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芜湖市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推进城市化是新形势下扩大有效需求、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任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崛起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芜湖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大力引进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全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提高芜湖在皖江发展轴的首位度,努力建设产业高端、设施完善、生态和谐、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2、主要目标
到201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实有人口超过170万人,各县城实有人口超过15万人,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空间形态更加优化,中心城区“东扩、南进、中提升”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县县城产业集聚度和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心镇合理发展,基本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副中心、若干重点中心镇”的现代城镇体系。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文明状况极大改观。
城市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GDP超过2400亿元,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支柱产业创新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国内外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宁汉间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创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辐射力更加强劲。芜马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等的合作不断深化,立足皖江、面向长三角、带动周边、辐射省外,在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到2020年,全市GDP超过6000亿元,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化水平超过80%。
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安居乐业的市民,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致力建设宜居城市。
坚持产业支撑。把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重点,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带动,致力建设宜业城市。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发展低碳经济等价值导向,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致力建设生态城市。
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土地、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深化改革,引进增量、激活存量、做大总量,致力建设开放城市。
坚持创新推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全方位推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综合创新,让一切发展的动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致力建设创新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确权为保障,把加快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人口转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致力建设和谐城市。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导,形成有利于城市化的空间布局
4、完善规划体系。以远景目标500万人口规划、设计、建设城市。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出台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善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四规合一”,形成全面覆盖、科学引导的城乡规划体系。
5、明确功能定位。坚持市域一体、统筹兼顾、组团发展。中心城区以中江大道为枢纽形成城中、城北、城南、城东、三山五大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三个副中心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重要航道形成湾沚、繁阳、籍山三大组团,湾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繁阳组团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籍山组团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和绿色环保产业,分别建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城市未来新城区。
6、促进区域规划联动。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平台,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主动与周边城市进行规划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坚持区域间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芜马同城化发展;通过芜湖长江大桥及规划中的过江通道实现对接江北路网,推动皖江两岸联动发展。
7、提升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加强规划基础研究,创新规划理念,放开设计市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规划、评估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等制度体系,提高规划整体水平。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规划验收,实现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督,坚决整治和纠正违规违法建设行为。
(二)壮大经济总量,形成推动城市化的强大动力
8、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加快培育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专业大市场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就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市人口结构优化,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9、打造产业集聚区。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纽带,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合理布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集中区,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规划建设,推进芜湖高新区、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坚持园区产业与服务设施共同规划、同步建设,使各类园区既是经济增长的主阵地,又是科学发展的美丽新城。
10、实施创业富民。着力打造皖江区域政策最优、活力最强的创业环境,加大对高校毕业生、企业科研人员、下岗人员、农村种植专业户、新成长劳动力等各类创业主体扶持力度,加快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创业街等载体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超常发展,以创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三)完善基础设施,形成支撑城市化的坚实平台
11、构建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重点打造以高等级航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为主的对外快速客货运通道,建设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直达南京禄口机场高速、芜雁高速、铜南宣高速、徐黄高速、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设,逐步形成以芜湖为中心的区域高速
公路网;以高速铁路、铁路既有线路扩能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铁路“四快四扩一加强”工程,推动铜南宣铁路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铁路网,巩固和提升芜湖在全国的铁路枢纽地位;开工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加快推进芜申运河建设及漳河、青弋江、荆山河航道整治,加快重要港口和专业码头建设,逐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网络。
大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拉开城市框架,打通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瓶颈路口路段,加快区域道路微循环系统改造建设,不断优化城区道路网络结构。制定重要路段和重要路口立体交通建设计划,加快建成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研究、规划城市轻轨等快速公交系统和智能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线网和车型结构,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便市民出行。
12、完善公用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成以全面实现电气化和普及民用燃气为核心的现代化能源供给网络。推动城市供水体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改造建设城市污水管网,提高城市截污能力,主城区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制度,加快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监管,保持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大于95%。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数字芜湖”。
13、整治生态环境。依托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着力打造具有滨江山水园林城市风格和徽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继续推进保兴垾综合治理,建设龙窝湖、黑沙湖、大阳垾湿地公园,完成环赭山、神山公园、中央公园、汀棠公园、体育生态公园、扁担河、凤鸣湖、南塘湖等景观改造工程,建设若干城区大型生态林地。将芜申运河、青弋江、漳河航运功能与环境景观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和强化运输、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商贸、居住等功能,使河道两岸成为绿色生态带和黄金景观带。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
(四)发展社会事业,形成匹配城市化的公共服务
14、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下放市级管理权限,探索将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向镇级延伸。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制止“三乱”行为,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完善投资环境评议制和经济环境投诉制,着力营造商务成本较低、办事规范高效、服务成龙配套的投资环境。推进司法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彰显公平正义。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着力建设“信用芜湖”。
1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特殊教育,推行社区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努力构建社会化开放性终身教育体系。合理规划职教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成安徽(芜湖)职业教育基地。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到2015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打造皖江地区高等教育中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落实民办教育各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城乡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16、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争取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影响较大、专业优势明显的医疗集团,打造皖南医疗中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统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认真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
17、提升文化品位。推行“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努力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风景名胜、历
史遗址、名镇名街名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完成芜湖古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积极活跃市民文化生活,鼓励和引导群众创办各类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扎实创建文化示范街道(社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演艺演出、影视传媒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培育实力较为雄厚、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城市软实力。
18、引进和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社会工作者等五类人才队伍。围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1111”(10个行业带头人、1000万元项目资金、1000平方米用房、1000万元担保资金)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制定实施“千名产业振兴人才计划”,培育形成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五)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促进城市化的体制机制
19、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土地整治为主抓手,以确权为保障,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重点,以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为核心,整合涉农资金,突出抓好中心村、大村庄集中连片建设及村庄土地整村整治推进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置换4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双置换”工作,鼓励在城镇有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20、改革人口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和“一证通”制度,实行城市人口以户籍人口管理为主向以实有人口管理为主转变,落实居住人口同城同待遇。进一步改革和理顺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城市落户条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芜湖安家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变成城市居民。
(六)切实改善民生,形成共享城市化的和谐局面
21、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规划和开发,加大就业援助力度,解决被征地“4050”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等群体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平等充分就业。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时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户口迁入芜湖的外来人口,都可以参加城市居民保险。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合理安置农转居人员。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援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
22、强化住房保障。编制2010-2015年住房建设规划,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全面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7平方米。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营销策划,推介城市优势,扩大城市知名度。加大拆迁安置房、廉租房、蓝领公寓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确保到2015年完成廉租住房建设129万平方米、配建廉租公寓10万平方米,力争5年内基本解决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和初始就业者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积极开展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为外来人才和创业者提供住房保障。
23、抓好城市建设改造。大手笔建设城东新区,争取2年打好基础、3年初见成效、5年建成为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区。沿长江南路、中江大道南段加快城南片、临港片建设,打造山水秀美的城市新亮点。加大旧城改造力度,3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着力打造环境优越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七)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合力
24、改进城市管理。按照“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公共设施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决策协调、信息协作、社会参与、考核监督等城市管理统筹运作机制。加大市容、环卫、市政、绿化、河道养护等行业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向市场。建立预防查处违法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执行城市违法建设“零补偿”政策。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加强技防设施、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感逐年提高、满意率达90%以上,打造“平安芜湖”。
25、建设新型社区。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加大居务公开力度,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行社区专职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形成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居民家园。
26、创建文明城市。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卫生防病能力和健康水平,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确保公共文明指数考核达标,争取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三、保障措施
27、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城市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县区政府要根据本区域实际,研究制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城市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关决策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
28、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强化对芜湖城市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增进全市上下对新型城市化的共识,营造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浓厚氛围。
29、强化考核奖惩。建立能够反映芜湖城市化实际水平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县区政府要把管辖区域的城市化工作列入任期重要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跟踪考核,严格奖惩。
第二篇:浅谈加快城市化进程
浅谈加快城市化进程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中原城市群的过程中,尽管大中小城市情况不同,但都要大胆创新,注重总结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自觉摒弃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决不能再走老路。要用改革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走出一条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律的路子。
(一)城市规划要有全局和长远眼光。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总纲和龙头。我们搞城市建设,都有一个体会,就是不怕老建筑破旧,就怕新建筑落后,看着难受,弃之可惜,规划不好造成的问题留给当代和后人的遗憾是很难弥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规划问题。要坚持谋长远、高起点的规划和建设城市,比如大城市就应更好地体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能把发展的眼光还停留在传统产业的层次上。基础设施、城市建筑都要体现这一精神。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要同城市建设一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发展。在规划中要注意借鉴运用中外先进的手法和理念,充分展现各类城市的特色和风格,提高城市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超前性、科学性、新颖性,努力实现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与统一。要突破自我规划、低水平建设的局限,有的规划课题可以向全国甚至世界招标,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科学论证。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规划一旦制定,就必须把其纳入法制化轨道,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城市管理要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有现代化的管理,才有现代化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比建设更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建设落后,管理更落后。政府要强化城市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广泛吸纳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积极利用一切现代化管理手段,尤其是要加速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网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信息网建设。有条件的城市,要尽快启动数字城
市和数字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城市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城市管理要突出一个“严”字,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奖惩措施,完善管理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本身不仅具有价值,而且经营得好还可以增值。我们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走“经营城市”新路子。这既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措施,更是不断推动城市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重要途径。一是政府要对拟开发建设的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经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也能够筹集一笔巨大的建设资金,为城市发展备足后劲。对已经占用的建设用地要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效益。二是政府要统一经营城市地下公用设施,从根本上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因多头建设多头经营而出现的“开膛破肚”现象。统一建设地下公用设施要有长远眼光、创新思维,确保能够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落后,并实行统一管理,有偿服务,不断满足各类城市建设管理者的有效需求。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我们应大胆借鉴,积极探索。三是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资本经营。比如运用好市场经营权、城市公共广告空间使用权、城市各种设施及地名冠名权。再如对繁华地段的工业企业实行“退二进三”的产业置换,对住房、医疗、学校、供水、燃气、电力、热力等基础性建设实行灵活的投融资政策,扩大直接融资,等等。四是积极推行特许权经营,实行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方式,引进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五是采取路房结合等方式,广泛动员民间零星资金投资市场建设和小区改造。还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农进镇进城,使农民成为城镇建设的投资者。六是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市场规律,合理调整价格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到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革除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已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利于人才和各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改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1998年出台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的户籍限制。大中城市应加快改革力度,允许在城市投资、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直接落户,鼓励“投资移民”;着眼于人才引进、人才储备,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逐步取消对高校毕业生的准入限制,鼓励“技术移民”。建立和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为进城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取消针对农民和外来人员的限制性就业政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在一方面城市发展不够,一方面却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诸如资源浪费、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的“城市病”。推进城市化应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合理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引导广大居民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养成奉公守法、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勤劳致富、见义勇为、团结互助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城市建设中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走扩大规模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路子,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注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上马,对新上项目严把审批关,对已造成污染的企业该关停的要坚决关停。加强城市“三废”处理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我省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相对不足,一部分城市还常年受风沙影响,因此绿化城市空间要把植树造林作为主要措施,这样既可以涵养水源,又能够降温除尘。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配置。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活动,使城市的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第三篇: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关于“十二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1、强化规划引导。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组团发展、建立产业带的规划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按规划要求推进城市扩张。组织编制徐州都市区规划、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中心区商圈规划、西部商圈、淮海广场商圈城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生态环保、文物保护、园林景观、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功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心区立体慢性交通系统规划和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规划,坚持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2、扩大主城区规模。
按照主城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徐州新城区建设,把新区建设成为一个以行政办公、总部经济、教育科研、居住为主的综合性新区,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快城乡结合部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上,严格按照主城区标准执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向城乡结合部全面覆盖,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开发高铁客运站周边的建设步伐,严格按照规划,打造成集商贸、居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片区;充分利用九里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完善公共景观基础设施;完善云龙湖景区周边地块的改造,突出湖区自然与人文特色,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思路,加强住房保障,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旧城区改造,重点推进中心商务区、云龙湖周边、故黄河两岸、陇海铁路两侧、二环路两侧、三环路两侧的地块改造。按照“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的思路,统筹考虑居(村)民安置、城市景观、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6-8个重点改造项目,每年安排8-10条街景的立面改造,扎实推进,到2015年使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以及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转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劳动密集型和各种服务型工作岗位给予优先考虑,从事个体生产经营享受下岗职工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多地实现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进行统一管理,使他们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权利。把土地转让、项目建设与工作安置紧密结合起来,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得到实惠,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区道路网络建设,改造淮海路、中山路、建国路、解放路、民主路、复兴路、和平路、二环路、三环路等项目,推进市区道路三年畅通计划,完善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路合理分布的城市道路网,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截污、清淤、活水”的思路,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继续抓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启动主城区截流并网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把防灾减灾与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建设,搞好城区道路绿化。重点实施新城区绿化和云龙湖周边美化绿化亮化等项目。按照“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发展互惠”的原则,统筹徐州城区与铜山新区、贾汪区的协调发展。完善淮海经济区交通体系,打造淮海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推进城市依法管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提高管理效率。实施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限,让办事处和街道社区也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数字化、网格化、下沉式”的城市管理机制。继续推进违法建筑、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城市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继续创新城市经营机制,以市场化的理念,按照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抓好土地规划、整理、储备和经营开发,加强土地资源成片推介,通过策划包装推向市场。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依法收回超期未建的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交等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投入、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城市化动力
1、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发挥产业发展在推进城市化中的动力源作用,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四大千亿元产业”建设,包括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光伏能源产业、食品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整合水、陆、空港口资源,加快实施京沪高铁、徐兰客运专线、徐济高速、宿新高速、湖西航道、亿吨大港、观音机场改扩建等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促发展,以产品树形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打造成“商家必顾之地”。
2、抓住契机,融入“2小时经济圈”。
徐州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融入“2小时经济圈”。首先,抓住京沪高铁建设契机,做好高铁徐州段建设的工作,发挥作为京沪高铁重要交通节点、枢纽城市的作用。其次,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将规划建设徐淮铁路,进而打通徐州—淮安—上海的城际铁路。同时,在公路交通建设上加大力度,围绕构建与长三角间的快速通道,强化高 4 速公路网建设。四是发展航空,徐州观音机场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在已开辟20条国内航线和香港临时包机的基础上将有大发展。五是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把东陇海产业带作为连结沿海、借力沿海的重要平台,主动融入沿海开发,坚持大交通对接大港口,全面优化徐连交通体系。这样,徐州就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
3、壮大以交通为依托的工业与物流经济。
围绕交通做好园区布局与产业集群规划,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东拓展,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鲁尔(低碳)工业园、中能硅业园等建设。围绕构建全国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加大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物流、新城区生活物流、九里综合物流、沿运河港口物流、临空工业园等五大物流基地建设。
4、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依托山水资源,规划建设云龙湖、吕梁山、微山湖、大龙湖等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精品亮点景区,同时超前谋划大型主题娱乐公园、工程机械博览园,建设江苏北部和淮海经济区重要的旅游胜地,提高旅游业收入在服务业中的占比。
5、逐步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发展新型服务业作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的优势,重点推进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广告会展、金融保险等商务服务业,打造区域性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 中心。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动漫创意、软件开发、科技研发等创意和技术服务业,加快徐州软件园、创意68、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三、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1、做好小城镇规划。
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完成各县(市)所辖镇的总体规划,完成汉王镇等30个重点中心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镇区主要街道和重点节点整治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
2、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
依托产业基础和城郊优势,在全市重点中心镇先行启动。按照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原则,市财政对每个重点中心镇投入100万元启动资金,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中心镇。
3、发展壮大小城镇经济。
从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产业支持等方面促进小城镇加快经济发展,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小城镇的三次产业联动,使产业化农业,各种加工型工业,以农家、休闲、度假游为主题的旅游业,以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贸业,以及吸引农民进城的房地产业等,在小城镇逐步发展起来。支持主城区大中型商贸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连锁配 6 送、旧货调剂等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繁荣小城镇市场。积极发展小城镇房地产业,吸引农民和城市居民购房置业。
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县、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预算,统筹安排好小城镇建设项目计划,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资金重点向小城镇倾斜。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
四、强化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
增加财政投入,落实支农投入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三农”建设。要继续落实转移支付政策,争取国家对“三农”的建设投资和国债建设项目,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发放涉农企业贷款和支农小额贷款。扩大在镇网点新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村发展的比例。引导全社会向农村发展多投入,逐步形成以增加投入拉动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2、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工程,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构建农村公路网络。开展农村水源调查,通过扩大城镇中心区供水范围、扩大农村安全水源供水规模和打深水井等方式,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卫生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新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设适合乡村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通、信息通工程建设,缩小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别。
3、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要让农村共享,加快镇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人员、技术、设备上对口支持农村,提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镇卫生院要完成改造,重点镇要拥有规范的二级医院,一般常见病不出镇,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5年基本实现所有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推进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镇建立文体站,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财政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扩大城镇低保范围,把人年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4、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
消除一切不利于农民转产就业的障碍因素,强化农民培训,制定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开展农民大培训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谋生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的户籍政策,降低农民务工落户的门槛。切实保障转产就业农民的权益,明确土地承包政策,对进城务工尚未落城镇户口的农民,原宅基地产权不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调整现行的学籍管理办法,使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规划建设农民工公寓,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生活条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转产就业,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
5、加快城乡产业互动。
按照三次产业联动的要求,引导城市经济向农村和农业领域延伸,对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配套服务型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鼓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把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扶持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小城镇兴办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服装、旅游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传统手工业等产业,带动小城镇和农村运输、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和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要积极参与产业互 动,加速传统城郊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因地制宜发展园林、园艺和花卉种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瓜果、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发展瓜果菜良种繁育、良种猪苗繁育、良种家禽繁育、乳鸽种苗繁育等四大工程,构建苏北地区最大的种苗供应基地,发挥农业在全省的辐射作用。搞好农业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化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成本的原料。完善利益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民”等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基地、农户形成稳定的合同关系和紧密的产权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6、促进城乡文化互动。
探索城乡文化互动的新途径,把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城乡教育互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城市中小学每年安排一批优秀教师轮流下派到镇、村中小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分批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加大城乡教师的交流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拓展人才资源。推进城乡科技互动,强化科技支农服务,在增强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上下功夫,把科技服务与促进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鼓励科技人员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与农民一起,共同开展产业化生产经营,逐步扩大科技在农村的市场需求,使农村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推进城乡文化体育互动,坚持文化下乡,促进文艺演出、图书供应、文体活动全面适应农民的需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拓展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互动,城市公立医院要有组织地开展支农行动,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医生定期到镇、村卫生院、卫生站坐诊,选拔一批农村医务人员到城区公立医院学习,提高医疗水平。把下乡服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推广,促进金融、电信、商贸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下乡活动,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城乡联系,形成各行各业服务农村,开拓市场,又使农村反过来促进城市各行业发展这样一种城乡互动的新局面。
第四篇: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必然途径。自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后,城市化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地处山区的文成来说,推进城市化更是增强经济竞争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赶上平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中心城镇这个重点,切实有效地加快山区城市化建设。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绘制城市发展蓝图。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推进城市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山区城市的规划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平地里做文章。对照城市化的目标要求,结合文成县现有的城镇布局,要坚持做到准确定位、适度超前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构筑“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要拓展作为县域中心城市的县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结合侨乡、旅游服务基地等特点,把县城建设成为“风光秀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浙南“山水乐园”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规划,要善于依托当地优势条件,确立城镇发展的主要格调、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做到融实用、经济、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城市范围内的一些具体规划,政府只能提供几个控制性的指标,具体详规可以由开发商设计,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档次。
二、多元筹措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县、乡两级财力更有限,各级政府可用于城镇建设的专项投入较少,难以支撑较大范围的小城镇建设,是山区城镇建设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设投入将急骤增加。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城市建设市场化步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集体、个人、外资投入等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投融资体制,使城市建设步入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从以下渠道开辟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一是出让项目经营权,实行招商建设。对经营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要采取“借鸡生蛋”、“借船渡河”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集体、个人外资参与小城镇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辟新的筹资渠道。二是是以地生财,增加城建自有资金来源。政府要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征地,分期入市,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路,动员城镇群众支持、参与城市建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合法的途径,向群众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同时,山区城市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依托,确保建设资金来源,达到永续发展。
三、加大改革力度,创造城市建设良好环境。
城市化建设涉及到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山区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城镇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因此,只有加快城镇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城市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山区城市化建设才能加快发展。一是要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镇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是致约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文成县现有33个乡镇、550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城镇的平均人口仅一万人。城镇规模偏小,所有小城镇齐头并进,人、财、物难以聚集。所以,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逐步撤乡并镇、撤村并组,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保证城市的建设规模,增强其辐射力。二是要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的集聚是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打破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或经营场地,并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城镇申请落户,办理城镇居民户口,鼓励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积极吸引高素质的外地人口,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力。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入城镇居住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工作,推社会化服务,加强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建设,逐步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四是要深化城镇建设方式的改革。要处理好城镇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由里向外逐步推进,有计划的拓展,集中力量建一片、成一片,投入使用一片。要逐步控制城镇通天房的建设方式,全面推广公寓式建房,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四、注重建管结合,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城镇管理应贯穿于城市化发展的全过程。一要理顺城管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当前城镇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协调好部门和地方利益,改变“有利争着管,没利无人管”的状况,建立乡镇城管中队,明确管理职能,真正形成人人都服务于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镇容环境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物业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美化绿化等管理办法,制定具有约束力的乡规民约,强化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法律意识;要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单位、文明庭院、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增强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起现代化观念,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对城镇中普遍存在的乱搭、乱建、乱占行为,要依法予以拆除清理。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城镇管理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吸引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到小城镇管理队伍中来,逐步充实提高城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更好地投身到城市化建设中去。
第五篇:浅谈城市化进程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所谓城市化便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经济集中发展的过程。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并不一定是一直向前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这一话题,做浅显的讨论。
【关键字】含义、衡量指标、过度城市化、快速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城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是多元化的。而城乡关系的转型,则表明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和相关因素
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一、城市化指标
a)人口指标
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这
些变化又是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诱因。因为城市生活水平高于农村,于是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排挤出了农业生产领域,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得不去非农业领域特别是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b)城市化的量
i.城市化的“量”,是城市化发展的数量方面,如城镇的数量、城
镇的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人均GDP,可以用多种指标
来衡量,区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一个最常用的指标。
c)城市化的“质”
i.从区域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速度同步。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素质的高低、城
市景观是否丰富而协调、城市文化是否多样、城市环境是否优美、社会治安如何、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观和地段是否得到有效
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二、过度城市化
(一)人口快速增长、无序流动并缺乏管理
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
而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也表现了管理的欠缺。
(二)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城市无限扩张。
现在有一股风,一说加速城市化,就是加快城镇建设与扩张。城市无限扩大,小城市要迅速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加速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尽快成为特大城市,甚至国际城市。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
(三)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城市化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会越多。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即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使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甚至破坏这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给城市化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如城市贫困化,失业率提高,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人们的精神压力问题。
三、我国城市化的新变化
a)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目前
我国城市化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b)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c)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
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
城市化是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同时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意识和生活模式的重大转变的文明过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考虑其发展速度,也要注意在加速过程中保证其他各个方面能跟上城市化进程。避免导致因为只考虑发展速度,而使质量上发生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