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11:2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篇: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Unit 3 At The Zoo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认、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面对凶猛的动物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Let’s learn本来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但是由于本课的新单词和句型比较多,所以我做了一下小调整,第一课时先学习新单词,把对话放在了第二课时来教,目的是分散难点,重点突破教学目标。在我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做的。事实上,这样的小调整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对于这單元的整体教学思路,我本着条理清楚、循序渐进、高效实用,又兼顾培养兴趣的原则来设计。在复习环节,我设计了最简单的听听做做活动,又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新课环节,我很清晰的把握教学思路,由新词到新句,循序渐进,慢慢突破重难点,这样到读课文、演课文时就很轻松了。操练环节,我主张以趣为先的原则,在趣意盎然的练习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互相碰撞着,时时产生出异样的火花,必然达到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目的。在资源的利用上,我做了一定的选择,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多媒体,用了动画、图片,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示,让它发挥出最佳的效果。这样做,原因是想在课堂上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给我与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我会有更多的主动权,教学也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对于农村里一点英语基础也没有的孩子们来讲,他们最需要在一节课堂上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组课文都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么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根据课文特点,对话较多,在教学中我也主要抓住对话通过朗读、表演、讨论来学习。如《南辕北辙》抓住主人公和朋友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得意无知,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朗读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认识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更羸。同时明白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以及比喻义。记得当时我让学生讨论了“害死大雁的是谁?”这个问题,紧接着解释了惊弓之鸟的含义。这里处理不当,没有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出比喻义。或者顺势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画杨桃》我主要抓住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两次对话来体会他们不同的反应以及老师的不同反应。同时以父亲和老师的话为难点来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在体会老师和父亲的话时,可能是引导不到位,学生答的就是“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不要嘲笑别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之类。总是重复说,总是不能答出精彩。当时似乎又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又是我说出实事求是。是同学们积累词汇不够?是我执着于他们要答出更准确的道理?还是朗读体会不够?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自读课文,我讲得也比较简单,自读、学习词语,就抛出几个重要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为什么小徒弟会受到称赞?”让学生自学,然后反馈。现在反思,应该要让学生再说说启示。不过还是一个老问题学生在反馈“为什么小徒弟会受到称赞?”时,又只是讲到表面的他画的好,让人觉得有很多骆驼,他画了“一只骆驼„„另一只„„”。只有李奕初说道他的画有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让人猜不出到底有多少骆驼。没有更深刻的想法了,甚至没有人说道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孩子们是没词汇么?后来我引导也说不出更深刻的想法„„创新,智慧,多想多动脑,他们也想不到?那估计让他们回答启示还是会是这样„„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反思

语文

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

2.《瀑布》

自我评价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直观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等特点,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因此课堂上我搜集了许多关于瀑布的美丽图片,以其丰富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去更好的理解、欣赏诗歌。

反思问题

我在教学《瀑布》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中遇到几个问题。

第一: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第二:不能很好的体会“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

课堂重建

第一: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生字的学习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既读学会了生字也读懂了诗歌。

第二: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此时学生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三: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语文

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

9.《姥姥的剪纸》

自我评价

《姥姥的剪纸》它采用了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纵观整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因此如果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在这部分,我让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语以及感叹号的使用,体会姥姥剪纸的“神”,在读的基础上,品悟语言,感受技艺高超,学习之后,让学生会用,我设计了仿照句子,写句子的题目,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这部分的学习。不足之处是,当我加入写作特点时,引导的不够好,学生答非所问。

反思问题

我在教学《姥姥的剪纸》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中遇到几个问题。

第一: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对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引导不够。

第二:在课堂上,学生基本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是,在体会人的语言和内心活动方面做得不够好。我觉得,这个不足,责任主要在于我自己,平时很少让学生多朗读此类文章,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试着感悟真情。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的转变。因为,他们本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是处于一个孩童的状态。我相信,他们会慢慢地丰富自己,感悟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课堂重建

第一: 我让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我出示了课文中的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让学生在其中填空。完成填空既能让学生连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文做好铺垫,又能让学生从填空题中感悟出这篇课文情感。

第二:我安排以读的方式学习第一、二部分。让学生熟悉课文和理解课文。在安排学习第二部分时,我还提高了一个难度——用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的形式,插入关联词的练习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学的难度。

第三:

整个教学的设计我始终把技艺精湛作为中心,让学生一遍又一遍朗读感受;一次又一次训练加深印象;一次又一次说句子谈感受……体会姥姥的技艺精湛,并联系实际生活来体会。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特点,对话较多,在教学中我也主要抓住对话通过朗读、表演、讨论来学习。如《南辕北辙》抓住主人公和朋友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得意无知,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朗读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认识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更羸。同时明白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以及比喻义。

《9.寓言二则:南辕北辙》教后记

寓言《南辕北辙》的教学首先以理解课题中的“辕”和“辙”入文,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点出“南辕北辙”的意思的两个句子,读读体会。以为课文基本是对话,所以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对读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同桌对读,熟悉课文后,师生第一次对读,教师读朋友,学生读坐马车的这个人。教师在读时,把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读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朋友的竭力相劝,和反衬这个人的固执,不听劝。师生的第二次对读,角色交换,教师在读时,省去三个“没关系”。学生认为这样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个人的顽固、傲慢和不虚心,因此补上三个“没关系”,再读课文。经过这两次的对读,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了人物的特点,既读熟、学懂了故事,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同桌再对读,加深理解。

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时候,魏王想去攻打赵国的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从半路折回,衣服褶皱了也来不及烫洗弄平,满头的尘土也顾不得掸掉,匆匆忙忙去谒见魏王。他先说了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故事讲完,又对魏王讲了这样一段话:“如今,你一动就想称霸为王,一举就想取信于天下,依仗着大王的国土广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扩充疆域,抬高声威,大王这种不合理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了。正好比想到楚国去而向北走一样。”教师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出处跟学生一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后,很多学生来打听书名,来借书阅读。我想这已很好地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引导高年级学生阅读更深层次的书籍。

《9.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习上的阴影。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

《10.惊弓之鸟》课后反思

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才刚刚三个星期,面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的工作,让我感觉束手无策。从没有教过语文课,很少接触小学生这一群体,每当拿起语文书,翻开其中的课文,脑子里一片糊涂。幸好对我们新老师,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师傅,从教学和教育两个方面指导我们。

有了老师的指导,这并不意味着坐享其成,自身的努力同样很重要。记得我们的研训员说过,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在我们的印象里,通常会觉得:上一节好课,最重要的是备课和写教案,往往忽视了对课后的反思。在三个星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了写好课后反思,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我要怎样才能把《惊弓之鸟》这节课上好呢?思考来思考去,都没有一个好思路。包老师感觉到我的为难,于是她决定上这节课让我听。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好老师是如何把握课堂,一节课上下来感觉行云流水一般舒畅。而自己上课时总是磕磕巴巴的,有时怕漏这个又忘了那个。不过我也并没有灰心,作为一名新老师,关键是如何让这一堂课顺利地按照先前的准备上下来。《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我想我们在第三课时已经学习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何不引导学生们从他们了解的成语入手,来导入我们的新课呢?接下来,对课题这个成语进行解释,接着开始文章中生字词的学习。

我把这个想法与老教师讨论了一下,老师说,如果一个老师在备课时要求学生学习某一个知识,那么老师的知识储备量一定要比学生的多很多。比如我要学生们说说他们知道的一些成语,可能学生的成语储备量并不多,那老师就应该有意识的教他们一些成语,作为积累。不仅如此,我用的是质疑课题的方式开始新课文的学习,那么这个对于课题中一些字的解释,在学生还没学习这课之前,他们能回答的很好吗?包老师说,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上,看看到底学生的反应如何?

上完课了,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问题。的确,学生们真正能说出来的成语不是很多,如果我仅仅是简简单单地不做总结,那么设置这一环节就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了。对“惊弓之鸟”中惊,弓和之的解释都不是太理想,尤其是“惊”这个字。通过实际教学,我了解到备课时一定要考虑某个教学环节的可行性,不是简单的随便想个方式,避免到上课时,才发现不能很好地运用。在生字词的学习中,我用了“换一换”,“用近义词解释”的一些方式,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对于“能手”这个词的解释,还拓展到提问学生,问他们知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能手?“刘翔是跨栏能手,姚明是篮球能手”,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下来的感觉还是挺好的,但学生们到底能掌握多少还是通过检测才能反映出来的。以后,上语文时,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更有新意,抓住学生的兴趣,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节课。

《11.画杨桃》教后反思

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新课标》,学习之余,我总在想:怎样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上出“新”意?于是我开始苦苦地思索。对于《画杨桃》一课,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易事。怎样设计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学懂呢?我反复揣摩,终于想了这样一套教学思路。

一、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上《画杨桃》时,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三次,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因为我认为: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老师没有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从学生的发言和质疑看,他们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对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上。至于“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生受用”等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根据这种情况,进入了下一个步骤。

二、亲身实践,思考体验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时,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于是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为了上好《画杨桃》,我特地从水果市场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转过身静静地画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老师有意请学生朗读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课文。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练习绘画,而是通过“画”这一手段、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为此,我以为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凋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三、相互评价,深入领悟

在学生作画过程中,老师收集了几幅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作品,并把学生的作品用投影仪放大到屏幕上,让学生“以作品的作者读没读懂课文”为题,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一环节我觉得很有效果,经过这一番评价,学生较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老师始终坚持联系课文语句去评说实践中的实际事物,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提高认识能力。

四、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老师还教给了学生一种普遍有用的阅读方法。不仅如此,老师还把上课初几个同学的质疑,回归给提问题的同学,学生已经能够回答当初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讨论“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义。最后还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从《画杨桃》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于是,一篇浅显的文章,讲出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大道理。

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画杨桃》一课的教学,虽然教师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度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整个课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

《1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开发学生智力的有趣的故事。我首先创设一个类似情景:如何用最少的钱装满整间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有启发性。我就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让学生先参照课文提示,明确学习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开阔学生的思维。如:画出《山深藏古刹》《十里传蛙鸣》。

第五篇: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把A、B部分的Let’s learn.整合起来教,我先教学“boy”和“girl”两个单词,我指着一个男学生说:“He’s Mike.He’s a boy.”再指着另一个男学生说:“He’s John.He’s a boy.”示范三四次之后,以同样的方法指着三四个女学生说:“She’s ….She’sagirl.”然后,指着不同的男女学生说:“He’sa boy.She’s a girl.”经过反复几次的示范,一部分学生能够模仿我的话了,我又让几个优生进行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口语操练。结果,学生学得很快,一下子就把boy和 girl两个单词记住了。即使我没有特意强调语法点:男的他要用“he”,而女的她用“she”;在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会嘲笑一些 “he”和“she”不分的学生,但那些聪明的学生都会帮他们纠正错误。我有点吃惊,三年级的学生居然学得这么快,不仅会说单词,还会说句子了。在设计教学时,我还担心这些学生难以接收这种单词在句子中的教学,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掌握“boy”和“girl”两个单词后,我以同样的法教学“teacher”和“student”。只是变换句型为“I’m a teacher.You’re a student.”

为了巩固这四个新单词,我和学生玩一个正问反答的游戏。我向一个学生连连发问:“Are you a teacher?”学生必须根据我的发问做出与事实相反的回答:“Yes.”“Are you a boy?”“No.”当这个学生不承认自己是男孩时,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情

绪也高涨起来,一个个学生都举起了小手说:“Let me try.Let me try.”我和三个学生示范这个游戏后,就让他们同桌之间玩。这个游戏不仅巩固了此前所学的四个单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英语反应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入门阶段加强听力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在本节课中,虽然只是学习四个新单词,但是老师的示范却是一个大量输入英语的过程,因为老师在真实的情景下,用不同的句型去呈现这四个新单词,让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学生在认真听老师示范的过程中,逐渐地吸收内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条教学原则是完全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听又是说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多听,听熟了,听懂了,学生才会自然而然脱口说英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加强学生英语的听力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下载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0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四子王旗第八小学教师:岳仙桃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学会表达天气,重点句型是:What’stheweather like in.... ?由于涉及到的单词是关于天气......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学会表达在过去时间内所做的事情,重点句型是: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yesterday? I played football. Did yo......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和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Unit 3 At the zoo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It’s tall/ short/ fat.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帮助下,使用It......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以“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伟大”为题。教学中紧紧围绕着这个专题展开,结合每篇课文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这节课我结合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选文语言平实,意义......

    六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宝胡达古拉 第三单元以 “My weekend Plan” 为题,能够用be going to结构描述自己的安排计划。听 说读写 Visit my grandparents , see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