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2011年01月21日
各区县委组织部,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干部(人事)处、组织处,各局、总公司党委(党组)组织部(处),各高校党委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各人民团体组织部: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2009—2020年北京市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京发〔2009〕24号),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基层一线干部队伍结构,为首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经研究决定,我市从2011年开始选拔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行跟踪培养,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引导和推动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树立“人才在基层培养、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导向,促进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拓宽市和区县党政机关选人用人视野,丰富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进一步完善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二、选拔范围、数量和条件
(一)选拔范围
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和京外“985”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
(二)选拔数量
对各高校推荐且经过考录和选聘进入北京市乡镇、街道、国有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应届高校毕业生,每年从中择优选拔300名左右进行跟踪培养。
(三)选拔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志愿到基层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较好;
4、专业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能如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5、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
6、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截止到当年7月1日);
7、身心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特别优秀或因特殊岗位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选拔程序
每年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结合全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组织实施。
(一)制定计划
结合本市年度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及时间安排,研究制定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计划。
(二)宣传动员
选拔计划确定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在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就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同时,面向社会和京外高校北京生源、京外“985”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布选拔信息。
(三)组织推荐
市委教工委、市教委组织协调各高校推荐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北京市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事业等单位招聘。同时协调京外高校,做好北京生源和“985”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四)上报名单
基层公务员招录和市属国有企事业招聘结束后,新录用人员所在单位,将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名单及学校推荐表上报有关区县局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或市国资委。区县局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和市国资委将人员名单及推荐表汇总后,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报名单截止到当年9月30日。
(五)确定名单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年度选拔计划和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需求,经过测试等程序确定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
四、政策保障
(一)选拔到基层公务员岗位的,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职务,并享受相应职级待遇。其中,硕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核定为副主任科员,博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核定为主任科员,职数单列。选拔到国有企事业等其他基层单位的,按照有关规定核定职务及待遇。
(二)对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加强教育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三)所在单位对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进行年度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工作满两年的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和日常表现,对不宜继续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的,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四)对表现优秀的,根据有关规定优先推荐到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上级部门工作。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出现空缺时,要优先从工作满两年的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的公务员中遴选,遴选程序可适当简化。特别优秀的,根据后备干部资格条件,按照相应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同时,鼓励和支持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五、组织领导
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选拔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纳入培养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工作总体规划,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顺利推进。市委组织部作为选拔工作的牵头单位,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制定、对选拔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市委教工委、市教委负责优秀高校毕业生推荐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协调工作。各区县局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本区县、本单位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的工作、生活和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各用人单位要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帮助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中 共 北 京 市 委 组 织 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 京 市 教 育 委 员 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
第二篇: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通知(京组通[2011]2号),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
一、选拔范围
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和京外“985”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
二、选拔数量
对各高校推荐且经过考录和选聘进入北京市乡镇、街道、国有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应届高校毕业生,每年从中择优选拔300名左右进行跟踪培养。
三、选拔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鉴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志愿到基层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较好;
4、专业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能如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5、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
6、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截止到当年7月1日);
7、身心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特别优秀或因特殊岗位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四、选拔程序
每年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结合全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组织实施。
有意向的同学请点击下载附件(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表)填写完毕,电子版请于1月21日12:00前发送至bolianliu@bit.edu.cn,纸质版一式两份(贴一寸照片)根据要求填写学院推荐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
第三篇:关于推荐我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北京市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20130114
关于推荐我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北京市基层培养锻炼
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人文社科系:
根据北京市委组织部《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京组通„2011‟2号)和北京市教委《关于协助做好推荐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北京市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函》通知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基层一线干部队伍结构,为首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北京市将结合北京市2013年上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继续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将从中择优选拔300名左右选调生进行跟踪培养。现将相关选拔和推荐工作布置如下:
一、推荐范围
我校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2013届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
二、推荐条件
到基层培养锻炼人员需符合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志愿到北京市基层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较好;
4、专业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能如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5、在读最高学历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
6、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截止到当年7月1日);
7、身心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三、推荐程序
坚持本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推荐工作。具体程序为:
1、各院系将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精神通知本院系符合条件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详细通知见附件1)
2、符合条件人员根据个人志愿填写《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附照片),上交所在院系,并提交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填表说明见附件3)
3、院系分别对报名人员的推荐表进行资格审查,签署推荐意见。各院系汇总符合条件人员信息,填写《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人员汇总表》(见附件4)。
4、3月1日前,院系将所报毕业生推荐表(一式两份)和汇总表(一式两份并盖章)及毕业生获奖证书复印件一并上交就业办,同时将汇总表电子版通过办公系统报至就业办。
四、有关说明
各推荐人员进入北京市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后,将《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表》交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经资格审核合格后,参加北京市选调生选拔。对列入选调生名单的人员,将进行跟踪培养。
附件:
1、关于协助做好推荐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北京市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
2、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表
3、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表填写有关事项说明
4、北京市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推荐人员汇总表
招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篇:辽宁省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
辽宁省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事厅文件
辽组通字[2008]68号
关于继续从高等学校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
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各有关高等院校党委:
为适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党政人才资源开发的新要求,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源头,夯实党政领导人才资源开发基础,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精神,经研究,2009年继续从省内外高等院校选调一批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含研究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现将选调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调生条件及名额
根据有关规定,选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和条件:
一是政治素质好。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本人自愿,服从分配,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并有发展潜力。
二是成绩优良。综合评分居本班级前10名,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
三是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本科生须担任班长以上学生干部,研究生应具有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
四是思想品质好。作风正派,团结同学,遵守纪律。
五是本科毕业生年龄在25周岁以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一般在28周岁以下。
六是身体健康。
选调生推荐人选应为辽宁生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选拔硕士、博士研究生。适应辽西北地区对人才的需要,在选调生推荐选拔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辽西北生源地毕业生,并把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在辽西北工作满2年,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志愿者纳入选调生推荐范围。为加强基层法院、检察院人才队伍建设,缓解基层法院、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今年将定向选调应届优秀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2009年全省选调生名额为300名左右,其中,到基层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工作的200名;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的100名。2009年全省300名选调生中,从省内院校选调145名,从省外全国重点院校选调150名,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中选调5名。
定向生、委培生、独立学院学生不列入选调范围。
二、选调工作程序
1.学校推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组织部会同学生管理部门,采取本人自愿报名、系(院)推荐、统一组织考试筛选,经学校党委研究并在校内公示后,按照分配名额的1:2比例提出推荐人选名单,并逐人写出考察材料。定向安排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的选调生人选,在公开基层法院、检察院需求,由学生按生源地申报工作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推荐。
2.组织考核。由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推荐人选进行全面考核,确定选调生预备人选名单。
3.统一考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统一组织选调生预备人选进行公务员录用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确定选调生初步人选。
4.进行体检。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选调生初步人选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之后,将体检合格的初步人选报请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讨论。
5.落实分配计划。经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讨论同意,确定选调生人员名单后,由省委组织部通知各高校党委组织部,填写《高等学校选调生审批表》(一式4份),并与学生本人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选调生基层锻炼地点。要根据生源地等情况,安排选调生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工作;定向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的选调生,按照基层法院、检察院需求计划和选调生人选生源地及公务员录用考试成绩落实工作岗位。分配计划落实后,报送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列入2009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并由省委组织部按有关规定,办理国家公务员录用手续。
三、时间安排
各院校的推荐工作应在2009年1月15日前完成,并按《选调生推荐人选简要情况汇总表》的要求,及时上报省委组织部。2009年3月,省委组织部对推荐人选进行考核,确定预备人选名单。4月上旬,组织选调生预备人选进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并统一组织体检。4月底,确定选调生正式人选。7月初,在省委党校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对选调生进行岗前培训。
四、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从源头抓起,培养造就大批适应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构建和谐辽宁目标需要的领导人才的一项战略措施。各高校党委一定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坚持选人标准,严格履行程序,按照规定上报,层层把关,切实把那些品学兼优、有培训前途的优秀毕业生推荐上来。
各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及接收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选调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工作,为他们工作、学习和政治上进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各市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具体指导;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是选调生的日常管理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选调生工作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培养管理工作;选调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备用结合,做到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分配到乡镇和街道工作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两三年后,要根据工作需要,择优选拔任用。适应做乡镇、街道领导工作的,及时提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有计划地补充到县以上党政机关。今后,县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从选调生中挑选。对那些德才素质好、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要列入后备干部名单。要鼓励和支持选调生积极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使他们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适时走上相应的领导岗位。对分配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的选调生,要引导和鼓励他们长期在基层工作。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官、检察官资格,为基层法院、检察院培养高素质业务骨干。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事厅
2008年12月10日
第五篇:赣州市2011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培养锻炼
赣州市2011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培养锻炼
公告
为深化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经研究决定,2011年继续面向全国选拔5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培养锻炼。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拔职位和条件
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培养锻炼(简称选拔生)分A、B、C三个职位,均具有公务员身份。其中:
选拔生A职位370人,限2009年(含2009年)以后的高校毕业生报考。要求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最低学位为学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
选拔生B职位50人,限2009年(含2009年)以后的高校毕业生报考。除应具备选拔生A职位的条件外,要求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材料学类、城建规划类、建筑建设类、景观类等专业。
选拔生C职位80人,限本省统一招募且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或农村特岗教师报考。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最低学历为大专。
35周岁以下是指1975年3月15日(含)以后出生,40周岁以下是指1970年3月15日(含)以后出生。选拔生C职位服务期满的计
算截止时间是2011年9月30日。
以上职位报考人员同时要符合全省公务员考试规定的其他报考条件。
二、选拔程序
选拔工作纳入江西省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统一考试,录用后再分配工作岗位。选拔工作分为九个阶段:
1、报名。采取网络方式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1年3月15日8:00至3月24日18:00。报名网站为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选拔生A职位代码:2100100050001;选拔生B职位代码:2100100050002;选拔生C职位代码:2100100050003。考生可自行选择参加笔试的考区,并在4月19日至23日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
2、笔试。笔试时间为4月24日。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范围以《江西省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在报名网站下载)为准。
3、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全省规定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在赣州市参加面试。面试时间为2011年6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面试时,对赣州市以外考生视路途远近给予一定的差旅费补助。补助标准为: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考生500元/人,江西省外其他地区考生300元/人,江西省内赣州市外考生150元/人。
4、体检。根据考试总成绩,按计划录用数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体检对象在赣州市进行体检。体检后,对出现体检或考察不合格、体检后考生自愿放弃、录用审批资格条件不符等情况,不再进行递补。
5、政审考核。在体检合格的前提下确定政审考核对象,并到考生所在学校、单位或居住地考察其现实表现情况。
6、正式录用。政审考核合格并经公示,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录用审批手续。
7、岗前培训。组织录用人员在赣州市委党校集中进行岗前培训。
8、岗位分配。选拔生A职位人员,按考试总成绩先博士研究生、再硕士研究生、后本科生,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考生自行选择工作岗位。选拔生B、C职位人员分配办法另行制定。
9、组织派遣。由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派遣到所选择的县(市、区)乡镇或街道办工作。
三、有关政策和待遇
1、选拔生A职位和C职位
①博士研究生工作满1年、硕士研究生工作满2年、本科生工作满3年、专科生工作满5年(均以第一学历为准)以上经考核优秀的,可提拔任副科级职务(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可提拔任副科级实职,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农村特岗教师的基层工作时间可连续计算)。
②由市、县重点加以管理培养。所有分配到基层的选拔生指定一名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结对帮带。根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加快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的若干意见》(赣市发[2008]14号)精神,加大对选拔生管理和培养力度。
③市、县直机关补充工作人员除特殊岗位外,原则上从选拔生中
考选。
④被选拔的应届及历届大学生未转正定级的,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并给予本科生(含专科生)每人每月1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贴。在乡镇工作满一年后,给予本科生(含专科生)每月增发30元生活补贴,给予硕士研究生每月增发60元生活补贴,给予博士研究生每月增发90元生活补贴。
⑤由用人单位解决住房,如单位无住房需要租房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房租费。
⑥给予赣州市外籍选拔生每人每年一次探亲假,其父母或配偶来赣州探亲,可每年报销一人一次陆上往返路费。
⑦户口一律落户所在县县城。
2、选拔生B职位
①录用后,编制落在乡镇机关,根据所学专业,先安排到市、县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或工业、经济、城建、规划、交通等部门基层一线单位工作3年。期间,基本工资由乡镇负责,其他福利、待遇和住房由用人单位解决。
②工作满3年后,根据本人意愿,愿意留在用人单位工作的,人事关系转至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不愿意留的,经考核,按业绩、表现和专业特长等,安排到市、县(市、区)工业、经济、城建、规划、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
③其他政策和待遇参照A、C职位执行。
四、其他事项
1、选拔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安排与要求,将在“赣州选拔生网”()和“赣州市人民政府网”()发布公告。考生要注意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跟进相关工作。
2、本公告未尽事宜,请查阅《江西省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江西省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或与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联系。
联系电话:0797-83912000797-8391305。
电子信箱:zzbrck@ganzhou.gov.cn。
特此公告
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
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