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1:2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第一篇: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

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门漳州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乡风格,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喧宾夺主,抢人视线,导致景观风貌破坏。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人城镇的居民。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区)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乡村管理并重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街。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

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

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园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规划应包含道路、通讯、水利、供电、供气、防灾、减灾、产业凰区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又要预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并使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能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组织精干的规划编制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使规划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纲领”,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规划要突出特色性。要破除一味求大、求全的观念,切实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工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城镇特色,规划既应立足现实更应着眼长远,注重其连续性。体现可持续发展,为小城镇功能分区预留必要的空间,着力提高城镇规划的起点和水平。小城镇规划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目标性,防止出现一任领导一个样。领导一走就变样的现象发生。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思想,把城市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并优先考虑农村,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关联优势,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五)、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中加大环境治理和环保力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本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废物排放,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耗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自然景观,使小城镇发展成为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社会体系。

第二篇:论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村务公开制度是我国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村务公开制度的好坏决定了我国农村民主监督的质量,在农村,无论是村民还是民主监督机构对村务监督乏力的原因主要是村务制度不健全,因而努力推进村务公开制度,实现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不断进步和完善,是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主要途径。关键词: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监督

一、村务公开的概述

村务公开就是村委会把村民关心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务定期向村民公布,并接受村民的监督。村务公开是村民民主监督的基础,事关村民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该向村民公开。村民委员会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情,应予纠正。经村民民主评议不称职的村干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村务公开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财务,二是自治事务,三是政务。财务是村务公开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财务收入、财务支出、财产、债务债权、合同兑现等五个方面。自治事务指的是除财务以外的村民委员会办理涉及本村村民利益的各类村务,主要包括兴办公共福利事业情况、农民负担情况、经济建设情况等。政务指乡镇政府下达的、需要村民配合完成的各项国家任务及行政

工作,如:计划生育、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宅基地申请批准、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项目。

二、村务公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推行村务公开取得了积极地成果,但是在村务公开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内容不真实且失真严重。虽然各地都或多或少公开了村务,但是公开的内容大部分有选择性,专挑一些不痛不痒的写一大堆,而对村干部不利的部分置之不理,让群众看不明白。有的村公务栏设在村里较为显眼的地方,使村民了解村务较为方便,但公开栏上张贴的村务多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对村民关心的或涉及村民利益的内容却不公开,如村集体支付的吃喝招待费,上级拨付的专项款,村集体兴办企业经营收支等从不公开。”即使公开,其内容失真严重,公开不及时,甚至搞”秘密公开”,即将公开的的内容不张贴在村里的”明白墙”,而是贴在村办公室。”[1]村民对村务公开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较多,尤其是涉及村财务方面的内容。有的村民说:”公开栏是糊弄人的,我们才不信呢,来参加会议是为了顶替一天的工作,也是为了不得罪干部。”[2]国家统计局城乡调查队在河北省58个县的调查表明:”有67%的村民认为村务公开内容全部真实或主要内容真实,但也有33%的村民认为虚假的东西较多,属欺骗村民,应付上级检查。”[1]这样,农民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失去兴趣,认为村务公开可有可无,与自己无关,严重影响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其次,村务公开的程序不规范,有较大的随意性。一些地方村务公开的程序随意性较大,是否公开、公开的内容都由村委会说了算,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不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十分简单,只粗略的列了大项,而对详细的项目从不公布,对于村民关心的财务收支状况不按程序公开,或者不公开,村民对村财务的状况一点也不清楚,这为村干部假公济私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多数村庄村务公开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固定公开栏和公开表的方式公开村务,缺乏创新,并且公开的次数太少,有的村半年才公开一次村务,群众看到的是往往是半年或一年前的陈账陈事,公开栏成了村干部的形象工程;村务公开没有固定的程序,对于村财务收支状况应先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及村民代表大会的审计才能公布,但是,有的村没有接受审计就随意公开,审计程序完全被忽略。同时,村务公开的后续工作没有做好,村干部将村务张贴到村务栏后,就直接走人,对村民提出的疑问也不管不顾。

最后,上级政府对村务公开监督不力。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现代改革的实施,没有中央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指导很难收到成效。因为在高度集权体制的条件下,没有权力上层的首肯与推进,任何来自下层的创新活动常会被压制或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而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村民自治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与帮助下,才能不断地改进。同样对于村务公开,也要依赖乡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如果没有乡镇政府的支持与监督,村务公开很可能流于形式。然而

在一些农村地区,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而忽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对村务公开只是做一般性号召,疏于认真检查指导、不注重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现象严重存在,从而造成村务公开难以推进。[1]

三、完善我国村务公开的对策

我国村务公开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村务公开制度不健全导致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使村民的民主监督不能落于实处,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因而,加强村务公开,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放在我国村民自治的首要位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健全的制度是村务公开正常开展的有效保障”。为了使村务公开完善好,必须从制度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村务公开按制度实施。除此之外,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村务公开的力度。

1、加大村务公开的宣传力度,提高村干部的村务公开意识 村务公开涉及面较广,很有可能触动村干部的自身利益,因而推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我们要从思想认识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村干部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等,提高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认识水平。同时,要强化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学习。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村务公开的有关政策,领会村务公开的精神实质,做到执行党的村务公开政策不走样。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村务公开的业务知识,尤其是财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村

务公开贯彻落实好。

2、明确村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落实村务公开的内容 要坚持公开的全面性,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如村级财务收支、宅基地的使用、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重要事项要及时公开。同时,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机补贴、种粮直补、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的政策落实情况,都要纳入公开的范围,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什么问题与群众利益最直接就公开什么;[3]总之,从源头上遏制违纪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全面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账目公开、资金使用与去向公开,落实公开的内容。

3、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实现民主监督

上级部门是监督村委会是否积极开展村公务开的主要力量,上级部门要按时督查、检查。在督查过程中,要严格村务公开的标准,完善村务公开的程序;并且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少听村干部的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强化审计监督。在村务公开中,财务公开是村民最关心的也是村干部容易出现纰漏的部分,因而在民主理财小组对财务公开进行监督的前提下,上级部门也要严格审查,对财务公开不执行的或执行不好的采取有效措施,限期”补课”。

除了上级监督,还要加强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务及财务的监督。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坡镇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民主理财小组,根据本村经济活动情况,对每月已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审核,按照村务

公开的要求,村财务每季度公开一次,保证本村的各项收支情况的真实,以防止胡支乱花,侵吞集体财产,真正向农民群众交一份清白的收支表。[4] 参考文献:

[1]郭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核心变量[d].浙江理工大学,2011.[2]王铭.村务公开问题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王满荣.困境与反思:村监督组织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3).[4]陈幼华.提高村级民主监督的时效性[j].现代农业,2008,(1).作者简介:于娟娟(1986-),女,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方政府管理研究。

第三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二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广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

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四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 要: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实体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购买相应商品,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消费习惯,电子商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近些年城市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商在城市居民群体中的电子商务已经趋于饱和,发展市场逐渐缩小,很多电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农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有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协调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济空间布局形式,让广大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也有机会参与到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中来,也让农民群众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将自己的农产品推销出去。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比较落后,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然后论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发展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95-0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技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模。最近几年,以淘宝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经济效益,其各项业务也在逐渐扩大。随着城市电子商务逐渐趋于饱和,各大电商纷纷改变发展战略,将目光聚集到农村经济中。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条件的控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共同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发展符合商业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局面。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

1.针对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不断出台

最近几年,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出台的相关政策总结起来就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范和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2014年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连年提到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国务院文件,如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11项重点行动,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同时地方政府也颁布出台了多项监督政策,促进或者规范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多样化发展

在我国南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他们在本地区内分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种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每个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需要完善复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基于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属于本地区独特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十分简单明确,基本是在政府帮助之下而进行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

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加生态化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形成单一的,独大的电商企业或者是农村电子商务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才能发展,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最近几年,在各个乡镇地区出现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系统,客服服务体系,培训体系等各种完善的生态化系统不断涌现,从而逐渐构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态化模式。一个地区如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风生水起,那么在这个地区内部一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尤其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工作经验,同时还有十分有活力的市场在其中进行推动,因此,在未来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形成生态化的服务体系。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民运用互联网的意识不强,网络覆盖率低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群山环绕,在科技方面相对落后,尤其体现在智能手机和PC端的设备的普及,这就意味着网络覆盖率并不高,即使有网络也只是一小片区域,因此对在线购物体验形成了一种阻碍,甚至有些农村根本收不到网络信号,那就更谈不上网上购物了,互联网的覆盖率依然比较低,还有很多人没有接触过电脑,没有使用过电脑,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还比较陌生,不敢投入其中,互联网覆盖率不高的问题直接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按时发展。

2.缺乏专业电子商务人才

城市和农村两类人群在电商服务的使用行为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对于这两个群体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电商都是淘宝和天猫,最喜欢买的品类都是电子产品、家电、服饰等,在网购过程中最在意的依次均为价格、品质、售后、物流等。但在农村地区的存在的普遍现象,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农村对网购的认识更加缺乏,也就是说,要想发展农村电商,前提还要教会农村的用户懂得网购,并慢慢去接受这种购物模式,显然,这是一项大工程,改变一群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并不容易,如果找不到快速的方式解决,那么这个过程将会非常漫长。同时,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有限,工作环境较差,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开展工作,人才引进难度大,人才留不住现象十分突出。由于专业电子商务人才不足,严重影响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互联网体系建设很不全面,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严重滞后,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信息传递效率,导致信息传播越来越困难,村民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逐渐降低。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依靠一个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但农村地区关于这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由于农村大多处在偏远的地方,交通极其不便,而电商的发展必定存在的一个物流环节就会受到阻碍,没有便利的交通,在物流配送上达不到要求,即便能在用户购买商品之后如期完成配送,那么其成本也远远高于城镇配送,这就形成了一大难题。

第五篇: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0

目录

诚信声明...............................................................................................................................................2 摘要.......................................................................................................................................................2 引言.......................................................................................................................................................2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

(一)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3

(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道德意识低...............................................................................3

(三)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存在健康安全隐患...................................................................3

(四)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严重...........................................................................................4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4

(一)家庭教育的不足...............................................................................................................4

(二)学校教育不足...................................................................................................................5

(三)政府和社会重视不够.......................................................................................................6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7

(一)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父母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7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要发挥积极作用,注重对孩子的理论教育...........................8

(三)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关注留守儿童,加大财政支持...........................................8

(四)从留守儿童自身角度出发,要提高意志力,健康成长...............................................9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O一

****年**月**日

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小生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该群体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重视不够,致使留守儿童性格孤僻,道德意识低,犯罪现象严重。因此,家庭、学校必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对他们的理论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1]。目前,我国有近1.5亿的农村在外务工,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2]。并且据调查有74.6%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没人监督[3]。随着城市规模扩建的需要,城市的务工人数激增,国家和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大对农村的发展,接连出台增加农民收入,减免农业税,免除农村小学学生学杂费等政策,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于是,在这体制转轨,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民工的生存状态问题以及农民工背后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不可避免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不但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有效性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远程教育设施不完善,消息闭塞。这些都使学生不能得到完善的引导和教育。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于天各一方的极不道德的亲子关系模式中,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的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 2 种压力,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人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4]。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又得不到有效制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少儿童伴有害羞,不善于表达的自闭倾向。家庭监管的严重缺位,还导致诸多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失误,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大难”,亲情的缺失还严重影响力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致使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有时出现攻击型性格趋向,自控力差,好冲动,易吵闹打架,从而极易被社会上不法分子引诱参加打架斗殴,吸毒,抢劫,参与买凶杀人等非法活动,走上犯罪道路。曾有权威媒体在公开消息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20%的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家庭。

(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道德意识低

儿童处于接收知识的关键时期,此时有正确的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却几乎无人监督和指导,学校老师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加之他们本身的学习自主性,自治性,积极性差,无耐心,无吃苦精神,学习成绩差,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不少留守儿童把奖励作为自己学习动机。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变为一种情感需求,他们在家里倍感孤独(55.9%的留守儿童感到孤单),希望通过学校伙伴的陪伴而得到情感慰藉[5]。再者,他们认为,学习好怎样,不好怎样,考高分又没人关心,没人奖励。还有些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艰苦,去学校还要走很长的山路,四五点就要起床,睡眠严重不足,不能全身投入到学习中。总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比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比整体差。一些留守儿童受爷爷奶奶宠爱,变得任性、固执、自私、我行我素、不尊重长辈、好逸恶劳等等。

(三)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监护人缺失,无正确引导,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产生诸多健康安全隐患。长期和思想观念陈旧,有无多余精力和时间照顾他们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孩子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按时吃饭,更不注意营养,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还有一些孩子患病因得不到及时医治而死亡。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上网时间更是屡见不鲜。

(四)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严重

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监督与管教,他们分不清好坏,掌握不了轻重,极易受社会上不法分子的教唆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统计,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犯罪率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的犯罪率。

鉴于此,如不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施以有效心理、道德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势必会给他们的道德成长带来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由于家庭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正常恢复,造成许多心理障碍。长时间的两地分离,孩子和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他们之间的隔阂也日益增大,甚至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变的不可调和。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变得叛逆和极度任性,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心与开导。但长时间见不到父母,加剧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助,也将使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所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具有复合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其形成的催化剂,学校教育的失衡加速其严重性,社会的忽视使其快速恶化,政府的不作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巨大的困难,这种种综合因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一)家庭教育的不足 1.亲情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重要的初级群体,家庭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家庭的主宰,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在儿童的心理、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父母不仅可以为子女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条件,使他们尽可能的快乐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与子女无可替代的关爱和照顾。亲情是无价的,亲情是最可贵的。这种亲情可以在孩子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时给予希望;可以在孩子孤单无助时给予抚慰;可以在孩子受挫时给予鼓励;还可以让寒冷中的他们体会到温暖,黑暗中的他们看到光明。父母不仅可以向孩子传授知识和道德,还可以以间接方式扩展对孩子们的情感支持和教育,因此父母对孩子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农民工向城市的大量涌现,使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道德严重缺位。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科学教育和正确指导,情感上也得不到理解和疏通。是留守儿童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更难产生安全 4 感和信任感。和其他儿童相比,他们更易感到自卑,承受能力更差。他们大多数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寄住在亲戚家里,老人溺爱,亲戚疏于管教,他们往往处于无人管制的状态。还易形成任性自私,情感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点。总之亲情的缺失,给留守儿童的亲情交流,身体发育,生活习惯,性格形成都带来了不利因素。

2.零用钱使用不当

农民工辛苦打工是为了孩子,然而孩子最渴望最需要的却是关爱。父母常年在外,觉得亏欠孩子,就给孩子寄足够的零用钱,寻求一点心理平衡。可孩子们还小,不会合理使用,手中的钱大量用来买零食,买玩具,玩游戏,染上不良嗜好。情节严重的,甚至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等。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形成攀比、虚伪、蛮横、霸道的心理,形成扭曲的性格。

3.监护人监管不力

父母家庭角色被其他监护人代替,而监护人所关心的更多是孩子的物质生活,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情况,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无法担负起教育孩子做人及习惯培养的责任[6]。一些留守儿童被轮流寄养,责任不明确,孩子往往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二)学校教育不足

1.学校未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小学教育对他们影响深远,因此学校要履行好这份责任,让孩子们能在一个宽松、舒心、良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童年。然而我国的农村学校,大多坐落在山沟,校园建筑陈旧,校内杂草丛生,校外垃圾堆山,四周墙壁也很不稳固。还有农村大部分教师整体素质低,教师之间比职称、比工资、比奖金。对留守儿童几乎是不闻不问。同学之间也是比吃比穿,比谁的父母钱多,比谁的父母官大,他们自私自利,不团结,不互相帮助,有些班干部行使特权,从不打扫卫生。一些还联合起来嘲讽、欺负留守儿童。这样的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可谓雪上加霜。父母不在,本就无人关心,加之一些“野孩子”、“无娘娃”的代称,使他们变得更自卑、更孤僻、更忧郁,心理问题也就更多。

2.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不完善

我国早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虽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虽课程表上有各类 5 科目,但其实真正开设的就两门,语文和数学,根本不考虑这样单一的教学对学生的真正意义,只是要求他们考高分,分数的高低成了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而与儿童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等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开设,开设的也只是形式而已。另外,农村小学的教育方式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陈旧而单一,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老师教的死,孩子们学的死,没有创新,犹如走进了一条毫无声息的死胡同。死记硬背,思想简单,以至在生活中遇事不懂变通,反应不灵活。这种教育方式的失衡,使学校也不能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学校也很难对学生提供多人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所有这些都制约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学校设备,师资力量跟不上

虽然国家已高度重视小学教育,为小学建设提供了大量资助,实施了许多有利的政策,但小学设备仍然不完善,师资力量仍然跟不上。农村小学,只有极个别的中心小学,教室设有多媒体,而山上的大多数小学,甚至连粉笔都短缺,教室里桌凳陈旧,卫生工具几乎没有,冬天还得孩子们自己烧炉子,体育器材也几乎没有,都是些孩子们自制的沙包,键子。钢琴呀,电子琴呀的根本没见过。总之教学设备的不完善阻碍了他们的发展。还有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留在农村的,多是一些老年教师,思想传统,教学单一,素质又不高。由于农村福利低,条件艰苦,优秀教师大都不愿去农村。而农村的多得是当地居民,他们每天好几门课,而且带几个年级,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根本无多余时间和精力关照每一个学生。而留守儿童就会更觉得不被老师重视,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各种情绪。

4.寄宿制生活刻板无聊,学校不重视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伴之寄宿制生活也突显出来。孩子们还小,寄宿在学校,每天宿舍、教师的两点式生活,他们只觉得单一无聊,根本无快乐,无自由而言。这使他们更想父母,更想家,根本无心学习。还有学校不重视儿童的心理教育,只关注成绩,成绩决定命运,成绩决定未来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是我们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应试教育,升学考试这一沉重的枷锁,使儿童失去了纯真与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的冲动。江苏一个女孩一直都是班上的前几名,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服毒自杀。我国的只重视应试教育,不注重儿童的心理教育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呀!

(三)政府和社会重视不够

正是由于这份处于社会底层,身在城市却融入不了城市的尴尬,造成农民工在从业时自身无力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他们从事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干的脏活累活,还时常面临种种困难,这种物质上的无保障和精神上的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方面的许多空缺和失误。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活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总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每一个人,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而留守儿童正处于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求知欲高、抵抗力低的阶段,外界环境对他们极易产生诱惑。在这个金钱社会,人们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浮躁虚伪等已渐成风,有意无意影响儿童。游手好闲、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物质攀比等思想泛滥,特别是社会文化市场的精神污垢,皆是留守儿童犯罪的重要诱因。那些渲染暴力、色情、淫秽内容的影碟,卡通画册,色情网站等,还有学校附近的网吧,游戏厅等都极易使孩子染上不良行为,甚至酿成悲剧。还有就是政府对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不够重视,这一重大课题应放在关键位置,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需要全社会关注,全社会解决。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父母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教育。因此父母的作用则显的举足轻重,父母应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教育,只有从小扎好跟,以后才能长直长大。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关心,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要转变心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地与子女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亲情,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相当重要。如果家庭附近有工厂的,就不要外出打工,如果有必要一定要外出打工,无必要留一位家长在家,做好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和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孩子最依赖的就是父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孩子对父母充满爱戴和信任。“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向块宝。”有了父母就有了温暖,孤寂的心灵就会得到抚慰,迷乱的心思就会得到指引,所犯的错误就会得到及时的纠正,获得的进步也会得到鼓励。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任何事情,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讲诚信、做事认真、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孩子从小受到熏陶,与人和谐相处,成为一个 7 懂事的好孩子。反之如果父母天天吵架、虐待老人、抽烟、打麻将,不仅无时间照看孩子,这些不良行为还会影响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用表扬的话语鼓励他们,他们都是天真、可爱、聪明的,正确引导,培养兴趣,提升性格。并且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谈心,使他们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树立远大的理想,自强不息,这才是真爱。如果实在没办法,父母必须外出打工,一定要确定好监护人,经常和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其次还可以通过电话、视屏等及时与孩子沟通,讲自己的经历与艰辛,听孩子的烦恼与趣事。这样会加强孩子对父母的理解以至沟通祖辈与孩子间的感情。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要发挥积极作用,注重对孩子的理论教育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父母不在,缺少家庭教育,因此学校要加强履行这份责任,教育好他们。首先,学校必须关注他们,公正公平的对待他们,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这里所说的环境除了校内外环境,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校领导和蔼可亲,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教师整体素质高,对每个孩子充满希望,充满爱。学校教育方式应进一步完善,对孩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古怪的孩子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要多鼓励他们,教会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切记打孩子,骂孩子,更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多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心服口服。如果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对,有时会起反作用,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染上更多的坏习惯。还有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不仅要及时观察,纠正每一个孩子的错误还要和孩子的监护人及时沟通,并且要适时适机多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设立一些小咨询室或“知心姐姐”等,能让孩子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倾吐心声,减少心理问题。对寄宿制学校应加以完善,要保证宿舍干净、舒心,食堂饭菜营养卫生,并且多开展活动丰富他们的寄宿生活,校领导也要经常慰问。

(三)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关注留守儿童,加大财政支持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毫无疑问会对留守儿童起巨大作用。国家出台新政策大力支持,农村政府也要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农”问题,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修缮破损校舍,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加大对教师的工资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号召吸引大学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支教,同时力争留住优秀教师。8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等政策调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孩子随父母进城上学,并且与城市孩子的教育同等对待,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其他地方教育平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靠一己之力或单方之力无法解决,因此,社会各界要广泛动动员,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宣传手段呼吁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关心与帮助。只有家庭、学校、全社会联合起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是留守儿童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以良好的素质走向以后的人生。

(四)从留守儿童自身角度出发,要提高意志力,健康成长

作为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很多,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因为是留守儿童,我们学会了坚强,不及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帮爷爷奶奶干家务。因为是留守儿童,我们更懂懂得感恩,感谢父母外出打工养育我们,感谢学校及社会对我们的帮助。作为留守儿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完成作业。我们还要学会理财,哪些钱要买学习用品,哪些钱又要存起来,这都有助于以后的发展。我们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我们还要学会辨别是非,分清好坏,坚决抵御各种不良诱惑。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懂事、乐观、健康的“留守儿童”。

结束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及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并且这一问题的解决社会意义重大,它不仅使留守儿童感觉到了关爱,还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除此之外,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J].新华网,2009.[2]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3.[3]缪保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6).[4]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5]叶敬忠,贺聪志,吴慧芳.留守中国—中国留守人口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第一版).[6]杨聪蕊,赵存章.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J].考试周刊,2011(24).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Education

XiaoSheng-ZHANG(Education department in Long dong university,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745000)

Abstract: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group ha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tate.Due to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drawn character, moral consciousness is low, the crime phenomenon is serious.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the school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 pay attention to their theore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to improve their willpower, let them grow up healthily.Key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education problem;cause;countermeasure

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倪嘉敏讲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倪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倪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感谢我的520室友们,是你们的关心与友好,让我度过了大学四年美好的时光,毕业论文也是在你们的意见和帮助中完成的,很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不仅给予我足够的物质条件,还给予我精神上的极大鼓励。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的,你们永远快乐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下载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担负着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论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论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 李亚楠 教育层次 专 科学号 097050115 分校 邯郸电大专业 行政管理 教 学 点 邯郸电大指导教师......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为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后进村整顿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工作现状,提升我区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区委就......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阐述人口过多会导致农......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模仿孟加拉乡村银行(gb)的小额信贷模式在河北省易县成立了“扶贫经......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范文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刘朝来重写稿实文化强省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民进安徽省委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