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合集)

时间:2019-05-13 11:2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第一篇: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作者:余子华 陈春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加速城市化进程又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足30%,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75%),加速城市化进程将使我国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目前,我国大城市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贫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住房和交通拥挤等等,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增加厂城市的治理成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呼之欲出。研究如何利用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在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利用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篇:探析轨道交通对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摘要:从分析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入手,探讨了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交通方式,提出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促进我国大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既实现经济高效发展的目标,又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持续发展。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7.66%,城镇人口近3.6亿,地级以上的城市工业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出85%。但城市问题,也带来许多难题和困扰,其中生态环境、住宅、交通等都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大力提倡城市化的今天,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大城市中,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1 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1.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年来才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m2上升到6.6m2。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

1.2 汽车增长速度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剧了交通拥挤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25%以上。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大量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道路交通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尽管我国城市机动车人均保有量较低,但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拥挤状况大大高于国外同等机动车拥有水平下的交通状况。

1.3 交通污染严重

我国城市机动车交通造成的大气污染约占整个城市大气污染的一半以上。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和工业生产,而以交通噪声污染为主,各车辆造成的噪声一般在80dB(A)以上。1.4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1978年~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km~14km下降到5km~10km,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运营效率没有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与企业生存无关,因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1.5 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2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交通方式的选用 2.1合理控制小汽车交通发展

借鉴国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验,单纯依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几十年来,城市交通行业所有努力常常围绕一个目的:为了提高机动性,不断加大道路设施的供给,以容纳更多的车辆通行,这又反过来刺激了小汽车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一个到处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国家,才可能是长久发展和幸福的国家。2.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人和物的移动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公共交通是成本最低的,因此为了降低出行成本,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地铁、轻轨等方式。重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计划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被普遍采用。一些发展较快的亚洲城市在这方面已取得成功。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对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城市规划进行大量投入,结果令人满意,不仅降低了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而且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与舒适程度都有较大提高。

新加坡和香港都有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两座城市的人均小汽车使用率都很低,都强调城市交通要以快速、舒适的城市电气化轨道交通服务与灵活、区域性的小城市公共汽车服务的组合为基础,使方便、快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人多,人口居住集中,这是我国大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应该是大城市居民最佳的交通出行工具。3.1 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的运输方式,以客运为主,包括地铁、轻轨、市郊电车、有轨电车和单轨交通等5种子系统。

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能耗少、无污染排放、占地面积少等诸多优点。

单向车道小时输送能力可达3万~6万人次,平均时速40km~60km,行驶于地下,不受干扰。轻轨是中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客运能力为每小时1万~3万人次。轻轨包括地面、地下和高架三种,时速30km~40km,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亿元~1.5亿元,是现阶段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经济适用性最强的一种方式。

市郊铁路构造与普通铁路相似,只是运营区间较短,运量较小,行车间隔较短。

有轨电车在市区街面上与其他车辆混合行驶,运送能力较小,稍大于公共汽车。

由于其占据城市道路空间,运量又小,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单轨交通与普通两轨轨道不同的是其只有一根轨道。也是属于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小时运送能力为1万~3万人次。单轨车辆用橡胶轮胎,因而噪音很小。3.2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体现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都市客运体系应具有的特点:效率、环保和为多数人服务。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大力发展运能大、速度快、没有噪声污染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这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最重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下铁路,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载客量已占整个城市客运量的50%~80%,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机动车污染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3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

3.3.1 有助于消除大城市结构缺陷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大城市生产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结构性缺陷暴露得更加充分,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停车场地缺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内外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评价。大批出行者以自行车为通勤工具,速度慢,舒适程度低,并且妨碍其他机动交通工具的通行,影响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效率的提高,城市经济运行的效率普遍受到不利影响。

快速轨道交通能根据不同路段的地面交通和土地供应状况,从地面、高架、地下三种通行方式中选择一种,尽量少与其他建筑物和运输方式争夺用地。

因而特别适合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高、高峰期对交通量需求大、污染严重的特点。通过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不仅能直接弥补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结构缺陷,而且可以为其空间布局、功能、需求、产业等多方面内部结构的升级提供动力,从而有助于消除大城市结构缺陷。3.3.2 有助于扩大内需的直接作用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轨道交通线连接的边缘区迁移,会形成新的房地产增长点,住宅投资的增加将直接提高建材、建筑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对电力、交通运输的需求。

在轨道交通线到达的大城市边缘兴建新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贸区,还将带动配套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停车场、供电、供水、管道煤气、邮政通讯、环境卫生和排水系统、固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等,及一些社会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的建设。这同样会扩大投资需求,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3.3.3 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可有力解决大城市中心的拥挤问题,改善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的生态条件,提高城市的自然和环境承载能力。

通过城市市区的地下铁路与郊外的地面铁路和高架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并向外延伸,把城市中心区与周围郊区和卫星城镇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那些居住和工作在中心区的居民,将居住或工作地点转移到边缘区,有效降低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及交通需求密集,改善大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环境。

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工商业活动向外扩散,在减轻市中心区压力的同时,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形成与卫星城的发展,既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又方便了居民就近就业、购物、社交,减少对机动交通的需求,减少交通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将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晓理

摘要: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双重任务。由于城市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强化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又是城市化的前提。因此,中国城市化应从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构筑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两个方面同时推进。应注重大城市群的龙头作用,以便较快地形成先进生产力,通过多功能辐射增进中小城镇活力。

中国城市化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与大城市的发展是在互动中推进的,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比例关系。是否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提高。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及能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进行。鉴于我国大量农业剩余人口亟待转移的需要,以制造业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城市群体,并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吸纳劳动力有其特有的优势:1.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入城市。2.小城市的制造业一般集中于某一产品的生产领域。这种对象专业化形式有利于专项技术提高和特种工艺传播,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使就业扩大。3.小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单一,社会投入相应较少,因此土地价格能维持较低的水平,减小了农民进城的门槛。4.农民进入附近的中小城市,往往还能维系原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他们相互扶持,传授经验,保持信誉。

中小城市的发展还为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城市单一的专业化形式,薄弱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客观上要求专业多样化配套和工业体系协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种功能的影响,也离不开金融、保险、信息、高等教育体系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特殊功能领域的支持。这种客观上的需要是大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中小城市不仅为大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经济上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城市的发展输送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口,因为中小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但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合理的布局和过度发展也会扰乱科学的城市体系,并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农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高压下造成的盲目性很容易排斥经济规律。由于工业化是转移农村人口的快捷途径,相应的城市往往会受农村人口布局的影响而分散兴起。过度分散建城破坏资源、环境,过小的规模和孤立运作又为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城镇肩负着大量农业剩余人口非农化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任务是极为艰巨的,并且需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完成这一重任取决于城市的活力和吸纳人口的能力以及城市科学的布局和结构。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城市,才能使每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特长,并在相互补偿中使这种特长成为城市群体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把这种能力集聚起来,又把它辐射给每一个中小城市,进而传递给小城镇。大城市群则是这种发展的必然,大城市群的强大影响力能激活更偏远的中小城市。

大城市群的集聚方式和发展潜能

大城市的规模能容纳多种专业化组合,专业化形式多样化又与信息业、商业、金融业、信托业、保险业以及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相互促进,并奠定城市辐射力的基础。人口及各种要素进一步集聚,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使之得以完善。但是,大城市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建设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就会累积成难以治愈的大城市病,影响科技力量集聚和城市发展。如果大城市孤立发展,它的影响力就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将非常有限。

大城市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形成高新技术和特殊服务业的核心引导力,二是解决城市过大带来的大城市病,这两个问题又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但解决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大城市内部,只有用开放的方法,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成综合的城市群体,在这个群体内部进行功能配置,才能突出大城市的核心引导力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专业特长,也才能通过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1.大城市集群拥有很强的生态效应。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基础工作。城市生态系统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解决城市诸多环境问题中发挥效能;生态系统的规模又是物种多样性的条件,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集群通过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功能划分,城市农业和生态隔离带以补偿的形式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组建成的大城市群保留和发扬了大城市的优点,开拓了回归自然的建城方式,为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流的环境还是提高人口承载力,吸引人才的前提。有了各种人才,才能构筑起高新技术产业,激活城市经济。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集聚的模式组合成的城市集群,正是按照这一规律继续拓展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

2.大城市集群强化了创新能力。在新经济条件下,维持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大城市走出困境的关键。这种创新能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然后是科技运用而派生出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更新。由于创新具体包括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个过程,而这三个环节又日趋紧密,因此,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应该确立科学的地理空间关系,以实现上述三个过程的相对独立和有机联系。中心城市应该在整个创新链中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表现为学科细化的同时又相互融合,要求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多样化,需要这些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渗透,这对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创新园区的规模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规模和多样化的研究才能通过交叉、边沿、综合学科的发展涌流出开发研究的科技源泉,并成为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一个重要内涵。产品的具体开发过程相对集中于卫星城市进行,一方面使中心城市减少制造业而理顺功能,另一方面,卫星城市的专业化配套和工艺性补偿能加快开发研究的产业化进程。由于大城市圈包容了多样化的市场,市场需求又激励开发研究,从而促进整个科技创新链的发展。

3.大城市集群为专业化多元组合开辟了道路。分散、孤立的中小城市必须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以稳定自身能力,与此相反,城市集群是通过工艺专业化形式强化整体的生产能力。由于现代化的快速交通系统把中心城市和各个卫星城市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城市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与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使得生产能力首先体现于开发、研究,进而体现其产品更新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依赖工艺专业化的分工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诞生多样化的成果。这些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往往是许多学科的结晶,支撑其产业化过程也需要多

样化的工艺专业化组合。在工艺专业化分工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能力专业于某一加工领域,产品生产日益成为分工协作不断扩大的社会共同成果。社会分工协作把各种专业化能力衔接起来,形成不断强化的综合能力,大城市集群的潜能就是在这种“综合能力”中提升出来的。

4.大城市集群的功能互补。由于中心城市拥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加上各个卫星城市的各种专业化互补,使得大城市群具有很强的工业化配套功能,这是吸引制造业集中的重要原因。城市农业与卫星城市和城区相互交织还创新出特殊的功能: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高效农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研究功能;观光农业带动旅游、拓展就业的功能。大城市群还拥有文化集聚功能,并由此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包括文化自身的产业,以及文化对旅游等产业的带动。大城市集群还具备完善的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也通过分工协作得到强化。中心城市集中了信息、金融、保险、贸易、咨询、信托、技术等重要服务,这些服务的影响能力覆盖所有的卫星城市,并波及更远的区域。而一些一般性的服务,特别是一般生活服务,在城市规模较小的卫星城市反而更能提高效率。例如,新鲜食品供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由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衔接起来的大城市群体,一方面继续弘扬特大城市的优点,又回避了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

5.大城市集群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大城市群本身的范围是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的,拓展的能力取决于如何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完善快速交通系统,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跨越自身的范围,对周边的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能力源于特殊的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专业化配套和各种人才培养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强,早先孤立单一的中小城市也会因周边大城市群崛起而被激活。城市化的龙头是大城市集群。大城市群在整个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集聚、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后发国家不能走分散建城的老路,应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以大城市群带动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中小城市的发展促成大城市群的诞生,又以大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城市化道路的持续发展,而且能集合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城市化的障碍及源头治理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障碍主要源于城市化主体自身的素质。我国亟待城市化的主体是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关的农村人口,其素质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农村人口实际文化程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村50%以上的青少年得不到高中教育,难以进入大城市群就业。

1.强化城镇规划和教育功能是城市化的重要开端。由于农民平均文化素质太低,很难在大中城市中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一般只能以兼业农业的形式进入小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按照人口素质和现行的依赖土地的农民保障体制,我国城市化道路势必从小城镇和小城市起步。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城镇的科学规划,化大力气强化城镇的教育体系。城镇上规模,就能增强城镇的功能和集聚能力,加大辐射影响力,强化城镇之间的联系,为城市群的构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大中城市输送有文化的人口。相反,如果以分散的形式展开,就会打乱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基本关系,破坏大中小城市的比例和结构,那么,人口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将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城市化进程。

2.建立遏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升人口素质的生育导向政策,从人口再生产的源头加大控导力度。应探索与城市化挂钩的调控方法,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向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倾斜的政策,在教育、就业、进城、养老等方面,只要社会拥有能力,就要倾全力一项一项具体实施,要探索社会保障的新路子,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问题。

3.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人口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焦点,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具体措施。要制定和尽早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为大中小城市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大城市群集聚了各种特殊的服务业,制造业也以工艺专业化深化发展的形式相互配套,对就业人口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必须达到高中毕业及以上程度,由此决定农村青年的最低教育年限应该提高至12年。此外,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还是农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的需要,并直接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品位关联。为此,必须探讨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力度,延长教育年限,探讨多元化教育体系补偿的方法,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分阶段尽快进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4.探索把生态建设和其他公益事业与教育衔接进行的方式,强化财政支出的教育功能。例如,可以在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地组建教学与生态建设联合基地。学生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和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这样,国家和社会就可以通过生态建设投入同时启动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为他们进入大城市群就业进行知识铺垫。

5.建立特殊的教育保障,确保进城青年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条件远优越于农村,农村青年进城后,可以利用城市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起点和发展后劲,也关系到能否通过城市化推进人口素质提高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应该把进城青年的继续教育纳入社会保障范畴,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强化进行。政府参与引导、调控,以文化素质提高增进就业能力,以就业能力提高来减轻社会保障压力。此外,人力资本投入能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城市群体内部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才交流。为了建立这种继续教育体系,应挖掘城市各种人才的潜力,可动员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把土地保障转变为城市就业和教育保障的经济补充,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贫困地区知识青年进城,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而减轻生态压力,因此,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应纳入社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

城市化是中国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契机,城市化又把高素质的人才聚合在一块,形成特殊的创新能力。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能够尽快地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束缚,实现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语

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由于城市化严重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农村,阻碍了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目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依旧很强,生态环境不堪负重,人口素质难以提高,这又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城市化滞后还拖延了工业化进程,压抑了第三产业发展,约束了就业能

力的扩大;大量分散的、畸形发展的乡镇工业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又限制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化应从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构筑城市化的两大功能体系和两种发展能力,激活中小城市的活力和扩大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它们各自实现的前提。

在这两者的结合关系中,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大城市群崛起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搞好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强小城市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之成为人才交流和人口转移的中介。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龙头,有多功能的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并可以通过中型城市,延续和传递这种“能力”,从而确保小城市的活力。

只有从提高人口素质这个源头入手,按照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应走创新的道路,并与城市化相互衔接。国家应千方百计提高农村青年受教育年限,或以生态建设的方式勤工俭学,使他们拥有进入大城市群就业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加强城市各种继续教育的保障制度,确保人口素质在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大城市群的产业才能向高端发展,才能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城市化只有按照提高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程,减轻生态压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

文章 来源: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第四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方向及对策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方向及对策

班级:法学院卓法1401 姓名:王馨竹 学号:2001140506

一、概述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1位。200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达到1430万吨,比2003年增长1614%,是1995年的2188倍,年均递增速度为12147%。然而其固有特点及生产过程中的不当举措使得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二、问题

(1)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不足;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工业,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对有色金属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近二十年来,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长很快,而新增的探明储量增幅下降,致使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减少。一批大、中型的老矿山企业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而目前却因矿物原料的短缺陷于困境。到2010年,45种主要矿产中将有近一半矿种的保有储量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短缺形势。(2)矿石品位低和“三废”产生量大;

我国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品位大于1%的铜矿储量约占铜总储量的36%。在大型铜矿中,品位大于1%的储量仅占铜总储量的13.2%。铅锌矿的平均品位为3.7%,仅有10余个大型铅锌矿床的铅锌平均品位达到12%以上。钼矿也多为贫矿,钼品位大于0.2%的储量占钼总储量的3%。金矿品位6g/t以下的中低品位矿床占金总储量的83%。

我国有色金属矿伴生元素多,冶炼工艺复杂,生产过程长,“三废”产生量大,环境污染较严重。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统计,全国有色金属矿山一年外排工业废水27715万t,工业废气652亿m3(标态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4451万t。

(3)能耗高、污染重、水耗大;

有色金属工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现在国内原料60%~70%的矿量由坑内采出。采1t有色金属同时要挖出几百吨、上千吨的废石,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矿石的品位逐年下降,能耗逐年升高。加上生产工艺复杂,致使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成本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有色金属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是采、选、冶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在冶炼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硫、氟化氢及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随废水带到环境中的有害废物也是多得惊人:每年排放汞5~6t,镉30~50t,砷120~150t,铅150~200t,这些物质对一些企业所在地区河段或湖泊的水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

同时,许多地处西北地区的有色金属企业,因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和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矿产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降低矿产资源消耗;增加地勘投入,扩大矿产储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入国际大循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从而走出一条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对策

(1)改进有色金属行业“三废”污染治理的技术工艺;

近十年来,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开发和引进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但这仅限于少数重点企业,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仍比较低;加之产业政策在有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早已被现代生产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使用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提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提高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回收尾矿中的有用矿物和综合利用,研究发展井下充填技术,大力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提高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和水重复利用率。

(2)执行产业政策、发挥规模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和集体小企业发展极快,在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得小企业无序盲目发展。这些小企业的特点是技术老化、设备陈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生产率低。这些小企业的分散、不规范,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违背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方针,应逐步加以限制和淘汰,以使原料集中,发挥大厂的规模效益。(3)改善产品结构,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但初级产品比重大,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特别是高新技术需要的品种、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仍依靠进口解决。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建筑业、电子、通讯、家用电器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复合材料、合金、超薄铜板、管材及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应促进科研、生产部门重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对已开发并生产的这类产品,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4)重视矿山的发展,扩大资源的利用;

我国有色冶炼能力超过矿山能力, 供求矛盾大,导致冶炼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下降。为了保证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应重视矿山的建设。

为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加强地质工作的同时,对尚未开发且已具备开发条件的铜矿,应给予开发扶持。对原料资源较好具备扩产的有色老矿山应加速技改,创造条件扩产。同时应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提取工艺的工业化研究,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

此外,我国尚有一部分矿藏资源属复杂难选多金属矿,有害杂质含量高,受环境污染所限,常规的选冶技术不能利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工业化研究进程,解决复杂矿的冶炼工艺,使这类资源得到合理的综合利用。(5)发展金属循环经济,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再生金属的回收也显得更为突出,它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国回收的有色金属大约仅占消费量的1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废旧金属回收有很大潜力,应采取分散管理,集中回收的方式,以便提高回收工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防止环境的污染,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生产原生金属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二氧化硫,而金属再生固体废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与原生金属的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6)加强中西部地区有色矿山的开发建设;

目前我国可供建设的大型铜、铅、锌矿山,多数位于中西部地区,为保持国产矿在矿产原料中的适当比例,国家应该采取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有色矿山的开发建设。重点开发广西、贵州的铝土矿,扩大氧化铝生产能力;开发建设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的大型铜矿,增加铜的有效供给;加快云南、甘肃、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区已探明储量的大型铅、锌矿山的建设;加强金川铜、镍、钴和铂族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支持青海、西藏盐湖锂、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进程。

(7)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资源不平衡、部分金属原料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而世界资源丰富;因此,应当实施“走出去”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战略,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多数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均鼓励去国外开发重要的有色矿产资源,并提供资助或风险担保。除西欧和北美少数发达国家外,大部分地区的地质工作程度还较低,发现矿产资源的潜力还很大。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通过修改矿业法,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开发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另外,我国也可以根据有色金属工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和鼓励铝、铅、锌、钨、钽等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规模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发展;在产业政策引导下,通过整合,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加强技术工艺改造,采取清洁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指标,从源头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对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建和谐地球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然而,在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却日益突显出来。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时无刻都在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变化着。但从第四纪开始诞生了人类之后,人类就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加以干扰。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酸雨、生态系统失调、全球变暖等严重问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各国都意识到要共同治理地球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日益加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地球面临的所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不足和人口爆炸五大挑战,核心是人口问题。人口猛增必然造成生物圈负荷的加重,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增大,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打破了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生态系统就丧失了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能力,必然产生全球性负向变化,增多了全球自然灾害的机会。这就告诉我们必需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坚持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事物的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统筹兼顾,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闭幕式中说到:地球不仅是我们从父辈那里借来的,更是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来的。这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长远意义着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粮食和能源问题事关各国民生、发展、稳定。我们应该加大农业投入,发展先进技术,抑制市场投机,增加粮食援助,加强农业和粮食合作。加强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互利合作,加紧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各国间应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挑战、确保和睦安宁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树立共赢理念,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从系统论方法思维看,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地区,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键,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人与资源矛盾的产生与实质,是由人和这一复杂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因而在解决资源的战略时,要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21世纪也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乃立国之本、强国之策、富民之术,教育为基础,百年树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首当其冲。21世纪的人类将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共生地理环境,共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界的新的联盟”,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愿望。人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

下载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城市的“工业外包”——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定稿)

    湖北工业大学 课程论文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课程名称: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市政学 李 琪 10辅修行管 1015041538 摘要: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问题紧密相连,而目前大......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

    《关于城市化以及我国城市化问题和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亦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思考

    社会学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任何国家都要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只是进程不同而......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问题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题目: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研究报告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摘要】长久以来,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贫富差距大,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

    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同时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http://.cn 2006年11月09日 11:27 《中国金融》 - 本刊记者 林铁钢 记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注意到,您近期指出“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永康明珠学校李绍果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理解个人在走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