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

时间:2019-05-13 11:5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

第一篇: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

霍山县2012年社区卫生人员

服务能力建设培训实施细则

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卫生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强化全科医学理念,转变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卫生体系的系统化、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依据《霍山县2012年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全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培训,现制定培训实施细则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建设培训项目领导,经中心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及师资培训专家组。组成人员如下:

师资培训专家组,组成人员如下:

陈金琼霍山县卫生局副局长

倪昌龙霍山县卫生局公共卫生股股长

苏俊霍山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谢家骏霍山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杨承武霍山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张霞霍山县妇幼保健站副站长

叶昌福霍山县中医院放射科主任

朱存华霍山县医院护理部主任

怀忠霍山县疾控中心

师资培训专家组负责学员的培训及实习指导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陈正学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 吴长青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月勇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贵经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叶葵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主席

成员: 郭文涛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万利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

杨伟防保站站长

汪小平院感办主任

王云护理部主任

朱景柏门诊部主任

杜向明内科主任

程希艳功能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社区中心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月勇兼任,成员由王芳、王耀、刘罡、叶曼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培训目的通过对全县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使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全科医学理念的团队服务形式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达到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而提高全县

社区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培训对象

文峰社区卫生中心和四个社区服务站在岗职工(含聘用人员),和具有相应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4人名单见附表)

四、培训地点

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楼会议室、中心辖内的服务站、县疾控中心、上级医院及社区中心培训基地等。

五、培训时间

按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年度下发的年度计划,在县卫生局指导和缓解工学矛盾的前提下,按组织报名表分阶段分批组织实施。

六、培训内容和学时安排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培训(由六安市卫生局组织实施)。时间:按文件规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服务组织实施(40学时,5天)。主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财务、人力资源、绩效、信息管理和典型的相关案例。

(二)社区全科医生、预防保健人员及注册护士培训。

时间:社区医生和预防保健人员培训时间为240学时30天(2012年11月7日——12年12月6日);注册护士为200学时25天(2012年11月7日——12年12月1日);主要内容:培训“10+1”的内容,即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念。

1、基础知识。包括新医改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解读、全科医

学理念和发展历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念、国家基本公共服

务规范设计思路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述。

2、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10类服务内容。

3、服务能力。包括接诊学、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

能力、医务人员礼仪培训。培训大纲参见卫生部妇社司《社区

卫生人员能力建设项目指导方案》。

4、社区实践。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运用。

(三)七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放射)培训。

时间:2012年11月7日——2012年12月1日(240学时)。主要内容:以包括影像诊断和技术与操作两大项培训内容。X线与X线成像的基本理伦知识,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X线防护的方法与操作;胸腹部、骨关节常规X线投照的方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规X线诊断报告的书写;技能操作和读片与诊断训练。

七、培训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心将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培训领导

小组,社区中心办公室负责培训的具体实施并细化培训方案。

同时将培训工作纳入社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中,在安排好各培

训单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确保完成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

(二)突出团队培训特色。以医生、防保人员和护士组成的全科

团队形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促

进沟通与合作,并强化七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基层与上级医院相结合,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社区服

务能力。

(三)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讨论、现场参观、小组讨论、临床实践等多种形式达

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

(四)分期分批培训。根据上报的参训人员的专业和从业资格,组织本单位符合省文件中师资条件的优秀医护人员或聘请上

级单位资深专家授课,确保培训人员学有所得,从而促进服务

能力的提升。

(五)严格培训考核。培训前后要对学员进行技能摸底检测,依

据培训前能力展开有目的的培训,按省市下发的考核标准,开

展培训效果评估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

八、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实践基地建设

根据市局卫秘[2012]60号文件规定,我社区中心被定为霍山县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项目的基地,为落实好上级要求和完成社区培训任务,并在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成绩上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各项服务功能,采用全科医学理念,运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提供规范、综合、连续的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在六楼会议室开通网络,配置白板、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订购全科和家庭医学杂志,并收集各种参考书。

(三)聘请县级医院专家和本中心的科室负责人、优秀的医务技术人员为带教老师,搞好教学和实践工作。(名单见附表)

(四)设置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实践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并及时有效地开展培训质量监控。

(五)规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实践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卫技人员学习培训,更新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做好各项教学和实习记录。

(六)结合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上级医院和保健站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七)在培训实践工作中,定期召开培训教学工作会议和学员座谈会,及时研究和解决培训学员反映的教学和实践问题,不断提高培训质、实践质量。

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O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

深入开展的助推器

长沙市岳麓区卫生局 李颖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经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家新医改方案和国务院的配套方案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入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全民医保、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截止到2008年底统计全国机构总数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数量持续增加,覆盖全国 752个城市,97.8%的市辖区,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技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但是,随着医改的深入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是医改四大核心内容的交汇点,如何科学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具体工作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信息化将是头等重要管理措施,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是社区卫生服务科学运行的助推器。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死档问题,各项服务记录不能即时录入居民健康档案。通常是一段时间后集中录入,导致健康档案仍成为死档,仅能反应历史时间点的情况,不能反应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全人群、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式连续服务。

在建档过程中,对档案的作用认识不够,出现建档不规范现象。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仍然以临床医疗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缺乏科学管理手段,服务质量存在缺陷,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没有科学有效地利用健康档案,很多信息无法体现作用,还不能科学反映居民健康水平,更无法看到工作效果,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效果。

信息共享虽已经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还没有具体实施,有的也只是小范围或本区域、本系统部分信息共享。

二、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在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健康体检管理以及其他全行业服务信息实施共享对信息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3月新医改方案配套文件、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大实施方案(2009-2011年)》第十三条中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按照以上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今年开始要对服务范围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以及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慢性病人管理。按照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健康服务信息档案,实施规范管理。

2009年长沙市统一将妇幼保健服务项目下沉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按照卫生部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婴幼儿系统管理和孕产妇系统管理。

在省内即将进行的综合医改试点中,部分政策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快速深入发展,如将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纳入医保补助范围,门诊补助政策可有效引导参保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也是促进社区首诊制度建立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就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服务信息必须与医保联网并实施结算。

没有信息化管理手段,很多的工作将无法开展,绩效考核难以实现。信息化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科学管理的的必要措施。

三、信息管理的作用及步骤: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作用和工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信息管理的基础。

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目 前健康状况及家族病史信息、个人膳食及工作、休息、体力活动信息等。个人健康的发展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必须实现连续观察,这种变化的趋势就是进行有效健康评价的依据。

第二:健康状况评价和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信息评价与分析。

专门的健康信息系统在分析相关个人健康信息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健康及疾病危险性的评价报告。帮助获得健康危险因素和患某些疾病的危险性,掌握其健康趋势和健康改善目标,确定自己的健康计划,达到预防和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第三: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即解决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居民知道自己的健康发展趋势,同时获得自己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需要进行健康改善的目标,在计算机管理平台的服务下,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跟踪、有指导服务地进行个人健康的改善和促进。

四、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1、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建立信息化基础资料 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九类;2009年湖南省公布了十四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8年长沙市提出了十五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前重点建立好以下几方面信息: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预防接种; 传染病防治; 儿童保健; 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 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2、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医改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到30%。城市地区达到50%。

定义: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

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其他卫生服务记录

(1)、健康体检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通过健康体检,不断完善服务,充实健康档案。要将当前开展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老年人健康体检以及慢病管理的资料及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将这部分重点人群的档案死档变为活档。

(2)、日常门诊医疗服务实时记录,纳入健康档案。对前来就医的常驻居民,及时检查建档状况,对已建档的,即时将此次就诊情况录入到健康档案中。还没有建立健康档案的,立即建立——按需建档,之后将就诊情况录入到档案当中,充实完善健康档案。

(3)、在机构享受计划免疫的儿童和其他注射疫苗的人 群,即时建立健康档案。打预防针的儿童可以与体检结合起来建档或充实档案。

(4)、注重建档工作技巧和方法 自愿与引导建档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建档,卫生服务每个环节都是建档的机会;

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逐步覆盖全体居民;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建档。

3、建立起长期的信息服务、指导、观察、评估制度。与门诊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密切结合,各类信息即时记录,并将健康指导内容和执行情况纳入健康档案。特别是慢病管理,拓展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将对慢病患者服务内容全面记录下来,针对用药、康复和生活指导、遵医嘱情况和效果评估等,建立相应信息使用制度,作为评价居民健康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和工作效果评价。

4、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不仅仅在卫生局对各个机构,机构要建立对科室、对个人的考核机制。最科学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计算机。

5、逐步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信息化是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保政策进一步下沉,信息共享是为期不远的工作目标。

6、处理好几个关系。

(1)、现有工作与以往工作的关系

过去建立了大量的档案,大部分是死档,甚至还有假档。对死档可以留作建档的信息源,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对基础资料加以充实和完善;甄别出的假档及时剔除。

(2)、纸制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关系

在当前信息化初期,应保留两种形式的健康档案。人工方式建立档案,录入计算机变成电子档案,之后定期将更新的电子档案内容打印保存到居民个人(家庭)健康档案中。当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所有信息直接计算机录入成为电子档案,且电子档案有安全保管措施时,纸质档案是否还要再做打算。但是如果居民索要纸制资料必须随时可以提供。

(3)、基础档案和延伸服务信息的关系

按照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无法做到大部分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服务,故会有部分居民档案只有基本信息,只有少部分在机构享受服务的延伸信息,也就是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死档问题,不必害怕,按照上面所提逐步完善是允许的。

信息化是实现社区卫生科学管理的重要媒介。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双向动力作用,建立一个集约化、科学化的社区卫生工作模式。我区在望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 过信息化手段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积分量效考核试点工作,取得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协同发展的初步成效,建立了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初步实现了以信息化措施科学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初衷,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们坚信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最终能使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第三篇:服务能力建设

对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的探讨

乌苏市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确定为会议的主题,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乌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乌苏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急需抓好的重点工作。“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乌苏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欠缺的表现及成因 乌苏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欠缺的表现:

一是服务意识缺乏。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有的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有些党员干部面对涉及百姓利益的问题,处理起来不认真;个别部门衙门作风未改,办事效率低下。

二是服务确失。部分党员干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工作方法,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群众服务;有的部门一味强调办事条件,不能主动、创造条件为企业、群众服务;有的部门和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存在以部门利益为重的现象。

三是服务能力不高。首先缺乏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部分党员干部对当前群众内部矛盾不熟悉,在工作中不敢碰硬,回避、上交矛盾。其次缺乏创新精神。部分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凭经验办事,出现能力与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奉行“本本主义”,不重实际;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奉行“拿来主义”,习惯于照搬照套。再次是经济口部分干部“所学非用”或“学非所用”的比例较大,专业知识欠缺。

党员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够、掌握知识不够全面。个别中年干部出现老知识不管用,新知识不会用的现象。目前多数青年干部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但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机关工作,社会实践不多,缺少科学管理办法。

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观点、信仰及价值取向,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讲“实惠”,在某些干部头脑中占了上风。

三是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多项有关基层干部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干部的管理上,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个别干部在工作上急功近利,为了出政绩,不惜虚报浮夸,损害群众利益。

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不够完善,客观上也诱发了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致使一些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强,有的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是政府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乡镇和街道社区承担了很多的职能。但当前乡镇和街道社区人员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与他承担的职能不相匹配。每个干部都分管几项工作,疲于应对、分身乏术,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放在扎扎实实的做实事上。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

中央下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服务意识。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其实质上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问题。党员干部的信念如何,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能否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能否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必须做到使党员干部的思想真正解放,提升服务能力。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没有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就没有服务能力的提升,更难有改革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市党员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传统思维、常规动作,对新事物反应迟、接受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和自己比、和过去比等现象。而这些又都造成了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进一步理清思路,积极尝试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三是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习是党员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稳定工作任务,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增强“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营造浓厚的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要真正把坚持勤奋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增强素质、提升能力。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制度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是把党员干部服务工作“软”件做“硬”、“虚”事干“实”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个层面上都不缺乏制度,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要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

一是结合实际建设制度。要建立和优化完善服务机制,结合党员干部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绩效 问责、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运用组织措施、纪律追究等手段,下大力气突破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目标不明、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实等问题,以严明的制度规范杜绝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是强化管理抓好落实。强化管理,抓好制度落实和工作落实是实现优质高效服务的关键环节。抓落实的重要方法是抓实事、抓关键、抓重点。抓实事,就是全面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推动乌苏快速发展

和长治久安的工作部署,吃透精神、凝神聚力,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动态跟踪、狠抓落实。抓关键,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各部门、各岗位事关长远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全局性、深层次问题,抓住关键、科学论证,解放思想求突破,千方百计解难题。抓重点,就是要对各项工作分类排队,在千头万绪中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三是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绩效考核是推进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确保服务能力建设不走过场,必须严把考核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把考核重点放在党员干部抓落实、办实事的工作实绩上,提拔、重用、奖励那些有干劲、有才能、干实事、有成效的人,查处个别极端不负责任、空谈误事的严重官僚主义者。其次要出台实施细则,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考核、干部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实施对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要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属于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因此,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要有利于党员干部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类基层党组织都要围绕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积极开展活动。

一是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要以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为原则,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为目标。

二是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要围绕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从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要结合开

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从活动载体上进行创新;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从工作和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

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首先要突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其次,要开展好党员集中性教育活动,落实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再次要加强党员管理和服务,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机制。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版)

附件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

一、适用范围 (一)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本标准共设置4章90条,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评价的依据。

二、标准分类 (一)基本条款。将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列为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推荐条款。在基本条款基础上,针对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推荐条款,以“★”标注。

三、条款分布 章 节 基本条款 推荐条款★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10 1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6 5 第三章 业务管理 32 2 第四章 综合管理 12 2 合 计 80 10 四、能力结果表达方式(一)结果采用A、B、C、D四档表达方式。

A档:代表“优秀” B档:代表“良好” C档:代表“合格” D档:代表“不合格”(二)评判原则。凡是达到B档“良好”者,必须先达到C档“合格”要求;

凡是达到A档“优秀”者,必须先达到B档“良好”要求。

(三)能力标准的性质结果。

档次 项目 A B C D 结果表述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情况表述 有持续改进 或成效良好 有监管 有结果 有制度 能有效执行 有制度或规章,但未执行 五、能力结果 类别 基本条款(80条)推荐条款(10条)C档 B档 A档 C档 B档 A档 达到 推荐标准 100% ≥60% ≥30% ≥90% ≥60% ≥30% 达到 基本标准 ≥95% ≥50% ≥20% / / / 前置条件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机构名称 执业注册第一名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格式为: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符 合 □ 不符合 □ 医疗安全 评价前一年及当年未发生过经鉴定定性为二级及以上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符 合 □ 不符合 □ 机构管理 无对外出租、承包内部科室等行为。

符 合 □ 不符合 □ 目 录 第一章 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 1 1.1功能任务 1 1.1.1基本功能 1 1.1.2主要任务 1 1.2科室设置 1 1.2.1临床科室 1 1.2.2医技及其他科室 2 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 2 1.2.4职能科室 2 1.3设施设备 2 1.3.1建筑面积 2 1.3.2床位设置 ★ 2 1.3.3设备配置 3 1.3.4公共设施 3 1.4人员配备 3 1.4.1人员配备 3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4 2.1服务方式 4 2.1.1门急诊服务 4 2.1.2住院服务 ★ 4 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5 2.1.4转诊服务 5 2.1.5远程医疗服务 ★ 5 2.1.6出诊服务 ★ 6 2.2服务内容和水平6 2.2.1医疗服务 6 2.2.1.1病种(见附件)6 2.2.1.2急诊急救服务 6 2.2.1.3全科医疗服务 7 2.2.1.4中医医疗服务 7 2.2.1.5口腔医疗服务 ★ 7 2.2.1.6康复医疗服务 ★ 8 2.2.2检验检查服务 8 2.2.2.1检验项目 8 2.2.2.2检查项目 9 2.2.3公共卫生服务 9 2.2.3.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9 2.2.3.2健康教育 9 2.2.3.3预防接种 10 2.2.3.4儿童健康管理 10 2.2.3.5孕产妇健康管理 10 2.2.3.6老年人健康管理 10 2.2.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1 2.2.3.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1 2.2.3.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1 2.2.3.10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1 2.2.3.11中医药健康管理 12 2.2.3.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2 2.2.3.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12 2.2.3.1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3 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3 2.2.4.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3 2.3服务效果 14 2.3.1服务效率 14 2.3.2满意度 14 第三章 业务管理 15 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 15 3.1.1执业管理 15 3.1.2规范诊疗 15 3.2医疗质量与安全 16 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16 3.2.1.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6 3.2.1.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6 3.2.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 16 3.2.2.1“三基”培训与考核 17 3.2.2.2住院诊疗质量管理 ★ 17 3.2.2.3首诊负责制度 17 3.2.2.4医疗文书书写管理 17 3.2.2.5血液透析管理 ★ 18 3.2.2.6放射或医学影像管理 18 3.2.2.7临床检验管理 19 3.2.2.8中医管理 19 3.2.2.9康复管理 19 3.3患者安全管理 20 3.3.1查对制度 20 3.3.2危急值报告管理 20 3.3.3患者安全风险管理 20 3.3.4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1 3.4护理管理 22 3.4.1护理组织管理体系 22 3.4.2执行《护士条例》 22 3.4.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23 3.4.4护理安全管理 23 3.5医院感染管理 24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24 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 24 3.5.3手卫生管理 24 3.5.4消毒及灭菌工作管理 25 3.6医疗废物管理 25 3.6.1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25 3.6.2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 25 3.7放射防护管理 26 3.7.1放射防护管理 26 3.7.2放射防护设备管理 26 3.8药事管理 27 3.8.1药品管理 27 3.8.2临床用药 27 3.8.3处方管理 28 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28 3.9公共卫生管理 29 3.9.1公共卫生管理 29 第四章 综合管理 30 4.1党建管理 30 4.1.1党的组织建设 30 4.1.2党风廉政建设 30 4.2人员管理 31 4.2.1绩效考核制度 31 4.2.2人才队伍建设 31 4.3财务管理 32 4.3.1财务管理 32 4.4后勤服务管理 32 4.4.1后勤安全保障 32 4.5信息管理 32 4.5.1信息系统建设 33 4.5.2信息安全 33 4.6行风建设管理 33 4.6.1医德医风建设 34 4.7科研管理 34 4.7.1科研管理 ★ 34 4.7.2培训管理 ★ 35 4.8社区协同和居民参与 35 4.8.1 社区协同 35 4.8.2社会认同 35 4.8.3志愿者服务 35 附件 36 第一章 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 1.1功能任务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1.1.1基本功能 【C】 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3.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B】符合“C”,并 具有辐射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服务能力。

【A】符合“B”,并 承担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教学、培训工作。

1.1.2主要任务 【C】 1.提供当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服务。

2.提供适宜技术,安全使用设备和药品。

3.提供中医药服务。

4.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有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5.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6.提供转诊服务,接收转诊病人。

7.提供一定的急诊急救服务。

8.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和技术管理。

【B】符合“C”,并 1.提供住院服务。

2.提供康复服务。

3.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A】符合“B”,并 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1.2科室设置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1.2.1临床科室 【C】 设置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B】符合“C”,并 设置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综合服务区。

【A】符合“B”,并 至少设立一个特色科室,有一定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

1.2.2医技及其他科室 【C】 设置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B超与心电图室可合并设立)、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供应室(可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

【B】符合“C”,并 设置中药房。

【A】 符合“B”,并 承担教学任务的机构,配置操作实训室。

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 【C】 包含预防接种室、预防接种留观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等。

【B】符合“C”,并 1.设置听力筛查、智力筛查室。

2.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当地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

【A】符合“B”,并 1.增设心理咨询室、健康小屋,预防保健特色科室等。

2.预防接种门诊达到数字化门诊建设标准。

1.2.4职能科室 【C】 设有院办、党办、医务、护理、财务、病案管理、信息、院感、医保结算、后勤管理等专(兼)职岗位。

【B】符合“C”,并 至少设立3个以下职能科室:院办、党办、医务、护理、财务、病案管理、信息、院感、医保结算、后勤管理等。

【A】符合“B”,并 独立设立病案管理科、院感科。

1.3设施设备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1.3.1建筑面积 【C】 按服务人口数量业务用房面积达标:1400平方米/3—5万人口、1700平方米/5—7万人口、2000平方米/7—10万人口。

【B】符合“C”,并 1.设有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相关要求增加建筑面积。

2.1—50张床位,每增设1张床位,建筑面积至少增加25平方米。

【A】符合“B”,并 50张床位以上,每增设1张床位,建筑面积至少增加30平方米。

1.3.2床位设置 ★ 【C】 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合理配置,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

【B】符合“C”,并 1.实际开放床位20-50张(含)。

2.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家庭病床。

【A】符合“B”,并 实际开放床位50张及以上。

1.3.3设备配置 【C】 参照《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配备相关设备,配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

【B】符合“C”,并 1.配备与诊疗科目相匹配的其它设备。

2.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远程心电监测。

3.配备一定数量基于信息化的便携式出诊设备和出诊交通工具。

【A】符合“B”,并 空气消毒机、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设备仪器。

1.3.4公共设施 【C】 1.卫生厕所布局合理。

2.无障碍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等区域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私密性保护措施。

4.在需要警示的地方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B】符合“C”,并 1.厕所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2.候诊椅数量配备适宜,舒适度较好。

3.有必要的采暖、制冷设备。

【A】符合“B”,并 配备使用自助查询、自助挂号、自助打印化验结果报告设备,使用门诊叫号系统。

1.4人员配备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1.4.1人员配备 【C】 1.达到《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的配备。

2.人员编制数不低于本省(区、市)出台的编制标准。

3.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单位职工总数的80%。

【B】符合“C”,并 1.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比例50%以上。

2.辖区内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不少于2人。

【A】符合“B”,并 1.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

2.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3.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5%,至少有1名正高级职称医师。

4.辖区内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不少于3人。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1服务方式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1.1门急诊服务 【C】 1.门、急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

2.患者就诊方便,有导诊指示线路图,诊室标识清楚,设施设置人性化。

3.能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慢性病管理。

4.急诊服务区域标识醒目。

5.基本急救设备配置和药品配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且运行状况好。

【B】符合“C”,并 1.设立咨询服务台、候诊区,开展导诊、分诊服务,提供轮椅、担架等便民设施。

2.能实现挂号、收费、医保结算等一站式服务。

3.在挂号、检验、药房、收费等窗口有针对抢救患者的优先措施。

4.有急诊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

【A】符合“B”,并 1.有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措施。

2.独立设置急诊科。

3.职能部门对门急诊管理工作有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门急诊工作质量。

2.1.2住院服务 ★ 【C】 1.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诊疗。

2.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院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

【B】符合“C”,并 1.能为患者入院、出院、转院提供指导和各种便民措施。

2.有部门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并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转诊和出院病人随访。

【A】符合“B”,并 1.能提供临终关怀等服务。

2.职能部门对住院诊疗情况有分析评价,持续改进住院诊疗工作质量。

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C】 1.合理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2.明确划分家庭医生服务责任区域。

3.明确签约服务包的内容(包含中医药服务)。

4.签订签约服务协议。

5.按照协议提供服务。

【B】符合“C”,并 1.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3.签约居民续约率达到70%以上。

4.每个签约服务团队服务人口不超过2000人。

5.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

6.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

【A】符合“B”,并 签约居民续约率达到80%以上。

2.1.4转诊服务 【C】 1.至少有1家相对固定的转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

2.有转诊记录可查。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并落实。

4.接收上级医院下转的疾病恢复期病人。

【B】符合“C”,并 1.转诊机构之间有转诊信息反馈机制。

2.能提供上级医院预约挂号服务。

3.有转诊信息系统。

【A】符合“B”,并 能提供上级医院预约检查、预约住院服务。

2.1.5远程医疗服务 ★ 【C】 1.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络。

2.配备远程医疗的设施设备,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3.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远程医疗服务。

【B】符合“C”,并 1.不断完善和及时改进设施设备、信息技术。

2.通信网络和诊疗装置维护完好,能接受上级医院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

3.能开展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进行评价,有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及成效评价。

2.1.6出诊服务 ★ 【C】 1.制定有出诊服务标准或规范。

【B】符合“C”,并 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出诊服务,有记录。

【A】符合“B”,并 定期对出诊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

2.2服务内容和水平2.2.1医疗服务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2.1.1病种(见附件)【C】 至少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50种常见病、多发病。

【B】符合“C”,并 1.至少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60种(含C中50种)常见病、多发病。

2.近3年累计收治住院病种不低于10种。

【A】符合“B”,并 至少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治100种常见病、多发病。

2.2.1.2急诊急救服务 【C】 1.提供急诊服务,具备急救能力,能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和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休克及一般急危重症患者作出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

2.医务人员应掌握心肺复苏术、电除颤;

能够开展清创、缝合、止血、包扎、简易骨折固定(如夹板外固定等)等急救技术。

3.急救药品配备齐全,定期更新(确保在有效期内),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每年至少组织1次急救演练。

【B】符合“C”,并 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等重点病种具备初步识别与处理能力,对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尽力提供支持。

【A】符合“B”,并 1.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相关部门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医务人员急诊诊疗情况有登记与分析评价,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急诊服务有成效。

3.掌握胸腔穿刺术、环甲膜穿刺术等技术。

2.2.1.3全科医疗服务 【C】 1.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服务和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2.能进行腹痛、腹泻、发热、贫血、咳嗽等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3.对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B】符合“C”,并 1.对诊断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康复期、晚期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2.能完成外科止血、缝合、包扎、骨折固定、转运等处理。

3.提供儿童常见疾病诊疗服务。

【A】符合“B”,并 1.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并持续改进。

2.提供眼、耳鼻喉、烧伤等其他临床专科服务。

2.2.1.4中医医疗服务 【C】 1.有中医门诊,诊室具有中医文化氛围。

2.有具备资质的中医师。

3.能辨证施治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

【B】符合“C”,并 1.提供合格的中药饮片,并提供代煎服务。

2.能够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3.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

【A】符合“B”,并 1.能够积极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2.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

2.2.1.5口腔医疗服务 ★ 【C】 1.能对口腔科常见疾病进行识别和初步诊治。

2.能提供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服务。

3.对口腔服务工作有记录。

【B】符合“C”,并 能提供复杂牙拔除术、正畸修复等技术服务。

【A】符合“B”,并 定期进行口腔医疗质量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2.2.1.6康复医疗服务 ★ 【C】 1.从事康复治疗的医务人员接受过康复专业培训。

2.从事康复治疗的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3.能开展红外线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中医药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微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牵引。

4.有针对康复病人预防二次伤害的预案。

【B】符合“C”,并 1.能开展关节松动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作业疗法等服务。

2.康复治疗计划(含中医药服务)由康复医师(中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A】 符合“B”,并 1.能开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运动疗法等。

2.对转入社区及家庭的患者提供转诊后连续的康复训练指导。

3.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2.2检验检查服务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2.2.1检验项目 【C】 开展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清电解质、血糖检测、ABO红细胞定型、ABO血型鉴定等检验项目(可依托第三方)。

【B】符合“C”,并 开展凝血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淀粉酶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艾滋、梅毒抗体检测(初筛)、Rh血型鉴定等。

【A】符合“B”,并 1.开展心肌损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血气分析、微生物等检测。

2.对中心临床诊疗临时需要,而不能提供的特殊检验项目,可委托上级医院或第三方检测中心等单位提供服务,或机构联合开展服务,但应签署机构之间的委托服务协议,必须有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以及结果回报时限等保证条款。

3.根据临床科室需求,经论证后及时推出新项目。

2.2.2.2检查项目 【C】 1.开展胸、腹部透视、CR摄片、心电图、B超检查。

2.检查设施设备配备符合相关要求,检查项目与临床工作相适应。

【B】符合“C”,并 1.开展DR摄片、彩超。

2.开展心电监测等。

【A】符合“B”,并 开展远程心电监测、动态心电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等。

2.2.3公共卫生服务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2.3.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C】 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3.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

【B】符合“C”,并 1.辖区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70%以上。

2.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

【A】符合“B”,并 1.辖区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90%以上。

2.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与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2.2.3.2健康教育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辖区健康教育服务。

3.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符合规范要求。

【B】符合“C”,并 1.健康教育形式和频次达到规范要求。

2.利用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媒体、新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A】符合“B”,并 1.开展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评估。

2.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

2.2.3.3预防接种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为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接种服务。

3.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流程与冷链管理符合规范要求。

【B】符合“C”,并 1.预防接种证(卡)建证(卡)率达到100%。

2.辖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A】符合“B”,并 1.辖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连续三年及以上未出现预防接种引起的医疗安全事件。

2.2.3.4儿童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儿童家长反馈。

【B】符合“C”,并 1.新生儿访视率达到90%以上。

2.对发现健康问题的儿童进行指导,必要时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转诊结果。

【A】符合“B”,并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

2.2.3.5孕产妇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孕产妇反馈。

【B】符合“C”,并 1.早孕建册率、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0%以上。

2.对发现有异常的孕产妇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转诊结果。

【A】符合“B”,并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2.对发现异常的孕产妇进行指导和处理。

2.2.3.6老年人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向居民本人反馈。

【B】符合“C”,并 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7%以上。

2.对患病老年人及时治疗或转诊,对发现有异常老年人及时转诊并随访转诊结果。

【A】符合“B”,并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2.2.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患者反馈。

【B】符合“C”,并 1.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4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

2.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由临床医师负责。

【A】符合“B”,并 1.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60%以上。

2.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转会诊制度。

2.2.3.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患者反馈。

【B】符合“C”,并 1.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到35%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

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由临床医师负责。

【A】符合“B”,并 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60%以上。

2.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转会诊制度。

2.2.3.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的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开展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患者或家属反馈。

【B】符合“C”,并 1.在“应管尽管”基础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由临床医师负责。

3.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培训指导、转会诊制度。

【A】符合“B”,并 1.在管患者服药率达到80%以上,其中规律服药率达到45%以上。

2.患者病情稳定率达到80%以上。

2.2.3.10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辖区内常住的肺结核患者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患者或家属反馈。

【B】符合“C”,并 1.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

2.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由临床医师负责。

【A】符合“B”,并 1.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达到90%以上。

2.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转会诊制度。

2.2.3.11中医药健康管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对辖区内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与0~36个月儿童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中医药健康管理与老年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B】符合“C”,并 1.65岁及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50%以上。

2.相关服务由中医师及其团队开展。

【A】符合“B”,并 65岁及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65%以上。

2.2.3.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

3.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B】符合“C”,并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95%以上。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达到95%以上。

【A】符合“B”,并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100%。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达到100%。

2.2.3.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C】 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2.规范开展辖区内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B】符合“C”,并 1.实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零报告制度。

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到95%以上。

【A】符合“B”,并 辖区内连续三年以上无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不良事件。

2.2.3.1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C】 1.按照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开展或协助开展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服务。

2.具备开展相关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3.建立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

【B】符合“C”,并 1.服务人员熟悉掌握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要求与工作流程。

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果完成任务目标。

【A】符合“B”,并 辖区内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针对的健康危险因素、健康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2.4.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C】 1.有育龄女性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制度与流程。

2.提供基本的宣教资料,放置在侯诊区、诊室、流产后观察室等场所,便于观看或取阅。

3.门诊及病房提供多种形式的避孕节育知识健康教育、咨询和就诊指导。

4.至少有一名兼职咨询服务人员。

【B】符合“C”,并 有相对固定的咨询服务人员,并定期接受培训。

【A】符合“B”,并 提供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服务。

2.3服务效果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2.3.1服务效率 【C】 1.每年至少开展1次服务效率总结分析,并有记录。

2.对诊疗效率有针对措施。

【B】符合“C”,并 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不低于16人次。

2.辖区居民年平均就诊人次数不低于1人次。

【A】符合“B”,并 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不低于20人次。

2.辖区居民年平均就诊人次数不低于2人次。

2.3.2满意度 【C】 1.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包括对机构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项目、服务时间等的满意度。

2.定期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包括工作环境、绩效分配方案、工作量等。

【B】符合“C”,并 1.有提高职工和居民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2.职工满意度不低于80%。

3.居民满意度不低于80%。

【A】符合“B”,并 1.职工满意度不低于90%。

2.居民满意度不低于90%。

第三章 业务管理 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1.1执业管理 【C】 1.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相关制度。

2.执行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审核与执业准入相关规定。

【B】符合“C”,并 1.在机构醒目位置公布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接受社会与公众监督。

2.职能科室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管有记录。

【A】符合“B”,并 对科室诊疗活动进行全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1.2规范诊疗 【C】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

2.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知识更新及时。

【B】符合“C”,并 1.设立专门职能科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和考核。

2.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及时补充完善诊疗规范。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和反馈,持续改进。

3.2医疗质量与安全 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2.1.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C】 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3.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B】符合“C”,并 1.对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2.对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数据分析质控有效。

3.2.1.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C】 1.有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2.有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

3.有医疗质量管理的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

4.有机构及科室的相关培训制度,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B】符合“C”并 1.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能覆盖机构医疗全过程。

2.利用多种形式对医疗质量控制结果及成效进行反馈通报。

【A】符合“B”,并 1.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制度。

2.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有监督、检查分析、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明显。

3.2.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2.2.1“三基”培训与考核 【C】 1.有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

2.有针对不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

3.有与培训相适宜的培训设施、设备及经费保障。

【B】符合“C”,并 1.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0%。

2.有指定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实施。

【A】符合“B”,并 在岗人员参加“三基”考核合格率≥90%。

3.2.2.2住院诊疗质量管理 ★ 【C】 1.住院诊疗活动的医疗质量管理是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实行分级管理。

2.对卫生技术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

【B】符合“C”,并 有院科两级的诊疗质量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住院诊疗质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3.2.2.3首诊负责制度 【C】 1.建立首诊负责制度,有首诊处理流程。

2.制定转科、转院程序和流程。

【B】符合“C”,并 1.各科医务人员应知晓和掌握首诊负责制度和处理流程。

2.首诊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完全落实。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落实情况有评价,持续改进。

3.2.2.4医疗文书书写管理 【C】 1.有医疗文书书写相关的管理制度。

2.医务人员知晓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管理制度。

3.医疗文书书写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4.规范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

【B】符合“C”,并 2.定期开展病历展评,将病历质量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医师技能考核,并有反馈。

【A】符合“B”,并 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不低于90%。

3.2.2.5血液透析管理 ★ 【C】 1.符合《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等要求。

2.建立健全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监督管理。

【A】符合“B”,并 对血液透析工作开展定期评估并持续改进。

3.2.2.6放射或医学影像管理 【C】 1.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诊疗科目许可登记,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在校验期内,工作场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提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与中心功能任务一致,能满足临床需要。

3.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并公示,普通项目当日完成检查并出具报告。

4.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与流程健全合理(如无执业医师审核报告,可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审核流程)。

【B】符合“C”,并 1.各类影像检查统一编码,实现患者一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

2.科室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总结分析,落实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医生工作站可以调阅,至少可实现近1年在线查询。

2.有针对对比剂过敏反映的培训和演练记录,并记录过敏反应的不良事件。

3.2.2.7临床检验管理 【C】 1.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2.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3.检验科质量控制相关制度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健全。

4.检验报告单格式规范、统一,有书写制度。

【B】符合“C”,并 1.开展安全制度与流程管理培训,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2.能定期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

3.科室有专门人员定期自查、反馈、整改。每年至少一次向临床科室征求对项目的合理性意见。

【A】符合“B”,并 1.微生物检验项目对医院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提供充分支持。

2.有职能部门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

3.2.2.8中医管理 【C】 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并落实。

2.根据中医特色,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与教育活动,并有相关记录。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本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4.按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B】符合“C”,并 科室内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反馈,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3.2.2.9康复管理 【C】 1.有规范的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

2.有康复科(室)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3.有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

4.有具备康复资质的治疗师、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

【B】符合“C”,并 1.对转入社区及家庭的患者提供转诊后康复训练指导,保障康复训练的连续性。

2.科室对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分析、反馈、整改。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反馈,康复治疗质量持续改进。

3.3患者安全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3.1查对制度 【C】 1.有规章制度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方法正确。

2.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就诊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3.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有制度规定。

4.至少同时使用包括姓名在内的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如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床号、病历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5.重点科室及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B】符合“C”,并 1.完善关键流程中对就诊者的识别措施。

2.对就诊者住院病历身份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如使用医保卡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等。

【A】符合“B”,并 1.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急诊、手术室)病人使用条码管理。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有监管、反馈和改进措施。

3.3.2危急值报告管理 【C】 1.有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2.医技部门(含临床实验室、医学影像部门、心电图检查等)有“危急值”项目表。

3.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

【B】符合“C”,并 1.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有记录。

2.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每年至少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一次评估。

3.3.3患者安全风险管理 【C】 1.有防范患者跌倒的相关制度,并体现多部门协作。

2.有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3.主动告知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措施并有记录。

【B】符合“C”,并 1.中心内有防止跌倒、烫伤等安全措施。

2.对患者安全风险质量监控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A】符合“B”,并 定期分析患者意外事件,持续改进,降低事件发生率。

3.3.4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C】 1.有医务人员履行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责任和义务的相关规定。

2.医务人员知晓重点环节,邀请患者或其家属主动参与患者安全管理。

3.宣传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B】符合“C”,并 1.专业人员向患者提供安全用药咨询。

2.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了解针对病情的可选择诊疗方案。

【A】符合“B”,并 1.有数据证实“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取得的成效。

2.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进行整改。

3.4护理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4.1护理组织管理体系 【C】 1.有在主任(或副主任)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专题研究护理管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2.按照标准配置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3.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计划,与机构总体发展规划和护理发展方向一致。

4.相关人员知晓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

【B】符合“C”,并 1.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对各层次护理管理人员有考核。

2.有效执行计划并有总结。

【A】符合“B”,并 有对规划和计划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分析,达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3.4.2执行《护士条例》 【C】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2.建立和完善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

4.依法执行护士准入管理。

【B】符合“C”,并 1.护理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2.护理部门能够按照临床护理工作量对全院临床科室护士进行合理配置和调配 【A】符合“B”,并 1.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2.开展延续性护理和个案管理。

3.4.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C】 1.依据《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制定分级护理制度,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护士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

3.有定期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制度。

【B】符合“C”,并 1.依据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制定护理措施,并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授权委托人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

2.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职能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建议。

2.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成效及结果。

3.4.4护理安全管理 【C】 1.制定并落实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2.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3.严格执行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七对: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B】符合“C”,并 1.护士熟练掌握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持续改进。

3.5医院感染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C】 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2.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3.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4.有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和内容。

5.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职责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对中心、科室两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每月召开专题会。

2.对上级管理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调整完善工作计划和内容。

【A】符合“B”,并 对医院感染管理定期评估,对存在问题有反馈及改进措施,并持续改进。

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 【C】 1.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和监测设施配备符合要求。

2.有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监测的目录/清单,开展感染发病率监测,符合(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有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并落实。

4.对感染高风险科室及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B】符合“C”,并 1.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风险分类,对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与反馈。

2.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与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A】符合“B”,并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持续改进,并有成效。

3.5.3手卫生管理 【C】 1.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有记录。

2.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安置的位置、手卫生用品等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WS/T313-2009)。

3.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B】符合“C”,并 1.有中心、科室两级对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整改措施。

2.随机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70%,洗手方法正确率≥70%。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法正确率≥80%。

3.5.4消毒及灭菌工作管理 【C】 1.有满足消毒要求的消毒设备、设施与消毒剂(可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

2.定期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测、对消毒剂的浓度和有效性等进行监测。

3.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并执行。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对医用耗材、消毒隔离相关产品的采购质量有监管,对设备设施及消毒剂检测结果进行定期分析,有总结、反馈,及时整改。

2.有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有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程序、规范及判定标准。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对持续改进的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记录。

3.6医疗废物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6.1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C】 1.有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2.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工作,上岗前经过培训。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制度与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开展监管,并有记录。

【A】符合“B”,并 根据监管情况,对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追踪与成效评价,有记录。

3.6.2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 【C】 1.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并与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医疗废物的处理符合《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要求,有运行日志。

2.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运转正常,有运行日志与监测的原始记录。

3.无环保安全事故。

【B】符合“C”,并 定期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的培训,并有记录。

【A】符合“B”,并 1.医疗废物全部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集中进行处置。

2.定期对污水进行相关监测,并达标。

3.有根据监管情况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得到落实。

3.7放射防护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7.1放射防护管理 【C】 1.有中心领导及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管理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2.职能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熟悉有关规定,能够履行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

3.每年一次对放射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达标,有警示标志。

4.制定工作人员和受检人员放射防护制度并配备相应设施。

5.每90天至少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1次个人剂量监测。

【B】符合“C”,并 有根据监管情况进行改进的措施并得到落实,有记录。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放射剂量检测结果进行定期分析,及时反馈和整改。

3.7.2放射防护设备管理 【C】 1.有保障设备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

2.对设备实行统一保养、维修、校验和强检。

3.有设备使用情况的登记资料,信息真实,完善,准确。

【B】符合“C”,并 1.操作人员能执行日常保养和维护。

2.有放射医学设备故障维修情况的分析报告,用于指导设备的规范使用。

【A】符合“B”,并 有根据放射装置使用监管情况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得到落实。

3.8药事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8.1药品管理 【C】 1.设立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有相应工作制度。

2.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并执行。

3.疫苗的流通、储存、领发、登记及使用等符合有关规定。

4.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5.中药饮片相关管理制度健全,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符合相关规定。

6.有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有关规定并执行。

【B】符合“C”,并 1.实行药品采购、贮存、供应计算机管理。

2.根据药品用量金额评估药品储备情况,药品储备适宜,与医院用药相衔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药品供应、质量和数量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3.8.2临床用药 【C】 1.临床药物治疗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

2.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B】符合“C”,并 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2.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有临床用药监控体系,有干预和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

3.8.3处方管理 【C】 1.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对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权、医嘱或处方开具等有明确要求。

2.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并实施。

3.每月至少抽查50张门急诊处方(含中医饮片处方)进行点评。

【B】符合“C”,并 1.处方评价结果纳入质量考核目标,实行奖惩管理。

2.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有记录可查。

【A】符合“B”,并 有案例证实,根据点评结果,落实整改措施,持续促进合理用药。

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C】 1.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

2.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有记录。

3.制定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处理办法和流程,并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符合“C”,并 1.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的奖惩措施。

2.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数据库或台账。

【A】符合“B”,并 对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进行及时调查、分析,有整改措施。

3.9公共卫生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3.9.1公共卫生管理 【C】 1.明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科室和责任人,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2.制定本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与经费分配方案。

3.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4.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如实完整报送相关服务数据。

【B】符合“C”,并 1.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内容充实、有分析评价。

2.开展居民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获得感。

【A】符合“B”,并 针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跟踪管理。

第四章 综合管理 4.1党建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1.1党的组织建设 【C】 1.成立党的组织,按期换届。

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要求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党建述职,认真开展党的各类主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3.严格落实党务公开,按时足额缴纳党费。

【B】符合“C”,并 1.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2.定期组织开展党建主题日活动,有活动记录和照片。

【A】符合“B”,并 党的基层组织获得县(区、市)级及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或支部内党员获得县(区、市)级及以上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4.1.2党风廉政建设 【C】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岗位风险分级和监管等制度。

2.定期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3.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反对“四风”。

4.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B】符合“C”,并 重点风险岗位制度完善、有监督机制,提醒管理常态化。

【A】符合“B”,并 党风廉政建设获得县(区、市)级及以上相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4.2人员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2.1绩效考核制度 【C】 1.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培训、继续教育等。

2.有基于医德医风、服务质量和数量并综合考虑岗位、技术、资历、风险和政策倾斜的绩效考核方案。

3.绩效考核公平、公开、公正,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

【B】符合“C”,并 1.绩效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重点工作岗位倾斜,合理拉开差距。

2.对绩效考核方案动态调整,考核公平合理。

【A】符合“B”,并 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绩效考核。

4.2.2人才队伍建设 【C】 1.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发展计划。

2.每年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至少1名)到区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

3.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新员工须经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后方可上岗。

【B】符合“C”,并 1.人才梯队建设合理,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发展需要,按规定选派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参加住院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2.在岗人员按照规定完成医学继续教育要求的相应学分,学分达标率≥ 80%。

【A】符合“B”,并 1.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2.在岗人员按照规定完成医学继续教育要求的相应学分,学分达标率≥90%。

4.3财务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3.1财务管理 【C】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

2.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收费价格透明。

3.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固定资产明细目录,台账完整,账物相符。

4.财务人员配置到位,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机构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报账员。

【B】符合“C”,并 1.认真执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预算,定期进行经济(财务)运行分析,有分析报告。

2.有内部监督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定期开展财务管理制度培训。

【A】符合“B”,并 有定期财务管理总结分析报告,持续改进财务工作。

4.4后勤服务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4.1后勤安全保障 【C】 1.有水、电、气、电梯等后勤保障的操作规范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故障报修、排查、处理流程。

2.水、电、气供应的关键部位和机房有规范的警示标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3.制定耗材、物资和设备采购计划,加强后勤物资管理。

【B】符合“C”,并 1.有节能降耗、控制成本的措施和目标,并落实到相关科室。

2.有后勤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A】符合“B”,并 根据演练效果和定期检查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4.5信息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5.1信息系统建设 【C】 1.制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

2.设置信息化管理专(兼)职机构或人员。

3.建立财务、药房、门诊、住院、检验、放射等信息系统,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需求。

4.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专题会议,建立信息使用与信息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B】符合“C”,并 1.机构内医疗、健康档案、公共卫生、检查检验等信息互联互通。

2.信息系统支持运行、管理、监管及签约服务等业务。

【A】符合“B”,并 1.信息系统支持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的开展。

2.系统具备临床决策支持功能。

3.建立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部署在区县级及以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4.5.2信息安全 【C】 1.有加强信息安全的相关制度。

2.有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具有防灾备份系统,实现网络运行监控,有防病毒、防入侵措施。

3.有信息网络运行、设备管理和维护,系统更新、增补记录。

【B】符合“C”并 信息安全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病人隐私。

【A】符合“B”并 1.有信息安全运行应急演练。

2.具有防灾备份系统。

4.6行风建设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6.1医德医风建设 【C】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医德考评公示制度。

2.医德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晋职晋升、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衔接。

3.设置投诉电话或举报箱,及时处理群众投诉。

【B】符合“C”,并 医德医风建设有成效,对优秀科室及先进个人,制定宣传、表彰、奖励措施并落实。

【A】符合“B”,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风建设有成效,相关工作得到县(区)级及以上政府相关部门表彰。

4.7科研管理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7.1科研管理 ★ 【C】 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B】符合“C”,并近3年至少承担1项科研课题。

【A】符合“B”,并 注重课题研究结果产出和转化。

4.7.2培训管理 ★ 【C】 1.作为地市级培训基地。

2.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制度,有培训计划、大纲、总结等。

3.开展了相关培训。

【B】符合“C”,并 1.作为省级培训基地。

2.开展了相关培训。

【A】符合“B”,并 1.作为国家级培训基地。

2.开展了相关培训。

4.8社区协同和居民参与 能力指标 评价要点 4.8.1 社区协同 【C】 与街道、民政、公安、教育、残联、老龄办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B】符合“C”,并 与街道和社区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制定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定期总结。

【A】符合“B”,并 1.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功能社区相互配合。

2.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推进医养结合。

4.8.2社会认同 【C】 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对机构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对监督组织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

【B】符合“C”,并 年内服务投诉处理有登记,处理结果记录完整、清楚。

【A】符合“B”,并 被社会各界认同,受到媒体等关注和正面宣传,得到各级各类表彰。

4.8.3志愿者服务 【C】 建立志愿者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B】符合“C”,并 开展志愿者相关培训工作。

【A】符合“B”,并 通过组织慢性病患者俱乐部、患者同伴教育、自助健康体检等活动,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

附件 医疗服务推荐病种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基本病种(66种)(一)内科(26种)高血压病(I10.x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03)、先天性心脏病(Q24.900)、心肌炎(I51.400)、脑卒中(I64.x00)、眩晕综合征(H81.901)、偏头痛(G43.900)、急性气管炎(J04.100)、支气管炎(J40.x00)、肺炎(J18.900)、肺气肿(J43.9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27.9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6.900)、腹泻(K52.916)、胃肠炎(A09.901)、结肠炎(A09.902)、胆囊炎(K81.900)、泌尿道感染(N39.000)、急性肾小球肾炎(N00.902)、糖尿病(E14.900)、高脂血症(E78.500)、贫血(D64.9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G45.900)、带状疱疹(B02.900)、皮炎(L30.900)、肺结核(A16.200)。

(二)外科(17种)阑尾炎(K37.x00)、腹痛(R10.400)、胆管结石(K80.500)、泌尿系结石(N20.900)、腹股沟疝K(40.900)、睾丸鞘膜积液(N43.301)、痔(I84.900)、便秘K(59.000)、肛周脓肿(K61.001)、前列腺增生(N40.x00)、头部外伤(S09.900)、骨折(T14.200)、椎动脉型颈椎病(M47.001+)、肩周炎(M75.001)、关节炎(M13.900)、腰肌劳损(M54.505)、腰椎间盘突出(M51.202)。

(三)妇产科(7种)女性盆腔炎(N73.902)、宫颈炎性疾病(N72.x00)、急性阴道炎(N76.000)、子宫内膜炎(N71.902)、输卵管炎(N70.904)、卵巢炎(N70.903)、助产单胎分娩(O83.900)。

(四)眼、耳鼻咽喉科(10种)结膜炎(H10.900)、急性鼻咽炎(J00.x00)、急性鼻窦炎(J01.900)、鼻出血(R04.000)、急性扁桃体炎(J03.900)、急性咽喉炎(J06.000)、急性咽炎(J02.900)、疱疹性咽峡炎(B08.501)、中耳炎(H66.900)、非化脓性中耳炎(H65.900)。

(五)口腔科(6种)龋齿(K02.900)、急性牙周炎(K05.200)、牙列部分缺失(K08.104)、化脓性牙龈炎(K05.101)、口腔粘膜溃疡(K12.109)、口腔炎(K12.112)。

(以上疾病代码按《GB/T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执行。)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号)中所含部分病种。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各类人员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各类人员职责

为了加强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好中心工作,特制订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中心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根据加强中心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医疗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制定。

一、中心党支部书记职责

1.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常了解和检查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

2.领导制定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纪律检查、政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总结。

3.努力学习政治和业务,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全中心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5.充分发挥党委其他成员和主任的作用,并积极帮助和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二、中心主任职责

1.在上级和中心党委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领导中心的工作,包括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人事、财务和总务等工作。

2.领导制订本中心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领导汇报。

3.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4.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培养干部和业务技术学习。

5.负责领导、检查全中心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的拟订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6.负责组织、检查本中心担负的分级分工医疗工作和地段工作。7.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8.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组织领导中心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调动及提升等工作。

9.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审查物质供应计划,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开支,审查预决算,关心职工生活。

10.及时研究处理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意见。

三、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负责全中心的秘书、行政管理工作。2.安排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负责工作计划、总结及草拟有关文件,并负责督促其贯彻执行。

3.负责领导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4.负责本室人员的政治学习。领导有关人员做好印鉴、打字、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访来信处理、参观及外宾的接待等工作。5.完成中心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医务科科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中心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5.负责实施、检查全中心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工作。

7.检查督促各科进修和教学科研计划的贯彻执行。组织科室之间的协作,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8.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9.领导医务科及所属人员的政治学习。抓好病案统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五、预防保健科科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负责全中心预防保健工作。

2.拟定预防保健工作计划,经中心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本中心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织定期体检,掌握健康情况,提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防护和保健措施。

4.组织好本辖区预防保健工作。搞好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及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并对本科人员的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六、全科医师组组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4.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6.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7.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七、护理组组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负责全面护理工作,拟定全中心护理工作计划,经中心领导审批后实施,并检查护理工作质量,按期总结汇报。2.负责拟定和组织修改全院护理常规,并严格督促执行,检查指导各科室做好基础护理和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3.深入科室,对抢救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负责拟订在职护士培训计划及落实措施,组织全中心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训练。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

5.掌握全中心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学习情况。负责中心内护理人员的调配,并向中心领导提出护理人员升、调、奖、惩的意见。对于护理人员发生的差错事故得与各科室共同研究处理。

6.审查各科室提出的有关护理用品的申报计划和使用情况。

7.担任护士教学、实习任务的医院应负责贯彻护士学校的教学及临床实习计划。

8.主持召开全中心护士会议,分析护理工作情况,并定期组织护士相互检查、学习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9.组织领导全中心护理科研工作及护理新技术的推广。

八、医技组组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领导医技科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中心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指导或亲自参加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验鉴定工作,领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督促和检查检验科试剂的使用、管理情况,领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

6.经常深入科室,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7.领导所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8.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9.组织中草药的加工炮制和改革剂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10.组织及指导药学院校学生生产实习和医疗单位药剂人员进修的技术指导工作。

11.组织实施药品登记、统计工作。11.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九、会计职责

1.在中心主任和书记的领导下,搞好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控制预算定额。

2.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 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3.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表对口,并认真分析,有情况,有说明,经院长核准,按时上报。

4.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费用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

5.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6.管好会计档案。

7.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会计员职权条例”和有关规定。

下载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霍山县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细则12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构思

    摘要 社区卫生是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重点之一,社区卫生的建设标志着公共卫生的建设程度,而社区卫生服务网的建设又是社区卫生建设的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利用ASP和Dreamweaver 8.......

    社区卫生服务临床实践培训计划

    Xxxxxx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临床实践培训计划根据xxx卫生局基卫科《芜湖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培训临床实践大纲》(以下简称《实践大纲》)要求,我站将担任2012年......

    提升三个能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5篇材料)

    提升三个能力 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是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 ,调整医疗机构的宏......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讲话稿)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兴国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兴国县位于赣州市北部,辖25个乡镇,304个行政村,总人口77万。全县有医疗卫生单......

    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督导通报(模版)

    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督导通报 各医院、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街道工作站,区疾控中心,区妇保所: 为加快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落......

    社区卫生服务之“社区卫生服务的体系建设”

    [文章]社区卫生服务之“社区卫生服务 的体系建设” 来源:北京吴春容全科医学研究中心 作者:吴春容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

    能力建设年心得体会(★)

    能力建设年心得体会 南阳派出所马杰 为认真贯彻《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深化“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认证和培训......

    AB-MP-003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程序

    程 序 文 件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程序文件编号:AB-MP-003版 本 号:A/0受控状态:编制:房敏军日期:2014.02.10审核:李新雯日期:2014.02.10批准:马宪超日期:2014.02.10发布 2014-02-10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