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完善了回乡创业园一期工程配套设施,场镇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有效地聚集了转龙人气。抓好了回乡创业园二期建设启动工作。启动了淮金竹路改建工程,完善了村组道路新(改)计划,做好了转隆大道前期准备工作。整治病害水库6座。

(三)强化民生工作,推动和谐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四川省计划生育统计质量监测点及计划生育创国优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劳动就业率92.93%。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成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老案难案6件。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

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效。通过“三集中、三分散”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推进新型基层治理工作,规范组建了村(居)民议事会和监事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员干部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存在;三是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四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五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打算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城乡统筹,提升蚕桑综合效益,促进转龙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实现蚕桑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形成蚕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三驾马车”助推全镇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旅游特色化”,把转龙建设成为“西部桑蚕第一镇,田园都市休闲谷”。

(三)工作措施

1、引进企业,提升蚕桑综合效益。突出特色抓好农业招商工作,扎实推进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建设,促进蚕桑产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努力实现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响品牌,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高端产业。

2、依托项目,塑造镇村建设新形象。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村级公共服务等项目,统筹推进城镇和聚居点建设,打造“成都田园式宜居小镇”。

3、发动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群众投工投劳及争取项目资金,彻底改变全镇道路、水利等基础条件,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

4、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业务水平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5、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2011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全县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规划意识、项目意识、市场意识,突出蚕桑特色,增添工作措施,实现蚕桑产业良性发展,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二)奋斗目标

通过发展蚕桑养殖业、桑园生态家禽养殖业、桑园林下种植业、蚕桑文化旅游业,形成“生态立镇,产业强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格局。初具“西部桑蚕第一镇,田园都市休闲谷”形态,成为金堂县丘区城乡统筹示范镇。

(三)工作举措

1、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企业,切实抓好传统蚕桑种植业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出台桑园种植业与养殖业鼓励政策,壮大与蚕桑相关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规模。2011年,全年力争养蚕1.8万张,出栏桑园鸡80万只,种植紫苏2500亩,蚕桑亩产效益达到3500元。

2、进一步加快场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全力做好回乡创业园二期建设,新建聚居点2个,集中农户300余户。

3、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土地整理项目区道路、水利建设;完成淮金竹路改建工程;力争启动转隆大道建设。完成50%沟渠、塘库堰维修工作。

4、进一步挖掘蚕桑文化。完善蚕桑文化陈列室,组建蚕桑民俗文化表演队1个,力争举办“转龙镇第一届桑椹采摘节”。

第四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霍林河街道“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霍林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立了霍林河街道“十二五”的工作思路,即以招商引资、加快开发改造辖区平户区、开发建设商贸区(商贸街)为重点,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着力点,立足抓经济、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倾力筑牢经济基础、拓展社区服务、树立优良作风、建设崭新霍林。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全面提高社区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巩固和提高文明社区“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抓手,坚持依法治街和产业兴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工作,努力把霍林河街道建设成为经济文化繁荣,道德风范高尚,服务设施齐全,市容环境整洁,生态环境优良,社区秩序良好,社会保障完善,基层民主自治,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街道社区。

2、街道经济发展目标

保持街道经济持续、快速、良性发展。进一步加大发展经济工作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科技人才的引进等多种途径,形成街道新的企业经营规模和特色,建立以税收为基础的财力支持体系,形成管理、服务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强力推进财政税收工作。要进一步发展辖区经济,为倾力为工商服务业发展服务,扶持壮大辖区经济实体,为生产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开展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挖掘税源潜力,在管好征足营业税等固定税源的同时,在房产税、盲点税源、难点税源征管上下功夫,通过资源配置、市场调节、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税源,在2010年街道税收指标任务的基础上,以后每年递增20%,力争到2015年实现财政自给。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每年实现招商引资金额1亿元以上。要针对辖区特点和地域区位,确定“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五大方向,即结合通辽城区东出口物流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发挥国道303线的交通优势,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结合毗邻红星高效设施农业区的环境优势,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保鲜、速冻和配送项目。积极盘活辖区闲置资产,积极引进宾馆、餐饮、超市、商场等大型商贸服务业项目。结合东临科尔沁区工业园区东区的有利位置,积极引进为园区企业配套的项目。以利丰汽贸园、科尔沁现代医药物流园为依托,积极引进汽车零配件、维修、美容项目。要通过主动服务、协办手续、帮助规划以及做好拆迁工作,推动老城区改造的步伐,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大招商理念,引进有利于整个地区发展的工业项目。

3、社会管理发展目标

2011年,我们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1)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2011年,完成3个社区办公用房及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使5个社区办公用房及服务中心面积分别达300平方米以上。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改善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环境,每年列资用于增设办公及活动设施,到2015年,使5个社区办公用房及服务中心面积均提高到400平方米以上。

(2)社区服务网络化。“十二五”期间,精心构筑适应市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大服务”框架,使社区服务融“福利性、公益性、经营性、服务性、互助性”于一体。以街道社区十大服务中心为载体,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社区服务组织网络,形成全覆盖的服务态势,重点发展法律咨询、中介服务、医疗保健、市场就业等服务项目,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不断健全社区书报亭、牛奶亭等同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引进社会资源,建立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新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把对居民区的服务拓展延伸对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全方位服务,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推动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努力构筑覆盖社区的社会大保障体系。扩大和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管理职能,落实街道“帮困基金”和“双拥基金”,使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建立完善社区就业市场机制和失业保障机制,拓展社区中介服务,办好社区劳务市场,组织设计“4050”项目,开发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非正规组织,加强技能培训。重视做好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的服务。要巩固和完善对特困对象的“结对帮困”,扩大重点优抚对象的结对包户,新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5个。特别是针对社区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实际,探索成立街道敬老院、家庭敬老室、老年护理中心和老年活动室,为老年人就医、生活自助和护理提供方便,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3)社区环境整洁化。积极探索建管分离,建养分离的新体制,坚持联合执法,综合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效率。今后五年,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每年创建一个高品位的卫生小区,继续抓好居民住宅公用部位的整理,公用部位整

治率达97%以上。小区内无乱招贴,无自行车乱停放,无新违章搭建,无卫生死角。以绿化建设为重点,推动社区环境建设。按照“小、高、巧、透”的绿化建设方针,创建环保绿色小区,重视现有公共绿地和绿化景观区域的养护和管理,全面提升社区大环境品质。辖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硬化率达100%。加强协调,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规范高效、“网格化”管理的综合执法体制。以动态管理为抓手,强化巡查和执法,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的社会效果。同时不断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4)社区治安保障化。不断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基础创安,加强对社区公共场所的控制和管理,构筑严密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创造居民满意的社区治安环境,实现“两个降低”。“十二五”期间,在2010年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预警机制、调处机制、应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安全小区和安全社区覆盖率都达100%。整合社会调解机构的资源,建立民间调解社团和社会矛盾民间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大调解格局。使民间纠纷受理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进一步加强小区保安队伍建设,形成小区保安队保点、保面、警署网格化管理和群防群治的三级综治防范网络。加强社区综治志愿者队伍建设,2011年,建立2个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居委服务站,实施对地区两劳解释人员,吸毒人员,违反犯罪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结对、帮教,提高就业能力,使社区违法犯罪青少年帮教率达100%,刑释解教人员重犯率控制在5%以下。

(5)文化建设系列化。以霍林河大街、福利路两线塑造城区文明形象;以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组、文明家庭作为“四点”创建链。评选表彰社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十佳先进”

和“十佳特色楼组”,推选先进,培育特色,提高创建成果。继续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范良好行为,提高市民素质。以社区学校为载体,加强社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繁荣社区文化。继续办好社区学校,努力在拓展领域、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实施,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势,把社区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集思想性、针对性、服务性、知识性于一体,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拓展群众文化团队、策划和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居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社区文化氛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力争通过五年时间,让90%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85%的楼组达到文明楼组标准,60%—70%的家庭达到五好文明家庭。

(6)社区党建规范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清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空白点”。适应社区发展新情况,建立动态性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全面加强社区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街道党工委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导向作用。充实、加强居民区党支部的力量,进一步做好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关心群众的工作。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载体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社区单位党建资源,发挥“党建共建”优势。充分发挥区机关与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不断丰富社区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性,不断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针对“两新”组织特点和持续增多的趋势,积极改进党的组织设置,功能地位,管理体制,活动方式,努力扩大覆盖面,通过“党员服务点”、“党员联络

站”、“党员之家”等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探索单位和社区共同管理党员的新途径。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在做好为统战对象服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建设管理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优势,共同作好党的工作。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党工委中心组、机关干部、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通过举办专题讨论会,报告会等形式,发挥社区学校等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把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街道党工委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上来。

2、加快社区信息化工作。建立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网络,不断完善霍林河街道电子办公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上便民服务平台的作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以逐步达到机关无纸化办公,推动办公自动化。

3、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实施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管理,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逐步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

4、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引进优秀人才,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制,优化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为年轻干部提供轮岗,选派和参加基层实践,进行跟踪培养。力争在5年内选拔3—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科级干部。

5、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切实加大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委、政府派出机关履行管理职能的力度,加大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能,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树立“务实、高效、廉洁、规范”的工作形象。

霍林河街道办事处

第五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发展路子。初步建成了林、糖、电、矿支柱产业体系,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找准方向,打牢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新阶段。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投资规模、发展速度、变化显着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依法按规、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一)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启动建立以总体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批准实施县城江东片区、大寨、响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五年来实施了管网建设、道路建设、绿化建设、供水建设、设施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城市道路、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停车场、公厕、广场、公园、路灯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全县的小集镇建设不断完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永平、正兴、民乐、××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中心的小城镇结构体系。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6.8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2.4%,城市规模增长迅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37.2平方米,建成道路总长为28.27千米,县城绿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6%。

(三)治污项目循序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70吨,服务年限为15年,项目概算投资2690.41万元,目前已通过初步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垃圾转运站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安装设备准备工作。八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规模近期日处理1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量2万立方米,配套管网总长84.8公里,初步设计投资8051.82万元,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运作。项目于12月15日开工,处理厂图纸在送审中,配套管网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进入工程招标阶段的相关工作。

由于我县是非贫非富县,财政较为困难,垃圾及污水处理费用财政难以承担。为了保证垃圾填埋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施、投入使用后良性运行、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云政发[]186号)文件精神,于12月29日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对垃圾、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举行听证会,2010年3月11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关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19号)、《关于县城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20号)批复文件,同意我县征收县城垃圾及污水处理费。

(四)廉租住房建设稳步实施。和我县廉租住房指标19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148万元。我县分七个点进行廉租房建设,其中:县城响水路一期3000平方米,现已竣;县城响水路二期5000平方米,县城苏家大营(与交运集团政企合建)1000平方米,县城凤岗盐矿5600平方米,凤山乡中小学平方米,永平镇二中1800平方米,正兴镇卫生院600平方米,整个廉租住房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83%,计划2010年4月前全面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我县所建廉租住房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规模进行建设。县上制定出台了《××傣族彝族自治县城镇廉租住房实施细则》、《××傣族彝族自治县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实施方案》。

(五)城市管理

1、“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我县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理顺机制,强化执法,不间断开展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特别是城区主次街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管理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市容市貌容易反复,长效管理不落实;管理盲区、背街小巷脏乱差依然存在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特别是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定地段、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形成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布局合理、覆盖城郊的管理网络,做到违章行为及时处理,街头垃圾及时清除,环境面貌不断改观。

2、强化保障。为加强管理,协调,公安、工商、卫生、交警、运政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与城管部门责任共担、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城市建设要投入,城市管理也要投入的理念,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提高城市管理维护费标准,改善城管部门工作条件。推进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快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市政管护、环卫作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推进管干分离、管养分离、作业放开,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管理重心下移。

3、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改革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县域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人口、资金、资源的聚集。二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导向,以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城市化合理组织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把县域建设成为城镇布局合理,职能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地区。

(二)规划原则

一是整体效益原则,处理好全县城镇发展矛盾,调整好城镇布局与产业结构,尤其处理好城镇间的功能协调问题。二是优势互补原则,加强城镇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安排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投入总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未来的各种潜在发展留有余地。

(三)发展目标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我县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1190公顷,人均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居住、公共设施、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给排水、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满足县城增加人口的需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县城的建设模式在用地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产业、交通和环境特点确定为集中联片发展与组团式跳跃发展相结合,南拓为主,适度东进。重点发展江东组团、东巴工业组团和纸厂工业组团,调整完善旧城组团和江北组团,适度发展江南组团。形成“一带、两轴、四园、六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带”--依托威远江两岸的平坦地势,配合两岸主要沿江联系道路的建设引导城市沿威远江南下逐步发展,形成城市主要威远江城市景观带。

“两轴”--一是以东西向的森林大道,振兴路,人民路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主轴;二是以威远江两岸沿江绿地为基础的开放型生态景观轴。“四园”--是指规划的四座大型公园,芒果山公园、佛迹公园、民族公园和滨江公园,体现××县城独有的人文地理特色。

“六组团”--组团以地形地貌和主要道路进行分隔,各组团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其中生活居住组团有四个:旧城生活居住组团、江东生活居住组团、江北生活居住组团、江南生活居住组团,工业组团两个:东巴工业组团、纸厂工业组团。

(四)规划重要指标

1、十二五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 2、2010年,××县城人口达6.0万人;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10万人。3、201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8.2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38平方米;到202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1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

形成多渠道的市政建设筹资和投资体系,建立项目库,有针对性的完成项目可研初设,争取列为国家和省地项目,取得上级资金补助。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县内外各企业、单位、个人投资。合理使用贷款投资市政建设。

下载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培训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赵湾水库管理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赵湾水库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

    信息化工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信 息 化 发 展 规 划 一、“十一五”公司信息化发展回顾 1、发展历程 公司在“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成立信息化技术小组到2008年成立公司信息部,后经历公司机构改革归并质量......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精选五篇)

    张茅乡“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一、 “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年以来,我乡以构建“富裕张茅,平安张茅,和谐张茅”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乡、科技兴乡”三大......

    城市建设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大投入 大规模 大手笔 大变化 打造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 ——全市城市建设“十一五”回顾、“十二五”展望 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在形象,同时也反映......

    科技局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XX县“十一五”科技工作总结及“十二五” 科技工作要点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

    科协“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科协“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县科协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的时期。科协自2006年6月与科技局分......

    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 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平定 ——平定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6日近五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

    采访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乌后旗教育事业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事业牵动千家万户,关乎千秋万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