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塔拉星球之战影评
《塔拉星球之战》影评
有幸和媒体的朋友提前看了3D动画科幻片《塔拉星球之战》。说实话,如果我还是个中学生我会对这部片子地理膜拜,太科幻了!太向往了!但愿我真的还是个中学生~~
言归正传,故事本身其实就是儿童版的《阿凡达》,太像了…有多像呢?您到时候自己看吧。我是抱着回忆童年的心态去看这部影片的,但是看着看着就发现这部片子其实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虽然只是动画片,但是光在3D效果的制作上,就足以完爆《诸神之战》、《最后的气宗》等等一系列打着3D旗号的所谓“字幕3D”大片,光是这一点,已经足以令我欣慰,你骗骗成年人也就罢了,不能连祖国的花朵也一起忽悠吧。
影片里,地点从“潘多拉”变成了“塔拉”星球,都带个“拉”,我狗血的认为外星人都与“拉”有关……让我感觉很雷的是“塔拉人”的外形,怎么说好呢?反正“外星人”3个字也可以形容了吧,给足了你想象的空间。具体情节我就不在这里介绍了,有《阿凡达》在哪儿垫着,各位继续你们的想象吧。这里随便介绍一下我领悟到的“塔拉”星球,片中的“塔拉星球”是一个处处暗藏玄机的神秘星球,导演有意将塔拉星球和人类古老文明联系在一起,用一种深藏不露的方式,为塔拉星球添加了浓厚的隐喻色彩。天空中滑翔的“巨鲸”,从海洋“飞”到了云霄之上。人类和它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我们都起源于海洋。海洋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也象征着自由和平。导演把这些海洋生物“搬”到了天空,让他们翱翔于云端,借此来烘托出“塔拉星球”自由、和谐、安宁的美好气氛,而这正是我们人类社会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此外,还有类似海藻和原始丛林般的巨型植物,耸入云间,造型奇美。塔拉人住的房屋被设计成了“蘑菇状”,朴实无华,但却可爱温馨,令人无限向往。
最后,我还是不得不说说“塔拉人”,我是看完影片后一直在回味塔拉人的形象,觉得怪怪的,像某个我见过的人„„晚上看球赛,突然发现,哦,卖糕的!那不是C罗嘛!!~~~
作者:蓄意装神
第二篇:《诸神之战》影评
关于《诸神之战》
——其实不能太苛刻
要说2010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我相信非《阿凡达》莫属。无论是去电影院感受了一把3D效果的还是自己在家中对着电脑看过的,抑或只是听过满大街对它的谈论的,都深深记住了《阿凡达》这个名字。数月之后《诸神之战》上映,男主角采用同一个演员,同以3D为噱头,《诸神之战》的宣传也冠以继《阿凡达》之后最期待的大制作。事实上《诸神之战》的预告片很是吸引人,但遗憾的是影片本身并没有能延续这种吸引。
《诸神之战》讲述了在远古的希腊,神王宙斯与兄弟冥王哈迪斯已斗争多年,哈迪斯不服宙斯安排自己永远在冥界,这种痛苦的感觉让他想尽办法想要将宙斯颠覆,让整个世界就只有痛苦。一次意外令宙斯的儿子珀尔修斯降落凡间,遭受种种磨难。为了以一个人类的身份战胜冥王哈迪斯为养父养母及妹妹报仇,珀尔修斯和一群战士们一起杀死蛇发女妖美杜莎,石化海妖,把人类从哈迪斯的阴谋下拯救出来。
单就影片本身而言,影片取材于宏大的希腊神话,起缘于众神之王宙斯和冥王哈迪斯之间的恩怨,主线是珀尔修斯的复仇,一场神与人、神与神之间的拯救与被拯救行动就此拉开。故事画面及特技效果在我看来还是很华丽的。稍显不足的是故事情节的安排,或许是受时间的限制,故事并没有太展开,而是流于表面和过程,从珀尔修斯走上复仇之路开始:进入沙漠——受到哈迪斯蛊惑的原国王的追杀——在邪灵族的帮助下降服蝎子——寻找预言女巫——砍下美杜莎的头——阻止海妖——杀死哈迪斯,这一切的过程都显得机械化,而且最主要的是它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在本该是最高潮的波尔修斯和海妖、哈迪斯对决的部分着墨太少,仅仅是用美杜莎的头石化海妖,一剑杀死哈迪斯,太过轻易和仓促,给观众泼了一盆凉水。但总体看来,在近期的诸多中外影片中,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中国有句俗语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错的《诸神之战》对上很好的《阿凡达》,高下立分。《诸神之战》的3D噱头不尽如人意,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硬伤。但是我们要知道卡梅隆13年磨一剑也只磨出了《阿凡达》这一部3D神作。不仅对《诸神之战》来说,也是对以后一段时间内的3D电影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抛开《阿凡达》不谈,《诸神之战》也很好的调剂了我们的电影生活,给观众带来了乐趣,这就够了。
第三篇:《快乐星球》影评
电信11306班刘勇
《快乐星球》影评
电视剧大家都非常喜欢,我最喜欢的是《快乐星球》。它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那么的真实可信。另外,电视剧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带有科幻色彩的内容,但是又是现实性很强的电视剧,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剧中的几个小演员也都很生动活泼,真正表现出了孩子的天性,让人感受到了青春和童真,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
“宇宙真奇丽!驾飞船,时空穿越,更添神秘。”记得看过电视连续剧《快乐星球》第二部,他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儿童的校园生活,是具有科幻色彩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全剧共五十集,以来自茫茫宇宙中一个叫快乐星球的两个孩子——艾克和艾雪来到地球某寄宿制小学学习、生活,寻找真正的友谊为线索,勾勒出当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剧中刻画了四年级一班杨阳、胖哥、包雷、何大力、孟繁志等几个孩子的鲜活形象。如班长杨阳的正直善良,富有责任感,乐于帮助同学;包雷的聪明活泼,惹人喜爱;胖哥的机智幽默,而学习稍稍落后;何大力的争强好胜,还有点自私自利;孟繁志家境贫寒,却能励志苦学。在他们身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共同的特点是富有爱心。而作为快乐星球的小发明家艾克相信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他经常用自己的小发明帮助同学解决他们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在这种帮助过程中艾克渐渐懂得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人在成长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使不可或缺的,更不能越俎代庖。如在《恐惧消除器》一集中,为了帮助艾雪的好朋友安然战胜恐惧,艾克发明了一个恐惧消除器送给她,这样,就会忘掉不好的事情,只记住快乐的事情。结果,安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玻璃,自己却根本想不起来,无法主动认错以承担责任。从这件事上,艾克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烦恼等情感因素都是人类所需要的,哪怕是挫折,只有自己亲历过,体味过,才能走向最终的成熟。
剧中还刻画了几个教育工作者的鲜明形象。如年轻漂亮的欧阳老师热爱孩子,尊重孩子,教育理念先进,用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级,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与爱戴。而赵主任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但对学生要求严厉,观念也较保守陈旧,自身还存在着某些人性的弱点。另外,王校长的开明民主,击剑教练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令人难忘。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冲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另外,快乐星球的领袖人物老顽童爷爷不妨也可以看作一个教育家。他派艾克他们去地球,正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让他们在地球上同龄人中间寻找真正的友谊。并不断的启发艾克怎样做人。正因为有他的指导,艾克最终找到了友谊,补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圆满的返回自己的星球。该剧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分溺爱孩子,不顾孩子年龄特点超前进行培养等等,从而给观众留下一系列深思。“社会家庭同呵护,让校园育出真孩子。”记得剧中有一个先锋特色实验小学,相信这肯定是孩子们的理想学校。因为在这样的校园里,一定能培养出真正的孩子来!可惜,现实中这样的校园太少了,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太少了!这样的孩子也太少了......希望大人们都同孩子一起来关注这部电视剧。,深思其智慧。希望以后的校园能够如此。
第四篇:特洛伊之战影评
祭奠三千两百年前的那些英雄
——特洛伊之战不只是
带来了战乱,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一部“史诗”,如果只有故事和场面,那他很可能失败。史诗必须能接受得住历史的考验。史诗电影也是一样:场面、效果都可能过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触动观众心灵的特质。
他的电脑特技,拍摄技术,音乐,情节安排,以及编剧等多方面,由于没有此方面的专业基础,因此不敢妄加深入探讨和分析。而这场战争中所折射出的那种隐形的神欲和显性的人欲我也不能一一道明。这篇评论是我对本影片就人物形象这一点所产生的浅浅的分析。
整部电影 以阿基里斯为“千古留名,永垂不朽“的名誉而战再到弃战,而后不得不战,直至最后因战而死。阿喀琉斯的性格感觉有点象楚霸王,英雄盖世却又意气用事刚愎自用,对心爱的女人柔情似水,总之是个挺丰满的英雄形象。他的选择与命运牵动着每个观众的心,尤其是其中一场戏,与阿喀琉斯帕情同手足的表弟特洛克罗斯,为了挽救希腊偷偷穿上阿喀琉
斯的盔甲,被误以为是阿喀琉斯的特洛伊王子赫克托杀死,此刻毫不知情的阿喀琉斯正与赫克托尔的表妹,纯洁善良的女祭司帕里塞伊斯沉浸在温柔乡之中,当他们得知特洛克罗斯的死时,帕里塞伊斯请求阿喀琉斯不要与她表兄决战,爱情、亲情、义气此刻陷入矛盾之中,每个人都为阿喀琉斯的选择捏了一把汗。作为观众,此刻也是矛盾的,为特洛伊的命运,为阿喀琉斯与帕里塞伊斯的爱情,更为阿喀琉斯一个巨人的完美形象。男人可以没有爱情,却不能不讲义气!阿喀琉斯不得不战。在与赫克托尔的对决中,阿喀琉斯杀死了赫克托。
特洛伊大王子赫克托是本片中绝对正面的形象了了,我觉得他是最可敬的英雄,一个完美的男子汉形象。勇敢,理智,智慧,永远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应该作什么。赫克托沉稳内敛、大义而又悲情,对国家,他肩负着不可推却的责任,对亲情,他孝敬父亲,怜爱弟弟,另一方面,他有着美丽温柔的妻子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但命运把他推到了战争的最前沿,他倒在了阿喀琉斯的剑下。尽管知道他一定会死,但他死去的时候我还是很难过揪心的。他死以后,据我看来片中唯一的亮点消失了,特洛伊城也就真的完了赫克托耳的命运从他允诺要为弟弟的错误承担的那一刻起
已然铸成。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亲人,同样的,也为了保卫自己的爱情,赫克托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在后来的误杀阿喀琉斯的堂弟,最后招致阿喀琉斯的杀害。这样一个悲剧命运就此结束了。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从赫克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光辉点。无论是对责任的担当和对国家子民的承诺,无一不体现这位时代英雄的悲壮。赫克托的离去,特洛伊失去去了他最坚固的城墙,终被希腊人的木马计攻破城池,特洛伊城毁于战火,海伦被希腊人夺回,阿喀琉斯死于致命脚踝。就此,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束。
一个崇尚武力的世界竟然存在着这么两位彼此惺惺相惜的,厌恶战争,憎恶死亡,却又是被万人敬仰的勇士。他们向往着安宁和平快乐的生活,被驱策着扑向战场,刀起剑落,热血喷溅,而厮杀的胜利和战争的荣誉中却看不到他们的笑脸。
一个崇尚武力的世界竟然存在着这么两位彼此惺惺相惜,厌恶战争,憎恶死亡,却又是被万人敬仰的勇士。他们向往着安宁和平快乐的生活,驱策着扑向战场,刀起剑落,热血喷溅,而厮杀的生理和战争的荣誉中似乎看不见他们的笑脸。
而让海伦倾心且与之私奔的帕里斯也不过是个懦
夫,片中有一段帕里斯与其哥哥赫克托的对话:„“我可以决一死战。”“你想要逞英雄?决一死战?告诉我你杀过人吗?”“没有。”“我杀过人,听过也看过他们死前的哀嚎,一点也不光荣,也不伟大。你说你要为爱而死,却不懂死亡,更不懂爱情。”“就算是,我也要带他回去。我不需要你为我而战。”真不知该说帕里斯天真还是什么,总之,两个没有担当的人却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引起了一起战争。后来,帕里斯在于墨涅拉俄斯的对决中,不敌墨涅拉俄斯,逃回了哥哥身边,令特洛伊蒙羞。
在我看来这场战争中亦有女英雄。片中三个女主角,我最喜欢的不是海伦,也不是帕里塞伊斯,而是赫克托尔的妻子安德洛玛克。海伦因其美貌引起战争,是为祸水;帕里塞伊斯纯洁善良,但过于简单,唯有安德洛玛克的深情与绝望最让人难忘,她想阻止丈夫与阿喀琉斯决战,但她的丈夫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他还有他的国家,他的子民,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上战场,当她看到丈夫战况不利将永远地离她而去时,却再也看不下去了,她掩面而泣,揪心痛哭...我知道此刻的她是多么绝望,然而我又不得不钦佩这个女人。与丈夫赫克托一样,她也是英雄。
电影结束了,特洛伊战争的余烟还未消散,这场
不朽战争中的那些英雄形象更是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成为永驻人们心间一尊尊雕像。
经典的木马屠城的故事,凄美的浪漫的爱情故事,演绎着英雄的故事。特洛伊战争的结果是个悲剧,但是这首史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悲剧的感慨,亦是对英雄的祭奠。
第五篇:德拉姆影评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现代社会生态问题日益明显,在自然被污染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污染。在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现代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反观《德拉姆》中原住民的生活,他们有着虔诚的信仰、延续了几百年的交通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他们有着质朴的语言和坚定的信念,那个拒绝了国民党军官追求的百岁老人,在狱中每年给妻子写两三封信的牧师。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一句,“我知道她不会嫁给别人,只要她知道我还活着,她就会一直等着我”。他们生活贫困,但是精神却比我们要富有得多,他们内心纯净,用无比虔诚的态度面对着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他们对宗教信仰的真诚,相信宗教使他们心情舒畅,帮助他们远离生活的苦难。他们的生活真正地融入了自然,与世无争,对自然心存一份感恩。影片用一种冷静、平和、客观的手法讲述着这一切,展现了原住民生活的爱憎不相离。
《德拉姆》带领我们远离了钢筋水泥,逃离了现代化的藩篱,来到了一块纯洁而神圣的土地,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茶马古道险要的地势,长长的马队在云雾缭绕中穿行,带来一种动态的美感。制作精美的音乐,又给我们带来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美得震撼人心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在其中质朴的原住民,呈现出生命与信仰的力量。人的经历,无论善恶,都不简单,活着,不会一顺百顺,死了,不能一了百了。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自然,不与社会发生着联系,生之艰辛,死之惨烈。他们为那匹将死的马做祷告,仪式结束之后也正是马的生命殆尽之际,最终它从山坡上滑落。这种画面的震撼力,就像是一种振聋发聩般得呼声,叫人去注意美和生命的力量。死了的已死,活着的仍将继续生活下去。只要活着的,都要为生命付出巨大的代价。
虽然《德拉姆》展现的是一个很像世外桃源的地方,但却又不是一个完全闭塞的地方,因为它本就是一条茶马古道,连通着险要山地的交通,那么在现代社会,极度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的冲击下,它还能发挥着先前那样的作用吗?影片中长长的马队,马匹背上沉重的货物,告诉我们茶马古道至今仍在发挥着连接不同地区、互通有无的作用。这样一种来来往往的方式,必然也给这个地方带去了现代性的冲击。就像村长的老婆受到现代都市的诱惑,选择了抛下家庭出走一样,那个拒绝了许多追求者,憧憬着外面的世界的藏族女教师不也是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吸引吗?
这里不是“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现代生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感受不到钢筋水泥那种冷漠而尖锐的刺痛。但正因如此,才让人不禁想问这样一块纯净的、真诚的土地究竟还能“世外桃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