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科技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XX县科技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一、为切实加强对科技风险基金的管理,提高科技风险基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科技风险基金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手段,以风险补助的方式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企业。
三、科技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本级财政拨款及其利息和增值部分。从2006年开始,县财政拨款1000万元,建立XX县科技风险基金,基金滚动使用,到2010年基金达到1亿元。
四、科技风险基金面向在我县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从事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所投资和被担保的企业和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我县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
(二)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
(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且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五)发明专利的产业化项目。
五、科技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我县高新技术产品、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产生的亏损进行适当补助,一般按投资总额的10%补助(不包土地规费),累计补助不超过100万元;对当年为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月平均余额达到其注册资金1:5的担保机构,按照该机构担保实际发生呆帐、坏帐额的10%给予补偿,连续补偿2年。
六、建立XX县科技风险基金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科技局、财政局、经贸委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统一负责科技风险基金的管理协调工作,下设基金管理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
七、基金运作程序:
(一)基金管理办公室统一受理科技风险基金使用的申请,申请资料必须包括:(1)申报表;(2)项目可行性报告;(3)企业工商营业执照;(4)可证明项目技术先进、成熟的有关附件、技术合同;(5)所投资和被担保企业和项目的有关财务资料等。
(二)基金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对风险投资公司或担保机构的申请资料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审核,并提出科技风险基金支持的项目建议;
(三)项目建议报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县科技局会同财政局下达项目计划,县财政局按项目计划将科技风险资金划拨到相关企业。
八、基金管理办公室每年要向社会发布科技风险基金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九、本办法由县科技局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抗御医疗风险的能力,促进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根据《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我县实行医疗责任风险金(以下简称风险金)制度,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医疗责任风险金制度,是指为分散医疗机构的医疗责任风险,保障因遭受医疗损害的患者获得及时赔偿(补偿)而建立的互助共济制度,其风险金由多家医疗机构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并实行统一管理、统筹使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县范围内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自愿参加,并参照本办法另行设立专户管理。
第二章风险金缴纳
第四条风险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的原则由自愿参加医疗责任风险金制度的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缴纳。
第五条风险金从医疗机构业务费中列支,计入医疗机构成本。其缴纳标准为医疗机构上业务总收入×医疗机构风险系数×医疗机构等级比率+上医疗机构在岗职工人数×300元。
县级医疗单位风险系数为1.5,乡镇卫生院1.0;二甲医院等级比率为2.5‰,二乙医院等级比率为3‰,乡镇卫生院等级比率为5‰。
医疗机构上业务总收入和上在岗职工人数按统计年报数核定。
第六条风险金分机构帐户和统筹帐户,总额的70%纳入机构帐户,30%纳入统筹帐户。
第七条风险金的缴纳原则上一年一次,缴纳时间为每年的1月份。风险金当有结余的,可滚入下一,其中机构账户资金按使用单位滚入。使用单位当享受过统筹帐户资金的,下一风险金缴纳时风险系数视情况提高0.2-0.5%,提高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帐户管理。
全县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一个使用单位。
第八条机构帐户资金实行封顶额管理,封顶额原则上要求二级甲等医院为150万元,二级乙等医院为100万元,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万元。统筹帐户资金必须按比例每年定期缴纳。
第九条见习或实习期内的医务人员不纳入风险金缴纳范围,其医疗行为所产生的医疗责任赔偿(补偿)金由负责其见习或实习的医疗机构承担。
第三章风险金使用
第十条医疗纠纷发生后,需要支付医疗责任赔偿(补偿)金的,风险金管理机构应当将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的协议、医调会调解达成的协议、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作为支付赔偿(补偿)款的依据,及时予以支付。
第十一条机构帐户资金按缴纳单位分开使用,统筹帐户资金实行缴纳单位之间统筹使用。统筹帐户资金当使用不足时,先由机构账户垫付,下一缴纳后归还。
第十二条支付医疗责任赔偿(补偿)金时,先从使用单位的机构账户中列支,超过机构账户部分,由统筹账户支付,统筹账户单次支付不超过10万元,不足部分由统筹账户先行垫付,使用单位于1周内补缴。
第十三条首次缴纳风险金前已经发生或尚未结案的医疗纠纷,不纳入本办法规定的赔偿(补偿)范围。第十四条本风险金仅用于医疗纠纷或事故的民事赔偿,不包括相关法律费用。
第四章风险金管理
第十五条风险金实行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专用账户设在县卫生局。县卫生局负责风险金的缴纳、使用过程中的受理、审核和支付等日常管理工作,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负责对风险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审计。
第十六条风险金的管理必须符合本办法及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每年向缴纳单位和有关部门报送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有效。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试行。
第三篇:私募基金风险管理办法
X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保障公司稳健经营,依据《公司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风险管理是公司针对经营管理活动面临的各类风险,建立与其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制定适用的管理政策,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进行有效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活动。
第三条
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全面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有序运作,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
第四条
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涵盖经营管理活动面临的各种风险:
(一)战略风险:是公司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
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造成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利率、汇率、股价和商品价格等市场因素变动而导致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是由于投资对象、交易对手等违约或履约能力发生不利变化而造成的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是由于人为错误、流程缺陷、技术故障或不利的外部事件等造成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五)流动性风险:是公司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六)法律风险:是交易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交易合同无法履行或按照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无法强制执行,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与法律变化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七)国家风险:是由于交易对象所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政府更迭、金融危机、政策改变等,造成公司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
(八)声誉风险:是负面的宣传报道、舆论等对公司收益和资产价值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九)业绩风险:是因所投资资产的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
间存在差异的风险,主要产生于资产个体,如基金表现劣于基准,投资对象经营决策重大失误、高管人员变更、重大诉讼以及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等;
(十)经营风险:是指公司对所持有资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忽视经营、经营不力、经营能力不足、经营控制权较弱等导致的风险等。
第五条 公司风险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要求应贯穿公司所有部门(指公司各部门和团队,下同)、所有岗位,以及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二)统一性原则:公司取得收益的同时会承担风险。要实现风险与收益的统一,既要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应把风险视为公司取得收益的特殊资源。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活动,使公司承担的风险与承受能力相适应,保持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三)协调性原则:公司完善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各有关部门应就风险管理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的风险管理秩序;
(四)适时性原则:公司投资风险政策与制度应适应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相应的更新、补充、调整和完善。
第六条
公司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
(一)风险识别:收集风险信息,识别风险类型,确定风险来源;
(二)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
(三)风险监测: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适时进行预警提示;
(四)风险控制:制定管理策略,选择控制手段,实施控制措施;
第七条
本办法是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与公司投资风险政策以及各类风险的具体管理办法等,共同构建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第二章 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
第八条
公司围绕风险管理目标和基本原则,建立包括各部门在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和业务流程,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九条
公司各部门应当承担本部门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有责任有义务主动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执行投资风险政策和相关制度,建立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操作规程,针对关键控制环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十条
公司各部门应当向风控团队提供真实、完整的事项信息。
第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风控团队在风险管理组织协调、风险审查评估等方面提出的专业意见,积极采纳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第三章 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测
第十二条
风险识别是公司各部门对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判断,找出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各类风险,及时、准确地识别所面临风险的类别和性质,分析其风险特征、传导机制、对公司资产、损益和经济价值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
第十三条
风险识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内部讨论。各部门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对经
营管理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讨论,形成意见。
(二)案例分析。各部门定期收集公司或同行业发生的相关案例,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对案例中妨碍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进行分析来识别风险。
(三)外部咨询。各部门就经营管理事项可能面临的风险,向外部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参考专业意见,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识别风险。
(四)其他适用的方法。
第十四条
风险评估是公司各部门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评估风险的级别、后果和发生概率,包括风险承担前评估和承担后评估。公司应当充分认识到风险评估能力的有限性,风险评估能力需要逐步改进和提高。风险评估是业务决策的必要参考,但不是公司是否开展某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唯一判断标准。
第十五条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定量评估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六条
对于投资项目,风控团队要对项目进行投资风险全面分析,并提出独立的风险评估意见。对于重大项目,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进行独立尽职调查与专业评估。
第十七条
风险监测是通过有效的监测程序,借助监测工具,按照适当的频度,针对一系列的关键风险指标、风险限额以及投资规模、当期盈亏、累计盈亏等状况进行的持续监测,并在必要时进行风险预警等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监测是反映风险现状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可以为评价经营部门风险控制的水平和效果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风控团队应当根据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制订和建立必要的风险监测方案、工具、指标,开展全程和全面的风险监测活动。
第四章 风险控制
第一节 投资风险政策与控制策略
第十九条
公司投资风险政策是公司根据自身能力、外部环境、股东要求等因素,围绕发展战略,设定风险偏好,明确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十条
投资风险政策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报公
司董事会审定。投资风险政策批准施行后,要传达给适用岗位的员工并指导员工实施具体控制措施。必要时可提供给风险相关方,以便于寻求互利合作。
第二十一条
风险控制策略是在投资风险政策的约束下,权衡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风险分散、对冲、补偿、承担等手段,建立限额管理等措施的具体管理策略或管理方案。
第二十二条
公司各部门应当结合投资与经营等业务活动的具体特点,研究制订具体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控制目标、控制程序、手段方法、所需资源、组织落实、跟踪反馈以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此外,公司各部门要定期分析和总结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合公司经营目标,持续修正和完善。
第二十三条
公司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应当确定风险偏好,根据发展需要、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股东回报要求等因素,确定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或风险承担水平。风险偏好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检。
第二十四条
限额管理是公司主要控制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通过限额管理,将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使风险水平与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相匹配。风险限额可以按照地
区、部门和业务单元进行分配,也可以按照资产组合、投资工具和风险类别进行分解。
第二节 风险控制活动
第二十五条
风险控制活动是公司在执行经营目标的过程中,根据风险识别、评估以及监测情况,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公司风险政策确定的承受范围内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第二十六条
事前控制是经营活动决策前的各类控制活动,无论是否开展经营活动,该类控制均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制度办法、权限设定以及流程规范等。公司应建立必要的岗位制衡机制,不相容岗位适当分离。具体规章应覆盖各类经营活动,操作流程应清晰并确保关键环节具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与决策有关的权限设定和审批程序应清晰和明确。
第二十七条
事中控制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调查、评估、决策以及执行等活动,包括业务团队的可行性调研与尽职调查、内核团队的内部审核与质量控制、有权决策人和专门委员会在授权范围内的决策活动以及决策后落实等控制活动。事中控制的重点
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经营收益,将可能出现的经营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二十八条
事后控制是经营活动实施后的不定期风险检查和业绩评价等活动。风险检查是对风险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是否健全完善、经营活动是否合规等情况的检查评估,并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业绩评价是以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本着科学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投资活动进行的效益评估。
第五章 风险报告
第二十九条
风险报告是公司针对经营管理活动出现的风险进行的分析总结报告,旨在评价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管理建议。风险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真实性: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情况;
(二)及时性:及时报告,保证时效性;
(三)重要性:体现重要性原则,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风险;
(四)有效性:提出的建议要讲求实效,具有可操作性。第三十条
风险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综合报告
是针对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的总体风险状况的评价报告,一般为报告。专题报告是针对重大风险或专项工作需要形成的报告,一般为不定期报告。
综合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一)公司的总体风险水平和应对措施执行情况;
(二)各主要业务的风险水平和应对措施执行情况;
(三)风险限额的执行和调整情况;
(四)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比较情况;
(五)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风险事项及其处置情况;
(六)风险管理工作意见和建议等。专题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一)公司需要特别关注的某类风险的评估情况;
(二)某项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情况和化解情况;
(三)针对某类风险或某项重大风险事项的改进建议等。第三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应包含风险管理情况的相关内容。风控团队应当汇总各部门的报告内容,形成综合报告,并报送有权审批人。
第三十二条
公司各部门应当及时根据风险情况或公司管理需要形成专题报告,报送有权审批人,同时抄送内核团队。
第六章 风险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
风险管理系统是公司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控制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内置于其他应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块实现风险管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风险管理系统,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第三十四条
公司各经营部门在开发和购置新业务系统时,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功能要求。现有业务系统在优化更新时,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功能。
第七章 风险事项的处理和报告
第三十五条
重大风险事项是公司各部门认定的可能对公司资产或声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事项或者未预期的但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突发性风险事项。
第三十六条
公司各部门要针对经营管理活动建立必要的重大突发风险的应急处置机制,包括设置特别止损限额、风险应急机制等,以便在重大风险突发时,能够立即采取符合公司利益的
紧急措施。公司各部门在持续监测各类风险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突发性的重大风险事项,准确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
第三十七条
重大风险事项出现时,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形成重大风险事项报告,报送有权审批人。各相关部门应研究制订方案,经有权审批人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
重大风险事项出现后,各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分析风险扩散和风险传导可能导致的其它相关风险及其影响,及时制订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报送有权审批人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九条
对于未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其他风险事项,各相关部门应在得知事项发生五个工作日内报送有权审批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管理办法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自股东会批准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范本
××律师事务所
执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执业风险基金的管理,促进本所增强执业责任风险意识,提高抵御执业责任风险的能力,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所设立执业风险基金的功能在于防范律师执业风险,规范及约束律师执业行为,维护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纪律,减少执业过程中的纠纷,降低执业风险。
第三条 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本办法及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
第四条 本所于每年年末,以本可分配利润为基数,按照不低于0.5%的比例提取执业风险基金。专职律师每年人均不低于800元。上一结余的执业风险基金自然转入次年执业风险基金账户。
第五条 本所可以通过购买职业保险方式提高抵御执业责任风险的能力。
第七条 本所存续期间,执业风险基金只能用于下列支出:
(一)因律师执业责任引起的民事赔偿;
(二)与民事赔偿相关的律师费、诉讼费等法律费用。
第八条 律师事务所合并的,合并各方合并前已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应当并入合并后事务所。
第九条 律师事务所分立的,已提取的执业风险基金应当按照净资产分割比例在分立各方之间分割。分立各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条 本所存续期间不得分配执业风险基金。
第十一条 职业风险基金只能用于第七条中所述情形,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 合伙人会议负责对职业风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可以随时查询职业风险基金的现状和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 职业风险基金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应作为向合伙人会议报告工作的一项内容,并接受全体律师的监督。
第十四条 本所应对每一笔基金的使用情况建立档案,并永久保管。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办法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及《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鼓励所属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相关经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全资子企业及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 科技基金的设立及主要用途:集团公司每年从所属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中按照5%~10%的比例计提基金,作为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以下简称科技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推动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转化,支持集团所属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第二章 科技基金管理机构
第四条 科技基金的最高管理机构为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小组(简称“管理小组”),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授权,管理小组对科技基金的使用领域、支持重点和支持计划行使决策权。
第五条 科技基金的管理部门为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集团科技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以下简称企管部)和审计与法律部(以下简称审计法律部),综合归口管理部门为集团科技部。
(一)集团科技部的主要职责为:
1.负责提出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支持重点;
2.组织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简称“科技项目”)的申报、评审、监督、验收和后评估工作;
3.负责对集团科技基金使用情况的分析和评估。
(二)财务部的主要职责为:
1.负责拨付科技基金、检查基金使用单位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 2.组织项目的财务验收并出具财务验收报告; 3.参与评估科技基金的使用情况。
(三)企管部的主要职责为:
1.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基金拨付额度; 2.参与评估科技基金的使用情况。
(四)审计法律部的主要职责为:
1.负责科技项目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2.参与评估科技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 科技基金支持重点
第六条 科技基金重点支持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及其他科技创新活动。第七条 科技基金主要适用于支持以下项目:
(一)通过行业内公益性或共性技术研究,能够提升集团在行业内影响力、带动力和话语权的项目;
(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集团主业发展、产业升级或培养新主业做技术储备的项目;
(三)集团所属企业间上下游对接、联合创新、能加速集团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项目。
具体实施办法参见《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细则》。
第四章 科技创新项目经费的使用原则和监管
第八条 科技项目经费由集团公司科技基金支持,子企业配套投入。第九条 科技基金的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科技基金集中用于支持所属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相关费用支出,防止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臵。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基金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科技基金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十条 集团科技部、财务部、企管部与审计法律部对科技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十一条 科技基金使用实行责任制管理,基金使用单位法人为该项目资金的责任人。项目资金应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冲抵、截留和浪费,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性。否则除追回被挪用资金本息外,还将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合同、终止该单位申请科技基金的资格。
第十二条 科技基金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科技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对科技基金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十三条 科技基金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集团科技部对项目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科技基金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集团科技部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小组名单》 2.《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细则》
附件1: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小组
组 长:俞海星 副组长:曹振雷
成 员:孙波、张红、袁莉、胡玲、肖丹 附件2: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支持和促进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特设立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科技项目”),并根据《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科技项目经费由集团公司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出资,集团公司从集团科技基金中拨付一定比例资金,子企业配套投入,鼓励项目成果在集团内部推广应用。
第三条 项目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集团公司科技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科技项目以及审议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
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集团科技部”)负责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一)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科技项目支持重点。根据支持重点,受理科技项目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
(二)提出科技项目评审标准;
(三)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四)提出科技项目支持计划,报科技基金管理小组审批。
(五)负责科技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包括立项审查、合同签订、中期检查、项目验收、成果管理及后评估等。
(六)负责监督和检查科技项目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二章
申报范围和条件
第六条
申请承担科技项目的集团所属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有持续创新意识;(二)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三)有较好的经济状况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第七条
科技创新基金所支持的项目范围包括:
(一)通过行业内公益性或共性技术研究,能够提升集团在行业内影响力、带动力和话语权的项目;
(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集团主业发展、产业升级或培养新主业做技术储备的项目;
(三)集团所属企业间上下游对接、联合创新、能加速集团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项目。第八条 科技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符合集团科技发展规划,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或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二)无知识产权纠纷;
(三)产业化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成果基础,重点支持工程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初期阶段项目。拥有被专家认可的创新性较高的实用技术,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并有明确的市场应用目标;或已完成样品或样机,并有完整、合理的工艺路线、生产及市场经营计划;或已小批量进入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第九条
科技项目不支持以下各类项目:
不符合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或产业政策的项目;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单纯基本建设项目;一般加工类项目;纯基础研究类项目;对社会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等。
第三章
申请受理和立项审批
第十条
申请单位按集团科技项目支持重点和申请须知的要求,向集团科技部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第十一条
申请科技项目的单位应按要求提交中轻科技项目申报书,主要包括以下材料:
(一)《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书》;
(二)《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预算申请书》等
第十二条
申请单位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对弄虚作假者取消申请资格。申请单位必须对申请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项目创新水平和竞争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做出具体评价,并如实提出项目推荐意见。
第十三条
集团科技部负责对报送的项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其内容包括:申请单位是否符合要求;报送的文件、资料等是否齐全;申报内容是否清楚并符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由集团科技部组织集团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风险和效益、申报单位的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明确的评审意见。
第十五条
参与项目评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秘密和审查结论意见有保密义务。
第十六条
集团科技部根据项目申请材料及推荐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科技项目的立项建议,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小组,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第十七条
根据集团审批结果,集团科技部下达科技项目计划并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任务合同书》。
第四章
项目经费
第十八条
科技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原则。
第十九条
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会议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培训费等。集团创新基金不用于固定资产设备购臵、人员费用支出及规模化生产投入。
第二十条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科技项目分别采用融资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给予支持。
(一)融资 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要实施成果产业化、资金需求较大并需银行贷款的科技项目,集团将协助其融资,以扩大产业化规模。
(二)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创新项目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的必要补助和中试科技成果进行工程转化的补助;
2.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不低于10万元,不高于50万元,且承担单位要以2:1以上的比例配臵自筹资金; 3.无偿资助资金分二次拨付,其中首次拨付70%,余额视项目验收情况拨付。
第五章
项目的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二十一条 集团科技部组织集团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征集的项目进行筛选、评审,集团科技部根据项目申请材料及推荐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科技项目的立项建议。
第二十二条 集团科技部结合专家的评审意见和项目预算申请书,形成项目概算,作为项目立项决策和控制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总预算的重要依据,并报集团公司科技基金管理小组审批。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应按照以下要求编制:
(一)项目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项目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除申请科技基金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项目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项目预算书应当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四)编制项目预算时,应当同时申明项目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针对项目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条件资源和成果,提出集团共享的方案。
第二十四条 集团科技部根据集团公司对立项建议和项目概算的批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合同书。项目任务合同书是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及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集团科技部对科技项目任务合同书的计划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承担单位应自觉接受集团科技部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科技基金管理建立承诺机制。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财务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预算编制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
实行课题进展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须每季度如实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以书面形式报告集团科技部。
第二十八条
在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需对科技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目标、计划进度等进行调整或有其它重大改变的,应提出书面申请,经项目承担单位审查 后上报集团科技部审核,并报集团批准。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一般不予调整。特殊情况下预算总额及科目支出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报集团科技部审核、财务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实行课题进展检查制度。集团科技部每半年以材料审核、现场检查等方式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三十条
每年年终,集团科技部会同集团财务部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如发现弄虚作假、挪用挤占创新基金项目经费等违反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的,将采取通报批评、撤换项目负责人、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合同并追回下达经费等措施。
第三十一条 在研项目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
第三十二条
项目因故撤消或终止将停止经费支持,承担单位应进行项目清算,并将创新基金支持的剩余项目经费如数返还。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三条
科技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开展科技项目验收准备工作。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一般应于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
第三十四条
根据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由集团科技部按有关规定组织项目鉴定、验收工作。
第三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期完成项目并在合同到期后,及时提交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等验收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并做好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三十六条
集团科技部组织由技术、财务、管理专家组成的验收组,人数一般为5至7人,根据项目验收要求,审阅验收材料,进行现场考核,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技术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开发取得成果情况、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效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
第三十七条
集团科技部依据专家验收意见做出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分为:(一)验收合格:项目较好完成合同目标,全额拨付合同经费余额;
(二)验收基本合格:项目基本完成合同目标,拨付合同经费余额的70%;(三)验收不合格:项目执行情况与合同目标差距较大,停拨合同经费余额。
第三十八条
项目在合同结束后的6个月内进行验收的,可视为按期验收。推迟验收的项目,由承担单位提出申请,报集团科技部审批,推迟验收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合同结束后6个月。
第三十九条
科技项目完成1年后,集团科技部组织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对科技基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后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果转化、产业化、市场推广、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情况。
第四十条
科技项目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属集团公司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拥有。形成的论文、专著、软件、数据库以及鉴定、获奖、成果报道等须注明“中轻集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字样。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由集团科技部负责解释。