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3 11: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群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群文献综述》。

第一篇: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

[1]。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国热带地理学者戈德曼(Jean.Gottmann)[2]。他在考察北美城市化后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其人口≥25万和≥230人/km2为标准);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他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他的Since Megalopolis(1990)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法国佩鲁(F.Perroux,1955)[3]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

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3个概念:大都市地区、大城市区、城市化地带。哈盖特(P.Haggett)和克里夫(A.D.Cliff)提出区域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模式[4]。富田禾晓(1995)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深入研究。

二、国内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渐渐开展起来。

(一)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周一星提出都市连绵区概念,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实际上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空间形态。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级与水平,前瞻性地划分城市群结构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City Region)、城市群组(Metropolitan 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tropolis)。国内专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国城市群》定义了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姚士谋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区空间拓展的效应有: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以及城市群如何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多元运用来提高其竞争力。朱英明等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薛东前等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

(二)以实证分析研究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①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廖重斌构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珠三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评价标准;蒋志学侧重于以整体来规划城市群环境;汤可可分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盖文启从城市群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制约因子等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②从产业发展角度:许学强等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刘则渊对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结构分析后提出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服务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刘新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潭株城市群的农业发展定位与途径。③城市群经济运行:曹扶生研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经济互动发展;黄莉萍分析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阶段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寻求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周国华讨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原则与途径。④城市群机制研究:阎小培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顾朝林等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⑤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章国兴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齐康等以分层次形式从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城市化、产业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对江苏带状城市群体进行空间分析,提出该城市群体的发展模式。⑥城市群发展方针与战略:朱英明等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因素、目标、机构形式和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水平4方面展开探析。⑦城市群功能与结构方面:邓先瑞等从城镇结构(等级规模关系、功能结构和分布特征)来探城市群结构优化;薛东前等以关中城市群为例量化分析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朱英明分析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描述发展趋势。⑧城市群间比较研究:张新华等]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探讨它们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陈凡等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三、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

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催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拓宽了许多新领域。然而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⑴城市群作为综合且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当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出发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更少。⑵在城市群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应看到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体系还相当薄弱,缺乏系统性,主要介绍和引用国外成熟理论,并且专门研究城市群的著作不多。⑶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并且在城市群间(包括中外、国内)的比较性研究也少。⑷事实上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有它的层次性,笼统地对城市群进行发展战略或对策研究是缺乏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待系统化且分层次有差别的深入分析研究。⑸在城市群发展过程研究中,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考虑不多,特别是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跨国集团公司对城市群发展的深层作用的研究还较欠缺。⑹城市群研究与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较少,如引用GIS、GPS、RS等技术对城市群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

四、城市群研究新趋向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由此,城市群的研究将出现一些新趋向。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发展。⑵城市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达到深化和发展核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只有合型的竞争才能体现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并且城市群内合作是城市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

与引导。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⑶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强化“跨”城市合作的力量,城市群优势的创造,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大都市区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市群的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如何摒弃原有传统的在封闭行政区内组织城市经济体系的模式,以大都市区组织模式来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⑷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并且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合作,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要素,共享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整合获得城市群高效持续发展,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是重大问题。⑸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持。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发展条件下、如何通过群内外或群之间的差异成因比较研究,借助有效的产业整合创建城市群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合理且高效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以上这些方面有可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另外如何创建合理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城市群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把握城市群的结构演化和处在何种发展状态;如何促成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较高水平上的融合等都将成为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15.[2]Gottman J.Megalopolis,or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J].Economic Geography ,1957,33(7).31-40.[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4]HaggettP,CliffAD.LocationalModels[M].London:EdwardAmoldLtd,1977.37-69.

第二篇: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本站推荐)

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年公示稿(上)

作者: 来源:云南房网 添加日期:11年11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区域(城市群)为单元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对外扩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滇西地区作为我国西部极具发展特色与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滇西地区的发展应站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从加快推进我省重要桥头堡建设的角度,明确滇西城市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滇西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滇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为了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区域发展的各种关系,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滇西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原则

第一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改革力度;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滇西特色的发展模式,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保护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好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5)《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6)《云南省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省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滇西各州市相关政府文件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滇西城市群规期限为2011-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1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次滇西城市群规划的范围本次城市群规划范围涵盖大理、德宏、保山三个州市级行政区及怒江两个县级行政区(泸水、兰坪)。国土面积合计68015 km2,共包含252个城镇单元,其中5个街道办事处、122个城镇、125个乡集镇。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滇西城市群全域。

第二层次:包括大理都市圈、隆腾芒都市圈、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带等重点次区域。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优先保护永续利用

保护滇西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区域性重大生态廊道、生态斑块,法定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以及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加强对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的保护,有序引导开发利用。

2、统筹协调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乡体系结构,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建立城乡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合理聚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优先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努力壮大县域经济,提升边境口岸地区城镇发展水平。

3、因地制宜

根据滇西自身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空间开发。一切开发应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的容量之内,严禁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4、特色发展

坚持走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运用市场机制,以产业新型化,特色化促进城镇化加快提高。充分挖掘滇西的自然地理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弘扬云南边疆地域文化,并引导城镇建设的特色发展。

5、集约发展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坝区优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空间效率与结构效率,鼓励城镇建设利用地质条件较好的荒山、荒坡地,少占平坝耕地。改变能源消费方式,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使用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行公共交通出行,逐步减少工业与城市的碳排放,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滇西这片人类的净土。

第三章 目标与战略

第六条 定位目标

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先行区及国际陆路大通道门户;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示范区;以发展外向型产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的云南省重要增长极和门户城市群。

第七条 质量目标

第八条 总体发展战略

在保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整合区域产业、人口、生态、人文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极化发展大中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全方位拓展与东南亚、南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推动矿产业、能源、进出口加工贸易、制造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与人居环境,重点提升快速发展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滇西城市群整体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滇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空间载体,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 分项子战略

1、生态安全战略

立足滇西生态本底,因势利导,构筑区域安全的生态格局,延续川滇生态屏障余脉,为我国保存保护好战略性资源区域。

2、极化增长战略

依托现有发展基础,有序引导优势资源要素向核心地区集中,培育一到两个地区增长极,通过率先发展,带动并辐射滇西地区发展。

3、外向型主导战略

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以瑞丽国家级重点实验区为先导,打造若干个外向型产业基地,推动外向型消费品加工制造业体系形成。

4、交通先导战略

依托国家战略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快建设滇西高效交通体系。建立健全以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航空为主导的现代交通与物流体系,率先实现跨境经济走廊的全面高速化、大运量化,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群内各主要城市、城镇之间的城际联系,积极依托高效交通打造一小时核心经济圈。

5、特色化产业战略

保护利用好滇西地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积极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潜力,推动滇西旅游、文化创意、手工艺品、珠宝加工、影视传媒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对滇西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产业化改造,向深加工发展,形成滇西的特色产业体系。

6、城乡有序统筹战略

实施“双向推进”战略,即以大理中心城市为核心向西辐射,瑞丽国家重点开放开发实验区为支点向腹地延伸,在条件成熟时期形成另一个区域增长极——隆腾芒次区域都市圈,最终实现主要走廊上增长核心的全面极化,以核心增长极作为带动辐射滇西城乡发展的重要支点,并通过轴廊进行扩散提升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

7、跨区域竞合战略

滇西地处我国西南国境,应处理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关系,从竞争向竞争合作双赢的战略着眼,内引外联,利用自身的地缘区位优势,加强对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在竞争中寻求合作机遇,实现区域共同快速发展。

第四章 滇西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 空间结构规划

第十条 空间发展结构

空间结构:“一脊两核一区”。

一脊:依托西出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发展“脊带;两核:大理城市都市圈;隆腾芒都市圈;一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两条发展轴:一是依托滇缅印的西翼发展轴;二是联系丽江-大理-临沧东翼发展轴。

第十一条 都市圈布局结构

1、大理都市圈

核心圈层:以大理市主城、祥云、弥渡、宾川、巍山构成的半小时通勤圈。

紧密圈层:以漾濞永平、南涧、洱源及小城镇构成的一小时通勤圈。

外围圈层:以鹤庆、剑川及若干小城镇构成的外围发展区域

2、隆腾芒都市圈

核心圈层:隆阳区、腾冲、芒市、龙陵构成的的半小时通勤圈。

紧密圈层:以梁河、盈江、陇川、施甸、昌宁及小城镇构成的一小时通勤圈。

外围圈层:瑞丽为核心,由沿边口岸及特色小城镇构成的外围发展区域。

3、区域绿核

以横断山系-碧罗雪山、云岭余脉为骨架,大理点苍山脉、永平博南山和云台山,云龙天池、永平金光寺、苍山自然保护区形成的区域生态绿核,该区域生态条件优良应作为区域的重要生态保护地。

第二节

生态功能分区与发展指引

第十二条 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形成“一区、四廊、八核”的生态空间结构。

一区,即滇西北部至西部区域构成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屏障区;四廊,即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澜沧江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云岭——苍山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玉龙雪山南部——鸡足山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八核,即苍山洱海、南涧无量山、永平金光寺、清华洞、云龙天池、巍宝山、施甸南部区域、来凤山。第十三条 生态功能类型分区

第十三条 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滇西城市群生态功能类型区组成 第十四条 生态功能类型分区指引

(1)山林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开展面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工程,恢复面山植被,加快兰坪、漾濞等地区的林权制度改革,协调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发展,转化林业资源粗放利用模式,逐步形成特色经济林、林浆纸、林化工及生物质能源、林下非木资源开发利用、木材加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保护森林资源。

(2)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措施: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的开发与利用,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在山脚、陡坡等敏感地区进行重点绿化;城镇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相协调,避免城镇用地侵占保护区;产业发展结合城镇资源特色,在滇西区域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重滇西水能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3)水源涵养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加快剑川、鹤庆、宾川等地区的整体水资源保护,控制城镇污染物总量的排放,统筹协调湖泊、河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的发展,减少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的开发和工业污水对湖泊、河水流域的污染。

(4)城镇密集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从区域整体出发,优化和调整大理等中心城镇产业结构,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优化城镇内部生态环境,强化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城镇公共绿地建设,严格保护与城镇建设密切的外围山体林地。加快城镇饮用水源工程建设,统筹九大高原湖泊的截污工程和城镇排污工程建设,保证湖泊、河流水质安全。

(5)城镇点状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逐渐转变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加快农村新能源利用和截污工程建设,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发展新型农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十五条 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

1、土地环境保护对策

通过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寻求耕地的异地代保增加可利用土地总量,通过耕地整理、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等补充耕地。

2、生产清洁环保对策

全面实行清洁生产计划,建立健全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企业自觉实施和政府积极推进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滇西各工业园区特别是滇西西部及西北部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和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3、节能节水对策

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滇西主要工业行业耗能耗水较高、节水潜力较大的实际情况,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长期战略方针,深挖各行业节水潜力,建设节水型工业,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

第三节

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

第十六条 产业发展战略

1、改革与振兴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开采行业、初级加工业;动力欠缺、潜力不足的现状规模产业,使之成为具有滇西地区影响力的产业。

2、强化资源、能源条件充分、技术日臻完善、市场需求广泛、较具先进性的产业,使之具有东南亚地区影响力。

3、壮大具备独特资源优势、广域竞争力强、可持续的优质产业,培育中国—东盟自贸区重要制造业产地和商贸文化中心。

第十七条 城市产业布局规划

各城市规划期主导产业类型如下表所示:

第十八条 产业密集区布局规划

根据滇西产业特点及空间分布主导因素,划分六大产业密集区。包括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外向型产业密集区、地方特色产业密集区、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密集区、商业金融密集区。

(1)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洱源

单元组合:大理、洱源、鹤庆、永平、芒市

工业园依托:大理创新工业园区、洱源邓川工业园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永平苏屯工业园区、芒市工业园风平帕底片区

(2)先进制造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祥云;隆阳区、腾冲

单元组合:大理、祥云(东部组团);隆阳区、腾冲(西部组团)

工业园依托:大理创新工业园区、祥云财富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芒市工业园遮放及龙江片区

(3)外向型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芒市、隆阳区、腾冲

单元组合:芒市、保山、腾冲(内圈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施甸(外圈层)

工业园依托:芒市工业园区、保山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

(4)地区特色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腾冲、瑞丽

单元组合:腾冲、瑞丽;盈江、陇川、巍山、弥渡

工业园依托:芒市工业园区、保山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巍山工业园、弥渡工业园

(5)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腾冲、瑞丽;大理

单元组合:腾冲、瑞丽;大理;祥云、巍山、弥渡、剑川、鹤庆

工业园依托: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大理创新工业园区、祥云财富工业园、巍山工业园、弥渡工业园、剑川上兰工业园、鹤庆兴鹤工业园

(6)商业金融服务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隆阳区

单元组合:大理、隆阳区;祥云、宾川、腾冲、芒市

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十九条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预测

规划近期(2015 年):常住人口777万人,城镇人口2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

规划远期(2030 年):常住人口880万人,城镇人口5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8%。

第二十条 区域人口空间引导

1、重点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迁入区。

滇西半小时通勤圈地区,这些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承载区,包括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圈、隆阳区-腾冲-芒市都市圈。应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人口向城市(镇)集中,削减农村人口,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2、产业重点发展区:人口相对密集的迁入区。

滇西一小时通勤圈地区是人口集聚的次级区域,包括次级中心城市区域,应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投入,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3、生态控制地区:人口低密度的迁出区。

对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该区应控制并削减人口增长,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及农业文化,严格控制第二产业尤其是污染型产业的发展其余地区。

4、其它区域:人口中等密度的相对平衡区。

鼓励本地劳动力的就地城镇化,并加大该地区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作为人口和产业进一步扩散的承接地。平坝地区应以城镇为转移重点,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

第二十一条 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1)城镇等级结构

2030年滇西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级一览表

(2)城镇规模结构

至规划期末形成1-5-4-8的规模序列结构。

2030年滇西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一览表

(3)区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2030年滇西城镇职能规划一览表

(4)重点城市职能:

大理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度假旅游目的地,云南省重要增长极,滇西城乡统筹先行区,是以冶金、装备制造业、旅游文化业、生物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滇西中心城市,滇西城市群核心。

瑞丽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对外门户,沿边民族睦邻和谐发展示范区,以旅游文化、口岸贸易、进出口加工、特色农产品、珠宝加工业为主的我国西南重要门户城市。

隆阳区:桥头堡建设的门户枢纽,云南省重要的制造业承接转移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以光电子、珠宝加工、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滇西城市群核心城市。

腾冲县: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对外门户,是以滇西文化、火山热海特色旅游、珠宝加工与口岸贸易为主的山水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芒市: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滇西民族和谐发展示范区,是以特色经济作物、生物、食品加工业、民族文化产业、口岸贸易、物流业为主的滇西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

泸水县: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遗产地,是以水能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及生态旅游为主的云南省新兴旅游城市,滇西城市群门户城市。

第五节 城乡空间开发建设指引

第二十二条 城乡空间开发指引

城乡建设增长压力较大的核心地区在坝区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鼓励产业和建设向外围地质条件允许的半山及山地转移,引导平坝核心地区与外围山坝地区的协调发展。将节约城乡建设用地的重点领域放在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的工作重点放在各级城镇,将提高存量土地使用效率的重点放在城镇的周边地区、城中村和各类开发区。

第二十三条 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山地城镇规划应遵循安全、保护、系统、经济、多样性和发展的原则。

(1)安全原则:应从用地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市政设施布置、综合防灾、生态保护、防灾机制等方面将安全原则贯穿山地城 镇规划建设全过程。

(2)保护原则: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划建设环境 友好、资源节约的山地城镇。

(3)系统原则:应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环境因素,以系统的思想统筹影响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4)经济原则应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降低工程建 设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方面,控制山地城镇建设成本。

(5)多样性原则:应根据多样性的文化、地理及环境,规划建设多民族聚居文 化、不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各具风貌特色的山地城镇人文景观文化。

(6)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的当前建设需要与未来发展需求,以动态的、发 展的观点预留城镇发展空间。

第五章 滇西城市群支撑体系规划

第一节 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第二十四条 交通规划总体目标

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的目标,通过构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西出滇缅、滇缅印,东联滇中城市群,北进滇藏、滇川,南下滇西南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形成大能力、全天候、便捷化的西出国际大通道、北进川藏省际大通道。形成以航空为先导、铁路为骨架、公路成网络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十五条 综合交通网络结构

形成“一核、两次、双环、七放射”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结构。

①一核:一个核心枢纽——大理中心城市都市圈

②两次:两个次枢纽——隆腾芒都市圈、瑞丽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

③双环:两个都市圈城市联络环线

④七放射:七大区域对外联系通道

第二十六条 骨架公路网系统

骨架公路网系统主要为“双环、七射、多连通”的综合交通结构。

双环:都市圈城市联络环线

大理都市圈环线:联络大理中心城区、宾川、巍山、弥渡、祥云各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环线。

隆腾芒都市圈环线:联络隆阳区、腾冲、芒市、瑞丽、梁河、陇川、盈江各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环线。

 “七射”:即滇西城市群向外辐射的7条高速公路

包括以下7条高速公路:

大理-丽江高速——经大理-洱源-剑川-丽江(延伸至川藏);

大理-瑞丽高速——经大理-保山-芒市-瑞丽(延伸至缅甸曼德勒);

大理-昆明高速——经大理-楚雄-昆明(延伸至曲靖);

大理-临沧高速——经祥云-南涧-云县-临沧(延伸至普洱,连接昆曼国际大通道);

保山-片马高速——经保山-瓦窑-泸水-片马(延伸至缅甸密支那);

保山-猴桥高速——经保山-腾冲-猴桥(延伸至缅甸密支那);

保山-临沧高速——保山-昌宁-凤庆-云县-临沧(延伸至普洱,连接昆曼国际大通道);

 “多连通”:即滇西城市群内部主要城市间相互连接的公路网络

云龙-洱源高速——经云龙-洱源(延伸至丽江);

南涧-宾川高速——经南涧-巍山-大理-宾川(是大理州内部交通联系的快速连接线);

瑞丽-腾冲高速——经瑞丽-陇川-梁河-腾冲(是猴桥口岸与姐告口岸的快速连接线);

梁河-芒市高速——经梁河-芒市(是德宏州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梁河-临沧一级公路——经梁河-芒市-永德-临沧(是德宏州与临沧市的快速连接线);

昌宁-龙陵一级公路——经昌宁-施甸-龙陵(是保山市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泸水-鹤庆一级公路——经泸水-云龙-兰坪-鹤庆(是怒江州与大理州的快速连接线);

漾濞-洱源一级公路——经漾濞-洱源(是大理州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宾川-宁蒗一级公路——经宾川-永胜-宁蒗(是大理州与丽江市的快速连接线);

二级公路——是高速及一级公路,北部主要城市的联络线。

第二十七条 铁路运输系统

滇西城市群铁路布局规划以“两出境、两连通、一沿边、一高铁”为骨干,构建完善的滇西铁路网系统。

1、“两出境”:包括中缅铁路通道和中缅印铁路通道

中缅铁路通道(泛亚铁路西线):大理-保山-瑞丽至缅甸皎漂、仰光,连接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

中缅印铁路通道(泛亚铁路北线):大理-保山-芒市-腾冲猴桥经缅甸密支那至南亚。

2、“两连通”:包括大兰铁路和大临铁路

大兰铁路:大理-洱源-兰坪;

大临铁路:大理-祥云-弥渡-南涧-云县-临沧。

3、“一沿边”:即沿边铁路通道

沿边铁路通道:普洱-临沧-永德-芒市-腾冲-猴桥。

4、“一高铁”:即区(国)际高铁

区(国)际高铁:昆大高铁,大瑞(至曼德勒)高铁(中期可作为城市轨道联系)。

第二十八条 航空线路与机场建设

以构建滇西开放的“空中经济走廊”为发展目标,滇西各州市均至少有一个机场,以大理机场和芒市机场为枢纽,对内形成高效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对外形成辐射东盟,联系川藏的重要航空节点。

①干线机场:大理机场、芒市机场、腾冲机场

②支线机场:保山机场、泸水机场

第二十九条 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1、客运交通枢纽

构建滇西城市群“一个区际级、两个城际级”客运交通枢纽,实现滇西城市群区域对外、城际、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客运体系。

一个区级客运交通枢纽:大理综合大型枢纽。

一个城际级客运交通枢纽:保山中型枢纽。

2、城际轨道交通规划

滇西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应充分利用滇西铁路网络,分阶段灵活组织建设。近中期期内修建大巍、大洱、宾弥城际轨道,远期修建楚大、大保城际轨道。

第三十条 物流体系规划

1、物流枢纽布局规划

构筑“一个物流核心圈、一大物流枢纽、两大物流中心”滇西城市群物流体系。

一个物流核心圈:以大理为中心,涵盖洱源、漾濞、巍山、宾川等城镇的物流核心圈。

一个物流枢纽:大理综合物流枢纽。

两大物流中心:

龙陵物流中心:转运+城市配送型。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培训、商品展示交易、贸易洽谈、电子商务等功能。

瑞丽物流中心:货物集散、中转、加工、配送、保税、海关监管仓储、信息服务、商贸服务、口岸功能和其他配套服务等。

2、综合性物流基地布局

●凤仪物流基地

凤仪物流基地依托创新工业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云南省特色产品加工增值和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打造成带动滇西北的丽江、怒江、迪庆,连接川藏,辐射保山、德宏、临沧等城市的滇西地区现代物流园区,最终建设成为滇西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

●祥弥物流基地

祥弥物流基地位于滇西区域的交通枢纽,基地定位为转运+城市配送型,覆盖大理、丽江及其周边地区,大量工农业生产物资和产品在此区域集散和中转。祥弥物流园区凭借便捷的通道和产业聚集的基础发展商贸物流,逐步形成滇西区域连接滇中、川藏,内陆物资进入东盟的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龙陵物流基地

龙陵物流基地是泛亚铁路西线与北线的交汇点、是杭瑞高速西出缅甸的必经之路,因此,龙陵物流基地将以实现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的连接并使物流基地布局与运输网络相结合为目标,发展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铁路、公路货运物流集散地。龙陵物流基地发展定位为转运+城市配送型,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培训、商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等功能。

●瑞丽物流基地

瑞丽物流基地结合其沿边区位及交通优势,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借助桥头堡最前沿的经济合作平台和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形成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出口加工装配基地、仓储物流基地。

3、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布局

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确定以下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布局:大理建立汽车设备、医药、新材料和特色农产品三大物流中心;龙陵建立农产品、冶金、新材料三大物流中心;瑞丽建立珠宝、进出口、旅游产品三大物流中心。

第三篇:我国五大城市群规划(范文)

我国五大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研究员沈云昌认为,当前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城市产业同质化问题、财税利益分配问题、地方保护问题。有专家表示,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市场化所要求的一体化与行政权力分割之间的矛盾。

法治周末记者 蒲晓磊

“城市群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城市群能否顺利从口号到落地,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区域协作机制,这种机制既要依托于现在的行政区,又要超脱于现在的行政区,可以让城市之间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共同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4月初,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和定位,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至此,我国已形成了五大国家级城市群。

但是,城市群要真正从口号走向现实,必须解决当前城市群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研究员沈云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城市产业同质化问题、财税利益分配问题、地方保护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市场化所要求的一体化与行政权力分割之间的矛盾。”冯俏彬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

9年形成5大国家级城市群

在中央于2006年3月发布的“十一·五”规划中,“城市群”的概念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及,规划称“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

中央关于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传递出了这样的一种信号:中央确定了城市群的空间战略方向,21世纪将迎来中国城市群大发展时期。

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这样的部署。

经过9年的规划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珠三角五大国家级城市群。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批复中写道。

可以预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获批,只是一个开始。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我国的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对于未来城市群的布局,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今年将“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

5大城市群GDP占全国一半

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定位,国务院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四个“打造”:第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第二,打造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第三,打造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第四,打造“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从国务院的定位可以看出,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无论是对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还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国务院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寄予厚望的“底气”,来源于几大城市群在近些年的GDP成绩。

2014年,全国GDP达到了63.6万亿元,而五大城市群的GDP总和占据了半壁江山。

长三角仅核心区16个城市GDP总量便达到了10.6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

珠三角9个仅占全国面积0.57%的城市,即以7.8万亿元的总量创造了全国12%的GDP。

京津冀在2013年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之后,在2014年再次达到6.6万亿,占全国10.4%。

已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成渝城市群,以3.7万亿元的GDP占到了全国6%的份额。

刚刚获批的长江中游城市群GDP达到4.5万亿元,占全国7%。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50%,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进行测算,2015年中三角GDP将超越珠三角(不算港澳地区),2020年超越京津冀。

沈云昌认为,五大城市群之所以能够提升到国家级层面,有很多内在规律上的共同点:

一是产业集群相互依赖程度高。各城市群的产业配套紧密,绝大部分都是在集群内实现近距离专业分工,集群发展的内部成本低、专业分工的效率高。

二是城市功能互补性强。相较其他区域的城市发展而言,产业虽有同质化但程度较低,城市功能分工较为明确,服务业中心、制造业中心各有不同,功能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在区域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是共同市场程度高。虽然区域之间不存在关税,但是由于区域文化相似、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近、产业需求客户相同,五大城市群通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相对属于自己圈内的共同市场。

“城市群概念提出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集群效应打造新增长极。通过城市群的规划协调,能充分促进城与城之间的关联发展,加速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演进,进而实现城市群内部功能高效互补、专业分工深化、制度创新协同等目的。”沈云昌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群迅猛发展之余仍然存有一些隐忧,而这些问题能否得以顺利解决,是决定城市群从概念到落实的关键。

沈云昌认为,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是产业同质化问题。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在产业分工上,迄今成渝两地在多个方面仍有直接竞争,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在IT产业上。成都曾制定“到2015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将形成5000亿元产值的IT产业集群”的发展计划,而重庆则希望“在2015年达到1万亿元规模,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除了“群主”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往往都产业同质化严重,这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就会出现竞争过度、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的问题。

二是财税利益分配问题。在城市群统一规划协调后,对每个城市适合发展什么、应该发展什么才能实现群内最优化发展,涉及到各城市的产业调整、主体功能调整,进而影响到各城市的税收变化,发展利益的变化。

三是地方保护的问题。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长期辛苦养大的“亲儿子”,地方保护是阻碍市场相互深度开放形成城市群的障碍。

冯俏彬分析后认为,在产业同质化、利益分配等突出问题的背后,是市场化要求的一体化与行政权力分割之间的矛盾。

亟需新型区域协作机制

对症分析后发现,顶层战略设计在城市群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城市群优势共振强化和功能互补优化的关键之处。

冯俏彬认为,城市群要想将口号化为行动,需要在理念、规则、具体合作方式等方面作出改变,“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区域协作机制,既依托于现在的行政区,又超脱于现在的行政区,能够以合作的心态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设计具有刚性的协作规则、设立支持合作的机构、确定清晰的合作方向、制定政策手段、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吸取政府之外的支持力量„„这些工作都是城市群规划中亟需去做的。”冯俏彬对法治周末记者强调。

沈云昌同样认为,新型区域协作机制可以起到“内外兼修”的作用:“内部要实现优势强化、功能互补,解决好城与城之间的合作关系;外部要提升城市群竞争力,产业集群专业化、城市集群高端化、整体发展优质化。”

沈云昌认为,破除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绩考核目标多元化。城市群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后,就要求各地分工有序、功能互补。这样势必会出现有些地方多发展(例如产业基地)、有些地方少发展(例如生态水源地),有些地方重点发展制造业、有些地方重点发展服务业、有些地方重点发展农业„„这种打破原来各地门门齐的局面。

这就要求在政绩考核上必须目标多元化,不同地区承担的任务不同,就采取不同的政绩考核目标,而不是统一标准的关键指标。例如,生态区域就重点考核生态优化,制造业区域重点考核产值、税收、就业等。只有这样,各地才会安心的各司其职。

二是财政税收分配合理化。既然在城市群大区域内合理进行城市分工,那么在财政税收的分配上就要合理化,这样有些城市才会积极按照统一分工发展财税少的产业,避免同质竞争。与此同时,财政税收分配合理化才能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医疗卫生、学校等基础设分布合理化,最终促进整个城市群健康发展。

三是市场竞争自由化。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市场经济机制、行政管理制度、要素流动制约因素等各方面改进,实现更高程度的市场竞争自由化,才能进一步在城市群内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规划背景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重点任务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强调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和督促检查机制,并要求各有关方面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1]

存在意义

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务院在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对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三省应该怎样合力争当全国城市群建设“排头兵”?记者一一为大家解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四大战略定位

我国城市群规划,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5个国家级城市群,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四大战略定位: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六大重点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现院长周济均表示,中三角的健康发展,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化,乃至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大学秘书长、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真正建立开放、统一的现代区域市场体系,让资源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畅快流动,优化配置。

将进一步强化南昌中心城市地位

《规划》提出,要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去年下半年出台的《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以沿沪昆线和京九线为主轴,聚集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效应,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南昌市为核心的南昌都市区,加快发展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构筑“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体系。这与国家《规划》十分契合,意味着江西新型城镇化将“换挡提速”,在国家层面强力推进。

《规划》同时提出,要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

“一带一路”将南昌列为节点城市,南昌地铁年底运行通车,昌九一体化风头正劲„„《规划》的贯彻实施,无疑将强化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对于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带动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将加快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加快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规划》提出,要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疏浚长江及支流航道,推动高铁干线建设,或将撬动超过万亿元规模的基建投资,这也将使长江中游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为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是三省共同的心声。《规划》同时提出,要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关专家认为,江西应在加强与湖北、湖南交流互动、避免产业趋同、打造产业特色的同时,找准产业定位,细化产业分工,力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新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共享迎来新机遇

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西最大的品牌、财富和发展后劲。去年底,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专家指出,我省应在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的同时,按照《规划》要求,与湖北、湖南良性互动,着重在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等方面下功夫。

《规划》同时提出,要推进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专家认为,昌九一体化发展,两地百姓实现了多方面公共服务共享。我省今后应进一步开阔视野,强化省内城市与湖北、湖南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共享,让百姓共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红利”;同时强化开放的引擎作用,为城市群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共谱中部崛起时代华章——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江西作为

长江中游,浪潮奔涌,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从梦想变成现实:环鄱阳湖城市群成为三大主体之一,以南昌为核心,江西10个设区市的64个县(市、区)被囊括其中。

面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的这一重大利好,我们应该怎么看,江西应该怎么干?

内外兼修,积极策应,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找准“江西定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江西意味着什么?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彭迪云说,《规划》对于中部地区特别是中三角地区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窗口期”,是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对江西而言,不仅强化了南昌作为中三角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地位,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江西的战略区位价值。

在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如何找准“江西定位”?专家建议,江西要内外兼修,积极策应。一是开放合作,主动出击。着眼构建新型竞合关系,打造和完善开放合作的平台、渠道与协调机制,建设共同市场,为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二是改革转型,有效对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弥补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等体制机制的“短板”,根据国家战略完善产业、城镇和区域发展规划,促进转型升级。城市群具有自主互动、统筹兼顾、抓手有力、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可以弥补我国现有地方治理主体结构设计中,从国家到省市到县域链条上的中间“缺环”,将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利益纳入国家的有效管理。

针对这一特点,江西如何策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邹勇文建议,江西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立足生态本位,增强经营意识,发挥江西作为全国生态最好省份之一的优势,有效凸显生态的经济社会价值。注重自身特点,统筹多元目标,重视回应各方的利益诉求,激励公众对城市群建设的自觉关注与主动参与,形成混合均衡、统筹兼顾的发展模式。树立问责观念,引入淘汰机制,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做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开放坦荡的胸襟推进城市群良性发展。

无缝对接,敢于作为,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唱响“江西声音”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是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国家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机遇,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一极、中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开放合作新高地、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

城市群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应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立足江西实际,结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薄弱环节上发力,在优势领域中用功,无缝对接,敢于作为,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唱响“江西声音”。

—强化联动对接,促进城镇发展一体化。巩固提升南昌中心城市地位,壮大九江都市区,培育新宜萍城镇群和信江河谷城镇群,深入推进昌九一体化和昌抚联动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强化互联互通,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与湖北、湖南共同打造紧密协作的水运网络,完善陆运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便捷的空运网络,共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强化协作配套,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立足我省的比较优势,强化协作配套,与湖北、湖南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强化协同共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联合湖北、湖南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逐步统一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环保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强化共享合作,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与湖北、湖南增强教育合作交流,强化科技合作,推进医疗卫生合作,推动文化繁荣,开展社会保障合作,让三省居民共享城市群建设“红利”。

„„„„

赣水奔腾,鄱湖潮涌。我们相信,江西必将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奏响激昂旋律,唱响激情大戏,与湖北、湖南一道共谱中部崛起的时代华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经济“第四极”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我国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这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说。专家认为,我国正进入城市群引领城市化的新时代,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有望成经济新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和现有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它的覆盖面更大,在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规格和功能也更强;同中部崛起战略相比,它的区域联系、文化共性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需求又更强。”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说,国家层面出台规划来引领地区经济发展很有必要,地方规划、专项规划能更好地和国家宏观战略衔接。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产业协调发展,四是共建生态文明,五是公共服务共享,六是深化对外开放。专家认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三省甚至可以创造一个超级城市集聚效应,有望打造若干个跨省的超级产业集群。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湘鄂赣三省近年来的发展显得“中气十足”。2014年,湖北、江西GDP同比均增长9.7%,比全国平均高2.3个百分点,并列中部第一;湖南GDP同比增长9.5%。湖北、湖南、江西经济总量分居全国第九、第十和第十八位。

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看来,城市群对巨型城市的取代是近50年来大国城镇化的主要趋势。他说,美、英、日、法等发达国家中单个巨型城市逐渐被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网络状城市群所取代。

秦尊文介绍,欧洲两大城市群是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城市群以及西北欧城市群;北美有两大城市群;东亚也有两大城市群,分别是日本东海道城市群和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他认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模来看,说它是世界第七大城市群也毫不为过。

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现在三大城市群的产业承载空间趋于饱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丰富,有庞大的经济辐射范围和腹地,发展潜力、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市场辐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是中国第四城市群最有力、最热门的竞争者,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产业融合任重道远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龙尾的成渝经济区都有了国家层面的规划,这次龙腰长江中游也有了。”伍新木说,只有长江中游发展起来了,腰才能支撑起长江巨龙起舞,龙头、龙尾、龙腰才能协调舞动。

“长江经济带关键还在长江中游,中游畅长江畅,中游通长江通。”徐匡迪称,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黄金水道;还要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铁路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铁路、沪昆铁路、京昆铁路、京九铁路、二广铁路轴线形成多中心网格化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一体化发展动作频频。2012年2月,湘鄂赣三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中部城市群发展新平台。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连办三年,先后形成《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已经开展很多合作,如异地医保卡的使用、公积金互认、打通断头路、旅游合作等。

但有关专家和政府官员普遍认为,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协调和推动;加上三省产业趋同,目前长江中游城市产业方面的合作力度不够,产业融合发展障碍较大、任重道远。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低水平重复建设仍较普遍,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自身优势发挥不够,各城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产业基础和特色,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城市拥有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实现优劣互补。他说,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区域资源整合利用和保护不够。

区域经济专家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还不是市场主导型,它实质是学界倡导、政府推动。政府签订一些合作的意向,但城市群有生长的周期,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处于萌芽阶段。

由易到难“去行政区划”

专家认为,实现《规划》划定的蓝图,核心是湘鄂赣三省如何协同发展,可先从共识较大、较易推动的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合作等入手,进一步开展城市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经济等多层次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省际毗邻地区也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可从三省交界的幕阜山连片扶贫特困区的开发入手,在扶贫攻坚上广泛开展合作,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江西萍乡、湖南醴陵已有合作,岳阳、咸宁也应该合作,武汉可以参与。”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贾耀斌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近期可在三方面发力: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尽快消除省际断头路,加快形成两小时交通圈。二是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可在三省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电等方面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是两个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环鄱阳湖城市群是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三城市群组团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具有一定基础。

在湖南省株洲市市长毛腾飞看来,发挥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和潜力,特色很重要。作为一个城市群,33个市要发挥各自的特色,差异化发展,不能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徐匡迪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崛起和珠三角、长三角都不一样。珠三角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机遇,建了很多开发区,吸引了大量外资。长三角主要是靠利用原有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和国外著名大公司合资发展经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崛起的,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靠体制创新、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来实现崛起。

伍新木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中国区域经济显现出明显的“去行政区划”特征,地方政府要顺势而为,摒弃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的落后思维。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城市群与中部其他省份之间的合作应继续深化、拓展,城市群内部中小城市要主动率先融入,创新驱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使长江中游城市群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长江城市群规划五热点问题

“中三角”的地理范围涵盖了湖北武汉“8+1”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家建议,武汉(图1)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中心,南昌(图2)、长沙(图3)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副中心。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获批,专家揭秘关于规划的五大热点问题

4月5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的环鄱阳湖城市群自此成为“一个群里的朋友”。国务院批复文件中指出,该城市群的建设目标——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给长江中游城市群简单画个像就更能理解它的重要性: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日本面积的85%、德国面积的89%;总人口超过1亿人;去年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仅次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这三地用约4%的国土面积产生出约1/3的GDP,被视作中国经济“前三极”。

早在2012年2月,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已在武汉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人民日报》当时报道称,“中三角”的概念正式提出,名称呼应“长三角”和“珠三角”。

2015年4月8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表态,希望与湘赣等地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

热点问题1

“中三角”为何此时获批?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首先获批,可见其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事实上,该规划从2013年启动编制到获批,历时三年,如果算上前期三省份的互商、研讨,则历时五年之久。

湖北是牵头编制规划的省份。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省发改委中部办有关负责人透露,规划初稿三万多字,几经修改,于2014年12月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强调通过共推的项目和事项,打破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推动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规划出台的背景,该负责人认为,“既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又是长江中游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之需”。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2011年就开始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家先后在长江下游地区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多个区域规划,上游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只有中游没有批。“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列为‘三个支撑带’,对长江经济带空前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获批时机刚好。”魏后凯说。

“李克强总理曾用‘下围棋’来比喻区域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先从‘金角银边’开始。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金角银边’是比较容易做活的。现在沿海地区发展充分了,下一个阶段就要‘决战中部’,使中部地区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人口、市场、资源等多个方面,优势都很突出。

陈耀认为,在区域战略中,空间尺度越大,可操作性越弱,推进时间就越长。“长江经济带覆盖东中西部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宏大的战略实施起来,还是要有具体的抓手。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中游城市群规划首先抛出来,可见其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在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电力、能源等方面,预计会有很大的投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刘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还提到,长江中游城市群获批,除了有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需要,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经济进入新常态,要避免经济增长过度下滑,要稳增长,‘中三角’对培养新的增长点起到很大作用。”

热点问题2

“中三角”一度为何变“中四角”,最后又回归“中三角”?

魏后凯介绍,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范围,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有人主张,以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也应纳入其中。不过,当长江中游城市群盖头揭开,合肥未在其列。

很多人并不清楚,“中三角”曾经还有扩大为“中四角”的一段经历。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联手提出。2011年4月和7月,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分别考察湖南和江西,向两省倡议共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得到湖南、江西两省积极响应。

2012年2月10日,三省正式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12月28日,在江西九江召开的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上,有关方面建议,把安徽也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2013年,由于安徽省会合肥的加入,武汉、长沙、南昌由“中三角”变为“中四角”。同年,湖北牵头开始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但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把合肥都市区划入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组团。

“安徽到了‘长三角俱乐部’,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又开始调整,从‘中四角’重新回到‘中三角’。”一位接近规划编制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上述人士表示,事实上,安徽本来想“脚踏两只船”。该人士透露,今年2月7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党政一把手齐聚合肥,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提出加快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加速挺进“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但此次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界限。

魏后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把安徽纳入,从理论上是有道理的。

首先,从地理空间上看,长江中游是指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一带,安徽处于长江下游。更重要的是,在四省范围内,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之间,以及鄂湘赣三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要远大于与合肥和安徽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

而且,在四省现有四个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之间联系相对密切一些,而江淮城市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经济联系方向更倾向于长三角。近年来,安徽省与长三角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

在刘勇看来,区域合作应当是多方位、宽领域的,“脚踩几只船”是合理的。合肥虽然没有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但也不影响合肥与武汉、长沙和南昌等地在区域层面的合作。

比如,近日,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市共同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院前医疗急救联盟”,旨在提升长江中游地域院前医疗急救整体水平。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上游地区已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下游则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此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填补了中游地区的规划空缺。

“中三角”怎么建设?

4月8日,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3天后,湖北省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在武汉共同举办了“长江论坛”。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论坛上表示,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下一步,将借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的东风,按照建设“文化长江、生态长江、经济长江”的思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新一轮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江西的表现也同样积极。《江西日报》在规划批复次日即刊文称,正着手编制出台《江西省贯彻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结合江西实际,在薄弱环节上“发力”,在优势领域中“用功”。

此前,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也表示,长株潭城市群,要继续巩固和发挥核心增长极作用,依托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平台,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与建设,努力打造全省转型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

事实上,三省在规划获批前,就已经在区域合作上迈出步伐。据统计,三省已在产业、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签订30多项合作协议。魏后凯建议,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大力推进一体化;二是形成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刘勇也提出,应当在交通物流、产业分工协作、要素市场、社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一体化。

他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尝试向民间全面放开金融市场。此外,在土地市场也可以有所突破,比如,在不触及所有权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永久化,可以抵押、可以转让,解决“小而散”的问题,进行规模经营。

“比如说,湖北人号称九头鸟,敢想敢干,长江中游城市群当前有这么好的政策,应当寻求改革、突破,对此我们寄予厚望。”刘勇说。

热点问题4

武汉能成 “中三角”的 “带头大哥”吗?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后,有学者提出,武汉应当发挥“龙头”作用。如果没有“龙头”,可能会导致发展不聚焦、过于分散,从而影响城市群的形成和竞争力。

采访中,魏后凯、刘勇等专家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刘勇认为,合作也许比“争龙头”更重要。武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地位不可取代,但能否成为“龙头”还要在合作发展中来看,还要靠实力匹配。

魏后凯不提议武汉成为“龙头”。“整个长江经济带,只有一个龙头,就是上海,这是大家公认的,也是有实力的。”

但魏后凯也十分看好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要功能和地位,他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该以武汉为主中心、长沙和南昌为副中心,共同打造多中心、复合型极核。

他同时支持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从全国战略布局来看,整个中部地区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从长江经济带建设来看,下游的上海、上游的重庆都是中心城市,武汉成为中心城市是有必要的。”魏后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他曾做过的学术研究中,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武汉、长沙、南昌进行了综合经济实力的相对评价,如果武汉得10分,长沙则得6.84分,南昌得4.83分。3个城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备选都没问题,但武汉更优。

热点问题5

竞争“第四极”,“中三角”的对手都有谁?

继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之后,谁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多个地区曾经提出“争当第四极”的目标。比如,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当时《重庆日报》就曾刊文称成渝经济区要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中三角’的竞争对手可能有成渝、山东半岛、辽宁中南城市群等。但从发展情况看,‘中三角’成为‘第四极’的可能性最大。”刘勇表示。

而在魏后凯看来,其他可能的竞争对手,在面积、人口、经济总量上,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没法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目标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我们预计,到202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到203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能进入这个行列,它们四个是一个级别的。”魏后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按2012年经济总量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长三角低48%,比京津冀低10%,比珠三角只低2%,并且,长江中游城市群增长速度很快。

“按照现在增长趋势预测,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总量将超过珠三角,到2020年将超过京津冀都市圈,仅次于长三角。因此,有的学者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不是争‘第四极’,而应当是‘第三极’,或者‘第二极’。但我觉得不能这么看,不能光看经济总量,应当看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均水平低,要赶上珠三角、京津冀,还是需要狠下一番功夫的。” 魏后凯说。(记者 姚冬琴)

第四篇: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07年7月4日对外公布。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这一地区北临京津唐和辽东半岛,南接长三角经济区,东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4244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2006年,山东半岛城市群GDP总量为14484.52万元,约占山东省总量的2/3。

该《规划》由山东省建设厅和北京大学联合编制,用了3年的时间。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要达到70%。青岛、济南分别发展成为500万人、430万人左右的超大城市;淄博、烟台为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目前,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规划》有以下特点:

一、规划目标分三阶段形成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发展整合阶段,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建设,增强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中小城市规模等级,并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多条城市带,都市连绵区初具雏形;

2010—2020年为发展成型阶段,都市连绵区的实体地域基本形成,到202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70%;

2020—205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成为现实,在环黄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地位日益突出。

二、胶济线、沿海线领衔四条发展轴线

济南-淄博-潍坊-青岛(胶济线)、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沿海线),这两条空间轴线将是半岛都市群发展的发展主轴;烟台-龙口-莱州-潍坊、日照-五莲-诸城-安丘-潍坊-寿光-东营,这两条空间轴线为发展次轴。依托这四条发展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人口的集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

三、四类空间布局构建簇群式城市群

在规划中,设计了四类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以胶济线、沿海岸线为依托组成T形产业带核心骨架,培育发展东营-淄博、淄博-济南、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六条优势产业集聚带。

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区域对外辐射腹地、对内功能整合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沿济青聊、日东、德济枣、沿海四条区域城镇发展轴辐射的公路网和铁路网,完善机场体系,优化港口群配置。

生态安全布局,采取工程治理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构建由生态控制区、生态恢复区、生态防护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

四、四个战略定位立足山东放眼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

在环黄海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之一。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推动“中韩日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山东省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的前缘,是全面体现山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密集地带。

五、济南、青岛联手打造区域双中心

在规划中,山东省将打造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等8大城市区中心城市,其中,济南和青岛将联手打造区域双中心。

省会济南今后将着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青岛将致力于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济南和青岛将逐步构建为强强联合的区域双中心城市。

济南“两轴三翼”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按照规划,济南城市区是以济南为中心,章丘为副中心,济阳、邹平为优先发展城镇,其他城镇分别承担相应功能分工的综合性城市区。济南城市区空间结构布局为“两轴三翼”,其中“两轴”为沿胶济铁路的城市发展轴线和沿国道220线、省道248线的城市发展轴线;“三翼”是以济南市区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辐射:章丘、邹平方向,济阳、商河、滨州方向,长清、平阴方向。济南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功能扩散,强化与中小城市间,包括与其他城市区城市和省内其他地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提升邹平、济阳、平阴等中小城市的规模和城市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章丘市的各种城市功能。

同时,将济南部分城市职能向章丘、平阴、济阳等中小城市转移疏散,形成济南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区的多中心结构。

六、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域总人口规模(单位:万人)

地区

济南

青岛

淄博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2010年人口规模

680

990

510

230

730

910

340

320

2020年人口规模

800

1200

610

310

820

1000

450

400

七、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城市化水平(%)

地区

济南

青岛

淄博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     66   63    61

47    63

2020年城市化水平

79   77    70

52    76

2007年7月,由山东省建设厅和北京大学花费3年时间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正式提出打造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这一构想。这一地区北临京津唐和辽东半岛,南接长三角经济区,东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4244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规划》提出: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其中潍坊的城市职能被定位为: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基地,是连接山东半岛和山东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规划》提出: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以韩日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以空间集聚为导向的人口城市化战略,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以培育都市连绵区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两主轴两次轴构建“城市簇群”,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区域城市发展主轴,以烟台—莱州—潍坊和日照—诸城—潍坊—东营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区域城市发展次轴,依托这四条城市发展轴的辐射作用,促进城市集聚和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使其成为多个城市之间紧密联系的网络状构架的“城市簇群”空间发展结构,逐渐形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

《规划》提出: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努力提高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的外围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做实都市区。完善区域内部综合交通走廊,建立山东半岛都市区组织协调平台,支撑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实施开放型城市化战略,引导人口向城镇迁移。强化社会保障,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县级以上城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小城镇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并集中培育中心城镇,为人口转移和人口非农化创造充足就业条件。调整乡村工业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同步集聚,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健康城市化进程。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改进和加强土地管理,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矛盾。逐步完善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政策。

第五篇: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

浙中城市群是我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浙中城市群规划从2008年1月开始编制,2011年6月13日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期限:2008-2020年,近期2008至2015年。规划范围:为金华行政管辖的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0941平方公里。同时将周边功能联系密切的缙云、龙游、诸暨南部作为本次规划的协调区,强化其空间、产业、设施等方面与金华市域的统筹协调。

规划定位:是“我省参与长三角区域竞合的载体之一,特色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以国际商贸城、特色五金基地为依托的浙江中西部门户地区;浙闽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发展龙头;我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和生态屏障,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浙江中部宜居宜游城市群、优质生活圈。”

规划目标:以建设宜居城市群为目标,至2020年,城市群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市群总人口达到78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50万人以上;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小于0.6吨标准煤、综合水耗小于120立方米。

空间发展框架:构建网络型城市群,形成“一个核心区域、两条发展带、三个城镇集群、两个支撑网络”的空间发展框架。一个核心区域:由金华、义乌城市和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为主体共同构成,是承载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城市区域。将为提高金华-义乌都市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加快要素集聚,培育新型产业提供强大的空间平台和服务基地;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两条发展带:一条为金义主轴线,作为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载体,主要通过培育金东-义西南战略区,促进主轴线产业发展,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主轴线的交通联系等措施实现其核心集聚效应。另一条为联结兰溪——金华——武义——永康——磐安——东阳——义乌——浦江的发展带,是网络型城市群内部要素集聚的主要空间。两条发展带通过快速交通体系及基础设施综合廊道,串联现有重要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以及未来的重要开发节点,形成有重点的串珠状发展空间,促进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三个城镇集群:分别为西北城镇集群,由金华、义乌、兰溪、浦江四城市和游埠等中心镇共同组成;南部城镇集群,由永康、武义二城市和古山等中心镇共同组成,向北可延伸辐射至磐安;东部城镇集群,由东阳城市和横店等中心镇组成。三个城镇集群将成为产业集群培育的主要空间载体。两个支撑网络: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由“一心、两带、三片、放射廊道”构成,以建设全省生态屏障和生态城市为目标,形成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休闲、界定城镇发展形态为主的生态绿地网络;二是基础设施网络,由交通、能源、通讯等功能组成,形成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的设施载体,强化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为“一主两副五级”。“一主”即以金华、义乌为城市群主中心城市,共同引领城市群发展;

“两副”指永康、东阳两个副中心城市;

“五级”指主中心、副中心,县市域中心(兰溪、浦江、武义、磐安),以及11个重点镇、54个一般镇的五级城镇。产业空间布局:金东—义西南产业升级示范区、金兰综合制造业区、义乌商贸产业区、永武五金产业区。

金东—义西南产业升级示范区:以金东——义西南发展战略区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与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战略型产业基地。

金兰综合制造业区:以金华主城区为核心,以金华、兰溪的各类开发区和功能区为依托,形成长三角重要的综合制造业集聚区。

义乌商贸产业区:以义乌主城区为核心,整合义乌及东阳、浦江周边的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商品总部办公、研发设计、制造、物流、贸易营销、旅游购物等各个环节相互支撑的商贸产业区。

永武五金产业区:以永康主城为主体,以永康、武义、磐安周边的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为依托,形成特色突出的五金、汽摩配产业区。

生态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片、放射廊道

一心:以金华盆地中部的丘陵山地为主体构成城市群生态支持体系的核心,为城市群的“绿肺”。

两带:以东阳江-义乌江-金华江-兰江为主轴的生态带,以宣平港-武义江-永康江为主轴的生态带,保障水安全格局。三片:以城市群东部、东北部大盘山、会稽山为主体;以北部、西北部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为主体;以南部仙霞岭山脉为主体,构建城市群区域生态屏障,起到重要的生物栖息、水土保持以及区域防灾功能。

放射廊道:从绿心串联外围生态空间的放射状生态隔离廊道,以加强各自然“斑块”之间、“斑块”和“种源”之间的生态联系,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综合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形成大区域、省域和城市群内部多层次网络,大区域层次新建杭长客运专线,实现与北京、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间4-6小时到达,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及周边南昌、长沙等省会城市2-3小时到达;省域层次在现有和在建的浙赣、金温、金千、杭长铁路基础上,规划新建沪杭金衢、金台、金甬铁路3个通道,与杭、宁、温等主要城市1-2小时到达;城市群内部建设轨道等公共交通网,实现城市群主要城镇及景区间30-40分钟到达的同城化目标。

高速公路:形成“三横、二纵、一环”的网络体系,在现有5条高速公路基础上新建临金高速公路。三横:杭金衢、金甬、金台高速;两纵:临金-金丽温、诸永高速;一环:金华—武义—永康—东阳—义乌—金华高速环线。

城际快速道路:城市群内部构建17条城际机动车快速通道,其中金义主轴线设置4条快速路。规划金华义乌间设置1条03省道、2条城际快速路和1条一级公路;永康-义乌(东阳)规划设置2条省道及1条城际快速路,其中一条延伸至武义;其余主要城镇间按交通需求设置1~3条快速道路。空港交通:近期使用义乌机场,远期在义乌与金华之间预留4D级浙中机场。

水运交通:形成“三干二支四港一库”总体布局。其中“三干”航道为兰江、衢江、金华江航道;“二支”航道为义乌江、武义江航道;“一库”航道为东阳横锦水库航道。

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四大物流中心,即:义乌国际物流中心、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物流中心、兰溪市嘉宝物流中心。同时,根据需要和建设条件,在杭金衢、甬金、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重要的产业集群发展区域,适时规划布局建设若干规模较小的物流活动集聚场所。市政设施网络:建设高速信息流通骨架网。建设500kV电网、高压输气管网为主体的高效能源保障网。以水资源跨行政区共享为重点,按规划分区域实施联合供水的一体化给水保障网络。

落实近期行动计划: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完善城市群综合交通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规划等专项规划,以近期建设项目为主体,构建城市群七大行动计划,推动规划落到实处。

七大行动计划为:金义轴线增强计划、城际交通连接计划、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库计划、区域旅游、文化、商贸交流计划、区域空间信息平台计划、区域水资源配置计划。

下载城市群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群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讨城市群发展土地规划(精选五篇)

    摘要:土地资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群在面对中部崛起、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大好机遇,更应合理高效地进行土地利用,挖掘土地价值,建设“......

    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秦尊文,汤鹏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湘鄂赣皖四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测度两个角度考......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工作情况汇报

    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工作情况汇报 市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下半年以来,市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融圈”工作的部署......

    城市群教育发展力调查报告

    今年4月浙中城市群规划在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顺利通过,对浙中城市群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最近兰溪市通过了省教育强县(市)的评估验收,实现了各县(市、区)创建省......

    城市群 破局同质化发展

    城市群+ 破局同质化发展 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长江,蜿蜒奔流约6300公里后入海,如一条横贯我国东西轴线的巨龙。这条巨龙的龙头、龙腰、龙尾,分别是在中国东中西部举足......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含五篇)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这里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

    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建设实施纲要

    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建设实施纲要按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实施纲要》,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本报将其全文刊登。 为深入贯彻落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