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探讨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 键 词 南京都市圈交通枢纽 区域经济整合一.南京都市圈的优势
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的核心地区,以南京为中心的一个经济区域带,地跨苏皖两省。2011年都市圈内城市区域有所调整,目前覆盖南京、扬州、镇江、淮安、滁州、芜湖、马鞍山七市,土地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占江苏、安徽两省面积的21.0%;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为 2978.4万人,约占两省总人口的 20.4%。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正经历城市群向同城化发展、沿江发展向跨江发展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近几年来,南京都市圈协作已从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2011年,南京都市圈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契机,城市间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力度和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各城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2011年,7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最高的增幅超过16.0%,最低增幅为12.0%,远高于全国9.2%的增幅水平。7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29.13 亿元,占苏皖两省总和的25.8 %。从人均GDP水平看,其中7万元以上的城市有2个;在5至6万元之间的城市有2个,另有3个城市的人均GDP在2至4万元之间。
1、工业生产稳步发展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城市充分利用江苏沿海经济带的港口资源以及长三角较为发达的产业资本,抢抓发展机遇,逐渐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工业聚集带。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增势喜人;镇江的化工、机械、金属制品等“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扬州的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四大”主导产业贡献最大;号称“中国的新盐都”的淮安有华东地区最大的特种钢管生产基地,食品产业也迅猛发展;马鞍山的马钢集团、星马汽车、山鹰造纸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滁州家用电器制造形成特色;芜湖的奇瑞整车改扩建、芜湖海螺水泥三期、美的家电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011年,7城市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988.17 亿元,有5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5 %以上,绝大多数城市增幅高于所在省份和全国的平均增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
业总产值32449.3亿元,大部分城市增幅在25%以上。
2、国内需求稳步扩张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都市圈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在20%以上。从投资规模看,投资额在4000亿元以上的城市有1个,在1000至1500亿元之间的城市有4个,在500至1000亿元之间的城市有2个。7城市共完成工业投资5720.21亿元,大多城市增幅超过2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25.4
亿元,增幅在16%-29.2%之间。
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11年都市圈城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3.83亿元,增幅在17.6%-18.8%
之间,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1.7个百分点。
3、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
2011年,7城市共完成进出口总额897.19亿美元,有6家城市的增幅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增幅,高于全国增幅0.6-23.6个百分点。其中进出口总额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个,超100亿美元之间的城市有2个。增幅最低的在23.0%以上,最高的为46.1%。
2011年,7城市的外贸出口均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共实现出口总额500.23亿美元。有5家城市的增幅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增幅, 大多城市增幅高于全国20.3%的平均水平。其中,增幅在50%以上的城市有1个,增幅在20%至30%之间的城市有4个,另有2个城市增幅在16%至20%之间。
南京都市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日益增强,都市圈城市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2011年,7城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16.07 亿美元,有6个城市比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6个城市增幅高于全国9.7%的平均水平,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城市有4个。
(二)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1、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南京都市圈由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愈加明显。2011年,南京都市圈7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6.2:52.2:41.6。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绝大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退一进三”。
2、科技创新成效彰显
南京都市圈城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7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431.6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8.3%。江苏大学“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奇瑞公司成为首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荣获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精诚铜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骐环保等5家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马钢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3、财政收入增势平稳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1年,7城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3337.79亿元,各城市均比上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6个城市增幅高于全国24.8%的平均水平,其中4个城市增幅超过30%。从财政收入的绝对值看,最高的城市超过千亿元,2个城市超500亿元,其余城市也均在百亿元以上。2011年,7城市共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44.48亿元,6个城市增长20%以上,其中2个城市增幅超过40%,有5家城市的增幅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增幅。
4、城乡居民收支较快增长
南京都市圈城市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有力支撑了城乡居民收支水平的提升。2011年南京都市圈7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17000元以上,其中有6个城市超过20000元,最高的城市超过了32000元。7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的增幅均在13.7%以上,其中3个城市增幅在15%以上。7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高于13000元,超过15000元的有4个城市,最高的城市超过20000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城市有3个,3个城市在8000至9000元之间,1个城市在7000至8000元之间。7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在17.7-19.5%之间。7城市农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均高于4800元,其中2个城市超过9000元,最高的城市已近万元。
二、区域服务发展水平日趋提升
(一)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都市圈城市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高铁镇江南站建成通车运营,宁杭城铁全线贯通;338省道拓宽改造取得积极进展;南京铁路南站建成投入使用,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南京地铁三号线、十号线、过江隧道加快建设,南京长江四桥进入桥面吊装阶段;省道340南京段和246省道通车、新328国道扬州段开工建设。以南京为中心、放射状的,内连都市圈各大中城市、外连长三角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京都市圈的交通优势大大增强。
2011年7城市共完成货运量117165.27万吨,完成客运量105615.4万人次。
2011年末,7城市境内公路里程共66219.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35.84公里,约占江苏、安徽两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5%。7城市拥有民用汽车211.02万辆,占两省总和的21.6%;拥有私人汽车163.82万多辆,占两省总和的35.2%。
(二)金融服务规模稳步扩张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的金融服务不断优化,规模继续扩张。2011年末,7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145.6亿元,比年初增长1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884.4亿元,比年初增长10.2%。2011年末7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余额18353.89亿元,比年初增长9.9%。
(三)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7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放的“南京都市圈旅游一卡通”、“南京都市圈旅游消费一本通”、“南京都市圈旅游交通图”和宁镇扬公园年卡互用等,加速了都市圈旅游一体化的实质性进展。
2011年,7城市拥有星级饭店346家。7城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750.79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8411.49万人次,7城市共接待境外游客309.3万人次。7城市共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267.04亿元;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76亿美元。
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日臻完善
(一)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2011年末,7城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3所,几乎占江苏、安徽两省高校总数的四成;7城市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128.69万人,占两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0%;2011年,7城市高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6.69万名高校毕业生,占当年两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7.2%。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末,7城市共拥有医院、卫生院1147多家,医院、卫生院床位11.03万张,床位数占江苏、安徽两省医院、卫生院床位总数的24.2%;7城市共拥有医生(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5.13万人,占两省医生总数的23.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都市圈医疗机构部分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已实
现有条件互认。
(三)公用事业较快发展
2011年末,7城市共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874.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15.5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579.55万户,2011年7城市共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3.1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25.9亿元。2011年,7城市共完成供水总量24.71亿多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6.78亿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6.45亿千瓦时。2011年末,7城市实有公共汽(电)车13737辆,每千人拥有公共汽车约0.64标台;2011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9693辆。
(四)社会保障水平日益提升
都市圈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参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全方位覆盖。南京城镇社会保险五大险种累计参保人数约1200万人次,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9%。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普遍提高。镇江市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增至114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调增至1572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分别调增至405元/月和314元/月。扬州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52个月保持动态清零,邗江、广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芜湖市属四县全部纳入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纳入了新农保政策试点。淮安1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管理率100 %。马鞍山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即征即保。滁州2011年送温暖工程筹集资金近2000万元,县级以下春蕾工程救济失学女童1537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镇江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突破百万平方米,新增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3000多套,筹建廉租住房2.3万平方米。
二.南京都市圈规划和中心城市定位
1.各城市接受南京辐射程度分析:
经济联系强度指数:(l)
上海虽然是一级都市圈和长三角的龙头,但研究表明,上海对苏州、无锡、嘉兴的联系最强,其次为南通、杭州、常州,而对镇江、扬州、泰州的联系较弱。南京对苏锡常的经济联系强
度弱于上海,其数值分别为4.5,9.8,5.6;但对镇扬泰的联系强度远高于上海,分别为29.9,26.9,14.6,安徽境内的马滁芜巢等城市就更不要说了。
2.中市.次中心城市——南京、扬州、镇江、淮安、滁州、芜湖、马鞍山的发展定位:
在城市功能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充分考虑该城市最主要功能和能量等级;(20)目标定位必须具有可行性(3)必须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其他边缘城市的关系。南京在综合竞争力方面的特点:南京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南京都市圈涉及长江南北、苏皖二省,是以南京为中心,沿沪宁、宁通、宁杭、宁马等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宁芜铁路等对外交通线扩展的都市圈。该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以及淮安的南部(金湖县、盱眙县)和巢湖的部分地区(巢湖市区、和县、含山县),其空间半径为100公里,高速公路行程在一小时左右。圈内各市大多沿长江两岸分布,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中,南京已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对周边城市已经形成较强的辐射能力,在交通方面已初步形成以南京为核心的“放射圈层状”结构。
三.南京都市圈的发展瓶颈
1.行政分割导致各自为政,行为扭曲导致过分竞争。南京和其余六个市由于所处的行政区划不同,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制度的笔端表现在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雷同,缺乏特色。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区域合作和摩擦始终存在,无法从分工合作关系上考虑如何协调和整合整个都市圈内的资源为一个整体而参与国际竞争。
(2)不计成本的招商和引进外资的绝对数,缺乏特色,忽视产业集群的作用从而加剧了产业同构。各行政区域在对外竞争时存在压价的情况,导致过度竞争;人为阻挠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异地投资企业实行双重征税政策,严重影响了优秀企业的异地的迁移,兼并和重组。
2.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同构现象 从而导致城市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该地区产业趋同现象十分显著 ,上海和江苏有个行业同为主要行业、即纺织、化工 普通机械、交通设备、电器 机械 和电子通讯设备 上海和浙江则有个行业同为主要行业 ,即纺织、化工 普通 机械和电器机械 江苏和安徽除了上述行业类似之外 还有建材和服装两行业。总体而言 ,化工 普通 机械、电器 机械 和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在二省一市中所占例极为相近。根据测算,长三角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一般都在 以上 ,城市间的互补性较弱。
3.核心城市的城市化发育不完善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 ,由于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使缺乏足够的金融、信息和投资手段 ,难以对 区域经济施加重要影响。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 ,二海与普通大城市地位无异 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 ,城市内部交通信
息体系尚不完善 ,影响了城市功能的辐射。
4.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该地区人 口密度高 ,土地承载压力历来居高不下。一方面 ,乡镇工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的同时由于缺乏合理布局等原因 ,使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 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水平的高 ,人 口 在 向城镇集 中的同时也产生 了生活污水急剧增加且集 中排放的问题 ,已经形成了黄浦江和江南运河北段两大污染带。污染严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四.南京都市圈发展对策与建议
1.打破行政分割 ,以区域内城市综合发形态逐渐与中心城市连为一体的同时 ,实现经济社 会形态向现代城市发展。推进分层次的人 口 和经济要素的集中 ,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之间的关系 ,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 ,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进一 步趋向合理化。强化城市的功能定位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整体结合与分工 ,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该地 区城市功能定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资源配置 中心 ,即最高等级的核心城市一上海 第二类是地区性的资源配置 中心 ,即 几级城市或区域副 中心 ,这两类城市都应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 第三类是具有专业功能的城市 ,如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性工业城市等、在功能清晰区分的基础上 ,整合各城市产业结构 , 从而协同发展 ,以产品、资产联 系为纽带 ,把组建超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重要手段。展规划为龙头在促进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形成过程中 ,应当从区域整体的高度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 ,特别是着力培育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 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 中心 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增强域 内的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 ,提升其在各 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 ,确定城市功能特色 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首要之举是编制区域综合发展规划。
2.加强中心城市城郊的城市化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小城镇的发展
可以通过接轨 中心城市 ,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 ,承担 中心城市部分外移功能 ,构筑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的产业结构 ,从而把小城镇发展融八大都市圈建设 中。在小城镇空间 形态逐渐与中心城市连为一体的同时 ,实现经济社会形态向现代城市发展。推进分层次的人 口 和经济要素的集中 ,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之间的关系 ,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 ,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进一 步趋向合理化。
3.强化城市的功能定位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整体结合与分工 ,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该地 区城市功能定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资源配置 中心 , 即最高等级的核心城市一南京。第二类是地区性的资源配置 中心 ,即 几级城市或区域副 中心 ,这两类城市都应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 第三类是具有专业功能的城市 ,如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性工业城市等、在功能清晰区分的基础上 ,整合各城市产业结构 ,从而协同发展 ,以产品、资产联 系为纽带 ,把组建超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重要手段。
4.积极尝试信息交流与合作 强化区域整体认同感
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 ,一与城市化有互动的关系。目前 ,南京都市经济圈医疗机构的数量 已达相 当规模 ,可 以在地区 内发展与其他医 院的合作关系 ,甚至以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的方式建成紧密型医院集团 ,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整 个中国的医疗服务 中心地区。另外 ,长三角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 ,应鼓励著名学府在教育部指导下 ,在辖区 内有条件地开设分校 ,并在生源调剂、学分互相承认、师资共享等近期 可 以突破的领域率先实现异地合作 ,尽可能增强教育服务的供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功豪 《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 》 ,《国外城市规划 》 2001 年第5 期、2陈振光、宋平《 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 与协调 》《国外城市规划 》2002 年第5 期。洪银兴 要 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 》 ,《经济学家》2003年第2 期。贸经0901班1202090142王春明
第二篇:南京都市圈规划
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文本)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编制《南京都市圈规划》(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是为了实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提高南京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巩固提升南京在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地位,促进都市圈规划范围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二条 指导思想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应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的全部行政区域,淮安市的盱眙县、金湖县和巢湖市的市区、和县、含山县。
本规划对省内部分提出要求,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对省外部分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考虑,提出发展预测和建议。
第四条 编制依据
(一)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2、《关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批复》(建规〔2002〕39号);
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
4、《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5、《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二)相关依据
1、相关城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2、《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
3、相关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4、《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2-2020年。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20年。
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 功能定位
长江流域与东部沿海交汇地带的枢纽型都市圈,江苏省核心型都市圈,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文化型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承南接北”,地处中国重要的沿海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转换地带、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交融区域,具有战略性的枢纽地位;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江苏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对促进苏中地区快速崛起并融入苏南板块、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等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南京都市圈历史上是吴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基础产业实力雄厚,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科教文化基地之一。
第七条 总体目标
推动都市圈的经济、市场发展一体化,培育平等、互利的发展环境;针对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制定相应策略,扩大区域合作,创造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长江为纽带、沿江城市为依托,联合培育都市圈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中心,构建国际性的沿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以历史文化、山水城林为特色的城市带。
近期,都市圈省内部分实现全面小康;远期,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代化都市圈。
第八条 经济目标
近期:国内生产总值4600亿元(省内35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00元左右(省内24000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50:42(省内5:51:44),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24%(省内超过30%),财政总收入550亿元(省内4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5-30%,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大于2%,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省内1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省内18%),科技进步贡献率50%以上(省内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省内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省内5200元)。
远期: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接近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000元(省内112000元),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地位独特、高度一体化、辐射功能强劲的发展区域。
第九条 社会目标
近期:恩格尔系数38%(省内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省内30%),宽带网入户率35%(省内45%),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以上(省内6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5‰(省内小于3‰),人均期望寿命大于75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省内约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大型综合医院与各类专业性医院相结合的都市圈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都市圈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专项场馆,具备举办全国运动会的能力。
远期: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会展中心、长江下游的医疗服务中心;大型体育设施达到承办相当于亚运会规模的国际性大型运动会的能力;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园区,建成国家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文化中心;传承都市圈独特文化与山水城林景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型都市圈。
第十条 城市化目标
“做强、做优、做美、做特”各级城市,重点“做大”核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完善都市圈的城镇空间结构。
强化核心城市的主导地位,加快都市圈沿江城市带规划和建设的整体协调,有序培育城镇发展轴和通道地区的特色中小城市,进一步提高都市圈城市化水平,将都市圈建成国内城市化和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近期总人口26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2%左右(省内58%),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8平方米(省内2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省内12平方米);远期总人口32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6%左右(省内74%)。
第十一条 环境目标
城镇与产业发展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以保护长江、京杭运河等区域供水水源,南水北调取水水源及输水廊道水质为重点,以建立都市圈整体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空间组织
第一节 空间结构
第十二条 总体结构
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
一个核心:包括南京主城和以主城为核心、半径约30公里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即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发展区。该区域是南京城市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兴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
两个圈层:包括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
核心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南京市、仪征市、句容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
紧密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圈层地带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功能地域。规划范围为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中心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和区域,包括扬州市、镇江市、芜湖市、滁州市的北部、巢湖市的北部、淮安市的南部地区。
一带一轴三通道:沿江城市带: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5个设区市以及仪征、江都、当涂、和县等县(市)。城镇发展轴:北从金湖、盱眙开始,经天长、南京、溧水至高淳。三条通道:南京至句容并延伸到苏锡常都市圈环太湖地区、宜(兴)溧(阳)金(坛)丘陵山区通道,南京至滁州、明光、凤阳通道,南京至全椒、合肥通道。
第十三条 发展策略
空间发展策略:“强化核心,提高沿江,带动纵深”。
强化核心: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核心圈层各项功能的合理扩散与集聚,建设充满发展活力、空间秩序优良的核心城市功能一体化地域。
提高沿江:协调沿江地区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建设符合沿江城市带整体发展要求、高效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整体协调发展的沿江城市带。
带动纵深:培育都市圈城镇发展轴线,完善都市圈辐射通道,加强沿轴、沿通道地区与都市圈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的联系,提高核心城市、沿江城市带对纵深地带的辐射强度,带动都市圈南北两翼纵深地区的发展。
第十四条 远景空间组织
形成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核心圈层与沿江地区呈网络化发展态势,核心圈层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通勤发达、高度协作、联系密切的大都市地区,沿江地区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和发达的城市化地区;紧密圈层成为集中型城市与开敞型休闲度假胜地、优质无污染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敏感空间相融合的区域,沿城镇发展轴、沿通道极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内部交通、通讯网络高度发达,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化格局;大区域性通道网络逐步完善,都市圈空间形态更加开放,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二节 空间分区引导
第十五条 空间分区
南京都市圈按四个空间分区进行组织:沿江地区、沿轴线地区、沿通道地区和其它地区。沿江地区为城市化促进区,是都市圈城镇发展的主要空间;沿轴线地区为都市圈仅次于沿江地区的城镇发展空间,要加强城镇沿轴线集聚发展;沿通道地区引导城镇点状布局,控制沿交通线无序蔓延;其它地区要特别重视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环境,发挥对都市圈空间的生态支撑的作用。
第十六条 沿江地区
空间利用以城镇布局为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保障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防护绿带的合理布局,积极引导非农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省内结合沪宁城镇发展轴、宁通城镇发展轴的建设,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高度集聚,经济发达,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结合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地区。
综合考虑沿江地区城镇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环境协作、交通组织等的发展要求,加强镇江与扬州段、南京段、沿江上游区域等分段空间管治与协调。
第十七条 沿轴线地区
重点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引导非农产业、城镇沿轴线集聚发展,强化都市圈南北向经济联系;在加强核心城市南北向辐射通道建设的基础上,以多种交通方式来加强核心城市与轴线地区城镇以及沿线城镇之间快速、便捷的联系,增强核心城市对轴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十八条 沿通道地区
保障沿线交通的高速、便捷、安全,重视通道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农业功能,选择适当区域作为城镇与非农产业的集聚发展点,严格限制规划城镇建设区域以外的建设活动。
第十九条 其它地区
都市圈主要的农业生产空间、生态开敞空间,承担都市圈农副产品生产和生态环境调节功能。要加强网络状的联系,提高这些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和对外经济联系强度;集聚发展城镇和工业区,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域。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服务业
第二十条 总体要求
1、区域一体化:面向市场,依托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与上海、苏锡常等地区错位发展,加强圈内各城市之间主导产业发展的横向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市场导向: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国际制造业转移,“做大做强”本地优势企业,积极发展区域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构建面向整个都市圈的服务业体系。
3、提升发展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保障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都市圈产业发展取向应充分强调就业优先和提高农民收入,要与推进城市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结合,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拓展发展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形成产业发展、城市化、全面小康建设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十一条 发展目标
利用核心型都市圈的战略地位,依托枢纽型都市圈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文化型都市圈的特色,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整合发展都市圈内各类大型跨区域服务设施,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都市圈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以南京为核心,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科教文化特色鲜明,辐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第二十二条 重点领域
1、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运营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逐步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增强直接融资能力,建立都市圈统一的资金市场,实现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同城票据结算;加快整个都市圈金融电子化建设。
2、会展业:培育按市场化运作的大规模专业会展公司,整合会展经济产业链,促进多行业协同发展。积极举办有特色、有全国影响的常年性专题展会,打造会展品牌。
3、咨询业:充分利用城市规模和集聚优势,有效整合都市圈教育、人才资源,大力发展咨询业,包括信息、财务、金融、管理、法律等一系列整体的咨询服务,咨询业在服务对象上要向企业倾斜。
4、商贸流通业: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加速推行进销分离的新型营销体制。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加强联合协作,以大型商贸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集总经销、总代理和展示、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综合商贸集团。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经营理念,培育跨区域发展的机制和实力。
5、物流业:依托国际空港、内河港口、陆路交通枢纽加快发展物流业,尽快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整合都市圈规划范围现有物流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南京城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构筑电子商务支撑;以现代物流的发展为纽带,带动和组织区域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旅游业
第二十三条 发展目标
协调整合都市圈旅游生产力要素,通过资源、产品、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整体水平,形成系统开放、功能完整的旅游区域。近期发展成为国内首选旅游地区之一,远期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强化南京的旅游功能和核心地位,发展成为商务会展旅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
大力实施旅游倍增计划,将南京都市圈培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具有一流竞争力的高知名度、高品位和高效益区。实现南京都市圈旅游产品市场化、旅游品牌多样化、旅游服务设施社会化、旅游企业运作一体化。
第二十四条 旅游文化
合理利用都市圈文化特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都市圈旅游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尤其要突出南京的古都文化,扬州的隋唐文化、运河文化,镇江的吴文化、宗教文化等传统优势。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要注重保护特色环境、丰富城市景观、配套旅游设施、繁荣市井生活,提高各方面的旅游文化内涵。
第二十五条 空间组织
加强各行政区域、各景区景点的协调,结合资源特点进行旅游布局和开发,形成点、线、面结合,有利于组织都市圈旅游线路的大旅游空间布局。重点建设沿长江旅游带、沿城镇发展轴线旅游带、沿运河旅游带、环南京休闲度假旅游带,进一步密切与苏锡常都市圈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的联系。
沿江地区的旅游开发应突出密集的城市人文优势,发挥众多过江通道及周边地区潜在的旅游价值,保护风景旅游岸线,发挥沿江港口的旅游联动作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都市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将南京都市圈沿江旅游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沿城镇发展轴线旅游带的开发应结合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突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地方特色旅游等。促进沿城镇发展轴线生态旅游开发与沿江人文旅游开发的联动。
第六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近期对策
第一百二十三条 开展专业规划
抓紧深化都市圈规划有关内容,积极开展南京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专业和专项规划,包括物流、旅游、综合交通、绿地与生态建设、水源保护与区域供水、区域污染防治规划等。通过有关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推进都市圈近期的发展与城市间的相互协调。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研究建立省内外多层次的协调机制
适应南京都市圈跨省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建立省内协调组织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由都市圈内有关城市、部门、中介组织等参与的多层次的协调联系机制,包括市长联席会议、都市圈行业协会等。发挥南京经济协作区在南京都市圈规划建设中的省际协调作用。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一百二十五条 规划文件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图件,规划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一百二十六条 实施监督
本规划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市人民政府负责按照各自的权限实施,江苏省建设厅负责监督实施。
第三篇:太原都市圈将成全省发展引擎范文
太原都市圈将成全省发展引擎(图)
山西晚报网--2011-01-2
2重磅报道
“现代城市之间竞争很像NBA球队的竞争,团队的力量大于某一个明星的作用。如今的区域竞争已经不是一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的比拼,而是城市群团队的较量。”省政协委员、山西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安树伟说。
“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组群,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这是明确写入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一句话。“十二五”蓝图的确定,使得太原都市圈迅速凸显于全省经济版图之上,成为全省发展的引擎。“两会”上,关于太原都市圈如何发展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省人大代表、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振中———权力下放让“引擎”有足够动力
“打造都市圈,太原本身就具备优势。”郭振中表示,太原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九个独立王朝的国都或陪都,这是太原塑造大都市形象的支撑。同时,太原又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交通便利,可辐射全国东、中、西部,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双向支撑作用。
“如今在太原,非但没有水、电、暖等民生物价定价权,连召开听证会的权力都没有。”郭振中表示,省里应该权力下放,让太原这个“引擎”,有足够的发展动力。郭振中表示,任何一个发达地区的发展,都是靠那里的首领城市带动的。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一核一圈三群”的推进市域城镇化建设的布局,太原必须发挥首领城市的带动、集聚、辐射和吸纳作用。
省政协委员、山西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安树伟———燃眉之急增加城市吸引力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轨迹看,大都市圈都是一个区域核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安树伟举例说,美国加州城市群通过各个城市之间分工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电子产业聚集区,而我国珠三角地区三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也已经成为南方制造业的中心。
对于太原都市圈的发展,他认为目前继续解决人口数量的问题,没有足够的人口就难以产生应有的聚集效应。“太原市城市的吸引力还不够,尤其是市区人口不足,市场容量有限,制约了都市圈的发展。”他表示,很多全国知名的公司在太原并没有设立分公司,而是以“晋蒙分公司”管理,市场并不受重视,这就是都市人口少的典型表现。
他建议,都市圈发展应该首先完善区域产业规划,让太原成为区域营销研发售后中心,而在榆次、忻州等地区发展高等级的制造业,在其余的县级城市发展一般制造业。
同时,鉴于难以短期内改变行政区划的制约,可以尝试首先完成太原榆次通讯的一体化。“在太榆路打电话不能一会儿是本地电话一会儿是长途电话。”他表示,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地铁、公交等更多领域的融合,进而推动太原都市圈的发展。
省人大代表、孝义市委书记张旭光———以水为媒打造最亮生态景观
“在都市圈建设上,应该做足水的文章,靠住水、留住水、引来水,使之成为都市圈最亮的生态景观。”张旭光表示,在都市圈打造上不仅要做好产业布局,同时要打造好生态景观。
张旭光建议首先从交通入手,从北到南建设一条双向20车道的中轴道路,把都市圈内涉及到的城市串到一起。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业优势,围绕主轴线形成若干个新的产业开发园区,同时对都市圈涉及的县市区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开发。
“太原、晋中、吕梁都有很多旅游景点,通过中轴的建设,可以把这些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旅游带。”张旭光表示,都市圈的建设同时要体现我省的文化底蕴,把旅游带也同时建立起来。同时,张旭光建议,以太原都市圈建设为契机完善我省的高速公路体系,通过城际高铁的建设,形成交通大循环。
省政协委员、阳泉政协副主席、民进阳泉市委主委任衍钢———突破两瓶颈建城际高铁
“太原都市圈设想实际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任衍钢介绍,但是,从提出设想到现在,进展力度还不大,“太原与晋中同城化建设,也仅限于有901路公交,太原能看晋中电视频道”。
任衍钢说,未来太原都市圈发展,受两个“瓶颈”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区划瓶颈,另一个是土地瓶颈。如太原仅有340万人口,这是全国人口比较少的省会城市,如果不适当地扩大城市规模,就很难发挥好都市圈核心区的作用。行政区划和土地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制约太原都市圈的发展。
“对全省来说,太原都市圈是纽带,承东启西。”任衍钢说,东部连接环渤海经济圈,西部连接陕西、宁夏新兴走廊。现在,太石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已经通车。“但是,我认为,还不够,应该加强都市圈城际铁路的建设。特别是建设一条连接太原和石家庄的城际铁路。”任衍钢说,两地直线仅有194公里,比南京到上海、南京到杭州的距离都近,但他们都有城际铁路。太原与石家庄修好城际铁路后,不仅能解决近距离旅客运行难题,也给两地之间的重要城市榆次、阳泉、寿阳及周边的昔阳、左权等,带来极大便利。
“现在我国已经修建了京津、沪宁、宁杭等城际铁路,效果非常好,极大地加快了两地的人员往来和城市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任衍钢说,应该尽快修建太原到石家庄的城际铁路。这样,“必将更有利于将太原都市圈融入环渤海大经济圈中”。
太原市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让都市圈前景看好
两市市长谈同城化
太原市市长张兵生———高标准规划“一把尺”丈量
“无论太原都市圈,还是太榆同城化,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高标准全盘规划。”张兵生表示,目前都市圈发展的大规划省里已经确定,作为都市圈建设的“突破口”———太榆同城化,目前关键是高标准规划,要以国际水准、时代眼光,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一把尺”丈量。
目前,太原市推进太榆同城化和都市圈建设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具体为:把小店区、汾东新区、榆次区、清徐县东部作为太原和晋中的“共建共管区”,探索在行政区划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启动一揽子开发。围绕“一核一圈三群”格局和“一小时通达”交通圈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主枢纽,推进太原客运南站、太原客运东南站建设进度。同时,着手推进两市公交运营、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化、旅游、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启动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来打造发展引擎。
面对太原都市圈建设的“大盘子”,太原将进一步加强与晋中、阳泉、吕梁、忻州的区域合作,建设太原盆地西部工业密集带、东部旅游密集带、汾河生态带。“目前我们在轨道交通建设上已经想到了交通通达这一问题,在忻州、晋中等地都规划了预留地铁口。”张兵生说。
晋中市市长张璞———两地结合部共建共享
“晋中已做好两市同城化的接轨准备,太榆路已按快速路来建设,从规划上与太原对接。”晋中市市长张璞表示,太原、晋中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具有很大的互补优势。晋中作为与太原相邻最近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丰富的土地、劳动力、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承接太原的文卫、科研、娱乐、居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物流、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张璞还提出一些建议。他表示,在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时,应给晋中一些宽松政策,支持太原都市圈核心区的率先发展,让晋中也沾边。目前,转型综改试验区,已开始规划。他举例说,如山西大学到太谷县城,有31公里,这段路叫“太太路”,今年可望建成。小店、清徐的道路建设,速度再快一些,路好后,太原、清徐、小店两侧的规划就可实施。
“太原晋中同城化和西咸一体化、广州佛山一体化、郑州开封一体化可打造成同类模式。”张璞说,比如西咸一体化,西安由几个城区组成,咸阳除几个城区还有几个县,合在一起,两区之间,成为共建区;由主管副省长和相关主管领导牵头,共同做好两地共建,两地共享,如金融电信同城化,生态同建,旅游资源同线,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共同建设大型物流和装备制造业。
“不少人一提同城化,就说是‘太榆同城化’,其实我建议应该改成‘太原晋中同城化’。”张璞说,“应把这个名称进行修正,对省外讲,牌子更大更硬。”
第四篇: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关海玲(作者), 陈建成(作者)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内容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辨析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回顾与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的进展状况,在借鉴相关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源和理论与实践经验,深人挖掘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通过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了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偏低。尤其北京、上海、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排名较后,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下游位置。编辑推荐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关海玲,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曾主持及参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山西省软科学”等项目的撰写与研究工作。参与北大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编写。曾在《技术经济》、《未来与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录绪论
1.1 都市农业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文献综述
2.1 都市农业的研究状况分析
2.1.1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的比较及启示
2.2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2.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
2.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不同学科对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1.1 经济地理学
3.1.2 经济学
3.1.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1.4 城市经济学
3.2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地理学支持
3.2.1 农业区位论
3.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3.3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学支持
3.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2 投入产出理论
3.3.3 农业现代化理论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支持
3.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3.4.2 外部性理论
3.5 城市经济学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国外典型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4.2 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因素分析
4.2.1 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4.2.2 发展都市农业是调节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4.2.3 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
4.2.4 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4.3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4.3.1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4.3.2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4.3.3 环境发展动力机制
4.3.4 资源发展动力机制
4.4 不同动力因素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1 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变化下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2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3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条件下都市农业的路径选择
4.4.4 资源、环境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5.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5.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5.3.1 2007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3.2 2008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4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启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6.1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6.1.1 自然资源
6.1.2 旅游资源
6.1.3 文化资源
6.1.4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6.2 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6.2.1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满足都市农业多样化需求转变
6.2.2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6.2.3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重点建设农业园区
6.2.4 城市公共产品的提供
6.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水资源短缺
6.3.2 生态环境脆弱
6.3.3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6.3.4 农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6.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6.4.1 样本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及数据解释
6.4.2 DEA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模型
6.4.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推动太原市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为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
7.1.1 依靠政府的力量强力推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7.1.2 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
7.1.3 健全与都市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7.1.4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协调
7.2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7.3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都市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7.3.1 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7.3.2 实行农产品供应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板块
7.3.3 建立相互信任,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7.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7.4.1 建立都市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7.4.2 积极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落实一批农业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
7.4.3 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研究推广载体
7.4.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队伍,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
7.5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7.5.1 高效有序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7.5.2 发展循环型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
7.5.3 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都市休闲农业
7.5.4 完善都市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众所周知,20世纪被称为“大发展与大破坏的时代”。大发展是指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世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破坏是指由于人类掠夺式的无序开发资源并把各种废弃物抛回自然界,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与此同时,城市扩张的“极化”效应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城市农业用地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因此,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都市农业。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引起各类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种植经济收益高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首先,农业的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其次,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
后记
行文至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它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国晓健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细致而辛苦的工作!
本书是我在读博期间完成的,我要感谢所有在此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感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程宝栋副教授,承蒙他对本文的点拨,使文章得以更为完善的面目呈现。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潘焕学教授、夏自谦教授、张彩虹教授、王立群教授、张绍文教授、金彦平教授、田明华教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感谢王东亮老师、李强老师、夏春峰老师、王刚老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极大的帮助!
北京林业大学的美好时光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同窗好友金波、周峻、苏建兰、郭青俊、朱述斌、谢小兵、钱一武、林水富、高立鹏、郭海、奉钦亮、马花如等;感谢我的师兄
肖永红博士、田新豹博士、曹文博士、王立飞博士等,与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对我的文章深受启发,而且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新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爱和友谊是我终生受益的又一重要财富!
感谢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薛耀文教授给了我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同时还要感谢任利成教授、李亨英教授、吴翠花教授、吕月英教授、乔彬教授等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
在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参照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已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都市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率先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初见成效。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很多是萌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达城市代表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展现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生活进步的方向。因此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都市农业的起源人手,对都市农业的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同时还从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都市农业在理论方面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使都市农业发展从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可操作性研究阶段,从而进一步丰富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为都市农业发展能力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五篇: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京津冀都市圈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尤为突出。但记者调研了解到,区域内合作意识不强、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专家认为,三地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才能形成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产业化、配套能力、发展环境的综合优势。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形成整体优势
2003年,京津冀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约2002亿元,占全国的10.7%,其中软件产业450亿元,占全国的28%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其中通信、显示器、基础元器件等产品已成为国际性制造基地。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门类齐全。在电子产品方面,北京在手机、电脑、扫描仪、显示器、彩色显像管、软件、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等方面位居全国首位;天津是全国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最大片式元件生产基地,以三星和现代为代表的显示器行业、以力神、和平海湾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行业在全国位居前列;河北省在显示器件、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部分产品居全国前列。
科研力量雄厚。京津地区是我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仅北京重点高校数量占全国的1/4,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之誉的中关村地区。天津也已形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级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市级研究机构、合资企业研发中心并存的、多层次的创新机构布局,基本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支撑产业化制造技术的全方位科研开发能力。
对外开放度高。京津冀作为我国北部沿海的对外开放前沿,在利用外资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目前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津设有近200家生产型投资企业。世界跨国公司诺基亚、松下、微软、富士通、摩托罗拉、惠普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摩托罗拉、韩国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早已进驻天津开发区,形成很大的生产规模。
产业分工条件逐步成熟。从未来五年看,一方面土地招标制度的全面推行将使京津的土地开发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绿色奥运的理念将使北京一批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加快向外转移。未来京津的发展将逐步从资源积聚向积聚与扩散并重阶段转变。这使得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借鉴昆山模式,承接京津和国外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参与京津冀产业分工的条件逐步成熟。
政策环境优良。北京市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不断推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天津市大力推进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出台了促进天津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河北省也为电子信息产业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努力构建信息产业发展平台,用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吸引国内外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一体化发展开始启动。在电子信息领域,2004年,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市共同签署了《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将在信息产业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环渤海地区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作为京津科技合作的启动项目之一,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建设已开展了包括研究编制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发展规划、软件企业层次的对接、联合开拓海外市场、京津共享软件测评平台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市一体化软件产业基地。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五大问题
京津冀地区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但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协调发展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一、区域内合作意识不强。天津市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春成表示,京津冀地区国有资本占绝对优势,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作用并不充分。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仍很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区域规划缺乏市场观念,区域内城市间协作不强,缺乏合作意识。
二、区域产业配套不完备。京津两市多考虑自身发展规划,打造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很少跨地区合作,导致区域整体配套环境远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很多大企业都舍近求远到南方寻求配套合作企业。如北京IT制造产业更多是到东莞、昆山等地配套,我国三大PC企业——联想的制造基地在广东的惠州,北大方正100万台电脑生产线及数码产业基地设在东莞,清华同方的生产基地则设在苏州。又如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在天津的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除了在京津冀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为其生产少量配件外,绝大部分零配件产品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河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连云表示,京津两地的物流、人流、信息流成本很高,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阻力较大,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相互流动较少,不利于区域资源的配置。
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多年来,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都从自身出发,将软件产业、集成电路、通信等作为当地发展的重点,产业定位及其发展重点过于笼统,难以形成对要素的有效吸引和产业的充分集聚,更谈不上形成产业特色,导致各地在资源、项目、资金等方面存在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五、“亲商”创业氛围不浓郁。京津冀地区在个人和经济主体的竞争、创业、风险意识上远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来实现自身价值和谋求发展的观念不强,“亲商环境”仍待营造。
——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为了发挥京津冀对环渤海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对国内外资源的集聚作用,天津、河北省科技部门多位专家认为,三地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产业化、配套能力、发展环境等的综合优势,共同把京津冀打造成世界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与研发基地,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京津冀信息产业协调,建立紧密合作机制。2004年9月,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等五省二市,签署了《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在该框架下,可建立京津冀信息产业紧密合作伙伴。加强三地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方面的沟通和协调,推进区域性的资源配置、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促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三省市集中技术和资金资源,引导区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之间建立技术研发合作关系,强化技术协作和利益共享;加强科技研发合作,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有效释放区域研发合作优势;建立三地信息产业园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互访、人员代培,联合举行企业推介、人才招聘、合作论坛等活动。
其次,共建京津冀信息产业基础和开发平台,打造区域产业合作通道。共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相互开放现有的信息产业研发、软件测试平台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无偿或最优惠、协作开发、最大化资源效用为原则,逐步建立形成共建共用、运行高效、服务环渤海、辐射全国的京津冀信息产业公共基础平台网络。建立起各类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本地区信息产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数据资源共享。在国家的支持下,主要由国家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出资,鼓励各方共同参与,联合共建区域信息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或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共同研发,成果共享。依靠公共信息技术平台,服务区域的技术开发、技术支持和技术推广,促进知识流动和扩散,提高创新效率,加快成果转化和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加速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建设,布局产业协作链条。杨连云建议,启动以信息产业为特色之一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建设规划,三省市合力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共同宣传、构造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链,形成我国最主要的近距离配套能力强、产业创新能力强、竞争与合作水平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建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为依托的产业集群网络化互动发展机制,布局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协作链条,形成信息产业的规模集聚,辐射带动环渤海信息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吸纳利用国内外产业发展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最有吸引力的区域之一。
第四,定期举办京津冀信息产业发展论坛,加大合作宣传。李春成建议说,三地应每年定期举办京津冀信息产业发展论坛,就京津冀区域信息产业的协作机制和模式、政府如何推动区域产业协作等重大问题开展研讨。开展经常性的项目展示洽谈、产业合作对接活动,推动三地信息企业建立合作共赢意识,为企业合作提供制度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三地信息产业共同在国内或海外开展宣传活动,建立优势互补、协作对外的区域经济合作形象,吸引国外跨国企业落户,凝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创业发展,共同营造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