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不能唱空城计
城镇化不能唱空城计
作者:唐敏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940
在中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战略指引下,各地积极规划建设新城镇,一些地方制定了不低的城镇化率增长目标。但是,不少地方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仍偏重开发建设而未能审“市”度“产”,出现产业空心化,甚至空城现象。
在国际经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中国,同时也是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显性期,产业工人迁徙潮涌。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部门必须提前考量应对动态的产业转移进程与静态的城镇规划之间的矛盾。
遗憾的是,一些城市仍然一味地扩张城市建设规模。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立足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而是拍脑门“筑巢引凤”,不想凤飞去了别家,沦为空巢,结果硬着头皮拼凑几家本地企业勉强搭建“草台”产业园。
全国呈现出来的形态是,城市规划“千城一面”,“高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规划雄心勃勃,但许多欠发达地区根本没有配套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支撑。直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产业园区冷冷清清,新城沦为鬼城,造成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地方对新型城镇化换汤不换药,仍以 GDP、招商引资为政府考核主要指标,投资扩张冲动造城;追求城镇化率数字指标,热衷于建园区、争项目。致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 3倍于城镇化速度。二是片面理解新型城镇化,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注重城市表面建设,修路建高楼大厦,追求地标性建筑,而不是从提升城市内在功能上花力气做文章。
从产业发展来看,一方面,当前许多产业已经呈现严重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全国各地四处开花,散、乱、小,形不成竞争合力。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必须做好产城融合这篇大文章。以人为本,因城而异,因地制宜,研究产业对人的带动作用,防止新城镇建设过程中产业和园区空心化。
以人为本,因城而异,意味着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大跃进”式的城镇化不是健康的城镇化。低效的投资带不来真实的内需,更形不成有质量的增长。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下决心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农业人口跨地转移进城的成本分担机制等。总之,必须摒弃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
第二篇: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
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建设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现阶段,一些地方一味地扩大城镇框架、建高楼大厦,把农牧民简单地从农村、牧区转移出来,这种“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推进城镇化不能盲目,不是把人聚集起来就行,而是要看有没有产业做支撑,城市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还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供给、土地供应、环境容量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搞好城镇规划,明确在空间上怎么布局,建设什么样的城镇,建成多大规模,发展哪些产业,建设哪些设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等。
进而言之,必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并不只是建设城镇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城镇和农村、牧区一起统筹规划,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乡结合,只有产业发展了,财政实力增强了,推进城镇化才有支撑。
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无缝覆盖”。所以,政府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产业按照规划落实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县城和建制镇,包括街道的路面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地下管网的建设管理、水电气暖的供应等。
从各地实践来看,城镇化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路。我所在的赤峰市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群众就医、购物主要集中在旗县所在地。为此,赤峰的城镇化设想应该是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把县城做大做强,重点推进10万到20万人口的县城建设,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集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再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小城镇,把相关产业、配套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延伸,同时把产业、设施、服务向农牧区延伸拓展,建立城乡一体的梯次城镇化结构。
总而言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提高城镇化率,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在农村、牧区,务必要通过城镇化建设,让每个乡村都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通网络,让孩子都有机会上学,让老百姓有地方看病、休闲、锻炼、养老等等,让农牧民也能享有像市民一样的待遇。
更多信息查看:池州人事考试网池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三篇: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2013年09月13日 06: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10人参与3条评论
原标题: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9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的专题报告。
问: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可以说,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四轮驱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问: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000多亿斤,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年达11791亿斤,增长近5倍。60多年来,在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2012年达到435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而且我国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用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飞越。
问:当前,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有“四大矛盾”。
一是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供给硬性约束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人口总量每年增加700多万、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结构变化,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肉类80万吨。此外,农产品用途的拓展也拉动了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持续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二是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向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转变,部分品种需要进口弥补缺口。2004年起,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12年逆差达到492亿美元,其中谷物净进口约1400万吨,大豆进口5839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进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费持续、刚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迅速增加,这就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带来大豆进口激增。我国8亿人口时,人均消费食用油只有2公斤,现在13.5亿人口,人均消费增长到19公斤。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这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快速提高。同时,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普遍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农产品价格却不能同步上涨,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据抽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早稻和夏收油菜籽每亩纯收益分别只有152元、321元和55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走了两亿多人,还留下两亿多,虽然总量仍有富余,但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据调查,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大都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务农、不会种地。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将日益突出。
问: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答: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和主要农产品发展的优先顺序,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
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要在耕地、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耕地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几年中央政策好,农民种田有积极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重点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收购价格,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问:随着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看?怎么办?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建立起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还相对落后,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户,生猪养殖户有6000多万户。不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就是一手抓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情况怎么样?如何才能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答:过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富裕起来,工农城乡协调发展,走上共同富裕大道,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有三个明显标志:
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49年到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7917元。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9年较快增长,特别是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3∶1下降到3.1∶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52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62元,2012年达到5908元,名义增长90多倍。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39.3%。
第三个标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00多万人(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标准),现在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
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6648元,比2000年高12621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财力的增强,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生产和收入补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股息红利收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研究农民的承包地、林地、房屋及宅基地等财产权收益实现问题。
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客观地讲,城乡差距还很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以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稳定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是解决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逐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搞所谓“去农村化”。城镇和农村应当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不能有巨大反差,也不能没有区别,否则就会城镇不像城镇、农村不像农村。新农村是升级版的农村,不是缩小版的城市。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才能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四篇:空城计读后感(范文模版)
“空城计”的智慧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这是来自与三十六计里的一句话,在大军压境,诸葛亮无兵御敌时,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于是便退兵了。这就是有名的——空城计。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古代就早已如此,走到今天也早已成必然,也许很多人看到的是,诸葛亮在面对极大的困难时,急中生智的大智慧,隐藏了真实的情况,骗过对方,从而顺利度过险境。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侥幸,而我则认为这是一种必然。
因为很多人看到的是,司马懿的落荒而逃,却没有看到,诸葛亮在面对困境时的那种临危不乱冷静和沉稳,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对于这些的根本更在于诸葛亮对自己和司马懿的了解,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基于对对方熟悉和经验的积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回到现在的我们,时而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然而我们又是怎么样去面对的呢?找个理由,找个借口?是去骗过了自己还是骗过了他人呢?
在此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在遇到困难时要懂得去解决,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积累所学会的方法,而不是在遇到困难时找借口“骗过”自己,只有这样在遇到下一个困难时才会熟练的解决,急中生智的智慧不是想出来的来,而是在解决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后积累出来的。
其实,在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那就是——细节,正验证了细节决定成败,正如文章中描写的一样“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正是对细节的一系列描写,环环相扣,任何一步都不容许出现差错,在我们时时强调效率的今天,细节是不是格外的重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谁又能说细节不重要呢?在今天的我们又对细节有多大的重视呢?
所以在大家对道理都明白的情况下,却很少数付诸于行动,改变从这一秒开始,我想我要去做那个付诸于行动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冷静沉稳不浮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终究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第五篇:《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语文:第13课(语文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
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
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学法点悟]
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
[疑难解析]
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
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
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
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第二次,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笑”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心理。
[语言揣摩]
1、“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
这是为了造成城中没有军队的假象,迷惑敌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产生疑惑,不敢进军。
2、“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一座空城,并不能吓退司马懿,但在加上诸葛亮城头操琴,就不能不令司马懿生疑了: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若西城为空城,诸葛亮在城头操琴等于束手就擒,这不可思议!所以西城必不是空城,诸葛亮之所以这样是诱司马中计。
[研究课题]
《三国演义》用浅显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请诵读课文,加以体会。用课余时间阅读这部书,给同学们讲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复述。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理清情节。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司马懿()城铺()鹤氅()纶巾()笑容可掬()麈尾()言讫()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蜂拥隐匿纶巾骇然远遁分拨
泪如泉涌稳妥伦理言简意赅遵循选拔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失色:
妄行出入:
笑容可掬:
抚掌:
骇然:
言讫:
二、简介人物
罗贯中:
诸葛亮:
司马懿:
司马昭:
关兴:
张苞:
三、关于小说阅读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应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往往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用以衬托的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情节有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分析主题,评价人物等。
四、问题探究
1、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是什么?交代背景有何作用?
[提示:可从课文节选之前的情节谈起,从课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谈也可。诸葛亮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五千兵,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以至于敌兵来至,众官早已“尽皆失色”。交代背景,突出了一个“危”字,惊心动魄,不仅使故事的开端就扣人心弦,而且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在大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临危不惧,表现得异常镇定,正所谓危难之时方显出名相风范。]
2、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次要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司马懿也不是平庸之辈,课文不是以弱衬强,而是以强衬强,以司马懿的狡诈写诸葛亮的智慧。具体剖析见“疑难解析”第一个问题。]
3、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会成功吗?
[提示:空城计的成功,缘于诸葛亮对敌方统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懿对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此刻他不相信诸葛亮如此弄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一反常态,出奇制胜。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猜出孔明可能是“故作此态”,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不一定能成功。]
五、欣赏评价
1、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加以简析。
答:
2、司马懿老谋深算,请结合文中情节加以简析。
答:
六、拓展阅读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叫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宜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选自《三国演义》)
[探究建议]
1、稍有中国古典文学常识的同学,一看便知以上文段所讲的故事,其中“三人”应指哪三人?对,当然是刘备、关羽、张飞。由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起哪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而刘备的言行可以用“礼贤下士”来形容。这两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什么?
2、写天气,写张飞的话,目的是什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请围绕“衬托刘备的真诚”这一写作目的口头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