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时间:2019-05-13 11: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篇: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晓理

摘要: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双重任务。由于城市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强化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又是城市化的前提。因此,中国城市化应从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构筑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两个方面同时推进。应注重大城市群的龙头作用,以便较快地形成先进生产力,通过多功能辐射增进中小城镇活力。

中国城市化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与大城市的发展是在互动中推进的,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比例关系。是否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提高。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及能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进行。鉴于我国大量农业剩余人口亟待转移的需要,以制造业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城市群体,并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吸纳劳动力有其特有的优势:1.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入城市。2.小城市的制造业一般集中于某一产品的生产领域。这种对象专业化形式有利于专项技术提高和特种工艺传播,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使就业扩大。3.小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单一,社会投入相应较少,因此土地价格能维持较低的水平,减小了农民进城的门槛。4.农民进入附近的中小城市,往往还能维系原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他们相互扶持,传授经验,保持信誉。

中小城市的发展还为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城市单一的专业化形式,薄弱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客观上要求专业多样化配套和工业体系协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种功能的影响,也离不开金融、保险、信息、高等教育体系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特殊功能领域的支持。这种客观上的需要是大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中小城市不仅为大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经济上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城市的发展输送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口,因为中小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但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合理的布局和过度发展也会扰乱科学的城市体系,并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农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高压下造成的盲目性很容易排斥经济规律。由于工业化是转移农村人口的快捷途径,相应的城市往往会受农村人口布局的影响而分散兴起。过度分散建城破坏资源、环境,过小的规模和孤立运作又为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城镇肩负着大量农业剩余人口非农化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任务是极为艰巨的,并且需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完成这一重任取决于城市的活力和吸纳人口的能力以及城市科学的布局和结构。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城市,才能使每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特长,并在相互补偿中使这种特长成为城市群体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把这种能力集聚起来,又把它辐射给每一个中小城市,进而传递给小城镇。大城市群则是这种发展的必然,大城市群的强大影响力能激活更偏远的中小城市。

大城市群的集聚方式和发展潜能

大城市的规模能容纳多种专业化组合,专业化形式多样化又与信息业、商业、金融业、信托业、保险业以及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相互促进,并奠定城市辐射力的基础。人口及各种要素进一步集聚,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使之得以完善。但是,大城市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建设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就会累积成难以治愈的大城市病,影响科技力量集聚和城市发展。如果大城市孤立发展,它的影响力就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将非常有限。

大城市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形成高新技术和特殊服务业的核心引导力,二是解决城市过大带来的大城市病,这两个问题又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但解决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大城市内部,只有用开放的方法,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成综合的城市群体,在这个群体内部进行功能配置,才能突出大城市的核心引导力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专业特长,也才能通过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1.大城市集群拥有很强的生态效应。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基础工作。城市生态系统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解决城市诸多环境问题中发挥效能;生态系统的规模又是物种多样性的条件,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集群通过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功能划分,城市农业和生态隔离带以补偿的形式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组建成的大城市群保留和发扬了大城市的优点,开拓了回归自然的建城方式,为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流的环境还是提高人口承载力,吸引人才的前提。有了各种人才,才能构筑起高新技术产业,激活城市经济。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集聚的模式组合成的城市集群,正是按照这一规律继续拓展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

2.大城市集群强化了创新能力。在新经济条件下,维持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大城市走出困境的关键。这种创新能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然后是科技运用而派生出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更新。由于创新具体包括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个过程,而这三个环节又日趋紧密,因此,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应该确立科学的地理空间关系,以实现上述三个过程的相对独立和有机联系。中心城市应该在整个创新链中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表现为学科细化的同时又相互融合,要求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多样化,需要这些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渗透,这对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创新园区的规模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规模和多样化的研究才能通过交叉、边沿、综合学科的发展涌流出开发研究的科技源泉,并成为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一个重要内涵。产品的具体开发过程相对集中于卫星城市进行,一方面使中心城市减少制造业而理顺功能,另一方面,卫星城市的专业化配套和工艺性补偿能加快开发研究的产业化进程。由于大城市圈包容了多样化的市场,市场需求又激励开发研究,从而促进整个科技创新链的发展。

3.大城市集群为专业化多元组合开辟了道路。分散、孤立的中小城市必须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以稳定自身能力,与此相反,城市集群是通过工艺专业化形式强化整体的生产能力。由于现代化的快速交通系统把中心城市和各个卫星城市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城市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与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使得生产能力首先体现于开发、研究,进而体现其产品更新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依赖工艺专业化的分工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诞生多样化的成果。这些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往往是许多学科的结晶,支撑其产业化过程也需要多

样化的工艺专业化组合。在工艺专业化分工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能力专业于某一加工领域,产品生产日益成为分工协作不断扩大的社会共同成果。社会分工协作把各种专业化能力衔接起来,形成不断强化的综合能力,大城市集群的潜能就是在这种“综合能力”中提升出来的。

4.大城市集群的功能互补。由于中心城市拥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加上各个卫星城市的各种专业化互补,使得大城市群具有很强的工业化配套功能,这是吸引制造业集中的重要原因。城市农业与卫星城市和城区相互交织还创新出特殊的功能: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高效农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研究功能;观光农业带动旅游、拓展就业的功能。大城市群还拥有文化集聚功能,并由此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包括文化自身的产业,以及文化对旅游等产业的带动。大城市集群还具备完善的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也通过分工协作得到强化。中心城市集中了信息、金融、保险、贸易、咨询、信托、技术等重要服务,这些服务的影响能力覆盖所有的卫星城市,并波及更远的区域。而一些一般性的服务,特别是一般生活服务,在城市规模较小的卫星城市反而更能提高效率。例如,新鲜食品供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由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衔接起来的大城市群体,一方面继续弘扬特大城市的优点,又回避了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

5.大城市集群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大城市群本身的范围是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的,拓展的能力取决于如何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完善快速交通系统,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跨越自身的范围,对周边的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能力源于特殊的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专业化配套和各种人才培养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强,早先孤立单一的中小城市也会因周边大城市群崛起而被激活。城市化的龙头是大城市集群。大城市群在整个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集聚、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后发国家不能走分散建城的老路,应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以大城市群带动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中小城市的发展促成大城市群的诞生,又以大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城市化道路的持续发展,而且能集合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城市化的障碍及源头治理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障碍主要源于城市化主体自身的素质。我国亟待城市化的主体是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关的农村人口,其素质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农村人口实际文化程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村50%以上的青少年得不到高中教育,难以进入大城市群就业。

1.强化城镇规划和教育功能是城市化的重要开端。由于农民平均文化素质太低,很难在大中城市中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一般只能以兼业农业的形式进入小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按照人口素质和现行的依赖土地的农民保障体制,我国城市化道路势必从小城镇和小城市起步。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城镇的科学规划,化大力气强化城镇的教育体系。城镇上规模,就能增强城镇的功能和集聚能力,加大辐射影响力,强化城镇之间的联系,为城市群的构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大中城市输送有文化的人口。相反,如果以分散的形式展开,就会打乱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基本关系,破坏大中小城市的比例和结构,那么,人口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将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城市化进程。

2.建立遏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升人口素质的生育导向政策,从人口再生产的源头加大控导力度。应探索与城市化挂钩的调控方法,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向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倾斜的政策,在教育、就业、进城、养老等方面,只要社会拥有能力,就要倾全力一项一项具体实施,要探索社会保障的新路子,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问题。

3.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人口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焦点,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具体措施。要制定和尽早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为大中小城市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大城市群集聚了各种特殊的服务业,制造业也以工艺专业化深化发展的形式相互配套,对就业人口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必须达到高中毕业及以上程度,由此决定农村青年的最低教育年限应该提高至12年。此外,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还是农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的需要,并直接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品位关联。为此,必须探讨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力度,延长教育年限,探讨多元化教育体系补偿的方法,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分阶段尽快进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4.探索把生态建设和其他公益事业与教育衔接进行的方式,强化财政支出的教育功能。例如,可以在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地组建教学与生态建设联合基地。学生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和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这样,国家和社会就可以通过生态建设投入同时启动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为他们进入大城市群就业进行知识铺垫。

5.建立特殊的教育保障,确保进城青年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条件远优越于农村,农村青年进城后,可以利用城市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起点和发展后劲,也关系到能否通过城市化推进人口素质提高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应该把进城青年的继续教育纳入社会保障范畴,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强化进行。政府参与引导、调控,以文化素质提高增进就业能力,以就业能力提高来减轻社会保障压力。此外,人力资本投入能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城市群体内部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才交流。为了建立这种继续教育体系,应挖掘城市各种人才的潜力,可动员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把土地保障转变为城市就业和教育保障的经济补充,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贫困地区知识青年进城,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而减轻生态压力,因此,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应纳入社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

城市化是中国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契机,城市化又把高素质的人才聚合在一块,形成特殊的创新能力。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能够尽快地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束缚,实现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语

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由于城市化严重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农村,阻碍了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目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依旧很强,生态环境不堪负重,人口素质难以提高,这又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城市化滞后还拖延了工业化进程,压抑了第三产业发展,约束了就业能

力的扩大;大量分散的、畸形发展的乡镇工业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又限制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化应从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构筑城市化的两大功能体系和两种发展能力,激活中小城市的活力和扩大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它们各自实现的前提。

在这两者的结合关系中,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大城市群崛起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搞好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强小城市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之成为人才交流和人口转移的中介。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龙头,有多功能的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并可以通过中型城市,延续和传递这种“能力”,从而确保小城市的活力。

只有从提高人口素质这个源头入手,按照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应走创新的道路,并与城市化相互衔接。国家应千方百计提高农村青年受教育年限,或以生态建设的方式勤工俭学,使他们拥有进入大城市群就业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加强城市各种继续教育的保障制度,确保人口素质在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大城市群的产业才能向高端发展,才能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城市化只有按照提高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程,减轻生态压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

文章 来源: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第二篇: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联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

二.我国水资源特点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性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开采资源约140km3/a,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49%。特别是占全国约1/3面积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有220kmm3/a,只占全国的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110km3/a和30km3/a,均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260km3/a和26km3/a,均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330%。南、北地区在地下水资源量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国水资源受降水影响,其时间分布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的特点。许多河流发生过3~8a的连丰、连枯期,如黄河在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1943~1951年连续9年丰水。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则达3~6倍。长江以南地区由南往北雨季为3~6月至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长江以北地区雨季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不仅是我国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而且是许多河流发生灾难性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水资源的上述特点,导致我国国土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并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我国水资源特点,有效地加以调控和保护,以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21世纪我国水问题的关键。我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与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分布上的差异性,构成了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不匹配的基本特征。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27m3,仅为南方地区人均的1/3。在全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m3的10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8个,而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在全国人均水量超过2000m3的13个省区中,南方地区占了10个,而北方地区只有3个;人均水量在1000~2000m3的6个省区中,南、北两方各有3个。在南、北两地区中,北方地区的华北区人口稠密,其人口占全国的26%,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6%,人均水量仅为556m3,只有西北区的1/5和东北区的1/3强,不足全国人均的1/4,因此该区目前已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地区的西南区人口不足全国的20%,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6%,全区人均水量高达5722m3,是华北区的10倍。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相反,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南方地区耕地水量28695m3/hm2,而北方地区只有9465m3/hm2,前者是后者的3倍。在全国耕地水量不足1500m3/hmm2的15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13个;耕地水量超过30000m3/hm3的11个省区中,北方地区仅有1个;耕地水量为15000~30000m3/hm2的有3个省区,北方地区占了1个。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组合状况很不理想。尤其是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和人口稠密,而水资源占有量低,同时,稠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有限的水资源质量下降。可见水资源是我国许多地区今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应全面深入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确保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和水资源供求发展态势,今后我国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水资源问题。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使目前存在的水资源供求矛盾更趋激化。其主要表现为: a.供求总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供水状况趋于恶化;

b.北方地区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等地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恶化,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c.巨大的人口压力对发展耕地灌溉事业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而工业城市将是增加用水量的主要部门。用水量骤增,将对农业灌溉用水构成严重的威胁,部门用水矛盾更加尖锐。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在需水量实现零增长之前,全国需水总量将可能达到7000亿m3,比目前需水量要增加2000亿m3左右,平均需增加可供水量近100亿m3/a,这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可见任务之艰巨。

三.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演化过程

中国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逐步显露并被人们逐步深化认识的。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水利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基本定位;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大修水库,当时主要任务是扩大灌溉面积,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以后,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损失代价增大,防洪问题愈加突出,1991年淮河太湖大水、1998年三江大水,举国为之牵动,七大江河、大城市的防洪问题逐步被摆上更加重要的日程。2000年北方大旱,大面积农田受灾,许多城市发生水荒;同时,南方地区水质严重污染,全国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真正敲响了中国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此前,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频繁出现的黄河断流令世人关注,90年代以来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江河湖库多次发生水污染事故和蓝藻暴发,但当时的认识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现象上,没有深入到本质。近年来,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促使人们从更深层次上开始思考水资源短缺和保护问题,思考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体系。

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致以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成立(20世纪80年代)前后为分界线,在此以前水资源保护隐含于传统的流域管理阶段;此后的阶段转向以水资源保护局为管理核心的现代型的流域管理阶段。

在前一阶段,我国流域管理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流域水土保持,流域综合资源开发和宏观经济布局研究,流域水资源规划、工程开发与管理等,没有将水资源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对流域水土保持、水库大坝和堤防等防洪设施建设、盐碱地改良、农业灌溉、水利水电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特别重视。从1951年开始,治淮工程、治理海河流域工程、黄淮海盐碱地改良等成为流域管理工作的中心;从1980年开始研究小尺度流域管理,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的嘉陵江、金沙江的毕节地区等重点开展了小流域治理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治理工程措施研究、小流域生态经济模式研究、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治理效果的生态经济评价研究等。在大尺度流域管理研究方面,对以七大江河流域为主的全国大中河流流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流域经济合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为我国流域经济布局和综合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在这一阶段主要精力集中于水库大坝和大型灌区等水资源开发工程、城市及重点防洪区设施建设,以工程带管理为主,很少以管理指导工程。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由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工业生产相对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水体环境容量相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少,没有引起水环境质量恶化,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保护矛盾并不突出,因此,各流域均未重视水资源保护管理,基本没有专门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但在这一阶段,对于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还是十分重视的,以河海大学张书农教授、清华大学余常昭教授、长江水利委员会方子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对污染物在江河湖库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第二阶段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江河湖库,造成水环境质量迅速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保护日益迫切。为此,我国七大流域相继成立了水资源保护局,水资源保护真正成为我国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隶属于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行政管理直属于水利部。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管理形式,该局直管黄河干流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支流由水资源保护局统一规划,地方政府直管。另一种是其它六大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管理形式,这些局对流域水资源保护进行统一规划,管理采用分级方式,绝大多数江河湖库由地方政府直管,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仅起审批和协调作用。近年来,随着水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务院对淮河、太湖、黄河、海河等流域编制的水污染防治规划进行了专门审批,要求流域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规划要求,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水功能区划”和“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作用。

四.国际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况 国外对水资源保护相当重视,将其纳入流域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流域管理突出表现为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流域环境保护和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等。流域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水土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农、林、牧、副各业用水,因地制宜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它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我国应该怎样水资源持续利用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 1.要确立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

所谓水利产业,是指那些以从事水的生产与供应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部门。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门类,它有自己特定的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服务对象和产业政策。据专家分析,其产业地位和产业远景并不亚于石油工业。仅供水一项,全球的年产值就可达4000 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石油工业的40%,超出制药工业的1/3,且正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此,业内人士认为,本世纪水利产业将成为“阳光产业”。

2.要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严重脱离价值规律,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水利资金捉襟见肘,大多数水利设施因经费短缺而带病运行。为此,应根据不同的产业和用途合理确定水价,建立用水和超额累进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价,使水价体现国家水利产业政策并得到合理的成本补偿,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价机制。

3.要借鉴国外水费管理经验

发达国家在水资源资产化、商品化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法国制定了“谁污染,谁交治理费”,“谁用水,谁花钱”的“以水养水”政策。对工农业等企业用水,地方公共水文管理局完全根据其污水排放量和废水污染程度收取费用;对个人家庭用水,则在水费中增加了污水处理等各项费用。在法国个人家庭支付的水费中,大约42%是使用自来水费,39%是污水处理费,13%是地方公共水文管理局管理费,5%是增值税,1%是国家引水发展基金。由于法国在水费收取中明确界定了其用途,这就使水价政策成为水资源产业政策的一部分为公众所普遍接受。

(二)以提高水利用率为核心,促进节水科技进步

1.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我国农业用水约为4000 亿m3,占全国水资源消耗总量的80%。但是,我国的农灌用水利用率只有25%~40%。因此,提高农灌用水利用率,便成为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之所在。在推广节水灌溉方面,以色列自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发明滴灌技术以来,农灌用水连续30 年稳定在13 亿m3,而产出却翻了5 番。针对我国农业节水科技的差距,专家呼吁:第一,我国农灌输水要进行渠道防渗,这将比不防渗土渠节水2/3。第二,要大力推广地下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微灌、渗灌技术,以提高用水效率。第三,要搞好水土保持,以减少河道径流,减少入河泥沙,把水土涵养、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起来。

2.重视发展城市节水科技,注重开发高科技节水器具我国城市输水管网技术落后,管道老化,每年管网流失的水量占自来水管网供水的20%以上。以家庭水龙头为例,每年由于水龙头工艺落后,质量低劣而造成的滴漏浪费就达1 亿m3。采取陶瓷阀芯片的节水龙头比铸铁水龙头节水30%~50%。若采用磁水龙头或感应水龙头,则水龙头的滴漏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大力开发中水技术。所谓中水,是指对一次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资源。如将中水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可节约城市用水总量的40%。构建污水资源化体系。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与污水资源化工作存在明显反差,总体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4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笔者认为,国家除在宏观上加快实施节水型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城市经济体系外,在微观经济结构方面,应制定针对企业减污增水法规并加强监管。此外,还应积极推广并鼓励使用污水资源化高新技术(如膜法水处理技术等),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快新水源研究开发进程,重视空中水资源开发我国陆地上空水汽年累积量约为20 亿t 以上,其中6 万亿t 形成降水,除去蒸发,只有2.7 万亿t 形成地表径流。专家估计,若在已有降水的基础上,通过空中水资源的开发,每年再增加10%即6000 亿t 的降水,这些降水若有1/3 进入西北与华北,将会显著地缓解那里的缺水状况。为此,专家建议,国家应把开发空中水资源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加强雨水利用的研究开发,在雨水利用中引入高新技术,这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加大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步伐,海水淡化技术在世界上业已成熟。全世界单台产量在1000t/ 日以上的淡化水日产量已达2300 万t。海水淡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已为水资源短缺国家所普遍接受。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1958 年,到目前为止,反渗透法、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低温压汽蒸馏法等技术在国内均有应用。经过多年的攻关,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水资源极其丰富,同时,我国西部有相当丰富的苦咸水资源,这就为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三)以调整水污染防治战略为基础,加大水体污染治理力度

我国水污染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模式粗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关系处理失当。为此,水污染防治工作应从战略上作出调整。即应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应从单纯的工业源污染治理转向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统一综合治理;应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行废水资源化利用等。

(四)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以取水许可为基础的国家水权制度 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尽快理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流域管理,协调好江河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促进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完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基础之上,逐级明晰取水许可总量,建立健全以取水许可为基础的国家水权制度。合理确定水价,充分发挥水价对用水的调节作用。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措施,实现永续利用,使水资源为我国本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五.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加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刻不容缓。要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力求实现需水量零增长和污水量零排放,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同时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入手,讨论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化 内涵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学术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观点

有西方学者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还有学者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另一西方学者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

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还有一部分国内学者认为这种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充。

尽管上述各种定义在语言表达上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类定义将城市化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是早期的、较为传统的城市化定义。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它只看到了城市化最表层的东西,而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因此容易忽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更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本质的问题等。

(二)“经济城市化”观点

有西方学者指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这些技术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成为可能。一个大规模的工厂含有一个稠密的人口社会的意思,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还有西方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

我国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

以上学者从分析城市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为城市化就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主要通过工业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上述定义强调城市化就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未脱离生产要素的集中这一传统主题,因此仍属于传统型的城市化定义。其缺点是过多强调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中,而忽略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渗透和辐射。

(三)“生活方式城市化”观点

西方学者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里所说的城市生活方式,不仅指有别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习惯等,而且还包括着制度、规划和方法等结构方面的内容。另有西方学者认为,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

这种定义强调了城市化是一个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多维互动过程,它既包括了城市的成长,也包括了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使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城市化。此类观点是对传统城市化定义的补充和修正,特别强调和突出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都市文明的渗透这些深层的内涵,属于现代型的城市化定义。

(四)综合观点

随着城市化实践的发展和对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力求去探讨比较一般性的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城市化定义。

有西方学者采用综合观点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城市化一词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

国内学者也对传统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有学者认为,城市化过程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进步、社会制度变迁以及观念形态变化的持续发展过程。另一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

上述定义使得城市化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其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但相对来说,其内涵正在缩小。这类定义的优点是比较全面、概括地揭示了城市化的主要内涵,避免了对城市化的简单化的片面理解,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城市化问题、缺点是在全面而且分层次地展现了其内涵的同时,给人以庞杂、冗长之感,其文字不够精炼,不便于记忆,仍属于描述性定义。

三、城市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城市化与城镇化

在我国学术界里,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时常出现。对于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将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化。有国内学者认为,镇是城市的初始形态,包含于广义的城市之中,人口无论转移到城镇或者是城市,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后一术语更强调镇的作用而已。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城镇化代替不了城市化。另有学者认为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只是强调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单凭城镇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是不完整的。因为城市不只是地域概念,市场是其基本功能。根据城市化内涵,城市化要由突出人口流动转向突出功能提升,不仅包含城镇化的内容,更要突出其成为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内涵,特别要关注其经济能量的聚集度和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力。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缺乏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有城无市”的现象是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存在的共同问题。因此小城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城乡的过渡带。有学者认为小城镇不等于城市化,甚至并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小城镇发展是城乡经济要素不能一体化和资本短缺条件下被迫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

事实上,就我国城市化的实践进程而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代表了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过程,强调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而城市化强调城市自身的不断完善过程,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广义的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起点和初期阶段,是城市化的一种发展模式。发展小城镇应当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谈。

四、我国城市化的水平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根据一项统计,我国1995年的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世界上1950年的平均水平,落后4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00年为36.09%,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5个百分点。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低水平相适应。这种不协调关系,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产业结构自身的问题:工业化相对超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城市的长期短缺,造成各种问题比较突出,负面影响很大。也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双低”状态,是工业化水平偏低,不足以拉动城市化。通常认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看法是一种错觉。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实际的城市化水平仅比国际正常水平略微偏低,不存在异常偏低现象。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根据对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相关关系的数量分析,200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830多美元,城市化率为36.09%,基本符合上述判断。问题在于近20年来由于侧重发展小城镇,城市规模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小城镇比重上升使得服务业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导致了城市效率下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我们不能单纯地按现行户籍制度的城市人口来计算城市化率,并据此与工业化率作比较,这样计算出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肯定是偏低的。因为我国工业产值中的很大部分是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创造的,这些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已经脱离了农业,实际上已实现了产业转移,应将他们及其供养的家庭人口也算入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事实上我国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要比统计数据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显然是超城市化了,或称为了隐性超城市化。

不同意中国存在隐性超城市化观点的学者指出:不应把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人员都视为城镇人口,因为其中大部分作为常住人口已被统计在内;而将部分既务工又务农的人口算作隐性城市人口也是不科学的。应该看到,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条件差,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离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可估计过高,城市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五、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我国将进入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五”时期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国内外城市化经验表明,一个时期的城市化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增长状况。预计“十五”时期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这将对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构成基础性约束。“十五”时期的就业、投资和消费等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制约着城市化发展。考虑到“十五”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必然要在制度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体制障碍,进而出台一些加快城市化的政策,“十五”时期城市化速度有可能高于“八五”时期年均0.74个百分点的速度。但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的效应在一个时期又是有限的。初步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有可能接近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

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6.09%。按照上述预测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0%~6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在这期间,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要由乡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数量将由现在的667个增加到1400个左右,城市的发展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

六、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性

中国人口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模式,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经过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仍然很大。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滞后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城市化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据统计,1996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又出现拉大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就业矛盾和供给无市场的矛盾都可以从城市化的滞后性中找到解释。

(二)城市化结构的不平衡性 我国城市化结构不平衡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各级城市及其人口规模结构不平衡;二是城市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主要通过乡村工业化来推动人口城市化。目前,我国城市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逐渐增加;但尽管制订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发展方针,大城市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较快的增长。从1952年到199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平均增长6.8倍,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镇人口增长5.5倍,而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人口增长了6.4倍,因为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的人口基数差异很大,可见大城市在我国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三)隐性城市化问题

隐性城市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处在转变中城市化地区和人口,这些地区所具有的城市特征还比较弱,没有达到建制镇的标准,但它的城市特征是在增长之中的。这种意义的城市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二是指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已经从事非农产业或者居住地点比较集中,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制约,按照户口的登记,这些人还属于农村人口。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实际水平比公布的统计结果要高,因为我国在城市化滞后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性城市化”现象。我国隐性城市化人口大约为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2.5%,占全国总人口的16.9%,在今后5~10年内,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点,主要是如何实现这部分隐性城市化人口的显性城市化。

(四)制约因素的多重性

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约束、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资金约束、观念约束、农业基础等。首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化滞后的主要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存在着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形成一系列偏重城市人口的制度安排,被称为“城市偏向”。而我国“城市偏向”的内涵更为丰富,从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到医疗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城市偏向”问题。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主要的目的是为防止城镇尤其是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及由此造成的“城市病”。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深化城镇国有企业改革使城镇职工“隐性失业”显性化,城镇就业矛盾也在客观上制约着经济型城镇流动人口的城市化。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8000~9000万农村人口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尽管其经济活动和经济来源与城市经济密不可分,但户籍制度却使得他们既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城市人”,又是无市民资格的农村人,成为“候鸟式”的流动人口或“边缘人”。其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增加100~200万的城市人口,所以,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但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同时,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双重膨胀已经构成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国情。

七、结束语

纵观各位学者提出的城市化的定义,尽管分歧很多,但却揭示了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正确地认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城市化问题的基础,可为实际工作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城市化政略等方面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和借鉴。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目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第四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目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2

(一)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 …………………………………………3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为主要内容……………………………………………………………………………………3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

二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一)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 ………………………………………………………4

(二)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高………………………4

(三)对外贸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的制约…………………………………5

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6

(一)积极发展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 ………………… 6

(二)加强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转换……………………6

(三)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内贸易………………………… 6

(四)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 ……………………… 7

(五)创造竞争优势,重视制度创新 ………………………………………… 7

(六)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常 ……………………………… 7

(七)发展国内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反外为内,以内促外,促进对外贸易永续,健康发展 ……………………………………………………………… 8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讨论立足于国内,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入手,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理论入手:可持续发展理论,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论来讨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从中国对外贸易中现实存在的两大问题: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造品;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来讨论中国对外贸易应该注意的问题:积极发展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强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转换;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内贸易;创造竞争优势,重视制度创新;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场;发展国内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反外促内,以内促外,促进对外贸易永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之所以选择中国对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这次论文的题目基于以下原因:多年的学习围绕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来展开的;由于这个原因,在这次的题目选择上这是一个上手比较快的题目,虽然这个题目有可能会写成空洞无物的论文,但就从所涉及的内容上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学以致用的题目;作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一热点,这即有与其真正开始对外贸易的时间有关,也与对外贸易的研究力度有关,但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热点之中的热点,这一点从本次写论文所遇到的问题就可以看得到期,几乎找不到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许因为水平和时间的关系这次论文会不很成功,但无疑会从专业知识以及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度上给自己以启迪!

最后真心的祝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真的实现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99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其包括“发展援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增大经济援助的力度,其援助比例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环境保护(”工业化国家应当恪守“京都议定书”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规定,保护地球环境,防止全球继续变暖)、“清洁水源”(节约用法水,并到2015年实现为一半以上为缺乏清洁饮用水源的人口提供洁净饮用水)、“能源开发”(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绿色贸易”(促进世界生产及贸易过程中 1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其它一些内容。这标志着将资源和环境,公平和合理与经济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首先,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环境容纳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限度,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最终极限。其次,应注意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时空上的整体性,即时间上的延续性——当代人的利益获得不得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和空间上的全局性——此地区的发展不得以损害彼地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总之,要保证同代人以及代与代的平等发展。对世界而言,即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平等贸易和积极合作。

应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发展”的统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性固然是长远目标,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求得迅速发展。那么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并使贸易不引起经济与环境和资源的冲突呢?新贸易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观点和对策。新贸易理论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主要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局限,强调把比较优势动态化,培育高科技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新贸易理论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调整对外贸易的战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这就是近几年新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依据,其和技术壁垒一起成为新的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的手段,也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容易但又必须要跨过去的一个坎。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为主要内容。———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1.利润转移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某些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用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以此来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垄断利润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可能,就是因为中国对外贸易开始的比较晚(注: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国家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制度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有一条很长的道路要走。

2.外部经济论认为,某些产业和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够完全被有关厂商占有,这些厂商或产业就无法发挥它们的最佳社会效应。如果政府能够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支持与保护,则能够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这就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道路,即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就是促进产业内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制度上的进出口完善和发展。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其主导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化的,一国必须通过创新来建立和发展优势产业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先锋部队,没有它们的发展,就没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它可以发展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扫清技术障碍,也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二、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出口贸易方面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增长十分迅速,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库兹涅茨的“一国的出口依存会随着国家规模的增加而下降”的理论并不一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与国家规模并不成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工业化初期,客观需要采用和实施的追赶型发展战略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是为进口服务的,出口的发展受到强烈的进口因素的影响,出口创汇的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收入、高消耗、低收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发展后劲的削弱,必将给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具体表现在:

1.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而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很低的国家,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森林覆盖率不足世界的3%,铁矿资源约占世界的1/10,而且贫矿较多,开采成本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潜在稀缺正变得显性化。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高。列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前几位的分别是服装、原油、棉布、棉针织品、粮食、皮鞋和玩具,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其中有很多是加工转口贸易,还有的是外国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与环境资源,很少是我们有效的技术出口。我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5%,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9。目前世界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和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几乎都是我国的弱项或竞争力差的产品。

(二)从进口贸易方面看

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来看都在增加;进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所占的份额在波动中扩张,其中主要是成套设备的引进、化工原料、飞机、计算机、电子仪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大量进口的作为生产投入品的原油、化工原料、铁矿砂、羊毛、合成纤维等产品无一不是高耗能的,许多原材料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产品,向国外出口工业制成品,不仅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且乘机将化工、印染、电镀、橡胶、塑料等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向我国转移,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转移到我国境内,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更有甚者,还有人内外勾结,将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有毒废弃物转运我国,给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

(三)对外贸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的制约

1.绿色贸易壁垒已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环境需求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是一对矛盾。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在当今环境革命时代,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对贸易增长的关注。各国政府日益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义,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即绿色贸易壁垒。它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越来越成为有些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一部分。绿色贸易壁垒既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挑战,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志制度、环保包装制度、环境管制措施等等,借机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据估计,仅有关“国际保护臭氧层公约”就将使我国减少近50亿美元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由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的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潮给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绿色产品的全球市场在1993年已超过2800亿美元,到本世纪初已突破6000亿美元,绿色产业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热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被誉为朝阳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产业能挖掘人类的内在生态需求,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多层次需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国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并积极参与,争取在庞大的绿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中国对外贸易面对的主要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货物进口国家所制定的那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技术性贸易措施可分为三类,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并把符合《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原则和国际标准的技术法规、标准视为合理的、允许的,不构成贸易壁垒,而把不符合《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原则和国际标准的技术法规、标准作为贸易壁垒,要求消除。

总的说来,对于市场形成的技术壁垒,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实力,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出符合该市场技术上要求的产品,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或质量来跨越。对于人为的壁垒,如果要破,主要靠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交涉去解决。如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主要进口成员取消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

新一轮谈判,建立严格、公平、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新规则,约束发达国家成员滥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为此,原外经贸部制定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遇到其他国家的易壁垒或受到不公平待遇,可向外经贸主管部门报告,由政府出面交涉,消除国外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促进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充分挖掘我国外贸出口的潜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空间,又要逐步摆脱因贸易的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必须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一)积极发展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

如果从中国对多外贸易的问题上来分析,就没有比技术更能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了,因此发展教育,发展高新技术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减少与国外的知识产权纠纷。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要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增强科技竞争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要着眼长远,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一些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潜力。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二)加强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转换。

产权保护,科技和生产力的转换是发展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中间过程,也是关键步骤,没有这一步骤的顺利和良好的进行,就没有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内贸易。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贸易模式主要是产业内贸易。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品上的分工程度还很低,我国仍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则是一些层次较低的加工产品,为了尽快实现低消耗、高效益、高收入的出口增长模式,培育我国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我国应加快发展高科技产品。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时,还应注意要在某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使我国与技术水平落后于我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技术差异,促进以技术差异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也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指出,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改进市场本身运行的次优结果,从而优于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我国政府应着眼于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科学地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充满希望、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高科技部门,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促使这些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实行有利的贸易政策保证它们在现有和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得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之间产生良性循环

(四)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

首先,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比较大,所以,首要的扩展市场空间就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众多国外企业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国内市场变成了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规模与潜力大。我们不能任由外国企业来占领这个市场,民营企业应求得发展,与其竞争。政府可采取逐步取消外贸企业的各种资源使用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人为划分内贸与外贸的做法,使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其次,应加快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常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集中于香港、日本、美国,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削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我们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逐步实现市场结构多元化,提高外贸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

(五)创造竞争优势,重视制度创新。

制度是由人们创造并制约人们行为的规则,有竞争力的规则能激励人类潜能的发挥和创造竞争优势。就企业内部而言,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主要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创新。日、韩等国就十分重视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在政府支持的产业中培植企业集团。我国的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应借鉴其经验,发展较大经济规模的企业集团。就企业之间而言,适当的制度安排能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外部性。如日本独有的”Kereitsu”(内部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许多纵向和横向的内分销供货商之间,松散和紧密型稳固的供产销关系基础上的企业间的组织系统,有巨大的分享国内外贸易信息的规模优势,造成了日本企业的高竞争力以及美国进入日本时的巨大障碍。目前中国外贸发展急需的制度创新就是组建中国式的综合商社。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垄断条件下的集团竞争,贸易利益的来源主要取决于集约化规模的程度。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外贸企业结构迄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存在着缺乏主导产业、无长远规划、缺乏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等缺点,发展潜力极为有限。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必须使外贸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一些以贸易为主业,兼有产业、金融、科技开发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式综合商社。

(六)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常

首先,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其次,与国际标准接轨。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指定的环境法规构成了环境管制的依据,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如1980年美国禁止从加拿大进口金枪鱼及其产品,1980-1990年泰国限制美国进口卷烟、1991年美国禁止从墨西哥进口金枪鱼等。我国应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减少贸易摩擦。最后,要大力开拓环保市常绿色产品是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商机。鉴于此,我国一些企业已积极致力于开发无氟节能冰箱、绿色涂料、绿色炊具、绿色食品等绿色产品,并迅速打入国际市常海尔集团也首家通过ISO14000环保质量认证,冲破了绿色贸易壁垒,保住了未来国际市场上的一席之地。我们仍应努力提高环保技术、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同时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可持续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七)发展国内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反外为内,以内促外,促进对外贸易永续,健康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市场是不分国内国外的,对于一个开放的国家来说,国内国外市场其实是一个市场,其是互相依存,互相发展的。其只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不管用何种方法,何种措施都是为了发展经济,都是为了经济的更好的发展。内外相依,内外相互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对外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初期,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提高。第二个阶段是“贸易导向型”经济增长阶段,各种经济资源继续向贸易部门转移,以发挥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作用,但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放缓,与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同步;第三阶段是“国内经济深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产业加工链的延长,非贸易商品和服务领域发展逐渐成熟,经济资源向非贸易部门的转移,创造的附加价值大幅提升,外贸依存度逐渐下降。研究表明,我国正在进入经济增长的第二个阶段。

经济增长往往由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三驾马车一起拉动,在我国,在某些年份对外贸易甚至发挥的作用更大。2004年,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4744.05亿元,比上年增收1032.49亿元,同比增长27.82%,比3729亿元的年初计划多收1015.05亿元。1990年至2004年,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90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989年底的5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9月底7690亿美元,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对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

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平均每1亿美元出口可创造14860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吸收1亿美元外资可创造2900个就业岗位。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和服务业对外开放带动劳动就业的同时,对外贸易为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等其他产业部门也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理念,当然在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

最后,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这种观念的进一步认可,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定会取得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同时也祝中国对外贸易能越来越好,从成熟走向新的成熟;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第五篇: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机电工程学院1130810220张兰霜

为实施可持续发张战略,我国采取了诸多措施。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第三,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第四,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六,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1994 年7 月4日, 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 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最明智选择。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不够富裕,发展任务及其繁重的情况下,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没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环境容量。也没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多,人口多又要发展,因此,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一问题对我国比对其它国家来说要严峻得多和现实得多。现在大家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这种共识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这是我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走出经济效益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世界各国对比中完善自己的必然结论,我国面临着比其它国家更加严峻的压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是一个基本现实。特别是我们在发展理论和战略的选择上受到传统发展现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强调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忽视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忽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人口基数过大,增长过快,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以洛阳市为例 摘要:我国正在进入梦寐以求的城市化时代,我国所进行的城市化道路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但是到底什么......

    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杜小安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1989年5月举行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通过......

    关于我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我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作者:周世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影响各......

    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状况?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使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http://.cn 2006年11月09日 11:27 《中国金融》 - 本刊记者 林铁钢 记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注意到,您近期指出“促......

    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14:17 光明网-光明日报魏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化......

    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合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作者:余子华 陈春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卢炯星(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