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1: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

第一篇: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

一个城市的资源范畴很广,涵盖土地、水、道路、生态环境、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等,按照资源的利用周期和排他性有限程度、城市市容市貌的概念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城市管理的范围,将城市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两大类。通常我们将城市道路、广场、公共设施、园林绿地、广告设置、各种标志、贸易市场等构成的城市容貌以及由此延伸的范畴定义为城市软资源。

一、优化配置**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必要性[找材料到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并实践着“城市需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的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基于这个概念,可以说“经营城市”的精髓就是城市资源市场化。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三市并举”战略的背景下,拥有“浙江绿谷、秀山**”、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等美誉的**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人们休闲、旅游观光胜地,我们更要加强**市区这个基础设施相对齐全,旅游、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并颇受来丽旅游休闲人士高度认可的窗口的建设,加大市区本级城市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于提升整个**市的旅游休闲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用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市区城市软资源,充分认可在城市软资源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经济,并将其作为一种区域资源经济运行和管理模式,根据城市的区位、特色、技术、知识构成、人口、民族特色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城市软资源,进入城市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支撑日常运转功用的良性轨道。

在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强和规范城市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五城联创”活动。努力把**市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地区的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浙西南中心城市。“五城”是对我市市区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此目标的实现对我们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市“十一五”规划期间要全面实施“六个一批”工程,这批工程中需要上马建设的工程很多,需要的投资很大。在建设当中如何实现城市软资源建设投入少而收益不减,如何加快城市软资源进入自我良性运转阶段,立足我市市区城市软资源现状,尝试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和维持城市软资源的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

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市区城市软资源,表面上看仅仅是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管理更为方便快捷了,但其更深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无限权力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的转变,从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市场行为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转变,从行政命令型政府向以提供有效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型的政府转变,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居民和公务人员对城市软资源有限价值和有限利用的认识误区。

二、**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状况

(一)市区拥有城市软资源基本情况

**市撤地设市后的“十五”建设期间,迎来了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尤其是**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9.2平方公里扩展到23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从33.1提高到了38.2。包括道路、广场、园林绿地、广告资源等在内的城市软资源明显增加,近年来,**市区城市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这对于改善市区人居环境,提高市区居民居住舒适程度和提升浙西南中心城市的魅力指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初步统计,目前**市区的城市环境软资源有:

1、“纵六横五”共22条市区主要街道的人行道;

2、罗马、晶都2条步行街;

3、纳爱斯、丽阳门、处州3大广场(不含居民区休憩公园);

4、园林绿地,分布在各主街道和广场;

5、市区内140余个公交车站点(包括各路公交车停靠点);

6、有100余个灯箱广告(以解放街街道为主,不含商家店面灯箱);

7、闹市区主街道横幅广告点300余个;

8、大型建筑墙面广告点20余个;

9、夜市点6个;

10、其他,有公共设施冠名、绿化点、转盘广告及冠名资源等等。

(二)市区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进展情况。

近年来,**积极探索城市软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城市公交特许经营权、户外广告经营权、环卫保洁权、设施管护权、绿化养护权、道路客运线路经营权、道路养护权等方面,进行了以市场化配置的成功实践。目前市区操作成功的案例主

第二篇: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

一个城市的资源范畴很广,涵盖土地、水、道路、生态环境、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等,按照资源的利用周期和排他性有限程度、城市市容市貌的概念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城市管理的范围,将城市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两大类。通常我们将城市道路、广场、公共设施、园林绿地、广告设置、各种标志、贸易市场等构成的城市容貌以及由此延伸的范畴定义为城市软资源。

一、优化配置**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必要性 [找材料 到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并实践着“城市需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的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基于这个概念,可以说“经营城市”的精髓就是城市资源市场化。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三市并举”战略的背景下,拥有“浙江绿谷、秀山**”、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等美誉的**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人们休闲、旅游观光胜地,我们更要加强**市区这个基础设施相对齐全,旅游、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并颇受来丽旅游休闲人士高度认可的窗口的建设,加大市区本级城市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于提升整个**市的旅游休闲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用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市区城市软资源,充分认可在城市软资源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经济,并将其作为一种区域资源经济运行和管理模式,根据城市的区位、特色、技术、知识构成、人口、民族特色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城市软资源,进入城市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支撑日常运转功用的良性轨道。

在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强和规范城市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五城联创”活动。努力把**市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地区的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浙西南中心城市。“五城”是对我市市区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此目标的实现对我们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市“十一五”规划期间要全面实施“六个一批”工程,这批工程中需要上马建设的工程很多,需要的投资很大。在建设当中如何实现城市软资源建设投入少而收益不减,如何加快城市软资源进入自我良性运转阶段,立足我市市区城市软资源现状,尝试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和维持城市软资源的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

用市场化的方式优化配置市区城市软资源,表面上看仅仅是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管理更为方便快捷了,但其更深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无限权力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的转变,从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市场行为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转变,从行政命令型政府向以提供有效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型的政府转变,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居民和公务人员对城市软资源有限价值和有限利用的认识误区。

二、**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状况

(一)市区拥有城市软资源基本情况

**市撤地设市后的“十五”建设期间,迎来了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尤其是**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9.2平方公里扩展到23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从33.1%提高到了38.2%。包括道路、广场、园林绿地、广告资源等在内的城市软资源明显增加,近年来,**市区城市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这对于改善市区人居环境,提高市区居民居住舒适程度和提升浙西南中心城市的魅力指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初步统计,目前**市区的城市环境软资源有:

1、“纵六横五”共22条市区主要街道的人行道;

2、罗马、晶都2条步行街;

3、纳爱斯、丽阳门、处州3大广场(不含居民区休憩公园);

4、园林绿地,分布在各主街道和广场;

5、市区内140余个公交车站点(包括各路公交车停靠点);

6、有100余个灯箱广告(以解放街街道为主,不含商家店面灯箱);

7、闹市区主街道横幅广告点300余个;

8、大型建筑墙面广告点20余个;

9、夜市点6个;

10、其他,有公共设施冠名、绿化点、转盘广告及冠名资源等等。

(二)市区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进展情况。

近年来,**积极探索城市软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城市公交特许经营权、户外广告经营权、环卫保洁权、设施管护权、绿化养护权、道路客运线路经营权、道路养护权等方面,进行了以市场化配置的成功实践。目前市区操作成功的案例主要有:

1、2003年市本级按照“国有主导、特许经营、有序竞争、统一管理”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对市区4条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进行竞标出让,政府未作任何投入就完成了四条线路公交车辆的更新,而且取得了1200多万元的特许出让收入;

2、市区从2001年开始进行城市环卫保洁权招投标。目前市区170万平方米的保洁区中有100万平方米的新增保洁区和市环卫处所属的35座公厕全面纳入了市场化运作;

3、开展了一条城市道路--寿尔福路和一个广场--纳爱斯广场冠名权的有偿出让,其中纳爱斯广场的有偿出让基本解决了整个广场的建设资金。

4、其他。从2004年开始对小车特殊号牌进行公开拍卖已累计成交150多万元;开展了城市户外广告经营权公开出让等。

总的来看,市区城市软资源配置市场化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城市软资源配置市场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步伐远远落后于硬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这不仅仅表现在人们对城市软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够,还表现在管理和开发上各自为政,缺少整体规划,市场混乱,处置程序不到位,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三、用市场化理念优化配置**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几点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面对建设项目多、投资资金少这一“僧多粥少”的发展格局,在扮演公共服务和管理角色的同时,往往表现出思想解放、行动缩手缩脚的矛盾现象。要打破这种格局,当前要立足我市市区城市软资源的实际,大胆借鉴其他城市优化配置城市软资源的经验和做法,多方入手,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市本级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

(一)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实行公园、广场、闹市区的车辆停放点招标管理

按照新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合理科学开发城市软资源。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配置城市软资源,在公园、广场、闹市区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停放点实行招标竞争,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可以说是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二)利用招投标方法,对闹市区部分地段实行使用权、经营权的招投标统一规范管理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优化配置城市软资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软资源的价值。具体说就是对现有闹市区地段的使用权、经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比如我市市区继光街夜市路段和府前路段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的管理难点,该地段不许摆摊,而摊贩几乎天天与执法人员开展“老鹰抓小鸡”。如果采用阳光招标的方式,并加以统一规范,则既给下岗和生活困难群体一个有序的经营环境,又不至于对该路段管理陷入“游击战”现象。市本级在火车站边统一改建夜排挡,实行经营权招标的方式,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维持软资源有效运行和进一步开发的建设资金。

(三)利用多维开发资源的形式,充分挖掘城市空间资源的效益

我们**市本级的新闻媒体不多,仅有两报纸三电台三电视频道,尤其是在前几年,依托此类媒体广告资源更少,于是主街道的横幅广告资源、灯箱广告资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开发,到现在还是市区最主要的广告资源。要进一步开发和规范市区城市空间广告资源,以空间资源收益扮靓和建设城市空间,可让城市上空更加宜人、协调,城市夜空更加明亮、多彩。

(四)利用公开拍卖方式,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和公用设施的管理资金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城市财政资金短缺的困难。

(五)利用资源置换方式,盘活闲置的软资源存量,提高软资源的运转效率用现有的城市软资源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软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软资源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颇具影响的北京密云县用广告经营权换取绿化建设资金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地处密云县城东侧道路交汇处的长城环岛,占地50亩,加上基础设施、灯光、绿化等,总投入需1500万元。为筹集建设资金,该县政府决定拍卖环岛四周广告经营权。经过协商,世豪公司投入300万元,包下该环岛的整体绿化任务,地下管网和所有的灯光明亮工程建设,以绿化建设投入换取广告经营权,为政府解决了部分环岛建设资金。同样在该县,江苏新能源以30万元买断桥梁冠名权,这些都是城市软资源置换突现的功用和商机。纵观我市对城市软资源置换运行情况,市区还存在许多可置换的软资源有待开发,比如紫金大桥、大小转盘的冠名权、出租车牌的冠名权等等。

(六)采用整合—浓缩—再现方式,建立**优势资源特色街道

**市幅员辽阔,辖一区一市七县,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9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县”,地理环境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全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这种历史和地理形势决定了**孕育的自然景观优美而零散,各县市区的文化资源、地方特产丰富而有韵味。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限于零散和

第三篇: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问题分析与思考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初期以行政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效果之后,宏观调控方式向市场化的调节方式转变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如果不及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没有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配合,宏观调控的难度会加大,其效果也难以巩固和持久。因此,金融宏观调控应更多地放在市场

机制的完善上,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市场的理性,通过市场交易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是金融最核心的问题。

一、制约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经济管理职能,经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进行配置的。由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具体行业和投资、贷款项目,使本该由众多消费者、企业等社会各种组成部分分别考虑的问题,集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有很大的主观性,扭曲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实践证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低效的。

(二)利率管制。一般来说,利率是有效配置资源最有力的调节工具。随着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发展,除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外,大部分要素资源已经或者正在实现市场化的配置,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未能实现市场化的配置,金融市场没有形成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生成的非市场化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成为准确真实的资金价格信号,正确调节货币需求,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资金供求不能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

反映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资金供求能否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是通过金融市场配置的资金能否促进资金使用者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缺少一种能使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资源配置机制。

首先,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银行体系把货币市场主要放在信贷融资上,扭曲了货币市场的功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经过十多年的金融改革,虽然直接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融资结构未发生根本转变,市场直接配置金融资源功能薄弱,带来的后果是银行承担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绝大部分成本,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趋势,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表明资金分配的效率不能通过良好的金融体系得到合理体现。

其次,资本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够。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却不高,而且成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究其原因,我国的资本市场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缺乏活跃的企业间兼并、收购市场,生产要素通过股权交易进行合理重组渠道较窄,股票市场虽经多年发展,但容量依旧有限,全流通问题未解决,股价容易扭曲,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发挥。

此外,我国金融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各市场之间的资金不能实现良性互动,也影响了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的发挥。与银行资金过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资本市场资金短缺,长期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这是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反映的是资金有效配置不足。我国m2占gdp的比重接近200%,这种比例在全世界都罕见,资本初始投入缺乏有效渠道。

(四)微观基础不完善,金融配置的资源难以有效促进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我国高度集中垄断的金融体制,严重落后于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四大国有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机构存贷款的绝大部分,整个银行体系又高度“纵向化”,而且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官本位”特征,信贷行为的市场理性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高效运营机制,也难以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样,国有企业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未尽完善,其行为的非市场化倾向十分突出, 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理性的经营活动,市场手段对企业投资和资金需求的调节作用极其有限, 市场通过利益调节调整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建议和思考

“十一五”时期,我国我国金融业将迎来突破性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这就要求金融业运作的目标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转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进程,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篇: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

**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攻坚之年。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奋战五年、再造**”的总目标,以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优化政府保障公共服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除要素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建设长三角都市圈中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立足于要素配置方式向更好地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能。

——立足于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引导和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立足于政府管理方式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2014年,健全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亩产效益动态综合评价排序机制,形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腾笼换鸟”激励倒逼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地方金融、创新驱动和要素交易体制机制。到2017年,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形成集约、高效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通过3-5年的努力,到2017年全区力争腾退低效用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单位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市平均,新增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投入、亩均销售和亩均税收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达目标,重点整治行业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三、主要改革任务

(一)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机制。

1.制定工业企业绩效综合分类管理办法。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通过对亩均用地税收、亩均用地增加值、单位用电增加值、单位用电税收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5项指标作为基本评价标准,根据各项指标的加权核算得出企业单位效益水平指数,结合行业地位、技术、品牌等定性指标,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排名排序,实行ABCD四类分级动态管理,建立全区企业资源产出绩效档案。推动全区资源要素向高效益优质企业流动,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二)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

2.实施差别化电价制度。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对7大行业中单位土地、电力税收产出低于行业最低标准以下工业企业,和国家、省、市规定的淘汰及限制类行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差别电价的收入管理,按照“谁征收、谁使用”原则,全额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对通过整改达到标准的企业,经认定不再执行差别化电价制政策(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3.推行污水处理复合计价收费制度。改革污水处理费仅按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计征的办法,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对企业采取按入网污水中有害污染物浓度多因子复合计收、差别加价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引导企业加强污水预处理和达标排放,增加排污成本,减少排放数量。(牵头部门:区住建交通局、区环保分局、区物价局)

4.建立用能总量核定和指标交易制度。健全用能总量核定制度,对全区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及以上(电力生产企业、热力生产企业和公共事业企业除外)的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根据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企业核定用能基数,并实行差别化用能管理。健立用能指标交易制度,对全区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煤(等价值)以上的工业企业,及列入交易范围企业所有新增用能项目和其他新增年耗能500吨标煤(含)以上项目,实行核定配额使用(配额内不增加收费)、新增量有偿申购、超限额差别收费的核定申购制度并通过交易中心平台进行交易。(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5.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减免政策。按照市政府统一调整的土地等级划分范围和适用税额标准,结合亩产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的差别化减免政策,加快低端低效产能淘汰步伐,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牵头部门:区地税分局)

6.推行差别化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下达的总量控制要求制定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地区计划,强化管理执行;按照“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的原则,从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方面落实总量减排措施;将总量控制纳入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严控项目新增总量。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日排放生产废水10吨以上的排污单位或配有1吨/时以上燃煤锅炉或相当规模工业窑炉的排污单位实施排污权交易,根据不同行业类别、削减成本确定排污权有偿使用金基准价,并适时更新调整。(牵头部门:区环保分局)

(三)建立“腾笼换鸟”激励倒逼机制。

7.建立低效企业淘汰退出机制。以7大行业为重点,按照市场调节与依法行政相结合、淘汰落后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用能总量与减、等量置换相结合、有序淘汰和维护稳定相结合、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快推进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产能淘汰。(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8.建立严格的新增项目准入机制。对新引进或现有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改造需新征土地的实体项目和不属于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和特色纺织六大产业的零土地技改项目实行产业导向、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能源消耗、项目落地、稳定风险和其他事项的项目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各部门简化手续办理行政许可的依据和不能准入的依据,也作为业主对所提指标承诺的依据。(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9.建立新增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把租赁作为出让方式的补充,并实行多元化租赁方式。按照不同产业类型,对新兴产业、短周期产业,根据产业周期特点、建设投产进度等确定出让年限,探索推行工业用地租赁制以及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年期出让制度。租赁期结束未达标即按合同约定退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牵头部门:区国土分局)

10.健全“空间换地”体制机制。强化规划空间布局,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准入,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产出效率;通过差别化地价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型创业创新项目,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建设项目履约保证金和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完善工业用地项目开竣工复核验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批后监管;开展工业用地挖潜增效活动,深入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牵头部门:区国土分局)

(四)健全金融、人才要素支撑保障机制。

11.创新地方金融体制。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引进外埠金融分支机构,建立高效服务的金融体系,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运作,通过设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等类金融组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民间资金投资难问题,鼓励利用民间资金开展中小企业转贷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中心争取开展民间登记资金委托贷款业务。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定向募集等新型融资方式,扩大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和发行中心债券、企业债、私募债等各类债券进行融资。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建立规范、和谐、诚信的金融环境。(牵头部门:区金融办)

12.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围绕区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区为目标,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湖州市**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条政策》。加快建设国家级电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省级木地板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区科创园等科技孵化平台承载能力,支持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或高校研发机构建设。依托“高层次人才**区工作驿站”,探索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构建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人才评价标准,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牵头部门:区科技局、区人力社保局)

(五)配套保障机制

13.探索开展企业投资工业项目不再审批改革。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逐步开展企业投资工业项目“零审批”。建立动态管理的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零审批”企业库,入库企业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按相关要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后,可自主依规进行建设,并进行投产前检验的“先建后验”。(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14.建立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有序推进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搭建区资源要素交易平台,加强交易平台软、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平台,统一发布各种要素交易信息。健全完善区交易平台权限,向市中心争取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土地交易和产权交易权限下放至区中心(牵头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经信委,统筹协调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区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部门主要领导要作为第一责任人,确保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改革任务要明确改革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将每项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人员。

(三)强化协作配合。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信息互通,定期会商,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合力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各项工作。

(四)注重改革成效。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资源要素利用高效集约化。进一步加强改革研究,借鉴海宁试点经验,深入推进改革实践,不断巩固改革成效,探索建立全区资源要素高效利用和管理新模式,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符合实际的资源要素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要素,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总结宣传。积极借鉴海宁及其他县市区的有益经验,对分项改革,从方案制订、试点执行、成效评估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修正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改革方案,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

第五篇:副省长在全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 XXX

实行市场化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三个转变”的核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XX、ZZ同志多次强调,要在更深层次、更大程度、更广领域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加快四川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进一步落实XX、ZZ同志的要求,分析形势,查找差距,深化认识,增添措施,更全面、更深入、更规范地推进全省的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刚才,有关部门分别通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和建议,客观、具体、可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按照这一要求,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了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资金短缺的劣势,及时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战略举措。“三个转变”的核心,就是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省委常委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省委八届三次、四次、五次和六次全会都专门作了部署。XX、ZZ同志在全省性的大会上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为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近几年来,省委先后组织了市(州)和省级部门负责同志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资源变资本。针对少数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问题,XX同志明确提出“关键在干部,要害是利益”,亲自抓了土地市场秩序、矿业秩序、城市规划问题和官煤入股等整治工作,坚决破除非法利益格局,为市场化配置资源扫清了障碍。我们要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一)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XX同志多次指出,“市场化配置资源能够产生内在动力,创造微观活力,释放发展潜力”,强调“抓住市场化配置资源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中的要害”。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沿海地区的发展为什么先上去,就是率先推行了市场化配置资源。从我省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只要按照省委的部署加快了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步伐,就能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潜能。

(二)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近几年来,我们抓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把项目、资源更多地交给市场配置。只有减少权力干预,把应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交给市场去配置,政府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成都市去年完成了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并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效果很好。在项目运作中,政府负责制定规划、落实项目环境和运作规则,业主负责项目具体运作。最后业主以1亿元的资本金,通过土地拍卖,融通了30多亿元的总投资,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南充市的果州宾馆原是市政府的招待所,设施陈旧,经营不善,缺乏市场竞争力。为走出困境,市政府决定将招 待所18.9亩土地的开发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起价8000万元,最后以9950万元的价格卖出,每亩达352万元。扣除拆迁成本,政府获得了7000万元的土地收益。而邻近的人民影都,同样是黄金口岸,土地面积还多3亩,此前仅以3000多万元协议出让。两种不同的土地转让方式表明,以协议方式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市场化配置资源则可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又比如,成都“中海名城”的土地通过拍卖,政府获得土地收益2亿多元。在甘洛矿业秩序整治中,对依法收回的10宗矿权进行公开拍卖,收益5.3亿元,是起拍价的6.3倍;道孚县拍卖农戈山铅锌矿,成交价1066万元,是评估价的4.6倍。实践表明,用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洛矿业秩序整治前,用行政审批配置矿产资源,导致了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违纪违法现象的产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开采权后,业主一味追求效益最大化,滥采乱挖,大量有毒有害金属废渣随意弃置,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极易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流经该县的尼日河,其水质中含铅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34.8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在2700万元以上。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坚持走开发与保护并重之路,变破坏性、掠夺性开发为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变短期行为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过去,资源配置由政府掌控,权力掌握在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手中,一旦失去制约、失去监督,就容易导致暗箱操作,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分子就会采取种种非法手段拉拢腐蚀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不惜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近年来省纪委查处的甘洛巫林案件、犍为田玉飞案件、攀枝花杨四维案件、大竹县王绍奎案件等,都是在资源行政分配过程中搞权钱交易的典型案例。实行市场化配置资源,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使领导干部及机关工作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处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减少暗箱操作的机会,减少发生权钱交易的可能性,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

二、认清形势,准确分析当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市(州)和省级各部门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推动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土地资产运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政府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在土地供应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收益连年增长。2004年全省土地供应总面积仅比2003年增加O.02%,但收入增长46.7%。去年,全省土地收入达262亿元,两年时间翻了两番。二是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工作打开了局面。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矿权的比例逐年上升,2002年为6%,2003年为40%,2004年为65%,2005年达83%。2005年,全省矿权拍卖收益达11.2亿元,全省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1094宗,收益1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4%。三是国有企业产权入市交易初见成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严肃国有产权转让工作纪律的规定》,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一些地方采用公开拍卖方式转让国有产权取得了实效。天全县公开拍卖白沙河水电厂,使国有资产增值1310万元。四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先后建立了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市场交易、招监委统一协调监督、重大项目同步跟踪、网上公示及受理投诉等机制,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行了最低价评标法,对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实行“代建制、交钥匙”模式,制定了纪律处分条规,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初步建立了“专家评标、业主定标、行政部门监督”的招投标监管体系。五是政府采购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级加强了政府采购目录管理,市级以上采管职能全部实现分设,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采购效率有所提高。去年,全省完成采购金额110亿元,同比增长49.7%,节约财政资金11.2亿元。六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逐步扩大。煤矿、铅锌矿、金矿、砂石矿等矿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都推行了市场化配置。我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中央纪委在听取我省工作汇报和总结我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已把这项工作作为2006年全国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我省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估计过高,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着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二是市场化配置资源发展不平衡。目前主要集中在土地、矿权等自然资源和工程招标方面,水利(水电)资源、旅游资源、城市公共资源以及国有产权等方面才刚刚开始。有的市(州)工作起步早一些,工作力度大一些,已初见成效,有的起步晚一些,才着手开展工作。三是市场化配置资源操作不规范。从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去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收到涉及此类问题的举报近1300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严格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程序进行操作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搞形式、走过场、搞虚假招拍挂或规避招投标。比如,有的搞串标;有的在竞买人不足3人的情况下,没终止拍卖;有的随意改变竞标人的资格;有的不按规定发布信息,甚至人为缩短公开时间等。配置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竞争机制没有充分形成,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四是部分干部还没有完全退出非法利益格局。一些领导干部及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工作上的影响,非法干预和插手工程发包、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从中谋取非法利益;有的与中介机构、供货商相互勾结,操纵市场交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拓宽领域,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

市场化配置资源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难度大。各地、各部门要按照XX、中伟同志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态度要更坚决,措施要更有力。要按照“一手抓推进、一手抓规范”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扩大范围,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

(一)进一步拓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领域。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国有资产都要实行市场化配置。结合我省实际,当前要着重在以下领域积极探索推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自然资源。在抓好市场化配置土地、矿山等资源的同时,逐步推行水利(水电)资源开发权、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的市场化配置。二是城市公共资源。对依附于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项目、公共资源衍生的冠名权项目和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有形资产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也要逐步推行市场化配置。对公用公益单位的资产处置,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一卖了之,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国有产权。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必须经中介机构评估后进入交易中心,按照法定程序,采用公开竞价等方式进行转让。转让集体企业的资产,也要参照国有资产转让程序执行。四是工程发包。国家投资建设工程及相关的设备、材料采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招标。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五是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大宗物资要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

(二)进一步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一是健全信息充分披露机制。资源转让的相关信息,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形式,广泛、及时、准确、规范地向社会公开发布。公开资源转让的信息要充分,不得隐瞒真实情况。二是形成充分的竞争机制。在资源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环节,必须毫不动摇地实行公平竞争、公开竞价。对相关的评估、规划、审验、设计、代理、监理等中介性机构,也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产生。三是建立结果公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结果要及时对外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制度。近几年来,我省在工程招标、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和国有产权转让等方面,已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较好地推动了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但还远远达不到健全和完善的程度。有的部门至今没有出台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具体操作办法,有的领域还无章可循,要求实行市场化配置的资源范围不明确,操作程序不清楚。因此,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保障。一是对已有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逗硬执行。现在有了制度不严格执行,变花样规避制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要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一个,处理一个。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各地、各部门要准确了解本地区、本系统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情况,准确把握市场化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影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对可以解决的,要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本地区、本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反映。

(四)进一步规范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行为。针对当前不严格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程序执行,规避法律法规的突出问题,要抓住重点环节,加大规范工作力度。目前要重点规范中介机构的从业行为和招投标工作。我省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有的执业水平不高,有的执业诚信度较差,有的甚至违纪违规违法,直接影响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果。如四川省房地产总公司在改制过程中,私下聘请的某评估机构,对一宗土地估价870万元,改制后10个月再次评估,就达1360方元,净增值56%。中介机构的主管部门要制定从业规范,解决职能错位、行为失范等问题。要严格中介机构从业准则,严肃查处虚假验证、虚假评估等行为,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代理机构,要严格执行“市场禁入”制度。招标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要加快制定招标投标监督办法,严格规范、执行招投标工作程序,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领导干部批条子、打招呼,干预和插手资源配置的问题。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要招标的,一律实行招标。

(五)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破除非法利益格局。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权力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及其 他国有资源配置,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暗箱操作、违规经 营,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按照 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继续碰硬较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当前,尤其要重点查处官煤勾结的案件。通过查 处典型案件,巩固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成果。要坚持查案与纠风、建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查处典型,举一反三,达到“处理少数,教育多数,钱要收回,风要刹住”的目的。在推动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中,我们要深刻吸取汉源事件的教训,推动全省矿业秩序整治的深入开展;要抓住典型,认真剖析,建章立制,从整体上规范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

同志们,我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全面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推进城市软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工作方案[优秀范文5篇]

    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精神,为落实好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要素保障,优......

    省委副书记在全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省委副书记 XXX刚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和省交通厅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通报了各自开展市场化配置......

    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

    人才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高。人才市场已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人才市场已成为加快人才资......

    进一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汇报

    进一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汇报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已进入冲刺阶段,创园办对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初步自检,结合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多栽大苗,要让老百姓走在绿荫中”的意见,梳理......

    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城市凝聚力、历史文化、科教水平、管理机制等人文因素构成的软实力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相对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环境容量等硬实力......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2011-1-30学习记录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三是教师岗位设......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日前,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新机制,对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用全免后,政府教育投资增大,如何优化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笔者结合**县的教育实际情况,就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的读后感

    《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 考》的读后感 对于周小川行长提出的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将会对我国今后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我国在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