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靠广大农民群众来完成,但能否顺利成功完成关键还是要靠基层干部的带领!但是现在农村中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关键字: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群众
现在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地方的实际成果并不大,为了调查其原因,我们八位同学在代老师和杨老师的带领下,在2010年7月12日至7月18日到盐边县新县城、金河乡、国胜乡、渔门镇、桐子林镇、以及格萨拉乡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农村中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那么为什么我们把它作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呢?首先,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前线,对农民、农村最了解。其次,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多、分布广,是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再次,农村基层干部是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最后,农村基层干部即是新农村建设的指挥者更是实践者!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1、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实践能力。造成这个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多为中老年人、妇女、留守儿童,所以只能采
取一种“抓个骡子当马骑”的方式硬行选出干部,把一些不具备领导素质的村民推到干部队伍中来,这样的干部难以带领农民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沿。
2、大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新形势。现在大多数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没有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全部遵循本本教条,不能推陈出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很多农村基层干部现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递式、命令式、经验式”的老办法,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3、政策执行能力偏低,法制意识淡薄,很多突出的矛盾都不能较好地解决。一些干部学习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深入透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力度不够或只顾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现象。因此出现了农村中一种普遍观点:中央政策好,但被地方的和尚念歪了!
4、工作作风不好,方法单一。现在有的地方干部为了应付上级,大作表面文章,乱搞形式主义;有的地方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全是采取命令式的工作态度,造成群众严重的抵触情绪。
5、个别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作为捞取利益的资本,一些干部不顾当地实情,超规格配备办公硬件!
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工作作风和一些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要建设新农村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所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刻不容缓!
三、解决方案
1、选好基层干部人才
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火种”,是带领老百姓致富发展的源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是选择干部的最基本条件。新形势下在选拔录用干部时,应该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为政清廉、群众拥护的干部提上来;把那些政治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为政不廉、群众不拥护的干部坚决清理出去。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狮群”,这说明了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从华西村等一批先富起来的村庄看,一个好的农村带头人能对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把热情高、能力强、见识广、有市场经济头脑、工作作风好,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乡村主要领导岗位上。拓宽干部选拔渠道,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形式发现人才,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去,真正做到一村一个大学生,使这些年青的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先进理念结合到本地的实际工作中去,造福家乡,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育
选好干部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尤为重要。首先要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基层干部队伍。俗话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所以基层干部要懂得引导,能身先士卒。还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技能。作为基层干部必
须在某一领域高于他领导的群众,这样才能使群众信服,有号召力,真正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现在的新形势下,基层干部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培训内容,不断充实自己,主要是着重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致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不拘一格,使干部更容易接受。培训不仅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这样会十分枯燥,让培训效果大打折扣。除了讲座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采取教育片、外出实地参观等方式。为了极大丰富基层干部的素质,要定期举行多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各个基层干部交流信息,互相探讨农村中各方面工会做的新思路,新方法。
3、完善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加强基层干部的述评制度,村干部要向上级领导述职也要向群众述职,既接受上级组织的评价,也接受人民群众。“述评”可以半年搞一次,评出优秀和不称职的干部,奖惩结合,优秀的进行褒奖,不称职的批评或撤销。除此之外,还要对即将离任的干部进行审计,防止干部出现贪污腐败,全面做好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4、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微薄的收入难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大多数青年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乡当村干部,所以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留住人才,对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干部予以重奖,并据实际情况做好干部的社会
养老保障,让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5、健全基层干部提拔机制
现在很多地方忽视村干部的提拔,一些干部干了几年、十几年任然是基层干部,这样极大的打击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把成绩突出,贡献大,能力强的干部提拔上去,让村基层干部看到做这份工作的前景,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又一场革命,毛主席说过:“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更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现在中国共产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真正加强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形成!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目标。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培育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为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本人在农村工作的情况,现就如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突出一个“选”字,选准配强班子。作为一个村来讲,支部书记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实践证明,选好一个支部书记,就能带动一个好班子,这个村的工作就能上去;反之,支部书记弱,班子强不了,支部作用就难以发挥,工作也难打开局面,华西村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业绩,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任用能人,选好村官的思路应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广泛选拔村干部。一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突破区域界线,从致富大户、民营企业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等各类优质人才中挑选,真正选出条件过硬的村组干部;二要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到农村任实职带头创业,使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三要选拔大中专毕业生,退任军人进村任职;四要强化引导,大胆使用。对选拔任用的能人,工作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帮肤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在领导方法上,做好传帮带,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带领广大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
二、强化一个“培”字,提高干部素质。农村干部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奋斗在农村第一线,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克服文秘杂烩网困难,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明显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培训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本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扎扎实实实施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奖励、补贴结合起来,激发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观念有新的提高,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三、推进一个“带”字,发挥示范带动。新的时期对村组干部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他不仅要求,村组干部办事公道,廉洁自律,而且要求村组干部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组干部只有率先发展起来,才能产生影响力和向心力,也才能影响和带动其它群众发展起来。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推进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创业工程,大力培养“双强”型村组党员干部,不断壮大“双带”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要坚持在“培”中“带”,在“带”中“培”,快速提升党员干部的致富技能和带富本领,帮助农民解决“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等问题,营造一种“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致富才算富”的浓厚氛围。
四、着眼一个“实”字,树立良好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前些年,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的欠妥,造成了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损坏了干部形象。但是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负担的减轻,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干事情,考虑问题,一定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威信。当前,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党支部作风的有效发挥,但是,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农村实行种粮补贴,草危房改造补助,医保补助等,作为基层干部要把国家赋予农村这些优惠政策办好、办实,同时,还要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搞好富民增收,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五、立足一个“关”字,消除心中之忧。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有“三忧”。一忧:乡村债务包袱重,新村建设起步难。由于种种原因,巨额的债务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基层干部迫切希望国家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首先帮助他们还清欠旧债,让他们轻装上阵。二忧:雁过拔毛,惠农政策“打折扣”。建设新农村,国家还将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有关部门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国家支农资金不再被截留,杜绝资金到了农民手里成了“毛毛雨”现象。三忧:集资难,怎样避免举债搞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项目大多要求村民筹资配套、投工投劳,而向农民集资数量有限、难度很大,但项目要按计划完成,村集体免不了又要借债,最终成为村干部和村民的负担。有关部门要给他们出谋化策,当好参谋,同时希望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减少农民筹资配套等。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村干部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宣传、表彰,给予鼓励和奖励,对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需予以关心和照顾;对任职时间较长的且工作突出的帮助办理养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标准等,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第三篇:桑植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桑植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但是,在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日前,我们对全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了专门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及现状
近年来,县委把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1、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文化、年龄结构通过逐步调整趋于合理。全县336个乡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24人,占7.1%,大专文化205人,占61.1%,中专文化53人,占15.8%,高中文化54人,占16%。35岁以下的202人,占60.1%,35?45岁的129人,占38.4%,46?50岁的5人,占1.5%;全县548个村级领导班子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大专以上文化的8人,占0.7%,高中文化444人,占40.5%,初中以下文化643人,占58.7%。35岁以下103人,占9.4%,35岁至45岁的431人,占39.4%,45岁以上的561人,占51.2%。从文化、年龄结构来看,乡镇干部的结构趋于合理,而村级干部文化、年龄结构较以前有所改观,逐步向合适的结构发展,但整体来看,仍显文化偏低,年龄略大。
2、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人员冗肿的现象得到较大改变。近几年来,通过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大力压缩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全县共清退临时雇请人员369人,分流富余人员704人),乡镇干部形成了一人多岗,一人多职,责任明确的局面,在岗的干部工作量增加了,人人头上有了压力,闲着不干事的人少了,踏实工作的人多了,怕苦怕累的少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人多了,有效地防止了互相扯皮、拖沓懒散的现象。各乡镇也相继实施了村级人员精简工作,以人口、土地和村级可用资金等为标准,采取定编制、定职位、定人员、定待遇办法,实施村支两委成员交叉兼职,采取村主任兼任文书、村支书兼任村主任、村党支部委员兼任村委会成员,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村里其它职务相互交叉兼职等形式,共精简各类人员1600多名,初步改变了过去村级机构多、人员冗肿、经费负担重等现象,在全县着力构建了精干、效能的行政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3、农村基层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县委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领导水平、工作水平、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采取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学研结合、长短结合的方式,对全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仅2002年共培训乡镇干部887人,村干部2450人。通过教育和培训,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利用乡、村两级领导换届之际,对领导班子进行大力调整。经过调整和强化培训,村级领导班子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弱现象得到改善,创业精神强、致富能力强、工作合力大的领导班子呈上升趋势,全县548个村级领导班子中,较好的班子354个,占64.6%,一般的班子153个,占27.9%,差的班子有41个,占7.5%。乡村领导班子能较好地贯彻上级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沙塔坪乡党委、黄家台村党支部、燕窝村党支部等一批
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但从现实看,我县农村干部队伍与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和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全县3/5的村干部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45岁以上的村支书、村主任所占比例达51.2%,这种年龄、文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这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力不从心。农村工作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工作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时时要求村支书翻山越岭,进家到户开展工作,年大力衰,力不从心,必然影响工作。二是思想观念滞后。有相当部分村支书(主任)思想仍然停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仍死死抱住落后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观念,等、靠、要的思想意识严重,总是用过时的眼光、过时的观念、过时的标准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三是工作水平较低。部分村支书(主任)干工作还是凭热情和干劲,靠过去的实践经验、靠过去的条条框框,因循守旧,不善变通,不能创新,对上级政策或指示当成“收发室”,照抄照搬,根本不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所创造,不能捕捉发展机遇。导致任职多年,无所建树,村里面貌没有多大的改观。四是领导方式单一。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低。有的农村干部反映,现在是“老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有些干部感叹现在工作“行政命令不行,思想工作不灵,物质刺激少钱,法制管理没权”。无论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处理突出事件上,总感到办法越来越少,工作越做越被动。有的甚至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局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2、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有待加强。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浮在面上,热衷于坐办公室,不愿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不愿把自己融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不少群众反映,现在的干部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融洽感情,除非象“农业税”等硬性任务,平时基本看不到。有的基层干部即使下去了,也只是起到传话筒、留声机的作用,上面开了会、下了文,带着精神下村,给村干部交待一番就打道回府,把工作交给了村干部,自己不参与。在指导群众的生产上,开会号召的多,具体指导的少,出现了问题,指责的多,帮助的少,与群众之间没有融洽的关系,因此不能了解到群众的要求和真实的思想,把不住问题的症结,从而导致基层群众中的遗留问题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发展为重大的信访、集访问题,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同时,调查中发现在基层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普遍反映现在的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资料多、事务多,不少工作任务停留在纸上,落实在数字上,总结在报告上。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搞花架子,好大喜功,喊大口号,做大文章,搞大形式,办事做决策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不从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想问题办事情不以群众的意识、利益和承受能力出发,往往是为个人出政绩,求升迁,急功近利。
3、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不太稳定。不少农村基层干部思想状况不佳,不安心工作。一些干部认为农村工作没有什么干头,也干不出什么成绩,做农村干部无望,以至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比较差,国家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待遇难以全部落实,村干部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享受不到任何待遇,现行的养老保险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特别是农村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村干部越来越难当,大到税费征收、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小到邻里纠纷、村民吃喝扯撒拉,村干部都得管,上面的各种检查、评比、达标、验收等具体工作都得村干部去落实,村干部对农户又不能动用行政命令,遇到不讲理的群众,村干部往往感到十分为难。用他们的话说是“上头压,下边骂,哪里有我说的话”。实行承包制后,农民有了自主权,村干部与农民之间关系由领导型转变为服务型,村民中流行这样一条顺口溜:“土地到户不靠你,大事小事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来解决来骂你,要钱要粮不给你”。村干部思想上压力很大,工作放不开手脚,以至于工作干不下去,造成村干部自御担子的事屡见不鲜。
4、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缺乏。主要表现在农村村级后备干部来源不足,相当数量的村几乎没有后备干部,有的村有几名后备干部仅仅是挂名而已,应付上级检查而已,平时没有加强教育培养,形同虚设。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村中特别是贫困落后山区农村的一些年龄轻、素质好、能力强的人都通过各种渠道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等,他们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村干部,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其中大部分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二是村主要领导对培养后备干部有抵触情绪,怕后备干部抢了自己的位子。三是村里工作的实际困难打击了年轻后备人才当村干部的积极性。四是部分乡镇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有的只重视现行村级干部的管理和培养,忽视了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强化指导。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建议制订出台《村干部选拔使用条例》、《村级规范化管理章程》,以简单实用、便于操作为原则,有效地指导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以便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有章可循、有例可依。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完善选任机制,推行群众参与评议、干部共同推荐、主管部门审定、党委集体表决、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群众公评、干部公推、部门公审、党委公决、社会公示”制度,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大胆探索和尝试“两推一选”、公推公选村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做法,在选拔村支部书记时实施“两票制”(群众信任票、推荐产生支委候选人;党员投票选举支委成员),以扩大党支部成员产生的竞争度、民主度和群众公选度。二是要统一选拔标准。要坚持“德、才、财”标准。我们认为,在坚持德、才为先前提下,加上“财”,即村主干要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切合实际的一条村干部选拔途径。三是要拓宽选拔渠道和视野。要运用立体思维选拔任用村支书(主任),可从机关干部中下派、从邻近的先进村选调、从外出务工经商的经济能人中回引、从乡镇企业的党员干部选派、从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培养、从复员返乡的退伍军人中启用。这既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又可以发挥人才的潜能,还可以改变贫困村面貌。
2、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当前,必须把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强化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干部素
质提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多途径锻造农村干部的水平。一是提高学历水平。通过与大中专院校、成人学校联合办学模式,改善乡、村干部学历层次低的状况,力争在一定时间内,大部分乡镇干部的文化程度达到大专以上,大部分村干部的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中专以上。二是加强能力提升。以县乡党校为基地,建立农村干部轮训制度,重点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农业知识、法律法规、WTO知识等,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三是开拓视野。有计划地选派农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取经,学习发达前沿地区的先进观念、科技和管理经验。四是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制度,制定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目标,对村级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定期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队伍。五是建立考核制度。通过考试和考核,对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检验,并将学习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在五年内对全体乡村干部进行一次轮训,努力使农村干部做到明政策、会管理、懂技术、灵信息,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3、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农村干部队伍。一是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统一投保的途径和标准,确保投保的连续性,实行县、乡、村、个人四级负担,使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步入长期、稳定、有保障的投保渠道,解决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村支部书记(主任)工薪制。实行绩效挂钩,坚持镇乡统筹,按月定期定额发放工资。根据土地、人口、经济总量、集体可用收入等要素,在年初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核定,一般应保证村支部书记(主任)月工资在300元以上。村其他干部工资由村按岗位、职责和工作量大小确定。三是建立完善村支部书记(主任)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支部书记(主任)全年工作目标量化为若干具体内容,实行“三挂钩”:即与党建工作目标、村级经济发展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挂钩,年终由乡镇党委进行考评,对连续三年前三名的支部书记给予重奖,建议上级部门拓宽用人渠道,把一些长期从事行政村工作,且成绩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录用到乡镇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中,个别特别优秀者经上级党委考察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使他们确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工作有奔头;对连续三年后三名的自然淘汰。县委每三年进行一次“十佳脱贫致富带头人”和“十佳示范村”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村干部事业心。
4、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当前,重点要建立健全三项制度:一是村支部、村委会议事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个人说了算,切实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充实村务公开内容,要及时准确地公布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土地使用情况以及村民关心的重要事项;大力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将有关政策法规、发展目标、乡镇财政预算、干部任用等方面作为公开的重点,将政务公开同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结合起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三是日常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首问制度、重大事项向党员村民小组通报制度、财务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干部驻村管理办法、村级零接待制度、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逐步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加大干部调整力度。要结合农村后进支部整顿、培育先进村典型、三级联创、两学两带等活动,优化班子结构,严把入口,疏通出口,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及时淘汰没有实际本领、工作不力的乡村干部。同时,积极把能带头致富并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年轻干部选用机制。再次要加强监督考核力度。要多管齐下,形成干部监督的整体合力,把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组合,建立健全监督网络,扩大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中。同时,要完善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分层次定期对乡镇班子成员和村班子成员进行考核,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交际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走访其社交圈和生活圈等途径获取信息,了解其八小时之外生活中的思想品质表现,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对人民负责的意识,自觉地把广大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完成好、发展好,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第四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村官考试复习资料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第一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理想信念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从认识上讲,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人生前进的风帆,是开创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所以,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从要求上讲,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践行。就农村基层干部而言,当前最主要的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有关执政党建设、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的理论、领会的精神同“三农”的实际、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中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二起;在学习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为民服务
首先,农村基层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中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努力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其次,要深入农民之中,切实关心和及时解决农民群众中的生产与生活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从农民最关心、最揪心、最不放心的事情做起,切实把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心上。对于农民群众中的贫困户、救助对象,一定要按胡锦涛同志讲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带着深厚的情意去帮助解决。
三、坚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对于农村基层干部来说,就是要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心浮气躁,更忌弄虚作假。现在,农村有的地方,有少数基层干部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动辄“大思路”、“大手笔”,看似挺热闹,实则是虚功。提倡求真务实,就是从实处着手,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一件一件地做,直到人民群众满意为止。
农村基层干部求真务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坚持对农民群众负责和对上级领导机关
负责的一致性。既要对农民群众说实话,更要为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对上级说实话,千万不能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个领导人的政绩需要而弄虚作假。上下求真、两头务实,这尊是处理对“两个负责”,一致性的党性原则。
四、坚持公正廉洁
具体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公正廉洁,就是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体要求是“三个正确使
用”。二是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反对以权谋私。要按原则办事,反对人情风;要坚持办事公开制度,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以提高基层政权的公信力。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服务“三农”上,用在为农民谋福利上,用在带领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上。二是正确使用干部。摒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农村基层干部的用人权虽然不大,干部的职位也不高,但干部的使用是零照离,选用得不得当,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一定要公开、公正弘平。三是正确使用金钱,把农村很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得人心、获民意的“三农”建设上。.千万不要从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出发,用农民的血汗钱摘那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和一些烂尾工程。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花老百姓辛苦挣来的钱,一定要精打细算,扳着手指头过日子。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公正廉洁,要牢记三条:一是记住党纪规定的廉洁自律的要求;二是记住自己身在暂时还贫穷落后的农村;三是记住肩上的重担是服务农民、无私奉献。为此,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用自己严格自律、廉洁勤政的好作风去树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的“清官”形象。
第二节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认真学习,增强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
(一)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思想政治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加强政治学习又是思想政治
建设的根本。所以,要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克服农村条件差、基层工作忙等困难,坚持“中心组”、“学习日”等学习制度,努力学习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
(二)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按照党中央的要
求和乡镇、村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并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三是要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农村工作,提高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下功夫。要把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决定》和十七大精神同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基层领导班子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
(三)端正学风,坚持学以致用
在学习中,基层各级领导班子要特别注意学以致用、求真务实,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联系思想实际,努力塑造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和优秀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联系工作实际,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找出一条好路子,推行一套好机制,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二、团结一致,增强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按照党的十本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关键是班子自身的建设,要求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有大局意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团结,齐心协力,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
1.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上级党委的领导。《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原则,也是领导班子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四个服从”的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农村基层组织一定要强化班子的全局观念,把维护中央的权威同维护省委、市委、县委的领导统一起来,把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省委、市委、县委的指示精神和本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实事求是,又开拓戗新。
2.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从工作上讲,集体领导就是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无权决定重大问题,也无权改变集体的决定。同时,还必须完善个人分工负责制,在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农村中心工作服务、维护集体领导的前提下,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一定要敢于负责,充分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贡。
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制度是领导班子实行民
主集中制的关键,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可以有力地约束和规范班子每个成员的言行。在乡镇、村,特别是党组织两级领导班子中,一是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提高生活会质量、提高解决班子自身问题上下功夫;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班子成员的制度,可采取领导与群众、党内与党外、上级与下级等几方面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议;三是坚持下级向上级请示和报告工作制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乡镇、村,坚持多请示、勤报告的制度尤为重要;四是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做到把党内、行政与法制的监督,把专门机构、组织与群众的监督,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对各级领导班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坚持以大局为重,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
对班子团结的重要性和要求要有足够的认识。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在工作中,主要负责人要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和合作意识,常规工作要在班子内部多通气,特别是与副手多通气,重大问题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对班子所有成员要明确授权,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调动一班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副职褒思想上要自觉维护一把手在班子里的主导和核心地位,积极支持一把手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努力当好~把手的参谋和助手,拾遗补缺,搞好协调。
要加强班子的团结。具体到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要在尽力维护党和人民大局的前提
下,考虑本乡、本镇、本村、本土的利益,做农村、农业、农民急办、大办、想办的事,用心琢磨工作,而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和权力。“为此,班子成员必须做到以下“四同”:思想上要同心,目标上要同向,行动上要同步,事业上要同干。
(三)充分发挥主要负责人在增强班子执政能力方面的引导、促进和协调作用
1.引导作用。首先是要以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凝聚一班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一把手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团结一班人的基础。其次要以党的纪律约束一班人。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必须在党的纪律约束下求得思想的统一,达到行动的一致。作为一把手,首先要成为遵守党纪的模范,同时还要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再次要以宽阔的胸怀融合一班人。作为一把手,心胸一定要宽阔、豁达、大度,善与人同,与人为善,要有容人、容事、容言之量,要有忍受、忍让、忍耐之度。对班子成员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把权力放下去,把责任留下来,以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模范行为在班子中形成“亲和力”。
2.促进作用。首先是教育一班人从维护大局和党的建设的高度加强班子的团结,使班子每个成员从党的事业上珍重团结,从集体荣誉中珍惜团结,从同志间的友情上珍爱团结,进而使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其次是一把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胆识,善于发现并及时处理团结中的矛盾。解决矛盾时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力求不留尾巴,完全消除隔阂。
3.协调作用。首先是协调好同副职的关系。要做到以事业为重,不嫉妒,不猜疑,互相信任,坦诚相见;不揽功,不诿过,互相尊重,相互支持;求大同,存小异,多谋大事,共求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好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关系。成员之间,由于职责分工有区别,能力水平有高低,经历性格有差异,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尽一致,再加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焦心缠手的事很多,因此,在工作中造成误解,产生分歧,甚至发生摩擦现象是难免的。这就需要一把手思想上要重视,协调工作要及时、要做细。
三、勤政廉洁。增强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
领导班子讲勤政,就是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班子
讲廉洁,就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反对腐败。这两点,既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精神,又是对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勤政为民
1.要言行一致地实践“宗旨”。在农村,农民群众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很直观。老百姓最讲实际,也最讲实惠。这就要求基层各级领导班子对党的宗旨,心里要记牢,嘴上常念叨,手中必做到。实践表明,在我国有许多乡镇和村的领导班子,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在实践“宗旨”上是动了真情,使了真劲的,因而农民群众把这些班子看作“主心骨”,把班子的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看作“领头雁”、最可信赖的人。
2.要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有没有群众观念,是衡量领导班子成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境界高低和宗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乡镇和村两级班子都要在群众心中找位子,多深入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交朋友,悉心体察农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给农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要坚持以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时刻了解农民群众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真正把心系于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平民百姓的冷暖上。
3.要深入基层,摸实情、讲实话、用实劲、办实事。农村工作是最实际的工作,因此,一定要深入基层中去,直接感受农民群众吃苦受累的滋味,亲自了解农民群众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这些农情民意一定要摸清号准。农民群众最喜欢基层干部讲实话,不讲假话、大话、空话。特别是对上报告工作,不浮夸虚报,不掺假兑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实劲、办实事,就是不搞假把式,不搞形式主义,下功夫、用气力为农民群众办成几件好事,做成几件实事。
(二)廉洁为公
1.不奢侈浪费。现在,农村条件还比较艰苦,农民生活还比较清苦,这就要求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与农民群众共过苦Et子,同度紧日子。因此,在工作上要坚持艰苦奋斗,在生活中要勤俭简朴。在接待等活动中,要节约从简,不用公款大吃大喝;因公出差,特别是外出参加学习,一定要按乡镇和村规定的标准安排吃、住、行,不贪图享受,不攀比阔气;遇到婚丧喜事,一定要带头移风易俗,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不请客受礼;下乡或入户检查指导工作和生产,尽可能步行或骑白行车,不搞迎来送往,不搞吃喝招待。
2.不假公济私。一是不用公车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二是不借外出参观学习之际游山玩水,更不允许花公款进行娱乐性的活动;三是不假借集体或公用的名义,到乡镇或村办企业报销实属个人享用的通讯工具、生活El用物品等。
3.不贪财占物。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作为乡镇、村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人,如果不廉洁、不自律,照样有贪财占物的条件和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北京市已专门发文,明确规定农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即“不准借用、占用、挪用公款公物为个人谋利;不准借用征地、转非、迁户等各种履行公务之机接受钱物;不准在批准的数额之外多拿和多头领取工资、奖金;不准把集体经营活动中收取的回扣、中介费据为己有或擅自处理;不准用公款公物为个人或亲属购房、建房、装修住房;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准为个人和亲属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资产提供优惠条件;不准违反规定个人多占或为亲属多批房基地;不准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准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并借机敛财”。这“十不准”,同样适用于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村级干部,同时对乡镇领导干部也有警示作用。
第五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中共***组织部
中共***基层办
2009年6月22日
近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培养措施,优化队伍素质,加大管理力度,落实备用结合”的总体要求和“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一、基本情况
***辖8乡1镇、107个行政村、526个村民小组,居住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族等19个民族。现有村党支部书记107人,其中,实行”一肩挑”102个,国家干部任村党支部书记7人,初中及以下52人,高中8人,中专43人,大专4人;30岁以下3人,31岁—35岁7人,36岁—40岁32人,41岁—50岁57人,51岁—55岁6人,56岁—60岁2人。
二、主要做法
县委把加强村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优化班子队伍结构入手,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
一是配齐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严格换届法规和操作规程,突出实行“一肩挑”宣传引导和从优秀后备干部中提拔等工作,提高基层选民法规意识和参选率,全力推进村委会换届工作。全县102个村实现 1
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占总村数的95.3%。同时把一大批年龄在40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青年选进了后备干部队伍,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培养对象。并从乡镇机关选拔优秀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共选派7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
二是精心培养,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德才素质。通过“干部作风提高年”,县委组织部、基层办组织开办村干部培训班,加强各类党内法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实行理论培训制度。我们在结合每年的乡镇三级干部会和党员冬训对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同时,还利用农闲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办专题讲座,引导他们学习实用科技、法律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在偏远的村阵地组织开展了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干部作风”为主题的封闭式集中轮训,每期时间7天,累计开班36期,参训党员干部达4400余人次我县将学习情况的评定归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是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制度。对村党支部书记坚持跟踪培养,把培养管理工作贯穿于村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中,促使其健康成长。同时,实行优胜劣汰,滚动管理,每作一次微调,使村党支部书记保持活力。
1、以“一月十落实”活动为载体,规范基层组织活动。针对个 别村级党组织工作不规范的问题,2006年在总结以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月十落实”活动,成为规范村级党组织工作的有力抓手。“一月十落实”活动,即落实每天至少1名干部坐班,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每个村每天有一个村民小组开展集中学习1次,及时统一思想认识;落实每周至少安排1次工作,明确工作重点;落实每月至少召开1次村民大会,民主决策村级事务;
2落实每月至少表扬1次好人好事,形成良好村风;落实每月至少联系1次维稳重点人员,确保社会稳定;落实每月至少宣传1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守法意识;落实每月至少开展1次科技培训,增强群众致富本领;落实每月至少交流1次致富经验,拓宽增收途径;落实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支部例会,总结自身建设情况。同时,2008年开始,我县还借鉴温宿县“十个一”活动经验,对开展“一月十落实”活动内容进行充实完善。
2、以“分类定级”活动为平台,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一是抓目标确立。采取“统一标准,量化分值,乡镇考核,基层办复查备案”的程序,按照领导班子好25分、党员干部队伍好20分、制度建设好15分、工作业绩好20分、农民群众反映好20分的标准,根据考核结果,一年确定一次。目前全县107个村中一类村42个,较上年增加3个;二类村51个,较上年减少2个;三类村14个,较上年减少1个,有2个二类村提升到一类村并创建为“五好”村党支部。按照“引导一类抓巩固,指导二类抓提高,督促三类抓整顿”的整体思路,通过组织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三老”人员、政协委员、爱国宗教人士等各层面的人员座谈,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群策群力研究解决基层党组织班子竞争意识不强,党员基层干部先锋作用不到位等问题。
二是抓责任落实。联系村的乡镇领导结合农村实际,帮助村党支部书记制定符合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教处理经济事务、处理同群众的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使村党支部在抓人的教育管理和抓全面工作中的信任度明显提高。同时加大责任追究,2007年以来,部领导先后对连续2年未实现创建或转化目标任务的1名乡镇党务副职和4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告诫谈话,并取消了评优资格,1名党务副职予以免职,激发了抓党建的源动力。
三是抓整顿落实。针对个别村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分别采取了领导个别谈心、组织集体谈话,举办培训班,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并通过思路上领、政策上扶、信息上引、物质上帮、技术上带等具体办法,加大后进村整顿力度。2008年以来,组织奥特贝希乡5村党支部书记艾力〃尤努司等2名同志,到各乡村巡回宣讲10场次,乡镇领导个别谈心(谈话)37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13期,受训人员达11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注重从信息、技术上加大帮扶,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经济发展带动后进村整顿。一年来,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450多条,新增集体经济收入8万多元。
3、以“党员帮带互助”活动为载体,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一是在农村党员中,实行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一包到底的“四定一包”制度,按照自愿、就近、以强带弱的原则,开展“党员帮带互助”,让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的群众,3381名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20286户群众结成帮带对子,落实“八个一”基本职责(即,把党的政策向群众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实用技术带一带,邻里纠纷劝一劝,贫困农户帮一帮,稳定工作抓一抓,计划生育管一管),初步形成了乡党委管村党支部、村党支部管党小组、党小组管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群众监督党组织和党员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2008年,奥特贝希乡5村种植大蒜比较多,一时难以销售,村党支部主动承诺帮群众找销路,把矛盾不上交,对问题不回避,把解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二是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天山先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创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日”等系列活动,引导教育党员在岗位上争当先锋,工作中争当模范。奥特贝希乡4村村干部艾买江〃库尔班说“我们村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党支部相信党员,党员也积极发挥作用,配合党支部,任
4何工作党员带头先做”。2008年,推广西红柿种植中,在党员带动下,西五乡种植的3万亩西红柿中,贫困户种植8700亩,带动2106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50元,当年使810户,405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至858元。三是从开展“五送四摸三帮”活动切入。“五送”即向结对帮扶农户送观念入脑,送政策上门,送科技下田,送法律进家,送信息到户。“四摸”即摸清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所想所盼以及意见和建议。“三帮”即帮助搞好生产规划、庭院建设、生产技术服务和解决具体困难。据统计,全县党员共为对口联系的农户办好事、实事1310件,提供无偿劳动力1703次,免费技术指导930次,资助贫困学生15名,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目标。
4、以去冬今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契机,抓查摆,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采取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交心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等途径,让党员对照《党章》查找问题,发动群众重点围绕党员在执行上级工作安排、发展生产、维护稳定、解决群众困难等方面,给党员提意见、查不足,使党员干部明确整改方向。截止目前,召开各层次群众座谈会115场次,走访群众达3001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3500份,设立意见箱9个。通过自我剖析、交流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梳理汇总出意见、建议730余条,其中涉及班子意见、建议210条,党员干部个人520条。二是采取“三上三下”,从严把好剖析材料关。明确党员的材料由村党支部书记把关,村级班子成员的材料由驻村督导组和联系村乡领导把关,村党支部书记的材料由乡党委把关。乡干部材料由分管乡领导把关,乡领导材料由驻乡督导组和乡党委书记、乡长把关,乡党政正职的材料由驻乡督导组组长县领导把关。每次审阅个人剖析材料,领导都要签署具体的修改意见或评语,督促党员抓好整改。三是抓整改,见实效,在促进工作中践行先进性。坚持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的原则,实行一月突出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