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外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
摘要: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把研究的焦点聚集在城市群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上。文中对国内和国外关于城市群研究的成果和观点进综合评述,总结了我国对城市群发展研究的关注点,并且探讨了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以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开展。关键词:城市群 理论研究 综述
A THEORY AND PROSPECT ON RESEARC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FAN Beibei 20101513117
(Chongqing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Master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the ma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also a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It’s now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nd experts focus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In this paper, both retrospected and discussed the foreign research and the domestic researc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 summarized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 is expected.These may help to further the studies on urban agglomerations.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s;Theory;Review
在现代化的交通域通讯支撑下,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空间密切相互作用的城市逐渐形成城市群,进而扩大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体。现今,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使得城市群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中外城市群理论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望能对我国城市群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力作用。
1. 国外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纵观国外城市群理论研究的发展史,按照时间先后和学者们对城市群的理解与研究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和丰富深化阶段(1945-现今)。
1.1启蒙发展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最初是从城市群体的角度来研究城市,他的代表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所提出的“田园城市”证实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20世纪初,苏格兰生物学家盖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变的形态:城市地区、组合城市和世界城市,其中组合城市是众多城镇结合成的一个巨大的城市集聚区。1922年,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恩温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提出卫星城市理论,并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在1918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同期机遇城市群体的规划研究,在一些大城市发展中都有体现,也表明了城市群体的研究渐渐受到重视。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1939年杰弗逊和1942年哲夫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1.2丰富深化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1942年,维宁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1950年,邓肯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观点。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国地学者戈德曼。1957年,他在考察北美城市化后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探讨它的空间生长模式。Megalopolis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其人口≥25万和≥230人/km2为标准);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他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他的Since Mega-lopolis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1955年,法国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美国地学者乌尔曼于1957年提出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1964年弗里德曼结合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化相关模式,反映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在1968年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3个概念: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Region)、大城市区(Metropolitan Area)、城市化地带(Urbanized Area)。哈盖特和克里夫提出区域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模式。库默斯和霍尔分别对西北欧城市群和英格兰大都市带进行了研究。1970年希腊学者杜克西亚斯大胆预测世界城市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Ecumunopolis)。加拿大地学者麦吉在1980年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研究后提出“城乡融合区”(Desakota)的概念,并认为这些地区已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1980年,林奇构建扩展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模式。1985年,卢德耐里总结了区域城市群体相互联系的7种类型。同年,麦克尔劳林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规划的约束达到空间持续平衡发展。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使用Urban Agglomeration作为衡量大城市规模的标准。
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革命极大地促进城市群研究。1986年,弗里德曼对城市体系的等级网络进行研究,划分了城市等级,指出城市体系的等级关系将成为跨国公司纵向生产地域分工的体现。范吉提斯、昆曼与魏格纳都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研究。认为大城市带实际上是产业空间整合的产物,作为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将占据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欧盟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1993年就开展跨境的“欧洲空间发展展望”(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规划。富田禾晓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深入研究。1996年,帕佩约阿鲁展示了全球城市系统网络化发展的模式,并对城市群的发展寄予厚望。
2. 中国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渐渐开展起来。
2.1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周一星提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MIR)概念, MIR是以若干城市
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他分析了其形成条件,认为大都市带是经济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而且是动态发展的阶级性产物。实际上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空间形态。
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水平,前瞻性地划分城市群结构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City Region)、城市群组(Metropolitan 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tropolis)
代合治以城市群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结构为指标划定我国4个等级别共17个城市群。但他没有考量城市群经济系统中中心城市的辐射能量以及空间作用的跳跃性。
顾朝林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当中对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国际性大都市、大都市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张京祥以城市群体空间演化基本机理构建城镇组织体系、城乡关联体系、网络联通体系和空间配置体系构成的城市群体空间运行系统,从多维空间展示其运行过程,进而提出有序竞争群体优势律、社会发展人文关怀律、城乡协调适宜承载律和敞密有致空间优化律的空间组合规律,以及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组织调控模式。这无疑是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的新突破。
朱英明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在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他还综合分析了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
薛东前等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
2.2以实证分析研究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京津唐城市群的研究;北京大学关于辽中南城市群的调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首次将“大都市区”的概念引入城市群规划发展,提出都市会、市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开创了城市群跨境空间协调规划的新理念。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1)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廖重斌构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珠三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评价标准;蒋志学侧重于以整体来规划城市群环境;汤可可分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盖文启从城市群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制约因子等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莫风珍等重点放在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
(2)从产业发展角度:许学强等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刘则渊对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结构分析后提出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服务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刘新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潭株城市群的农业发展定位与途径。
(3)城市群经济运行:曹扶生研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经济互动发展;黄莉萍分析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阶段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寻求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周国华讨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原则与途径。
(4)城市群机制研究:阎小培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顾朝林等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
(5)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章国兴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齐康等以分层次形式从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城市化、产业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对江苏带状城市群体进行空间分析,提出该城市群体的发展模式。
(6)城市群发展方针与战略:朱英明等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因素、目标、机构形式和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水平4方面展开探析;周珍强建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共同市场等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主题化。
(7)城市群功能与结构方面:邓先瑞等从城镇结构(等级规模关系、功能结构和分布特征)来探城市群结构优化;薛东前等以关中城市群为例量化分析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朱英明分析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描述发展趋势。
(8)城市群间比较研究:张新华等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探讨它们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陈凡等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3.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
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催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拓宽了许多新领域。然而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城市群作为综合且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当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出发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更少。
(2)在城市群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应看到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体系还相当薄弱,缺乏系统性,主要介绍和引用国外成熟理论,并且专门研究城市群的著作不多。
(3)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并且在城市群间(包括中外、国内)的比较性研究也少。
(4)事实上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有它的层次性,笼统地对城市群进行发展战略或对策研究是缺乏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待系统化且分层次有差别的深入分析研究。
(5)在城市群发展过程研究中,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考虑不多,特别是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跨国集团公司对城市群发展的深层作用的研究还较欠缺。
(6)城市群研究与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较少,如引入GIS、GPS、RS等技术对城市群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
4. 城市群研究新趋向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尤其是我国成功加入WTO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宏观背景已发生变化,其发展必然处在开放复杂变化的动态之中,更直接、更深刻地受到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多重影响。
由此,城市群的研究将出现一些新趋向。
(1)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发展。在我国城市群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型经济转型时期,考虑如何以产业体系从空间规划城
市群并使之获得整体发展。
(2)城市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达到深化和发展核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只有合作型的竞争才能体现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并且城市群内合作是城市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
(3)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强化“跨”城市合作的力量,城市群优势的创造,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大都市区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市群的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如何摒弃原有传统的在封闭行政区内组织城市经济体系的模式,以大都市区组织模式来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
(4)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并且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合作,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要素,共享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整合获得城市群高效持续发展,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是重大问题。
(5)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发展条件下、如何通过群内外或群之间的差异成因比较研究,借助有效的产业整合创建城市群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合理且高效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以上这些方面有可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另外如何创建合理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城市群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把握城市群的结构演化和处在何种发展状态;如何促成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较高水平上的融合等都将成为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315.[2]丁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 1983.314-324.[3]崔功豪,王本炎.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58-92
[4]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8.33-65.[5]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 17(2): 40-43, 55.[6]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248-266.[7]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2, 21(2): 95-102.[9]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问题, 2000,(1): 7-11.
第二篇: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
[1]。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国热带地理学者戈德曼(Jean.Gottmann)[2]。他在考察北美城市化后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其人口≥25万和≥230人/km2为标准);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他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他的Since Megalopolis(1990)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法国佩鲁(F.Perroux,1955)[3]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
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3个概念:大都市地区、大城市区、城市化地带。哈盖特(P.Haggett)和克里夫(A.D.Cliff)提出区域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模式[4]。富田禾晓(1995)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深入研究。
二、国内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渐渐开展起来。
(一)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周一星提出都市连绵区概念,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实际上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空间形态。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级与水平,前瞻性地划分城市群结构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City Region)、城市群组(Metropolitan 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tropolis)。国内专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国城市群》定义了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姚士谋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区空间拓展的效应有: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以及城市群如何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多元运用来提高其竞争力。朱英明等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薛东前等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
(二)以实证分析研究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①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廖重斌构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珠三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评价标准;蒋志学侧重于以整体来规划城市群环境;汤可可分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盖文启从城市群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制约因子等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②从产业发展角度:许学强等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刘则渊对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结构分析后提出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服务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刘新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潭株城市群的农业发展定位与途径。③城市群经济运行:曹扶生研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经济互动发展;黄莉萍分析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阶段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寻求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周国华讨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原则与途径。④城市群机制研究:阎小培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顾朝林等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⑤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章国兴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齐康等以分层次形式从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城市化、产业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对江苏带状城市群体进行空间分析,提出该城市群体的发展模式。⑥城市群发展方针与战略:朱英明等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因素、目标、机构形式和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水平4方面展开探析。⑦城市群功能与结构方面:邓先瑞等从城镇结构(等级规模关系、功能结构和分布特征)来探城市群结构优化;薛东前等以关中城市群为例量化分析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朱英明分析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描述发展趋势。⑧城市群间比较研究:张新华等]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探讨它们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陈凡等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三、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
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催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拓宽了许多新领域。然而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⑴城市群作为综合且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当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出发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更少。⑵在城市群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应看到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体系还相当薄弱,缺乏系统性,主要介绍和引用国外成熟理论,并且专门研究城市群的著作不多。⑶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并且在城市群间(包括中外、国内)的比较性研究也少。⑷事实上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有它的层次性,笼统地对城市群进行发展战略或对策研究是缺乏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待系统化且分层次有差别的深入分析研究。⑸在城市群发展过程研究中,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考虑不多,特别是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跨国集团公司对城市群发展的深层作用的研究还较欠缺。⑹城市群研究与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较少,如引用GIS、GPS、RS等技术对城市群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
四、城市群研究新趋向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由此,城市群的研究将出现一些新趋向。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发展。⑵城市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达到深化和发展核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只有合型的竞争才能体现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并且城市群内合作是城市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
与引导。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⑶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强化“跨”城市合作的力量,城市群优势的创造,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大都市区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市群的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如何摒弃原有传统的在封闭行政区内组织城市经济体系的模式,以大都市区组织模式来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⑷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并且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合作,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要素,共享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整合获得城市群高效持续发展,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是重大问题。⑸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持。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发展条件下、如何通过群内外或群之间的差异成因比较研究,借助有效的产业整合创建城市群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合理且高效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以上这些方面有可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另外如何创建合理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城市群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把握城市群的结构演化和处在何种发展状态;如何促成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较高水平上的融合等都将成为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15.[2]Gottman J.Megalopolis,or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J].Economic Geography ,1957,33(7).31-40.[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4]HaggettP,CliffAD.LocationalModels[M].London:EdwardAmoldLtd,1977.37-69.
第三篇:展望下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
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展望下
二、中国地方国家机构改革
(一)新时期地方机构改革的回顾
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改革和加强地方政权机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主要表现在:
1、加强了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1979年修改的宪法和制定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并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1986年《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中规定,省会(首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2000年的立法法规定,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2、改进选举制度。一是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二是扩大了选民和代表的提名权;三是普遍实行了差额选举。
3、改革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组成和任命方式。1979年以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人民委员会或革命委员会)分别由各该级政府正副职行政首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1979年制定的地方组织法作了改革,采取了类似于国务院全体会议的形式,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正职首长也包括进政府,他们的产生不再由国务院或上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任命,而是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并报国务院或上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批准。1982年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首长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后报请批准改为决定任免后备案;1986年“地方组织法”对此再次确认,并增加规定,上述人员的决定任免,先由本级政府首长提名。
4、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
5、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府。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问题发出通知,要求以原有人民公社的管辖范围为基础,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有条件的集镇可以成立镇人民政府,以适应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6、试行地市合并和市管县体制。1982年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行政公署的性质和地位重新作了规定,仍作为省、自治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将省辖中等城市周围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经国务院批准,江苏、辽宁两省撤销了全部地区,实行地市合并,由市管县。随后,在其他省和自治区也相继推行。
7、为了扩大地方立法和行政管理权限,国务院先后于1984年12月15日、1988年3月5日、1992年7月25日和1993年4月22日批准唐山等13个市,宁波市,淄博、邯郸和本溪市,苏州和徐州市为“较大的市”,使这些城市可以依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8、为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合理确定地区之间财力分配,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将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列入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建立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机构分别征管;合理确定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9、逐步推进地方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次是1982年至1985年,这次改革主要是结合省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在精干领导班子、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方面迈开了步伐。
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县级机构改革试点。
第三次是1993年开始的改革,基本内容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精简并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核定编制和精简人员、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
第四次是1999年至今进行的地方机构改革。主要内容是: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调整行政区划、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经过努力,省级机构改革和市县乡地方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这次省级机构和市县乡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涉及面最广、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和成效:一是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二是转变职能有了新的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三是机构精简力度大,机构设置有创新;四是适度撤并乡镇,推动乡镇机构改革深入发展;五是结合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改善机关人员结构。
10、逐步完善了垂直管理体制,陆续对海关、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国家税务、测绘、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气象、审计、海洋、监察等部门实行由中央部门垂直领导或与地方双重领导;对省以下垂直领导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技监、药监等部门。
(二)当前中国地方机构的改革
中国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政府按照预定的渐进性改革原则,有序地推进改革进程。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意见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改革地方机构和行政体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并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实践证明,政府职能不转变,仍然像过去一样无所不管,就很难
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也难以跳出行政机构和人员“膨胀-精简-再膨胀”的循环。
2、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
从过去情况看,中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中,既有担负宏观调控或监督职能的部门,也有担负企业、产品或资源管理职能的专业经济部门,还有担负社会管理或国家政务职能的部门。与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相比,机构设置种类多、规模大,分工过于复杂;尤其是专业经济部门过多承担了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
3、理顺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向地方下放了许多权力,改变了长期以来权力过于集中的格局,调动了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在理顺关系方面,中央集权过多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本应下放的权力有的下放不够;同时又出现了有些权力过于分散、应当由中央集中的权力集中不够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过多地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力。
江泽民指出,应抓紧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并力求规范化、法制化。[9] 十六大报告也提出,要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要依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因此,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应理顺中央地方关系,逐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化、法治化。
首先,应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宪法原则,本着既要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确保中央政令统一,又要增强地方活力,同时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全国市场、有利于中央宏观经济调控与省级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建立和完善的精神,在大量理论论证和反复实践摸索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一般而言,凡是关系到全国整体利益的重大事务,要集中到中央统一立法和管理,仅涉及到地方的事务,由地方在不抵触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并自主地管理;凡实施范围关系到全国的事务,应由中央立法、决策和管理。
其次,要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一是进一步规范中央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最后,要在科学划分职权基础上,逐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具体而言,一是要完善现行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如进一步明确各类地方政权组织,包括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特别行政区的职权,具体列举哪些行政事务归属中央,哪些归属地方,哪些既可由中央管理也可由地方管理。二是在已有立法法的条件下,应进一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事权、财权、国有资产管理权和决策权等方面的权限划分。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和旧中国的做法,通过宪法、法律或法规规定地方政府的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在事权、财权、国有资产管理权和决策权等方面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调整。为了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减少部门对地方的直接干预,可以考虑借鉴日本设立总务省等做法,明确由中央某一部门具体研究拟订有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事务,为国务院具体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并建立对中央与地方政府权限争议的裁决机制。三是分别制定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法。在体例上,可以借鉴日本《地方自治法》、英国《地方政府法》或俄罗斯联邦《地方自治一般组织原则法》的综合立法方式;也可以考虑采用旧中国
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各类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分别立法的做法。四是不论修改宪法或制定法律调整或改革中央地方关系,都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程序,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互利合作关系和地方利益的表达和平衡机制。
(2)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
首先,理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在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的同时,还要对上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但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层次不同,不同层次地方政府的情况、特点和问题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应当允许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说来:(1)省级政府应履行区域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职能,制定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打破地区、条块分割,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等。(2)城市地方政府应逐步承担起从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事务,实行属地管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市场秩序,搞好社区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功能。(3)县级政府应切实把职能转向服务与协调,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4)乡镇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依法行政,规范管理。(5)应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精神,逐步撤销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其次,理顺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目前,地方各级政府的各工作部门之间大多数是业务指导关系,有的是双重领导关系以上级工作部门业务领导为主,有的是双重领导关系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有的实行省以下工作部门的垂直领导体制。为加强省级政府的自主权和宏观经济调节力度,抵御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干扰,应逐步扩大对省以下工作部门的垂直领导体制。
再次,理顺同级地方政府内部各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关系:理顺同级地方政府内部各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关系,主要是要进一步明确各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以避免权限争议和相互推诿现象的产生。
(3)政府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为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应实行政企分开,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职权,各级政府都不要干预;下放给企业的权利,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不得截留。理顺政企关系,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其对企业的任何责任,而是要求政府不再以企业行政上级身份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责任不但不应放弃,反而应当加强。
(4)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仅属于国家所有,即“公共管理”局限于“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惟一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现代公共事务日益增多,一些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性、专业性强的公共事务,逐步由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地方政府还给各种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管理或参与管理,因此,公共行政除了国家行政外,还应当包括行使某种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的行政。
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的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非政府社会组织的数量及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将日益扩大和增长。为此,要理顺各级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一是要正确认识它们对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既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协助政府对社会及成员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又作为其联系的社会成员的代表对政府进行监督,并参与政府决策,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二要加强有关立法,进一步规范对它们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对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培育,反映其代表的利益关系,发挥其协助地方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作用。[10]
(三)中国地方制度的发展趋势
经过建国以来地方机构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机构的不断改革,我国地方制度逐步建立并日渐成型,并呈现出如下的走向:一是地方机构从侧重行政体的地方政府发展为民主集中制的地方政府;二是地方制度从高度的中央集权发展为适度的地方分权;三是地方政府的职能从直接经济管理逐步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加入WTO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地方制度所处的环境将受到一定影响并发生变化。
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有所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格局已经形成并进一步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引导需求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地方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将日益巩固。
二是我国加入WTO,将对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带来挑战,也标志着地方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将发生较大的转变。因为WTO规则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我国地方政府适应这一要求,以市场为取向转变政府职能,并通过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制度。
三是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居民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的提高,将使广大居民日益要求地方政府更加关注居民的意愿和利益,更多提供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服务。
因应地方政府制度内外环境的变化,二十一世纪中国地方制度将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第一,政府从管理行政到服务行政是必然选择。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将在于完成对当地地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将不再承担全国性或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地方政府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职责,如通过市场管理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将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责任。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省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委托和授权下,将可能在辖区范围内承担部分责任,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只能承担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责和提供相关的服务。
第二,地方政府之间将更加明确划分各自的职权范围,形成在职能权限上的分工和社会合作关系。在各自划分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地方政府享有依法行使职权的自主权利。中央政府和上层级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来规范、监督和制约属于下级地方政府职权范围内的政府行为;同时,中央和上级政府可在提高行政效率和节约行政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行政协商方式,将自身在下级政府所辖区域内应完成的部分职责,委托给下级政府完成,并保持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对此,中央和上级政府要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
第三,地方机关的权力将不断加大,这种加大将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在地方机关权限范围内,地方机关的自主权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决定自身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这一切将在国家法律统一规范下,由地方自主决定。
第四,上述变化将伴随地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伴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而形成。在这方面,选举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地方居民真正广泛参与管理,人民代表民主素质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能力的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程序的完善等,都将使居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将更能反映、代表大多数居民的意愿和利益,并更多地受到居民的日常直接监督。
第五,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将随着地方制度的深入改革和权力进一步下放的进程,逐步确立各级地方政府的公法人地位,同时,中央与地方关系也将进一步规范化、法定化,最终建立立足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地方制度。
第四篇:理论研究: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熟的标志!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武装员工!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笔者结合马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建筑企业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非常必要” 马建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策划与实施!颁布了&企业文化手册'!确立了马建集团公司企业精神# 使命#愿景# 价值观和管理方针)建立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并围绕$创优% 计划# 科技示范工程等活动!在各施工现场统一进行形象策划与宣传!营造文明施工文化氛围“ 开展$评先树模% 活动!为员工树立比# 学# 赶# 超的榜样)建立了$互助帮困% 长效机制!形成了以人为本# 稳健经营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使企业文化的道德# 精神纽带作用得到了很好发挥!企业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现于企业的战略策划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生产经营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 其中最核心# 最根本的是将各种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 企业这种能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 企业历史# 文化背景!经过一段时间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无捷径可寻!也是其它企业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因而它具有独创性“ 学习和创新也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和创新不仅指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创新!关键在于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 无论是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还是快速成长的新兴企业!无不是在其企业价值观指导下!依据核心流程确定的行为模式!迎接挑战# 把握机遇# 持之以恒!在紧要关头做出正确# 果敢抉择的结果”企业价值观就像一支无形的手!左右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左右着企业的活力# 形象和业绩“ 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马建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和理念的创新!使$马建人% 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与时俱进的优秀管理理念得到引进# 应用和创新!规范化的严格管理与人本化的自主管理实现了有机结合!管理的规范和理念创新!这一切都强化# 提升了马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三” 企业文化建设要&重在建设'
企业文化因企而生!企业文化建设要因企制宜“ 因此!建筑企业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 要用企业精神凝聚员工“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 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它是企业行为中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
中作为$无形的手% 发挥着潜在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马建集团公司在施工中形成了$铸造精品!创造一流% 的企业精神!把员工的工作提升到奉献社会# 造福社会的高度凝聚员工” 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相互依赖!互相合作!形成坚强的共同体“ 马建集团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对员工起到了激励# 团结和促进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 要立足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植根于企业!而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中的人的因素占有很大比重!这就需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 针对建筑企业的特点!建立$人企合一% 的文化氛围!用优秀的$文化力% 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统一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
# 要加强工地文化建设” 工地是建筑企业的$窗口%“
工地文化是构筑企业精神# 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 首先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工地设置报栏# 组织$四比四赛% 劳动竞赛活动# 开展$热爱岗位# 忠诚企业% 主题教育等)其次要开展工程$创优% 活动!实施奖罚措施!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 安全化# 优良化” 三是统一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将企业精神# 宣传口号# 员工行为规范等具有企业特色的标语图牌悬挂张贴“ 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有自豪感和归属感” 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了!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心中“总之!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唯有形成合力!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检察理论研究
检察理论研究之我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检察理论研究,就是对检察工作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检察工作的开展。其指导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及时发现检察工作中的漏洞或不足,加以调查研究,寻求对策,改进工作;二是通过理论调研来促使检察干警学习、思考、创新、提高,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营造良好氛围;三是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法律或规则中不明确、不完善、不现实的地方,集思广益,为完善立法奠定基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添砖加瓦。
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比上级院更加“接地气”,所以其理论研究工作更应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是在检察工作中,基层检察的理论研究工作远没有达到上文分析的该项工作所应具有的意义。下面,本人将结合本院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分享和探讨类似于本院这样的基层院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方面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基层检察院政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调研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检察系统内部就存在“重办案、轻研究”的思想,直接造成了检察干警对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于每年的检察理论研究任务必须“包产到户”才能完成,而完成情况也只是应付了上面的任务,很少有人认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是检察干警根据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提升自己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与张军检察长提出的“检察理论研究要从检察实践中吸取营养、提升研究深度和精准度,更好引领、促进检察实践,实现‘双赢共赢’,要指导检察人员紧紧跟上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不是被推着走”存在一定的差距,检察理论研究意识不够。
(二)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缺乏调研基础技能
目前,基层检察院的人员构成以法律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而且检察干警文化层次高低不同,以本科生、专科生为主,研究生的比例非常低。即使一些干警积极参加理论研究,研究具体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但由于理论研究水平有限,理论研究仅仅停留在提出问题层面,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分析研究往往停留在表层,对于具体问题不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干警理论研究水平影响着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虽然检察机关对加强学习培训、增强人员素质十分重视,但是检察理论研究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却不常见,而且理论研究工作高度和广度,单纯依靠从工作中挤出时间努力自学也是不容易养成的。
(三)缺乏理论研究人才,研究成果质量较低
检察理论研究的工作特点,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检察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办案经验,还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是基层院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缺少的问题,最基本的现状就是人员少、人才更少,精通法律、熟悉办案、善于思索、擅长写作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加稀有。但凡具备一定的法律政策知识水平、写作能力和钻研精神的检察人员,一般都是各业务部门的业务骨干,虽然确实有、也存在在办案过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去分析研究,但办案工作就十分繁忙辛苦,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再去开展检察理论,时间不够、精力不济、兴趣不浓,以致于法律政策研究方面调研成果较少,出现高质量、有水平的调研成果就难上加难。
二、改进基层检察院政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正确定位检察理论研究
要清醒地认识到,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是检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检察业务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肌体。如果检察理论研究搞得不好,对检察工作方方面面不进行实事求是、认真充分的调查研究,那么有了漏洞和不足就极可能不知情,出现了问题就极可能搞不清原因,遇上了困难就想不出解决办法,就极可能像盲人摸象,可能像又聋又瞎的人走路一样瞎闯一气,检察工作有时甚至可能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的危险境地。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检察理论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必备手段,是促进检察业务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催化剂,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善于创新、勇于进取的检察队伍的强大武器。检察人员要在思想上走出轻视、冷漠甚至反感的误区,在行动上要走出敷衍、应付的误区,在调研写作习惯中要走出凑篇幅、凑字数等误区,在调研质量上要走出内容空洞、无价值、无创新等误区。要通过在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调研中勤奋,把检察理论研究的强大功能充分释放出来,带动整体检察工作蓬勃发展。
(二)注重吸收、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实队伍力量
把优秀的年轻检察干警安排在业务科室,使其熟悉检察工作,积累办案经验。经过一个时期的培养和锻炼,选调一部分人到理论研究岗位兼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使其能量得到更为充分发挥。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提高理论研究工作水平
将检察理论研究纳入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集中教育培训,积极学术界人士与从事政研工作的检察人员对接交流;组织理论研究会、检察官论坛等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干警深入调研,踊跃写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造检察政研新成绩。
(四)提高理论研究质效,推动理论研究见实效
检察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和困难、服务于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从事检察理论工作,要自始至终牢记这一根本。在选题、立意、调研和写作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忌华而不实、形式主义,切忌内容空洞、远离实际;要使调研成果做到确实发现了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到了真实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检察工作确实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为调研成果向检察工作业绩转化打好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