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公道,世人大多通过复仇来讨回公道,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愈是如此,愈应制止,因为它破坏了法律的威力。
培根主张受害者应对仇敌采取宽容的态度。
其理由如下:
一、实施复仇,使我们的人格境界变得和仇敌一样低劣。
二、仇敌之所以会伤害人,是因为仇敌只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对于这样的自私者,我们大可不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即使仇敌完全出于恶意而伤人------这正如荆棘藜楛,除了扎、抓等方式野蛮以外,别无所长-----对于这种毫无智慧的仇敌,谁能让自己与之等同起来呢?
四、仇敌的伤害已成时过境迁,我们应当着眼现在与未来。
五、耿耿于怀,只能使得我们的伤口愈难弥合,读后感《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有一种复仇行为,似乎得到了培根的原谅,对那些法律没有给予制裁的行为,你可实施复仇,与此同时,你应当使得你的复仇行为能够免于法律的制裁。
举凡进行公仇报复的,他必然会得到意外的好运,而进行私仇报复的,却生前于人有害,死后可叹可悲。培根以屋大维为凯撒复仇、塞维鲁为帕尔蒂纳复仇,亨利四世为亨利三世复仇的三个例子作了简要说明。这让我想起了美伊战争,美国以国家的名义武力颠覆了萨达姆政权,此举可谓报公仇,美国因而获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好语,亦弹回了联合国安理会的种种关切;而伊拉克对美国实施的报复大多不具有“国家色彩”,因而难免引起国际社会的唏嘘。
最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培根的思维力与洞察力。
第二篇:《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如果你不想一死去就被忘记,要么写一些值得阅读的东西,要么做一些值得去写的事情。”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形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可我认为,有一个人同样有资格被人们永远记住,他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言就出自培根。培根出生于官僚家庭,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5随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缘到巴黎供职。后来因父亲病故回国,随后攻读法学并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浩瀚的学海和坎坷的仕途。最初的一段时间,培根的事业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位(1603年)后他才开始走运。但在1620年时,被控受贿,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家居著述。虽然培根大半生都在官场沉浮,但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哲学思考和文学写作。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培根随笔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章就是——论复仇。
“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一开篇,培根就用几句十分辩证的话阐明复仇在法律上的概念,初次要读懂它不是那么容易,但看得久了,就会如品百年佳酿一般,体味出丝丝醇香,这精炼凝重、富含哲理的句子耐人深深寻味。接着,本篇又围绕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展开了论证:“过去的已经过去,且一去不返,而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过去耿耿于怀者无非是在捉弄自己罢了。”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聪明人不会选择活在仇恨中。这无疑是本篇又一个成功之处。随后主要从复仇者的角度入手,对他们的报复行为给予了否定,并给出了一种雍容大度的“复仇”:宽容。紧接着,作者趁热打铁,“毋庸置疑,念念不忘复仇者只会使自己的创伤新鲜如初,而那创伤本来是可以愈合的。”是啊,复仇后看似复仇者得到了快意,可真正留下的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疮疤,那何不宽容他人的错误,把仇恨当做上帝的赐福呢?否则,复仇者将会过无比阴暗的生活,“他们活着时于人有害,死去则可叹可悲。”
复仇,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成为了复仇者生存的信念,那他们的人生就是扭曲的,心灵是狭隘的,复仇后,他们不仅不会得到快乐与安乐,却会加深痛苦,沉入一个不见天日的深潭。既然复仇是如此痛苦的,那何不放下仇恨,用海纳百川 的度量宽恕他人的过失,让自己的创伤愈合,过平静的生活呢?但愿复仇者可以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的世界少一些辛酸泪,多一些幸福声!
By Pony
第三篇:《复仇》读后感
对麻木者的复仇——读鲁迅《复仇》
(二)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鲁迅写完第一篇《复仇》之后,继续写了同名的另一篇散文诗《复仇》
(二)。作品借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表现了对社会上麻木者的反抗,其意比前一篇《复仇》更深了一层。
耶稣,是救世的先觉者,他的努力就是为了解除为奴的同胞的苦难。为救同胞苦难而被拘捕,而被送上十字架,而被钉杀。在耶稣被钉杀的时候,耶稣一直为之奋斗的同胞们不但不给予丝毫的理解和同情,相反,却对耶稣百般的戏弄、辱骂、讥诮,鉴赏耶稣的痛苦。作者借此材料,表现了对麻木者的复仇。
让我们先看看人们对耶稣的态度:
“兵丁投给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
“四面都是敌意„„”
“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耶稣,在为同胞们努力奋斗,而同胞们就是这样待他,百般地戏弄、辱骂、讥诮,恶钉,希望看看耶稣如何痛苦,如何挣扎,想看看耶稣有着一副怎样的可怜相,他们想从耶稣的大痛中获得一种大乐。同胞们如此对待耶稣,耶稣是怎样面对他的同胞们的呢?
请看作品: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丁丁地响,„„使他痛得柔和„„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面临着被侮辱和死亡,耶稣并不感到痛苦和恐惧,不喝那有镇静麻醉作用的没药所调和的酒,要分明地即精神清醒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悲悯那些麻木不觉悟的人民的前途,仇恨他们现在的麻木不觉悟。他悲悯咒诅四面的敌意。在被钉杀中,他觉得痛得柔和痛得舒服。他对待自己的被钉杀的悲哀,是“玩味”,是“咀嚼,欣赏”;不仅不是难受,而且对于自己的被钉杀是感到欢喜的,他玩味欣赏这欢喜。越是“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越是“沉酣于大欢喜大悲悯中”。
麻木的人拿“残酷”作娱乐,拿“他人的苦”作赏玩,作慰安。但是耶稣在人们的“残酷”和“痛苦”面前并没有示弱,他不怕痛苦,不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来麻醉自己,以减少痛苦。这样,人们不但不能拿他作娱乐,作赏玩,作慰安,他反而分明(清醒地)玩味他们了。他向他的“可悲悯”而又“可咒诅”的同胞“复”了“仇”。
麻木者想从先觉者身上得到一点乐,先觉者偏偏不给,保持清醒,忍受巨大的伤痛,不露可怜相,反过赏玩可鄙麻木者的可怜,这样,先觉者真正做到了复仇。
第四篇:义犬复仇读后感
义犬复仇读后感
这天,我们学到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义犬复仇》,它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在边防哨所有一位优秀的军犬引导员——斯达罗。他引导了一条名字叫文尔内的狗。有一次,斯达罗被敌人的枪弹击中,文尔内气急了,咬掉了那名德军两根开枪的手指头。同时,文尔内也受伤了。伤痊愈后,文尔内不愿意服从新主人的命令。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了。文尔内丧失了听觉,不能在边境服役了,被作者收养了。
有一次,作者带文尔内回家时,发现他的表现十分异常。突然,他撒腿奔去„„两小时后,值班军官打来电话:“在市中心的街上,出现一条狼狗,直径向一个德国人猛扑上去。这个人掏出手枪,边躲闪边开枪,虽然射尽了子弹,可还是被狗咬断了喉管„„”作者急忙赶到现场,看见文尔内受了致命的枪伤。
原来,文尔内一直记着这个人的气味,居然在他头脑里保存了八年之久,而且他竟然能从柏油路上嗅出敌人的气味。八年来他一直对敌人怀着刻骨的仇恨,并等到了报仇的这一天!
这篇课文的一些段落十分精彩,如: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用自己尖锐的牙齿咬住了那只开枪的手;走路很不安,情绪显得激动,全身像发寒噤一般颤抖着,连我的命令也失去了效力;他的目光又死死的盯着被它咬死的人,目光里含着一种深仇大恨„„这些精彩的描
述活灵活现,犹如身临其境,使这篇文章读起来更有味儿了。
这篇课文很感人,文尔内对主人是多么的忠心呀,它具有人的情感、意识。宁愿自己死也要为主人报仇雪恨。这刻骨的仇恨它一天也没有忘记过。一般的狗对自己主人只是依恋和忠心,然而军犬却不同,他甚至可以为主人舍去生命。
文尔内是一条特殊的狗。学完这篇课文,使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五篇: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终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论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鲁迅的这种“复仇”精神,是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
面相觑,慢慢走散”,这时,干枯而立于旷野的男女则反过来赏鉴路人的干枯与死亡,而且因为生命的飞扬而大喜。
《复仇(其二)》这首散文诗所写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均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可福音》,但鲁迅竭力把神之子手足被钉的痛楚,同玩味着神之子被钉杀的可悲悯可诅咒的人们的欢喜,作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这就使宗教神话故事获得了新的意蕴。
在散文诗的主体部分,一共八次出现了“神之子”的字样,反复渲染耶酥是“神之子”,到散文诗的结尾,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说出了他是“人之子”。人们钉杀的是“人之子”,而“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这是文章真正的意蕴所在。
《复仇》表现了他对庸众的几乎没有复仇的复仇,是鲁迅式的黑色幽默,《复仇(其二)》则借用宗教神话故事,表现先觉者在被他希望拯救的庸众迫害的大痛楚中,以对庸众的悲悯和诅咒来作为复仇,他痛得“柔和”和“舒服”,都因为这玩味——复仇之故。这种复仇当然更没有复仇意味,只是牺牲自己以期庸众将来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