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

时间:2019-05-13 12:1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

第一篇: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

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专科)填写毕业生登记表须知

1、填表前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填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毛笔,字迹要清楚端正,不涂改。

2、毕业生登记表填写要求:

(1)姓名:按实际情况填写

(2)学号:按实际填写

(3)学历层次:“专科” 学生类别:“开放专科”

(4)学习专业:填写要规范,要写全称

(5)电子注册号(注册证号):不填

(6)入学时间填:“2010年春季”

(7)毕业时间填:“2012年7月”(如不能按期毕业的、毕业时间暂时不填)

3、贴相片处:贴大一寸彩照一张(新华社已提供大一寸彩照4张,不能用其他照片代替)

4、自我鉴定:600个字(不要打印,不要另加纸写满为止)

5、毕业实习单位和主要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写,没有则不填;

6、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实际情况填写;

7、须提供新华社拍摄的大一寸彩照2张(相片不要剪开),与照片连接的条码,(1)所有材料的复印件必须使A4纸复印,(2)身份证复印件1张,身份证的复印件必须将身份证的正面、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并用回形针把上述二种材料夹稳。

8、要求学生认真校对新华社提供的、与彩照连接的信息条码上写的姓名、学号、身份证号码,如有错误必须及时反馈到教务科。

特别要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栏后写上联系电话。

10、表中其他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写,11、辅导员交表验收时间:2012年11月20日前(请各辅导员配合教务科做好本项工作,认真、严格验收学生的各项材料,收齐学生的材料验收好后按时交到教务科)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学 校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平顶山分校

姓 名 马立军

学 号 041120083

指导老师 张建军

目 录

一、保险专业法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1、《保险法》调整的对象

2、《保险法》的主要特点

二、保险合同形成纠纷的成因

1、保险立法滞后引发的纠纷

2、保险法规解释不当引发的纠纷

3、如实告知义务不清引发的纠纷

4、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三、保险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

1、协商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2、仲裁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3、诉讼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四、规避保险合同纠纷的措施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保险不健全、无法可依的局面,使保险业步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几年来,以《保险法》为主体,以相关法规、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保险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但由于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保险业恢复经营的历史较短,相关业务领域的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造成许多保险合同的法律纠纷问题。本文就保险法形成的过程,保险合同法律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论述解决法律纠纷的途径。

关键词:保险合同 法律问题 解决途径

论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一、保险专业法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新中国保险业开始于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保险业走过了艰难的发展道路,1958年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必须立法工作不断给加强。在规范保险合同行为方面,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对保险合同作了专门规定;1983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海上保险合同作了规定。在规范保险经营和管理方面,1985年国务院制定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上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保险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5年6月30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同年10月1日实施。作为保险业的基本法律,《保险法》把保险业法和保险合同法合并到一部法律中,它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保险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保险法》调整的对象

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是调整国家与保险企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市场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有竞争就要有竞争的规则,否则无法保障保险企业的正常经营,无法租金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必须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对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二是调整保险活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以保险合同为纽带,将保险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联系起来,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契约行为的法律关系,是保险合同最基础的关系。保险法对这种最基础的关系进行规定,使保险关系主体双方的保险行为受到法律的规范。三是调整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笔筒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份的保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但同时个保险企业之间又存在着对保险市场的经营协作关系,保险法对保险企业之间的这种经营协作关系也作了明确规定。

2、《保险法》的主要特点

保险法被概括为具有技术性、社会性、国际性等共同特点,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则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采用了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合一的立法体例。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两种立法体例,一种是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分别立法;另一种是将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合一。我国《保险法》采用的合并立法的体例,《保险法》由两部分组成,保险合同法,调整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横向的法律关系;保险系业法,调整保险管理机关与保险业经营者之间的监督管理的纵向法律关系,二者有机结合,组成一部完整的商业保险法。二是突出体现了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宗旨。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各行各业,牵连万户千家,并通过保险的形式转嫁风险,用一定的保险费支出来解决未知风险造成的损失。三是明确了保险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保险业务的经营,涉及诸多化解,涉及专业知识与技术,需要专业人员为其服务,必须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它们是维系广大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纽带,也是保险人推销人。《保险法》对保险中介机构予以了高度重视,对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古人的涵义、特征、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监管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四是体现了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的结合。《保险法》吸收国外保险法的精华,兼容国际通行规则,具有较强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前瞻性。

二、保险合同形成纠纷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诉讼案件急剧增加,这不仅给保险企业的正常管理带来诸多不利,而且给保险企业社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而引发保险合同纠纷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保险立法滞后引发的纠纷

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配套实施,但两年过去了《条例》仍没有出台。随着《道交法》的实施,将保险公司卷入了相关诉讼漩涡之中。其重要原因在于各方对《道交法》第七十六条的适用有不同的理解。《道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有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监管部门明确说明商业第三者保险不能代替强制保险,保险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一规定并不适应目前的第三者。然而,在保险纠纷案件中,第三者往往直接起诉保险公司,并要求按照强制保险的规定执行,司法部门也按照强制给予判决,造成商业保险履行强制保险的职责,扩大赔偿范围,给保险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2、保险法规解释不当引发的纠纷

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有很多案件司法部门在裁决时经常应用《保险法》中“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进行判决,从而造成了大量不合理裁定。鉴于保险条款格式化及附和性的特点,《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这就是常说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是不恰当地引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尽管保险合同语义清晰,订立合同意图明确,合同内容完整。但司法部门却片面强调“保护弱势群体”,往往给予保险人不利的判决。二是保险合同解释不规范。由于《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最高法院尚未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加之法院的一些审判人员对《保险法》和相关法规比较生疏,导致相同的条款在不同的地区解释不一致。三是在条款解释时,忽视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且不注重合同的整体性,断章取义,导致法律适用错误,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

3、如实告知义务不清引发的纠纷

当前很多保险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在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互相指责对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一是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将免除责任条款部分向投保人解释清楚,没有书面认可,产生疑义而形成的纠纷,这是投保人向法院起诉的主要原因,也是判决保险人败诉的主要原因。二是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操作不规范,甚至保险工作人员代替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上签字,一旦产生疑义,或者如实告知义务未履行,将会给予不利于保险人的判决。三是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隐瞒事实未如实告知,如:机动车辆发生事故后再到保险公司投保,在处理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发现先出险后投保,保险标的与实事不符而产生的纠纷。

4、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操作不严谨,埋下了纠纷隐患。一是超规定、超权限承诺。有些业务人员,尤其是保险代理人员在展业中为了承揽业务,随意向投保人承诺超越理赔权限的责任,随意向投保人承诺超越条款内容的规定。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事故,承诺无法兑现,从而引发纠纷。二是由于保险业普遍采用格式合同,并由保险人制定条款,所以,专业性强,被保险人很难理解条款的全面内容,加之条款用词有歧义,保险术语无解释,甚至主险于附加险表述不严密,从而引发合同纠纷。三是在签订合同时,特别约定不明确、财产坐落地址无明细、合同生效时间无约定等问题引发保险合同的纠纷。

三、保险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

1、协商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协商是指在保险纠纷发生后,由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在自愿和互谅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通过以实事为依据讲道理,以一方或双方作出妥协的方式来解决保险合同纠纷。协商处理保险合同纠纷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不论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如何,都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另一方面是达成的协议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达成的协议不得损害第三方的利益,不得纵容非法行为,也不应给今后的理赔工作带来连锁反应。

2、仲裁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仲裁并非是解决保险纠纷的唯一途径,但相对于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有很多优点,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利用仲裁方式解决保险纠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仲裁实行开庭不公开制度,保密性较强

按照我国《仲裁法》第39条、第40条的规定,仲裁采取开庭不公开的原则和制度。开庭有利于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上相互辩论、澄清是非,但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不开庭,仲裁庭根据书面材料作出裁决。不公开决定了仲裁庭的开庭不向公众开放,除了当事人等仲裁参加人外,不允许无关人员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如果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与客户的纠纷,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仲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

仲裁机构都备有分专业的仲裁员名册,仲裁员都是来自法律、经济和保险等领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对保险行业来说,因为其专业性较强,普通的法官和律师并不熟悉该领域的法律实务,诉讼中对保险公司自然不利。仲裁时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熟悉保险业务的仲裁员,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三是仲裁排除了诉讼,更具有独立性

仲裁和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一旦选择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只要仲裁协议有效,即排除了人民法院的管辖权,该纠纷只能通过仲裁解决。只有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对保险公司而言,只要在保险合同中制订了有效的仲裁条款,就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与客户发生的争议就能通过不公开的方式解决。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仲裁机构之间也没有相互隶属关系,仲裁能够独立依法公正裁判,不受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干涉,具有最大的独立性。

四是仲裁具有自愿性和灵活性

仲裁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协商为基础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庭管辖权的取得以当事人同意仲裁的协议为依据。自愿选择的方式决定了双方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友好氛围。整个仲裁过程中都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譬如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和仲裁规则等,与诉讼相比,仲裁更具有灵活性。通过仲裁解决保险纠纷,保险公司将获得与客户友好协商和调解的坚实基础,从而更有利于分歧的解决。最后,仲裁具有快捷性和经济性。仲裁比诉讼程序更为快捷。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普通程序为6个月,重大疑难案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仲裁程序一般可以在仲裁庭组成后3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在1个月内作出裁决。另外,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或者调解书一旦作出即为终局裁决,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任何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为一级终裁一级收费,并且花费的时间比诉讼要少得多。

3、诉讼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诉讼是指合同当事人将纠纷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对纠纷进行裁决。在解决保险纠纷的众多方式中,诉讼的功能与优势是极为明显的,它具有较强的终局效力和执行能力。诉讼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无疑是人们愿意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最根本原因。

四、规避保险合同纠纷的措施

针对引发保险合同纠纷的多种原因,应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范化解矛盾,减少和避免保险合同纠纷。

一是增强保险法制意识。保险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保险业主体加强《保险法》的贯彻执行,以法律法规来规范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强化内部管理,逐步使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规范合同签订。在承保工作中,严格按照保险条款和相关要求,把好签单、验险和核保关,解决因承保不规范、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法律纠纷。三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险条款规定和解释。保险条款是格式条款,是由保险人制定的,有些条款的用词不严密,易使客户在理解上产生歧义。因此,保险公司要及时总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容易引起歧义的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做出的解释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让客户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综上所述,保险合同引发的法律纠纷,既有保险合同采用格式合同的特殊性,又有保险合同签订的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环境亟需改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修订完善保险法律、法规,规范保险市场行为,做好《保险法》的贯彻执行和普及;同时,进一步明确合同当事人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保险合同的签订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合同中的瑕疵,减少保险合同的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1、2、3、4、5、袁力,《保险法》修正解读,中国物价出版社。杨利田、夏雪芬,《中国保险法》,海潮出版社。王卫国,《商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李忠信、周晓红,《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国物价出版社。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成都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物业管理(专科)专业

成都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物业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作业实施细则(试行)

一、关于开放教育试点物业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的整体性规定

毕业作业是开放教育试点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央电大和成都电大关于物业管理专业的有关教学规定,开放教育试点物业管理(专科)专业的所有学生均要完成毕业作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没有完成毕业作业或者毕业作业成绩不合格的,不能毕业。

本专业毕业作业为5学分,完成时间为5周。

二、毕业作业的形式、时间安排

开放教育试点物业管理(专科)的毕业作业采取论文写作形式。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毕业作业的写作和答辩(评审)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具体的时间进度安排与教学处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安排保持一致。

三、毕业作业选题

(一)选题原则

1、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

2、选题方向不超出物业管理领域,不得跨专业选题。

3、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4、鼓励在物业管理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新经验方面选题。

5、量力而行。学生在选题时,应考虑自身知识基础、构成及从事学术和应用研究的能力。

(二)选题步骤

第一步:初步选题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填写《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表》,自主选择写作方向。

第二步:最终确定选题方向(题目)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初步选题提出意见。不符合选题要求的,学生应重新选题。

(三)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1、物业管理市场化的探讨

2、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及其新趋势

3、如何实现物业管理市场的规范化

4、关于物业管理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5、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6、浅析物管企业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7、关于居住小区中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探讨

8、物业管理企业与公用事业单位关系探讨

9、物业管理竞争机制

10、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11、西部地区物业管理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物业管理的差距分析

12、发展绿色住宅的障碍及其对策

13、居住环境质量与物业管理

14、浅谈商业物业管理环境保护

15、商业楼宇物业管理问题的探讨

16、物业管理企业CI建设体系研究

17、论信息技术对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影响

18、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9、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构建、地位与作用分析

20、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房地产开发商的关系

21、高等院校推行物业管理模式探讨

22、论经营型物业管理的模式

23、产权式酒店物业管理模式初探

24、公房出售后物业管理动作模式的探讨

25、浅谈物业管理和前期介入

26、如何提高物管服务质量

27、物业管理公司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的难点分析

28、物业管理存在的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9、关于处理业主投诉文件处理的讨论

30、构建物业管理纠纷调处机制的研究

31、如何理解居住行为管理中与业主建立良好情感关系

32、关于物业服务收费矛盾与对策的探讨

33、物业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

34、成都地区物业管理行业走势分析

35、成都市经济适用房现状分析

36、成都市本土物管企业与外来物管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37、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小区为例

38、××市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39、××高校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0、关于住宅小区中物管服务探讨——以某省(县、市)为例

41、浅谈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以某小区为例

四、关于提交毕业作业(论文)的要求

(一)学生提交毕业作业的要求

1、体例

专业科研论文体例。

2、字数

正文5000字以上;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

3、装订要求

统一A4纸打印;

主标题——3#字黑体,居中;

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

论文内各标题——4#黑体;

正文——宋体5#字;

参考文献——楷体4#字;

注释——全部采用脚注。

4、论文装订顺序

由上至下依次为:封面→ 目录(提纲)→ 内容摘要、关键词→ 正文→参考文献→ 封底

注:封面、封底使用学校的统一格式。

(二)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业评语的要求

1、评语内容:

文章的学术水平,作者的资料搜集处理能力、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2、具体内容:

选题是否符合专业要求,是否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资料是否翔实,论据是否有说服力,论点是否正确,有无个人见解,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是否有逻辑性,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三)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价标准

指导教师对文章的评价标准(即初评成绩)采取等级制,共分4个等级。不再按百分制给分。

1、优秀

选题正确,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内容紧扣题目,结构严谨,有逻辑性;

能系统论述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学术见解;

资料翔实,使用得当;

文字表达流畅、准确;

体例规范。

2、良好

选题正确,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容与题目呼应,层次分明;

观点正确,论述比较全面;

资料使用得当,论据有一定的说服力;

文章结构有一定的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楚、流畅。

3、及格

选题正确,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题目与内容基本对应;

有观点,并能运用理论、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论述基本清楚;

文字表达清楚;

重点不太突出,逻辑性不强。

4、不及格

内容偏离题目;

内容松散,逻辑性差;

观点有误;

基本概念出现错误;

文理不通。

五、毕业作业的答辩(评审)

物业管理专业毕业作业采取答辩加评审的方式进行。

(一)答辩的组织与实施

答辩(评审)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

(二)答辩成绩的评定标准

1、优秀

观点正确,并有自己独到、新颖的观点;

论据很充分,有较强说服力;

能很好地把握论文内容;

能完整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对论文论点有补充、发挥;

表达清楚、准确,有逻辑性,基础知识扎实。

2、良好

观点基本正确,并有一定的个人观点;

论据有一定的说服力;

对论文熟悉;

能够针对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表达基本清楚,有逻辑性,基础知识较为扎实。

3、及格

观点没有原则性错误;

对论文比较熟悉;

基本能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原则性错误,但说服力不强。基本概念没有原则性错误。

4、不及格

观点有原则性错误;

对论文不熟悉;

不能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缺乏说服力;

基本概念有原则性错误。

(三)评审成绩的评定标准

参照“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价标准”执行。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

2005年5月

第四篇:安徽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

安徽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意见

(2005年春季执行)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应用性较强。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或管理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各分校及教学点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式

社会实践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提倡采用多种方式,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推荐以下三种方式:

1、社会调查: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当地电大审核批准,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管理实践:由当地电大或学生选定项目,报当地电大审核批准,学生根据该项目的安排从事管理实践活动,并形成有关方案或成果。项目的类型可以是市场分析、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划、推销或谈判等。

3.模拟实验。中央电大提供模拟实验软件。该软件是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经营模拟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

4.除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由学校组织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建议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以2--3人为宜。

(二)内容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1.调查企业市场环境,分析企业机遇与威胁;

2.为企业设定战略目标;

3.调查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战略相一致;

4.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5.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计划;

6.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成本与投资收益分析;

7.工作分析与评价;

8.员工队伍建设(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

9.人力资源薪酬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0.劳动保障与职业计划管理;

11.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12.如何以人为本,推动组织变革与发展;

13.需求分析;

14.消费者行为分析;

15.各种类型的市场分析;

16.商务谈判;

17.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1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19.某一项营销策划或商业计划;

20.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21.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的研究;

22.关于各种零售业态的研究;

23.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

24.广告策略研究;

25.企业文化研究;

26.各项管理职能的研究;

27.财务预算方案;

28.财务决算报告;

29.财务筹资方案;

30.投资项目分析;

31.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三)要求

1、工商管理(专科)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

2、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学生向所在分校或教学点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负责安排指导教师,实践活动完成后,由学校组织评定成绩。原则上在学生修满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应完成社会实践。最迟不能超过学生毕业前一学期。社会调查、管理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二周。

3、进行社会调查的学生要根据选题列出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调查过程记录。进行管理实践的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列出活动提纲,作好活动记录。

4、采用模拟实验软件的学生,须进行选题,作好实验记录。

5、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明确;叙述清楚、明白;资料、数据真实;结论要有理、有据。参加管理实践活动的学生应提交完整的项目报告或项目成果,参加推销或谈判活动的学生应写出工作体会及总结。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原则上每人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如小组合写,需在报告中附上每一位成员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说明,且字数须在4000字以上。

7、提交调查报告或项目报告时必须附调查过程记录或活动记录。

(四)指导教师

(1)社会实践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或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其资格审查由分校负责。指导教师由分校遴选和确定,并报省电大工商管理教研室备案。

(3)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以15人为上限。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4)在本校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向社会聘请指导教师,但资格标准不得降低。

(5)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6)指导社会实践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6学时/人。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社会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

(2)调查报告(或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2、考核标准

社会实践成绩原则上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等。

对于社会调查,调查过程记录清楚完整,调查内容真实,完成调查题目指定要求者为合格;调查过程记录清楚完整,调查内容真实,没有完成调查题目指定要求者,如果能够对调查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凡调查过程记录不完整,调查内容不真实者为不合格。

对于管理实践,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为合格;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没有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如果能对活动过程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凡工作过程记录不完整,内容不真实者为不合格。

3、成绩评定办法

(1)由个人填写鉴定表,由被调查单位或从事管理实践活动所在单位签署意见。

(2)调查报告(或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由两人评定,其中一名应为被调查单位有关负责人。分校负责审核、整理和归档,以备省电大审查。

(3)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4.模拟实验由软件自动生成成绩。

5.调查报告(或项目报告、工作总结、模拟实验等)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未交调查报告(或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者不计学分。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1、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执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指南》(暂定名)的有关规定,正文字数以4000字以上为宜。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2.毕业论文档案

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3.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在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达到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自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始,到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6个月。

4.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其资格审查由省电大负责。指导教师由分校遴选和确定,并报省电大备案。

(3)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

(4)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以15人为上限。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5)在本校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向社会聘请指导教师,但资格标准不得降低。

(6)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其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签署评阅意见。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定期与自己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并决定是否推荐学生参加论文答辩,指导过程中的各种意见要点须写在工作记录表上。

(7)指导论文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8学时/人。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4、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优: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良: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中: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比较明确,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中心比较明确,论据比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及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不及格: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2)答辩

论文初评成绩为优秀者必须参加答辩。

其余专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但是组织答辩有困难的地方可抽取一部分毕业论文进行答辩,抽取比例应不低于30%。

毕业论文一般应由分校一级组织进行答辩,每个答辩小组由电大专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等至少三人组成,答辩组长必须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并对所签字审定的论文质量负责。指导教师本人指导的学员在论文答辩时,指导教师不可任答辩组组长,但可以是答辩组成员。

(3)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成绩由省级电大核审后报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进行抽查和认定。

5.学分

毕业论文经审核后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给予5学分,并取得毕业资格。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三、检查与监控

为了保证集中实践环节的质量,顺利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对这一环节的组织、实施、成绩评定、答辩等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查与监控。各试点分校要建立健全集中实践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集中实践环节工作的评估工作。试点分校必须依据本方案制定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须报省电大审核备案。省电大还将定期对试点电大集中实践环节的检查与监控。

(一)社会实践

1.各试点分校必须制定社会实践环节实施细则,实施细则须报省电大审核备案。

2、省电大定期组织对社会实践环节的抽查,包括活动记录、指导教师配备、调研报告、项目报告、成绩评定等。

3、省电大不定期组织对试点分校社会实践环节的巡视,检查实践基地的落实、使用情况,模拟实验软件的使用情况等。

(二)毕业论文

1.各试点分校必须依据本方案制定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分校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须报省电大审核备案。

2、各试点分校应将学生选题情况、指导教师配备情况报省电大审批备案。

3、省电大成立由副教授(或5年以上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的答辩指导小组。指导小组负有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并有权审核论文的成绩。

4、省电大定期组织对毕业论文的抽查,包括学生选题、指导教师配备、写作与指导过程记录、论文质量、成绩评定等。

5、省电大不定期组织对试点分校毕业论文环节的巡视,检查有关落实、进展、工作质量等情况。

附表一: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呈报表 附表二: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呈报表

附表三: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附表四: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资格呈报表 附表五: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终审验收表

附表六: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封面

注:以上表格参见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制订的统一表格格式。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学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广告管理、策划、创意等工作,能胜任计算机三维设计与制作工作,同时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广告学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广告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广告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广告业务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补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其中部分课程由中央电大委托地方电大按中央电大课程建设规范建设,并代表中央电大主持该课程的教学活动。

(三)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部分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四)统设服务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在本教学计划中,学生如遇本人专科阶段已经修过的课程,须选修其他课程替换,以避免重复学习。

(六)对于使用原教学计划的中央电大广告专科毕业生,在专科阶段必修课中已经取得了“广告创意与表现(1)(2)”、“广告策划”、“广告心理学”这三门课程的学分,在升本时无需重复学习,而依次以“计算机平面设计(1)(2)”、“媒体企划”、“营销与消费”这三门课加以替换。

(七)专科阶段为非广告专业的学生参加广告专业本科学习时,必须补修广告学概论、美学原理。

(八)广告专业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必须按中央电大要求组织完成。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特殊课程参照该课程具体要求。部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课程实践,包括课程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查、模拟广告创意、模拟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凡形成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九)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两部分。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十)专业实践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模拟广告策划、模拟广告创意与制作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为3周(3学分),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提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毕业作业在完成专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时间为5周(5学分),毕业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应该符合广告专业教学要求。

(十一)本教学计划设1~2门证书课程(实施细则另行下达)。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文学科新闻传播类广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课: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2)英语II(1)(2)、3)计算机应用基础、4)广告策划、5)广告创意与表现(1)(2)、6)广告管理与法规、7)网络广告实务、8)品牌竞争策略、9)广告心理学、10)计算机三维设计、11)中外广告史。

选修课:美术基础、图形创意、版式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CIS策划与设计、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市场营销学、营销与消费、传媒经济概论、经纪实务与谋略、网络编辑、网页版面及编排艺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发布、大众传播学、实用广告英语、汉语修辞学。

(一)必修课程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

2.广告策划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是对广告专业其它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以达到综合性地运用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广告策划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广告活动进行广告策划与策划书撰写。

3.广告创意与表现(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必修课。开设二学期。

本课程是借鉴广告业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成就,立足于我国广告业实际,着眼于广告发展趋势,讲授广告创意与表现的原理、规律、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能和在实践中操作的能力。基本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理论和原则,深刻认识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广告创意与表现的主要方法和相关技能。

4.广告法规与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来讲述广告法与广告管理实务,学生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学习与讨论,了解广告领域中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行业规则,了解在广告中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懂得如何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内成功完成广告运作。

5.网络广告实务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网络广告

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运用网络广告调查、策划、创作、发布、评测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巧,掌握网络广告业务的运作能力,了解网络广告制作的常用软件。

6.品牌竞争策略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广告策划的核心在于为企业创立品牌。我国民族品牌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极希望广告业担起维护民族品牌的重担。本课程讲述民族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明确品牌竞争的主要任务,掌握品牌经营与竞争的策略,同时认识从品牌到名牌的发展道路。

本课程强化案例教学,通过分析解剖经典企业品牌发展的案例,借鉴世界名牌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企业的创牌服务,树立创出我国名牌产品的信心。

7.广告心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广告心理学是广告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心理学与广告学的融合,对学生系统地讲授广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学习广告专业其他广告专业的课程奠定基础。广告心理学课程力求紧密联系广告实际,反映国内外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8.中外广告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本科的一个基础性课程,主要讲授外国广告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广告的发展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广告运动和广告活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

9.计算机三维设计

本课程4学,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3ds MAX是A1Modesk公司推出的专业动画制作软件,由于其强大的功能而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建筑与景观、多媒体等许多方面,也是当前用户群较多的动画制作软件之一。本课程主要学习3ds 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并从基础篇、造型篇、材质篇、氛围篇、动画篇、合成片、实例篇等七个方面采用命令与实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而全面地向学生讲解该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规的三维空间造型、动态浏览和角色动画。

(二)选修课程

1.美术基础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为广告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素描和色彩两部分,素描讲述了几何石膏、石膏头像、人物写生;色彩讲述了色彩知识、静物写生、风景写生。

2.计算机图像处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数字绘画软件Painter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结合计算机图像和平面设计应用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较复杂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结合绘画实例,让学生学会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绘画,掌握其灵活多变的数字手绘方式,以达到各种媒介的绘画效果。

3.摄影与摄像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摄影”部分主要讲授摄影基本原理,摄影的构图、选景与用光;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摄影技巧等,为利用摄影语言进行广告摄影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摄像”部分重点讲解并要求掌握摄像机造型与原理,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光色与构图,画面运动与组合等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运用;介绍影视光线艺术,影视美术等相关知识。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影视摄像技术和影视导演技术。

4.非线性编辑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它从影视编辑的实际出发,以非线性编辑制作工具Adobe Premiere为主要教学内容,学习影视非线性编辑的全过程。传统的线性后期编辑制作简介、非线性编辑制作软件介绍。

完整的讲解Adobe Premiere软件的界面、基本项目设置以及视音频节目素材的编辑合成;学习音频、音效和字幕的具体应用;Premiere高级编辑技巧和特效运用,生成数字音视频格式的方法以及与其它不同软件包的协同使用等。

5.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主要学习Adobe 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特效制作软件的使用;着重讲解使用After Effects 这一软件进行影视特效合成的技巧,介绍其强大的视频编辑功能、生产各种质量影片的方法,以及与3dsMAX、Premiere等软件配合使用及输出等知识。

6.市场营销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本课共设十二章,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与用户、竞争者与竞争策略、目标市场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以及形象策略。

7.营销与消费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营销与消费”开设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职能,熟悉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由于市场营销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广告业务人员同样需要掌握必要的营销知识。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8.传媒经济概论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媒体的运营知识,剖析当今媒介的盈利方式和手段、媒介经营活动中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传媒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9.经纪实务与谋略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经纪策略概述、新经纪哲学和经纪行为准则、经纪运作程序和经纪行为模式、经纪组织谋略、经纪战略决策、经纪业务开发谋略、经纪业务谈判谋略、关系管理和推广谋略、经纪咨询和投资顾问、经纪实务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10.网络编辑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网络媒体的特性;如何进行网页制作和网络信息编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编辑工具、掌握编辑原则和技巧,对网站页面进行排版和信息内容编辑,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

11.网页版面及编排艺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它主要学习网页编排的构成特点、网页编排的界面、网页编排的基本类型、网页编排的字体应用、网页编排的色彩艺术、网页的图像和动画应用、网页编排的超文本处理等,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出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网页。

12.网页制作与网站发布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内容着重于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技巧等,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网页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技巧。结合现在最新的网站设计技术,制作交互式动态网页,实现多种网页效果。同时对Web网站的常用的接口技术做详细介绍。

13.大众传播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九章,包括绪论、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传播的过程与类型、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大众传播的研究方法。

14.实用广告英语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本课程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如介绍广告行业内专业英语词汇,介绍在与国外客户进行广告业务谈判时必备的常用口语,介绍如何用英文撰写业务书信等,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15.汉语修辞学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提高语言交际素质和汉语运用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修辞及修辞学的基本范畴,各种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结构、功能,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及话语组织,话语修条,话语修辞评价的具体操作技巧,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等。

(三)补修课程

1.广告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广告学的一门入门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广告的起源与发展概况阐述广告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介绍广告学的学科对象、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系统讲解广告与广告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美学原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为必修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员对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对艺术美的分析鉴赏能力,以便在自身设计过程中能更好的提高艺术设计水平。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美的本质及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以上为审美客体方面的内容)、美感的心理因素、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以上为审美主体方面的内容)、美育(审美主体的提高)等内容。

下载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开放教育试点生(法学专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