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经理培训班学习感悟(推荐)
职业经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秋风乍起,夏意阑珊,这个初秋时节,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告别,告别难忘的党校,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学习篇——
课堂自有言如玉,在党校的这几个月里学到的,令我受益一生。
十一个专题的系统课程,构建出企业运作中的全方面,让从事单一工作的自己对企业运营有了全面地了解。
多位名师的精彩讲授,又何止是传道、授业、解惑?
是在我眼前打开的一扇世界之窗,让民族的和国际的、世界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经典管理理念都以不同形式展现在面前。
更是启发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不再拘泥于以往自己固有的经验中。而学会了多角度的、全面的、系统的思考方法。
恨不得让自己的心灵空间成为一块吸水的海绵,一字不漏的将课堂的每一句话牢记在心。感谢每一位把毕生的研究用最深入浅出的语言、最生动活跃的演讲传授给我们的老师们。让这些怀揣着梦想而来的学子能有收获巨大!
友情篇——
人生三种境界之他乡遇故知,几个月中集聚在这里的四五十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是我将珍视一生的财富。
课下的学习探讨和案例答辩,真是各路英雄尽显神通,有时候是激烈的辩论、有时候是专注的探讨,无所保留、相互帮助;
聚会中的人生畅谈,让我们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酣畅淋漓;多少个夏日繁星闪烁的夜晚,大家促膝长谈,人生、家庭、梦想„„一起分享喜悦、分担忧愁,感受到五湖四海皆兄弟的那份人间真情;
坝上草原的纵马奔驰、高歌饮酒,五台山之行的一路欢歌,同游的快乐时光让职业经理培训班第二十期的学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男儿不轻言感情,此时,却愿意记住每一个同学笑得样子。从此,生命里多了很多的怀念和幸福的记忆。
感谢,半年来相携相伴和温暖心灵的朋友们,因有了你们的真情,让生命更丰厚更美丽。励志篇——
好男儿志存高远,带着梦想而来,收获的是信心、勇气和力量!
职业经理学习中“行胜于言”的校训深深激励着我,更明白要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做好眼前的工作,认真的承担每一份责任和尽可能多的为企业分忧解难。将所学、所感应用于实践,将知识转换成生产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职业经理学习中“修身兴业、新民报国”。让每一个人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中国青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从自己做起,做有职业素养、有道德观念、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为自己企业的兴旺发展、为民族、国家的富强,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职业经理人的精神要求自己:认真做人、努力做事。用最平实的努力换来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感谢党校、感谢职业经理培训班的所有老师,感谢这个平台激励了这些已经职场多年,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却少了锐气和斗志的我们,帮助我们再次点燃为了成为优秀进而卓越的人生梦想。此时此刻,我们充满信心、勇气和力量!
职业经理培训班第二十期学员黄成杰
第二篇:职业经理
我认识的老板中,像王石这样喜欢登山的,绝无仅有;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企业家中,有此雅兴的也不多。
五月份,我到深圳第一次采访王石,就企业的经营问题做了一番对话。时隔不到一个月,第二次见他,我探究了一番他的业余爱好。
去年八九月间,他曾抛下公务,打点起行装--帐篷、睡袋、登山靴、匕首、相机、氧气瓶--那是一套专业级的登山装备,踏上去青藏高原的路。这是他自创科十几年来,第一次休这么长的年假,虽然他仍不忘带着手提电脑,以便通过网络查询公司的情况,但据他的秘书讲,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少打来电话。这是一次悠闲的旅行,他相信自己的公司已经成熟,“我不在照样可以正常运营”。
这次远足也是他的一个夙愿。王石登山,过去是随时随地逢山必登,“但说来惭愧,我并没有登过什么名山大川”。他说,“中国的名山几乎都给游人规定好了路线,我爱登没有路的山,这样才能体会登山的乐趣”。他崇尚自然的意境,追求真实的感受。由此我也算搞明白了他的一个“怪癖”--在他的办公室里,那张大班台总是空着,几乎成了摆设。他爱坐在房间一角的长桌旁办公、会客,显得很随意。我第一次访问他时,恰逢电视台录像,摄影师请求他坐到该坐的位臵上,他却颇为尴尬地搔着头皮说:“坐在那后面(指大班台),我找不着感觉。”
我问他青藏高原之行有何感受,他脱口而出,“从珠峰大本营下来,就想赶到宾馆洗个热水澡!”这个回答多少使我感到意外,但转念一想,如果他在西藏不是想到热水澡而是大彻大悟一番,他就成不了一个企业家。他接着说明:“在那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我更加珍惜现代文明的生活”。可见他是入世的,他将自己溶入当今商业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
开办公司之初,王石喜欢和下属玩“拖拉机”,那是一种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后来他迷上了桥牌,尽管至今打得仍不怎么样。他还热衷于摄影,不过朋友们欣赏他的器材胜过他的作品。说到登山,却是他从学生时代保留至今的活动,只是近年来越发着迷。他拥有一项值得炫耀的荣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会员,虽然那不过是该杂志的促销噱头,一年订齐12本,即为当然会员。至于富人们的时尚高尔夫球,他不曾问津。他说,“那是一种高消费的娱乐,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不能随意挥霍股民们的金钱。”对于此说,我猜测有公关的成分,因为在国外,登山更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他的那套行头--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冰镐、冰鞋、各种绳索环套,估计价钱也不菲。不过,他向我声明,购臵这些装备以及青藏高原之行都是自费的。
为什么王石会喜欢登山探险?他说:“上小学的时候,各种体育运动成绩平平,唯有一次爬山比赛,是我第一个把小红旗插上山包”。他今年47岁,我和他是同时代人,所谓“老三届”中人,我们少年时代接受的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教育--“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少先队誓词)因此我理解,儿时的一个小小荣誉对他是多么地刻骨铭心,甚至会影响一生。他还解释说,“我的母亲是锡伯族人,我的血统中大概还保留着射猎民族的野性吧。”那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民族。1764年,清政府为清理后院,将盛京(今沈阳)的一千锡伯族官兵和家属迁往新疆戍边。一年多跋涉,万余里长征,健壮的锡伯族女人,竟在征途中为本民族生下了三百五十个后代!他为母亲的民族自豪,也为大汉族而叹息。他认为汉族太成熟、历史太悠久,因此文化中太多墨守成规的东西。
曾经有记者问他,登山中能体会到什么--征服?他沉吟片刻,“登山作为一种运动,包含着征服,但其它竞技运动的失败者只是拿不到奖牌,而登山的失败者往往是死亡。”以生命为代价的挑战,是无以伦比的,这大概正是吸引王石之处吧。
我对王石的个人爱好感兴趣,最初纯属好奇,但当我对王石有了更多的了解,却发现登山的情趣与他的经营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即便这些联想难免附会穿凿,但起码有助于认识王石和他的企业。
万科创建于1984年5月,其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代码为002号,可见资历之深,它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1997年底,公司的总资产达39.6亿元,净资产18.3亿元。万科以中高档住宅开发著称,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创立了声名远播的品牌“城市花园”,并以出色的物业管理领导行业潮流。但这样一间著名公司的总部,却偏居深圳市一隅,坐落在水贝工业区一栋厂房里,既非闹市旺铺,又无豪华装饰,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登山,特别是进行冒险性的攀岩,动作要领是三点支持,一点移动(双手、双脚乃四个支撑点),一步一步向上攀援。而万科奉行的也正是一种稳健的发展策略。1992年,深圳房地产业被“利润率低于40%不做”的暴利心态左右,而王石却提出“高于25%不做”。在当时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但由于万科始终遵循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经营标准,而今显示出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老板好之,下必甚焉。万科有一个山岳协会,许多年轻职员也成为山友,每逢周末呼朋引类爬山去。《万科周刊》上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登山远游的野趣。王石缔造着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万科文化,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这一套吸引了许多名校的毕业生,虽然工薪不算高(与深圳同等公司相比),但他们却对万科文化欣赏有加。什么是健康丰盛的人生?我想,万科的年轻人自会在山川谷壑找到体验。
以上文字算是对王石的一点形象刻画,而在以下的对话中,王石则尽显理性思维的魅力。新兴企业的概念
刘青:为了准备这次采访,我看了你的一些讲话,发现你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新兴企业”这个概念,并且你把万科也界定为“新兴企业”。请问,这个概念是什么含义?
王石:我所指的“新兴企业”是指改革开放以来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而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可以把这些企业通称为新兴企业,它可能既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制企业。如果我们从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无论企业的所有制如何,都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
刘青:也就是说“新兴企业”并不是按所有制形式界定的,这应该说是一个新的视角,因为我们过去惯于用所有制来划分企业的性质,来讨论一个企业的问题。
王石:我举个例子,南方航空公司,它是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你说它需要转换机制?我看不然,它的经营方式与外国航空公司没什么两样,发展非常快。
刘青:由此看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企业不管是什么所有制,都面对许多相同的问题,都要进行改造,都要有一个新兴的过程。如果总是在所有制上纠缠,会掩盖许多问题。
那么,所谓新兴企业都有哪些特点呢?
王石:依我看,新兴企业有七大特征。第一是企业的初期规模很小。第二是短期内急速膨胀。第三是创业资金很少或没有,所以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说法--“英雄不问出处”,因为从没有钱到有钱,这里面多少会有点问题。第四是毛利率较高,找一个利润空间比较大的行业钻进去。第五是初期的发展战略不清晰。第六是创业者没受过现代企业管理的训练,当然九十年代后情况有所变化。第七是创业者的权威作用毋庸臵疑,无论是在何种所有制企业。像民营希望集团的刘家兄弟、军队企业三九集团的赵新先,他们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上述是新兴企业的一般特征。但举例提到的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新兴企业集团。新兴企业集团的概念,就是有一定的成长历史,经营规模上亿,业务格局是跨地域经营并形成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管理架构。
刘青:你的概括比较准确。如果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许多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企业,大多具有你所描述的那些特征。
专业化是新兴企业的趋势
刘青:下面我想和你更具体地讨论一下这些特征。刚才你谈到新兴企业的初期发展战略多不清晰,有何所指?
王石:如果从新兴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来看,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化,始终明确地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如:海尔、联想、希望。第二类是初期专业化以后多元化,如:四通、三九。第三类是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如万科、北京的华远、上海的万通。应该说这三个划分当中,第一类不是主流,虽然我们看到他们很成功。更多的企业是创业起始迅速进入多元化,多年之后仍呈多元化态势。多元化向专业化发展的也不多,像万科、华远、万通这样,但专业化将是今后的趋势。
刘青:专业化是今后的趋势,而现实中为什么多元化是新兴企业的主流?
王石:新兴企业创业之初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哪个行业有空子、能赚钱,就干哪行。而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当中,每年的行业政策都有变化,因此利润空间也不一样。新兴企业很容易随着政策的倾斜而转行,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刘青:于是从一些企业所涉足的行业,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几年来国家产业政策变动的轨迹。
王石:从这个角度看,可能很有意思。
第二点,企业初期规模不大,转到哪行都能赚钱,多元化导致高速增长,因此在创业阶段多元化无可指责。但企业规模、专业化程度、行业市场占有率要受影响。
刘青:似乎你是竭力主张专业化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听说你把万科一些赚钱的企业都卖掉了。
王石:是呀,否则资源集中不起来。你的资金、人力、经验,应付不了各行各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刘青:那么,一个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是不是可以转向多元化呢?
王石:我看要做到五六百亿、上千亿的规模。最近,有家报纸说万科在做减法,海尔做加法,我保留我的看法,我认为海尔还没到搞多元化的时候。现阶段,专业化应该是中国新兴企业努力的方向。
民营企业也要两权分离
刘青:尽管你提出的“新兴企业”这个概念不是从所有制角度出发的,但产权问题仍然是目前不容回避并且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王石:当然。但产权问题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对国有企业来讲,应该说不存在产权问题不清的问题,国家所有、全民所有,产权很清晰嘛。但它有一个假定前提,人人都是大公无私的。问题是这个假定前提错了,于是人人都是主人,人人又都不是主人,国有企业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
相反,许多民营企业倒是产权不清,很多都是借壳的、戴帽的,注册是集体甚至是国有,但资金来源、企业人员组成却百分之百是民营,像四通、万通、恒通都是这样。我记得在1988年,万科提出要股份制改造,四通也在进行类似的安排。万科是国有企业,在产权界定上比较简单,虽然政府没投一分钱,没给企业担保一分钱,但企业性质是国有。最后在市政府体改部门指导下,经过谈判,产权界定为六成归政府,四成划给企业职工,皆大欢喜。但四通因为产权没搞清楚,只好拿一部分资产到香港去上市,但是母公司的产权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初哥们几个合伙干,说我们是文人下海赚钱不为钱,用不着分你多少,我多少。在创业之初这不会有问题,但企业做到上千万、上亿,一定要出问题。
因此说,从新兴企业角度来讲,民营企业有一个产权界定的问题。产权不界定清楚将后患无穷。你想往下走,搞股份制?借钱融资?很难。所以我认为民营企业搞改造,必须先得进行产权界定。
刘青:刚才你还谈到新兴企业创业者的作用,我同意在创业初期他们的确是举足轻重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的权威地位是否会受到挑战?
王石:这个问题在所有制不同的企业表现也不同。国家控股的新兴企业,领导人的地位是不稳定的。因为他是由组织部、人事部任免的,随时可以更换,而且往往是非经济因素。我们知道企业一把手的作用又非常重要,所以在国有企业中人事危机是非常突出的。而民营企业又倒了过来,是超稳定结构,企业经营再不好也少见换老板的。那么民营企业是不是也有一个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呢?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扩张之后,有一个马上打天下和马下治天下的矛盾。就是说,你能创业,但未必会管理。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容易,因为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从“无产者”一下子发展起来,让他心甘情愿把企业交给别人去管理,很难。另外企业人员的血缘、地缘关系也使操作难度很大。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是制约民营企业规模经营的瓶颈。
刘青:这个问题很重要,提得好!我在对一些民营企业的采访中也深有同感。我们期待着清醒的、开明的民营企业家多多出现。实际上,创业家和企业家是两个不同的角色,这导致了民营企业两权分离的必要性。
王石:是的,创业家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打破传统。而企业家却是要在即定的游戏规则下,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下工作。这个区别非常大,一个是要打破秩序,一个是要遵守现存秩序。所以现在新兴企业家面临的问题是,你能不能转换好角色。就拿我来讲,我这个人非常喜欢打破常规,能不能当企业家不敢说,因为万科还在发展,最后是不是成功还不知道,但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自己是创业家。这几年在创业过程中,我们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而当企业家却要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但这个弯你得转。如果你真想把企业搞大,让国际基金把钱给你,你就得转这个弯子。如果你还带着创业家的冲动,对外国投资者说:“我的增长一直是100%。几年来,我在全国除了西藏和台湾都设了机构。”你以为他会高兴,他不会的,那要把他吓死。他认为你是泡沫经济,他需要你稳定持续地增长。企业家需要按规律办事,对企业进行有条理的管理。我觉得我们新兴企业必须面对这个问题。钱多了也麻烦
刘青:我听说万科职员称你为“校长”,一些企业家遇到困惑也都愿意来向你讨教,甚至有传媒把你称作“万科领袖”。那么,你的预见性从何而来呢?
王石:什么校长、领袖,都谈不上。万科作为一个新兴企业,只不过经营时间长一些。我们从1984年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4年的历史。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其它新兴企业,走的路长一些,跌得跤多一些,弯路也多一些,我不希望后来者重蹈我们的弯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如果能让更多人汲取的话,那要比它生产的商品还要有价值,整个社会的财富因此可以减少些损失。
刘青:我想听一听你的经验之谈。
王石:我认为,新兴企业集团面临着多种风险。第一个是资金风险,我举几个例子。关于史玉柱巨人集团建大楼出现的麻烦,媒介有不少报道。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从经营角度来讲他是个什么问题,是转行问题?市场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我认为这是个资金风险问题。首先,像巨人这样的新兴企业,特征是增长极快但资金有限。表面上看他从电脑业跨进了两个陌生行业,房地产和医疗保健品,但实际上他是把房地产作为集资的渠道,真正搞的是医疗保健。就是说大厦项目筹集的资金,大部分没有造房子而是流向了保健品业务。做这一行需要大量的广告费,和各类媒介签约,进行地毯式轰炸宣传,这些事钱少了办不成,于是他又要求媒介垫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市场都很好,还有可能进行下去,如果有一个市场不景气,资金链就会断掉。不幸的是他的两个市场都出了毛病。实际上我们很多新兴企业的操作都和巨人集团相似,巨人集团是一个典型。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企业扩张中,资金短缺所带来的风险。
那么,钱多了会不会有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万科的教训。万科1993年从B股市场上筹集4.5亿。企业资金多了,多了之后干嘛?就跨地域经营,地产项目遍及全国12个城市,涉足的行业从大处说就有五大类,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仔细一看就是西北地区没有投资,这又不符合中央的开发中西部战略。别人问:“王石,你有什么策略?”我只好说:“我的策略就是西北不去”。项目立了,资金投下去,才感到人力跟不上,资金太分散。其结果是企业规模徘徊在12-15亿之间,再也上不去了,利润到了1.5亿也上升乏力。而同时期走专业化道路的三九集团,1996年规模有40多亿,海尔有60多亿,希望大概也在60亿左右。事后我体会到如果管理不成熟,资金多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灾难。
刘青:企业苦于资金短缺这是老生常谈,但钱多了也有麻烦倒是鲜听人说起。我听过一位美国金融家谈到企业交易战略,他说一个错误的交易战略可以抵毁许多正确的经营策略,他看到许多私人企业家由于一次错误的投资或并购,使一生辛苦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这大概也是在警告钱多了以后会出问题。
王石:从某种意义上说缺钱对民营企业并非坏事,因为资金有限,不允许你盲目投资,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是灾难,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我常对那些为缺钱而发愁的企业说,恭喜你呀!你犯不了大错误。
我再谈谈暴利风险和扩张风险。
刘青:且慢,从刚才你说钱多也是麻烦事中,我就发现你的思维很有特点。暴利与扩张对许多企业家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机遇,谈何风险呢?
王石:我要声明,并不是我不爱赚钱,不想把企业做大;也不是我有先见之明。我的许多看法都是用教训换来的。还是以万科为例,我们是八十年代搞贸易起家的,最早搞贸易利润在80%以上。那个年代现在回想起来还不免兴奋,但利润高,大家都去搞,结果从80%掉到8%到2%,最后无利可图。从社会平均利润来讲,做进出口拿到2%的是正常的,但由于开始有80%的甜头,谁还会去做2%?后来我做了个计算,把万科1984年至1994年的贸易盈亏相加,结果是负数!于是我得出结论:市场是很公平的。你怎么从暴利赚的钱,你再怎么赔进去。所以当我们进入房地产业时,尽管有些头脑热,有点盲目投资,但我还是把握住了一点,就是房地产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所以在1992年万科就明确提出,超过25%利润率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不做。要知道那个时候社会上的说法是低于40%不做,因为当时买了地一拆迁一转手就是100%的利润。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日子长不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政策的变化会带来暴利空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暴利终究要趋于平均利润,一味追求暴利反而会丧失许多机会。
再说扩张风险。如沈阳飞龙集团从九十年代初几十万资金十几个人,在短短数年内扩张成几亿资产,全国除了西藏和台湾没有设臵机构,其它都设了,这个扩张速度实在太快了,可以说已经膨胀得失去控制。结果如何?飞龙的创办人在去年第九期《中国企业家》杂志上的反思很值得一读。所以对新兴企业来讲,必须对资金风险、暴利风险、扩张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决策。向国有企业学管理
刘青:关于这三个风险的论述,堪称高论。下面我想听听你的对策。
王石:我认为要解决五个问题。首先解决基本问题:为谁做?谁来做?做什么?我们很多企业做这个、做那个、到底做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比如说最近关于牟其中那本书的话题很多,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我首先认为这本书以道德标准来评判一位企业家操作层面的问题,对总结企业的经营成败实在是一种误导。这本书出版后,虽然老牟处在舆论遣责的地位,但南德还是南德,老牟还是老牟。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我们的政府讲法制了,不会因为一本书说你是骗子就会把你怎么样。其二牟其中是守法户。这本书通篇说老牟是骗子,如何资不抵债,贷款多少亿--在市场经济中,能从银行贷到款是能力、信用的实现;资不抵债是经营能力问题,都和欺骗行为不相干。我认为牟其中没有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你干哪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是多少?总不能老停留在创业时期以货易货的水平上吧。万科在1993年以前,也是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早些解决,我们就不会走盲目发展的弯路。
第二要纠正暴利观念,老老实实去赚社会平均利润。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自由交换,哪个行业有暴利,资金就会迅速进入,很快就会把暴利降下来,所以要改变浮躁心态。
第三要解决产权界定问题。
第四要解决好人事问题。万科之所以要走股份制道路,一是要筹集资金,二是为了规避人事风险。
第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民营企业家如果能从创业家过渡到企业家那当然好,如果不行最好把两权分离。要不然你就等于毁了自己创造的事业。职业经理的要求就是产权清晰化、管理科学化。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前那种亲情加友情的传统管理方式,集团公司搞大了,即使你解决了专业化问题,管理也过不了关。
刘青:说到管理,刚才在万科总部,我看到井井有条的景象,员工的职业素质也很高,请问你是如何管理万科的?
王石:我又要唱点反调了。有人问我,万科的管理经验是什么?我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那一套。别人以为我是开玩笑,其实我真是那么做的。新兴企业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管理不成熟,因为发展太快。因此我倡导要学习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虽然在目前国有企业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他们也在自我否定。但不能泼洗脚水连孩子一块泼掉,我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成熟的管理方式是不该忽视的。
刘青:我同意。据说日本人就很欣赏毛泽东的“鞍钢宪法”。
王石:我们不能把国有企业全盘否定。大型国有公司在管理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一是管理干部的素质高,二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此,外国的大公司也是如此。万科经营了14年,我们做过各种尝试,也到国外考察过,后来我发现国企的方法和松下、索尼的方法差不多,都是行之有效的,拿来就行,没有必要再去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一些新兴企业总想另起炉灶,我说你别忙,我们万科也曾经这样想,但有教训。比如重奖重罚,1992年房子很好卖,傻瓜都可以卖。你是不是要重奖傻瓜?到了1995、1996年市场不好,专业营销人员很辛苦,加班加点也卖不掉几套房子。难道你要重罚他?现代企业经营离不开外部环境,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只靠重奖重罚是行不通的。即便在市场风险恒定的情况下,你要建立一套奖罚标准所需的管理成本也很大,不一定划算。所以万科就把国有企业那套等级制照搬了过来。要说抓管理,我看只要挖几个有经验的国有企业人员过来,照他的办法做就行了,非常简单有效。你要说现在搞年薪制,一年几十万,那个成本太高。
顺便一说,现在国家实行抓大放小的政策,我提个醒,新兴企业集团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扩张的机会。现在对“无产者”来说是一个机会,绝对有10%到15%的人会因此成为“有产者”,他们干不好无非还是个“无产者”,他们会去博。但是对那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创立的企业来说,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要控制住自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国家都管不了,你怎么管?
万科请人来兼并
刘青:据说万科这几年都在调整,在收缩,在做减法,愿听其详。
王石:万科的调整基本上是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第二个是从房地产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房地产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如地产商,批出了很大地块,拆迁以后再找人来开发。房产商就是盖工厂、商场、住宅、办公楼等等。第三个集中就是投放的资源由十二个城市向北京、深圳、上海和天津集中。以上集中就是所谓的收缩吧。至于减法,就是对其它企业关停并转,该卖的卖。总的调整目标是:以房地产为主业,以住宅为核心,调整业务,盘活存量。1993年我们房地产中有75%是写字楼,25%是住宅。1997年调整到住宅为75%,写字楼为25%。还有一些写字楼盖了一半如何调整,就把它们改成酒店。我们把深圳的写字楼也改成了住宅。把5个贸易公司并成一个,还转让供电厂、印刷厂,回笼资金一亿三千万。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房地产占60%,其它占40%。地区划分深圳占50%弱,其它地区50%强。利润深圳占75%,其它地区占25%,1997年中期与1996年同期相比,房地产增长60%,利润增长95%,销售面积13万平方米。但经营调整还没有完全结束,要延续到1998年。
刘青:除了你内部的调整,我还听到社会上的传说:万科希望别人来兼并。
王石:不是传说,是确有其事。发起者王石。也确实有人拿着支票到深圳来了。但原来答应要出卖股权的股东变卦了,没能成交,这是我1997年遭受的挫折!
为什么我要做这个安排?因为从万科的股权架构上看,不合理,股权太分散。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股权分散的弊端日益明显。一个大的上市公司要发展,一定要有大的股东联合起来作为支撑。在外国,房地产行业的70%一般由大房地产商垄断。香港新鸿基房地产公司1996年补交政府外转内差价费用后,地价款为100亿港币,利润大概是160亿。万科在1997年6月,深沪两地的市价,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发展、长虹,但一年的经营利润,去年是12亿人民币,不过如此。与新鸿基相比,悬殊之大不可同日而语。境外大的房地产公司在了解了中国市场之后,和你展开竞争,中国的公司只能甘拜下风。当然,被收购是一条路,联合也是一条路。万科愿意和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有土地资源的公司联手开发项目。万科自身没有能力开发超过15亿的项目。我们现在要搞50亿到80亿的大项目,只有联手,光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后记
王石喜欢登山,他的企业也在爬山。从他的谈话中我感觉他渴望把万科做得更大,他渴望一个更大的舞台,因为他不止一次谈到那些成功企业的规模。但他已经47岁了,要想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巨头,他还有多少时间呢?
“你不用替我担忧”。他说,“重要的是在中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万科做得再大,一旦离了我王石就垮了,你说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脱离企业家个人生命的周期而存在。比较一下胡雪岩和松下幸之助,胡雪岩做到了红顶商人,买卖够大吧,但在他本人的一生中,就走完了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松下幸之助去世了,松下公司照样发展。”
在中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绝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王石承认我们这一代的局限性,因此他这样看待人生的价值:“就像爬山,你能不能爬到顶峰是次要的,因为到了山顶就得下山,我看重爬的过程。”
王石追求高远的境界,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之中。由此,我想到唐人钱起的诗句:
山色不厌远,我行随处深……
第三篇:TTT培训班学习感悟
TTT培训感悟
离开工作岗位,静心学习、收获。参加TTT培训班第一模块15天的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培训部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
我在企业里从事技术专业培训工作,以前企业内训时,学员听课经常会打瞌睡,我也会认为讲专业技术比较枯燥,学员听课打瞌睡也正常,参加TTT培训班后,知道培训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学到作为一名培训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培训,如何组织培训,如何设计课程,如何管理与自我管理,如何给自己定位培训风格,还要学习授课技巧及控场的知识,如何和学员互动、调动气氛让学习觉得寓教于乐,还有PPT的制作与使用、教室布置、会场音乐等等。我还学会如何制定企业使命及愿景,如何制定企业文化。学会这些知识在我迈向专业培训师的道路上,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我还不能说完全学会及灵活应用老师教的知识,但我知道我以前错了多少。
老师说:“只有你想学习,老师才会出现”,TTT培训班是企业精英汇集地方,每位同学都是我学习的老师,他(她)们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成果,在他(她)们身上也学到很多知识。我期待TTT培训班第二模块和家人们再相聚。
最后要感谢企业给我学习的机会,感谢培训班的老师。
第四篇: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在xx市举办的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华林飞老师的《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田丽霞老师的《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李凤遐老师的《用班主任所有的爱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郑学志老师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解读》精彩报告。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感触很深,同是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同仁,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对教育的理解还处于较浅的层次,有很多的做法过于简单,没能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教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感受。
一、以善致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
华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家长,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班会课时,我就以此事入题问那女生: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我问全班同学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 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 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华老师还讲了一个案例: 我一直认为,90后群体不缺乏爱,他们是被爱包围了的一群,他们缺乏的是如何把爱心传递给别人。我在班上持续开展爱心传递活动,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如我班上的门轴响声大,有同学把机油带来注入其中;黑板擦擦黑板灰多,有同学用毛巾擦;进门脚步轻轻,不会惊扰他人等蔚成风气。在日常生活中,我又积极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温馨,我要求每天老师上课有人帮她倒水,有人帮她抹讲台,有人帮她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再见,老师上课有绿茶,节日讲台放鲜花。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还主动承诺在校内见到学生向我问好,我一定双脚并拢向学生一鞠躬并答谢。有学生故意逗我,一见我就问好,看见我一本正经地答礼,便偷着乐,我也跟着乐。有一次,一位值日老师老师惊奇的对我说:“你有什么高招?你们班的朱某某以前见了老师理都不理,今天居然在走廊里对我喊老师好。”
听了华老师的报告我感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节日讲台放鲜花。虽然这些都是太“小儿科”,但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对学生的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关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爱心的方式,这也是新时期呼唤教师用行动诠释职业美德和人性光辉。
二、管理学生要阳光,即使流泪也要对着太阳
田丽霞老师是全国的优秀班主任,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田老师主讲的内容是《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她的讲座内容非常实在,她举到得很多生动的例子都是我们老师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田老师说:教师是园丁,教师的工作不是剪冬青,也不是培养什么转基因的高粱和大豆,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使青松成为更挺拔的青松。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满热情,对学生的管理要阳光,凡事换个角度思考,给学生一个底线。每天都坐在教室里,看看班级上课情况,听听班干部反馈的问题,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班级出现的问题争取尽快的解决。面对班级突发事件,田老师提醒我们“冲动是魔鬼,一定要冷静对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田老师讲的制怒四法,她告诉我们用一个平常心解决问题,告诫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不要和学生一起争一时的长短,不要跟学生决一时的胜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可以暂时搁置,学会把情绪降温,保持冷静。她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大问题要小处理,急问题要缓处理”
田老师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每一次闪光以肯定,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班主任要特别关注那些成绩落后,思想消极,性格怪异,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使他们感觉“我很重要”。平静地欣赏差异的美丽,差异是绝对的,差生是相对的。尊重差异 承认差别。待“差生”应“心是口非”。不要说孩子笨,一次说笨,不相信——我笨吗?二次说笨,不自信——我不如别人吗?三次说笨,不怀疑——我就是笨!然后就背着“笨蛋”的书包走进课堂,开始用自己的言行塑造 “笨蛋形象”了。
听了田老师的报告,我领悟到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心去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也爱后进生、调皮生,对他们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了解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爱心是温暖和帮助,是宽容和忍耐。有时是和颜悦色,有时是厉言批评。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激励学生,进而转变学生。三、一缕阳光,一朵花开——这是听李凤遐老师讲座的一点感受
李凤遐老师作了《用班主任所有的爱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师德报告。李凤遐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精彩的案例分析,让大家深深地被特级教师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受到精神的洗礼。“既然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既然当班主任,就要当最好的班主任”、“教师要做到爱生自律,让师德升华”、“人格是最高的学问,师德是最美的乐章”,李老师的人生追求、一句句精辟的言论,不断拨动教师们的心弦,赢得了教师们的热烈掌声。李老师从三方面阐述了她的教育经历;
教育韧度——选择:当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
教育温度——方法:用“非常6+1”的师爱感动启发学生
教育高度——收获: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老师她热爱教育事业,立誓做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用非常六加一的师爱(“非常6+1”的老师,坚持让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与幸福)感动非常六加一的学生(“非常6+1”的学生——汇集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妈妈爸爸等亲人的宠爱)。同时在爱学生和被学生爱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她平等的爱学生,始终保持与学生思想的一致,年近花甲的她,却童心十足地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在否定掉一个个答案之后告诉他们,自己永远18岁。她每周与15个学生分别谈心,她能将自己在第一次班会发出的四项促进学生自尊的承诺(当学生犯错时不请家长来校,不打电话告状,家长会上不批评等承诺)遵守到底,从不破例。她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个老师该如何说话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所以她才会跟学生谈心或是批评的时候握着学生双手,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临别时也不忘拥抱一下。用语言和举止来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尊重,用心倾听学生的故事,用理解帮助学生走出失恋的阴影。面对学生戴项链、留长发、迟到等现象,她没有用班主任的权威去指责,而是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在体谅包容中使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
案例一:一位男生不爱理发,头发很长了
处理:李老师引导说他学习非常专注,连理发都忘了,下午3点理发室最空,可以那时去。
案例二:学生染发、涂指甲
处理:爱美之心人人有,建议可以在假期里尝试。
案例三:学生迟到了
处理:你愿意把迟到的理由告诉我吗?我能帮到你吗?
案例四:学生抽烟
处理:班会上她强词夺理地说吸烟的四大“好处”——因常咳嗽而防小偷,因长不高而省衣料,因脸色黑而易演包公,因死得快而不会老。
听了四个简短的案例,茅塞顿开,如果把老师比作医生,那么学生出现的现象就是症,我们先要分析情况,然后对症下药。李老师变教训为教育,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策略,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从信任出发,帮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李老师更以高尚的人格严格自律,成为学生的榜样,并以一流的教学升华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赢得来自学生的“历史母亲”的赞誉。
在李老师眼里,学生就像一座花园里的花,有的春暖娇艳,有的夏热芬芳,有的秋霜妩媚,有的冬寒傲雪。他们的成长又如同花开四季,不是同步的、又是各具特色的。不同步,就要耐心等待;各具特色,就要因势利导。李老师用平等、尊重、宽容、理解、信任、自律之爱,呵护像花儿一样成长的学生,爱他们到满园花开。她让我知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感动学生,要用师爱使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与幸福。李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引领我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坚持做到:
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为学生的过失
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用欣赏的目光和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绩
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一个能给予他们启迪的好老师。
四、班级管理人格化
郑学志老师的讲座则让我如沐春风,深有感触,对教育的艺术有了更具体更实际的体会。郑学志老师提出自主教育管理的实质就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服务学生,把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不是把权力丢给学生),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格化,在操作方法上也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思想,育人环境实现了人格化。在运行机制上,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实现自主化管理的必要手段;班级活动引领,实现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激情高涨,积极参与;及时的鼓励表彰,让学生体会到自主管理的成功感。还有他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行全员参与机制,竞赛机制,为激励学生参与实行奖励机制,为协调班集体实行协调机制,还行自纠机制,监控机制,民主测评等七个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展开竞争机制,责任教育,排座方式,实现性别、性格、成绩,资源最大化整合。根据班级情况,实施集体目标奖励,设立班级目标,进行综合考核,颁发荣誉证书,进行精神奖励。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实行动态评比,还有他的独具特色的三级调解机制,先由组长或好朋友调解,再干部调解,之后再班主任出面参与调解;矛盾报告机制,日报告制度,实现内部矛盾自我处理和更新。还有批评悄悄说,表扬多公开说等,给我很多启示。看来,我们的自主化还需要踏下心来,一步一步去摸索,就像郑老师这样,善于思考总结和创新,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真正掌握自主化管理的真谛!
总之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新的班级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级工作实践中,使班级工作有新的起色。
第五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感悟.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感悟
淄博中学 刘文彬
2011的8月,我光荣地参加了市直教育系统第十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经过五天的报告听取和录像观看,收获颇多,自己的政治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
在这次培训班学习期间,我先后听取了如何做到从思想上入党,党章的基本知识,入党程序,七一讲话报告解读和党的成长发展历史的讲解。最后还听到了由淄博四中优秀教师卢铃老师的工作报告和市实验中学优秀毕业生,今年以677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傅洪哲同学精彩的成长报告。而每一节党课我都始终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去听取和学习,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而下午的视频资料的观看更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党课的学习,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也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这五天党课的学习,无论是在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在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上,我感到自己都有了很大进步。以下是我在这次几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
首先,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我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和宗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次党课系统的学习,让我深深地知道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七月成立至今,始终站在中国革命的最前列,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用50多年的时间建成了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期间虽然有挫折、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理论,逐步确立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正因为这些我党才成为世界第一大党,才能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社会主义,才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所以从根本上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现在的一切。
党有着严格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党的作风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路线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共产党员应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正如在第一节党课上王主任说的那样,有很多党的干部由于在岗位上未能够抵制住诱惑,钱权
交易,最后走向腐败的例子。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其次,通过这次党校学习,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入党是每一个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端正入党动机,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正如卞书记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就要从现在开始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学校里,要时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不能有半点松懈。与同学互帮互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我,使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有所发展。接受党组织的考察。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这种愿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时每刻教育、影响着我,使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认清方向。从李大钊到方志敏、江姐,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这些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们入党就是为了信仰,为了群众,为了奉献。正如在党课报告中提到的沂源县的李振华老师,支持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一干就是54年。54年来,他将半个世纪的沧桑和一颗永恒的爱心融进蒙山沂水,融进沂源5
5万老区人民的心中。他多次放弃进城、转行、提升的机会,扎根山区,许身孺子甘为牛、献了青春献终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忠诚事业、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精神,安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红烛精神,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人梯精神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严格自律精神。我校的老师,她们很多都是共产党员。她们以高尚的情操和敬业精神深深地陶冶着我,她们用她们的无私奉献为我们点燃了知识的火炬,照亮了未来的路。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确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更坚定了我不断靠近党组织并为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的信念。因此,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象他们那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最后,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十分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光荣的斗争道路。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正式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他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奋斗,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20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