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实现郑州城市管理新跨越
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实现郑州城市管理新跨越
近年来,我市已经分别获得了“全国爱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目前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也正等待国家最后的行政考核验收。然而,窨井盖经常缺失,危及群众生命安全;路灯、广告牌等公共设施屡遭毒手,无法及时维护;无证烧烤破坏环境卫生,屡禁不止;城市乱停车、乱摆摊设点,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油烟噪声扰民,汽车尾气超标排放,违法建设违章搭盖,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部分路段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倾倒,“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屡见不鲜。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职能缺位;二是多头管理,缺乏城市管理核心;三是条块分割和市区二元分离,无法形成联动的管理体系;四是管理方式粗放,信息获取滞后,管理被动低效;五是管理法律法规冲突,管理职能交叉;六是城市管理过分依赖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本太大;七是评价体系不全面,监督不到位,制约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八是传统的城市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所形成的模式,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等。
一、数字城管的定义
为了克服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对现代化城市管理带来的机制和体制性的障碍,北京市东城区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提出利用信息处理 1
技术,解决城市管理中复杂而又繁琐的问题,这一管理模式被国家建设部推广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简称“数字城管”模式。数字城管是将我市划分为若干个社区单元网格,每个单元聘请若干名城管督查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发现、上报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城管体制及流程,达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定位,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为了受理市民群众对有关城市管理领域的投诉、举报、咨询救助,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在全国统一开通 12319 城管服务热线,它是数字城管采集信息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数字城管的优点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京、扬州等三十多个大中小城市实行了数字城管新模式。城市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分散为集中,变扯皮为协作。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后,专业部门的信息量增加了 912 倍,工作量也随之提高了,及时消除了许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根据向其他城市了解,实施数字城市管理后,城市管理成本逐年以两位数下降,部门责任到位率不断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施政满意度大大提高。据北京东城区统计,在传统城管模式下,城管问题的主动发现率只有 30%,每年处理量不到 5000 件,而推行了数字城管新模式后,城市管理问题主动发现率提升到了 90%,处理量达 25672 件,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原先增加了 3 倍,处理量比过去增加了 5.4 倍。
三、对推进数字城管工作的建议
数字城管工作在全国许多城市实践证明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国家领导人也建议向全国进行推广,而我市的城市规模及财政能力已经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基本条件,为做好此项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场变革,它使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突击式、运动式向经常性、可持续性转变;从低效管理向高效管理转变。此项工作涉及面广,涵盖面宽,技术性强,而且需要一定的财政资金保证,这就需要政府领导重视,许多城市开展这方面工作都是城市的主要领导挂帅,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二)摸清城管家底,合理划分社区网格单元、整合资源,建立城管数据库。由政府牵头,各相关单位按照数字城管建设要求,配合做好各自掌握的城市管理部件的普查、录入、整理工作,限期归入全市的数字城管体系中。同时将分散在各系统、各部门的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如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可以从各相关市政管理部门中共享;城管信息平台所需要的视频信息系统,可从现有的视频监控网络中有条件接驳;地下管网建设信息可利用已经普查的资料;城市防灾、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可整合利用我市各部门防灾应急系统的信息。、划分社区网格单元,做好部件编码工作。要组织力量对全市的管理空间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利用数字网格地图技术,将我市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边界清晰、无缝隙对接的社区网格单元。同时,对我市的道路、门牌地址、窨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部件进行统一梳理、编码、标识,确保城市管理对象在电子地图上能清晰反映,并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和标志。
(三)创新城管体制,构建管理新流程
1、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城市管理领导机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即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领导机构可根据城市管理的需要及时发出指令,确保派遣的任务能够迅速到达责任单位,综合协调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多部门职能的问题。
2、组建城市管理监督机构和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监督机构负责主动发现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分解派送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查,以确保问题的解决。各管理部门负责接收来自信息处理中心分派的任务,加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监督协调机构和群众。
3、加强督查和综合执法两支队伍建设。与传统城管工作不同的是,数字城管不仅要求加强综合执法队伍的建设,还增设城管督查队伍。督查队伍和综合执法队伍分别设立在城管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督查队伍的主要工作是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对问题解决情况予以核实;而执法队伍则是依法查处涉及违反城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4、构建城市管理新流程。传统的城市管理流程中,市民投诉城管问题给有关部门,属于问题简单、归属明确的,相关部门处理比较及时;而问题复杂、归属不明确的,部门就容易推诿扯皮,有的问题甚至久拖不决。由于监督与考评乏力,导致城管工作出现“三
个没人管”状况,即问题处理与否没人管,处理好坏没人管,处理快慢没人管。
为此,根据我市城市管理的实际,市政府提出了一套“数字城管”流程如下:
①群众通过拨打 12319 热线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督查员通过巡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市长热线等部门转办城市管理问题,以及媒体热线收集的有关城管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或信息处理系统分别集中至市、区两级城管信息平台。
②城管信息平台对问题进行甄别、筛选、分解后,派送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单位,即市级各业务职能部门、区级业务职能部门或街道城管部门。各业务职能部门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分解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逐层反馈至市、区城管信息平台。平台得到反馈信息后,指示督查员现场核实,情况属实的予以结案,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群众;情况不实或敷衍了事的,市、区城管信息平台提出警示,并再将案件退回协调机构,由协调机构按程序处理。
③整个城市管理业务流程均由“数字城管”系统全程执行,数字城管监督机构每一个月将系统自动生成的各部门办理城管问题及考评情况汇总,报送有关领导、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必要时也可以提供给新闻媒体,供领导或各单位参考备案。系统自动生成的年度综合评价资料可以作为各单位考核干部、职工业绩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部门或岗位年终评优评先及奖金分配的依据。
(四)完善法规及政府规章,明确责任单位、部门的职责据了解,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有 70 多部,短期内完成所有的修改是不现实的。我们建议,我市应通过立法,把与
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的法规规章进行整合,使法规条款能相对集中,并由一个行政部门、一个行政执法部门组织实施,避免造成部门职责不清或职能空缺。立法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的问题:一理顺机构;二整合资源;三明确职责;四加强监督;五公民义务;六法律责任。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责任感与参与度
数字城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共同支持,需要借助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宣传相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条例,宣传推行“数字城管”的内涵、意义和功能,宣传其他城市推行“数字城管”所取得的成效,使广大群众成为“数字城管”的外部监督力量,并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综上所述,能不能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多用信息少耗资源能源,多用信息,少发生社会不和谐事件,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早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建设。目前,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并于**月15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XX市第一个在区正式运行,新模式的运行将使XX区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网格化、专业化、标准化。
一、区的基本框架 围绕构建,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比较,初步确定数字化城管区域为:东到**路,西到**高速,北到**区交界,南到昌国路,约80平方公里,按照“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总体构想,确定了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
1、管理现状模式:双轴并行,监督到位。区里设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核查和绩效评价,并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全覆盖监督检查。同时,区里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化城管问题的派遣和处置。另外,在有关部门、街道(相关镇)设置数字化城管处置终端。
2、管理网络模式:分层构筑、条块结合。区政府城管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为一级网络平台,区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相关镇)为二级网络终端。
3、信息采集模式:选聘239名监督员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直接管理,对信息采集和处置后的核查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问题处置模式:部件、事件“以条为主,块块协同”。区城管指挥中心为城管问题的派遣中枢;各联动单位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对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置;区城管监督中心对城管问题查处流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5、绩效评价模式:双轨运行,以外促内。整个评价体系由内评价系统和外评价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内评价系统指系统生成的运行数据;外评价系统指12319等公众评价形成的数据。对内、外评价系统的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结果。
二、区整合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方法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整合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数字化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加上动态、实时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定位精确、反应快速、适时控制、远程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位,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张店区数字化城管划分为99个责任区(仅统计地图边界内的6办3镇,750个单元网格,其中科苑**个,公园80个,和平84个,车站66个,体育场134个,杏园92个,**镇15个,**镇91个,**个。城市部件管理法指把物化城市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张店区共普查各类部件6大类(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设施、及其它设施)92小类,151135个,赋予每个部件代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如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邮筒以及公交站牌、城市雕塑等,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相当于居民持有的“身份证”,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城管通”是集手机、无限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采集其管理区域内部件和事件信息,以及接收和报送来自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分配的任务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区已经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 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
第三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建设。目前,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并于**月15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XX市第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区正式运行,新模式的运
行将使XX区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网格化、专业化、标准化。
一、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围绕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比较,初步确定数字化城管区域为:东到**路,西到**高速,北到**区交界,南到昌国路,约80平方公里,按照“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总体构想,确定了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
1、管理现状模式:双轴并行,监督到位。区里设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核查和绩效评价,并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全覆盖监督检查。同时,区里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化城管问题的派遣和处置。另外,在有关部门、街道(相关镇)设置数字化城管处置终端。
2、管理网络模式:分层构筑、条块结合。区政府城管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为一级网络平台,区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相关镇)为二级网络终端。
3、信息采集模式:选聘239名监督员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直接管理,对信息采集和处置后的核查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问题处置模式:部件、事件“以条为主,块块协同”。区城管指挥中心为城管问题的派遣中枢;各联动单位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对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置;区城管监督中心对城管问题查处流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5、绩效评价模式:双轨运行,以外促内。整个评价体系由内评价系统和外评价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内评价系统指系统生成的运行数据;外评价系统指12319等公众评价形成的数据。对内、外评价系统的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结果。
二、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方法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整合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数字化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加上动态、实时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定位精确、反应快速、适时控制、远程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位,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张店区数字化城管划分为99个责任区(仅统计地图边界内的6办3镇,750个单元网格,其中科苑**个,公园80个,和平84个,车站66个,体育场134个,杏园92个,**镇15个,**镇91个,**个。城市部件管理法指把物化城市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张店区共普查各类部件6大类(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设施、及其它设施)92小类,151135个,赋予每个部件代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如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邮筒以及公交站牌、城市雕塑等,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相当于居民持有的“身份证”,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城管通”是集手机、无限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采集其管理区域内部件和事件信息,以及接收和报送来自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分配的任务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区已经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首先是信息收集。监督员对分管责任区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向城管监督中心发送图、文、声信息报告情况
第四篇: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调研及思考(精)
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调研及思考
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进行城市管理是当前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此已进行了总体部署,深圳市、杭州市、南京市等,已先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我市目前正面临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对进一步扩展城市功能、树立城市优良品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我们对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深感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市借鉴。
一、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基本情况
2003年,深圳市完成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深圳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项目,该项目将3S(GIS、GPS、RS、CTI、网络和数字集群通信等高新技术首次高度集成应用于城市综合管理。2005年,深圳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首批试点城市(城区之一。2006年9月1日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实践证明,在深圳市采用这一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发现问题的数量和时效显著提高。系统建立后,日立案数提高了136倍。二是处置问题的及时率大幅提高。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运行以来,任务派遣准确率达96%,结案率达97%,案件平均处理时间由刚试运行的100小时缩短为11.70小时,并逐月呈递减趋势,实现了“管得了的看得见,看得见的管得了”,将监督和执行
两者有机结合。
三是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得到强化,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联接了建设、城管、市政、公安交警等政府管理部门及供水、供气、供电等企业,发现问题,快速反映,协同解决,并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各部门及企业处理问题的效率显著提高。
四是信息化投资效益明显。目前,该市基本形成“大城管”格局,已实现16个相关部门城市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使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从“自建自用”向“共建共享”转变,使信息化投资效益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此外,现代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式,较之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省了管理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五是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违规建设得到有力遏制,市政设施得到很好维护,市民的水电气等生活所需得到有力保障,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
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应用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信息采集工具———“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相互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科学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其成功经验主要如下:(一采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网格管理技术、城市部件管理技术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和空间可视化。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单元网格划分
依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无缝拼接以及负载均衡等原则,该市将全市195.3平方公里划分为8799个单元网格,其中特区内划分为2744个单元网格。单元网格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适用于城市管理,也适用于规划、国土、建设、公安、劳动、安全、水务等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
(三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该市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市、区两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市级监督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平台的规划维护、标准规范制定、跨区重大事项协调,监督区级平台运行,实施全市数字城管运行结果评价等;区级监督指挥中心负责本区内数字城管的监督、评价和本区内重大事项的协调及监督员管理等工作;宝安、龙岗两区在街道办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处理。构建城市管理监督与执行相互分离,市、区、街三级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新体制。
(四科学设置业务流程
深圳市城市管理新模式依托深圳市数字城管系统进行构建。新模式按照“重心下移、两级两轴、统一平台”的原则进行设计。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城管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和指
挥中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市、区两级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按照“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运作,使用统一的数字城管信息平台进行工作。总体运行模式是“统一接入,分布受理,分级处置,监管分离”。市、区两级监督中心均内设呼叫中心,两级呼叫中心采用此模式,接收城市管理问题信息。
(五充分发挥监督评价体系的作用
为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消除行政机关及公用企业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现象,该市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项评价:一是对城市管理的监督人员、指挥协调人员、操作人员、事件部件处理人员实行岗位绩效评价;二是对城市管理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实行部门绩效评价;三是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辖区实行区域质量和管理效果评价。这三类评价都是刚性评价,系统对每个对象都设计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计算总分,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并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在相应的网格图中。综合评价的结果定期在网上及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并呈市有关领导阅示。通过各种渠道对评价结果的公开,有力地增强了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取得明显效果。从而,也使该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更好地接受市民监督。
(六搭建交流平台,倾听市民声音
一是建设了网上视频浏览系统、WAP网站、网上城管论坛。
广大市民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直接评判公共资源管理质量优良,保证了公众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精神。二是通过网上招聘了万名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宣传员、咨询员,利用公共事务平台为百姓提供更多服务,发动他们积极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并通过他们对身边人、眼前事就城管法规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壮大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保证了和谐、高效管理。三是设置12319城管热线、短信和遥感影像网上浏览监督系统,搭建交流平台,倾听市民声音,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三、深圳经验对我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启示(一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必要性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全国、全省的部署,也是人居环境奖、园林城市、节水城市等评先树优考核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同时,受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由金融危机衍生、激化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给社会稳定和治安管理构成压力,维稳和治安工作面临重大考验。面对严峻的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对于提高打击、遏制犯罪的能力,提高科技强警的能力,提高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能力,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确保一方平安,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深圳经验的学习,我们认为,我市城 市管理亟需对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数字化管理来 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 参与,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管理效率,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 细、长效”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
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市现有的公安的治安监控系统是5年前由电信负责建 设的模拟系统,交警的电子警察系统也已建设多年,城管、安监 管理等系统在陆续建设,系统建设各自为政,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特征,通常功能较为简单,联网程度不高,各类监控资源很难灵 活共享,无法为政府的快速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同时,系统设计 千差万别,标准不统一,导致目前各类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技 术体制、产品品牌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前端信号的采集、传输,到中心点的交换、控制,再到后端信号的显示、存储,都在不同 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这给大范围内的图像联网和远程控制带来 了很大障碍,无法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最大利用效率。再加上模 拟和数字共存,体系不清晰。强有力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是实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关键所在,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迫在眉睫。
(三)用科学合理的模式构建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一是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充分利用已建的政府公共资源,构建基于“3S”技术的统一 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准确采集、网络传输和实时管理。二是实行指挥、监督、执行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 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 效机制。三是统一建设标准,拓展应用范围。统一网格管理数字平台 的建设标准,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单元网格区划、事件 部件编码、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使该系统具备扩展覆盖到其 他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四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市民提供 快速、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
(四)科学有序推进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成立“醴陵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组长由一名市领导担任,副 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规划、建设和管 理的组织、指导、协调、督促等工作,确保“湛江市数字化城市 管理中心”筹建及建成后的运作顺利进行。2.组织调研,制定方案。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加强对 本市情况的调研,根据实
际形成我市的工作方案;同时编制可行 性研究报告,制定技术方案。3.组织评审,完成立项。聘请专家成立专家评审小组,负责
建设方案的论证、评审和技术把关。在技术方案成熟完善的基础 上,做出项目的资金预算。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项目立项申请,完成项目的立项工作。4.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工程要 进行全局性的统一规划,涵盖所有涉及城市管理的领域和内容,并预留城市发展空间。5.强化保障,确保运作。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 运作维护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强化两个方面的保障,才能确保该 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机构保障。要建立“醴陵市数字化城市 管理指挥中心”,作为该项工作的综合管理机构。二是经费保障。要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及日常维护经费列入当地财政正常预 算科目(如城市维护费等),安排足额经费,保障其正常运作。6.加强监督,务求实效。在我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 运作后,必须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对 各部门及企业在处理涉及城市管理事件中的办事结果和工作效 率,要每月向社会发布其有关数据和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二 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要将政府各部门在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 工作情况,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纳入纪检监察部门 的日常管理范畴,确保城市管理取得实效。(颜文明)
第五篇:咸阳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咸阳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2011-02-28 14:05 环卫科技网 作者:张永民 0条评论
城市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集居地,为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各地城市管理者们各出其谋,想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展、人口增多、设施老化、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层出不穷。城市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体制、模式与手段,对城市进行高效管理,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2003年4月,咸阳市被原建设部列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建设试点市。六年来,经过第一期、第二期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实施,我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每年都实施城市建设十件实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区主干道路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对市容市貌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整治和持续开发,增设了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健身娱乐场所等一批城市公用场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城市管理内容不断增加,任务日趋繁重,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不能满足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现行的城管体制机制制约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存在市、区、办事处、社区责任不清,城市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滞后,突击式管理、粗放式管理等问题。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数字化管理新模式是城市管理创新活动,利用了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GIS)、卫星定位技术(GPS)、遥感技术(RS)、虚拟现实技术(VR)、无线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强化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也必将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自2004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推行网络化管理新模式以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扬州、成都、宝鸡等50多个大、中城市分为三批,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市,并要求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在2010年底都必须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咸阳市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建设试点市,迅速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内容
1、实施范围
地域范围。按照“统一规划、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项目建设可在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分布进行实施。市级平台,秦都区、渭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第一期工程,可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各县列为第二期建设目标,可于2010年12月底建成投入运行。
对象范围。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原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七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和扩展部件类)和六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和扩展事件类)为主,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新增加部件事件。
2、总体架构 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包括: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一个监督指挥体系、一个自动评价机制,共三个方面。构筑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运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方法,对单元网格派出监督员,利用信息采集器采集网格内的部件和事件信息,通过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问题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监督评价七个环节,实现城市管理的协同与闭合,实现城市管理快速便捷。
一个监督、指挥体系。为了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加强统一管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要求建立一个监督指挥体系,同时对已有的城市管理机构资源进行整合。监督、指挥体系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全天候无缝对接,信息互联共享。
市设立城市管理中心,分监督和指挥双轴运行,市级负责规范、标准的制定及协调指导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平台建设,直接管理各区监督员队伍,实现高位监督,不处置事件与部件。区级只设指挥轴,与市直有关机构分工处置事件与部件,自觉接受市监督中心的管理。在市、区事权划分上体现以下原则:一是顺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心下移;二是市、区机构分工必须合理,责权利明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四是体现城市管理整体效能和长效管理。设立自动评价机制。监督考核体系既能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发生的事件、部件等问题,又能监督各运行环节中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通过考核各专业部门、街道办事处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评价和促进各部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我们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内部考核指标,实现自动评价,将系统考核的结果纳入政府部门管理目标并定期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通报。二是实行外评价,在政府网站上实时公布各部门办结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社会满意度评价,进行社会监督。
3、系统平台建设
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信息发布与公众监督子系统、移动督办子系统等;开发配备满足咸阳实际的监督管理数据无线采集网络。在逐步完善和优化国家所规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各项功能的同时,根据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和地下管线系统、环卫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城市防汛指挥系统、燃气应急预警系统等逐步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三、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特色
1、机构建设采用市区两级平台一体化集中管理模式
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设可采取市、区两级平台一体化集中管理模式。成立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建立管理职能与监督职能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市级建立监督中心,县处级事业单位,集中行使监督权和考核评价权;市、区两级分别成立指挥中心,行使指挥处置权。形成市级监督为一级监督,市、区指挥为两级指挥,市、区政府、办事处三级管理,市、区政府、办事处、社区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监督、评价、指挥、处置、职能分离,实现全覆盖、全时段管理。
2、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社区作用
咸阳市城市建设管理体制,遵循“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城市管理重心由市向区和社区转移,注重发挥社区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心的基础性单元作用。合理划分市、区城市建设管理的职权和范围,责权利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按事权的调整变化分配市、区两级财权,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使事权与财权相协调。
3、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咸阳市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软硬件设备、人员、信息等进行有效整合。建设中注重系统整体性的同时,还要为将来扩展预留各级部门之间联网接口,为将来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整合资源,节约投资。(1)整合12319城市热线服务系统
系统建设将原有的12319城市热线服务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升级后统一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软件系统中,统一受理,并且添加监督员核实环节,将受理的市民来电信息转入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七个环节中流转。流转处结后的案件再由专人进行案件回访。(2)整合大屏幕监控系统
咸阳市数字城市路灯节能监控指挥大厅控制室要安装DLP大屏幕、微机等操作控制设备。系统建设保留原有大屏幕监控系统,大大地节约投资。(3)整合路灯监控视频信号系统 市区要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和RTU分站,对建成区主干道和重点场所进行全时段监控。将现有视频监控信号与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城管问题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可视化监控管理,对城市的综合管理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4)整合地理信息系统资源
整合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利用现有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DOM)、数字线划数据(DLG)等,统一搭建咸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城市管理电子档案数据。(5)整合广域网
依托现有政府专用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建立连接市、区指挥体系和政府部门、专业部门的广域网络,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连接,为监督、评价、指挥、处置提供快捷、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物理隔离与访问控制,体现安全性和保密性。(6)整合其他资源
整合咸阳市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系统、城市路网、管网、建筑垃圾运输车辆GPS智能监控调度系统,降低信息系统建设成本,节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切实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最大效益。(7)拓展应用系统,打造咸阳数字城管新特色 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和提升咸阳数字城管应用功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技术规范标准确定的功能基础之上,拓展城市防汛指挥、水系信息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系统建设。
四、咸阳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十分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把它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来抓,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共同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2、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项技术、多个部门,内容广泛。因此,要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要与市电子政务平台、各部门已建立的电子平台、12345市长热线、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城管12319热线和公安、交通等视频系统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各区、各部门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要实现与数字城管系统的联接,凡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应无偿共享。
3、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庞大的技术力量支撑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咸阳在推进数字化管理时应根据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选择一条适合本市实际的路子。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同步开展,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面覆盖。一期工程,首先开通12319服务热线,同时制定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并再逐步扩大覆盖面和管理的深度、广度,管理地域范围扩展到各县(市),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明确分工,完善考评。明确责任分工,各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增强责任意识,遵守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流程和规范,自觉服从问题的派遣,不折不扣地完成问题的处理,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发生,在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科学规范地对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实施考核和评价。
5、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宣传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进程和实际工作效果,努力争取广大市民支持和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为促进咸阳市城市管理工作再跃新的台阶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