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9:2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12-2710:55:16

2007年12月份,山西调查总队对大同、朔州、临汾、阳泉等四个市的部分企业及对口帮扶农村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表明:山西很多市县(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有效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工补农、村企互动”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

一、山西以工补农的主要模式

(一)村企互动,产业带动型

村企互动,产业带动型,就是企业依靠自身的资金优势和当地自然条件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健康产业,带动周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是通过“一企一村”“一矿一村”来实现。

乡宁县煤焦实业有限公司八年来坚持以工补农,创业奉献,发展健康产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公司董事长张连水,自1999年以来,跑遍乡宁、翼城两县十七个乡镇,拜访了林科院等科研机构专家教授,汇集了数以万字的科研资料,组建了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投资1.12亿元,建成3万亩翅果经济林,与2252户农民签定了30-50年的承包协议,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纯收入450万元。2003年,该企业又启动开发云邱山旅游资源。目前已投资5000万元用于修路、景点修复、绿化园林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亿元,每年可为国家新增税收300余万元,直接安排解决开发区内两个村2200多人口的就业、生活和住宿问题,同时将带动周边三县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

(二)结对帮扶,公益投资型

结对帮扶,公益投资型,就是动员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农村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财力不足的问题,改善农村道路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状况。

在朔州市调查中了解到,朔州西易集团公司每年要让全村村民享受2000元的生活补贴和肉、蛋、面、奶、供暖、助学、养老保险各项福利待遇。兴建了“易苑小区“总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58514平方米,整个小区实现了水、气、暖、闭路、绿化带等八配套。投资300万元新建了一所中小学学校,投资310万元兴建了全区一流的双语幼儿园,2002年,服务平鲁区广大贫困大学生的“西易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成立,几年来,共为贫困在校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05万元,并且实现了村民子弟全免费上学。

乡宁县地方国营台头煤矿连续四年奉献农村公益事业。2004年为乡宁县农民代交农业税240余万元;2005年投资150余万元,为双鹤乡张元村修建寄宿制小学一所;2006年投资100万元,支持台头镇小城镇建设工程;2007年投资10万元,解决了台头镇张家庄村民饮用水问题;投资100余万元,为台头镇后台头村铺设水泥路3.2公里。这些措施都实实在在为村民带来了实惠。

(三)财政牵头,重点扶持型

财政牵头,重点扶持型,就是市县财政坚持“多予少取”,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实实在在增加农业投入,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兴建富民经济小区和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大同市财政连续两年投入农业的资金分别达到了1.08亿元和1.25亿元,增长比例均超过了同年财政增长的比例。两年共从市财政列支近1000万元,对发展种、养业富民经济小区和龙头企业进行了扶持。到2006年底,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户,比上年增长10户,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营销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10个。2007年上半年,全市90户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6亿元。投资4.4亿元的26个重点龙头产业化项目已完成投资2.24亿元,占计划的51%。临汾市的浮山县1999年县财政收入仅有2400万元,2003年猛增到1.4亿元,4年增长近6倍。这其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90%以上。从2001年开始,浮山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均在5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乡镇龙头企业。现在已经形成神农土特产品开发公司、绿宝苜蓿加工厂、康佳小杂粮加工公司、浮山牧草集团等一大批名牌企业。

(四)以企带乡,工业园区型

以企带乡,工业园区型,就是依靠当地工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资本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发展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就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民致富。大同市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如山橡集团的氯丁项目建在了阳高工业园区。该项目建设期间及建成后,即可带动县域内相关产业发展,也可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同时可增加该县财政税收。

山西金海洋集团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北周庄镇,该企业建设初期,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村的大力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该企业与驻地乡镇形成合力,把该企业园区建设融入北周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推进园区内外的各项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针对当地种植玉米广泛的实际,公司计划新上玉米淀粉加工项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还计划资助农民建设一座奶站和奶牛养殖园区,带动和提升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公司已累计投资72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五)一村一企,自我发展型

一村一企,自我发展型,是依靠村级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经济,惠及农民。这是以工补农所要达到的最理想模式,也是农民实现自身发展的最高境界。

应县镇子梁乡魏庄新村是雁门关外的一个普通村庄,1800多口人,3700亩耕地。前些年,村民们按传统方式耕种着仅有的几亩耕地,生活贫困。但到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民们享受着齐全的社会保障和各种福利待遇。村办企业老万炉业股份有限公司里,家家有员工,户户当股东,全村60%的收入来自于村里的集体企业。这个农民股份制企业给该村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大翻身。

(六)阳光工程,劳务输出型

阳光工程,劳务输出型,是指由政府牵头,对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务工岗位是促进以工促农的最直接方式。为了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大同市从2004年起,紧紧抓住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机遇,整合资源,建立基地,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2006年全市完成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近14万余人次,新增转移4万人,全年实现劳务经济收入6.4亿元,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达到388元,比上年增长了94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150期,完成引导性培训6.4万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0.84万人,新增转移2.45万人。全市1―6月份劳务经济总收入1.6亿元,务工劳力平均收入5800元。

综上所述,山西各地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支农力度;二是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农村农民引资、减免税收,贴息贷款、增加补贴等;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资本向农村流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办学、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出资出力;四是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在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等。

二、以工补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山西在工业反补农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与渠道尚未形成,缺乏金融政策支持

一是随着主要商业银行逐个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成为正规农业贷款的主要渠道。而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问题仍然相当突出:由于农村单个农户贷款规模小、手续麻烦,造成金融成本大、风险高,农户得到的贷款仍然非常有限。二是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经济效益滞后,投资期长,收益期也长,如翅果种植五年才开始挂果,10年才到盛果期,投资才能得到回报。而当前的国家金融政策倾向于支持流动资金,不利于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制约了收益期长的农业类产业发展。

(二)以工补农政策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加以规范

当前各级政府主张的以工补农还或多或少带有行政命令和摊派的色彩。一方面以工补农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愿意干的,这需要政府来主持公道,督促和倡导所有有能力补农的企业都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以工补农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规范,而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和监督都需要各级政府的组织。再次,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来积极鼓励企业在农村延伸产业链。

(三)以工补农还没有形成互动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以工补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一条“双赢”的路子。调查中了解到,在当前山西实行的补农措施中,好多企业是把企业利润中一部分用来帮助乡村修路、打井、直接给钱、给物、以单纯的投资为主要帮扶手段,对村级实行喂乳式投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直接给农业和农民带来哺农效果,但这些效果是一次性的,我们常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这种“以工哺农”并不是最理想的补农方式,而较为理想的应该是以工带农,以工建农。走出单纯投资的怪圈,变“输血”为“造血”,提升农民自身创造

财富的能力才是根本。

(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他们还处于弱势群体。以城带乡,须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市建设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五)以工补农存在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山西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至今全省仍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忻州、吕梁、大同三市,县级财政收入状况普遍较差,如天镇县,2006年财政收入为350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仅1317万元。县域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不强,以工补农的财力十分有限,明显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尤其是公共服务明显不足,与城镇差距很大。

三、以工补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要积极探索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运作机制

全省新农村的试点村建设,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不搞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城郊型和工矿型的村,经济比较发达,农民收入水平较高,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庄改造建设、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和要求;二是平川农区型的村,要把大力发展种养和加工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协调推进村容村貌治理,走宽裕型小康建设道路;三是山区型和资源条件比较差的村,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净化、美化村容村貌,逐步完善公益设施,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服务体系建设进程

政府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快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一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业。二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三是用现代农产品公共安全理念管理农业。四是加快新型农民培养进程。同时围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规模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五是帮助农民和企业做好替代产业项目的选择。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以工促农”自我完善

要确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大资源、大农业、大市场、大生态理念,推动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可以带动上千上万的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使农业由分散低效的状况,走上集约高效发展的路子。因此,大力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既要引进工业项目,又要引进农业项目,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搞好农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效益。实现“以工促农”的自我完善。

(四)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以工补农提供基础性支持

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使公共产品惠及全体农村居民。一是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明确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优先顺序,逐步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分级负担新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增加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帮助基层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缓解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短缺的局面;实施“公助民办”,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民房;实施农村防灾减灾工程等。

(五)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机制

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资助补贴、减免税费、提供担保等方式,调动工商企业投资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一企一村”“一矿一村”的结对帮建。

第二篇: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

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

摘 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研究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格局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2]龙茂兴 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 2006(9)

[3]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

第三篇: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来这种模式促进了农村发展,保持了农村稳定。然而随着我国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应对市场化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代的要求。昌吉市大西渠镇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创立了“支部+公司+协会”模式。文章着重以哲学的视野来分析这一模式的现实根源和经验不足问题,力图对这一模式的实践价值作出恰当的分析,对于完善发展这一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经济体制;生产关系;哲学思考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戴秀玲,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47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2-0072-0002

一、大西渠镇基本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大西渠镇距离昌吉市新区4公里,是位于天山北坡一个以乡镇工业为主体、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商业服务为纽带的近郊大型综合集镇。全镇面积187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业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40%,2008年实现镇域生产总值4.6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种植业实现产值750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50万元,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79 元[1]。

二、传统经济体制困境的哲学分析

(一)传统体制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在生产关系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则保持相对不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自特征,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中既具有一定质的稳定性,又具有迟早发生变革的必然性。因此,生产方式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某些环节和生产力的发展逐步不相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步发展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在废除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核心是维护农民一家一户的包干到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实行这种体制的初期,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83年,“包干到户”的生产队有576万个,占总数的98%。粮食总产38728万吨,增产9%。棉花463万吨,增产29%。1984年,粮食总产40731万吨,增产5%。棉花625万吨,增产34%[2](P135)。然而,相对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落后于生产力。具体体现在:

1.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突出体现在: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单位种植面积所需劳动力的减少,农民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9100亿斤;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9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①。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适应其发展的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经营权从一家一户向集体转移,使之有利于大规模应用农业机械、大规模普及农业科技;有利于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情况下,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实现规模种植的市场化、专业化。旧有的体制不能适应这种发展,因此进行变革成为必然。

2.与适度规模经营不适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调的是农民以户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科技水平、市场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大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以此来降低采用先进农业科技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另外,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致富。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客观上要求经营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权的集中,而旧有的体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结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逐渐减弱,最终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传统体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假如生产关系长期保持不变,就会由原来的促进作用变为阻碍作用。

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历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升级等巨大的变迁。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在1998年,我国农村改革20周年之际,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强化,承诺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至少30年不变。

这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旧有体制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最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进入21世纪,我国从2000~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长2.1%、4.2%、4.8%和4.3%,可见这种体制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乏力[3]。

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业集中程度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的特殊困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进行相应变革。而昌吉市大西渠镇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创立的“支部+公司+协会”模式,则是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的大胆创新和突破。

三、“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哲学分析

(一)“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基本情况

农业是大西渠镇的农牧业增收的基础产业。镇政府用工业的组织形式培育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企业销售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参照企业整合来增加农业投入,全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抓农业、抓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了“支部+公司+协会”的新型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协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支部抓产业、公司抓投资、协会抓服务,把党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优势与企业具有的市场、资金优势和专业协会的技术、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找准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点,走出了一条新路。

(二)“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哲学思考

1.充分发挥了人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中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客体。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体所蕴涵的“人的自然力”所运用的知识和经验即智力和智慧因素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支部+公司+协会”模式中,该镇将农民组织的协会纳入模式的决策和执行主体中,利用农民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等方式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在促进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决定力量。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模式发挥了农民在养殖、种植、畜牧方面的优势,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最大限度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该镇畜牧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同比增长10%;种植业实现产值7500万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79元,同比增加610元[4]。这在全国农民增收只有6%的情况下,无疑是个奇迹。

2.坚持了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是实现认识提升的重要手段。制度创新是各项创新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活动。制度创新可以带动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大西渠镇在改革之前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2005年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层收入锐减,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运转困难。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另外,村级差距扩大,镇域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凸现,成为一个发展难题。

因此,该镇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创造了“支部+公司+协会”模式,在产业发展上,以更大规模的集约经营,带动农民的共同富裕,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促进农业的市场化。该模式是打破传统思维,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

通过对于“支部+公司+协会”模式进行哲学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式实际上是我国农村地区在探索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矛盾的一次尝试,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次完善。至于其在新疆范围或者全国范围内的示范意义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是它却可以看作一次体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大西渠镇委员会.大西渠镇实现“支部+公司+协会”农村新型经营运作模式,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Z].2006.[2]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05年[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4]郭新.大西渠镇实行“支部+公司+农户+农村”新型运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综合调研,2005,(3).

第四篇:山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山西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专业:经济管理 姓名:韩文丽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省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需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政事不分,社会化程度不高,人员和机构庞杂,缺乏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这些问题导致部分领域的事业服务供给不足,政府职能范围的混乱,财政负担加重,社会事业单位之间缺乏整合与协调,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是在系统分析当前情况的基础上,以当前事业单位现存问题,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事业单位职能,调整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以及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关键词:关键词:事业单位 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分类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必须经过不断探索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真正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只有这种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组织形式,同样也面临着改革的任务。

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政府要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既是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又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又再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政事分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一场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社会服务领域变革,也将不断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1.1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亟待创新

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承担着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为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广泛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每个中国人都在产生影响,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约有130多万个,职工2800多万人,加上离退休人员约30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2%,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掌管的国有资产近3万亿元,各项事业经费支出约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逐渐的改革和完善,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其中有着许多合理的成分和成功的经验。因此,新型的事业单位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优势之处,特别是一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业单位如科、教、文、卫等行业,如果没有政府来主管,仅事业单位独立经营,则势必会导致亏损或损害公共利益。政府直接管理这些公共事业的传统管理体制,可以保证这些事业的稳定性和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

目前,能够实行政事分开的事业单位需要一定的过渡期:一是大部分事业单位现在还不适宜完全的政事分开,少数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可以快一些;二是对于大部分不能完全分开的事业,可以经历一个政事半分开、半不分的过程。因此,在由政事不分到政事完全分开的过渡期,还要继续发挥传统事业体制的优势。但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传统体制的弊端,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适应之处,不失时机地推进事业体制的创新,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创新。所以,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创新上下功夫。

1.2前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与不足

1985年3月,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等,标志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这些改革决定,分别就有关单项事业体制改革的目标,途径等作出了总体布署。在各项政策文件颁布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别就本系统、本地区的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和具体改革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的改革试验,在艰辛的试验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果:一是明确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来筹集各项事业发展资金,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推动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服务。二是采取了创收、让利、免税等改革措施,拓宽了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渠道,增强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潜力。三是建立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聘任制度。同时,前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第一.国家没有明确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能,导致无法正确区分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间的界限,因而前期的社会化改革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事业的局面。

第二.片面的将事业单位全部推向社会、推向市场,笼统地提倡、鼓励、支持各类业单位拓展资金来源,已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一些事业单位巧立名目滥收费,造成了事业单位不正之风蔓延。

第三.我国虽早已实行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事业机构注册登记之后即可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但这种“独立”却只是一种形式。因为现行事业单位的行政首长仍然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他(或他们)只是作为政府的代表、并按照政府的指令在事业单位中履行管理职责,其本身就是“行政事业一体化”的典型体现。

第四.国家有关改革决定仅限于单项的、局部的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没有采取整体分类推进的管理体制改革方式,使得前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改革的滞后和不平衡。

第五.在事业单位创收活动过程中,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被无偿转作经营性资产,产权归属不清,经营补偿严重不足,监督管理职能缺乏,浪费大,效益差,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既没有达到支持事业发展的改革目的,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3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事业主体的单一化。国家仍然是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事业主体的单一化,既拓展了政府的职业职能,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抑制了社会办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满足公众对各类公益事业的需求”。

第二.事业机构的行政化。各类事业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划分界限不清,国家包办并直接控制事业单位运作的情况严重,现有的许多事业单位仍带有浓重的“官办”色彩,其业务开展不是依靠市场而是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

第三.事业职能的扩大化。由于政事不分所导致的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混淆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之间各自的职能界限,“政府充当着事业举办者、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政府的事业职能范围不断扩大”,加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淡化了事业管理界限,从而泛化了国家事业职能范围。

第四.事业经费供给的财政化。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事业发展资金没有实现多渠道筹集。在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财务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也没有自主支配事业经费的使用权,这样就压抑了事业单位广开财源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

第五.事业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即我国公共事业资源配置缺乏明确的目标,各事业单位之间没有互通有无,相互分割,相互封闭,互不开放,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公共事业资源的大量浪费。

第六.事业运行机制的非效率化。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利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风险机制等,事业单位存在无效率运行状态和人浮于事,资源利用率低,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问题。

第七.事业管理的部门化和多头化。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政府机构和对应法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同一类社会公共事务被人为地分割成多部门的多头管理,既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又降低了管理的效率。

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993年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1996年7月8日中共中央办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办发[1996]17号),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

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要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政事分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述报告、政策文件中都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但是对改革要达到的理想模式缺乏具体的阐述。

我们知道,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要重新界定、调整和转换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职能的基本范围,重新界定和收缩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重新配置事业资源,将原有部分国家“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其向专业化、民营化、市场化与社会化方向发展;二是要对经过调整之后依然保留在国家事业职能范围以内的各项事业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管理体制,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事业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公共事业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社会化、市场化是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而“所谓 事业单位社会化是指事业单位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接受社会的影响、进入社会系统的过程。因此,事业单位社会化可以理解为三层含义:一是行政与社会事业的分离;二是社会事业社会办,即依靠社会力量兴办事业单位;三是事业单位面向全社会服务”。

现代事业单位体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的组织管理制度。它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第三部门的管理模式,而应是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事业管理制度。

针对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以上特点,中国事业管理体制的理想模式,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加以具体把握:

第一,政府部门职能得到重新界定。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职能,规范政府部门权限,将政府部门定位于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取消政府部门举办事业单位的职能,压缩所属事业单位人、财、物等方面的内设机构和行政编制,加强其社会管理的业务力量;二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规范事业单位职能。将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政府部门管理;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将主要从事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三是将政府部门作为购买公共服务的代表,采取合同外包、招投标、民办公助等形式,与事业 单位或其他社会主体建立契约式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由部门内配置向全社会配置的转变。

第二,成立管理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机构。在界定职能的基础上,国家应成立了“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作为政府的特设机构,“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该机构使用行政编制,人员由各政府部门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调剂解决。设立“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的目的在于把它作为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理顺公共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及外部衔接工作机制,像推进经营性国有资本有序进退一样,加强政府所属公共事业资源的整合,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主要承担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责:一是负责组织协调所属事业单位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划标准以及行业体制改革措施,并参与有关行业规划和标准的研究拟定工作;二是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工作;三是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存量资产的整合以及系统内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四是负责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五是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党群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第三,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得到了改革。成立公共服务提供的管理机构后,改革将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的,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创新。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梳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明确事业单位分类,将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制或撤销,将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划入“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管理。二是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扩大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只负责所属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考核任免,其他人员由事业单位自主逐级聘任。三是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办法,研究并促进“事业单位监管委员会(局)”所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事业单位依法独立运作,创建事业单位自我管理的现代运行机制。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一个长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有体制下贵州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并期望通过改革有助于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设计,更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管理思路。同时,要发动广大事业单位的群众积极参与,使这一改革真正调动起事业人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共服务方式,必将对作为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及其事业单位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需要不断深化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调整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在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同样也需要适应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组织管理和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研究解决与公共服务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稳妥地推动公益服务的体制创新,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善公共服务方式和质量,推动各项公益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参考文献:

[1]娄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陈荣富.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王德清,张振改.公共事业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4]黄恒学.中国现代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李正明.公共事业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张志坚.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7]朱德米.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的趋势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7).[8]肖金明.和谐社会与新法治观[J].中国行政管理,2007(1).[9]朱光明.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6(1).

第五篇:我国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新经济时代,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并适合相关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新思路,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能,推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推动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绩效考核;企业管理;解决策略

绩效考核是企业内员工任用和调配的重要依据,考核的结果与薪水、升职及奖惩相挂钩,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开展工作和组织决策。因此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内容。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我国绩效考核的流程模式

首先,人力资源部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发放绩效考核表,员工以本人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本人逐项评分,进而直接主管以员工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员工逐项评分并写评语。然后,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评核打分,总评核后直接主管将考核结果告之员工,并有由直接主管与员工面谈,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按照员工季度或年终考核的分数汇总至人力资源部存档,人力资源部对年终考核结果做出分类计分析,报主管总经理签核。

二、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

(一)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第一个主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企业远还没有做到如此,在我国企业中,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这样一来,一方面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另一方面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往往导致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最终可能未能被评为优秀。

(二)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

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首先,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主观印象或感觉的评价较多,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其次,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再次,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最后,工作绩效评价如果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使实际绩效相对于标准的进展程度或者标准的完成情况是可以衡量的。

(三)绩效考核没有反馈,结果没有合适利用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本没有多少考核信息可以反馈,从事的考核工作成为走过场,没有得出有用的考核结果,员工根本不知道应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工作。第二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第三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三、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科学绩效观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露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当前,国企一些旧的观念和传统做法还未破除,要想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尤其不易,在这样的人力资源环境中,除非企业的领导层能坚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否则无论出台哪种方案,最终都会无法有效运作。

(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发现、评价每位员工工作的长处和短处,以达到扬长避短、持续改进和提高绩效的目的,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首先,从机构编制、定员、规范岗位、编制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开始,从新梳理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夯实工作基础。其次,公司要明确绩效考核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利用过去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消除不同单位之间不同尺度、不同标准的差异,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最后,考核体系的完善和建立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脱离单位的中心工作,绩效管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还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减轻考核组织者的工作量。

(三)绩效考核与薪酬有效联系机制

领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自身的优势,通过考核、反馈、职位说明书等相关方式,在短时间内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在企业中的“你有、我有、大家有”、“平均主义”等思想,通过考核使国企的管理者更加清楚了解员工的知识、技能及不足,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晋升、调动等职业发展规划,以绩效薪酬(浮动薪酬、奖金和年薪)作为浮动薪酬,配以“等差图表法”和“强制选择法”等方法,力求“业绩定岗、岗薪相配、弹性工资、按劳取酬”的绩效挂钩薪酬的制度。

(四)进行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

不懂沟通的经理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考核制度都无法弥补经理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与讨论两个步骤。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管理学中叫做“走动管理”;讨论则需考核人员预备考核者通过实际的交谈与沟通。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时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通过规范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军芳.浅谈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5):247-247.[2]姜中艳.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对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15-16.[3]赵继会.我国企业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全国商情,2011(6):16-17.[4]季林乔.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32):61-62.

下载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访制度的模式研究与改革的对策

    信访制度的模式研究与改革的对策 指导老师:张秀玉老师姓名: 黄君明 摘要: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政治参与、权利救济、纠纷......

    浅谈铜仁市太极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铜仁市太极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李 洪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随着西部开发健身思想不断传入铜仁市,“全民健身计划”全面实施,太极拳的发展也日期完善。虽然在太极......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西部乳业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 王丁棉) 前言:纵观几年来的中国农业发展,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产业,莫......

    某县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十一五”以来,全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与研究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与研究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发展四川农业面临的新挑战。本......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组 摘要 在评价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及其对策,建议确......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张秀巍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 摘要:食品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快速成长的一个工业体系,也是完全竞争性......

    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范文大全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模式,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阻碍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发展对策等,从而加快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速度,促进休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