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应基础条件变化 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在今年##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基础设施变化将大大改善地方的投资环境,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因此,研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找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切入点,提出相应的金融政策措施,发挥金融在支持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具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市基础设施条件变化的基本情况及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近年来,##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为:一是在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至福州段)将于近期通车,二期工程(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段)年底前基本完成路基施工,桥梁、隧道基本贯通;泉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部分完成控制性工程动工,二期工程及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预可研报告年内将通过省内审查;还计划改建、新建国、省道10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二是在铁路方面,除原有的鹰厦铁路外,长汀至永安铁路项目已进入前期工作。三是在能源方面,街面电站以及沙溪流域的西门水电站、台江水电站,金溪流域的大言水电站、黄潭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正在建设;10个县(市)城区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实施,永安火电厂扩建工程已进入前期工作。四是##机场的建设也摆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表现在: 1、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推进##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变化,京福、泉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与福州、泉州、厦门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沿线的沙县、尤溪、永安、大田、将乐、泰宁、建宁等县,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林竹资源、矿产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速了##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当前对于推动已初具规模的##“绿色产业带”(林竹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的发展,形成与沿海“蓝色产业带”建设的遥相呼应之势意义非凡。2、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打通山海协作通道,实现产业对接。##是全省老工业基地,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造纸等企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为这些企业的集装箱产品直接运抵福州、泉州、厦门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打通了山海协作通道,使##一批企业正在成为沿海产业的协作配套基地,为培育壮大##的冶金及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加工三个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3、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集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市具有“移民城市”的人文特征,来明经商办企业的外籍人士较多。目前已组建南安、温州、长乐、福清、兴化、江西等六个区域性商会。通过整合资本和招商引资,一是带来了资金流。如6个商会已引进112个项目,有效激活和引进民间资本23.8亿元。二是带来了物流,特别是培育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如南安商会的水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已成为闽西北最大的水果集散地;随后建成或正在兴建的浙江温州商会服装商贸城、福清商会糖酒批发市场、长乐商会的五金电器城、兴化商会的建材交易市场和南安商会的粮食批发市场也具有相当规模。三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城区“南拓北扩大西进”工程的实施,原有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县设区),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将进一步集聚##与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4、为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方便了县域经济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一方面,许多县域通过“沿海接单、山区加工”等模式,推动了资源转化型特色企业的升级,增强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沿海优势企业通过独资或跨地区的控股、参股、收购、联合、兼并等形式,与县域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实现了跨地区资产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
二、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使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凸显 虽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但是,当前金融整体支持乏力,与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1.金融政策资源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很需要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但是金融政策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设计制度和协调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实行全国“一刀切”,没有实行区域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央行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与银监局的监管政策存在不协调方面。二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城乡之间的公里距离缩短,如何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的有关金融政策资源明显不足。三是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当前,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制度普遍高度集中,制约了基层行(特别是经济欠发展地区)的贷款投放能力,加上基层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而激励机制却没有建立和完善,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2.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金融服务弱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县域金融机构逐步减少,功能渐趋萎缩;二是县域经济总量逐步
增大,而县域商业银行贷款趋缓,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三是服务方式和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客户的需求;四是缺乏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能为其提供高效、快捷服务的地方中小商业银行。3.农村金融体制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随着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一社难支三农”;二是农村资金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结构调整主体贷款难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三是农村贷款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粮食主产区,农户、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较为严重;四是农村民间借贷有所发展,提高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风险;五是龙头企业的融资结构单一,过分依赖农村信用社和个别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六是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缺乏有效保障;七是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功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其支农作用的发挥。4.担保、征信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从担保业发展看,一是担保公司分布较松散,实力弱。如##市11家担保机构,其注册资本仅5600万元,担保贷款占##市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仅0.96%。二是担保公司自身存在风险隐患。担保公司普遍趋利动机太强,极易发生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主管部门监管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管难到位。三是担保公司门槛和收费偏高,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从征信业发展看,目前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虽包含了众多企业的贷款信息,但尚未涉及个人信用信息。与工商、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未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5.信用环境亟待改善。企业道德风险仍然严重,逃废债行为屡禁不止。如大田县自1998年以来,改制企业共153家,被市、县两级金融债权通报逃废金融债务、恶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达16家,涉及的金额达2500多万元。
三、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后的金融相关对策
(一)解决金融政策资源不足问题,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1、人民银行要切实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指导作用。一要充分运用好“价格工具”,特别是利率工具,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功能;二要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平台,定期与政府有关部门举办银企资金见面需求会,加大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渠道的力度;三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引导地方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重新布局,防止一些高耗能、重污染行业的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四要加强同银监局的协调,防止出现货币政策的“中梗阻”,使金融监管工作与货币政策的执行相互支持,以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信贷经营机制,进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一是建立独立审查人制度。赋予客户经理相应的决策权限,对2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独立审查人制度,操作程序比照个人贷款;二是推行综合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允许企业在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加快资金周转。
(二)适应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分层次重组或重建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1、在中心城市,应根据街道社区发展的实际,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重组,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的金融企业,发展专业化金融服务企业,发展为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2、在县城,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重建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域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要加快整体改制全市农村信用联社步伐,早日建设地方性商业银行。3、在农村,要放开金融市场准入,实行金融机构多样化,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允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形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互结合的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调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适当扩大该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贷款等,以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
(三)构建对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1、建立对基础设施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投入机制。①建立政府与政策性金融的长期合作机制。一要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经济发展领域和支持就业脱困、县域经济、环境治理、文教科卫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作用;二要注重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合作,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②加快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租赁在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促销、变现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功能,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直贷、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满足大中型项目资金需求。2、建立健全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体系。&
第二篇:适应基础条件变化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在今年##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基础设施变化将大大改善地方的投资环境,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因此,研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找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切入点,提出相应的金融政策措施,发挥金融在支持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具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市基础设施条件变化的基本情况及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近年来,##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为:一是在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至福州段)将于近期通车,二期工程(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段)年底前基本完成路基施工,桥梁、隧道基本贯通;泉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部分完成控制性工程动工,二期工程及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预可研报告年内将通过省内审查;还计划改建、新建国、省道10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二是在铁路方面,除原有的鹰厦铁路外,长汀至永安铁路项目已进入前期工作。三是在能源方面,街面电站以及沙溪流域的西门水电站、台江水电站,金溪流域的大言水电站、黄潭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正在建设;10个县(市)城区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实施,永安火电厂扩建工程已进入前期工作。四是##机场的建设也摆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表现在:1、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推进##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变化,京福、泉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与福州、泉州、厦门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沿线的沙县、尤溪、永安、大田、将乐、泰宁、建宁等县,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林竹资源、矿产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速了##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当前对于推动已初具规模的##“绿色产业带”(林竹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的发展,形成与沿海“蓝色产业带”建设的遥相呼应之势意义非凡。2、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打通山海协作通道,实现产业对接。##是全省老工业基地,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造纸等企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为这些企业的集装箱产品直接运抵福州、泉州、厦门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打通了山海协作通道,使##一批企业正在成为沿海产业的协作配套基地,为培育壮大##的冶金及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加工三个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3、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集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市具有“移民城市”的人文特征,来明经商办企业的外籍人士较多。目前已组建南安、温州、长乐、福清、兴化、江西等六个区域性商会。通过整合资本和招商引资,一是带来了资金流。如6个商会已引进112个项目,有效激活和引进民间资本23.8亿元。二是带来了物流,特别是培育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如南安商会的水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已成为闽西北最大的水果集散地;随后建成或正在兴建的浙江温州商会服装商贸城、福清商会糖酒批发市场、长乐商会的五金电器城、兴化商会的建材交易市场和南安商会的粮食批发市场也具有相当规模。三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城区“南拓北扩大西进”工程的实施,原有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县设区),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将进一步集聚##与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4、为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方便了县域经济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一方面,许多县域通过“沿海接单、山区加工”等模式,推动了资源转化型特色企业的升级,增强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沿海优势企业通过独资或跨地区的控股、参股、收购、联合、兼并等形式,与县域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实现了跨地区资产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
二、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使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凸显虽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但是,当前金融整体支持乏力,与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金融政策资源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很需要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但是金融政策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设计制度和协调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实行全国“一刀切”,没有实行区域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央行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与银监局的监管政策存在不协调方面。二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城乡之间的公里距离缩短,如何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的有关金融政策资源明显不足。三是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当前,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制度普遍高度集中,制约了基层行(特别是经济欠发展地区
第三篇:适应基础条件变化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最终版]
在今年##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基础设施变化将大大改善地方的投资环境,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因此,研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找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切入点,提出相应的金融政策措施,发挥金融在支持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具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市基础设施条件变化的基本情况及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近年来,##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为:一是在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至福州段)将于近期通车,二期工程(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段)年底前基本完成路基施工,桥梁、隧道基本贯通;泉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部分完成控制性工程动工,二期工程及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预可研报告年内将通过省内审查;还计划改建、新建国、省道10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二是在铁路方面,除原有的鹰厦铁路外,长汀至永安铁路项目已进入前期工作。三是在能源方面,街面电站以及沙溪流域的西门水电站、台江水电站,金溪流域的大言水电站、黄潭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正在建设;10个县(市)城区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实施,永安火电厂扩建工程已进入前期工作。四是##机场的建设也摆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表现在: 1、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推进##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变化,京福、泉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与福州、泉州、厦门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沿线的沙县、尤溪、永安、大田、将乐、泰宁、建宁等县,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林竹资源、矿产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速了##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当前对于推动已初具规模的##“绿色产业带”(林竹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的发展,形成与沿海“蓝色产业带”建设的遥相呼应之势意义非凡。2、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打通山海协作通道,实现产业对接。##是全省老工业基地,拥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造纸等企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为这些企业的集装箱产品直接运抵福州、泉州、厦门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打通了山海协作通道,使##一批企业正在成为沿海产业的协作配套基地,为培育壮大##的冶金及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加工三个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3、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集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市具有“移民城市”的人文特征,来明经商办企业的外籍人士较多。目前已组建南安、温州、长乐、福清、兴化、江西等六个区域性商会。通过整合资本和招商引资,一是带来了资金流。如6个商会已引进112个项目,有效激活和引进民间资本23.8亿元。二是带来了物流,特别是培育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如南安商会的水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已成为闽西北最大的水果集散地;随后建成或正在兴建的浙江温州商会服装商贸城、福清商会糖酒批发市场、长乐商会的五金电器城、兴化商会的建材交易市场和南安商会的粮食批发市场也具有相当规模。三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城区“南拓北扩大西进”工程的实施,原有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县设区),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将进一步集聚##与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4、为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方便了县域经济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一方面,许多县域通过“沿海接单、山区加工”等模式,推动了资源转化型特色企业的升级,增强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沿海优势企业通过独资或跨地区的控股、参股、收购、联合、兼并等形式,与县域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实现了跨地区资产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
二、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使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凸显 虽然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但是,当前金融整体支持乏力,与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1.金融政策资源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很需要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但是金融政策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设计制度和协调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实行全国“一刀切”,没有实行区域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央行的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与银监局的监管政策存在不协调方面。二是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城乡之间的公里距离缩短,如何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的有关金融政策资源明显不足。三是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当前,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制度普遍高度集中,制约了基层行(特别是经济欠发展地区)的贷款投放能力,加上基层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而激励机制却没有建立和完善,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2.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金融服务弱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县域金融机构逐步减少,功能渐趋萎缩;二是县域经济总量逐步增大,而县域商业银行贷款趋缓,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三是服务方式和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客户的需求;四是缺乏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能为其提供高效、快捷服务的地方中小商业银行。3.农村金融体制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随着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信用
2、商业银行应当充当融资租赁的主体和媒介,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商业银行应当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宣传和推广融资租赁业务。3、拓宽现有金融产品的运用空间,开发配套适用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要拓宽存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帐款质押贷款、保理业务、打包贷款、福费廷、出口退税托管贷款等业务的运用空间,积极探索以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为标的质押贷款,帮助中小企业更加灵活、便利地运用现代融资工具。4、在个别经济较发达、资金需求旺盛的县域,探索成立金融服务公司,批发和零售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借助一些金融产品,服务当地中小企业。
(五)适当放宽对支农贷款的监管限制,增强信贷支农资金实力 1、修改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不硬性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作为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的前提。2、不限制财政资金、事业单位资金等存放农村信用社,可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理发放国家扶贫款、农业开发贷款、农村基础建设贷款。3、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民自愿互助担保,同时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解决农民大额贷款难的问题。4、要改变邮政储蓄层层上存的做法,建立邮政储蓄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协议存款制度,以保证从农村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能够回流。5、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学习浙江温州作法,争取县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上浮50%,通过吸收民间资本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6、适当增加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指标。
(六)加快建立贷款担保公司的风险化解机制 通过建立市(县)担保和省级或全国性的再担保多层次信用补偿机制,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签订再担保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担保机构按预定支付再担保费,再担保机构则按照与担保机构的约定比例承担相应的风险。
(七)搭建信用平台,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在国家信用法规体系出台前,应尽快在省内建立地方性信用法规;二要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三要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和管理。把依法可以公开的与个人和企业信用有关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给指定的服务机构,并做好相关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四要扩大各类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要求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五要促进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要鼓励发展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商账催收为主要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业。
第四篇:金融服务室功能
惠农金融服务室功能介绍
一、基本情况。
惠农金融服务室是依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行政村建立为农户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平台,旨在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农民金融知识贫乏、融资难、资金使用效率低、农民理财不发达等现实问题。
助农取款点的基础功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人民币真伪识别和金融知识宣传等。拓展功能:服务室在实现基础功能前提下,根据实际和当地农民需求,可拓展实现支付结算类、国库类、征信类、现金服务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类等功能。
二、惠农金融室主要功能。
1.支付结算功能:
(1)银行卡助农取款
通过主办机构在服务室布放POS或带硬件加密功能的电话支付终端,向借记卡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的业务。原则上单卡、单日累计金额均不得超过2000元。
(2)现金汇款
服务室收取汇款人小额现金,并通过扣划服务室的银行账户(包括银行借记卡账户和存折账户)资金,将等额款项转入汇款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3)转账汇款
服务室不收取汇款人现金,通过直接扣划汇款人的银行账户资金,将相应款项转入汇款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4)代理缴费
服务室通过现金汇款或转账汇款方式,为缴费人办理的专门面向水电气费、通讯费、新农合、新农保等账单出账单位的费用缴纳业务。布放便民缴费终端的服务室,可通过缴费终端直接办理缴费业务。
(5)刷卡消费
在服务室购物、消费时,不支付现金,使用银行卡刷卡付款,款项在消费者卡中扣收。
2.现金服务功能:
(1)人民币真伪识别
利用服务室的验钞机具和工作人员的反假能力,对农民提交的人民币的真伪进行识别,并向货币持有人提供货币真伪的识别意见。
(2)小面额人民币兑换
主办机构向服务室提供一定金额的小面额人民币,由服务室向当地农民提供小面额人民币兑换服务,以解决日常生活、消费中找零钱难的问题。
(3)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回收
对较易识别真伪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办理兑换,由主办机构回收服务室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
3.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保护功能:
在惠农服务室内摆放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册加大对当地金融维权知识宣传,对农村金融消费纠纷进行投诉指导,农村金融消费需求及金融知识教育。
三、注意事项。
1、惠农金融服务室禁止性事项:严禁服务室通过POS或带硬件加密功能的电话支付终端为信用卡(含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提供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服务;严禁服务室从事民间借贷、民间融资、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其他非法金融业务。
2、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标准:
(1)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2)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篇:中国建设银行积极探索适应小企业金融服务
【行业分类】银行/信贷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20101203 【文献出处】金融时报
【标 题】中国建设银行积极探索适应小企业金融服务(2808字)【正 文】
“从未想过不用抵押、不用找担保公司就能直接从银行借款,建设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有效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需求。”看着自己账户上的贷款资金,广州市一家硅胶电线厂负责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面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建设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差别化和针对性的组织机构建设、业务流程设计、新型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安排等措施,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能够有效适应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和风险特征的小企业业务发展道路,在为小企业创建间接融资方便之门的同时,也把业务带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从2007年至今,建行已累计为超过13万户小企业发放超过一万亿元的贷款,今年前十个月,建行小企业贷款新增已超过1400亿元,累计发放超过3000亿元,新增增幅高达63%,在金融系统内位居前列,资产质量,特别是2005年以来新发放贷款的质量始终为优良,不良率仅为0.79%。
让微小企业融资成为可能
广州市一家机电企业是阿里巴巴公司广州地区的诚信通会员客户,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一年只有几百万的销售收入,又没有房产、土地等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一直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日常经营只能依靠自身资金积累的再投入。2009年,随着整体外部经济形势不断回暖,企业的订单逐渐增加,企业发展迅速,自有流动资金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经营周转出现一定困难。
正在企业为资金缺口发愁的时候,企业听说了建行与广东省政府及阿里巴巴公司联合创新推出的网络银行“e贷通”产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另外两家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站报名申请网络联贷联保贷款。没想到刚过两三天,就接到建行客户经理的电话,随即展开了贷前调查的一系列工作。调查完毕一周后,三家客户共400万元的贷款额度顺利获批,签署合同后即可放款,还有随借随还、循环支用、成本可控等优点,特别符合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与用款需求。仅用了短短两周时间,建行就为三家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建行已与阿里巴巴、金银岛、敦煌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出了e贷通、e单通、e保通等多种产品。建总行公司业务部的负责人介绍,与传统银行融资相比,网络银行最大的特点是引入电子商务信用作为判断企业还贷能力的依据之一。企业可以依靠电子商务信用提高授信额度,从而降低了准入门槛,使许多不能参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微小企业融资成为可能,为无法提供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成本可控的融资渠道。
日前,建行广东省分行还与珠海格力等大型核心企业通力合作,实现双方系统对接,整合各自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创了向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提供保理预付款的网络保理服务,这种与第三方核心企业合作打造的全新网络保理融资平台在全国尚属首创。
“信贷工厂”模式解银企困局
以往大银行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走的通道与服务大企业完全一样。在同样的流程、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工作量下,为大企业贷款动辄上亿元,而小企业往往只有几十万、几百万元,客户经理在考核的压力下当然愿意做大企业,客观上形成了“大银行不愿意服务小企业”的现象。
不久前,记者走进位于珠三角东莞市的广东第一家“信贷工厂”,只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一个开放式的大平面工作间工作,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玻璃相隔。企业主不再需要“跑部门”、“跑公章”,他把资料递给业务受理岗工作人员后,评价授信、受理审批等岗位进行流水作业,一般符合条件的贷款3至5天后就可以发放。
建行广东省分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总经理马亚萍说,随着小企业客户的增加,客户经理“包打天下”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往10多个环节的工作要客户经理1人完成,做20个客户已经难以支撑。如今“信贷工厂”承担了贷款审批的主要职能,客户经理只要专心进行贷前联络和贷后管理,这种分工模式提高了银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满足了客户对时效的要求。在“信贷工厂”中,客户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如“速贷通”、“成长之路”等品牌产品,解决小企业无抵押品形成的融资难问题。如最新推出的“速保通”产品,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实行风险分担机制,担保公司免收企业保证金,企业可以增加15%的流动资金。
建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靳彦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建行打破传统,变中求新,突破性地引入成熟企业工厂化的作业模式,建立小企业“信贷工厂”,并设立了包括客户筛选、营销管理、评价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执行、早期预警等共16个专业岗位。通过实行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在确保提高效率的同时,建立了前一环节始终对后一环节负责,后一环节始终对前一环节把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实现了对风险的全流程控制;通过实行“评价、授信、支用”三位一体操作模式,简化了小企业具体办理业务的手续,实现了在同一时间内对风险的全方位掌控。目前,建行已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家信贷工厂,覆盖了各主要中心城市,通过信贷工厂办理的小企业业务最短三天内即可处理完毕,且贷款不良率平均比非信贷工厂低0.37个百分点。
创新永无止境
产品创新一直是商业银行永恒的话题,特别是中小客户行业繁多,特点鲜明,每个企业可以说都需要适应自己经营特点的特色产品。为此,广东省分行深入研究省内中小企业客户的经营特点、融资需求,开发了大量个性化的特色产品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
“速保通”业务的推出,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大创新。据介绍,“速保通”是以担保公司提供有效担保、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有效再担保为贷款担保方式,商业银行直接进行信贷业务申报,进而实现高效快速发放贷款的小企业信贷业务产品。该产品是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结合双方各自优势,共同研发推出的专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产品。
建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曾俭华表示,“速保通”产品是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组建以来第一个推向市场的信贷产品,它的出现标志着再担保业务在广东省的成功开办,标志着广东省担保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银行、担保机构、政府在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为全国再担保业务模式的建立开展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参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经济的发展对科技手段使用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小企业业务领域,面对纷繁变化的市场和需求各异的客户,利用依托科技系统的专业工具协助甚至替代手工劳动正在成为发展趋势。今年以来,建行系统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和要点,开发了包括行业和客户筛选工具、定价工具、营销管理工具、审批辅助工具、早期预警工具、贡献度测算工具、组合管理工具等七项专业工具,在有效地减轻了业务人员大量日常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对风险,特别是对操作性风险的控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