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时间:2019-05-13 12: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第一篇: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A.0.5cm;

C.0.5m;B.0.5dm;D.0.5km.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B.教室的宽度约为60;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3.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

4.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5.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2题图

6.(2010四川泸州,A卷选择1题)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

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7.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敲击声,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B.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C.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空气传播的D.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铁管传播的8.(2011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9.(2010肇庆).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10.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 教室里的黑板 B. 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 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 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1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声速

12.(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1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14.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5.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 D

.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

16.将洗好的衣服晾晒起来,一段时间后变干了,从物理学角度看,衣服上的水发生了

A.汽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7.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在熔化过程中历时3分钟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18.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利用超声波破碎人体内结石

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 C. 利用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19.(2007·泰安市)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20.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

22.木筏顺流而下,选木筏为参照物,坐在木筏上的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3.(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息,这种声音属于。

24.(2012江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_℃

.B.潍坊冬季的最低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5.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6.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7.“掩耳盗铃”是在_____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

28.在右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

29.(2007·广东省)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

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9分+9分+9分,共27分)

30.如图1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

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3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32.(10·绵阳)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____________,所以海波是晶体。

四、计算题(5分+8分)

33.福州距厦门约300 k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图中所指的刻度两侧等幅摆动,问:从福州开到厦门需要多少

h?

34.“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第二篇:初中科学8下期中测试卷

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中调研八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H1;Ca40;

Cu64;Fe56;S32;P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H2B O2C HD H2O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4、右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

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第4题图

5、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

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B +4C +5D +66、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7、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关于铕

1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

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非金属元素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10、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 ①③B ①②⑤C ④⑤⑥D ③⑤

11、我国在1993年成功地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

分子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B 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 这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

D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2、右图所示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结构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

A.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

B.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

13、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Na2SO4B AlOC ZnCl2D K2O

14、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HFB H2OC NH3D NH21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 ③HIO 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

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 I2O4B I(IO3)3C AgID I2O516、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C、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7、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 MCl2B MCl3C M2Cl3D MCl18、明矾[ KAl(SO4)m·12H2O]可用作净水剂,其中m的值是()

A.1B.2C.3D.

419、在下列各组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 K2MnO4KMnO4MnO2Mn

B KMnO4K2MnO4MnCl2MnO

2C KMnO4K2MnO4MnO(OH)2MnCl2

D MnO2MnCl2MnKMnO420、下图为为某种分子的结构模型图.关于此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这种分子有5个原子

B、从中可以看出氢原子比碳原子体积小

碳原子 C、由此分子组成的物质有2种原子构成D、由此分子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21、在一石灰石样品其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碳酸钙(CaCO3)90%,则样品

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A 40%B 3.6%C 36%D 0.4%

22、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的带电量为

2/3基元电荷,d夸克的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2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A、含铁70℅的氧化铁B、含氮35℅的硝酸铵

C、冰和水的混合物D、含碳10℅的碳酸钙(CaCO3)

24、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圆圈内为镁元素,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镁的元素符号为Mg

B.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镁原子的质量是24.31g

D.镁的原子序数为122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

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原子的个数和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26、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构成,水由化钠由构成。

27、⑴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镁原子4个氯化氢分子 1个水分子硫酸铵 ⑵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

+22HgCu

N2SO42-

28、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则甲烷的化学式为,每个甲烷分子由_ __个原子构成。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甲烷的化学式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42-

29、16S微粒中的质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三、实验探究(8分,每空2分)

30、某同学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步骤:

A.把适量的硫酸铜晶体放入坩埚,测得总质量19.6克

B.对坩埚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

C.用天平测出干燥空坩埚的质量为17.6克

D.冷却后称量,测得总质量为18.8克

(1)上述操作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2)实验中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的为,比理论值(填“偏小”或“偏大”)。

四、分析计算题(8分,每小题2分)

31、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酸钙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2)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g。

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为g(保留到0.01g)。

(3)求羟基磷酸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4)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第三篇: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科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16分)

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哺育(pǔ)冗杂(rǒng)蓦然(mî)B 嫉妒(jì)嗥鸣(háo)确凿(záo)......

C 啾啾(jiū)讪笑(shàn)污秽(huì)D 菜畦(qí)脑髓(suǐ)可汗(kě)......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逼狭污秽踌躇群蚁排衙B斑澜骊歌磐石锲而不舍

C 山巅屏障撺掇荒草凄凄D机杼谰语深邃潜心惯注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就罩住了。

A、撑放捆拿扯B、支撒系牵拉

C、支放套牵拉D、撑撒系拿扯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经过一个寒假的努力,小明的英语水平却还和以前一样,不得不让人对他刮目相待。....

C、7.0级强震让雅安地区的芦山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横,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B、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有能增长人的知识,才能丰富人的感情。

D、大家的全力救助,让在地震中受灾的雅安群众倍感温暖。

6、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也在睡觉。

7、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捐出了棉被、蚊帐、衣服等生活用品支援灾区。虽然少了些,虽然旧些破些,但是。

A、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B、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C、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D、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8、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B、《最后一课》——小说——都德——法国作家

C、《木兰诗》——南北朝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

D、《丑小鸭》——童话——安徒生——丹麦

(二)用诗文原句填空。(12分)

9、《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

10、《木兰诗》诗中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1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12、独坐幽篁里。

13、峨眉山月半轮秋,14、,凭君传语报平安。

15、春潮带雨晚来急。

16、。

(三)文学名著知识填空(6分)

17、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____ _____》,作者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的乳名。

18、《昆虫记》的作者是

19、《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作家。

(四)综合实践(6分)

20、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活动。

(1)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3)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21——24题。(11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

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能称前时之闻()(2)日扳仲永()..

(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

2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余闻之也久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D、卒之为众人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4、试比较方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说明文阅读:(8分)

超级网银

①“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②如果你已开通网上银行,你会发现里面新增了一个“超级网银”功能。

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

④一般来说,在使用“超级网银”前,用户首先需要成为签约客户。登录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主页,在“我的账户” →“账户管理” →“他行(互联)账户查询/签约”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操作选项。

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

⑥对个人转账服务而言,“超级网银”比普通网银更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到账。对于公司而言,“超级网银”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账户之间建立上划下拨关系。

⑦目前“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银行宣布暂时不收取跨行转账手续费,而大部分银行公布的收费水平均不低于现有普通网银。

⑧“超级网银”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时管理,将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25、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6、文段③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银”?

①②

27、文段⑤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8、文段⑦加点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8题。(11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⑸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⑹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了。打着石膏坐在家里,我的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⑺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⑻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⑻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29、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0、请依照文章的内容依次写出“我”丢失的经历:

——丢失工作——

31、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32、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

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

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33、“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34、片段作文:(10分)在上面语段的第五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请联系语段的相关情景,展开联想,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5、大作文:(40分)请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作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1)、初中生活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扬起想象的风帆,试以“我好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②以记叙为主,不少于600字。

(2)命题作文:幸福像花儿一样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

1.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 B.8:00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 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 2.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

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3.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

2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 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 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 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 4.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5.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6.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 B.18N;2N C.10N;0 D.14N;0N 7.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

A.1秒 B.(﹣1)秒 C.(+1)秒

D.

8.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第1页(共13页)

A.6N B.12N C.12N D.6N 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B.前4s内的位移为12m 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10.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取g=10N/k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 B.3s C.2s D.1s 11.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 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 D.不可以为零

1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 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9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s,小车运动的2加速度为 m/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m/s.

第2页(共13页)

14.(6分)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

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

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 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15.(8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16.(9分)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17.(10分)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

2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多大? 18.(10分)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

第3页(共13页)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1.(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 B.8:00是指时间间隔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 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 【考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分析】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把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 【解答】解:A、历时8时20分,用了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8:00出发,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B错误;

C、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356km;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为480km,故C正确; D、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时,确定位置时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位移与路程、时间间隔与时刻、质点的概念,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2.(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

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根据物理学史及科学家贡献进行分析答题,要知道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故A正确.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的,故B错误.

C、16世纪末,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C错误.

D、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故D错误.

第4页(共13页)

故选:A 【点评】对物理学的发展史要了解,特别是一些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史的贡献更应当了解,属于物理常识,要加强记忆.

3.(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

2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 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 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 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由初速度、加速度求出汽车刹车到停下的时间; 运用逆向思维: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求出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3s末的速度;

由位移公式求出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

2【解答】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5m/s A、设刹车的时间为t0,则有:t0=

=

s=6s

=30×

(m)

2则汽车刹车8s后的位移与6s末的位移相同,有:x=v0t+=90m.故A错误;

B、汽车减速为0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x2=v0t1+at1,代入t1=3s解得:x1=22.5m 即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22.5m.故B错误;

C、刹车的时间为6s,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v=v0+at2=30+(﹣5)×3=15m/s.故C错误;

D、由x2=v0t3+at3得:50=30t3+

22解得:t3=2s.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汽车刹车问题,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关键,不能死套公式.有时还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4.(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重力;重心 【分析】(1)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

第5页(共13页)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

(3)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

(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

【解答】解: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错误;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弹簧的弹力无关,与弹簧的形变量也无关,故B错误; 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心、弹簧弹力、动摩擦因素、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有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无法产生力的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鸡蛋碰石头”,鸡蛋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与物体的种类、质量、硬度等无关,故B错误;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故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不共线,故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关键是明确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还要明确摩擦力可以是运动的动力或阻力,也可以不做功,基础题目.

6.(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 B.18N;2N C.10N;0 D.14N;0N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当这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如果三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夹角可以变化,当两个较小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第三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零,此时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 【解答】解: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F=4N+6N+8N=18N. 若先把4N与6N的力合成,则合力的范围是大于等于2N,小于等于10N,8N在这一个范围内,所以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0.故A正确,BCD错误

第6页(共13页)

故选:A 【点评】当多个力合成时,它们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时,合力最大;求最小合力时,先考虑合力为零的情况.

7.(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

A.1秒 B.(﹣1)秒 C.(+1)秒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时间之比等于来计算.

【解答】解:设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所以:,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基本规律要牢固掌握,这样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A.6N B.12N C.12N D.6N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题意,本题已知合力先出二个分力,变化角度再求合力.

【解答】解:由题意,设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如图:

由等边三解形的知识可知F=12N,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由勾股定理得合力大小为12 N,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第7页(共13页)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图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容易解决,会用合力的大小公式也可以解决,可灵活处理.

9.(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B.前4s内的位移为12m 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斜率的正负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A、由图知,第2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说明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得,前4s内的位移为 x=×4m=12m,故B正确.

C、BC段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可知,aBC>aOA>aAB.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知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0.(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取g=10N/k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 B.3s C.2s D.1s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v=v0﹣gt列式求解,注意末速度有两种可能的方向.

【解答】解: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末速度大小为10m/s,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故:

v0=20m/s,v=±10m/s; 根据v=v0﹣gt,有: t=

当v=10m/s时,t=1s;

第8页(共13页)

当v=﹣10m/s时,t=3s; 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全程列式,也可以分段列式,注意末速度的方向不确定,要分情况讨论,基础题目.

11.(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 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 D.不可以为零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为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和平行斜面向上时,分别求解出对应的弹簧弹力,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范围.

【解答】解: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为mgsin30°=5N,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为mgcos30°=5N;

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拉力,等于11N;

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推力,等于1N;

故弹簧弹力可以是不大于1N推力或者不大于11N的拉力,也可以没有弹力;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物体即将上滑和即将下滑的两种临界情况的弹簧弹力,不难.

12.(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 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第9页(共13页)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静止.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

【解答】解:A、AB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 B、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BC段发生的位移为:12m﹣4m=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0﹣12m=﹣12m,故B错误.

C、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由图得知: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识图能力,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坐标的变化量.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9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

2间间隔为 0.02 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12.6 m/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2.64 m/s.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由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

2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大小,由△x=aT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0.10s.

2由题目中数据可得:△S=aT为常数,其中△S=12.6cm,T=0.1s,所以解得a=

=12.6m/s.

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2.64m/s,故答案为:0.02; 12.6; 2.64.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属于简单基础题目,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验中的简单应用,注意实际打点与计数点的区别.

14.(6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

第10页(共13页)

(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DBACE

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

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

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 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D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1)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先安装设备,然后进行实验、测量,最近整理仪器,进行数据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 【解答】解:(1)进行实验时在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基础上,要先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即先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 A点,然后进行实验和有关数据的测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仪器的整理,故正确的实验步骤为:DBACE;

(2)探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DBACE;(2)D. 【点评】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们要在实际实验操作去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这样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位移公式式,联立列式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位移公式有: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s1=前6s内发生的位移为::联立解得:a=1m/s,v0=0.5m/s

2答:物体的初速度为0.5m/s,加速度为1m/s

第11页(共13页)

2,分别列出前3s内发生的位移和前6s内的位移的公

=6m =21 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用△x=aT求解,2

求出加速度.

16.(9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

(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1)(2)先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将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比较,看物体是否能够被拉动;

(3)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滑动摩擦力. 【解答】解: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g=0.5×3×10=15N(1)当拉力F=5N时,F<Fmax,物体静止,f1=F=5N(2)当拉力F=15N时,F=Fmax,物体滑动,f2=15N(3)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所以:f=15N. 答:(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

(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 【点评】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物体是否发生了相对运动,若发生了,则为滑动摩擦力,否则为静摩擦力.

17.(10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分别写出它们的位移公式,联立即可求出时间;

(2)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A的速度. 【解答】解:(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则:vAt+at=vBt+24m,代入数据解得:t=3s(2)A追上B时A的速度为: vA=v0+at=2+8×3=26m/s 答:(1)从此之后再经历3s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26m/s 【点评】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是灵活掌握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答.

第12页(共13页)

18.(10分)(2016秋•临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

(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两个分力.将力分为斜面平面和垂直于斜面平面两个平面进行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和数学知识求解平行于斜面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1)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 FN=Gcos37°=25×0.8=20N,(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μGcos37°=0.6×20=12N,(3)设施力大小为F,方向与CA成θ角.当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的合力沿AC方向,且恰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时,物体才沿AC匀速下滑.G1=Gsin37°=15N,根据平衡条件得:

G1cosβ+Fcosθ=f…① G1 sinβ=Fsinθ…②

式中β=37°.因G1cosβ=12N=f.

则Fcosθ=0,θ=90°.即F为垂直于AC方向. 由②得:F=G1sinβ=9N. 答:(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20N;

(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N;(3)F的大小为9N,F垂直于AC方向.

【点评】本题中物体受力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分布立体空间,将所有的力分为两个平面进行研究,在任何一平面内物体的合力都为零.

第13页(共13页)

第五篇:期中测试卷(A卷)

期中检测卷(A卷)

(60分钟 100分)开始计时:________

一、基础训练营(57分)1.用“——”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错误注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1)小贩(fàn)间断(jiān)..赤裸裸(luǒ)转椅(zhuàn)________ ..(2)追悼(dào)枯萎(kū)..麦苗(mài)炊烟(chuí)________ ..(3)寺院(sì)抽屉(ti)..鼎力(dǐng)瞅一瞅(qiū)________ ..(4)解救(jiě)榛子(zhēn)..模样(mò)舅妈(jiù)________ ..2.同音字大比拼。(7.5分)

()色

()布()地()名()捐

cháng 品()()短 经()()还()娥

xiù

()花()丽 生()()珍()觉 3.我会查字典。(6.5分)

/ 9

(1)“曼”字如果我们只知道其读音,应用_________查字法;如果不知道读音,要用________查字法。“曼”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柔美;②长。“高歌曼舞”中的“曼”应选______。

(2)“凹”字是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共有_______画,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______。

(3)“绝”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画。“绝”在字典里的意思主要有: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⑥极,最;⑦绝对。请你为下列词语中的“绝”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绝技()

气绝()绝处逢生()绝大多数()4.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里。(4分)不知所错()莫铭其妙()无原无故()惊心动魂()千均一发()能言善辨()安然无羔()引亢高歌()5.看拼音,写词语。(6分)nuó wō

duàn liàn áo yè ɡuànɡ jiē

chā yānɡ

hónɡ máo biān pào mó ɡuǐ

/ 9

shuǐ jiǎo zhēnɡ fā

dǐnɡ lì xiānɡ zhù

6.根据提示,在句子中填写恰当的成语。(6分)(1)元宵节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_____________。(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2)在自己家里,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3)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上的展品琳琅满目,令人_______________。(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4)广场上的音乐响起,四面八方的人________________。(像群蜂似的拥挤着到来)(5)日本海啸发生时,黑色的海浪__________________,瞬间冲毁了一个个村庄。(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6)当她穿着一身小丑的衣服站在同学们面前的时候,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起来)7.选词填空。(5分)

肃立 挺立 矗立 伫立

(1)我久久地()在母亲墓前,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2)一棵小树傲然()在风雪中。(3)这座大厦()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 9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4)孔子()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5)孔子()不想回答两小儿的问题,()对于他们的问题他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8.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7分)(1)如果没有战争,没有冲突,没有怨恨,世界将会更加美好。()(2)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3)观赏天边的云海,其白如雪,其光如银,其阔如海,不停地涌动翻滚。()(4)太阳的得力助手——紫外线,无孔不入,对动植物危害很大。()(5)烟雨中的小城,润润的,像一块玉。()(6)难道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吗?()(7)路是怎么来的?路是脚踩踏出来的。()9.句子加工厂。(7分)(1)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缩句)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儿不知道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当一个人志得意满时,他忘了为人谦和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孤傲狂放时,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怀疑自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全句子)10.小马虎利用假期去游览了美丽的日月潭,他记录下来想与同学共享,可是顺序有点乱,你能帮他排排序吗?(6分)()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散去,隐隐约约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日月潭景色宜人。

()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

()无论在早晨、黄昏,还是在晴天、雨天,她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

()在艳阳高照的时候,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5 / 9

使人心胸突然开阔起来。

二、综合展示厅(3分)11.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委婉的是()①这道题我的解法是对的。②这道题我的解法本来就不错。③这道题我的解法还不错吧? ④这道题我的解法难道不对吗?

三、课本直通车(8分)1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学什么东西都要多实践,经历的多自然就会了,就像《文心雕龙》里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12分)

感 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 9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

尽管我是个外国人,可他们还是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们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好漂亮呀”,“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呀!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了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

/ 9

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17.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1)大恩大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落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三个黑人孩子写感谢信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这另一层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2分)21.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太多太多。读完短文,你想对哪些人表达感恩之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0分)

/ 9

22.题目:记________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围绕中心,重点内容要突出;③文章的层次要清楚,重点过程应描写生动、具体;④500字左右。结束时间:________

/ 9

下载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期中测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期中测试卷[本站推荐]

    一、看拼音,写词语:(10%)bǔyùwēixiéchájuézhōuxuáncáibiànwúshuānɡɡōnɡxínɡtánɡlánɡcānɡlǎoménɡlónɡzhìrénzhìyì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

    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1、根据拼音,准确地写出汉字。(10分)jiāngpángxiétuǒhuǎngqǐ 新脸 带 贴说 盼 tānlánmáodùnwūyèlājibiāncè 2、给下面带点的字......

    期中测试卷(一)[精选五篇]

    期中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分数:   一、我会填一填。(33分) 1.5017里面有个千、个十和个一。 2.用2个千、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3......

    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我会拼读,还会写。(10分)【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看,千万别粗心!】shuō  huàbàn  fǎzhǔ  yìjiè shùmíng bái(     ) (    ) (    ) (    )   ......

    《典中点》期中测试卷

    期中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参考答案:期中检测卷一、méihuā xīɡuā báiyún yuèér chábēi qīnɡtínɡ二、是 大 东 里 开 上三、四、示例:1.二 十......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我会写。(10分) luî tuïshǔ yúlǚ yïuwú xiápí bâidào dãbǔ zhuō shāo huǐnínɡ ɡùjīnɡ jì 二、我会在括号里......

    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_________ will they return from holiday?─ In a month. A.How longB.How soonC.How fastD.How often 2.─Why don’t you have a notebook......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测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开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的试卷共两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