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1: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班级:09物流管理本2班姓名:程慧婷

学号:2009100515

江西省水保场站在全省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防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及水保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顺应新形势,江西省水保场站建设进行了积极改革.本文对全省水保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采取点面相结合的办法,在全面了解全省水保场站建设的基础上,就抚州、赣州、吉安等3个区市的南丰、广昌、宁都、于都、吉安、泰和、永丰等7个县的水保场站做了实地调查.通过专题调查,提出全省水保场站及水保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对策,为全省水利水保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作用.调查的水保场站,其性质大致可分为四类:(1)国营水保场站;

(2)股份合作站;(3)县、乡、村合办站;(4)乡办站.水保场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土保持场站建设对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水保经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江西省水保场站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1.1 场站规模小,经营项目少,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低

全省73个县级水保场站,建站时间比较长,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也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水保场站主要职能是试验、推广、服务等,果业开发仅仅是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后期,随着果业开发、山上再造热潮,乡、村级水保场站应运而生,水保场站主要依托果业基地而建.目前,水保场站开发基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经营面积不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据对南丰县、宁都县、泰和县、吉安县、永丰县等5个水保(技术推广)站调查,五个站现有职工

人数136人,拥有果业(茶园)开发面积106.7 hm2,2000年财政拨款28万元,经营性纯收入14万元,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办公费、水电费、旅差费等日常开支.即使财政拨款全部用于支付职工工资,平均每个职工年收入仅为2059元,月工资171元,收入明显偏低.从果业开发情况来看,种植品种主要以柑桔为主,2000年柑桔价格每公斤0.6元左右,价格偏低,产值不高.从上述5个水保站经营性收入来看,平均纯收入仅为1312元/hm2,经济效益很不理想.1.2 队伍素质低,规章制度不健全

水保场站职工来自于待业青年,文化程度主要以初、高中为主,一些老水保站的职工主要来自于当地农民.据南丰、宁都、于都、泰和、吉安、永丰等6个县级水保站职工情况调查,6个站共有职工178人,其中大、中专学历仅为11人,占总人数的6.2%,高中学历51人,占总人数的28.7%,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116人,占总人数的65.1%.在178名职工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33人,占18.5%;40~50岁有67人,占37.6%;30~40岁有46人,占25.8%;30岁以下有32人,占18.1%.从文化程度和年龄结构层次来看,水保场站存在文化素质低、年龄老化的现状.在场站管理方面,一些场站沿用旧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职工责、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统一.1.3 体制不活.观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水保场站职工知识结构简单、年龄老化,思想上未接受过系统教育,业务上也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观念上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对种植的果树品种,仅仅满足于种植技术的掌握.由于知识结构、知识面的限制,他们对产品的销售、发展前景以及市场需求研究较少,有的就根本不去研究,导致在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无所适从.有些水保场站的职工,从农村、农民行列中解脱出来后,有了“铁饭碗”,工资、福利由国家或集体全包,放松了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得其乐、安逸享受的思想,对水保场站的发展缺乏创新思路.水保场站存在以上问题,有主观因素,也有历史原因.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前,水土流失治理仅仅是治理型,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把经济效益放在应有位置,从而影响了水保经济的发展.又如过去“治理一条小流域,留下一批人,建立一个水保站”的做法造成水保基层场站人员包袱重.还有的问题是体制、机制不活造成的.如不少基层水保场站经营管理模式单一,不少仍然处于“吃大锅”的状态,有些站尽管实行承包制,由于承包合同签订不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出现承包者掠夺式经营、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的情况.有些问题则是职工思想观念、知识水平不适应场站建设规模等原因造成的.近几年,全省水保场站建设进行了大胆改革,有些场站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走出了经济发展的困境,但是改革步伐慢的水保场站经济状况仍然是步履维艰.水土保持场站发展对策

水保场站建设的好坏,对江西省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经济的发展以及水土保持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保场站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要适应新的形势,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新贡献,应从拟下几方面下功夫.2.1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水保场站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不能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上,要用市场经济观点来分析水保场站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不仅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突出经济效益,拟经济效益来促进生态、社会效益的提高.二是要改革现行水保场站运营模式.由“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结构的水保场站,向产权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产权制度改革.各水保场站要因地制宜、因站而异,在统一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基础上,放开治理开发权,搞活经营权,不能再沿用由政府一包到底的模式.场站经营的项目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种植、养殖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也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只要有利于水保站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水保站的经济实力、有利于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的提高,都要大胆实践、积极试行.三是要深化水保场站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减员增

效的基础上形成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要通过公平竞争落实职工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使责、权、利相一致,调动职工积极性.2.2 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懂业务、责任心强的水保场站队伍

水保场站负责人既是领导者、经营者,又是生产者.水保场站建设好坏,关键在于场站领导.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和引进、重用、选拔具有管理能力、会经营、善管理、有事业心的经营管理者.二是要对水保场站负责人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试行年薪制,将水保经营状况与年薪直接挂钩,三是要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水保场站管理.制定水保场站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职工目标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四是要加强水保场站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提高水保场站经济效益.2.3 增加投入,做好服务.为水保场站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抓住当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好机遇,多渠道增加水土保持场站的投入,对那些发展前景好的场站要重点扶持、择优扶持.水保场站在依托国家和地方投资主渠道的同时,要面向社会,开拓市场,推进开放搞活,以土地入股,内引外联,引进各方面资金,加快水保场站新老果园的改造以及前景好、效益好、有潜力的项目开发;对长期效益低下、经营不善的水保站,要敢于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招商引资,鼓励“能人”对水保场站改造、重组,“借鸡生蛋”,盘活资产,取得“双赢”.水保场站的主管部门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做好规划、指导、服务工作,为水保场站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让水保场站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上来,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基地优势和敢于吃苦的精神,推动水保经济发展.

第二篇:水土保持调查报告

**市水土保持调查研究材料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为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513.15km2,户籍总人口近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48万人,农业劳动力25.22万人。共有满、汉、蒙、回、朝鲜等24个民族,满族人口占75.1%。全市辖3个经济管理区、18个镇,201个行政村,近年来,**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绒山羊生产基地、板栗生产基地、国家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市、国家对外开放县(市)。**市的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耕地总面积93万亩,人均耕地1.6亩;林地6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7%,居全省县(市)级第二位,森林覆盖率71.2%,境内有爱河、大洋河、草河等大小河流270多条,河流水域总面积43万亩,占总面积的5.2%;水资源总量33.64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量5831立方米,占**省地表水资源的5.5%;可利用水总量20.9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16亿立方米,地下水1.74亿立方米,水质为纯碳酸钙优质饮用水,是酿造业和轻工业的理想用水。地下热水已发现5处,其中东汤温泉最高水温达78摄氏度,水中含有28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境内山多林密,野生资源繁多,拥有高等植物81科404属998种(其中野生果就有13科20属52种)、哺乳动物14科28种、鸟类29科162种。有人参、细辛、天麻、龙胆等中药材620种;木耳、榛蘑等食用菌几十种;蕨菜、大叶芹、刺龙芽等数十种山野菜和板栗、核桃等干鲜果,有天女木兰、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煤、金、铜、硼等金属、非金属矿藏59种,其中砂金和脉金储量较大,分布面广,开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89年被列为全国黄金生产重点产区之一;硼矿储量占全国固体硼矿总储量的63%,刘家河翁泉沟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红柱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绿”、“凤凰绿”等大理石产品被东南亚国家誉为“理石之冠”(毛主席纪念堂的部分装饰就选用了“**绿”大理石)。花岗岩板材有十多个品种,已打入国际市场。

2006年**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01.99亿元,全年财政收入4.0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5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328元。

全市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6亿元,林业产值2.6亿元,牧业6.6亿元,渔业产值2.2亿元,农林牧副渔业实现增加值12.9亿元。

二、水土流失现状

**市是一个低山丘陵山区市(县)份,因历年来,由于人们生产活动和自然降雨等因素不良影响,造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特别是由于近期开发山区、开展经济建设,实行立体开发、大力开展公路建设,修建山区高速公路,地表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均遭到程度不同毁坏,又由于地处山高坡陡,水流急,暴雨集中,强度偏大等因素影响,造成**市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面积逐年表现增大趋势。据1955年全县水土流失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3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4%;1986年经第一次卫星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增长到273.2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1.73%;1996年经第二次卫星遥感普查,水土流失面积为273.1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1.72%,同时出现了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的现象;又经过五年,2000年全省第三次卫星遥感普查,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37.32万亩,占总面积40.79%,其中轻度侵蚀210.57万亩,中度侵蚀105.16万亩,强度侵蚀11.27万亩,极强度侵蚀7.47万亩,剧烈侵蚀2.86万亩。为此请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保持水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

三、水土流失逐渐加剧的原因

(一)蚕场的砂化比较严重

**市是**省的主要柞蚕生产基地,全市柞蚕场面积166万亩,占总面积的20.07%,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致使蚕场砂化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

(二)矿产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

**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山开采的历史悠久,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据2003年全省矿山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全市共有矿山

512家,其中煤矿421家,非煤矿山91家;根据2007年矿山整合调查的数据,全市已开发的矿种达29种,整合前有矿山582家,其中煤矿387家,非煤矿山195家;通过整合,已整合的矿山有386家,其余矿山正在整合之中。目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有150家,其余矿山的水土保持方案正在编报中。

(三)高速公路的建设

*本高速公路**段总长70公里,途经我市五个镇(区)。*本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间,大面积破坏原地貌,乱取土、乱弃渣、乱开施工便道,又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直接威胁。

据调查,*本高速公路施工期间,在**市境内设取土场14处,破坏面积468亩,取土量227万立方米;弃渣场16处,破坏面积215亩,弃渣量103.4万立方米,修施工便道24条,总长度11.5公里,破坏面积111.3亩。

(四)自然条件影响

由于**市地处山高坡陡,水流急,暴雨集中,强度偏大,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我市共有6个泥石流易发乡镇,遇到高强度降雨,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四、水土保持治理

国家每年给**市的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资金为100—200万元,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亩。近几年来,我市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形成了山上以生态修复为主,实施封禁治理;山下以小河道治理为中心,修堤筑坝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小流域综合治理资金的投入,采取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项目实施前,自筹资金要筹集到位,群众投工投劳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且村委会出具证明。

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山上山下治理相结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3、先干后补,百分考核。项目批准实施后,项目承担者根据项目设计

要求,组织实施,项目竣工后经市、县水利、财政部门联合百分考核验收后,按得分多少确定以奖代补资金数额,不干不补,不达标不补。

4、效益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对项目实施要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充分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5、坚持投资、收益、管理主体相结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项目的后期管理,坚持谁作为投资主体,谁负责管理,谁收益。

6、实施项目库管理。各县(市)区水保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小流域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所需治理的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的申报从项目库中选取。

7、以奖代补资金实行县(市)区级报帐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资金实行县(市)区财政报帐制度,不再将资金下拔到乡镇及主管部门。

五、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立项、实施、验收方案

1、立项程序

(1)项目申报。凡是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内,有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的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体者都有资格向乡、县(市)区级水利财政部门申报项目,不得越级上报。申报项目要填写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文本(试行)。申请人将标准文本报送乡级水利、财政部门审核,乡水利、财政审核无误后,联合上报到县级水利、财政部门进行复审,县(市)水利财政部门复审无误后,上报到市级水利、财政部门审批。

(2)项目初审。乡级水利、财政部门接到项目标准文本后,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和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写出书面初审意见,加盖公章报上级水利、财政部门。

(3)项目复审。县级水利、财政部门接到下级部门呈报的标准文本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后,签署意见上报市水利、财政部门。

(4)项目审批。市水利、财政部门根据省下达项目计划和县(市)区水利、财政部门上报的项目,经过评估论证后,联合下达项目批复书。

2、项目实施

县(市)区水利部门根据市下达的项目批复书,通知项目申请人,项目申请人在施工前必须做出项目规划设计书,并附有原地貌图片或光碟,项目申请人将设计书报送县(市)区水利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组织施工。设计单位必须具有丙级以上资质。施工部门必须按照设计书要求组织施工,未经设计、水利部门批准不得变更调整设计,水利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3、项目验收

县(市)区水利、财政部门依照工程设计书负责对本辖区水保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内容为:工程质量、数量、效益评价、工程后续管理措施、管理机制。并写出验收报告送市水利、财政部门。市水利、财政组织专人进行验收评比。

4、资金管理

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管理实行县级财政部门报账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申请人凭合法有效凭证到县(市)区财政部门报账。市财政部门根据检查验收评比结果,将以奖代补资金拨付到县(市)区财政部门。

六、水土保持管护、计划和收费工作

我们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的工作:

1、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1993年**自治县编制委员会下发凤编办[1993]7号文件,成立了**市水土保持监督办公室,把水土保持执法单位提高到副科级单位。

2、坚持常年宣传、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办法》等水土保持方面的法规,在行使审批、监督、收费三项权力上已形成完整规范化管理法律文书程序。

3、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颁布水土保持地方法规,保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逐步法制化、正规化。2000年**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2001年**市人民政府发布《**市水土保持实施办法》、《**市关于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意见》、《**市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市关于确定水土保持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的规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颁布《城市水土保持试点方案》等地方性水土保持法规,有力

地促进了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4、建立了执法监督体系,规划监督职能范围。确定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面积为271.26万亩,预防保护面积为308.64万亩,在此基础上又规划了监督管理网点,建立了3个监督站网点。县、乡、村设立了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市(县)级设专职人员12人,乡级专职人员46人,乡、村级设兼职监督人员69人。

5、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额度逐年增加。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力度的加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也得到加强,今年**市财政局下达水土保持补偿费任务已提前完成。

七、水土保持宣传

近几年来,**市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今年的水土保持法宣传活动中,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没有专项宣传经费的情况下,我们挤出资金,在全市设立宣传点8个,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张贴标语600余张,出动宣传车5台。

针对我市北部各镇区矿点多,选矿企业多的特点,我们还在各镇区的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通过此次大规模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提高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法规的认识。

八、**市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市水土保持工作站是副科级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与**市水土保持监督办公室是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全站编制总数为10人。负责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站在水利水产局内办公,有一辆执法车辆,及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必需工作设备。

九、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专项投资少,地方配套资金基本没有,导致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2、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无法开展。

3、矿山和选矿企业乱采滥排现象十分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偏低,部分开发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不够重视。

5、由于没有水土保持法规宣传的专项经费,宣传力度不够,全市水土保持宣传工作还有死角。

6、水土保持工作站同时担负治理、监督、监测、管护等工作,工作任务比较重,工作人员的素质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建议

1、进一步理顺水土保持工作站的体制和工作关系,提高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增加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

3、尽快启动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2007年11月23日

第三篇:铁路场站建设建议

伊滨区经济发展局

关于铁路场站建设的建议

根据洛阳市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关于开展我市铁路货源调查的通知》和伊滨区现有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需求,现就铁路场站建设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关于线路的建议

伊洛园区代管诸葛、李村、佃庄、庞村和寇店5个乡镇,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其中位于诸葛、李村两镇平原地带的伊洛产业集聚区北至伊河,南至万安山山脚,西起二广高速,东至东汉帝陵南兆域文物保护区西边界,规划面积近50平方公里,东西长7—8公里,南北长6—7公里,人口8.7万。

伊洛产业集聚区现有工业主要以玻璃,水泥等建材工业、钢制办公家具、煤炭开采、板材加工为主。随着伊滨区的打造开发步伐,伊洛工业园区将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综合性新城区,以高端设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及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主导。

伊滨区西临焦枝铁路,北距陇海铁路仅有数里,郑西高铁横贯其中。“十二五”期间,伊滨区将加快路网建设,新建道路210公里,新建桥梁7座,将完善主干路网及其附属设施。现有企业货物运输又多以公路为主。现有交通条件基本可以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如若适当设计铁路专用线会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铁路运能运力,尤其是设

计铁路线路使伊滨区与洛阳站直接对接会对较重产品大规模的远销带来更大的便利。

二、关于场地和仓库的建议

依据加快新区建设的要求,伊滨区以“打造明日新城”为口号,必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发展起来,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层次会进一步提升,建议将原有的铁路场站场地和仓库再扩充,或者分类别新建仓库,提高物流和仓储能力。

三、关于装卸设备的建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高度发展,必然对货物的装卸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在各个铁路场站适当留用原有装卸设备的基础上改建或新建高科技的现代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加快物流速度。

2011年9月14日

第四篇:关于柳河县水土保持的调查报告

关于柳河县水土保持的调查报告

摘要:柳河县地处龙岗山南麓,域内支流众多,沟壑密布。作为一个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县,其已经成为制约柳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深入调查了柳河县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了当前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问题;建议;对策

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区,隶属通化市。全县辖12镇3乡,幅员3,348平方公里,人口36.85万。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东北与辉南县接壤,东与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县、靖宇县相连,北与梅河口市毗邻,南与通化县相依,西与辽宁省清原县、新宾县交界。县城柳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柳河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4条主要河流,总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3348.3平方公里,地表水径流年均总量11.07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49 450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78座,塘坝1444个,自然泡泽109处。

1、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存在的危害

1.1 水土流失现状

柳河县境内山高坡陡,山大沟深,川垣面积占20%,25度以上坡地和山谷面积占80%,由于前几年山地开发植被遭破坏后,生态修复速度慢,极易出现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共有24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9.6%。2008年以来,全县对28条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82.9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237.4平方公里,生态修复545.5平方公里。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54.3%提高到78.6%,土壤侵蚀模数由2978吨/年.平方公里下降到1128吨/年.平方公里,人均基本农田由0.58亩提升到0.89亩,人均产粮由391公斤提高到425公斤,人均经济林果面积由0.1亩提高到0.54亩,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1615元增长到3005元。

1.2 水土流失存在的危害

1.2.1 地力衰退、耕层变薄、土质板结、易旱成灾

据调查,开垦初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6%。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多数侵蚀严重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在仅为2%~3%,一些地块甚至低于2%,与农作物生长所需差距很大。随着土壤侵蚀的加重,土壤板结现象严重,抗旱能力低,同时给抗旱工作亦造成了难度,渗透性不好,保水能力差,使抗旱水利用低,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1.2.2侵蚀沟增多,蚕食耕地

由于此地土壤抗蚀性弱,且降雨量一般比较集中,每逢降雨,坡面降雨来不及下渗,大多形成地表径流而注入沟内,产生较大洪水,引起沟壑发育,侵蚀沟纵横交错,遍布全流域,把梁峁地切割得支离破碎,不断吞没良田,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恶化,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1.2.3冲毁水利保护设施

每年的7-9月,由于暴雨集中而形成较大的洪水,洪峰会携带大量泥沙,淤积水库,使河床抬高。并最终导致水利工程效益低下,沟道过流能力降低,桥梁冲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

1.2.4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的加剧,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加重了自然灾害,并导致恶性循环。当前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因素使得水土流失治理十分困难。

柳河县的气候及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柳河是个灾害频发的地区,因为地处干温带季风气候区,本来土壤结构和覆盖植被就比较脆弱,抵御水土流失的能力就比较差,而县内降水却多集中在汛期,并以暴雨洪水的形式出现,这就给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柳河县洪灾频繁发生,造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加大,若处理不好不但治理工作难以推进,而且前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很可能功亏一篑。所以,县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加大。

2.2 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

调查显示,全县约有80%的耕地和70%的人口处在水土流失区,而这些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耕地面积很少,群众不得不通过开山种地以图广种薄收来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但是种方式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的速度,使得当地水土流失情况更为严重。另外,随着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县人口每年都在增加,农业、工业以及生活需水量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加之对域内有限水资源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使得生态环境用水进一步被缩减,相关区域的水土保持更加困难。此外,有些地方对治理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盗伐滥伐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县由于大规模开发资源以及道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破坏了大量的地貌和植被,也不断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2.3 投入资金不足,落实欠佳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而人们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不够重视,水土流失投入不足,落实情况欠佳。由于柳河县水土流失治理区的经济发展一般比较滞后,上述解决方案运作起来一方面数额有限,一方面操作困难,致使治理工程总体建设标准偏低、规模偏小、综合配套差、建设速度慢,治理建设效果不够理想。改善水土保持的建议和对策

3.1 要转变人民群众对于治理水土流失的观念

3.1.1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水土保持工作的出发点是通过科学的规划,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实践,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着眼点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3.1.2 加强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土保持的国策意识

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治理的紧迫感,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速度。水土保持是一项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环境治理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必须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继续加大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使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在全民中深深扎根,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水土保持、重视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其次,应该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强化群众对于水土保持地位、作用、防治的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好现有植被,并进一步扩大植被覆盖率,从根本上避免水土流失。重点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3.2 使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科学化

3.2.1 明确水土保持内容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3.2.1.1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3.2.1.2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参考文献:

[1]聂碧娟,林敬兰,赵会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 [2]《柳河日志》

百度文库 [3]《水土流失》

百度文库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百度文库

柳河县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调查人:靳春雨 学号:2104051960 专业:10中文教育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发改农经〔2011〕170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补助地方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2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第三条 水土保持工程根据经批准的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强化管护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实施。

第四条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共同承担。各地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第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对中央补助地方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的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行中央切块下达投资规模计划、地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管理办法,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衔接平衡、项目审批、投资计划审核下达和建设管理综合监督等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审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具体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有关流域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前期工作文件组织实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主要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下同)前期工作一般分为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两个阶段,实施方案由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而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其中,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分为规划、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单坝工程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明确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内容。各地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总体任务和要求,组织编制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重点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布局和措施等。并按规定报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备。

根据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可组织编制水土保持专项工程建设规划或总体方案。

第九条 各地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或总体方案,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的有关要求,按项目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或按坝系编制淤地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单坝工程初步设计。

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

第十条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和淤地坝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水土流失严重,亟待进行治理;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技术力量有保证;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投劳有保障。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重点安排人地矛盾突出、坡度5~15度(东北黑土区3~10度)尚在耕种的缓坡耕地,严禁在退耕还林(草)地块实施坡改梯和陡坡开荒;淤地坝工程建设要合理布局,小流域治理程度低于30%且近期未纳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原则上不得在沟道安排淤地坝建设,新建大型淤地坝库容应控制在100万立方米以内并确保下游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安全。

第十一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经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具体审批权限和程序由各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其中,对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其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单坝工程初步设计由省级水利部门商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建设涉及占地和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由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审批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有关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审核审批机关报送项目实施方案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按规定附送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出具的群众投劳承诺,以及落实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的文件。

第十三条 为促进落实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各地可按规定在水土保持工程省级建设投资中提取不超过工程总投资2%的项目管理经费,用于审查论证、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检查评估、竣工验收等前期工作和管理支出,不足部分由各地另行安排。

第三章 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根据规划的建设任务、各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和申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地方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资金申请报告,下同)。

第十五条 各地应积极引入竞争立项、公开评选等方式遴选项目,列入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的项目,应完成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审查,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对各省(区、市)提出的建议计划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后,分省(区、市)切块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规模计划。

中央投资规模计划下达后,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按要求及时会同省级水利部门分解落实具体投资计划,并将计划下达文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及相关流域机构审核备案。省有分解投资计划应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总投资、投资、资金来源及工作要求等事项,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出资及其他资金来源责任,并确保纳入计划的项目已按规定履行完成各项建设管理程序。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将中央投资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的权限原则上不得下放。在中央下达建设总任务和补助投资总规模内,各具体项目的政府投资补助额度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计划按项目申报和下达。

第十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为定额补助性质,由地方按规定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第十八条 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补助投资优先安排地方投资落实、建后管护到位、群众积极性高、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的项目,并根据相关检查和考核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第十九条 水土保持工程中央投资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再调整。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作出调整决定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备案,重大调整需要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审核同意。

第二十条 水土保持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使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推广实行资金使用县级报账制,项目开工建设后,可向承建单位拨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其余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和验收合格后分期拨付。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二十一条 根据水土保持项目特点,水土保持工程可直接组织受益群众或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要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实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水土保持工程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属于以工代赈性质的部分,经批准可不进行施工招标;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经批准可进行邀请招标。

第二十二条 工程建设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推行受益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群众投劳承诺制、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和工程建设公示制。

鼓励采取受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模式,投资、任务、责任全部到村,由村民民主产生项目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组织村民自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公示制和报账制。

对受益群众直接实施的项目,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着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第二十四条 各省级水利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益监测。具体监测工作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成果应及时报送有关水利、发展改革部门。

第二十五条 各级水利部门和有关项目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档案管理,按规定收集整理和归档保存从项目前期、施工组织、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等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相关文件资料。

第二十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七条 淤地坝防汛工作参照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的程度和要求,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安全运行。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要逐坝落实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并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应于每年7月和下年1月分两次将本地区上半年和上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有关司,并抄送相关流域机构。报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工程进度、投资完成、建设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五章 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全面负责对本省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督检查,检查任务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1次。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前期工作、投资落实、建设管理、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运行管护情况等。

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项目所在地流域机构负责督导、抽查的相关具体工作。检查结果将适时进行通报,并作为中央补助投资安排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条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完成后,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组织竣工验收。验收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并进行核验。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由省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并将结果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备核。其中,淤地坝工程竣工验收包括单坝验收和坝系工程整体验收两个环节,坝系工程整体验收应在坝系内所有单坝完成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各地的具体验收管理办法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水利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各省(区、市)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组织随机对验收结果进行抽查和考核评估。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解释。

第三十三条 地方自行安排投资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可参照本办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68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前期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514号)同时废止

二0一一年七月

下载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水土保持场站建设与改革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省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改革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江西省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改革情况的调查及思考江西省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改革情况的调查及思考摘要:多年来,全省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把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畜......

    公交场站建设新思路(5篇)

    编者:近几年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在市、区两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得到了持续、良好的发展,但公交场站建设薄弱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得解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公交......

    公证改革与发展调查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证制度,产生的时间较短,发展很慢,不完善之处很多,公证界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公证改革的探讨,改革了十多年,但收效甚微,几乎仍是原地不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

    水土保持建设总结剖析

    马田小学改扩建工程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总结报告 深圳市光明新区建筑工务和土地开发中心 二0 一五年十一月 一、前言环境保护是保证社会生态平衡、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搞好......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与规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结合水土保持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预......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办水保[2003]168号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颁布日期:2004.02.10 实施日期:2004.02.10 第一条 为加强与规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

    江西省泰和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汇报20110515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努力构建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泰和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汇报 泰和县农业局 泰和县位于吉泰盆地中部,素有‚井冈门户‛之称。辖24个乡......

    江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江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赣财农【2009】24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